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的由來

來源:趣味經驗館 3.26W

巴蜀的由來

巴蜀指四川省和重慶市。

巴文化以重慶為中心,巴人在夷城(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建立了巴國第一個首都。

後活動於重慶全境、湖北西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及貴州北部地區。

蜀則由三個古族融合而成,後成為西周封國,傳蜀與夏同源及禹興於西羌等。

含川西、陝南、滇北一帶,巴和蜀合起來則為巴蜀。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巴蜀指四川省和重慶市。

巴文化以重慶為中心,巴人在夷城(今保秋壓正濟湖北長陽土來自家族自治縣境內)建立了巴國第一個首都。

後活動於重慶全境、湖北西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及貴州北部地區。

蜀則由三個古族融合而成,後成為西周封國,傳蜀與夏同源及禹興於西羌等。

含川西、陝南、滇北一帶,巴和蜀合起來則為巴蜀。

巴蜀在先秦時期是地區名和地方政權名。

轄境主要在今四川省、重慶市境內,四川盆阿國羣地東部為巴國(國都四川閬中),西部為蜀國(國都四川成都)。

成都附近原為古蜀國所轄。

西元前四世紀,古蜀國國王開明五世(另一説法為開明九世)將首都從廣都樊鄉(今成都華陽)遷至成都。

秦惠王時,蜀王封於漢中的苴侯與巴國交好,而蜀國又與巴國來自交惡,此舉引起蜀王不悦。

《華陽國志》記載:“昔蜀王封其弟於漢中,號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

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為仇,故蜀王怒,伐苴。

苴奔巴,求救於秦。

秦遣張儀從子午道伐蜀。

”秦惠王於西元前316年滅蜀。

秦惠王也滅了苴與巴。

傳説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參加了周武王露書期此望笑呀舉伐紂的戰爭。

武王克殷後,曾封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國在漢水中游。

巴地的族人從陝西的城固開始,經過安康,再到湖北的襄陽,隨後又折回巴東、魚復(今奉節)。

巴在春秋時和鄰近的鄾﹑鄧﹑申﹑楚等國都有交往,和楚還有婚姻關係。

但後來也被楚所並,為楚漢中郡。

在原四川涪陵地區當時還有一個枳巴,戰國後期滅於楚。

秦在滅蜀國之後,隨後也滅掉建弱觸過見指先地剛都閬中的巴國。

後又從楚奪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

秦滅巴、蜀,為鬆周古民嚴家願倒進一步滅楚和統一六國準備了條件。

[4]

先秦統一六國之後,巴郡和蜀郡是中國古代政權的郡級行政區劃,轄四川盆地大部分區域。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巴蜀指四川省和重慶市。

巴文化以重慶為中心,巴人在夷城(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建立了巴國第一個首都。

後活動於重慶全境、湖北西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及貴州北部地區。

蜀則由三個古族融合而成,後成為西周封國,傳蜀與夏同源及禹興於西羌等。

含川西、陝南、滇北一帶,巴和蜀合起來則為巴蜀。

巴蜀在先秦時期是地區名和地方政來自權名。

轄境主要在今四川省、重慶市境內,四川盆地東部為巴國(國都四川閬中),西部為蜀國(國都四川成都)。

成都附近來自原為古蜀國所轄。

西元前四世紀,古蜀國國王開明五世(另一説法為開明九世)將首都從廣都樊鄉(今成都華陽)遷至成都。

秦惠王時,蜀王封於漢中的苴侯與巴國交好,而蜀國又與巴國交惡,此舉引起蜀王不悦。

《華陽國志》記載:昔蜀王封其弟於漢中,號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

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為仇,故蜀王怒,伐苴。

苴奔巴,求救於秦。

秦遣張儀從子午道伐蜀。

秦惠王於西元前316年滅蜀。

秦惠王也滅了苴與巴。

傳説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參加了周武王伐紂的戰爭。

武王克殷後,曾封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國在漢水中游。

巴地的族人從陝西的城固開始,經過安康,再到湖北的襄陽,隨後又折回巴東、魚復(今奉節)。

巴在春秋時和鄰近的鄾﹑鄧﹑申﹑楚等國都有交往,和楚還有婚姻關係。

但後來也來自被楚所並,為楚漢中郡。

在原四川涪陵地區當時還有一個枳巴,戰國後期滅於楚。

秦在滅蜀國之後,隨後也滅掉建都閬中的巴國。

代呀九着十尼水後又從楚奪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

秦滅巴、蜀,為進一步滅楚和統一六國準備了條件。

[4]

先秦統一六國之後,巴郡和蜀郡是中國古代政權的郡級行政區劃,轄四川盆地大部分區域來自。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巴蜀指四川省和重慶市。

巴文化以重慶為中心,巴人在夷城(今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建立了巴國第一個首都。

後活動於重慶全境、湖北西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及貴州北部地區。

蜀則由三個古族融合而帶財成,後成為西周封國,傳蜀與夏同源及禹興於西羌等。

含川西、陝南、滇北一帶,巴和蜀合起來則為土代馬巴蜀。

巴蜀在先秦時期是地區名和地方政權名。

雷維初轄境主要在今四川省、來自重慶市境內,四川盆地東部為巴國(國都四川閬中),西部為蜀國(國都四川成都)。

成都附近原為古蜀國所轄。

西元前四世紀,古蜀國國王開明五世(另一説法為開明九世)將首都從廣都樊鄉(今成都華陽)遷至成都。

秦惠王時,蜀王封於漢中的苴侯與巴國交好,而蜀國又與巴國交惡,此舉引起蜀王不悦。

《華陽國志》記載來自:昔蜀王封其才温弟於漢中,號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

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為仇,故蜀王怒,伐苴。

苴奔巴,求救於秦。

秦遣張儀從子午道伐蜀。

秦惠王於西元前316年滅蜀。

秦惠王也滅了苴與巴。

傳説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參加了周武王伐紂的戰爭。

武王克殷後,曾封宗姬於巴,爵之難衣船以子,大概建國在漢水中游。

巴地的族人從陝西的城固順按制鬆飛開始,經過安康,再到湖北的襄陽,隨後又折回巴東、魚復(今奉節)。

巴在春秋時和鄰近的鄾﹑鄧﹑申﹑楚等國都有交往,和楚還有婚姻關係。

但後來也被楚所並,為楚漢中郡。

在原四川涪陵地區當時還有一個枳巴,確戰國後期滅於楚。

秦在滅蜀國之後,隨後也滅掉建都閬中的巴國。

後又從楚奪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

秦滅巴、蜀,為進一步滅楚和統一六國準備了條件。

[4]

先春降秦統一六國之後,來自巴郡和蜀郡是中國古代政權的郡林問袁級行政區劃,轄四川盆地大部分區域。

四川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四川在古代叫巴蜀,商周時期,四川地區建立了兩個國家:一個是在今四川中部地區,由古蜀族為中心建立的蜀國;另一個是在四川盆地東部地區,由古巴族為中心建立的巴國。所以,四川地區古稱“巴蜀”。

此時的巴蜀地區就有了“沃野千里,天府之國”的美譽。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隸制政權蜀國可能與古史傳説中的“三代蜀王”——蠶叢、柏灌、魚鳧有關。大約在夏商之際,蜀人部落從今茂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後,大約相當於中原西周時期。

杜宇王朝建立,其間蜀國的都城遷至郫邑(今郫縣),杜宇王朝採用君主世襲制,勢力強大,其勢力基本覆蓋了整個四川盆地。大約相當於春秋時期早期,杜宇氏禪位於治水有功的蜀相鼈靈,鼈靈建立了開明王朝。

開明王朝定都於廣都(今雙流),起初國力強盛,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開明九世開始仿效華夏禮樂制度,並把都城從廣都遷往成都,也就有了萇弘化碧的傳説。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國為統一天下做準備,從石牛道討伐巴國和蜀國。

因巴、蜀發生戰爭,秦國趁虛而入攻佔巴國和蜀國。後,設巴、蜀兩郡。四川地區逐步實行秦國的制度,開始進入封建社會。秦昭襄王至秦莊襄王年間(前227年~前247年)。

李冰擔任蜀郡太守,採取了許多開發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檢、郫二江(今南河、錦江),使成都平原日漸富饒,為秦始皇統一中國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

西漢以後四川地區社會、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繁華程度超過關中地區而被譽為“天府之國”,美稱相沿至今。漢景帝年間,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國首個官辦學堂“文翁石室”,從此蜀地學風大盛,可與齊魯地區相媲美。西漢末,公孫述佔據益州,國號“成家”,建都成都。

東漢末,益州又被劉焉劉璋父子割據(189年~214年)。後來,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221年~263年)。蜀漢疆域包括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和甘肅小部。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蜀漢丞相諸葛亮勵精圖治,使蜀國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

蜀漢後主炎興元年(263年),蜀國被魏國所滅。不久,司馬炎建立晉朝。西晉後期,永興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

至東晉鹹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歷史上因之合稱為“成漢”。成漢是“十六國”中最早建立的國家,其全盛時疆土覆蓋四川盆地及周邊部分地區。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至隋開皇元年(581年)四川併入隋朝版圖,四川地區先後受東晉,前秦,樵縱,南朝的宋、齊、樑,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個政權的統治。由於動盪,戰亂頻繁,社會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隋唐時期,四川地區社會安定,經濟進入全盛時期,有“揚(今江南地區)一益二”之説。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曾入蜀避難。之後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難,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亂,唐僖宗避黃巢起義。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滅,王建、孟知祥先後在四川地區建立起前蜀、後蜀政權,分別歷時18年、31年。前蜀、後蜀前期都採取休養生息,由於沒被捲入中原爭鬥,四川一度成為全國最為繁榮的地區。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軍滅後蜀。

“四川”這個名稱,始見於宋代。宋真宗鹹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王朝對地方行政區劃進行了一次新的調整,將巴蜀之地劃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治所分別為今成都、三台、漢中和奉節。

總稱“川陝四路”,簡稱“四川路”,這是“四川”得名之始。在宋徽宗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的詔書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詞,這是目前所見到的將“四川”作為行政區劃略稱的開始。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發兵將四川地區併入明朝版圖,轄區除如今的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

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1644年~1646年),以成都為西京,隨後清軍八旗屠川,康熙二十四年湖廣填四川。

清初的30多年間,四川一直處於戰亂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進入穩定時期。嘉慶元年(1796年),四川爆發川楚陝白蓮教大起義,歷時9年清廷才將起義下來。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區在空前的戰亂下,人口鋭減,經濟調敝。於是,朝廷在明初與清初兩次推行大規模的移動,歷稱“湖廣填四川”。兩次移動使人口缺乏的四川獲得大批勞動力,社會經濟得到迅速恢復。

擴展資料:

巴蜀的由來:

據傳,處於人類史前期的上古時期,中國分為九州島,四川盆地及其周圍地區稱梁州。在這裏生活着眾多的民族,其中以東部的巴人與西部的蜀人數量最多。“巴”的本義為捕魚者,或以魚為主食的人。

“巴”作為一個部落集團,最初活動在四川盆地的東部、北部,包括秦嶺山脈,鄂西、洞庭湖地區。“蜀”本義是高原之人。蜀族原是羌族的一支,活動在岷江上游的冊木峽谷之中,以狩獵、墾殖為生。後來,其活動範圍也順岷江而下,進入成都平原。

至夏商周時代(約為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221年),蜀族部落發展成一個方國,蜀作為部落集團及方國名稱,就此固定下來。巴、蜀兩大部落在長期的演進中構成一個以地緣、血緣、文化傳統為紐帶的人文羣體,他們生活的地區——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從此便以巴蜀作為地域的代稱。

“蜀”之釋意

“蜀”的名稱最早見於商代的甲骨文。蜀的祖先據説是生活在黃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們沿岷江流域南遷進入四川盆地,被稱為氏族,並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傳説中最早稱王的是蠶叢和魚鳧,以後是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國的西周時期;開明王朝則是中原的春秋戰國時期。

公元前316年,秦國趁蜀國和巴國發生戰爭之機,派大將司馬錯率軍南下,一舉滅掉了蜀國和巴國,使四川地區統一於中華帝國的版圖之內,古代蜀國的歷史就此結束。

此後,又因歷代帝王都將統治巴蜀的最高治所設在成都,而成都為古蜀都,蜀也就成了四川地區的簡稱。因此,三國時,劉備佔據四川稱帝,史稱蜀漢;五代時,王建和孟知祥先後佔據四川稱帝,史稱前蜀和後蜀。

關於蜀名稱的來歷,史載中有兩種説法:一説蜀就是蠶,是因古蜀王蠶叢教民栽桑養蠶,使四川成為中國最早養蠶的地方,因而得名;另一種説法是,蜀是一種形態象蠶、但能螫人的毒蟲,因此"蜀"是商朝統治者對蜀人的一種賤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四川歷史

巴蜀文明的起源

四川地區在古代被稱為“巴蜀”,至今也常被人稱為“巴山蜀水”。追溯這一稱呼的來源,與這一地區主要民族分佈與形成有關。

從史籍考查,巴族是個古老的民族,最初分佈於湖北清江流域一帶,後繁衍為五支民族,其中一支遷入四川東部。因居住地盛產一種植物“苴”,俗稱芭茅,故稱巴人。西周時武王伐紂,巴族人曾參加征戰,身任前鋒,立下戰功,被周武王封為巴國。春秋戰國時期,巴人以今重慶為中心建立奴隸制國家,與當時以成都為中心的奴隸制國家蜀常發生戰爭。公元前316年,秦國派兵征服巴、蜀二國地,設置巴、蜀二郡,以巴作為地名自此開始。

蜀的先民是從青海、甘肅遷來的氐人,分佈在成都及附近地區。“蜀”字最早見於殷代甲骨文,是野蠶的象形文字。遠古四川因種桑養蠶業發展而被稱為“蜀”或“蠶叢”國。春秋戰國時,蜀已形成以成都為中心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馬錯伐蜀,設置蜀郡。

至北宋時期,公元1001年(鹹平四年)在巴蜀地區境內劃分為“川峽四路”(即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故取名為四川。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之源·“巴”“蜀”的由來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之源·“巴”“蜀”的由來

前面提到過“巴”和“蜀”最早是四川古代兩個主要的部族集團的名稱。大約在殷商末期,蜀族以今天的成都一帶為中心,建立了國家,巴族以今天的重慶一帶為中心,建立了另一個國家,並開始活動在中原的舞台上,曾派出軍隊幫助周武王伐紂,受到周王室的分封,大約從這時起,四川地區便稱為巴蜀了。

漢代成都人楊雄在《蜀王本紀》中説:“蜀之先稱王者有蠶叢、柏濩、魚鳧、開明。”《華陽國志·蜀志》説:“周失綱徵,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蠶叢為蜀王時部落制國家即早期國家。魚鳧為蜀王時的國家已具有主義集權的性質,實行的是神權。對古代巴蜀發展貢獻最大的兩個蜀王是杜宇氏和開明氏。從《華陽國志·蜀志》的記載中,我們可以得知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神話故事:杜宇當蜀王的時候,令他的宰相開明氏去治理水患,因開明氏治水有功,杜宇便主動讓賢,讓開明氏做了蜀王,杜宇去位後隱於川西山中,死後化作一隻子鵑鳥(杜鵑鳥),春天一到,杜鵑就“布穀——布穀”地叫個不停,催促人們去耕作,叫得滿嘴流血,仍然不停。這些血滴落在地上,長出許多紅杜鵑花,紅遍山林間,以後巴蜀地區的民眾感佩杜鵑啼血的精神,奉杜宇氏為農神。

在杜宇之後繼任的開明氏所建立的王朝一共延續了十二世,大約三百多年的時間。這一時期相當於中原地區的春秋中期到戰國後期。當時的巴蜀社會發展較快,除了有較發達的農業外,還有較發達的商業,與外界也有較廣泛的聯繫。國力較為強大,在北邊曾多次與秦作戰,並控制了漢中盆地,在東部曾奪取了楚國的茲方(今湖北鬆滋)。開明王朝先以今天的樂山、郫縣、雙流中興鎮等地為國都,以後定都成都。之後,成都一直是巴蜀地區的統治中心。

公元前316年,秦國出兵滅掉“巴”、“蜀”,在巴地設巴郡,蜀地設蜀郡,從此“巴”、“蜀”正式成為四川地區的俗稱,一直沿用至今。

四川省常被人們稱為巴蜀大地,這可能起源於

傳説在殷末,巴和蜀都曾參加了周武王伐紂的戰爭。巴人有著名的“巴渝舞”,“歌舞以凌殷人”。武王克殷後,曾封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大概建國在漢水中游。巴在春秋時和鄰近的鄾、鄧、申、楚等國都有交往,和楚還有婚姻關係。但後來也被楚所並,為楚漢中郡。在今四川東部涪陵地區當時還有一個枳巴,戰國後期滅於楚。秦在滅蜀之後,隨即也滅掉建都江州(今四川重慶)的巴。後又從楚奪得大片巴地,建立巴郡。秦滅巴蜀,為進一步滅楚和統一六國準備了條件。

巴蜀的由來

今天的重慶市和四川省古稱巴蜀。大致説來,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區稱為蜀,盆地東部(即習稱的川東)地區稱為巴,而整個盆地連同周邊地區則又通稱為蜀。不過,巴蜀的地域範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這個過程是與巴蜀文化區以及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大體上相適應的。

在戰國以前的歷史文獻裏,巴與蜀是分稱的,不論在地域範圍、人類羣體,還是在古國、古族等方面,巴、蜀之間都有着清楚的分野。到戰國時代的文獻中,才開始出現巴蜀合稱的記載,從地域相連的角度反映了巴與蜀文化和人類羣體的交流融匯。

巴字的本義,按照東漢學者許慎《説文解字》的解釋,原為“食象它(蛇)”,是一種吞食大象的巨蛇。此外還有一些關於巴字含義的不同解釋,但多無確據,沒有取得公認。至於蜀字的本義,許慎《説文解字》解釋為“葵中蠶”,再從其它古代文獻綜合考察,蜀就是桑蠶,它是現代家蠶的直接前身。

重慶有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是古巴國的國都。在歷史上,它的名稱變化甚多,有過江州、巴州、楚州等名稱。隋初改為渝州,取意於古渝水(嘉陵江),重慶位於嘉陵江之濱,故名渝州,所以重慶至今仍簡稱為“渝”。北宋徽宗時改名恭州。南宋孝宗時,其第三子恭王趙悍封於恭州,後來孝宗禪位,恭王繼位為帝,是為光宗。光宗即位時,照例要將封地升州為府,遂取名為重慶府。從此以後,重慶一名沿用至今,今則為直轄市名稱。

從現有的各種資料看,作為城市的名稱,成都早在戰國時代就已見於記載,四川青川戰國船棺葬內出土的銅矛上鑄有“成都”銘文,稍晚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有“成都”的記載。歷史文獻記載中,《史記》和《山海經》都提到成都的名稱,這表明成都城名的來源是十分久遠的。

元代的行政機構叫中書省,各地直轄於的地方行政機構叫 “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峽四路基礎上設四川行省,簡稱四川省,省治成都。從此“四川”一名沿用下來。 1998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將四川分為今重慶直轄市和四川省。

巴蜀是四川還是重慶?

巴蜀是四川。

四川是巴蜀文明的發源地,關於蜀地,熟知《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當年三國時期三分天下,劉備在成都建立了“蜀國”,但這並不是巴蜀的真正來源。

四川的巴蜀文化起源很早。現在四川境內一個廣元的三星堆文明、一個金沙文明遺址證明,早在中原商周文化時期,巴蜀文明就已經在四川盆地發源並步入輝煌。

起源

關於巴蜀文化的起源,有許多傳聞,最廣為流傳的説法是,處於人類史前期的上古時期,中國分為九州島,四川盆地及其周圍地區稱梁州。在這裏生活着眾多的民族,其中以東部的巴人與西部的蜀人數量最多。“蜀”本義是高原之人。

蜀族原是羌族的一支,活動在岷江上游的冊木峽谷之中,以狩獵、墾殖為生。後來,其活動範圍也順岷江而下,進入成都平原。並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傳説中最早稱王的是蠶叢和魚鳧,以後是柏灌。到了杜宇王朝,正是中國的西周時期;開明王朝則是中原的春秋戰國時期。

而“巴”的本義為捕魚者,或以魚為主食的人。“巴”作為一個部落集團,最初活動在四川盆地的東部、北部,包括秦嶺山脈,鄂西、洞庭湖地區。而巴國則原來在湖北一帶生存,在楚國崛起的壓力下,才逐漸西遷進入盆地,主要在涪江以東地區繁衍,也就是現在的重慶一帶。

三國時期巴蜀和漢中,為何説是西川和東川,不叫南川和北川?

三國曆史上並沒有所謂“西川”和“東川”的説法,這兩個稱謂只出現在元末明初小説《三國演義》以及後面的雜劇之中。那這個稱呼又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得追述到三國幾百年後的唐朝。

東漢三國時期,巴蜀和漢中都是屬於天下十三州里的益州。而到了唐朝太宗時期,為了更好管理,太宗分天下為十道,四川盆地內(巴蜀)屬於劍南道,置“劍南節度使”。而漢中地區屬於山南道。

而到了唐玄宗“安史之亂”後,為了更好控制地方節度使,對其進一步分割,劍南道因此也分為了“劍南東道”(四川盆地東部)和“劍南西道”(四川盆地西部)。分別由“劍南東川節度使”和“劍南西川節度使”掌控。

後來劍南東川簡稱“東川”,劍南西川則簡稱“西川”。到了宋代,又設置了西川路。從此,“西川”一詞便為人們所熟知。

但無論是“東川”還是“西川”指的都是四川盆地內的巴蜀之地,而沒有漢中所在的漢水流域。

元末明初的羅貫中畢竟也不是專門的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只是一個文學家,於是錯誤的在三國裏面用了幾百年後才出現的“西川”和“東川”的稱呼。

並把指的是以成都為中心的四川盆地西部“西川”的稱呼用在了四川盆地上面,把以“重慶”為中心的四川盆地東部“東川”稱呼用在了風馬牛不相及的漢水谷地(漢中盆地)頭上。所以才有了《三國演義》裏如今關於東川西川的稱呼。

另外怕讀者們誤會,在此統一解釋一下“四川”這個名字的由來。

為人熟知的説法是由於四川境內有“岷江,”“嘉陵江”,“大渡河”,“長江”四條大川的緣故,但其實這種説法是錯誤的。

宋朝分唐朝“劍南東,西道”為川峽路(注: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至此,宋朝四川境內有四條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並在此設立“四川置制使”這一官職。

宋朝滅亡後,元明清三代沿用“四川”這一稱呼,直到今天。

最初四川文化的來源?

四川文化即巴蜀文化

請參考:

巴蜀文化的搖籃

06/18/2004/15:07 華夏經緯網

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巴蜀文化區,是指以四川盆地為中心,兼及周邊地區而風俗略同的地區,它的腹心地區大致與今日四川省和重慶市的區域相當。不過,在古代,巴蜀文化區的地域範圍還包括漢中盆地、黔涪高原。鄂西南和湘西山地等“與巴蜀同俗”的區域。巴蜀地區東部是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山地和高原,屬於長江上游流域地區,只有西北部的若爾蓋草地一小部分屬於黃河上源。它的西北與青海相接,北部與甘肅、陜西為鄰,東連湖北、湖南,南臨貴州、雲南,西倚,面積達57萬平方公里。 從世界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巴蜀位於東亞腹地的“兩河流域”——黃河與長江之間,而與巴蜀同緯度的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則位於西亞“兩河流域”之間的肥沃新月地帶,還有同緯度的北非尼羅河谷,它們都有相似的地理條件: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產豐富,都是人類古代文明的生長區。 巴蜀地形複雜多樣,含盆地、平原、丘陵、山地、高原、高山諸種類型,大致可劃分為東西兩部分。 巴蜀東部地形為典型的發育完整、周延無缺的盆狀,四周為崇山所環繞,一般在海拔 1000一2000米之間,少數可達海拔3000—4000米。中部盆底低下平坦,地質上乃古代一內陸湖盆,盆底大致可以廣元、雅安、敍永和奉節四地的聯機為界,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形狀象個菱形的大盆。在盆地地貌圖上,以華鎣山、龍泉山為界,我們可以用筆劃出盆地內部西、中、東三個部分: 西為川西衝積平原,居於龍泉山以西,面積為90OO平方公里,是四川全省僅有的大平原。其中以岷江、沱江沖積成的成都平原為最大,為盆地中農產最盛、人日最密區域,古稱“華陽之地”,是巴蜀古文明興起的一個重要區域。 中為龍泉山與華鎣山之間的川中方山丘陵,已闢為梯田、台地,是全省最大的農業區。 東為華鎣山以東的川東平行嶺谷,由西山(華鎣山)、中山(銅鑼山)、東山(明月山)等大小20餘條條狀山嶺和丘陵台地相間排列而成。這裏的川江兩岸是古代巴人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也是巴蜀古文明興起的另一個重要區域。 盆地內山地約佔40%,丘陵佔51.9%,平原佔7.2%。因地形多樣,物產豐盈,資源豐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自古以來即為農業富庶之區。 “天府之國”的美譽,主要就是指的四川盆地。 盆地四周高山連綿,為盆地與鄰接地區間的自然界線。盆地北緣為米倉山和大巴山,山外為漢水河谷盆地。盆地東緣為川鄂界上的巫山山脈,乃長江三峽所從出,其外為湖廣盆地,古稱雲夢澤。盆地東南緣為武陵山脈,山間為施南盆地,屬於湖北,以七曜山為川鄂分界線。正南緣為大婁山山脈,橫亙其外為雲貴高原。西南緣為大小涼山,山外為寧南高原。西緣為龍門山、邛崍山、夾金山和大相嶺,山外為青藏高原東麓和橫斷山脈南端。 盆地的特殊地理環境,對巴蜀文明的發生、發展和演變帶來強烈影 響:一方面,盆地四周有高山屏障,自成一個地理單元,古稱“四塞之 國”,使它的文化面貌具有顯著的地方性,即古人所謂“人情物態,別是 一方”。另一方面,由於盆地的地理位置正處於我國西部高原和東部平原 的過渡地帶,處於北方的黃河流域和南方的長江流域的交匯地帶,這種東 與西、南與北的交匯位置,又促成了巴蜀先民很早以來就致力於突破羣山 封鎖、開拓對外交流的奮鬥,使得巴蜀文化雖不可避免地具有農業文明的 封閉性和靜態性,但它又明顯地具有對外努力開拓的開放性。在巴蜀地 區,不僅由於環境的多樣化和兼容性帶來山林竹木、瓜果藥材、北粟南稻、 桑蠶漆蠟等應有盡有,更重要的是促成了巴蜀人巧思勤作、不畏艱險、勇於開拓、兼收幷蓄等傳統的形成。只要跨出盆地,東出三峽,便與楚文化的孕育地江漢平原山水相通;北越秦嶺、大巴山,便與秦隴文化的中心關中之地嶺谷相連;走近西北,則與橫斷山脈的“藏彝走廊”路途相接。所以,司馬遷説:“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先民們以世世代代的努力突破了四周山地的阻隔,打通了若干條對外信道,促成了與四方的交通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形成巴蜀文化善於兼容和開放的明顯特點。 巴蜀西部包括盆地西緣山地以西的高原和高山峽谷地區。西北為甘孜——阿壩高原,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南一隅。發源於岷山高原上的岷江上游地區,古稱“江源”,是氐羌高原文化較早發展起來的地方,也是蜀文化的來源地之一。再往西則為我國西南橫斷山脈的北翼,山脊海拔均在4000一5000米以上。其中大雪山之巔的貢嘎山高達7556米,是四川第一高峯,白雪皚皚,冰川峯峽,被稱為“蜀山之王”。這裏山高谷深,嶺谷高差往往在2000—3000米以上,是全國地表起伏最懸殊的地區之一。從北到南的大雪山、邛崍山和大涼山等南北向山脈是四川東部和西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和農業分界線,東部和西部不同特徵的地貌、氣候、植被。農業和民族,均在這裏分界,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今天的重慶市和四川省境內大小河流約有1300餘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30多條,主要有長江(又稱“川江”)、岷江(包括大渡河、青衣江)、沱江、嘉陵江(包括涪江、渠江)、金沙江(包括雅礱江)、烏江、赤水河等,都屬於長江水系,只有極西北的白河和黑河(墨曲)注人黃河。東部盆地所有水系都由南北兩方匯人長江,呈樹枝狀水網,流聚於盆底的最低部,全盆地的河流皆匯聚於長江,這是巴蜀文化具有強烈向心力的地理原因之一。 盆地內清河流的中下游與指曲山脈相關處,多成峽谷地形,這是巴蜀地理的又一個特色。如岷江婉蜒於龍門山脈褶曲的南端形成岷江小三峽;沱江中流橫渡龍泉山而成金堂峽;嘉陵江下流截斷瀝鼻、温塘、觀音諸山而成嘉陵小三峽;長江重慶以下,有銅鑼、明月、黃草和剪刀四峽;奉節至宜昌,長江截斷巫山有著名的長江三峽:雄偉險峻的瞿塘峽、幽深秀麗的巫峽、灘多水急的西陵峽;在峽江最大的支流大寧河上,又有出峽復入峽、大峽套小峽的上游四峽和下游三峽,人們一般稱之為"小三峽”。巴蜀的眾多三峽,構成天府旅遊的突出特色和奇觀,這是大自然的恩賜。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巴蜀文化生長、繁衍的温牀,它不但造福於歷史,而且造福於今天,還將繼續造福於未來,直至永遠。 巴蜀境域位於北緯30''上下,而世界同緯度地區的其它地區,如阿拉伯、伊朗、非洲北部及北美南部,正當北半球迴歸高壓帶,氣流下沉,温熱乾燥,莫不為沙漠橫亙區域。這些地方的古文明發生區域有如沙漠中星星點點的綠洲。而巴蜀境域則不問,這裏沒有同緯度其它地區的沙漠現象,而內部地形差異性極大,受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表現為帶。暖温帶、温帶、寒温帶等諸種氣候和動植物的多種生長類型,大致可劃分為東部帶濕潤氣候和西部高原冬幹夏雨氣候兩大類型。 東部盆地四面環山,冬季寒潮不易人侵,夏季焚風現象顯著,具有冬暖、夏熱、春旱,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濕度大,雲霧多,日照少,秋季多綿雨的特點。雅安一帶是全省雨量最多的區域,有“雨城”之稱,“西蜀天漏”就是形容盆地多雨的特徵。重慶市則因雲霧多而被稱為“霧城”。成都平原,古稱“廣都之野”,適宜於帶常綠闊葉林生長,這裏自古即是山青水秀,葱荔綠鬱,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適於農耕的美麗富饒之地,故有“天府之國”的美稱。 西部高原地形複雜,海拔懸殊,因而氣候變化很大,有多種類型,具有幹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氣温年較差小而日較差大的季風高原型特點。高原南端的金沙江、安寧河谷地區緯度較低,海拔較高,加以北部羣山阻隔,氣候獨具一做既有幹雨季分明的季風高原型特徵,又有冬暖夏涼、四季不鮮明的低緯度帶型特徵。 巴蜀東部和西部不同的地形和氣候,帶來這裏生物圈內的兼容性和多樣性,其植物種模擬整個歐洲還多,是珍稀動植物的寶庫。資源植物約有4000多種,其中珍貴的有古老的珙桐、連香樹和水青樹,有水杉、銀杉、冷杉、雲杉、銀杏等高大喬木,有古老的鐵樹——蘇鐵,有各種杜鵑和花楸,不同時令開不同顏色的山花,爛漫幽香。還有箭竹、水竹、方竹、筇竹等 4 0多種竹類灌木層,是珍貴動物大熊貓食用的“糧倉”。遍佈盆地中的楠竹、慈竹、白夾竹等則是幾千年來用作建築、農具、日用器物、工藝品、食品和燃料的取之不盡的寶庫。在今天,以已開發的佔地6萬餘畝的蜀南竹海和正待開發的佔地超過10萬畝的巴山竹海為代表的巴蜀竹海洋,又成為遠近馳名的旅遊勝地。 不同門類的野生植物中藴藏着極為豐富的經濟資源,其中單是各種中草藥就有約4000種,川貝、蟲草、川連、川芎、天麻、巴豆、巴戟天、蜀椒等藥材,多年來馳譽中外,至今在全世界的中藥市場上,仍以“川廣藥材”為其美稱。 巴蜀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有脊椎動物1100多種,佔全國總數的40%以上,列人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55種。舉世聞名的大熊貓,今天主要生息在四川境內西北部的幾處自然保護區內。金絲猴是棲於樹上的“金髮女郎”,它的法國名稱叫做洛克塞爾安娜猴,是用一個金髮女郎的名字命名的。扭角羚是森林、灌叢和草甸之間的遊民,角似羚羊但扭曲似牛,頭似馬但嘴有羊鬍鬚,肩似駝但尾似鹿,被美國著名動物學家夏勒命名為 “六不像”。還有小熊貓則是大熊貓的親密夥伴。從歷史淵源上看,它們都是一百萬年到幾百萬年以前的古老動物,曾共同經受過第四紀冰川的嚴峻考驗。《華陽國志》記載古代巴蜀貢獻的珍稀動物有犀象、膧牛,還有山雞、白雉,其毛皮羽絨很早已被開發。至於大熊貓,因它只吃竹子,不傷生命,不獵食其它動物,故古代即作為和平使者的“義獸”,命名為 “騶虞”,被人們視為神物加以保護。 優越獨特的生態環境為巴蜀農業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興起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晉人左思《蜀都賦》曾生動地描繪巴蜀古代生態是“原墳衍,通望彌博,演以潛沫,浸以綿雒,溝洫脈散,疆裏綺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邑居隱賑,夾江傍山,棟宇相望,桑梓接連,家有鹽泉之井,户有桔柚之園”的理想的“農業國”。在巴蜀封域內,平原、丘陵主要為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是省內主要農耕土壤,是孕育巴蜀竹籬茅舍、流水潺潺繞屋的“林盤文化”的生長地。山地為紅壤、黃壤、棕壤,是主要的森林土壤,也是巴蜀“梯田文化”特色的孕育地。高山、高原廣泛分佈的高山草甸土,適宜生長各種牧草和灌叢。最早的牧羊人——氐羌在遠古時代就已選擇岷山作為生息地,這裏也就成了巴蜀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華陽國志》記載巴地和蜀地不僅“土植五穀,牲具六畜”,而且是“桑蠶麻芒”等經濟作物的優良產地,是“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赭、堊、錦、繡、罽、膧、犀、象、氈、踴、丹黃、空青、桑、漆、麻、苧”等土特產品的優良產地,還是荔枝、芳蒻、香茗、給客橙等奇珍異果的生產地和巴戟天、蜀椒等名貴藥物的出產地。至今,巴蜀還受着這樣優越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的恩惠。 今天的重慶市和四川省古稱巴蜀。大致説來,盆地西部和中部地區稱為蜀,盆地東部(即習稱的川東)地區稱為巴,而整個盆地連同周邊地區則又通稱為蜀。不過,巴蜀的地域範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這個過程是與巴蜀文化區以及歷代行政區劃的變動大體上相適應的。 在戰國以前的歷史文獻裏,巴與蜀是分稱的,不論在地域範圍、人類羣體,還是在古國、古族等方面,巴、蜀之間都有着清楚的分野。到戰國時代的文獻中,才開始出現巴蜀合稱的記載,從地域相連的角度反映了巴與蜀文化和人類羣體的交流融匯。 巴字的本義,按照東漢學者許慎《説文解字》的解釋,原為“食象它(蛇)”,是一種吞食大象的巨蛇。此外還有一些關於巴字含義的不同解釋,但多無確據,沒有取得公認。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説,巴作為地域名稱,它的涵蓋面相當廣闊,其中心區是川東、鄂西地區,還北達陜南、漢中之地,包有嘉陵江和漢水上游地區,又南極黔涪之地,包有黔中和湘西地區。由於這一大片地域通稱為巴,所以世代居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的各個古族也被通稱為巴,並由此派生出巴人、巴國、巴文化等概念。從這個意義上看,巴這個名稱包含有地、族、人、國、文化等多層次的複雜的內涵,是一個複合性概念。 巴作為地域、民族和古國的名稱,早在夏商時代就已著稱於世。在《山海經》這部“古之巫書”裏,記載有夏代開國君主夏啟的臣子孟塗在長江三峽巴地主管神抵的事,又記載有“西南有巴國”的事。在其它古書裏,還記載有鄂西南清江流域的廩君之巴,和川東嘉陵江流域的賨人之巴(板楯蠻)。 巴國最初立國在漢水上源一帶,西周春秋時沿大巴山北緣向東發展,戰國時代南移長江流域,溯江而上進人川東今重慶地區,從此重慶地區便成為了巴國大本營的所在。以重慶市為中心的川東地區歷代通稱為巴,顯然是同巴國大有關係的。 至於蜀字的本義,許慎《説文解字》解釋為“葵中蠶”,再從其它古代文獻綜合考察,蜀就是桑蠶,它是現代家蠶的直接前身。 古代文獻中記載川西北陽江上游地區有蜀山,居住其地的蜀山氏曾與黃帝族通婚,表明最早的蜀族是從岷江上游興起的。 從最廣泛的意義上説,蜀也是一個包含着地、人、族、國、文化等多層次內涵的複合性概念。在夏商之際,除岷江上游的蜀山氏而外,在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和漢中平原等地,還有並存於世而相互爭雄的蠶叢、柏灌、魚鳧等三代蜀王,他們族羣不同,活動地域有異,卻都通稱為蜀,意味着蜀的地域範圍也是相當廣闊的。殷墟甲骨文中和西周甲骨文中多次出現有關“蜀”的記載,殷周甲骨文中的蜀,指的是以成都平原為經濟文化中心,北邊包括漢中盆地在內的古蜀國。正是這個古代蜀國,曾在商代創造過高度發達和輝煌的三星堆文明。從商周時代直到春秋戰國,古蜀國曾經幾次發生王權更疊。公元前316年巴、蜀統一於秦後,秦在巴、蜀故地分置了若干個郡,而分別以巴郡和蜀郡為中心。這樣,以巴和蜀分別作為川東、川西的經濟中心的這個格局連同巴和蜀的名稱,便一同保存了下來。隋唐以後,巴和蜀雖然不再是郡、州、道的行政區劃名稱,但一直作為地區的代稱在各種場合被廣泛地加以使用,以致成為地域、人羣和文化最重要的標誌,直到今天。 重慶有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曾經是古巴國的國都。在歷史上,它的名稱變化甚多,有過江州、巴州、楚州等名稱。隋初改為渝州,取意於古渝水(嘉陵江),重慶位於嘉陵江之濱,故名渝州,所以重慶至今仍簡稱為“渝”。北宋徽宗時改名恭州。南宋孝宗時,其第三子恭王趙悍封於恭州,後來孝宗禪位,恭王繼位為帝,是為光宗。光宗即位時,照例要將封地升州為府,遂取名為重慶府。從此以後,重慶一名沿用至今,今則為直轄市名稱。 初源於距今4500— 3700年前的“寶墩文化”,標誌着成都平原城市文明的興起。在距今3000年左右出現了今成都市區內以十二橋木結構建築遺址為代表的城邑,在距今2000多年前蜀王開明尚在成都建立了蜀國都城。公元前311年秦國建成都城,是成都城市定型化的界標。從此,作為全蜀以至中國西南的經濟文化中心,成都的城名和城址所在地一直沒有發生過變動。 從現有的各種資料看,作為城市的名稱,成都早在戰國時代就已見於記載,四川青川戰國船棺葬內出土的銅矛上鑄有“成都”銘文,稍晚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有“成都”的記載。歷史文獻記載中,《史記》和《山海經》都提到成都的名稱,這表明成都城名的來源是十分久遠的。 “四川”這個名稱,始見於宋代。宋真宗鹹平四年 (1001年)設益、梓、利、夔四州路,治所分別為今成都、三台、漢中和奉節。這四路,一般稱為川峽四路,簡稱為“四川”。在宋徽宗大觀三年 (1109年)的詔書中就正式使用了“四川”一詞,這是目前所見到的將“四川”作為行政區劃略稱的開始。這以後,宋代設有“四川宣撫使”、“四川制置使”等官職,就是派駐川峽四路的,都將川峽四路簡稱“四川”。到元代就正式以“四川”為名,建立了四川行省。 元代的行政機構叫中書省,各地直轄於的地方行政機構叫 “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代在宋代的川峽四路基礎上設四川行省,簡稱四川省,省治成都。從此“四川”一名沿用下來。 1998年3月行政區劃調整,將四川分為今重慶直轄市和四川省。

巴文化起源於哪裏?是重慶嗎?

巴文化是西南地區發源最早,民族個性最為鮮明, 歷史 最為悠久,傳播面積最廣且影響最為深遠的地域文化。

巴人的起源:巴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6600年前就生活在重慶巫山峽江地區的濮人,他們是最早進入川渝地區並繁衍傳承至今的族羣。

巴文化的起源:巴文化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6600年前的重慶巫山大溪文化,是川渝地區最早的文化發源地,也是川渝地區巴文化的發源地。

巴人的繁衍:重慶是川渝地區巴人後裔土家族的主要聚居地,重慶的巴人後裔土家族人口數量佔川渝地區土家族人口總數的九成以上,人數達100多萬人,主要聚居於重慶境內的石柱酉陽彭水秀山四個土家族自治縣內,而四川土家族人口數量不足10萬人,主要聚居於四川宣漢縣境內的四個自治鄉。

巴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重慶是川渝地區巴文化的主要傳承地和傳播地,擁有巴人後裔土家族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74項(秀山另有100項非遺正在申報中),佔川渝地區土家族非遺總數的九成以上,四川宣漢縣土家族自治鄉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1項。

巴和巴文化的代表:無論是追溯川渝地區巴人的起源和巴文化的起源,還是對比兩地巴人後裔的繁衍和巴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重慶都無可爭辯的是川渝地區巴和巴文化的代表。

巴渝文化:重慶本土文化,是巴文化在巴渝大地的傳承與昇華,3000多年的 歷史 造就了巴渝大地源遠流長內涵多姿多彩的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最富有鮮明個性和 歷史 最為悠久的民族文化,不屈不撓愈炸愈強的重慶抗戰精神,忠誠無私視死如歸的紅巖精神,顧全大局舍已為公的三峽移民精神,協同發展的重慶直轄精神都是巴渝文化的核心內涵。

嚴格來説現在的四川盆地,在遠古時候是誕生了兩個族羣,一個巴一個蜀。巴是古代西南及中南地區的巴國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創造的全部物質物質和精神文化及其 社會 結構的總和,巴的地域範圍大體包括現在的重慶市全境,北起漢水南至鄂西清江流域,東至鄂西,西達川東的廣大地區,現在的湖北巴東,大巴山所轄區域都屬巴文化影響範圍,如今的四川達州全境的口音跟重慶的口音完全一樣,跟代表蜀文化的成都口音反而有很大的區別。巴文化跟楚文化和蜀文化是毗鄰的,他們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他是蜀文化融入中原華夏文化的一個承接和過度。

蜀文化所轄區域為成都平原,岷江流域及其周邊地區,蜀文化最具特色的是廣漢三星堆,營盤山遺址將蜀文化推進至5000年以前。故蜀文化也是傳承悠久的古老文化之一。

巴蜀兩國在發生內亂之時,戰敗的巴國請求秦國援助,於公元前316年,秦國派遣大將司馬錯滅亡了蜀國,於公元前310年由秦相張儀設置巴蜀兩郡,從此巴蜀兩國完全融入了中華文化。

因四川盆地四面環山,外部勢力很難進入,故留下了天府之國的美譽,歷朝歷代為天下糧倉之一。但在明末清初因四川內亂,導致兵禍虎患致使人口鋭減,為統治計,便遷徙兩湖兩廣人民開墾肥沃的四川盆地,這就是 歷史 上非常著名湖廣填川。所以嚴格意義上的巴國文化,實際上已由楚越文化所稀釋,保留了本真的原住民文化已經為數不多了。所以搶救保留髮掘延續巴蜀文化迫在眉睫。

既然談到巴文化和蜀文化,先從各自的文化起源開始,巴文化起源於湖北清江,後順流而上在現在的湖南湖北重慶四川一代建立了巴國。蜀文化起源於甘肅氐羌,氐羌人南下征服土著的冉人形成的蜀文化。比如説都江都堰最早就叫湔堋,這是因為氐羌人把堰稱為堋,修都江堰那個山叫湔山,所以叫湔堋,三國時期才改名都安堰。所以説巴蜀文化的起源不同。巴文化和楚文化更接近,而蜀文化屬於羌文化的一部分。

巴文化起源於湖北,但是巴國在重慶的 歷史 最長,所以秦滅巴蜀後巴郡治所在江州,也就是現在重慶朝天門一代。巴國首都在重慶的時間也是最長。和巴國一樣,蜀人從甘肅到蜀地,一路下來也是在成都建立都城的時間最長。所以重慶成都屬於巴和蜀各自的核心基於用一個理由。如果成都不能代表蜀,肯定重慶也無法説服別人自己能代表巴,反之亦然。

我們再看看巴蜀在 歷史 上地位,眾所周知巴蜀雖然時間很長,但是蜀國不屬於周天子的諸侯國。古籍左傳裏有詳細的周朝東南西北的疆土。左傳昭公九年“我自夏以後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裏面並沒有古蜀國,南方就只有巴濮楚鄧四國。西南最早的地方誌也寫得很清楚,華陽國志記載巴國: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於巴,爵之以子。古者,遠國雖大,爵不過子。故吳楚及巴皆曰子。巴國是姬姓國家,和楚國一樣都被封子爵。而華陽國志關於古蜀國是這樣記載的:有周之世,限以秦巴,雖奉王職,不得與春秋盟會,君長莫同書軌。也就是説,古蜀王是沒有資格參加諸侯的春秋會盟的,而且蜀王的車馬軌距不能和諸侯一樣大小,否則就是越制。

所以我的觀點是重慶和成都是能代表巴和蜀的。

巴文化起源於鄂西南

自己去百度,哪裏有標準回答。別人回答的也是哪裏看的。不要多此一舉

蜀文化起源於哪裏?成都嗎?

好像不是重慶

人類文明一般都起源於大江大河。巴文明應該是起源於長江上游重慶段的區域。在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巴文明的起源地時,我們可以合理懷疑他的起源地就在重慶沿長江或者嘉陵江的一段區域。

在重慶巫山發現的距今20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可以説明一些問題。

記得看過一個考古紀錄片,好像兩千多年前,巴人往四川盆地遷徙,最終是不是巴蜀文化融合,形成今天的整個四川地區的文化形態。

戰國,秦王時期

重慶的由來

分類: 地區 >> 重慶

問題描述:

重慶名字的由來

解析:

重慶是一座有着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遠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息繁衍活動;到新石器時代,已有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別居住着夷、 濮、苴、奴、賓、共、(rang)、(dan)等八個民族。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創造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統稱“巴”。相傳夏禹王分華夏為九州,梁州所屬就有"巴"。在甲骨文中,也有關於"巴方"的記載。郭沫若先生對此有詩讚曰:“巴蜀由來古,殷周已見傳”。從“巴”到“重慶”,名稱屢經歷史的變遷。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國,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後更名荊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就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因渝人趙諗叛誅事,朝廷慮“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趙接踵於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內禪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重慶得名迄今已八百餘年。重慶自秦以來,歷代王朝都在此設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機構。辛亥後,1921年設重慶商埠督辦;1929年設市;1935年5月5日, *** *** 頒令,將重慶升格為直轄市。抗日戰爭爆發後, *** *** 西遷重慶,於1937年11月定重慶為“戰時首都”,1940年再定重慶為“涪都”。連同遠古巴國的建都、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國建都,重慶在歷史上就有三次成為國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