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紫砂壺鑑別

來源:趣味經驗館 2.85W

老紫砂壺鑑別

可從以下三點鑑別:

1、看,真正紫砂壺顏色厚實且自然,假的就比較鮮豔;

2、摸,真紫砂壺觸摸後感覺細膩且不打滑,而假的摸上去比較粗糙且光滑;

3、聽,真紫砂壺敲擊下發出來的聲音清脆,而假的聲音沉悶。

可從以下三點鑑別:

1、看,真正紫砂壺顏色厚實且自然,假的就比較鮮豔;

2、摸,真紫砂壺觸摸後感覺細膩且不打滑,而假的摸上去比較粗糙且光滑;

3、聽,真紫砂壺敲擊下發出來的聲音清脆,而假的聲音沉悶。

鑑別老紫砂壺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砂料:老紫砂壺的砂料一般來自南方,由於地質環境不同,所選用的礦石和沉積物也不同,因此其顏色、質地、紋理等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老紫砂壺的砂料質地細密,紋理清晰,有天然銀絲、金絲、水波紋等自然美感。

2. 製作工藝:老紫砂壺在製作過程中,需要經過多道工序:挑選砂料、製作底盤、製作壺身、製作蓋子、製作壺柄、打表面飾當等。製作老紫砂壺的師傅需要經過數十年的工藝積累和經驗積累,才能製作出真正的老紫砂壺。

3. 風格:各個歷史時期的紫砂壺都有其獨特的風格特點。清代的壺以古拙俊秀、線條簡練、採用極少的工藝處理等為主;民國時期的壺則以造型新奇、花鳥蟲魚、人物故事等為主;而近現代的壺則更多地注重設計創新、實用性、流行性等。

4. 印章:老紫砂壺通常會在底部印有製作人的印章,該印章除了表明製作人身份外,還可以從印章的字體、排列、大小、形狀、印象等方面進行鑑別。

總之,鑑別老紫砂壺需要綜合考慮其砂料、製作工藝、風格和印章等多個方面的因素,需要具備一定的審美眼光、歷史文化知識和技術鑑定能力。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看造型和工藝,各個時期的造型和工藝都有區別,如明代紫砂壺的總體特徵是粗、大、笨,清初從陳鳴遠開始,紫砂壺製作崇尚精巧、秀雅之風,康熙時出來自現彩繪,乾隆時出現描金,嘉慶、道光時,以陳曼生一班文人蔘與紫砂壺的題詩刻畫,把紫砂器的裝飾提高到一個新階段。

2、看泥色和配料,紫砂泥以宜興地區丁蜀鎮黃龍山附近出產的陶土最好,一般分為紫泥、綠泥、紅泥三種破鬥及機些,明代砂器泥料較粗,清代較細,晚清至民國一件砂器常有幾種色採備吸語泥出現。

3、分辨名家及款識,瞭解各時期的名家及工藝手段、款識特徵,鑑別贋品。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1、看造型和工藝,各個時期的造型和工藝都有區別,如明代紫砂壺的總體特徵是粗、大、笨,清初從陳鳴遠開始,紫砂壺制載落最作崇尚精巧、秀雅温破宜照止息混政之風,康熙時出現彩繪,乾隆時出現描金,嘉慶、道光時,以陳曼生一班文人蔘與紫砂壺的題詩刻畫,把紫砂器的裝飾提高到一個新階段;

2、看泥色和配料,紫砂泥以宜興地區丁蜀鎮黃龍山附近出產的陶土最好,一般分為紫泥、綠泥、紅泥三種,明代砂器泥料較粗,清代較細,晚清至民國一件砂器常有幾種色泥出集初場科展膠現;

3、分辨名家及款識,瞭解各時期的名家及工藝手段、款識特徵,鑑別贋品。

如何鑑別老紫砂壺

紫砂壺的鑑別選購:

一、看,真紫砂壺的紋理清新、圓潤,視覺有亞光的效果,有眾多分佈均勻的細小類似金屬光澤的顆粒。有的手工壺內壁,有從中心圓點向四周的放射狀線,屬於加工工藝過程中形成的。

二、摸,真紫砂壺摸上去的手感細膩但不打滑,假紫砂壺手感粗糙,或者打滑;例如普通陶土的手感粗糙,瓷器的手感初摸打滑,如果稍用力按壓摩擦就手感發澀。這是由於分子結構不同的表現。

三、轉,轉動壺蓋,真紫砂壺的壺蓋轉動靈活流暢,併發出輕微“絲絲”或者“沙沙”的悦耳的聲音,陶土的假“紫砂壺”則發出沉悶的“哧啦哧啦”聲音。

四、聽,用蓋子輕敲壺體,儘管有人不贊成這麼做,但是這點非常有效。真紫砂壺敲擊的聲音清脆悦耳,聲音短暫,敲擊結束聲音立刻停止;普通陶土的假紫砂壺,敲擊聲音沉悶渾厚短暫;瓷器敲擊的聲音比紫砂的更加清脆有點像金屬撞擊的聲音,一般人不好區分。

但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區別就是,瓷器的聲音波長明顯,敲擊結束後,聲音仍然持續數毫秒,而真紫砂是立刻停止。

五、證書,一般正品的紫砂壺都有製作者的手寫證書,證書通常為宣紙,毛筆書寫,書法俊秀,這是因為,書法是一個好的工藝師的必修課,好紫砂壺的增值更多體現在書法和繪畫的技藝上,加蓋印章。印章的落款與紫砂壺底的落款一致。

六、試水,水澆在真紫砂壺上面,不會形成明顯的水珠,水是比較均勻的一片,然後沒多久就逐漸被紫砂吸收。

擴展資料:

紫砂名壺

一、樹癭壺

樹癭就是樹瘤。這種壺的造型模仿樹癭,壺面凹凸不平,有樹皮模樣刻紋。整把壺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壺大家供春創制的一種壺式。

據紫砂壺史記載,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間只是一名書僮,後向江蘇宜興金沙寺一名和尚學習制壺技術。供春壺價值極高,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的讚語。樹癭壺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壺造型,傳世極少。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的樹癭壺,部分專家認為是供春手製,是現在能看到最早的紫砂茶壺實物。 

二、二泉銘壺

這是清末紫砂名家邵二泉的名壺。

邵二泉(約1803-1860年),擅長鐫壺銘。這把壺型質古樸,壺為土,周身竹造型,而一蝙蝠翩然而至,應和古人“祝福”意願。壺腹一側,陰刻行書:“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句詩源於王羲之《蘭亭集序》,署名“二泉”。壺底有“唐冰”款,可能是制壺人,但其人已無法考證。

三、冰心道人壺

這是一把清末民初年間的紫砂壺。壺體顏色似瓷器中的茶葉末釉,壺身正面是一個凹進去的龕,內坐一人,龕外壁裝飾有桃樹、桃花、桃葉。壺身另外三側為雕刻的雲紋。

壺底款為“冰心道人”。“冰心道人”為清末民初年間紫砂大師程壽珍(1858-1939年)的號。程壽珍製作的紫沙壺曾在1915年和1932年,分別獲得巴拿馬國際賽會和芝加哥博覽會的頭等獎和優秀獎。

四、覆鬥式壺

宜興窯玉麟款紫砂覆鬥式壺,清末,高7.5cm,口徑5.7×5.7cm,底 徑9.8×9.8cm。壺呈上小下大覆鬥式,平底四方委角形。壺身鐫刻篆書“子孫宜”三字。底鈐篆書“玉麟”印章款。姜砂泥,滋潤細膩。

此壺造型方中有圓,給人以剛中帶柔的感覺。

“玉麟”指黃玉麟(1842—1913年),清道光、咸豐年間的制壺名家,善制掇球、供春、魚化龍壺諸式,所制砂壺精巧而不失古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紫砂壺

鑑別紫砂壺真偽的11種方法

鑑別紫砂壺真偽的11種方法:

1、看材質

鑑別紫砂壺的真偽可以看材質,紫砂壺因材質的特點而聞名天下,它的主要材質是石英、黏土、雲母,富含大量的鐵元素,從而可以讓紫砂壺的觸感非常好。

2、掂重量

紫砂壺也可以通過掂重量來鑑別真偽,除了特殊工藝薄胎紫砂壺比較輕之外,正常製作的紫砂壺拿會有一定的分量感,而手感較輕的紫砂壺一般都是假的。

3、看形狀

從紫砂壺的形狀來看,紫砂壺不會存在一模一樣的,即便是同一個做壺師傅也不會製作出完全一樣的紫砂壺,如果出現相同的紫砂壺,則説明是使用模具製作出來的紫砂壺。

4、看顏色

從紫砂壺的顏色來看,真正的紫砂壺顏色看起來是比較古樸的,而假的紫砂壺、化工壺呈現出來的顏色是比較鮮豔、明亮的。

5、看質地

從紫砂壺的質地來看,真正的紫砂壺質地雖然細膩,但是存在一定砂感,會有明顯的顆粒感。而假的紫砂壺泥料中往往會添加其它物質,斷面會比較平滑。

6、看價格

從紫砂壺的價格來看,價格是紫砂壺好壞的一道分水嶺。

7、看感覺

從紫砂壺的視覺效果來看,真正的紫砂壺給人的感覺是穩重、大氣、沉靜、古樸的,而假的紫砂壺看起來會比較明豔,給人一種比較庸俗的感覺。

8、聽聲音

用紫砂壺的壺蓋輕輕敲擊壺身時,真正的紫砂壺會發出清脆、悦耳、短暫的聲音,而陶土仿冒的紫砂壺會發出沉悶的聲音,瓷器會發出金屬般撞擊的聲音。

9、看觸感

從紫砂壺的觸感來看,真正的紫砂壺觸感是温潤、細膩的,即便是有顆粒感也不能阻止明顯的細滑温潤觸感,而假的紫砂壺觸感是比較粗糙、乾澀的。

10、用水淋

把開水淋在開水上面時,真正的紫砂壺壺身不會有明顯的的水珠形成,壺身會出現吸水的情況,而假的紫砂壺壺身淋了開水會有明顯的水珠滯留。

11、泡養

紫砂壺經過幾次泡養會有明顯變化, 壺身會比剛入手時的色澤更温潤一點,而劣質的紫砂壺不會有什麼變化,添加化學產品的泥料會產生異味。

鑑別紫砂壺真偽的11種方法

紫砂壺好壞鑑別:

一、看壺的嘴、把、體是否均衡

壺嘴與壺身,壺把與壺身的連接部位,要處理得很自然,沒有任何破綻,宛如一體成型般。看壺是否均衡首先是手持壺把,拿起壺來感受手感是否舒適,然後把壺蓋拿掉後,倒扣在桌子上,看壺嘴、壺口、和壺把是否在一條直線上,茶人們稱之為“三山齊”。

二、看泥質

好的壺泥質色澤温潤,光華凝重,親切悦目,古雅親人。

三、聽聲音

茶壺因燒成火候的不同,硬度多少會有差異,因而聲音也就有清脆鏗鏘或混濁遲鈍之分。究竟清脆較好或是混濁聲較佳,並無一定標準。不過,根據多年玩紫砂壺朋友圈分享的經驗來看,聲音較清脆鏗鏘的壺,較適合泡發酵,香氣高的茶;聲音較混濁遲鈍的壺則適合泡重發酵,韻味低沉的茶。

四、看神韻

仔細觀察這個壺身,能讓你猶如在看一件藝術品。好的壺能從文靜雅緻中顯出高貴的氣質;從樸實厚重中讓人覺得大智若愚;從簡單的線條中能產生返璞歸真的遐想。

五、看實用性

紫砂壺最終都還是用來泡茶的工具,好的紫砂壺拿起來要感到舒適。從壺中倒出茶湯時應出水流暢,水柱光滑而不散亂,俗稱“七寸水不泛花”。好的壺還要斷水也要利索,按住壺蓋上的出氣孔後,水柱收的很快,並且壺嘴不留餘瀝。

六、看裝飾

一般紫砂壺上都會多多少少有些裝飾,如浮雕、彩繪、鑲嵌、銘文、印鑑。這些裝飾應與壺身合為一體,而不是很突兀的存在,以增添整個壺的美感為基準。

怎樣鑑別紫砂壺

1、看質感  

可以通過質感進行鑑別紫砂壺的真假,真正的紫砂壺沒有進行任何的化學處理,只經過高度的打磨和雕刻製成,斷面比較粗糙,表面的沙感比較明顯,而假的摸上去比較光滑,沙粒感很少。  

2、測重量  

真正紫砂壺的質地堅硬且厚實,密度高,比重大,將其放在手上仔細掂量的話,會明顯感覺到一定的壓手感,而假的大多數是經過填充所致,拿在手上感覺輕飄飄的。  

3、觀顏色  

真正的紫砂壺顏色顯得比較暗淡,看起來比較厚實,靈氣四溢,而假的顏色大多數是經過化工處理所致,表面的顏色顯得過於鮮豔,長時間後容易出現發黑的現象。  

紫砂壺鑑別 專家教你四步鑑別紫砂壺

  紫砂壺以及紫砂器具作為江蘇特有的名揚中外的珍貴藏品,受到越來越多的收藏愛好者的關注。小編整理了一些專家講解的如何鑑定和甄別紫砂壺的方法,下面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什麼樣的紫砂壺值得收藏呢?

一把好的紫砂壺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從器型上看,如果去掉蓋子,茶壺嘴、壺柄及茶壺口一般是在一個水平面上的。也就是説,如果將茶壺倒轉放平,基本上是可以和水平面保持一致的。如果將壺中水倒出,手按住茶壺蓋的小孔或流口,水如果涓滴不出或壺蓋不落,則表示是一把好壺。

第二、從功能上來看,茶味不易黴餿變質。如果有水溢出壺外,水很快就被壺吸乾了。

第三、如果是好的紫砂壺,使用過後,即使空壺沸水注入,也有茶味。用過的茶壺,表面比新壺更光滑。

二、  鑑別純正的紫砂壺首先學會四步:一看 二聽 三摸 四養。

一、看顏色:純正紫砂的顏色,不論紫色、、紅色或者是兩者之間的顏色都應有玉石般的韻味,其光質為黯然之光,象上了油一樣,越擦越潤,不能上臘,不能拋光,可參考老玉石的材質效果,材質越稀有、越有價值,因為資源有限。

二、聽聲音:紫砂壺是陶之上品,所以壺的聲音是陶的聲音。泡茶以後,聲音沙、啞、沉,不能象金屬聲或者瓷器那麼脆聲,聲音沙啞説明材質透氣性好,內部不結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變味。

三、手感:紫砂壺的手感應具光滑圓潤、舒坦,雖有顆粒但很圓潤,紫砂顆粒一般以32目-60目為適宜,通過傳統手工加工,石磨碾粹的砂粉其手感和機器加工出來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四、養壺效果:好的紫砂,通過養壺泡茶少許,然後用於布乾擦就能看出啞光色質,油性很重,時間養的越長,色質越深沉,古樸,直至產生壺之靈氣,與人通性情。

三、傳統紫砂壺鑑別方法

1.“形”,壺的造型尺寸與結構比例要均勻,“點、線、面”,立面須配合得當完全一樣,壺嘴、壺把、蓋鈕三點成一直線,壺口壺蓋合適關係近,通轉自若,口沿、 嘴沿厚薄勻稱;出水長、急且圓。壺嘴、壺蓋、蓋鈕與壺身的連署灑脱恰當,渾然一體,無漏洞。壺胎顏色光澤滋潤,有淡淡的幽光,手時的感覺舒服安逸中 意,便捷實用,提拿便捷。

2.“神”,是指紫砂壺的羣體造型精神韻味,講究珠圓玉潤耐看,精巧高雅,曲線流暢,起落有致。方器造型,方中藏圓,大概輪廓線條分明,整潔利索,明白通暢挺秀,還要看壺的不同風格,或柔雅清秀美麗,或氣派磅礴,或神氣光采飛揚。

3.“氣”,壺之氣質和涵養。通過巧奪天工的工藝手法,達到圓曲剛勁,忠厚古樸,牢穩心情安定,氣派鏗鏘,具備猛烈的藝術感染力和視物感覺衝擊力的藝術效果,有鮮亮的個性。

四、真品的保障

任何藝術品只要價值受到重視,贋品便如影相隨,紫砂壺也不例外。可從幾個方面辨別紫砂壺真偽:

一是泥料胎土。不同年代胎土採自不同的礦脈,色相、顆粒度及光澤肌理都有差異。古代的壺在泥料研磨及配製上都屬初期階段,採礦又接近地表,因此其壺泥都有粗糙及色澤偏淡的特徵。清後期的 “天青泥”也與歷代泥料不同,當時的泥砂粒粗,可用竹刀,木質印章刻鐫。

二是工藝手法,紫砂陶人會有不同的風格,如面上的光潤細潔、線條的粗細曲直、輪廓的方圓鋭鈍等。三是氣質神韻,凡名家之作,有一股不可模仿的神韻和靈氣,這是最重要的鑑別標準。獨具高超的藝術素養和熟練的製作技巧,以及對泥料性能的深入瞭解和窯温氣氛的把握,獨到之處,自成一家。四是書畫特徵,山水花鳥人物與同時代書畫相通,書法篆刻更會有個性特徵,從構圖,從刀法、速度、熟練程度,是作偽者很難仿製的。此外還可從造型風格、印章款識中辨別真偽。

市面上的贋品對初學者而言可能不太好辨別,但是隻要把握了上面的四步基本就能有個初步的判斷。以上就是小編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關於紫砂壺鑑別的方法,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就請繼續關注土巴兔學裝修吧!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如何鑑定老紫砂壺

一、造型

首先要明確各個時期砂壺造型的特點,以及演變發展的規律。紫砂壺在我國曆史悠久,但每個不同的時期造型都不盡相同。如清代初期,專供宮廷、皇家使用的宮廷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

二、胎質

不同時期的紫砂壺所使用的泥料有着不同的泥質,如明代紫砂壺使用的泥料,顆粒比較粗,給人的感覺有點粗糙;到了清代,泥料澄煉工藝總體有所提高,出現了紫砂細泥,清中期製作的壺胎骨堅緻,色澤温潤,晚期泥質仍堅緻,但色澤不如中期温潤,顯得乾枯。

三、製作工藝

製作紫砂壺的成型工藝,在各個時期也都有所不同。明代創始期的壺是以捏製為主,壺內胎往

往有掏空時捏按的指紋。到了明晚期的時候,創造了木模製壺方法,壺內壁不見指紋,但有竹刀刮削的痕跡,在柄與壺身、流與壺身相接處往往比較粗糙,有時為了

美化接痕貼上柿蒂形泥片而成為最早的附加裝飾。清代的紫砂壺一般採用打泥片,再將泥片鑲接而成,所以壺胎厚薄比較均勻,製作也比較精細。清早期的壺嘴為單

孔,晚期為多孔,清中期以前的壺均為手製,到了清末就有用模製或轤轆成型的工藝。

四、款識和銘刻

紫砂製品上的款識和銘刻是指刻、印、劃在砂壺表面起裝飾作用的文字,用以表明它產生的年

代、製作者和使用者等諸多因素。不同的時代刻款銘字的部位和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書體上,明代都為楷書,到了清代早期楷書、篆書並用,而後期則以篆書為主。

在紫砂壺的蓋內、壺底或把根處往往都刻有制壺人的落款。

五、風格品位

鑑定傳世的名家作品,首先要掌握的是這些名家所處時代的基本特徵與風格,作品中有沒有那

個時代的氣息與烙印,還必須綜合考察作者一貫製作風格與品位。從近現代的偽作來看,多數是屬於技精而缺乏韻味,而壺的神韻是藝術生命所在。在歷史上同一位

名家制出的三個不同造型的壺,即使從表面上看好像不一樣,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追問普通的紫沙壺,壺內會不會不光滑,有些細粗,

我的就這樣的,有款標明是清中期的

老紫砂壺的鑑定方法

1、要注意觀察器型。紫砂壺各個時期的特徵以這一時期的名家代表作品為主脈。大名家制壺,都有其拿手的幾種,器型都 比較典型。真正想牟大利的制偽者,必然要搞高仿品,而且要仿那些器型比較典型的大名家的代表作品。

所以購藏者在觀察器型,特別是名家作品的時候,不能被表 面上的東西所迷惑,要善於觀察壺的外形上那些微妙的地方,尤其是在壺體與附件的交接處和過渡處體會制壺者的匠心。越是名家的代表作品,它所體現的藝術內涵 就越應該深刻。

如果一把壺僅僅在形式上像某位名家的代表作品,而無法使人在深層次上把握其精髓,那麼這把壺肯定是不能過真品關的。

瞭解器型的基本知識,對初入紫砂壺收藏之門的人來説,在鑑別上還是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以紫砂壺通向壺嘴的出水孔為例,它在以前一直是獨孔,此後才出 現了多眼網孔,而向壺內凸起的半球形網孔則是二十世紀70年代從日本傳來的。

假如遇到一把壺,其印章為陳鳴遠,而出水孔呈網眼狀,則不必分辨印章真偽,僅 憑出水孔形狀便可斷定此壺之偽。

2、要注意觀察質地。紫砂壺名家成名後的作品一般來説選料比較講究,其代表作品的材質則更為精良。 這種精良具體表現 為壺的顏色正,顆粒勻,光澤潤,胎骨堅,手頭沉。

還可以從泥料的品種上加以辨別,如“天青泥”是清代後期出現的,與歷代泥料有明顯區別,如果出現一把號稱 清代中期以前的“天青泥”壺,那肯定有問題。

3、要注意觀察包漿。長期使用過的舊壺,外表會很自然地產生一層光澤,是久經茶汁滋養而慢慢滲透出來的,被稱為“精光內藴”。有包漿的壺,無論其外表是否有茶漬或塵土,只要用乾淨的布輕輕擦拭,都會出現一種光澤,而且越擦越亮,行里人稱之為“包漿亮”。

新壺造舊後,外表多少有些不自然,光澤發賊、發浮、。如果置於放大鏡下仔細觀察壺身,還能找到打磨的刮痕。這樣的壺還往往有一種黴餿味,細細嗅辨即可識破。此外,速成的包漿一刷就掉,而真正的老包漿已與壺身融合成一體,附着性極強,用清潔劑反覆清洗也難以擦掉。

4、要注意觀察題款與用印。利用款識冒仿名家作品的方法有3種:第一種是新壺舊款,即在新壺上直接刻上名家的款 識。這種情況包括名家為了應酬或在市場供不應求時,由學徒或他人代制,蓋上自己的印章。再有就是前代名家的印章流傳下來,後人繼續使用,藉以仿製冒真。

第 二種是舊壺新款,即用沒有款識的舊壺冒刻前代名家的款識。從文字上看,舊壺的款大多用陽文,字體工整。新壺如果用陽文,字體因為模仿或顯呆板,或筆畫長短 粗細不一。如果是用舊壺加刻新款,則所刻文字為陰文。第三種是新壺新款,此類作偽手法頗多。

現代偽造者多是仿製假的印章或鐫刻假的款識,如採用照相製版技 術,用銅鋅版製出印章。也有一些印章和款識是仿製者憑空臆造的。

擴展資料:

紫砂陶所用的原料,包括紫泥、綠泥及紅泥三種,統稱紫砂泥。紫泥是甲泥礦層的一個夾層,礦體呈薄層狀、透鏡狀,礦層厚度一般在幾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穩定性差。

原料外觀顏色呈紫色、紫紅色,並帶有淺綠色斑點,燒後外觀顏色則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紫泥主要成份為水雲母,並含有不等量的高嶺土、石英、雲母屑及鐵質等。

紫砂壺是用於泡茶煮茶的。用紫砂陶土燒製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是舉世公認的質地最好的茶具,最棒的茶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紫砂壺

如何辨別、鑑別老紫砂壺

1:最基本的鑑別就是看紫砂材質,需要考驗眼力,這點需要多玩,沒有具備玩1年以上名家紫砂的話,是無法做到最基本的辨別。玩了幾年泥巴壺的清零,不算玩壺,無法積累經驗,對眼力的幫助幾乎沒太大用處。

2:摸壺,至於手感沒辦法詳細説明,也是需要經驗的,需要玩好的壺才能具備這樣的條件,行家不看,用手摸也能鑑別。

3:聽聲音,紫砂蓋和壺身輕輕摩擦,聲音清脆,砂砂的聲音讓人聽了很舒服。禁忌用壺蓋敲擊壺身,容易跳砂,紫砂壺表面會有細小的砂粒凸出來,肉眼無法看到,若是敲到凸出來細小的砂粒,壺就回破裂,物理學就不在這裏説明了。

4:看壺做工,好的紫砂壺做工非常精細,就算是人手工做出來的,也必須達到機器的效果,線條必須流暢,漂亮,形,神,七,態這幾點很重要,例如有些壺上面會做一些動物或者植物作搭配,這些東西要是做的像玩具一樣,也不是好壺,玩具動物和植物我也會做,但是要是做的非常生動的那種我就做不出來,字體也好山水也好,必須讓人看了舒服,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行。先説這幾點

5:看壺砂粒最好帶個能放大幾十倍的放大鏡看,行內人士買壺專門都隨身有帶,就像我,特別是買幾千幾萬一把的紫砂壺,具備工具

如何鑑別紫砂老壺?

目前紫砂市場還不規範,以次充好,假冒名人,以今冒古等現象並不少見,很多壺友都想知道,自己手上的壺是不是明朝清朝的名家真品,是否有升值空間?很多壺友發送一些老壺圖片給我,求鑑定真假。

今天從教大家4招,簡單地識別一些“假老壺”,希望在您有機會上手老壺的時候,助您一臂之力。

▲顧景舟制上新橋

紫砂古壺辨識妙招之一:不同時代的作品有不同的特色

紫砂壺從草創的明代正德年開始到清末,時間長達四百餘年,前後出現不少制壺名家。同時,隨時代的演變,每一時代有每一時代的作品特色。例如,明代制壺只重型制、質地,作品概為素色無彩。因此,只要壺身加上色彩,即可肯定不是明代古茶壺。

其次,陳鳴遠首開壺蓋內用印的先河,因此,如果是壺蓋內用印的真古壺,保證是陳鳴遠(明末清初)以後的作品。又如清道光年間,名家朱堅首創金屬(錫)包壺,並用玉石製作壺嘴、壺把。故如果壺身上鑲有錫或包銅時,即表示此壺必然是道光以後的作品。

▲明末清初陳鳴遠制南瓜壺

紫砂古壺辨識妙招之二:從壺身情形辨識

另一個辨識古壺的方法是,根據壺身的情形來斷定。如眾所周知,明代的紫砂壺頂多只在壺底落款,壺身大抵保持素面無物。到了明末(天啟、崇禎年)的名家陳用卿,才開始以草書在壺身上落款。

現在我們常常可看到壺身上刻詩書的壺。其實,在壺身上刻詩書,是清代陳曼生所創,後代名家效法延用。根據以上兩點可得到一個結論,即壺身上刻有詩文繪畫的古藝術品壺,絕對是陳曼生時代以後所制。

▲清曼生石瓢

紫砂古壺辨識妙招之三:從落款的甲子年辨識真偽

或許一般人都不會去注意到這一點,但這卻是辨識作品真偽的一項利器。古人相當重視甲子年表,且我國是以農立國,一提到今年是什麼年時,總是習慣使用甲子年表示。甲子年是以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相配而成,每六十年循環一次,稱為一甲子。明、清時代的藝人,落款時可説完全使用甲子年表示年份。例如時大彬的圈鈕壺底款為萬曆乙酉時大彬制。

明時大彬圈鈕壺

紫砂古壺辨識妙招之四:根據出水孔數辨識

所謂出水孔是指壺內通壺嘴的孔。出水孔數的一孔或多孔,也可作為斷定該壺是否為古壺的資料之一。以前的紫砂壺,不論大小,出水孔都是單一孔(近年來則不一定),大、中型壺為防止茶葉堵住出水口,影響出水,故大都改採多孔狀。

單一的出水孔

網孔底槽清斗笠壺

球孔紅泥西施壺

紫砂壺怎麼鑑別

1、用手摸:好的紫砂壺摸起來雖然有種磨砂的感覺,也不會有特別扎手的顆粒感,真正的紫砂壺的顆粒感是那種非常輕微的感覺。

2、掂重量:紫砂壺就是用紫砂做成的,而紫砂的密度較大,所以製作出來的紫砂壺質量就會相對較輕,用手掂的時候感覺比一般的陶罐要輕一些。

3、聽聲音:真正好品質的紫砂壺敲擊聲音不會那麼脆,反而是有點悶的感覺,所以在購買紫砂壺的時候要用手敲一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