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哪些

来源:趣味经验馆 1.9W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哪些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建立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新的筹资机制。建立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明确划分统筹基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实现社会化。健全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卫生服务事业。妥善解决有关人员的医疗待遇。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有哪些?

法律分析: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只有两个: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范围为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这是强制性的。此外无固定用人单位的个体工商户、临时工等其他灵活就业人员(统称为“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参加职工医保,为自愿参加。参保范围为不属于职工医保覆盖范围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等,为自愿参加。总之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是互为补充的,公民只能参加一种基本医疗保险。目前医保待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符合条件的公民应尽量参加职工医保,条件不足,自费也要参加居民医保,再不济就只能由国家承担个人应付的医保费用参加居民医保了,这就属于医疗救助或医保扶贫的内容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会保险法》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什么?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为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三部分构成,其保障的人群和内容也不相同。

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主要保障大病住院费用。保障的范围将逐步向门诊费用延伸,待遇也将逐步提高。三项制度逐步实现制度框架基本统一。

医疗保险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1、我国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补贴相结合,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医疗保障的主要目标是合理组织财政资源,满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资金需求,简言之,就是“有钱看病”。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其主要特点和难点:一是涉及系统多,包括个人、组织、、社会,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二是必须通过购买医疗服务才能实现保障功能,与养老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相比,增加了购买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服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明显增加;三是供求关系难以测定,医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人民对生命和健康的期望无止境,而资金的筹集有限,特别是随着老龄化进展,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哪些

一、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哪些

      我国目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针对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以强制参保为原则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以大病统筹为主,针对城镇非从业居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资助为主、针对农村居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参加的一种社会保险。它按照财政、用人单位和职工的承受能力来确定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具有广泛性、共济性、强制性的特点。

      受能力来确定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帐户与统筹基金相结合,保障广大参保人的基本医疗需求,主要用于支付一般的门诊、急诊、住院等费用。

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有哪些

      对于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还要了解清楚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有哪些,这样看病时才知道哪些是可以报销的,才可以及时报销。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另一部分是大病保险的待遇。

      1、基本医疗保险

      (1)居民在定点的乡镇或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村卫生室属支付范围内普通门诊医疗费用;

      (2)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住院医疗费用;

      (3)经审批同意的意外伤害住院医疗费用;

      (4)经审批同意的特殊病种门诊医疗或家庭病床医疗费用。

      (5)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2018年城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为150000元。

      2、大病再保险:

      (1)保障范围:大病保险主要在参保人患大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含住院医疗、家庭病床医疗)给予保障。

      (2)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钱:参保城乡居民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大病保险个人最高报销额度为300000元。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规定。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给予补贴。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基本医疗保险是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在劳动者在看病治疗的时候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上就是整理的有关基本医疗保险包括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

法律主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广泛,其中基本的 医疗保险 制度包含哪些也是人们着重关注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小编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1)基本原则 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 试点遵循的几个原则:一是低水平起步。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水平的体高,可以逐步提高筹资水平、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二是坚持群众自愿。不搞强制,而是在制度设计上注重的吸引力,引导群众参保,并鼓励连续缴费。三是明确和地方责任。定原则和大的,保证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统一。四是坚持统筹协调。统筹考虑各种保障制度和的衔接,统筹考虑地区之间的平衡,统筹考虑新制度的出台对其他人群的影响,统筹考虑医疗保障和医药卫生的配套改革。 (2)覆盖范围 城镇中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问题 教育 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进行了 专题 研究,基本思路是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具体待进一步调研后报批准。 (3)筹资标准 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的筹资标准。由各地根据低水平起步的原则和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并考虑居民家庭和财政负担的能力合理确定。从许多地区实践和测算的平均数值看,要保证基金支付比例在50%以上,筹资水平大体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左右。由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医疗消费需求的差异很大,因而筹资水平也不同。 (4)补助 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城镇居民缴费参保,借鉴新农合的成功经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了补助的。对所有参保居民给予不少于人均40元/年的补助,并对城镇低保家庭的未成年人再给予不少于人均10元/年的补助,对城镇低保对象(成年人)、低收入家庭60岁以上老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参保缴费再给予不少于人均60元/年的补助。补助资金由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所有参保居民普遍补助20元,对未成年的困难城镇居民再补助5元,对成年困难城镇居民再补助30元;对东部地区,财政参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的补助办法给予适当补助。这样规定,明确了财政补助水平,又给地方补助留下空间。 从2008年起,对参保居民的人均补助标准将由40元提高到80元,其中,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人均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对东部地区的补助标准也参照新农合的补助办法相应提高。 (5)管理制度 原则上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一致,由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居民参保实行属地管理。但有一些区别:在支付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只建立统筹基金,不建立个人账户,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医疗和部分门诊大病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原则上低于城镇职工医保而高于新农合,一般可以在50-60%左右。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探索门诊普通疾病医疗费用统筹的保障办法。即划出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支付一般门诊费用。在基金管理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同样要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但要单独列账。在医疗服务管理上,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相同,但在服务项目管理上要补充少儿特殊用药,在就医管理上要增加儿童医院为定点医疗机构。 综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包含哪些的解答,总的来说,对于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包含哪些在我国现有的规定中就是这样了,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咨询相关网站或者部门。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到进行 法律咨询 ,祝您生活愉快!

法律客观:

医疗保险,传统意义上就是指由特定的组织或机构经办,通过带强制执行的法规或自愿缔结的契约,在一定区域的一定参保人群中筹集医疗保险基金。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基本医疗保险的含义:就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医疗保险费的缴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为:121.00元/人,年企业10%个人2%+3元(基本医疗企业9%个人2%,大额互助企业1%个人3元)职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高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作为缴费工资基数,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法确定职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3.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帐户的标准:①不满3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0.8%划入个人帐户;②35周岁以上不满45周岁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1%划入个人帐户;③45周岁以上的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2%划入个人帐户;④不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3%划入个人帐户;⑤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按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划入个人户。前款所列标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基金收支情况需要调整时,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提出调整方案,报市批准后公布施行。”4.个人帐户支付下列医疗费用:一门诊、急诊的医疗费用;二到定点零售药店购药的费用;三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四按照报销比例应当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个人帐户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5.报销比例:⑴、门、急诊报销比例(由大额医疗互助基金支付)起付标准(元)报销比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