炒茶过程

来源:趣味经验馆 1.31W

炒茶过程

1、采摘,把茶叶中的残叶摘除,之后用清水洗茶,再将茶叶置于阳光下晾3~4个小时;

2、杀青,在热锅中倒入已经晒好的茶叶,顺时针快速翻炒3分钟,炒好后揉搓茶叶;

3、炒茶,将茶叶不断用手翻来翻去,然后再次揉搓,如此往复5遍,最后摊凉。

炒茶是制作茶叶的一种重要步骤,其过程大致如下:

1. 烘干:新鲜采摘的茶叶在接下来的第一步处理中会先进行烘干,通常使用灯或者太阳晒干,以去除其水分。

2. 抖揉:抖揉是炒茶的第一步,将烘干的茶叶平铺在一个平整的表面上,然后轻轻地抖动茶叶,使其叶片和茎杆充分松散,便于下一步的加工。

3. 采摘:用手轻轻将茶叶的嫩芽与叶子摘下,注意将符合要求的茶叶分开放置。

4. 筛分:将抖揉后的茶叶放在筛子上,以去除多余的茎杆和坏叶子。

5. 炒制:将筛分好的茶叶放入锅中,加热炒制,一边搅拌一边炒制,持续时间为数次,以便使茶叶在温度和湿度上达到最佳的状态。

6. 打捆:在炒制过程中,有些茶叶会密集地堆在一起,这时就需要进行打捆,让茶叶均匀地散开。

7. 茶香调制:为了让茶叶味道更好,炒制结束后,茶叶进入调香环节,在茶叶中加入花草、精油等香料,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茶香味道。

8. 包装:经过上述处理后,茶叶已经制成,需要进行包装,通常是在每个小袋中加入一定量的茶叶,然后将其密封。

以上是炒茶的主要过程,不同的茶叶品种和制作工艺会有所不同,但基本流程类似。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怎么炒茶叶?

1、将茶叶摊开,让里面的水分蒸发掉。

2、晾一两个小时后,放入锅里,开最小火,慢慢翻炒。

3、炒至一个小时,不停翻炒,炒到发黑,略感松脆。摊开晾在纸盒上或者竹筛上放置一晚,第二天就很脆了;

拓展资料: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

炒青是一个术语,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是制茶史上一个大的飞跃。

人工炒制的茶叶一般都较完整、鲜亮,口感比较清纯,机器炒制茶型不是很好,并且因为不能控制轻重度会产生断裂或过火。

参考资料:

炒茶—百度百科

如何炒茶

1、清除茶叶杂质:先要将刚采摘的茶叶进行清理,防止小虫子、碎屑等杂物,清洗干净,晾干水分,注意采摘茶叶时最好选择这种“一芯一叶”的茶,品质会更好。

2、炒茶:洗干净锅,将沥干水分的茶叶倒进锅中,最好用大锅炒茶,受热面积大,茶叶受热更为均衡,火候要控制好,炒茶时要不停的用手翻炒,手要干净,动作要快,用小火炒,不然茶叶会烧焦。不可以戴一次性的手套,以免影响茶质。

3、揉搓茶叶:在炒茶的过程中要边炒,边进行揉搓,让叶子能更好地卷缩。炒茶的时间很长,一般要1至2个小时,将茶叶炒成深褐色即可,过程中要不停的揉搓,快速的翻炒。

4、晾凉茶叶:将炒好的茶叶用报纸垫着盛在容器里,将它晾凉,第二天就可以冲茶喝了,喝起来甜香出众。

手工茶叶制作过程炒茶教程

以下是手工茶叶制作过程炒茶的步骤:

采摘嫩叶:首先,需要采摘嫩叶。一般来说,春天和夏天是茶叶采摘的最佳季节,当嫩叶长到足够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采摘。

晾晒叶子:采摘回来的叶子需要被晾晒一段时间,通常需要晒干大约四至六个小时。

炒叶:将晒干后的茶叶放入锅中,将锅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一般在150℃左右),然后翻动茶叶。炒制的时间不宜过长,通常10到15分钟左右即可。

揉捻茶叶:炒制结束后,将茶叶放在竹子篮子里进行揉捻,这样有利于茶叶形成细长的形态,并有助于提高茶香。

烘干茶叶:揉捻之后,需要将茶叶再次晾晒并烘干,这样能够让茶叶更加干燥,保持新鲜度。

分级包装:最后一步便是按照不同的等级来分拣茶叶,然后进行包装封装。

手工茶叶制作过程炒茶

手工茶叶制作过程如下:

1、首先摊青,摊青要自然萎凋6个小时左右,使茶叶的香气慢慢地散发出来。之后将茶叶倒进锅内翻炒,使茶叶均匀受热。杀青中手工操作力度要适度,绿茶的形状、香味,都与杀青紧密相关。

2、出锅后,放在篾盘上散热,同时用双手在篾盘上反复揉捻催香,再回到炒锅中,双手采用不同的花式和力度让茶叶干燥成型,当茶叶达到八成干时开始提毫,使芽条相互摩擦去掉白毫。

3、摊凉,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摊凉在大簸箕内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复烘。

4、复烘:将摊凉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至5)cm为宜),轻轻于茶炕上(火温以(60至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5、毛茶整理:复烘后的毛茶摊放在工作台上,将茶叶中的、老枝梗及非茶类夹杂物剔出,然后进行分级。

6、再复烘:茶叶进一步干燥,达到含水量6%以下。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经30min左右,待茶香显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适当摊凉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

人工炒茶的优点:

人工人工炒制的茶叶一般都较完整、鲜亮,口感比较清纯,机器炒制茶型不是很好,并且因为不能控制轻重度会产生断裂或过火。亮,口感比较清纯,机器炒制茶型不是很好,并且因为不能控制轻重度会产生断裂或过火。 

炒茶只是茶叶制作的一步工序,并不是一种茶叶.炒制的茶叶一般都较完整、鲜亮,口感比较清纯,机器炒制茶型不是很好,并且因为不能控制轻重度会产生断裂或过火。亮,口感比较清纯,机器炒制茶型不是很好,并且因为不能控制轻重度会产生断裂或过火。

怎么炒茶 如何炒茶叶呢

1、采摘的新鲜茶叶需要先清理一遍,去除干净里面的小虫子、碎屑和其他杂质。自己炒茶叶最好采摘一芽一叶,这样的茶口感、香气都会很好。然后架起大锅,用清水洗干净,点起柴火,加热烧干大锅。

2、接下来把准备好的新鲜茶叶倒进去,大锅的受热面积比较大,茶叶入锅后不容易堆积在一起,容易掌握火候,便于炒出好茶。新鲜茶叶入锅后,先用小火慢慢炒制,过程中用手来回翻炒,注意动作要快,避免茶叶炒焦。

3、炒茶叶时不建议戴手套,直接用手翻炒会更加灵活,翻炒时也会更加迅速。注意翻炒过程中不要用手揉搓茶叶,大概炒制一小时后,当闻到浓郁的茶香,继续炒制40分钟左右,待茶叶全部卷曲,呈暗黑色,即可取出,降温后就可以冲泡饮用了。

手工炒茶的制作方法

在手工炒茶时,先将采摘好的茶叶用清水清洗干净,再将锅清洗干净。之后往热锅中倒入茶叶,并调小火不停翻炒,茶叶在炒的时候动作要快一些,以免茶叶被高温烧焦了。

在炒茶时,禁止佩戴手套,需将双手洗净才能炒茶,在炒茶时还要注意控制火候,不停翻炒,在此过程中注意小心烫手。当茶叶炒至十多分钟后,可以一边进行翻炒,一边用手揉搓茶叶,使茶叶能够更好的蜷缩。

将茶叶炒到一个小时后,需加快翻炒的速度炒,四十分钟后茶叶就差不多可以出锅了。茶叶出锅时,需准备一个容器,并用报纸垫着,接着装入茶叶摊凉,第二天即可冲泡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自己摘的新鲜茶叶是不能直接炒的,应该先把采摘回来的新鲜茶叶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摊开晾晒,大约尾吊6小时左右,中途要翻动3-5次,使茶叶变软,这时的茶叶才会慢慢散发出香味儿,随后才能入锅炒。

手工炒茶注意事项

1、炒茶叶的时候一定要准备无油无水的铁锅,平时家中炒菜已经沾过油的锅是不能用来炒茶叶的,因为如果锅中有油脂残留,就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把锅放在火上,火开到最大,把锅加热到200度左右,再把准备好的茶叶放到锅中快速的翻炒。

2、新鲜茶叶入锅后能听到呲呲啦啦的声音,在翻炒过程中要让每一个茶叶都用高温煸炒一下,翻炒时可以用木制的锅铲,也可以在手上带上棉线的手套,用手快速翻动,这样炒出的茶叶口感才会好。

3、茶叶在锅中翻炒2-3分钟以后就要直接出锅,这时茶叶就会变软,而且茶香十分浓郁,出锅后的茶叶要尽快摊量,防止因高温把茶叶焖到变色。出锅以后的茶叶还要尽快用手揉捏,只有这样才能把茶叶中的汁液揉捏出来。

炒制茶叶的步骤

制茶过程:

萎凋:置于竹编竹篾上方,摊凉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65%左右。

杀青:去除青草味,蒸发一部分水分,炒制后利于揉捻成形。

摇青: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转动,茶叶与机械摩擦,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揉捻:分为机器揉捻及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使茶叶成条。 

烘焙:目的是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

干燥: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地保留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

焖黄:焖黄是使黄茶形成金黄的色泽和醇厚茶香的关键工序。湿度和温度越高,变黄的速度越快。叶子含水量的多少和叶表温度是影响焖黄的主要因素。

渥堆:是普洱熟茶制作过程中的独特工艺,也是决定熟茶品质的关键点,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湿热作用下发酵。

拓展资料:

制茶制造过程

制茶红茶:

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

发酵:

发酵是制造红茶的关键,又称『渥红』,因叶片中含有生物催化剂『多酚氧化酶』,这种酶在高温下会失去活性,所以红茶不经过杀青,所以酶保持了高度的活性。另外茶叶中含有一类叫做『茶多酚』的无色物质,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很容易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变成红色的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累积在叶片中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即如此形成的。

分类:1.小种红茶:红汤红叶,有松烟香,为似桂圆汤。

熏焙:茶叶薄摊于竹筛中,地上堆松材,以明火燃烧,使茶叶吸收大量松烟香味。

2.功夫红茶:发酵至叶色变铜红才能烘干,掌握火温烘至甜香浓郁才是优质产品。(1875年后才有此制法)

3.红碎茶:揉捻时用机器将叶片切碎,成颗粒形碎片。

红茶制法于绿茶之后,约1650年前后才有。

制茶青茶:

鲜叶>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初揉>初烘>包揉>复烘>干燥>青茶(乌龙茶)

属半发酵茶,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茶类。1855年前后才有此种制法。

制茶白茶:

鲜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白茶

采摘细嫩茶叶,叶背多白茸毛的茶叶,加工时不炒不揉,使白茸毛在茶外表完整的保存下来。

1.银针:又称白毫银针。

2.白牡丹:采摘一芽二叶,萎雕后直接烘干,叶背呈白色,叶面银色,形似牡丹而得名。

3.贡眉:采摘一芽二三叶。

4.寿眉:制造时先经抽针,抽摘出之茶芽做银针,其它叶片制贡眉,制造时使叶缘微卷曲,完整的保留叶背的白茸毛,叶片似老寿星的眉毛而得名。

白茶性凉,具退热降火之功

制茶黄茶:

鲜叶>杀青>揉捻>闷堆>干燥>黄茶

黄芽茶原料细嫩、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工而成,主要包括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和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

制茶黑茶:

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黑茶

黑茶由于原料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一段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多呈暗褐色,故称黑茶。

制茶花茶:

将毛茶与花一层层的堆放,经过几个小时,待茶叶吸收了花香之后,将茶叶与花分开,分别烘干之后,再将花朵加到茶叶中即是花茶。以茉莉花为例:50公斤茶叶,大约配15~40公斤的茉莉花。

茶谱中记载,茉莉、玫瑰、蔷薇、蕙兰、莲、桔、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注:以上各种茶,因品质特征各有不同,加工方法也千变万化,一般有初加工与精加工之分;初加工的产品一般称为毛茶(或初制茶),将毛茶加工成为精制茶或成品茶。 将各种毛茶或精制茶,用香花熏制后得到的产品称为花茶。毛茶经蒸汽处理,在模中压成各种形状,称为紧压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茶

炒茶工序主要有

炒茶主要的三道工序是:

1,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

2,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

3,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手工炒茶的制作方法

手工炒茶的制作方法如下:

1、炒茶叶的时候一定要准备无油无水的铁锅,平时家中炒菜口经沾过油的锅是不能用来炒茶叶的,因为如果锅中有油脂残留,就会影响茶叶的质量。把锅放在火上,火开到最大,把锅加热到200度左右,再把准备好的茶叶放到锅中快速的翻炒。

2、新鲜茶叶入锅后能听到呲呲啦啦的声音,在翻炒过程中要让每一个茶叶都用高温煸炒一下,翻炒时可以用木制的锅铲,也可以在手上带上棉线的手套,用手快速翻动,这样炒出的茶叶口感才会好。

3、茶叶在锅中翻炒2-3分钟以后就要直接出锅,这时茶叶就会变软,而且茶香十分浓郁,出锅后的茶叶要尽快摊量,防止因高温把茶叶焖到变色。出锅以后的茶叶还要尽快用手揉捏,只有这样才能把茶叶中的汁液揉捏出来。

4、揉脸完成以后要让茶叶重新入过,这时铁锅的温度要控制在80-90度之间,然后把茶叶入锅慢慢翻炒,大约三四十分钟就能把茶叶炒干这时鲜嫩的茶叶就已经炒出锅以后降温就能用来泡水喝。

制茶的禁忌:

1、茶叶杀青后忌立即揉捻。因为在杀青过后茶叶中的含水量明显提高,如果马上进行揉捻,茶叶中的茶汁很容易被挤出,让成茶失去应有的色泽,使其变成暗黑色。

2、茶叶烘焙忌用炭火加笼烘形式。这种传统的烘焙方式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适用,但它烤出的茶叶常常带有木炭味的异味。如今制茶最好使用烘干机烘茶,烘干机不带异味能够有利于制出色香味较好的绿茶,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

炒茶的步骤?

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炒茶锅用普通板锅,砌成三锅相连的炒茶灶,锅呈25-30度倾斜。炒茶扫把用毛竹扎成,长1米左右,竹枝一端直径约10厘米。炒茶方法,当地茶农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生锅主要起杀青作用,锅温180-200℃,投叶量0.25-0.5公斤,叶量多少视锅温和操作技术水平而定。炒法是用炒茶帚在锅中旋转炒拌,叶子跟着旋转翻动,均匀受热失水,要转得快,用力匀,结合抖散茶叶,时间约1-2分钟。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扫入第二锅内。二青锅主要起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的作用,锅温比生锅略低。因茶与锅壁的摩擦力比较大,用力应比生锅大,所以要“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即可扫入熟锅。熟锅主要起进一步做细茶条的作用,锅温比二青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这与炒青绿茶先杀青后揉捻的制茶技术显然不同,既可以利用湿热条件下叶子较柔软,可塑性好的机会,促进粗老叶成条,又可以克服冷揉进断梗、碎片、露筋等弊病。炒至条索紧细,发出茶香,约三四成干,即可出锅。

初烘:炒后立即进行初烘,用小烘篮炭火烘焙。温度120℃左右,投叶量2.0—2.5公斤,高温快烘。2-3分钟翻烘一次,烘至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茶梗能折断,即为适度,下烘堆积。

堆积:堆积是黄变的主要过程。将初烘叶趁热装篓,稍加压紧,高约1米,置于高温干燥的烘房内,时间长短与鲜叶老嫩、茶坯含水量有关, 一般5-7天。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为适度。目前堆积过程一般在茶叶收购站时行,收购的黄大茶,先拉毛火,烘到九成干,而后堆积闷黄。

烘焙:烘焙是利用高温进一步进色香味的变化,以形成黄大茶特有的品质特征。采用栎炭明火高温烘焙,温度130-150℃,每大烘篮投叶12公斤左右。和瓜片拉老火相似,由二人抬烘篮,仅烘几秒钟就翻动一次。火功要高,时间要足,色香味才能达到充分发展。侍烘到茶梗一折即断,梗心呈菊花状,口嚼酥脆,焦香显露,茶梗金黄,叶色黄褐起霜即为适度。时间约40-60分钟。下烘后趁热踩篓包装。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