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种类等级

来源:趣味经验馆 9.52K

普洱茶的种类等级

普洱茶的种类等级按照工艺和保存时间分为以下五类:

1. 生茶:是指新鲜茶叶经过加工后直接包装,没有经过陈化处理的茶。

2. 散熟茶(青砖茶):是指新鲜茶叶通过压制成形后,经过自然陈化而得到的茶。

3. 熟茶(熟饼茶):是指经过高温高湿的堆渥和压制而制成的茶。

4. 老熟茶(陈年老茶):熟茶经过长时间保存和陈化后得到的茶。

5. 古树茶:是指采自云南普洱茶大树叶的茶,品质好,口感较为醇厚,收藏价值较高。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普洱茶的种类等级”主要包括:特级、一级、五级、三级、二级、七级、九级、四级、宫廷、特级、一级、五级、三级、二级、七级、九级、四级、宫廷,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特级更好。

①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 ②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③二级: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40%以下。 ④三级:一芽二、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⑤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

②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⑥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④三级:一芽二、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⑤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⑥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③二级: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40%以下。

⑤七级:条索尚紧实;外形尚匀齐、尚匀带梗,色泽褐欠润;陈香纯正;滋味醇和回甘;汤色褐红尚浓;叶底红褐粗实。 ⑥九级:条索粗松;外形欠匀齐、欠匀带梗片,色泽褐稍花;陈香平和;滋味纯正回甘;汤色褐红尚浓,叶底红褐粗松。

⑥九级:条索粗松;外形欠匀齐、欠匀带梗片,色泽褐稍花;陈香平和;滋味纯正回甘;汤色褐红尚浓,叶底红褐粗松。

⑤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⑥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04年发布且现行有效的《普洱茶》里关于普洱熟散茶的等级划分为:金芽、宫廷、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共八个等级;

“普洱茶的种类等级”主要包括:特级、一级、五级、三级、二级、七级、九级、四级、宫廷、特级、一级、五级、三级、二级、七级、九级、四级、宫廷,并且大部分用户都认为特级更好。

①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 ②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③二级: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40%以下。 ④三级:一芽二、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⑤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

②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⑥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④三级:一芽二、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⑤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⑥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③二级: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40%以下。

⑤七级:条索尚紧实;外形尚匀齐、尚匀带梗,色泽褐欠润;陈香纯正;滋味醇和回甘;汤色褐红尚浓;叶底红褐粗实。 ⑥九级:条索粗松;外形欠匀齐、欠匀带梗片,色泽褐稍花;陈香平和;滋味纯正回甘;汤色褐红尚浓,叶底红褐粗松。

⑥九级:条索粗松;外形欠匀齐、欠匀带梗片,色泽褐稍花;陈香平和;滋味纯正回甘;汤色褐红尚浓,叶底红褐粗松。

⑤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⑥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04年发布且现行有效的《普洱茶》里关于普洱熟散茶的等级划分为:金芽、宫廷、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共八个等级;

普洱茶的分类较多。

1、按加工工艺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生茶是指茶菁摘采后,以自然方式发酵的茶品; 熟茶是指在现代科学基础上,利用人工陈化工艺,通过调配合适的温度,湿度,加速茶叶的发酵过程,使茶性变得温和,茶味得到改变;

2、按保存方式不同,分为干仓普洱茶和湿仓普洱茶。干仓普洱茶是指茶叶存放在干净通风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具有樟树香; 湿仓普洱茶是指将茶叶存放在地下室,地窖等较湿热不通风的地方,加快其发酵的速度,喝起来常有泥味或霉味;

3、按外形不同,分为散

普洱茶有哪几种

一、按制法分类

1.生茶:普洱茶(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茶包括散茶及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加工步骤:云南大叶种茶鲜叶—萎凋—杀青—揉捻—晒干—蒸压—干燥:

A、采摘:手工采摘一芽两叶为上。

B、萎凋:摊凉于无直射阳光通风干燥处三十水分,置于竹编竹篾上方。时间视鲜叶含水量及当时气温湿度。

C、杀青:去除青草味,蒸发一部分水分,炒制后利于揉捻成形。

D、揉捻:有机器揉捻及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使茶 叶成条。

E、晒干: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晒青易于保留茶叶的本质原味。

F、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提取香味及使茶叶中果胶溢出表皮,利于压制成型和有别于散茶的独特香味。

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2、熟茶:普洱茶(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渥堆工艺,经后发酵(人为加水提温促进细菌繁殖,加速茶叶熟化去除生茶苦涩以达到入口纯和汤色红浓之独特品性)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其品质特征为: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均匀。

加工步骤:生茶毛茶—湿水—反复翻堆—出堆—解块—干燥—分级—蒸压(类似生茶蒸制过程)——干燥摊凉。渥堆发酵:将湿水后的茶叶按一定厚度堆积在一起,在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和氧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风味、品质。

二、依存放方式分类

干仓普洱:指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10~20年为佳。

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较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发酵速度。由于茶叶内含物破坏较多,常有泥味或霉味,湿仓普洱陈化速度虽较干仓普洱快,但容易产生霉变,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我们不主张销售及饮用湿仓普洱。

三、依外型分类

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就是老的计量单位:七两,每七个为一筒,表示七七四十九,加上外包装用的笋皮刚好2.5公斤,也代表多子多孙的含义,故名七子饼。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5、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6、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7、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四、等级分类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1、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宫廷、礼茶、特级;

2、中档次茶如:一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

3、低档次茶:低等级是七到十级的散茶。

五、工艺分类

晒青、烘青、炒青在传统茶叶分类中,同属绿茶类,它们的初制工艺组合相同,都是鲜叶、杀青、揉 捻、干燥。但是,晒青、烘青、炒青加工的技术要求是不一样的,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品质风格。

1、杀青:晒青毛茶常使用锅炒杀青,杀青温度较低,叶温多在80℃以下,多酚氧化酶钝化较少,低沸点香气物质未完全消失,杀青叶透青草气,杀青程度较嫩。烘青、炒青毛茶:锅炒、滚筒、蒸汽、热风杀青均可用,杀青温度高,叶温多在90℃以上,多酚氧化酶破坏彻底,低沸点香气物质消失,杀青叶透清香,无青草气,杀青程度较老。晒青毛茶杀青温度低,酶活性被保留,带青草气。有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烘青、炒青杀青温度高,酶活性破坏彻底,不利于普洱茶后期“发酵”。

2、揉捻:传统晒青采用手工揉捻,细胞破碎率较低,常在40%以下。茶汁外溢少,茶条粗壮完整,色墨绿少油润,芽叶断碎少,毛茶特别耐浸泡。烘青、炒青毛茶:除高档细嫩名优茶外,常采用机械分两段揉捻,细胞破碎率高,在45-60%以上。茶汁多外溢,叶条紧实粗壮,芽叶断碎多,色墨绿油润,毛茶耐泡性不如晒青。晒青毛茶采用手揉,细胞破碎率低,茶条粗松多孔,有利于普洱茶储藏、“发酵”中气体交换而加速陈化。烘青、炒青常采用机械揉捻,条心紧实,陈化慢。

3、干燥:晒青毛茶揉捻后直接晒干,毛茶含水量一般在8%左右。干茶色墨绿少油润稍显枯。烘青毛茶: 忌日晒。用烘笼、烘干机等分毛火、足火两次烘干,中间经摊凉走水。也可用滚筒、钢炒机先炒而后烘。毛茶含水量4-6%,色泽墨绿油润。炒青毛茶:忌日晒。用滚筒、钢炒机等分毛火、足火两次炒干,中间经摊凉走水。也可用烘笼、烘干机先烘而后炒。毛茶含水量4-6%。色泽灰绿披霜。晒青毛茶日光干燥,干燥速度慢,生茶透“日光味”,茶汤杏黄透亮,叶底具荷香,带青气。烘青、炒青经高温干燥,毛茶汤绿、具花果香。

普洱茶的种类有多少种?

有6种。

1、生普洱茶与熟普洱茶

生普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称为生茶。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

熟普是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称为熟茶。1973年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联合研制渥堆发酵法成功之后,当年昆明茶厂生产的茶砖因其茶汤金黄润泽,参枣味浓郁,备受普洱茶人推崇。

2、散茶与紧压茶

普洱散茶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零散的叶形,有利于初识普洱者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紧压茶是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状(勐海大益牌七子饼茶),大小不同的沱型(下关沱茶),方茶(云南茶厂的方茶),砖茶(云南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普洱砖茶)。

3、 干仓普洱与湿仓普洱

干仓普洱是陈放在干燥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优质的普洱在其发酵及自然陈化的过程中总是被小心陈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普洱的卫生质量,保证没有霉点。

湿仓普洱是陈放在潮湿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湿仓普洱通常被陈放在封闭的地窑里使其加速发酵。

扩展资料

1、无论是经过长时间自然醇化或人工发酵工艺的普洱茶品,目的是让晒青毛茶的苦涩浓烈性味得到收敛,杂味散失,转化为茶汤明亮、醇厚甘滑、温润香纯的优良普洱茶品。

2、普洱散茶的级别按照由嫩到粗老的级别,大致划分为:宫廷普洱、礼茶、特级、一级、、五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洱茶

普洱茶是如何分级的?

普洱茶级别的划分是一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

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

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

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

扩展资料:

普洱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大乔木,高达16米,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上面干后褐绿色,略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中肋上有柔毛,其余被短柔毛,老叶变秃;侧脉8-9对,在上面明显。花腋生,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圆形,外面。花瓣6-7片,倒卵形,。雄蕊长8-10毫米,离生,。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长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种子每室1个,近圆形,直径1厘米。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分级标准:

特级外型条索紧直较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较褐红细嫩。

一级外型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型条索坚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型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外行条索肥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外型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外型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普洱茶

普洱茶1到10级哪个好

普洱茶等级越高,品质相对越差,1到10级中,1级最好。普洱茶的等级可以从特级开始排序,一直到10级,除了十一个等级之外,还有普洱皇、普洱金芽、宫廷普洱、普洱礼茶、普洱团茶等种类。

普洱茶1到10级哪个好

普洱茶是云南省的特产,嫩枝有微毛,顶芽有白柔毛,叶薄呈椭圆形,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各地老林中。

加工完成的普洱茶既可清饮,也可混饮,茶汤橙黄浓厚,香气宜人,茶味持久,口味浓郁独特,经久耐泡。

普洱茶根据感官品质和特色划分,可分为特级到10级,其中特级外形肥嫩,带有金色的毫毛,一级外形紧细匀整,十级外形粗松,大叶带有梗,常用来制作成砖茶。

普洱茶等级的区别

普洱茶级别的划分是一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以下是普洱茶的分级标准。

特级外型条索紧直较细,显毫;内质汤色红浓,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叶底较褐红细嫩。

一级外型条索紧结稍嫩,较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肥嫩。

外形条索紧结,尚显毫;内质汤色红浓,滋味醇和,香气浓纯,叶底褐红柔软。

五级外型条索坚实,略显毫;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正,叶底褐红欠匀,尚柔软。

七级外型条索肥壮,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八级外行条索肥壮,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九级外型条索粗大尚紧实,色泽褐红稍灰;内质汤色深红,滋味醇和,香气纯和,叶底褐红欠匀,尚嫩。

十级外型条索稍松,色泽褐红稍花;内质汤色深红,滋味平和,香气平和,叶底褐红稍粗。

扩展资料:

普洱茶品茗指南

冲泡普洱茶时,投茶量的大小与饮茶习惯、冲泡方法、茶叶的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富于变化。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 

冲泡普洱茶:普洱茶冲泡需先冲一次热水,称为“洗茶”。“洗茶”概念出现于明代,《茶谱》(明朝)载“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尘垢、冷气,烹之则美。”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

“洗茶”时注意掌握节奏,杜绝多次“洗茶”或高温长时间“洗茶”,减少茶味流失。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也可冷饮。

泡茶水温:水温的掌握对茶性的展现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温有利于发散香味,有利于茶味的快速浸出。但高温也容易冲出苦涩味,容易烫伤一部分高档茶。水温的高低因茶而异。例如,用料较粗的饼砖茶、紧茶和陈茶等适宜沸水冲泡;

用料较嫩的高档芽茶(如较新的宫廷普洱)、高档青饼适宜适当降温冲泡。避免高温将细嫩茶烫熟成为“菜茶”。在冲泡部分高档新青茶时,除直接降温外,还可通过不加壶盖或沸水高冲来降低水温,避免因茶叶烫熟而产生“水闷气”。 

冲泡时间:冲泡时间长短的控制,目的是为了让茶叶的香气、滋味展现充分准确。由于云南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选择的特殊性,决定了冲泡的方式方法和冲泡时间的长短。陈茶、粗茶冲泡时间长,新茶、细嫩茶冲泡时间短;手工揉捻茶冲泡时间长,机械揉捻茶冲泡时间短;紧压茶冲泡时间长,散茶冲泡时间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普洱茶

普洱茶都有哪些种类

普洱茶的种类有很多。同时对于普洱茶而言也有这几种分类方式:按制法分类、按外型分类、按原料分类、按等级分类等。

1、按制法分有生茶、熟茶。

2、按外型分有饼茶、沱茶、砖茶、金瓜贡茶、千两茶、散茶。

3、按原料分有人工种植型原料、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按等级分有高中低三等。

4、普洱茶按品牌划分种类就更加丰富。如果要体会普洱茶的韵味,还需要配上云南当地的风景和民俗。

普洱茶都有哪些种类?

普洱茶的种类有以下这些:

1、以茶种分类可分为阿萨姆种(普洱茶种)、非阿萨姆种(非普洱茶种)。

2、以茶树进化类型分类:野生型、栽培型、过渡型。

3、以茶树种植管理方式分类:野生茶、茶园茶(野放茶、台地茶)。

4、以市场自然分类:古树茶、野放茶、台地茶。

5、以中国茶的茶树品种划分,可分为有性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两大类。

扩展资料:

普洱茶叶品类:

1、普洱紧茶

传统品类为芽茶、女儿茶制成的团茶、饼茶、茶砖,今发展为由6类散茶制成的普洱沱茶(含大、小沱茶)、普洱饼茶(含青饼、熟饼、方饼、圆饼、异型饼)、普洱茶砖3个品类。

2、普洱绿茶

普洱绿茶的品质特点为清汤绿叶,其制法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杀青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的酸性并便于揉捻;杀青的方法。揉捻的目的,是为了卷紧茶叶条索,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质容易泡出。

3、普洱红茶

制作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通过萎凋强酶的活性,使其在揉捻和发酵中茶多酚得到充分的氧化,形成特有的色、香、味,再经高温干燥破坏酶的活性,使其形成的特有品质得以固定。

4、普洱青茶

为轻发酵茶,其制作经过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五道工序,其特点在于做青,通过做青而达到青茶“绿叶红镶边”的特征。这是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既有绿茶的甜爽,又具红茶的色、香,却无绿茶的微苦和红茶的涩味,香气清纯、汤色清亮、喉韵清爽。

5、普洱黄茶

为轻发酵茶,其基本工艺近似绿茶。制作经过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其闷黄工序,是黄茶制作的主要特点,通过揉后温坯闷黄以改变茶叶的品质,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

6、普洱黑茶

为后发酵茶,采收一芽五、六叶的“普洱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工序制作而成。制作特点是渥堆,在杀青和揉捻之后渥堆24天,使叶色变为油黑。其品质特点是叶色油黑、汤色橙黄主要用以制作紧压茶(熟)。

7、普洱白茶

为轻微发酵茶,其品质特点是茶的外表披上白色茸毛,色白隐绿。其制作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也不促进氧化作用,不炒、不揉,顺其自然。将鲜叶经过萎凋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干燥后即后。选用鲜叶,一般为一芽二叶,白茶的特征是色白如银,香气清纯、汤色淡黄,滋味甜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洱茶

熟普洱茶的种类

熟普洱茶的种类

熟普洱茶的种类,普洱茶是很常见的,而且普洱茶的味道是比较浓的,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下面看看熟普洱茶的种类及相关资料。

熟普洱茶的种类1

普洱茶根据发酵工艺分为生茶与熟茶,其中熟茶因外形不同,包括了散茶与砖茶、饼茶、沱茶等紧压茶两种;因年份不同,分为1-2年的新茶与5-10年以上的老茶;依山头分类,熟普洱茶有临沧、普洱、西双版纳三大茶区。

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为制作原料,经过摊放、杀青、揉捻等制法对原料进行加工,熟茶还要经过渥堆发酵等工艺制成,香气独特。渥堆是普洱熟茶制成的一个重要工序,使茶叶变呈油黑色,汤色橙黄。

普洱熟茶经过发酵,使得茶叶加速熟化去除了生茶的苦涩口感,熟茶口感更为醇厚甘甜。普洱熟茶冲泡后的汤色红浓,茶汤清澈透亮,香味是独特的陈香,茶汤甘甜,叶底呈均匀的红褐色。

根据制法分类

生茶:采摘后以自然方式发酵,茶性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是以此种制法。

熟茶:以科学加上人为发酵法使茶性温和,让茶水达到软水好喝。以1973年后为分界点。

生茶所冲泡出来的水是青绿色,熟茶冲泡出来才是金红色。

因成品的生普洱茶外形的不同大致分为:散茶及紧压茶两种。

散茶。指的是在制作后不仅过压制及造型等加工步骤的成品茶叶。传统工艺上的生茶以及现代工艺的熟茶都是属于散茶一类。现在市场上主要看到的散茶有普洱金芽及宫廷普洱等。

紧压茶。进过造型及压制两个步骤后,紧压茶又分为饼茶,沱茶及砖茶和工艺茶。

熟普洱茶的种类2

普洱茶的分类

一,依制法分为生茶与熟茶

1,生茶,是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采摘以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直接压成饼,沱,砖(饼茶,砖茶,沱茶)等形状的各种茶品的通称,不压制的称晒青毛茶。生茶茶性较刺激,放多年后茶性会转温和,好的老普洱通常都是以此种制法。

2,熟茶,是指以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渥堆发酵过程中的紧结块叫茶头。熟普是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茶水丝滑柔顺,醇香浓郁,同样熟普的香味也仍会随着陈化的时间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

二,依存放方式分有干仓普洱与湿仓普洱之分

1,干仓普洱,指存放于通风,干燥及清洁的仓库,使茶叶自然发酵,陈化10-20年为佳。

2,湿仓普洱,通常放置于较潮湿的地方,如地下室,地窖,以加快其发酵速度。

由于茶叶内含物破坏较多,常有泥味或霉味,湿仓普洱陈化速度虽较干仓普洱快,但容易产生霉变,对人体健康不利,所以我们不主张销售及饮用湿仓普洱。

三,按照外形分类

1,饼茶饼茶是一种圆饼形的蒸压黑茶,其大小规格为直径11.6厘米,边厚1.3厘米,中心厚1.6厘米,形状扁平圆盘,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就是老的计量单位,七两,每七个为一筒,表示七七四十九,代表多子多孙的含义,故名七子饼。七饼为一挑,方便计算以及骡马驮运。

2,沱茶沱茶是一种制成圆锥窝头状的紧压茶,为便于马帮运输,一般将几个用油纸包好的茶坨连起,外包稻草做成长条的草把。沱茶从中间下凹,颇具特色,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砖茶又称蒸压茶,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块状茶。压制形状为长方形或正方形,250--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金瓜贡茶也称团茶,人头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因其形似南瓜,茶芽长年陈放后色泽金黄,得名金瓜,早年的金瓜茶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故名“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

5,千两茶千两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该茶圆柱造型,每支茶一般长约1.5-1.6米,直径0.2米左右,净重约36.25千克。

6,普洱方茶,外形为正方块,每块净重125克,方茶中还有一种普洱方茶,古称普洱贡茶,正面有“福寿方茶”或“福禄寿喜”方茶四字,又称"四喜方茶"。

7,散茶,普洱茶仍旧保持茶叶原本的零散叶片形,没有被紧压成特殊的形状,称为散茶。散置的.普洱茶有利于初识普洱者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成品散茶通常由灌木茶制成。

8,香菇紧茶,压制成香菇状的普洱茶,重量约在250克之间。

9,老茶头,老茶头,也叫自然沱,是晒青毛茶中比较肥嫩的芽叶,由于嫩度高,果胶含量较高,在熟茶的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卷曲或纠结成块,形成了茶头。陈年茶头紧结,发酵充分,非常耐泡,为熟茶中的精华,口感汤色极佳。

四,按照茶树生长方式分类

1,野生茶,指从非人工栽培的茶树上采摘原料,加工制成的茶品。野生茶树通常有一定树龄,茶气充沛,养分充足,绿色无污染。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经过驯化的野生茶,才适合饮用。

2,台地茶,又名基地茶,茶园茶,指从人工茶园栽培的茶树上采摘原料,加工制成的茶品。

五,按照树种分类

1,乔木茶,传统意义上的普洱茶,采乔木树叶做茶菁,叶片较大,称为大叶茶。

2,冠木茶,随着普洱茶需求量的提高,茶人移植茶树,制作茶园茶,近年栽培的台地茶(茶园茶),为了便于采摘,多培植成灌木种。灌木茶叶片单薄,养分少。

六,按照年代,可分为三种

1,古茶,古茶并非全部为古代遗留,而是泛指以数百年野生乔木型古茶树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

2,老茶,以数百年树龄以上的乔木型茶树为原料制成的普洱茶。

3,新茶,制作原料大半采自人工种植的灌木型茶园。叶片薄,营养少,且容易产生污染。

熟普洱茶的种类3

普洱茶的种类有多少种?

1、生普洱茶与熟普洱茶

生普是新鲜的茶叶采摘后以自然的方式陈放,未经过渥堆发酵处理,称为生茶。其茶性较烈,刺激,新制或陈放不久的生茶有强烈的苦味,涩味,汤色较浅或黄绿。

熟普是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渥堆发酵,使茶性趋向温和,称为熟茶。1973年勐海茶厂与昆明茶厂联合研制渥堆发酵法成功之后,当年昆明茶厂生产的茶砖因其茶汤金黄润泽,参枣味浓郁,备受普洱茶人推崇。

2、散茶与紧压茶

普洱散茶没有经过重力紧压,没有被压制成特殊的形状,仍旧保持其茶叶原本零散的叶形,有利于初识普洱者仔细观察叶片的外形,色泽,方便触摸叶片,感觉普洱茶叶的手感。

紧压茶是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重力紧压成某些形状,如圆形状(勐海大益牌七子饼茶),大小不同的沱型(下关沱茶),方茶(云南茶厂的方茶),砖茶(云南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普洱砖茶)。

3、 干仓普洱与湿仓普洱

干仓普洱是陈放在干燥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优质的普洱在其发酵及自然陈化的过程中总是被小心陈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普洱的卫生质量,保证没有霉点。

湿仓普洱是陈放在潮湿环境中而使其发酵的普洱。湿仓普洱通常被陈放在封闭的地窑里使其加速发酵。

扩展资料

1、无论是经过长时间自然醇化或人工发酵工艺的普洱茶品,目的是让晒青毛茶的苦涩浓烈性味得到收敛,杂味散失,转化为茶汤明亮、醇厚甘滑、温润香纯的优良普洱茶品。

2、普洱散茶的级别按照由嫩到粗老的级别,大致划分为:宫廷普洱、礼茶、特级、一级、、五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

普洱茶的分类等级究竟该怎么分?特指熟茶。

普洱茶的等级是按散茶和紧压茶来划分的 并不是按你说的生茶与熟茶来划分。

散茶按品质特征,分为特级、一级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级别越高,茶叶嫩度越高。市面上出售的散茶还包括金芽、宫廷金芽、礼茶等;紧压茶则不分等级,外形有圆饼形、碗臼形、.方形、柱形等多种形状和规格。为方便选购,通常人们按高、中、低三个档次划分所有普洱茶。

高档普洱茶:金瓜贡茶、极品砖(饼)茶、7266七子饼、宫廷金芽、礼茶、特级散茶等;

中档普洱茶:7576熟饼、7432青饼,一级、砖茶,沱茶,一级至五级散茶等;

低档普洱茶:六级至十级散茶。

级次高的芽多,级次低的叶多梗多。级次高的普洱茶,口感细腻、滑润,级次低些的往往茶气足,刺激性强。因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存放时间长的级次低的茶,价格上会比级次高的新茶贵一些。

茶马世家普洱茶精选云南大叶种,采用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晒干加工而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蒸压成型的各种紧压茶,或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后发酵工艺加工成的各种普洱紧茶和普洱散茶。普洱茶是根于原生种、大叶种的生态茶、保健茶,是时代性的茶类,是温性、暖胃、安神、补气、瘦身、降血脂尿酸的圣品。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普洱茶的分类

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及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1、普洱茶生茶

以符合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具有外形色泽墨绿、内质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的品质特征。

普洱紧压茶的代表性产品主要有:饼茶、沱茶、砖茶、特型茶等。

(1)饼茶

外形呈扁平“饼状”的普洱茶。常以七块饼茶为限,用笋叶包装为一筒,故又名“七子饼茶”。传统的“七子饼茶”每块净重357克,直径22厘米,中心厚度2厘米,边缘厚1厘米。近几年来,应市场需求,其他规格的饼茶也大量出现。

(2)沱茶

外形呈“碗臼状”的普洱茶。旧时主产下关,经茶马古道行销四川、等地。川人常以“沱江”水冲泡,遂有“下关茶叶沱江水”的佳话,“沱茶”也因此而得名。每个净重1OO克,偶有250或500克生产。上世纪90年代初改良的3~5克“迷你”小沱茶引发了沱茶产品链向大小两端的延伸。形似南瓜状的“金瓜茶”亦是沱茶的一种。

(3)砖茶

长方形或正方形,酷似“砖块”,每块重量250克到4000克不等。

(4)特型茶

指普洱紧压茶中,除了饼茶、砖茶、沱茶三种最为传统的形制以外的形状各异的普洱茶。常见的有班禅紧茶(俗称蘑菇茶)、钱币茶、葫芦茶等。

2、普洱茶(熟茶)

以符合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具有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的品质特征。

扩展资料

一、喝普洱茶的禁忌

1、忌免饭后随即喝普洱茶

因为茶单宁会降低铁质吸收,饭中或饭后喝茶容易降低饮食中铁质的吸收,影响的比例可能高达65%。

2、忌以茶配药

茶单宁会与某些药物产生沉淀作用影响药效,例如补铁剂、氟化恩菎类抗生素与四环霉素抗生素会被茶品中的单宁酸、生物碱所吸附,使得人体对此类药物的吸收减少。

3、忌热泡太久

单宁随时间越长释出越多,避免喝浸泡热水过久的茶,这就是不喝隔夜茶的道理。

4、忌运动后,或水分流失时的补充

茶具有利尿作用,不适合用来作运动后,或水分流失时的水分补充。

5、忌酒后饮浓普洱茶

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经常酒后喝浓茶的人易发生肾病。

二、不适合喝普洱茶的人群

1、发烧患者人群不宜喝普洱茶

茶叶中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2、肝脏病患者人群不宜饮普洱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等物质绝大部分经肝脏代谢,若肝脏有病,饮茶过多超过肝脏代谢能力,就会有损于肝脏组织。

3、神经衰弱患者人群慎饮普洱茶

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神经衰弱饮浓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会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后各饮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饮花茶,午后饮绿茶,晚上不饮茶。这样,患者会白天精神振奋,夜间静气舒心,可以早点入睡。

4、孕妇人群不宜饮普洱茶  尤其是不宜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等,对胎儿在母腹中的成长有许多不利因素,为使胎儿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避免咖啡碱对胎儿的过分刺激,孕妇应少饮或不饮茶。

5、妇女哺乳期人群不宜饮浓普洱茶

哺乳期饮浓茶,过多的咖啡碱会进入乳汁,小孩吸乳后会间接的产生兴奋,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6、溃疡病患者人群慎饮普洱茶

茶是一种胃酸分泌刺激剂,饮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对溃疡面的刺激,常饮浓茶会促使病情恶化。但对轻微患者,可以在服药2小时后饮些淡茶,加糖红茶、加奶红茶有助于消炎和胃粘膜的保护,对溃疡也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资料: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普洱茶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