壩端結合處會發生散浸嗎

來源:趣味經驗館 1.78W

壩端結合處會發生散浸嗎

視情況而定。如果大壩壩端結合處抗衝能力不足,或者設計結構存在缺陷,則可能會發生散浸問題。散浸是一種由於水流沖刷而導致大壩的壩身、壩基等部分出現巖體失穩、土壤鬆散等問題的現象。散浸通常會發生在大壩壩頭、壩尾等部位,由於水流的衝擊和沖刷,可以導致壩體表面的巖石或土壤鬆動、掉落等情況,對大壩的安全穩定構成危害。因此,在進行水壩設計、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需要對壩端結合處的抗衝能力和穩定性進行充分考慮,採取相應措施來避免散浸的發生。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淺談水庫土石壩防滲施工方法?

在現階段,水庫蓄滿水之後,水流繞過土壩兩端的岸坡,進而滲往下游,這種滲漏現象在目前被稱之為繞壩滲漏。繞壩滲漏是水流沿壩面或通過壩肩而流入土壤或者出現在山坡和山體內部,從而流向下游,在這種背景下,造成大壩浸潤線抬高,而且極容易產生壩體岸坡背面出現陰濕現象和小股水流,情況嚴重的時候還容易造成岸坡軟化,形成集體滲漏通道,進而引起滑坡或者岸坡塌陷現象,也容易影響整個水庫的容量和壩體安全。因此,在我們工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大壩的滲漏問題加以關注,並及時的進行處理。在目前,生成繞壩滲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壩端兩岸地質條件差

在土石壩施工的過程中,由於對土體物理學指標分析不當,使得在施工之後常常會出現浸潤線高於設計浸潤線的位置,這就造成了水流通過滲漏方式從下游的岸坡溢出,進而導致岸坡失穩。這種滲漏問題一般出現在沙礫巖石層、透水性較大的風化巖層、含有石塊的泥土和巖層破碎地區。

1.2 施工設計方面

由於在水庫施工的過程中,對土石壩下截水槽的設置不夠合理完善,進而導致了在施工項目中地基處理不合理不規範,導致土壩在施工的過程中存在着滲漏通道,這些通道的存在由於受到風浪的衝擊和洗刷,進而出現了嚴重的滲漏。

1.3、施工處理措施不當

在土石壩施工的過程中,由於壩頭與岸坡接頭防滲處理措施不嚴謹,造成施工質量不達標,不符合設計要求。如岸坡接頭採用節水槽時,有時不但切入不透水層,反而挖穿了透水性較小的開然鋪蓋,暴露出內部的滲透水層,加劇了繞壩滲漏;有時工程根據設計要求施工,忽視岸坡接合坡度和截水槽回填質量,造成壩岸接合質量不好,形成滲漏通道。

土石壩繞壩滲漏的處理措施

滲漏處理直線應該先觀察滲漏、泄漏和水庫水位和雨量的關係,明確泄露的位置和部位,結合當地的水文和地質條件、調查施工等聯合治療措施和質量控制和其他方面的問題;根據繞壩滲漏原因分析提出處理措施。治療的原則是仍在牆外,主要是關於堵上,通常使用下面的處理方法:

2.1 防滲斜牆

對於斜牆壩和均質土壩如岸坡地形平緩,附近又有大量黏土可供使用,則可沿上游岸坡做黏土防滲斜牆,防止繞壩滲漏。斜牆下端作截水牆,嵌入不透水層,也可做鋪蓋與斜牆相連。在處理時水庫難以放空,水下部分也可採用水中拋土或深水放淤的辦法處理。在斜牆頂上應沿山腰開挖排水溝,把水堆住,以免沖刷斜牆。

2.2 截水牆

對心牆壩,當岸坡存在強透水層引起繞壩滲漏時,可在壩端開槽做黏土截水牆,或混凝土防滲齒牆,切斷滲流。截水牆必須和壩身心牆連接,這種處理方法比較可靠。

2.3 灌漿帷幕

當壩端巖石節理裂隙發育,繞滲嚴重時,可採用灌漿帷幕處理,具體方法與壩基的灌漿帷幕相同。壩肩兩岸的灌漿帷幕應與壩基灌漿帷幕形成一完整的防滲帷幕。

2.4 堵塞回填

經查明是因動物洞穴和根莖腐爛的孔洞引起的繞滲,開挖後可以將洞穴回填黏土並夯實。或向洞穴灌注水泥砂漿、水泥黏土砂漿或用混凝土堵塞洞穴。

2.5 下游導滲排水

在下游岸坡繞壩滲流的出口段,鋪設導滲排水反濾層,保護土料不致流失,以防止滲透破壞。對巖石岸坡,如查下游岸坡滲水較小,可沿滲水坡面以及下游壩坡與山坡接觸處,做於砌石排水溝,並在砌石下面鋪設反濾。當下遊岸坡巖石地下水位較高,滲水嚴重時,可沿岸邊山坡或坡腳處。打基巖排水孔,引出滲水。當下遊岸坡巖石裂隙發育密集,可在壩腳山坡巖石中打排水平洞,切穿裂隙,集中排出滲水。

三、相應施工技術

3.1 粘土斜牆法

粘土斜牆採用粘土作防滲材料,在原壩上游面分層填築成,人工或機械夯實成斜牆,粘土斜牆的主要優點是施工簡單,造價低廉,適用於壩體不高、壩坡不穩定、壩體滲漏較為嚴重的水庫,壩址附近有適宜做防滲體土料的小型水庫應優先考慮。採取在壩上游做粘土斜牆的措施,形成一道新的防滲體,對於較薄透水層的壩基滲漏,也能結合處理,這樣可達到既處理壩體、壩基湧漏,又節省投資的多重目的,但在此項工程施工中應特別注意:基礎及兩岸結合面的處理要徹底;土料的各項指標要符合築壩要求;土料要分層碾壓夯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處理達到預期效果。迎水面沖刷除保證沖刷部位的填築質量外,可採用鋪設30cm厚的砂卵石墊層,再澆築15cm厚的C20混凝土護坡,混凝土澆築時應錯縫澆築,縫內灌瀝青,也可採用30cm厚漿砌塊石護坡。

3.2 灌漿處理法

對當地缺乏足夠的粘土料或不能放空水庫的土壩壩體滲漏,壩基及繞壩滲漏,適宜採用灌漿的方法來處理滲漏。土壩壩體灌漿分為充填式灌漿及劈裂式灌漿。一般來説,對性質和範圍均比較明確的局部隱患採用充填式灌漿方法,而對於處理範圍較大,隱患部位不能完全確定的土壩壩體滲漏,如壩體出逸點過高,散浸等情況,則以採用劈裂式灌漿方法效果為好。灌漿孔的佈置,一般可在滲漏段沿壩軸線佈設單排孔,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加排數;孔距應根據土層的滲水情況和採用的灌漿壓力等因素綜合考慮;布孔由疏到密;孔深應超過漏水部位3~5m。

3.3 土工合成材料防滲法

當壩址附近缺少粘土原料時可以考慮採用土工膜防滲,它具有不透水性強、抗凍性好、重量輕、便於施工和造價低等特點。一般土石壩工程中,土工膜通常選用複合土工膜,塑料薄膜的厚度一般選擇0.5mm。薄膜可採用搭接、粘接、焊接等幾種方法,一般以焊接和粘接防滲效果較好。複合土工膜上必須鋪設土料保護層,保護層厚度不小於30cm,保護層填築土料不得含雜草樹根、石塊等。

結語

總而言之,土壩建成後,壩身和壩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滲流,如果滲漏量超過技術允許範圍,則會發生管湧、流土等滲流破壞,直接危及到大壩和下游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因此對於滲漏量超過允許範圍的土壩必須查明滲漏原因並及時進行加固處理,這對於土石壩的穩固問題來講非常重要的。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採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諮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水利工程中,壩體散浸處理是什麼意思

散浸就是水庫裏的水從壩的背水坡面滲出呈窨潮現象.滲漏是散浸進一步的發展,窨潮的地方開始有細流滲水.滲漏集中成小股水流,就叫做漏水.當小股流的漏水掏穿壩身形成洞穴,叫做漏洞.在壩頂部分,迎水坡或背水坡突然下陷,叫陷坑.

1)搶護險情的原理:上游截滲,下游導滲,即是一方面在壩的迎水面坡上加填粘土料,減少滲入壩身的水量;另方面,是引導滲入壩身內的水,從壩的背水坡或壩腳排出(不帶土粒).

2)搶護散浸,滲漏的辦法

① 開溝填砂石導流.在背水坡,從散浸(或滲漏)上端約1.0米處至壩腳處,沿着壩坡每隔6~10米開挖縱溝;或者沿散浸(或滲漏)上端開一橫溝或"人"字溝,"Y"形溝等.然後在溝內分次一層一層地填粗砂,小瓜米石,碎石,各層厚0.2~0.3米,溝寬0.5~0.8米,深0.8--1.0米,溝底坡度, 可以比壩坡小些(見圖3).

圖1.3 砂石導滲

②採用反濾層.先將散浸或滲漏地區地面的濕軟的草皮和鬆土清除乾淨,然後分次一層一層地鋪粗砂,小碎石,塊石,每層厚約0.2~0.3米(見圖4).

圖1.4 砂石反濾層

在缺乏粗砂,小碎石時,可用稻草,麥秸或其他雜草,鋪在已清除乾淨的散浸或滲漏的地方,上面再鋪一層小樹枝,小樹枝上壓土袋,最後再填土夯實

小水庫土壩加固過程中劈裂灌漿技術的應用?

我國有大量的小土壩,因某些土壩的填築質量差,抗滲坡降低,壩後發生大面積散浸、管湧、流土等滲透破壞現象,加之管理放鬆,因此垮壩事件時有發生。田地水庫大壩壩體採用劈裂灌漿防滲技術,造價低,質量可靠,是一個成功的工程實例。

1.基本情況

田地水庫位於撫溪支流上游的永定縣培豐鎮上和村北部,距下游田農水庫約7km,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的重要小(一)型水庫。水庫壩址以上集雨面積5.8km2,水庫正常蓄水位601.80m,相應庫容為84.0萬m3。

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溢洪道、輸水涵洞、壩後電站等建築物組成。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26.0m,壩頂長152.50m。壩體為殘坡積土填築,顆粒粗:礫砂約佔40%,粘土佔15%。基巖為強風化石英砂巖,裂隙發育,大部隙大於允許開度。大壩在設計和施工期間未設砼底板,土料直接填在裂隙發育的基巖上,加之填土疏鬆,幹密度為1.42~1.46g/cm3,水庫蓄水以後,壩後坡出現大面積散浸,壩基接觸帶發生沖刷,為此水庫運行期一直控制水位,妨礙了正常蓄水。論文參考網。

2.防滲加固設計

該壩的特點是:短、矮、壩體疏鬆,壩體和接觸帶已發生了嚴重的滲透破壞。針對上述特點,進行了下述幾種設計方案的比較。

2.1劈裂灌漿防滲技術:劈裂灌漿,沿壩軸線附近佈置兩排灌漿孔,排距1.5m,孔位梅花狀佈置,分二序施工。孔距:河槽段4m,岸坡段2.5m,孔深以進入基巖0.5m 為準,灌漿孔口壓力為0~0.5mpa,帷幕厚度:平均50~200mm(累計),且壩頂處累計厚度不小於30mm。主排孔沿壩軸線佈置,以建立連續的防滲帷幕;副排孔沿主排孔上游佈置。通過壓力泥漿的劈裂、擠壓、滲透、充填、濕化固結,解決壩體的滲透穩定和變形穩定。施工期90天,概算28萬元。

優點是:設備簡單,施工期短,造價便宜,質量穩定可靠。

缺點是:工藝要求較高,要有專業隊伍施工。

2.2砼防滲牆:沿壩軸線佈置,牆厚40cm,施工期120天,概算88萬元。論文參考網。

優點:質量穩定可靠。

缺點:造價較高,施工期較長,設備龐大,調遣費用高,因工程量少,施工隊伍難以接受。

2.3鑽孔灌注樁加高噴(旋噴樁):灌注樁間距1.0m,樁徑0.7m,樁之間加高噴,概算112萬元。

優點是:質量較穩定可靠,當地施工隊伍好調動。

缺點是:造價太高,施工期長。

方案1劈裂灌漿(1):是該壩加固設計採用的方案,通過該壩變形破壞機理的耦合分析,是幾種技術方案中的最優方案。因為劈裂灌漿可以通過灌漿壓力p=△p+r’h’對主應力不足的土體部分進行補充。式中△p:為注漿管頂部的孔口壓力kg/cm2;r’h’:為注漿管孔口至壩體某一高的泥漿柱壓力kg/cm2。p在注漿時,對壩體的劈裂和對兩側土體的壓縮、充填、滲透、應力調整等起到重大作用。隨着灌漿次數的增加灌漿壓力p發生多次對漿脈兩側土體的上述效應,同時又經多次停灌發生壩體土的回彈壓縮泥漿,促使泥漿脈的排水固結硬化。劈裂灌漿的過程,是一個在壩體內部不同應力場土區的應力調整和應力再分配過程。論文參考網。

綜合上述分析,該方案最大優點是解決壩體遇到的滲透穩定和變形穩定,恢復壩體的滲透穩定和變形穩定;造價便宜;質量穩定可靠。

3.灌漿施工

3.1施工措施:

針對該壩,在灌漿工藝上採取瞭如下措施:在岸坡段,由於該壩施工期間和竣工後,產生大量的沉降變形,使岸坡段壩頂及其以下相當深度的土區處於沿壩軸方向縱向受拉區(3),小主應力面是垂直於壩軸線的,通過加密佈孔,加大灌漿壓力,使小主應力面作90度調整,這一過程第三次復灌以後才能完成,然後沿壩軸線縱向劈開營造防滲帷幕。在岸坡段低於5m的壩段,沿縱向的小主應力面不是太明顯,在施工過中掌握瞭如下原則:

3.1.1加密佈孔:兩排梅花形布孔,終孔距離2.5;

3.1.2增加鑽孔深度:自壩頂穿過壩體進入基巖0.5m;

3.1.3漿液先稀後稠:應力調整階段灌稀漿,比重為1.3g/cm3,營造帷幕階段比重大於1.4g/cm3;

3.1.4儘量加大灌漿壓力;

3.1.5增加復灌次數,不少於6次; 延長灌漿時間,復灌間隔時間不少於3天。

3.2施工控制:

為了提高灌漿效果,保證壩體在灌漿施工期間的穩定,在工藝和施工技術指標上實行如下控制:

3.2.1每次灌漿前後壩坡任意測點的水平位移量不得超過2cm,壩體開始回彈以後才允許下次復灌;

3.2.2泥漿液的比重,應力調整階段1.3~1.4 g/cm3,構築防滲帷幕期間為1.4~1.5 g/cm3;

3.2.3採用孔底注漿工藝,儘量推遲壩頂劈開的時間,一般第二次復灌以後才允許劈開壩頂。一次劈開壩頂裂縫的寬度不超過2.0cm,停灌後壩體開始回彈才允許復灌;

3.2.4灌漿壓力(指注漿管孔口壓力):起劈壓力不限,運行壓力維持在零壓力左右,負壓力出現時,可增加泥漿比重到1.4 g/cm3以上;

3.2.5每次復灌的間隔時間為3~5天;

3.2.6一次灌漿量:初次0.5~1.0m3/m/次,復灌1.0 m3/m/次左右,總灌漿量應滿足設計泥漿脈厚度要求-設計平均厚度0.20m左右。(以灌入土料總量計算,泥漿脈幹容重1.6 g/cm3);

3.2.7終灌標準:壩頂橫向和斜向縫不再出現,注漿管孔口零壓力維持5天不再出現負壓力,泥漿脈厚度達到設計值;

3.2.8封孔:壩頂縱向劈裂縫泥漿脈相連通,泥漿析水後下沉0.3m,硬化後填入乾土夯實;

4.灌漿效果分析(4)

由於該壩是經1957年和1977年兩次築壩加高,壩體結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導致壩體內部應力場複雜,給灌漿造成很大的困難,應力調整階段增長,灌漿量和灌漿工期遠超設計,由於溢洪道右側牆外填土不密實,大壩兩端山體較陡等原因,在壩體靠近溢洪道一側及左右岸坡出現大量集中漏漿點,後經多次調整、復灌都得到了徹底的封堵。灌漿竣工後,上述現象全部消失,壩體穩定得到保證。

4.1滲流變化的分析

該水庫土壩劈裂灌漿歷時90天,灌入粘土620m3,按泥漿脈固結硬化的幹容重1.60 g/cm3計算,每道主漿脈平均厚度為16.7cm。通過對灌漿后土壩的開挖驗證,泥漿脈在壩體內的分佈,壩頂以下3m範圍內逞各條細漿脈平行於壩軸線分佈,以下呈1~2條主漿脈,厚度在壩高的1/2處最大約30cm,泥漿脈的滲透係數k=i×10-7cm/s。泥漿脈後壩體土的滲透坡降大大降低,壩體抗滲坡降由灌漿前的0.07提高到灌漿後的0.22,壩後沼澤化和明流已消失,浸潤線出逸點降到河牀底高程以下,地表的滲流量為零。灌漿期間壩前出現冒漿點12處,壩後18處,冒漿點和水庫高水位時間管湧散浸點基本重複。説明沿壩軸線已劈開形成的連續的封閉泥漿牆帷幕已和漏水通道貫通,漏水通道已被泥漿封堵。由於泥漿柱的壓力大於水庫高水位水柱的壓力,所以在原漏水通道和一些壩體土很疏鬆,抗滲坡降很低的土區,由泥漿柱的壓力所營造的抗滲坡降遠大於在最高水位時所產生的水力坡降。從理論分析和今年灌漿後高水位時的考驗證明,土壩的滲透穩定問題通過劈裂灌漿所形成的泥牆防滲帷幕和泥漿對漿脈兩側壩體土的擠壓、滲透、充填已形成豎直邊續的防滲帷幕帶,壩體的滲透穩定得到了保證。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採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諮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水庫土壩的管理養護處理方法?

水庫土壩的管理養護處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中達諮詢招投標老師為你解答以供參考。

一、士壩的裂縫和維修

裂縫是土壩在運用中出現較多的問題。根據裂縫的方向不同,可分為平行壩軸線的縱縫和垂直壩軸線的橫縫。根據裂縫的危險程度可分為非滑動性裂縫和滑動性裂縫。

1、非滑動性裂縫。非滑動性裂縫出現的機會多,它比滑動性裂縫的危險小。非滑動性裂縫產生的原因,一般為壩體填築質量低,輾壓不實;地基較弱或軟硬不均,築壩前末妥善處理;岸坡過陡或施工時相鄰兩段高差過大而引起較大的沉陷差等。此外,由於土料粘性過大,護坡不良,目曬冰融等,也會引起壩面的幹縮及龜裂。根據裂縫的方向和大小不同,可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一般情況下,由於橫縫的發展有上、下游貫通的危險,故處理的要求比處理縱縫的高。

對縫寬大於1釐米,深度大雨1米的縱、橫縫都要加以處理。常用的方法為開挖回填法,即沿縫開挖溝槽後進行回填。為使新、老土結合好,槽的長度和深度都要比縫大0.3-0.5米,底寬1-2米,以便施工:邊坡為1:0.5左右,以維持穩定。在開挖好的溝槽內灑水濕潤,分層回填壩體土,每層厚0.1—0.2米,壓實幹容重應達到原設計標準。

橫縫處理方法與縱縫相同。為使回填土與壩體緊密結合,沿裂縫方向每隔5-6米,開挖寬1.5—2.0米的結合槽,深度與主槽相同。如庫水位較高、裂縫深度較大,施工時可做擋水圍堰。

2、滑動性裂縫。滑動性裂縫是由於壩坡不穩定產生滑動造成的,又稱為滑坡。壩坡不穩定的原因有:壩坡過陡,土料抗剪能力不夠;排水設備填塞,浸潤線抬高,降低了下游壩坡的穩定性;或由於庫水位突降,上游壩坡內滲水來不及排出等。

滑動性裂縫在上、下游壩坡均可產生,一般都有一條裂縫。兩端呈圓弧形向壩腳延伸,裂口上下有錯動,滑動土體的下部軟化,甚至有凸起,水平位移較大。這種裂縫危險性較大,必須及時處理,以防裂縫繼續發展。如受到條件(庫水位太高,人力物力不足,方案未定等),不能徹底處理,則應採取臨時性措施。如下游壩坡出現滑動性裂縫,則可降低庫水位,在下游坡開導滲溝,回填砂石料,以排除滲水,增加壩坡穩定。如上游壩坡出現滑動性裂縫,對均質壩和心牆壩可用透水性較大的砂石料壓住上游面壩腳:對斜牆壩,可向水中大量拋土,以增加防滲能力及壩體穩定。待庫水位降低後,再進行徹底處理。處理方法有:

二、土壩的滲漏和維修

土壩的滲漏主要產生在壩體、壩基及壩端與兩岸山坡連接處。根據滲漏的程度和方式不同,可分為散浸、管湧及流土等如不及時處理,將會引起滑坡或在壩體、壩基內淘成孔洞,造成坡面崩塌等。

土壩滲漏的原因主要是防滲不好,如壩體土含砂量過大,輾壓不實;防滲體或壩體產生裂縫;有獸洞蟻穴等。此外,由於壩體排水設備不良或堵塞,也會使滲水由壩體或壩基其他部位集中逸出。處理土壩滲漏的原則是“上堵下排”。在上游面儘量阻止滲水進入壩體:在下游面則採用排水設備,使滲水安全排出。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採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諮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要點分析?

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要點分析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諮詢為大家解答。

小型水庫的除險加固是當前水利工程建設中的一件頭等大事, 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最大限度地解決好小型水庫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確定工程質量,是廣大一線水利工作者必須關心的問題。

一、小型水庫的現狀

目前,我國已建成水庫 9 萬餘座,這些水庫在防洪、灌溉、發電、供電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由於歷史原因,我國病險水庫數量多,分佈廣,險情較嚴重。為了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水利部開展了全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規劃的範圍是水利部門管轄的大、中、小型病險水庫;以大型和影響縣以上城鎮、重要鐵路幹線的重點小型病險水庫為規劃重點,規劃水平近期為 2015 年。根據國家西部開發戰略,還確定了一批西部地區一般小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為除險加固工程重點。 截止2010年底,我國大型病險水庫143座;小型病險水庫1,092座,其中重點小型病險水庫543座;小型病險水庫29,147座,需除險加固總投資544億元。近期規劃目標,2015年完成1190座各類病險水庫加固,其中大型 143 座,重點小型 543 座;西部地區一般小型 119座;西部地區重點小型 385 座,規劃總投資 272 億元。遠期規劃目標,2015年以前完成其餘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總投資272億元。並要求二類水庫達到國家防洪標準。

二、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的常見問題

1、土壩裂縫

2、頂基滲漏

3、壩體滲漏

4、壩頭繞滲

5、土壩滑坡

6、白蟻滋生

三、以上問題的處理方法

1、土壩裂疑的處理

裂縫對土壩危害較大,特別是貫穿壩本的橫向裂縫和水平裂縫,以及滑坡裂縫。對非滑動性裂縫處理,多采用開挖回填的辦法。

(1)如裂縫寬度不大,深度在1m以內,且已穩定,一般可用於細的砂壤土,從縫口灌入,再用竹條木棍搗實,重要的和比較重要的小型水庫最好挖槽到裂縫深度以下0.3m,然後回填夯實,處理工作可分段進行,同時注意新老土的結合。

(2)如裂縫較寬,裂深在5m之內,裂縫已停止發展,一般都應開挖後回填,開挖時採用梯形斷面,或開挖成台階形的坑槽,在回填時削去台階,保持梯形斷面,便於回填的土料和原壩體緊密結合。

2、壩基滲漏的處理

壩基滲漏的根本原因是設計和施工時沒有采取有效的防滲措施,或壩基處理不徹底而造成的。 處理壩基滲漏的基本原則是 “上截下排,以排為主”。截水的具體辦法,應根據不同壩型、滲漏部分、 危害程度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採用。

(1)均質土壩或斜牆壩採用粘土截水牆處理滲漏方法比較簡單,防滲效果也較好,在壩基不透水層埋置深度較淺,便於和壩內防滲體結合,一般在施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被廣泛採用。

(2)如壩基不透水層很深,處理壩基滲漏施工困難的水庫,可以在迎水面做粘土防滲鋪蓋。 粘土防滲鋪蓋的作用主要是延長滲徑,以減少壩基滲水量,但不能截斷滲水,設計時要求把滲水流速控制在安全允許的範圍之內。 因此必需有定的深度、 長度和厚度。

(3)帷幕灌漿是通過鑽孔用灌漿機把水泥粘土漿壓入壩基砂卵層中,將砂卵石膠結成有一定厚度的防滲牆,它運用於透水層較深的各類壩型。壩下游的排水可以因地制宜地採用多種措施,如反濾排水溝、 反濾蓋重、 排水暗溝與蓋重結合及排水井等。

3、壩體滲漏的處理

由於設計不同,施工質量不好或管理運用不當,都會造成壩體滲漏。 滲漏的表現是有的壩面上出現濕潤水珠,稱為散浸,有的形成集中滲漏,出現成股水流外泄。 滲漏給壩體安全帶來很不利的影響。 壩體滲漏的處理都是圍繞 “堵”和 “排” 來進行的,除上游的堵漏,還要在下游做好反濾排水設施。 土壩壩體滲漏常見的處理方法有抽槽填土法、 粘土斜牆截漏、 灌漿堵漏、 開溝導滲法、 導滲培厚法等。

4、壩頭繞滲的處理

庫水繞滲途徑可以沿着大壩和岸坡的結合面,也可能經過壩頭山體內滲往下游,繞壩滲流會損失水量,影響壩頭山坡的穩定,造成坍破、 滑坡而引起失事,因此對壩頭繞滲也不能忽視。處理前必須詳細調查施工情況,檢查滲漏位置,分析滲漏原因,然後做出恰當的處理方案,處理的原則和壩體壩基滲漏相似。

(1)粘土灰土鋪蓋防滲法。

一般的滲漏可以在壩上游山坡和大壩防滲體相界的地段經過開挖和清理,按穩定坡度用黃泥或石灰黃泥鋪蓋並夯實,以延長滲徑,減少滲水。

(2)堵塞漏洞裂縫。

在進口處灌注水泥砂漿或水泥粘土砂漿再將洞用混凝土堵塞。

(3)截水牆法。

在壩端山坡開豎並檢查漏水深度和部位,然後採取開槽做粘土截水牆、 混凝土防滲牆或帷幕灌漿等防滲辦法封堵,對於心牆壩、 截水牆必須和壩身心牆連接;對於斜牆壩或均質土增,還需在上游壩坡與岸坡連接處加做粘土斜牆鋪蓋並適當向上遊延伸擴大覆蓋範圍。

(4)鋪設排水反濾層。

在下游岸坡繞壩滲流的出口段,鋪設導滲排水反濾層,防止土粒被滲水帶走,也可在壩端與山坡相接處,結合排水做幹砌石明溝,砌石下面做反濾層,以排除雨水和滲水。

5、土壩滑坡的處理

如壩基有軟弱夾層、 軟粘土層或壩體填築時選用土料不當,碾壓不實,壩坡太陡或背水坡浸潤線出溢點因排水失靈而提高,以及運行中的水位驟降和地震、 暴雨等影響都可能引起滑坡。對已經發生滑坡的壩面,其處理原則主要是上部減載、 下部壓重。

(1)壩基良好,滑坡出現在基礎面以上的下游面,坡面局部坍滑,可以適當降低水庫蓄水位,並採取導滲排水措施,待滑動部分的土料失水固結以後,再清除已鬆動的土體,然後用透水性強的土料自下而上修復,必要時可適當放緩壩坡或在壩腳用透水材料做撐台。

(2)由於壩基有淤泥夾層或濕陷性黃土層而引起的滑坡,可先在壩腳外一定距離,修築一道拋石固腳的防滑齒牆,並適當高出地基面,然後在壩腳與齒牆間回填透水料或堆石,做成壓重平台,平台與齒牆間應做好反濾層。

6、土壩白蟻的滅治與蟻穴的處理

我國南方各省多數水庫的土壩,不同程度地受到土棲白蟻的危害。 在大壩上一旦發現白蟻時,往往大壩已遭到破壞。因此,在蟻害嚴重的地區,防止白蟻應當貫徹“防重於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的方針。

(1)壓煙滅治法。

對於土棲白蟻的大型蟻巢,常用壓煙法來滅治。 這種方法簡單易行,效果好。原理是利用煙劑燃燒時激劇產生的膨脹壓力把藥煙自動壓入蟻巢毒殺蟻羣。 白蟻毒殺後,壩體內留有空隙和通道,還應剖巢再回填土來堵塞蟻道蟻巢的空隙,因此,壓煙時要注意觀察面上的冒煙情況,在活動期的白蟻巢頂常有小通道及氣孔,煙入蟻巢經各道孔噴出地表,密集處就是巢頂。 在白蟻活動期間壓煙滅蟻,應儘量在距蟻巢較近的道口壓煙,便於破巢回填。

(2)灌漿滅蟻法。

把滅治白蟻和堵塞蟻道結合起來,把帶藥劑的泥漿用灌漿機從鑽孔中壓入蟻巢,蟻道,殺死白蟻,同時也堵塞了洞穴。這一方法的優點可代替人工開挖填塞蟻道,蟻穴,避免破壞壩的原來結構,能常年施工不受季節影響,並可結合壓密壩體孔隙;缺點是不易達到全殲白蟻的目的,同時要防止污染水源,以免對地下飲用水帶來不利影響。

(3)人工開挖滅蟻。

通過觀察檢查,探得蟻道和巢位後,用人工開挖追殺,然後把蟻巢分層填土夯實。這方法的缺點是:開挖量大,費工多,還有相當部分的蟻道挖不到,可能因處理不徹底而留下隱患:同時破壞了大壩原有結構,如回填夯實不好,也會增加大壩不安全因素:汛期也不宜施工。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採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諮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防洪常識知多少

防汛 汛期防止洪水成災的各項修守工作。如對堤防、閘、壩、鐵路、橋樑等進行的防守和險情搶修。防汛要本着“以防為主,防重於搶”的原則,把各項防汛工作做好,主要是:汛前檢查,報汛,組織搶險隊伍,物料準備和技術準備 防洪 研究洪水規律與洪災特點,並採取各種對策,以儘量減輕或防止洪水危害的一項水利工作。防洪工作的內容主要有:防洪規劃與建設,防洪設施的管理與運用,汛期防守與搶險,洪水預報與調度,災後工作等。還包括防凌工作。

澇災:由於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農田積水超過作物耐淹能力,造成農業減產的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原因是,積水深度過大,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併產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災:洪災是由於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災害。澇災除對農業造成重大災害外,還會造成工業甚至生命財產的損失。

澇災與洪災的共同點是地表積水(或徑流)過多,區別是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什麼是洪水?

洪水是一種峯高量大、水位急劇上漲的自然現象。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城市暴雨洪水、海濱河口的風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

什麼是防洪規劃?

防洪規劃就是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響的基礎上,根據流域自然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狀況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防洪標準,通過分析比較,合理選定防洪方案,從而確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什麼是防洪調度?

防洪調度就是通過蓄、泄、滯、分等措施,人為改變天然洪水的時、空分佈規律,以達到減免洪水災害的目的。

什麼是除澇標準?

除澇標準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內排除。它是設計排水系統的主要依據。

“厄爾尼諾”是什麼?

位於南緯4~14°的祕魯是世界上產魚的大國之一,這個國家的魚粉產量佔世界首位。這是由於祕魯沿海存在着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説,在那一帶海區裏,除水平流動的海流外,還有不斷地從海底深層向海面湧升上來的上升流,這種上升流能把海底豐富的磷酸鹽和其他營養鹽分帶到海洋上層,滋養着世界上著名的祕魯漁場。如果這支上升流減弱或是消失,這樣,臨近赤道區的暖流就會入侵,引起祕魯沿岸海域的水温升高,這種現象大約隔幾年就會在聖誕節前後發生,當地居民把這種暖流的季節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温升高的現象,稱為“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現象在一般年份,向南侵犯的範圍只能到達南緯幾度,待到來年3月,海面水温又恢復常態,對長期生活在這裏的魚類和鳥類沒有多大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各年發生的狀況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離遠些,有的年分則近些。暖水入侵強盛時,可抵達南緯十幾度,這時祕魯沿岸水温就會迅速增高,生活在這一海域裏適應冷水環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種魚類,就會因環境的突變而大量死亡,與此同時,以魚為食的各種海鳥,也會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經多年觀測研究,發現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不僅對祕魯沿岸帶來災害,甚至影響到全球氣候的異常。每當厄爾尼諾現象嚴重時,常發現全球一些地區或是暴雨成災、洪水氾濫,而另外一些地區則是久旱無雨,農業歉收。科學家們把這種帶有全球性的氣候變異與厄爾尼諾現象緊密聯繫起來,發現它們之間有着很緊密的關聯,全球氣候異常的前兆往往可以從上年或年初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狀況中找到。隨着科學研究的深入,對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機制也有了新的認識,對厄爾尼諾現象最初含義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只有發生在中、東赤道太平洋地區大範圍的海水温度升高,通常要持續一年以上的增温現象才稱為厄爾尼諾現象。

如何施行管湧的搶護

管湧的搶護原則

長江中下游地區搶護管湧險情的實踐經驗證明,處理管湧的原則應以制止湧水帶砂,而留有滲水出路。這樣既可使粉砂、細砂不再被破壞,又可以降低附近滲水壓力,使險情得以穩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湧是堤防潰口的極為明顯和常見的原因,但對它的危險性仍有認識不足,措施不當,或麻痺蔬忽,貽誤時機的。如採取大圍井而搶築不及,或圍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決堤災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損失。歷史的慘痛教訓必須牢記。

管湧的搶護方法

管湧固然是嚴重險情,我們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對等,及時處理,是可以搶護脱險的。下面介紹1954年以來搶護管湧的有效方法:

1.在冒水孔周圍,用土袋圍成低堰。孔內填反濾料,最好是按級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後填塊石(圖2)。 圖2 這樣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帶出,但由於湧水,粗 砂 往往填不進去,則可先填碎石、塊石,以殺湧水之勢,再按級配填築,略高於原在地面。如附近無適用石料,可以磚渣代替。如一次末能達到制止帶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層粗填料,再按上述級配填築直到滲水暢流,無砂粒帶出為止。反濾料填好後,仍需注意防守,如發現填料下沉,可以繼續填塊石料,直到穩定為止(見右圖)。

2.同上述方法,但不築圍堰,直接填反濾料也可。

3.如因管湧,堤防基土流失過多,導致堤身裂縫下挫,是潰口性險情,應及時予以翻築加固。

4.搶護脱險後仍應加強防守,觀測周圍的變化和滲水流量與江水消長的關係,以供汛後處理作參考。

如何施行散浸的搶護

散浸的搶護原則

以“臨河截滲,背河導滲”,降低浸潤線,穩定堤身為原則。臨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幫,可以減少滲到堤裏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濾,可以使已經滲到堤裏的水流出,而不帶走土粒,這樣可以降低浸潤線,穩定堤身。

散浸的搶護方法

發現散浸險情後,應查明發生原因和險情程度,如堤內坡出現散浸,但坡面只有輕微的窨潮或滲出少量清水,堤身穩定,險情並無發展,可以嚴密監視,暫不處理。如堤坡滲水嚴重或發生浸水集中沖刷現象,説明險情在逐漸發展,則需加以搶護。搶護方法以導滲為主。如外灘較寬,附近有黏土可取,險情又很嚴重,則需兼用外幫防滲,內坡導滲的方法,切忌在堤內坡用粘性土料做壓浸台。 汛前消滅隱患,對防止在汛期中發生散浸、跌窩和漏洞險情,亦是一項及其重要的工作。例如荊江大堤的白蟻隱患,修防部門就專門成立了滅蟻隊進行追探、抽槽、翻築,大大減輕了汛期中的散浸,跌窩和漏洞險情。

如何施行跌窩的搶護

跌窩的搶護原則

跌窩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蝕繼續擴大,應及時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隨漏洞而發生,故宜配合漏洞險情進行處理。

跌窩的搶護方法

將荊江大堤對於跌窩搶護的經驗作為處理跌窩的參考:

1.跌窩發生在堤頂附近內坡,跌窩內沒有漏洞,將坑內鬆土清除,用好土填實還原即可(圖1)。

2.跌窩發生在堤內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窩,應配合搶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須與外堵漏源同時進行搶救時,可將跌窩內鬆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磚渣、卵石等做成倒濾井,以制止漏水帶出泥土,穩定險情(圖2)。(汛後水落應隨即翻築跌窩,窩內漏洞可追趕翻築的應予追趕翻築,再將跌窩內鬆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實。)

3.跌窩發生在堤外高灘或外坡上,堤內併發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灘上築袋土圍堰高出水面,抽乾圍堰內積水,沿跌窩部分進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隱患後,予以回填(圖3)。

4.如跌窩發生在堤身單薄、堤面較窄的堤頂上,挖填前應加做外幫,以保證開挖時的安全。開挖時應先清除隱患,有漏洞的,要先將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實(圖4)。

5.如跌窩發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將跌窩填實,再加做外幫(圖5)。

如何施行內脱坡的搶護

內脱坡的搶護原則

產生內脱坡的主要原因是滲水降低了堤坡土體的抗剪強度。所以搶護原則是首先消除已滑動的堤坡中的滲水,部分恢復滑動土體的抗剪強度,使堤坡穩定。再進行還坡加固。

內脱坡的搶護方法

搶護脱坡的基本方法是開溝導滲,填塘固基,加土還坡,外幫截滲。同時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分別用不同方法加以處理。 在這裏應當指出,有些地方採用打樁方法搶救脱坡,是不妥當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體所產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發展。因此,我們不主張用打樁方法搶救脱坡。現將幾種常用效果顯著的搶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撐(圖1)

應用範圍:

若脱坡堤段,範圍較大,可沿脱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撐。具體尺寸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種方法在1954年荊江分洪區圍堤、荊江大堤和武漢市堤防都是行之有效的。

施工方法:

①在築土撐部位,將脱坡鬆土削成斜坡後挖溝,在溝內放置濾水材料,如砂石、磚渣、蘆葦等。 ②若堤基不好,土撐坡腳要拋石或用袋土固腳,但應注意不要將溝內滲水阻塞。 ③土撐寬度要看水情、險情與取土難易而定。一般寬度5~8米,坡比1:5,撐頂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④填土要打碎,硪實。

2.透水壓浸台(圖2)

應用範圍:

堤防斷面不足,脱坡嚴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處。

施工方法:

①做法與透水土撐相同。但在佈置上透水壓浸台是全面修築,而透水土撐是分段修築。 ②見散浸節透水壓浸台的施工方法。

3.外幫

內脱坡嚴重,範圍又較廣,在堤內搶築透水壓浸台、開溝導滲等工程,需要時間。如有外灘,在搶護內坡的同時,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幫,以減少滲水,緩和險情,便於爭取時間,完成內坡搶護工作。

4.各種搶護方法配合運用

如內坡大範圍內滲水嚴重,同時發生漏洞、脱坡等險情,情況複雜緊急時,不能用單純的一種搶護措施來解決,應研究選擇幾種適合險情、堤情的搶救方法配合運用,同時要做到胸中有數、情況明、決心大。1954年汛期搶險經驗證明,這樣多種方法同時配合運用,都是有效而成功的。例如: 荊江大堤金拖段董家拐內脱坡特險,就是採用了開溝導滲、用土袋及散土搶築外幫防滲、填塘固基及加做土撐、在排淤固基阻止滑挫的基礎上,連接土撐加土還坡、在渾水漏洞處,做圍井填反濾料,並在外坡加長外幫等措施,安全脱險,取得了成功。 武漢市武青堤的大脱坡,就是採用了用袋土搶做外幫、在堤內坡腳水塘中用塊石拋壓固腳,或用乾土擠淤、用蘆柴和砂石在內坡做導滲溝、濾水還坡。結果也完全獲得了勝利。

如何施行漏洞的搶護

漏洞的搶護原則

由於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搶護應以外堵為主,視情況在堤內出口用倒濾井為輔,或兩者兼施的原則。 處理漏洞絕對不能採用在漏洞出口打樁,或填土封壓的辦法。這樣做只會促使險情的擴大惡化。在堤內漏洞出口處圍井蓄水以平衡水壓,理論上固然可行,但如出口發生在堤坡下部或堤腳附近,如靠圍井蓄水平衡水壓,勢必圍井高大,一時難以築成,而且井體單薄,蓄水後倒塌,則更促使險情突然惡化。這些情況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漏洞的搶護方法

1.堤外堵塞(圖1) 對漏洞的搶護,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必須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尋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輕浮物撒在堤外水面,這樣可以發現水面漩渦找到洞口。或潛水摸探。但為了安全,潛水摸洞人員必須用繩索繫着,以免被水流吸進洞內。找到洞口後,應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鐵鍋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將洞口堵住;洞口較大或周圍有幾個洞的可以用棉被張開順堤坡拖下蓋住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陰溝,可以先用布袋裝土,任其吸進,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緊洞口,覆以棉絮。按上面方法將洞口堵住後,然後再壓土袋,澆土做外幫,高出水面。

如堤外無明顯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較高的粘土順坡拋填,這樣做可以減少滲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亂拋塊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難。

2.做倒濾井

在堤外堵塞的同時,堤內漏洞也要做到井。特別是漏洞發生在堤腳平地,出現渾水兼帶有粉砂、細砂之類,一時難於判明是漏洞還是管湧的情況下,更必須按搶護管湧填做倒濾井的辦法來處理。只要倒濾層保住堤身的填土不流失,險情也就能穩定下來了。

3.開巷斷截(抽槽翻築)(圖2)

開巷斷截是較徹底但也是最危險的辦法。只有在萬不得已,而且具備充分和必要的條件(如堤身面寬,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夠等)的情況下,才能採取這個辦法。最好是能夠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擊進行,水位過高時不宜進行。施工時必須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築質量。

開巷是在堤頂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寬度以能適合開挖工作的最低寬度為限,尤以開深槽更要謹慎從事(圖2)

析地震對水利工程的危害與修復

析地震對水利工程的危害與修復

  地震可能引起壩基液化,從而導致大壩失穩。如何分析地震對水利工程的危害與修復?

  地震是大自然的一種重大災害,它巨大的破壞力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重大的損失。水利工程使人在進步過程中除害興利而修建的工程,不僅有着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對生態環境的發展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地震的巨大破壞力與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我們要在二者之中找平衡,減少危害,創造效益。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範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象。地震往往具有突發性、毀滅性等特點。我國地處世界上兩個最大地震集中發生地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地震較多,大多是發生在的淺源地震,震源深度在20km以內。位於青藏高原南緣的'川滇地區,該區新構造活動劇烈,絕大多數屬構造地震,地震活動頻度高、強度大,是中國最顯著的強震活動區域。

  一.地震對水利工程的危害

  由於地震烈度、地震形態以及水庫本身工程質量的不同,地震對於水利工程的危害也有所區別。根據對我國因地震受損水利工程進行分類整理,認為水庫壩體險情主要可分為3級:

  1級,一般性破壞,不產生滲漏;

  2級,嚴重性破壞,壩體開裂滲漏;

  3級,垮壩(崩塌),水庫水全部流走。

  水利工程遭受破壞的形式主要有:

  1.壩體失穩

  地震可能引起壩基液化,從而導致大壩失穩。地震時,受到週期性或波動性荷載作用,土石壩內土體將產生遞增的孔隙水壓力和遞增的變形。粘性土體構成的土石壩在地震中相對安全。但相對密度低於75%的粉砂土和砂土,在幾個循環之後孔隙水壓力就會顯著上升,當達到危險應力水平時,土體在週期性荷載作用下顯示出極大的變形位移,壩內土體就會呈現出液化的流態,導致壩體失穩。

  2.岸坡坍塌

  若水庫兩岸有高邊坡和危巖、鬆散的風化物質存在,地震發生後,造成的巖體鬆動,可誘發產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甚至形成堰塞湖等現象。

  3.壩體裂縫

  地震作為外力荷載將會導致大壩尤其是土石壩整體性降低,防滲結構破壞,引起大量裂縫。地震會產生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的運動,並使週期性荷載增大,壩體和壩基中可能會形成過高的孔隙水壓力,從而導致抗剪強度與變形模量的降低,引起永久性(塑性)變形的累積,進而導致壩體沉降與壩頂裂開。另外,地震還可能對水利工程一些其它部分造成損壞。

  二.地震造成水利工程損壞典型實例

  1.汶川地震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震級達8.0 級。汶川地震導致四川17個市96個縣(市、區)1997座水庫不同程度受損,約佔四川已建水庫的30%以上,按國家防總確定的水庫震損程度分類統計,潰壩險情水庫69座,高危險情水庫331座。大地震對水電工程的破壞,主要包括電站閘壩、廠房、發電設備、引水設施等被直接震損、震毀,以及地震引發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對各項水利水電工程設施的毀壞。在四川龍門山地區,電站無一倖免,震損率為100%。

  2.玉樹地震

  2010年4月14日,玉樹州玉樹縣發生7. 1級地震。玉樹州城鎮供水工程共4項,鄉村飲水安全工程共1 575處,玉樹州已建成水電站工程22 座, 均為小( 2 ) 型,玉樹州5座縣城有防洪堤7處。地震發生後,結古鎮供水工程完全震毀,鄉村飲水安全工程共震損1 123處玉樹州7處堤防工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堤防工程損毀長度為12. 87 km,佔震前堤防長度的39. 35%。當地水文站房、基礎設施、測驗設施和報汛設施受到較大破壞。此次地震有19座小水電站受損, 玉樹縣禪古水電站大壩受損嚴重,無法正常運行,9處灌區工程全部或部分損毀,受損乾渠長21. 4 km,支斗渠長59. 74 km。其他水利設施主要包括水務系統辦公生活用房及辦公設備。

  3. 甘肅民樂—山丹6.1 級地震

  2003 年10 月甘肅民樂—山丹發生6.1 級地震,地震引起雙樹寺水庫大壩、翟寨子水庫大壩壩頂均出現一條縱向裂縫,長約401~560m,最大寬度2cm 左右,並有多處不同長度斷續裂縫,防浪牆局部錯動約0.5cm。大壩右側出現山體滑坡,形成長條帶及凹陷,滑坡長37m 左右,凹陷坑深2.5~3m、寬7m 左右,凹陷處上部山體有多條斜向裂縫,縫寬20cm 左右。李橋水庫壩頂有縱向裂縫,多處縫寬在2~5mm,其中一條長約100m 左右,出現橫向貫通裂縫,防浪牆出現多處豎向裂縫。這些裂縫在壩體漏水、自然降水和温度作用下,又將產生新的凍融、凍脹破壞,影響大壩的整體性和穩定。

  三.水利工程震後修復措施

  被震損的水利工程除了本身的經濟損失以外,它們還成為次生災害或後發災害鏈的重大危險源。這主要表現在,閘壩設施受損後,庫水無法正常下瀉,導致水位上升,庫水漫壩的危險,而在壩體受損的情況下,潰壩的概率大大增加,一旦發生潰壩,將給下游造成嚴重的甚至不亞於地震直接災害的生命財產損失。地震後受損水利工程修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壩體監測

  地震後,對於受損水利工程,應及時降低水庫運行水位,並進行充分的壩體探測。對土石壩,可開挖土坑檢測,對混凝土壩,則可用無損探傷檢測.包括使用地震波法、地質雷達、水下聲納法檢測侵蝕程度,必要時還需要採取槽探、鑽孔、孔內地球物理方法進行檢測。根據地震前後大壩監測結果的對比分析,判明是否存在普遍的結構損傷跡象。尤其需要加強對壩體變形和滲透的觀測,防止裂縫前後貫通,內部發育,產生滲漏通道。同時,加強對輸水洞漏水、溢洪道裂縫的監測,以防滲漏進一步擴大. 震後壩體探測中,作為一種非破壞性的探測技術,地質雷達具有探測效率高、分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可以快捷、安全地運用於壩體現狀檢測和隱患探查.

  2裂縫修復

  對於已經出現的裂縫,要對其分佈、走向、長度和開度等進行定時觀測和檢測。在大壩主裂縫部位設置標誌,縫口要覆蓋塑料布,防止雨水流入加速其惡化。對受洪水威脅的建築物,要採取臨時措施(如圍堰)進行保護。裂縫的修補應從實際出發,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上,同時考慮技術和施工條件的可行性,力求施工及時、簡單易行、經濟合理。常用的有以下幾種處理方法:表面處理法、灌漿法、結構加固法。

  3滑坡處理

  土壩滑坡有剪切破壞、塑流破壞、液化破壞三種形式.可採用“上部減載”與“下部壓重”法來處理。“上部減載”就是在滑坡體上部的裂縫上側削坡,以保持穩定:“下部壓重”就是放緩下部壩坡,在滑坡體下部做壓坡體等。當滑坡穩定後,應當及時進行滑坡處理.主要處理方法介紹如下:放緩壩坡、壓重固腳、庫岸巖體加固。

  4.滲漏修復

  應根據具體情況降低庫水位或放空水庫,徹底修復防滲體,對由於浸潤線過高而逸出坡面或者由於大面積散浸引起的滑坡,除結合下游導滲設施外,還應考慮加強防滲。

  四.結語

  地震會對水利工程造成一定的影響,震損的水利工程會成為次生災害的重大危險源。瞭解地震對水利工程的危害,做好防範與修復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水利工程能抗避風險,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

土質壩滲漏散浸的危害是什麼

長期的滲漏會導致後期的土質塌方,至於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如何解決白蟻殲食木材

在白蟻防治中,我們應注意“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具體做法應是無蟻早防,有蟻必治。根據白蟻的生活習性和擴散傳播主要途徑,“分飛”、“行爬”和“攜帶”,採取有效的方法杜絕白蟻入室危害。白蟻的種類繁多,我國已記載近500種,在我國,對建築物以及倉庫物資危害較嚴重的是乳白蟻屬Coptotermes,散白蟻屬Reticnlitermes和堆礦白蟻屬Gyptotermes。其中乳白蟻屬、散白蟻屬是我國南方,尤其在重慶危害最為嚴重,分佈最廣的二個屬。

房屋建築白蟻預防

白蟻危害觸目驚心,近年來,白蟻危害新建房屋建築日趨嚴重,為了從根本上控制白蟻危害,應當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防治的方針。為確保國家財產和人民羣眾生命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30號重慶市渝國土房管發[2002]674號文件《房屋建築白蟻防治管理辦法》也明確規定“凡白蟻危害地區的新建、改建、擴建、裝飾裝修的房屋必須實施白預防處理”。

1、房屋建築遭受白蟻危害的原因

帶區,氣候温暖潮濕,十分適宜白蟻生長,是全國白蟻危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消除蟻患。空調與木裝修材料的大量應用為白蟻更充分的提供了其所必須的温度,濕度,食料及水分生長繁殖條件,從而促使白蟻對房屋建築的危害日益猖獗,其嚴峻形式決定了房屋建築要進行白蟻預防處理。

①飛入——有翅成蟲從室外趨光撲飛進入室內,選擇適當部位繁殖營巢危害建築物。

②殘留——原建房地基中有白蟻,施工時未清除徹底。

③爬入——周圍環境中的白蟻羣體通過土層延伸進入建築物內取食破壞。

④移帶——帶有白蟻的木材用於新建房屋和製作傢俱,或將有白蟻的雜物帶入室內。

2、新建房屋預防白蟻措施

(1)建房地基清理

檢查建房地基白蟻危害情況,消滅原有白蟻。將工地遺留木樁、樹根、木板、地下棺木等清除,消除白蟻孳生隱患。

(2)牆外土壤處理

①牆外基礎溝回填土前,對殘留未經清理或現澆混凝土結構之後無法拆除的木模板以及含纖維類雜物的基礎溝,應用藥劑處理。

②牆外基礎溝回填土後(填平未經夯實),在沿外牆面50cm寬度範圍內噴澆藥液。

根據土壤濕度、滲透性,每米均勻連續噴澆稀釋劑3000g 左右,使藥劑滲透深度達30cm左右。

(3)室內地基地坪處理

①室內地基回填土前,對殘留未經清理或現澆混凝土結構之後無法拆除的木模板以及含纖維類雜物的地基或基礎溝,應用藥劑處理。

②室內地坪回填平整後,在澆混凝土地坪或擱置防潮架空板之前,在離內牆面四轅50cm墊層噴澆藥液。

根據地坪滲透性,每米均勻連續噴澆稀釋劑 3000g左右。

廚房、衞生間等經常受潮的房間,用外來雜土回填的地基,地處舊城區或山邊雜地凡室內未經開挖的部分地基,都可能有白蟻隱患,應全面施藥。

根據地坪滲透性,每平方米均勻噴澆稀釋劑 3000g左右。

(4)木構件處理

①木門框、木窗框在成批製作完成,塗刷瀝青前用藥液噴塗其貼牆着地部位。

②根據門窗框吸附性,每隻塗刷稀釋劑150g左右。

③其它木構件如木磚、木屋架等,凡是貼牆着地或構件間交接的部位均要施藥處理。

(5)其它部位處理

①凡從地下通往室內的電纜、管道入口處周圍的土壤,基礎沉降縫、伸縮縫等,應採用牆外毒土的方法進行藥液處理。

主要危害種類的滅治方法

(一)散白蟻的滅治

散白蟻屬(Reticulitermes)的白蟻廣佈於温帶及帶地區,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屬,到目前為止,已訂名132種,常見種有黃胸散白蟻(R. flaviceps)黑胸散白蟻 (R. chinensis)等。它為土木兩棲性白蟻,國外列為地棲性白蟻。散白蟻羣體中較易產生補充生殖蟻而形成補充生殖羣體,通過遷巢活動和羣體活動使其危害和棲居分散,不構築結構複雜的大型蟻巢集中生活,故稱散白蟻。

滅治散白蟻有灌注藥液法、投放毒餌法、噴塗法、環境治理法四種主要方法。

(二)台灣乳白蟻的滅治

乳白蟻是我國南方危害建築物的主要白蟻種類,這個屬已定名發表了39種。代表種為台灣乳白蟻(C. formosamus),又名台灣泌乳白蟻,以前稱台灣家白蟻、家白蟻。台灣乳白蟻是集中建築巨巢生活的白蟻,蟻巢有主巢和副巢之分。白蟻羣體以蟻巢為生活的大本營,羣內工蟻常築路到離巢100多米的地方覓食危害。要殺滅到物體上取食的白蟻並不難,噴一般的農藥也能湊效,問題是殺滅了一批後,不久又來一批,蟻患始終存在,整個巢羣安然無恙。因此要消除這類白蟻危害,不同於其他害蟲,關鍵在於找巢,而且用藥也十分講究。

滅治台灣乳白蟻可利用其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找巢;或利用藥物藉助於白蟻習性在羣體內進行擴散傳遞,最後使全巢白蟻死亡。具體方法有:誘殺法、挖巢滅蟻法、粉劑毒殺法、投放毒餌法等。

蟻巢的外露特徵有:排泄物、分飛孔、通氣孔,蟻路和吸水線也可作為找巢的輔助依據。

(三)黑翅土白蟻的滅治

我國危害農林作物、水壩河堤的白蟻主要有土白蟻屬 Odontotermes 和大白蟻屬Macrotermes。由於土白蟻的蟻巢埋得更深,結構更復雜,危害性就更大。其中分佈最廣、危害最嚴重的是黑翅土白蟻(O. formosanus)。

巢位判斷技術依據方法:泥被泥線、分飛孔、剷草刨土、開溝截路、設置誘樁(堆)、真菌指示物、鋼錐探巢定位、用放射性同位素找巢、用探地雷達探測白蟻巢等。

滅治方法:投放毒餌法、挖巢滅蟻法、薰蒸劑毒殺、灌藥液泥漿、粉劑毒殺法等。

在土質堤壩上滅治黑翅土白蟻之後,與林區、農區大不一樣。蟻患雖除,但白蟻活動形成的蟻路、空腔、蟻穴依然存在,這仍是堤壩上極大的隱患。必須採取灌漿、回填土方等進行再治理,才能確保堤壩安全。

白蟻的基本防治方法

(一)生態防治法

生態防治法是在建築物、水利工程開工前、施工中、竣工後交付使用的長時間內和一系列的種植業工作中,根據防治白蟻的要求,採取各項必要的措施或開展各項活動,創造不利於白蟻滋生的環境,使建築物、土質堤壩和農林作物等免遭白蟻危害的一類防治方法。

(二)生物防治法

以自然界存在的種間鬥爭和白蟻與真菌的關係為基礎,利用白蟻的天敵來防治白蟻和利用真菌指示物找巢的方法。

(三)物理機械防治法

利用人工、器械和光、熱、電、聲、波等物理能來防治白蟻的方法。

1、挖巢法 2、誘殺法(燈光誘殺有翅成蟲、食餌誘) 3、熱殺法 4、建砂粒屏障阻止白蟻穿越 5、生物物理學在白蟻防治中的應用(高頻和微波滅蟻、放射性同位素示綜、利用聲頻探巢、利用電阻率探巢、用探地雷達探測白蟻巢)

(四)化學防治法

利用各種有毒的化學物質——藥劑,通過一定的方法,直接接觸白蟻蟲體,或者處理棲息、孳生場所、危害對象,使白蟻因接觸或吞食藥劑而中毒死亡,或者因此而產生忌避作用而不能侵入危害。它的特點是見效快、效率高,使用方法簡便,受區域性的小。

1、防治白蟻藥劑的劑型

二、 粉劑、可濕性粉劑、乳劑、水劑、油劑、片劑(錠劑)、煙劑

2、防治白蟻藥劑的使用方法

噴粉、噴液、壓注、燻蒸、壓煙、塗刷、浸漬、食誘藥殺法、跟蹤激素誘殺法、毒餌誘殺、建毒土帶、浸種浸苗、澆灌、灌含藥泥漿、防蟻藥帶包裹

3、常用的防治白蟻藥劑

有機氯類:滅蟻靈、氯丹

有機磷類:毒死蜱

散白蟻的綜合防治方法

1、散白蟻的檢查

要想取理想的防治效果,首先必須進行白蟻檢查,這樣在防治工作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國內外的檢查方法大部分是根據白蟻的危害特性來判斷,雖然有人在做紅外探測儀、聲音探測儀和氣味探測儀等嘗試工作,但總體來講探測不夠準確,侷限性很強。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總結出了“問、看、聽、探、撬”五字原則來檢查白蟻。

2、散白蟻的綜合防治方法

根據白蟻的生活習性,提出以下五種方法:

① 誘殺法 將引誘材料與滅蟻藥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製成白蟻誘殺劑,再將其加工成紙質誘殺卷。在不便施用觸殺藥的部位,如果發現白蟻或危害跡象,可用螺絲刀撬開一道縫隙或用電鑽打孔,將毒餌塞入孔內,再用膩子將孔洞密封。

② 誘集法 在蟻患房周圍,尤其是蟻害較嚴重的地方,選幾個點位,在每個點位上挖一個長寬深各為30釐米、20釐米、30釐米的坑,埋入兩個松木塊,其長寬厚分別為20釐米、10釐米、5釐米。兩木塊中間放誘殺卷, 用以引誘周圍環境中的白蟻來取食,並殺死建築物周圍的地下白蟻。

③ 噴霧法 主要用於樓房的門窗框和封閉陽台及平房的木屋架上、牆壁上和地面。用噴霧器進行噴霧,在不便噴霧的部位用刷子進行塗刷,目的是殺死白蟻並切斷白蟻“飛、爬、帶”這三個傳播途徑,從外部預防白蟻的生存、擴散和蔓延。

④ 灌注法 適用於平房和樓房。在被白蟻危害的門框、柱跟、窗框等靠下部位,以及緊貼門框的地面,如有縫隙,可用螺絲刀撬開,如果沒有縫隙,可用電鑽或電錘打孔,將噴霧器噴頭旋至線狀,然後將藥物灌入,再用膩子將其密封。

⑤ 環境治理法 對建築物周圍的環境進行防白蟻處理。首先對房屋周圍的舊木料進行檢查,並對其進行處理,處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其集中焚燒;另一種是將木材集中噴灑藥物,並用防雨布將其罩住,密封24小時。這樣可以將活蟻殺死,並使藥物漫漫滲入地面和木材中,預防白蟻再次危害,並有效的防止白蟻的擴散和蔓延。

台灣乳白蟻的滅治方法

台灣乳白蟻是我國危害最為嚴重的白蟻種類。分佈在北緯33.5o(江蘇建湖縣和安徽合肥市)以南地區。主要危害房屋建築,埋地電纜、倉貯物資及野外樹木。

蟻巢:乳白蟻營巢集中型大巢。巢是由土質、木質纖維、自身類便和分泌唾液粘合而成的蜂窩狀和片狀結構。蟻巢位置有地上、地下和樹中。蟻巢外表有三大特徵:

1.排積物(排泄物):俗稱“白蟻坭”是褐色或棕色的疏鬆坭塊,是工蟻建巢時從巢內搬出的沙坭、加上排泄物和唾液加工的物質。排積物通常堆積在巢的外圍。如門框兩旁、樑或柱與牆地交接處。大樹基部或樹基近地面稍下有蟻巢。在樹幹上或樹枝分叉處往往就有白蟻的排積物。

2.分飛孔(飛羣孔、移殖孔):分飛孔是有翅繁殖蟻分飛出孔口,每年4─6月繁殖季節,成熟蟻巢的有翅成蟲,從分飛孔飛出,雌雄配對建立新巢。分飛孔多數在蟻巢上方,有的與蟻巢相連。地下巢的分飛孔可離巢幾米至10m以上。分飛孔外形似長條形、長1─5cm,也有呈不規則顆粒狀、腎狀。平時孔口有坭堵住呈微凸起。

3.通氣孔(透氣孔、通風孔):一般認為,通氣孔是白蟻調節巢內體温、濕度的小孔。孔口直徑1cm,呈圓形似針孔狀,小米狀或芝麻狀。孔口有坭堵塞,非近看不易發現。通氣孔有幾個至數十個,呈不規則排列成梅花狀、虛線狀,時常與排積物、分飛孔連在一起,發現有通氣孔的位置,蟻巢就在其中,且是主巢。

除上述蟻巢三大特徵外,蟻路也是找巢的線索。蟻路是白蟻尋找食物,聯繫巢羣,通往分飛孔、通氣孔的通路,也是白蟻外出活動,保護自已免受天敵侵襲和避光保濕的掩體。蟻路分兩種:一是表露在外,用泥作掩體,呈條狀的“泥路”,另一種隱蔽在地下或木材中稱作“隧道”。通常越近蟻巢,蟻路越密集,越粗大,兵蟻也特別多。

滅治方法:

1.噴粉法:

1)通用粉劑的配方:

配方一 亞砷酸(毒劑)80%

滑石粉(填充劑)15%

三氯化二鐵(着色劑)5%

配方二 滅蟻靈粉劑一:

滅蟻靈(毒劑)50%

滑石粉(填充劑)45%

三氧化二鐵5%

2)施藥方法:

將藥粉裝在噴粉膠球中,用螺絲刀播入蟻巢,排積物、分飛孔或被害物內,待白蟻紛紛跑出時,手壓膠球,將藥粉直接噴入洞內,用衞生紙塞住孔口,使盡可能多的白蟻粘染藥粉,靠白蟻相互接觸傳染中毒死亡。儘可能在白蟻危害處,多點施藥,完全有可能達到整個巢羣滅亡。藥粉須保持乾燥,砷劑中毒夏天3─4天,冬天7─8天即可。滅蟻靈中毒較慢,通常要20─30天才能使全巢羣體死亡。

2.誘殺法:

誘殺法的通俗解釋就是 “誘敵深入,聚而殲之”。這包含“引誘”與“毒殺”兩個環節。房屋白蟻的滅治,常用坑誘和箱誘方法,坑誘常用在房屋外圍四周,箱誘多用在室內。

引誘──以白蟻喜食物質作基本材料,對台灣乳白蟻來説松木板(條)最好,適當加入有引誘能力的增效劑如甘蔗渣、松木屑、松花粉,再加一些引誘劑(跟蹤激素或密粘褶菌)。把這些材料放入30cm×40cm×30cm木箱中,野外的埋入地下,室內的用紙箱,放在白蟻出沒的地方,氣候太乾,適當灑些蔗糖水或洗米水。快的3─4天,慢的15─20天能引出數以千萬計的白蟻,時間再長一些,引誘箱可成為新的蟻巢。

毒殺──檢查發現誘殺箱中有大量白蟻時,噴施高效傳染力強的滅蟻靈粉劑,施藥後20 ─30天可達到100%死亡。

原理:利用白蟻羣體生活的生物學特徵,外尋找食物的白蟻,必然與主巢中的白蟻有往來聯繫的規律,白蟻各品級和個體之間相互愛撫、清潔及工蟻飼餵幼蟻、兵蟻、蟻王、蟻后等習性,把白蟻引誘到誘殺箱中集中施藥,使白蟻個體攜帶這種慢性中毒藥劑回主巢,相互傳染,最後全巢中毒死亡。優點如下:

滅治效果好,能使巢羣整體死亡;

不破壞建築物,不用開挖;

節省勞力,不污染環境,對人畜安全;

不用尋找蟻巢。

現代化的高層建築,白蟻主巢多在地下、牆壁空隙裂縫中或在室外樹木中。在鋼筋混凝土建築、牆、地都是高級瓷磚或大理石,要追挖蟻巢比較困難,採用誘殺法便可迎刃而解。

水庫土壩白蟻防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乃公元前234年韓非子《喻老篇》之記述;唐代詩人元稹《長慶集》中有“時術功雖細,年深福亦成,功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鯨”等記載,與現代人稱“千里金堤,潰於蟻穴”含義相,説明白蟻為害江河堤防的嚴重性由來已久,古今共識。

截至2001年底,我國已建成各類水庫8.4萬座,其中小型水庫8.1萬座。由於種種原因,數量龐大的小型水庫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責任不到位、管理粗放、帶病帶險運行等問題,直接導致了全國小型水庫安全事故頻發。據統計,1954至2001年間,全國共有3459座水庫發生垮壩事故,其中小型水庫多達3434座,平均每年近73座。金華縣境內有小(二)型以上水庫115座,其中就有病險水庫35座,其主要症狀之一就是白蟻危害,導致大壩滲漏。1956年嶺下鎮2萬立方米的葛周塘潰壩,沖毀7户,死7人;1997年7月14日,澧浦鎮9萬立方米的小青塘出險,因發現早,搶救及時有力,避免一起村毀人亡的慘劇。小型水庫現已成為全國防洪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和危及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隱患。

水庫土壩白蟻主要屬於白蟻科(Termitidae)的大白蟻屬(Macrotermes)和土白蟻屬(Odontotermes)中的白蟻種類。目前,大白蟻屬中已定名的有25種,土白蟻屬中已定名的有30種(黃遠達等,2001)。另外,在土壩上也常會有鼻白蟻科(Rhinotermitidae)的散白蟻屬(Reticulitrmes)、乳白蟻屬(Coptotermes)的一些種類,但它們基本上不成害,更不會引起土壩發生險情現象。

黑翅土白蟻(O. formosanus)屬白蟻科土白蟻屬,在我國有廣泛分佈,是水庫土壩的主要危害種之一。

1 水庫土壩白蟻產生的原因

水庫土壩白蟻的產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1 附近白蟻蔓延到土壩上水庫土壩兩側山坡上往往孳生白蟻,它們為了生存和發展,到處尋找食料和水源。水庫土壩的土壤温濕度以及護坡植被適宜白蟻生活。因此,山坡上的白蟻容易蔓延到土壩上來。這種情況下,一般先在壩頭出現蟻害跡象。

1.2 分飛到土壩上

白蟻在生物學特性上,其成熟羣體每年都有一個分羣繁衍季節,由於白蟻有翅成蟲的正趨光性,土壩或其管理用房的燈光容易將附近山坡中分飛的有翅成蟲吸引到土壩上來,在土壩內創建新羣體,營巢繁殖。這是土壩白蟻的主要來源。

2 白蟻對水庫土壩的危害

2.1 白蟻為害的地表特徵

白蟻的工蟻、兵蟻視覺退化而畏光,體壁又薄嫩易散失蒸發體內水份,加上白蟻本身的禦敵能力很弱,白蟻在外出地面活動時,一定要覆蓋起來,在其中進行取食活動。因此,土壩上如有白蟻危害,就可發現單一或連片被泥土包裹的枯枝落葉或樹木莖杆,如果濕度適宜,挑開包裹的泥土,即可發現大量的白蟻。

分飛孔是土壩白蟻成熟羣體產生有翅成蟲,從土壩內爬到地表層後出飛所經過的孔道,黑翅土白蟻的分飛孔凸出地面,在5--6月間很容易在有蟻害的土壩背水坡找到。有分羣孔出現,就説明土壩內有成熟的白蟻巢羣,已在土壩造成很多大的空洞,會有險情發生的可能性。

2.2 白蟻對水庫土壩的危害本質

白蟻對土壩的本質性威脅是在土壩內挖掘的四通八達的蟻道和主巢腔及眾多的菌圃腔。蟻巢一般修築在背水坡距壩面2米以下,常水位浸潤線以上。一般從有翅成蟲分飛配對到成熟羣體,歷經8--10年,主巢腔積可達0.15M3,再加上菌圃和蟻道,一個羣體可掏空土壤約1M3的腔積。2001年四川南部縣龍洞灣水庫土壩挖掘解剖一個黑翅土白蟻成熟羣體,其主巢直徑達120釐米,直徑約10--20釐米的半球形菌圃腔數十個(沒有全部追挖),主巢距壩面垂直深度340釐米。白蟻除在背水坡取食植被外,還可通過地下蟻道,穿過土壩到迎水坡取食枯枝落葉和浪渣,而當汛期水位上升時,水流便有可能進入隱藏在土壩內的蟻道和巢腔內,造成散浸、管漏、跌窩和滑坡等險情。

有些水庫為增加蓄水量而加高培厚土壩,但在工程實施前未把舊土壩內已存在的白蟻隱患進行徹底清除,就把相當厚的土層覆蓋上去,將原土壩內的白蟻隱患埋藏得更深了。白蟻巢穴越深,對土壩的安全威脅就越大,水位一提高,常會發生因蟻患導致的險情。

2.3 蟻害程度分級鑑定1995年,對四川地區的部分水庫土壩進行蟻害情況抽查,預先設計調查表,除水庫概況的一些欄目外,將蟻害程度分為四個等級:

Ⅰ. 土壩外圍有蟻點、泥線、泥被,未見侵入土壩;

Ⅱ. 土壩壩頭有蟻點、泥線、泥被,壩體內無蟻巢(分飛孔);

Ⅲ. 壩體內有蟻點、泥線、泥被,壩體內營巢,土壩運行情況正常;

Ⅳ. 壩體有蟻點、泥線、泥被,壩體內營巢,土壩結構、運行存在問題(如管漏等)。這個分級標準能基本上區分鑑定土壩的不同蟻害程度,實踐證明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3 土壩白蟻防治

3.1 防治方法

防治白蟻的方法很多,如挖巢法、灌注藥劑法、薰煙法、先進的放射性同位素探巢法等,但實施起來都有較大侷限性和技術難度,我們在實踐中多采用簡便易行的方法,如:

3.1.1 噴施滅蟻靈粉劑 當土壩上泥被泥線分佈較密且白蟻數量多時,可挑開泥被泥線或分飛孔,用噴粉球直接向白蟻身上噴施滅蟻靈粉劑,利用白蟻傳遞信息時相互接觸及生活習性上的交哺吮特性,可使藥劑在羣體內迅速傳播,達到消滅白蟻羣體的目的。

3.1.2 投放白蟻誘餌劑 即以白蟻喜食物為主要組分,配以適量化學藥劑,引誘白蟻取食後中毒死亡。我們採用白蟻誘餌劑一般將誘餌劑投放在白蟻活動的場所,覆以乾草或壓上磚石,效果明顯。經過幾年連續投放,蟻害的地表特徵。

3.1.3 灌毒漿防治 有些病庫往往採用灌漿法加固土壩,此時可在每立方米泥漿中加入100克50%氯丹乳劑,具有預防和滅治的雙重功效。其原理一方面殺滅過漿蟻道、蟻巢、菌圃內的白蟻;另一方面,毒化壩體土壤,防止白蟻孳生營巢,並在迎水坡和背水坡間形成隔離牆,阻止白蟻向迎水坡修築蟻道,避免管漏現象發生。

3.2 防治效果檢驗

一般施藥一個月後或第二年同期,蟻害地表特徵明顯減少,説明滅治已有效果。但停藥二、三年後由於幼齡羣體的繁衍擴大,泥被泥線等地表特徵又會明顯增加。因此,防治土壩白蟻必須堅持連續幾年施藥,才能真正達到控制蟻害的目的。

鹿角菌(Xylaria nigripes)又名炭棒菌,是白蟻衰亡蟻巢中長出的一種真菌,一般正常巢位深度的巢穴均可在死亡後長出,據此可以檢驗防治的效果。如金華市水角壟水庫施藥後,第二年5月找到10個炭棒菌的密度羣,由此判定已至少殺滅了10個白蟻羣體;其他水庫每年施藥後也有炭棒菌長出,因而可以肯定上述滅治方法都是有效的。

四、園林樹木的白蟻預防

白蟻對園林觀賞樹木的危害很普遍,樹木受白蟻危害的程度,常與樹木的年齡有關,樹齡越大危害率也越高危害園林樹木的白蟻主要有黑翅土白蟻,黃翅大白蟻,台灣乳白蟻,黑胸散白蟻,黃胸散白蟻,尖脣散白蟻等.

白蟻種類不同,對樹木的危害情況也不一樣,台灣乳白蟻以蛀食木質部為主,所以在樹木表面發現蟻害比較少,但對樹木的危害卻很大,還常在一些樹幹中或根部建築巢穴;黑翅土白蟻和黃翅大白蟻一般先危害樹幹表皮,木栓層,後期在逐步向木質部深入,一般黃翅大白蟻蛀蝕比黑翅土白蟻更深;黃胸散白蟻一般危害表皮內的淺木質層,但後期也可深入木質部深處危害.

1)檢疫.樹木遷移的過程,往往無意中把白蟻攜帶過去,使之蔓延危害,所以在移栽樹木時,一方面要注意把殘留活動白蟻徹底處理後,再予種植;另一方面,不要選用已被白蟻嚴重危害,特別是帶有台灣乳白蟻巢的樹木,以免蟻害擴展.

2)消滅有翅成蟲,防止新羣體產生.羣體內的有翅成蟲是新羣體的創造者,每年4-7月分飛繁殖,.這期間可利用趨光性,設置燈光誘殺 4)消除園林白蟻孳生場所.園林中常有些枯樹,死根,伐樁,樹棍長期置於露天下,受潮後易腐朽,成為白蟻喜食材料,對白蟻有一定的引誘力,必須清除乾淨.

5)避免機械損傷樹木.傷口是白蟻的主要的入侵口,因此在修枝,整形等操作中,避免造成大的傷口,在中耕,整地及其他人為活動中,不要造成機械損傷.已形成的傷口,應塗刷防蟻藥劑後再塗水柏油等防護.

6) 堵塞孔洞,修補創傷.有些大樹會有空心孔洞或者大的創傷,要及時塗刷防蟻藥劑,再用水泥碎石堵塞修補,或用水泥沙漿修補,一來美觀好看,二來防止白蟻入侵.

7) 藥的處理.用50%氯丹乳劑的10倍稀釋液或9202(樂斯本混合液),環塗樹木近地面部分,預防黑翅土白蟻等的上樹危害有一定作用;另外,於苗間開溝,撒放2%氯丹粉劑,對預防扦插木受白蟻危害有一定效果。

3)保護天敵.

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

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沒準兒會出現一些突發事故,為了提高風險防範意識,把損失降到最低,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應急預案。編制應急預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1

  第一條 目的

  為進一步增強二期基建抗洪搶險和處置突發汛情的能力,切實做到“思想、組織、措施、物資”四個落實和“人員、措施、工作”三個到位,確保基建安全渡汛,特制定本防汛預案:

  第二條 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xx電廠二期擴建項目工程基建抗洪搶險工作。

  第三條 應急準備

  1.成立xx電廠二期工程項目基建事故處理指揮部

  2.各施工單位要成立抗洪搶險突擊隊和制定防洪預案。發生險情後,基建事故處理指揮部成員要率先趕赴搶險現場,迅速調集各抗洪搶險突擊隊及其它搶險人員,進入險情地段實施抗洪搶險。各搶險突擊隊要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全力以赴確保基建設備、人員安全。

  3.進入汛期前,各施工單位負責對防洪設施的全面檢查,負責防洪器材、物資的準備工作。安全監督辦公室對各有關部門防汛檢查情況彙總,監督清理障礙,確保排水設施暢通。

  4.各施工單位要經常檢查、試轉排水設備,確保應急狀態下隨時啟動。

  5.進入汛期後,各施工單位要把防洪作為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巡邏人員要24小時掌握防洪險情,發現問題後要立即嚮應急處理辦公室報告。

  6.各施工單位應組織職工學習本預案,明確組織分工及各項要求。在進入汛期前組織一次抗洪演習。

  第四條 應急響應

  1.險情發生後,基建應急處理指揮部人員應立即通知防洪隊員參加搶險工作。

  2.各施工單位負責人及防洪隊員在接到通知後應在10分鐘內趕赴結集地點,按照組織分工立即行動。

  3.防洪隊員開啟防洪泵排水,防洪隊員迅速將現場的所有下水蓋板掀起便於瀉洪,並利用防洪沙袋壘牆堵水。阻止洪水向廠房倒灌。

  4.當洪水過大,固定排水泵不能滿足要求時,應立即加裝臨時排水泵,確保順利泄洪。

  5.防洪隊員要發揚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堅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全力以赴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6.各抗洪搶險突擊隊要以大局為重,互相配合,認真組織,堅決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防洪搶險任務。

  第五條 後勤保障

  1.各施工單位必須準備足夠的防洪器材、物資並應做到專人管理,建立台帳、以及領用、發放記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藉口用以防汛以外用途,否則將給予每人次500元及以上經濟處罰。

  2.車輛、生活、醫療保障由各施工單位負責。

  3.在組織所屬人員做好抗洪搶險的同時,注意督促執勤人員堅守崗位,加強巡邏檢查,嚴防不法人員乘機破壞,確保治安穩定。

  第六條 防洪抗災應急機構及聯繫電話

  第七條 附則

  1.本預案由安委會辦公室歸口管理。

  2.本預案由安委會辦公室負責解釋。

  3.違反本預案的規定,不落實責任,不履行義務,造成事故擴大者,按規定考核。

  4.本預案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

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2

  為切實加強水利工程防汛工作,避免和減輕汛期由洪水造成損失,維護人民羣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省、市、縣關於2015年安全防汛的總體要求,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水利工程隱患分析

  鄉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佔全鄉幅員面積的85%,丘陵、河谷及平壩僅佔15%。境內木門河、石龍河貫穿五個村,小型水庫、山坪塘、微水池、渠堰分佈較廣,一遇洪水積水較快,加之個別塘、庫修築質量較差,排洪設施不齊,管護責任不明確,一旦發生決堤、溢洪、超過警戒水位現象危及範圍較大。就誘發因素而言,受區域性降雨影響十分明顯,高峯期主要集中在5至10月份。

  二、救災準備

  (一)救災人員準備。主要由黨員幹部、民兵、志願者

  及受災地區的羣眾組成。在分析災情大小的前提下,對參加的人員數量及構成進行周密部署,適時對救災隊伍繼續培訓和演練,提高救災水平。

  (二)救災物資儲備。包括搶險現場急需的物資和災後災民生產、生產急需物資兩大部分,根據災害發生髮展趨勢,組織相關部門籌集足夠的救助物資。

  (三)救災資金的籌集。在開展救災自救的同時,要根據災害嚴重程度及災情的發展,及時向鄉及上級有關部門彙報災情,爭取救災資金補助。

  三、應急措施

  (一)開展搶險抗災。組織救災隊伍和發動廣大羣眾進行緊急搶險救災工作。

  (二)轉移安置災民。發生突發性災害對人的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脅時,各村、各部門要協同鄉立即組織救災隊伍對災民進行轉移安置,同時保障轉移安置災民的生活。

  (三)及時救治。衞生院、畜牧站組織人員對損傷的人員和畜禽實施緊急救治,並對災區嚴格消毒防疫,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四)加強監控。對病、險塘(庫、堰、渠)要設置警示標誌,落實專人嚴密監測,重點排查,防止不安全事故發生。

  (五)恢復基礎設施。各村要組織羣眾對毀壞的設施、道路和線路進行搶修,及時恢復。

  (六)抓好生產自救。全面落實幫扶措施,組織羣眾恢復生產,指導農民採取生產補救措施。

  四、災情收集和報告

  各村(居)民委員會和各部門要確定一位信息蒐集人員,落實值班制度,暢通信息渠道,發現災情後,各村及各部門在抓好搶險救災的同時,要及時組織人員調查、統計、彙總災害損失情況,並上報鄉,對重大災情要組織人員深入災區核實情況,及時彙總,向縣級有關部門報告,並爭取救災資金和物資支持。

  五、預案啟動的條件及時間

  (一)預案啟動的條件。凡是發生重特大災害,本預案啟動。受災的村、單位按本預案及時行動,開展抗災搶險。

  (二)預案啟動的時間。各村各單位接到災情後,立即向鄉報告,根據災害等級確定救災應急預案的啟動時間。

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3

  一、使用範圍

  內河抗洪應急預案適用於縣城區範圍內發生洪澇災害時的內河抗洪搶險應急管理。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抗洪搶險的應急管理,局設立抗洪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及各抗洪搶險應急小組(具體名單見附件)。領導小組設在局機關,全面負責抗洪應急處理的指揮。各抗洪搶險應急小組設在局建設科,聽從領導小組的指揮,負責落實具體的抗洪搶險措施。

  三、崗位職責

  1、領導小組組長職責:聽從縣應急指揮中心的指揮,貫徹執行縣應急管理程序,嚴格按照縣抗洪應急預案處理應急事故;全面負責局抗洪搶險的應急處理;調配局系統內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應急資源;組織對抗洪應急事故的分析;負責系統外的聯繫與協調。

  2、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職責:對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負責;負責應急命令的傳遞,具體指揮抗洪搶險工作,督促應急管理程序的貫徹與落實;負責局應急預案的編制、演練和修訂,組織局應急預案的響應和實施,並指導各應急小組開展具體的.抗洪搶險工作;參與抗洪應急事故的分析研究。

  3、應急小組組長職責:貫徹執行應急管理程序,嚴格按照抗洪搶險應急預案處理應急事故;自覺參加抗洪應急管理的各項培訓,並對抗洪應急預案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負責組織抗洪應急事故的勘測、分析,出具事故報告,制訂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報領導小組。

  四、各應急小組職責

  應急小組設後勤保障組、搶險一組、搶險二組,各應急小組組長負責指揮本組搶險工作,必要時領導小組可進行統一調配。

  後勤保障組職責:聯繫好15t吊車一輛,10t以下吊車1輛,挖掘機2輛,貨車4輛;聯繫好管材(dn100/65)、碳鋼焊條、沙袋若干,常用工具2套;聯繫好現場救護小組;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隨時負責調配局系統內各機械設備及物資資源,保證抗洪搶險所需物資按時保質到位。

  搶險一組職責:準備好10t吊車、挖掘機、貨車各一輛;準備好搶險人員20人;隨帶常用工具2套;隨時做好搶險準備;人員、物資不夠時向領導小組調撥;全力以赴做好搶險工作。

  搶險二組職責:準備好10t吊車、挖掘機、貨車各一輛;準備好搶險人員20人;隨帶常用工具2套;隨時做好搶險準備;人員、物資不夠時向領導小組調撥;全力以赴做好搶險工作。

  五、事故處理程序

  1、在汛期到來前,領導小組應組織各應急小組對抗洪搶險的人力、物力、財力準備工作進行一次預查。各應急小組也應對職責範圍內的地域防洪能力進行一次預查,發現問題的應及時告知局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要切實解決預查中發現的問題。

  2、當接到縣的抗洪指令後,領導小組應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同時將信息傳遞給領導小組成員和各應急小組組長。

  3、領導小組成員、應急小組組長,應馬上各就各位,並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各工程領導小組所屬的各類機械操作人員,也應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隨時待命。

  4、各應急小組組長在接到領導小組的指令後,應馬上組織人力、物力等應急資源,趕赴現場進行指揮,同時拉好警戒線,防止相關人員進入現場。領導小組也應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現場協助指揮,組長留待局機關進行指揮。

  5、在進行抗洪搶險的過程中,應嚴密注意險情的發展,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組織搶險人員撤離,並通知領導小組進行緊急處理。

  6、在進行現場抗洪搶險時,應急小組組長應每隔30分鐘向領導小組報告一次現場情況。

  7、無搶險任務的小組,要在責任區域內做好24小時不斷人的巡查工作,發現情況應馬上報告領導小組。同時做好搶險工作準備,隨時聽候領導小組調遣。

  8、現場抗洪搶險結束後,各應急小組組長應對現場搶險人員進行清點,同時清理現場。

  9、抗洪搶險結束後,領導小組應組織對事故進行分析、總結,制定糾正、預防與改進措施,同時要對各區域的防洪能力進行一次複查,切實消除隱患。

  六、抗洪應急預案培訓及演練

  1、抗洪應急預案的培訓由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按照批准後的抗洪應急預案組織本系統人員參加培訓。

  2、抗洪應急預案演練每年一次。應急指揮辦公室負責演練計劃的執行,演練結束後,對演練進行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方案與計劃,不斷提高應變能力。

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4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的目標。xx鎮早部署,全面落實各項防汛責任制,確保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一)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

  (二)堅持“因地制宜,專羣結合,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組織機構:設立xx鎮防汛應急搶險指揮部,作為常設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全鎮防汛搶險工作。由xx任政委,鎮長xx指揮長,其他班子成員任副指揮長,民政、中心校、派出所、司法所、水利站、衞生院、財税所、消防隊負責人及各行政組組長任成員。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副xx兼任。

  防汛搶險指揮部在指揮長的領導下,研究、決定和部署汛期重大險情的應急處置工作,副指揮長和成員按照業務分工負責相關類別險情的應急處置工作。辦公室主任協助應急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處理有關工作。

  (二)工作職責:指揮部負責領導、組織全鎮的防汛抗旱工作,指導轄區內各村、鎮直各單位成立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防汛抗旱機構,安排1-2名防汛抗旱聯絡員。及時掌握全鎮汛情、旱情、災情並組織實施抗洪搶險及抗旱減災措施,協調解決防汛抗洪經費和物資問題,組織善後和重建工作。

  (三)隊伍配備:成立鎮村兩級防汛應急隊伍,各村安排1名防汛聯絡員,各村成立30—50人的應急隊伍。應急搶險隊伍主要完成急、難、險、重的搶險任務;村級搶險隊伍主要為搶險提供勞動力和完成對搶險技術設備要求不高的搶險任務。應急隊伍隨時待命,發生險情,隨叫隨到。

  三、預防預警和監測機制

  (一)預防預警信息:與氣象部門進行積極對接,加強對轄區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和預報,當預報即將發生嚴重水旱災害時,鎮防汛指揮部應提早通知各村、鎮直各單位做好相關準備。洪澇災情發生後,鎮防汛指揮部應及時向縣防汛指揮部報告洪澇受災情況,並組織力量實施搶險救災。

  (二)巡查觀測:汛情發生後,防指成員及各級幹部要密切關注水情、雨情。一旦突降大雨,雨聲即是命令,各級防汛組織和防汛人員要立即到位。堅持24小時值班巡邏制度,主要河段,每公里安排3人巡查,一旦發現危險徵兆,立即向周邊羣眾報警,實現快速轉移,並報縣防汛指揮部,以便及時組織抗災救災。

  (三)汛前工作

  1、鎮防汛指揮部組織幹部羣眾對河道清障,清雜。

  2、各指揮點組織人員進行拉網式巡邏,對發現的險情要及時登記彙報,並對散浸等出險處插標誌。

  3、對涵閘陡門和險工要段等要安排專人看守。

  4、各指揮點對轄區內可能導致險情發生的現象應積極採取疏、堵等措施及時處理。

  5、各村巡邏隊、基本搶險隊做好準備,並按每村50人組建後備搶險隊。

  四、防汛預案

  進入汛期後,防汛人員及時到崗到位,各村、鎮直各單位要密切注視有關部門發佈的險情等級和氣象動態,有針對性地搞好預防工作。

  (一)汛情發生後,鎮村幹部應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在確認發生險情後,組織調動各級防汛隊伍進行搶救。同時,將險情現場的情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和領導。要注意險情現場搶救過程中不允許老人、兒童、孕婦、身染疾病的人員參加,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事故的發生。

  (二)鎮防汛指揮部辦公室接到險情事故報告後,值班人員應第一時間立即向帶班領導報告;第二要通知相關的人員立即組織人員前往現場搶救。同時做好搶險的準備、記錄、協調、通訊聯絡等工作。

  (三)有關領導和帶班領導在接到汛情報告後,應迅速趕到防汛指揮部辦公室,根據現場報告提出緊急處置方案,並組織人員落實實施。

  (四)鎮防汛指揮部辦公室根據鎮和防汛指揮部領導的指示,向鎮有關部門及有關單位通報汛情情況,要求其做好應急準備工作,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

  (五)鎮防汛指揮部帶班領導在確認現場情況後,有權調用現場各村和鎮直單位的防汛人員、車輛、設備器械。

  (六)根據汛情發展情況,有可能釀成大的災害的,應及時成立防汛現場搶救指揮部,由指揮部政委或託指揮長召開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人員及有關成員的緊急會議,提出處置方案,組織落實搶救工作。有關單位、人員應服從指揮部的調動。

  (七)發生汛情面積較大,損失較嚴重,災後鎮防汛指揮部辦公室應立即組織有關人員赴現場進行調查,並提出詳細的調查報告上報市防汛指揮部。同時組織有關部門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衞生防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水毀修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善後工作。

  五、防汛搶險物資儲備、管理及調用制度

  (一)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工作方針,防汛搶險物資由鎮防汛抗旱辦公室負責儲備。

  (二)鎮防指防汛物資儲備的品種包括編織袋、麻袋、鐵杴、雨衣、雨靴、水泵、水泥、沙子等。

  (三)防汛抗旱物資必須“專物專用”,由鎮指揮部統一調度,需經鎮防汛抗旱辦批准方可動用,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挪用。

  (四)儲備物資的調用,堅持以下原則。①“先近後遠”,先調用離防汛搶險地點最近的防汛儲備物資;②“滿足急需”,當有多處申請調用防汛儲備物資時,若不能同時滿足,則先滿足急需的單位;③“先主後次”,當有多處申請調用防汛儲備物資時,若不能同時滿足,則先滿足防汛重點地區、關係重大的防洪工程的搶險。

  (五)汛前鎮防汛辦要負責組織人員對防汛物資、器材儲備管理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六、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一)鎮辦公室。協調防汛指揮機構與部門之間的關係,籌備召開防汛工作會議以及轄區內需要出面協調的有關防汛工作,表彰防汛抗災先進等。

  (二)鎮武裝部。遵照有關防汛工作的指示,搞好軍防工作。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做好準備,根據地方防汛抗災的需要,隨時投入抗災工作。

  (三)水利站。必須常年抓好防汛工作、加強水利設施工程建設,依法管理、做好工程加固除險、河道清障,確保效益和安渡汛期。臨汛之前,組織水利工程安全大檢查,災後及時彙總上報災情,組織修復水毀工程。

  (四)民政所。在上級和同級領導下,做好危房和危險區域的民房調查,做到心中有數,並協助當地組織加固維修或計劃遷移。災後組織救災款物,有計劃有步驟地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五)農業辦。負責抓好受災農作物的搶救工作及災後農業生產自救、恢復生產的技術指導。

  (六)派出所:負責搶險現場治安、交通秩序管理工作。

  (七)衞生院。汛期做好洪水防範區醫療用品、藥物等的供應工作,組織醫療隊分赴災區加強疫情監測,防止疾病流行。

  (八)電管所:負責電力保障工作。

  (九)消防隊:負責汛期期間的其他次生災害的防範工作。

  (十)中心校:要負責中學、小學、幼兒園在校生的安全、疏散轉移工作。

  (十一)各村。村黨支部是指導和組織幹部羣眾投入防汛工作的直接領導,也是第一責任人。必須牢固樹立“防汛無小事”的觀念,堅守崗位,深入一線,盡職盡責地抓好防汛工作。

  七、防汛值班制度

  (一)汛期值班,必須24小時不間斷值班,非汛期若遇到異常氣象預報,防汛辦公室及時安排臨時值班。

  (二)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開。

  (三)值班人員應做好信息詳細記錄。內容包括來電單位、姓名、通話內容、時間等。需要請示處理的事情辦完後,要記錄辦理情況、值班人員簽名。

  (四)按時收聽、記錄氣象預報。當氣象台發出暴雨警報時,要向防汛辦公室領導彙報。

  (五)切實做好交工作,準確記錄發生的重要情況、結果以及遺留問題等等。

  八、獎勵與責任追究

  對防汛搶險和抗旱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勞動模範、先進集體和個人,由鎮表彰並向上級推薦表彰;對防汛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公務員法》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並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5

  切實發揮基層民兵組織在防汛搶險救災中的積極作用,有效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現根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一、指導思想

  應對突發性洪澇災害,積極投入搶險救災,確保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全鎮經濟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確保拉得出,打得響,堅決完成防汛搶險救災各種急難險重任務,努力減少災情損失,積極發揮民兵在抗洪搶險中的突擊作用。

  二、組織領導

  鎮成立防汛搶險指揮部,總指揮由人武部黃海清同志擔任,成員:陳鳴川、曹欣、楊黎、何宏陽、樑尤軍,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鎮人武部,主要負責處理抗洪搶險期間的突擊性工作。

  三、力量組成和任務區分

  以全鎮基幹民兵為骨幹,鎮人武部成立由陳鳴川帶隊的防汛搶險應急排,各村(社區)成立由民兵營長帶隊的基幹民兵應急小分隊36人,根據災情的發生和任務需要,組織全體民兵及時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應急排人員應具有合格、軍事過硬、紀律嚴明、作風優良的素質,有發揚連續作戰,吃苦耐勞、勇於獻身的精神,並能完成任務。應急排共36人。副陳鳴川任排長,下設6個班,每班6個人,講治社區、九嶺崗村、石家壩村、高峯村、鎮龍寺村、燈塔村五個村(社區)民兵營長擔任班長。同時,根據全鎮災情情況,協同各村居防汛搶險小分隊共同作戰,堅決完成任務。

  抗洪搶險救災領導小組在鎮、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掌握抗洪防汛的全面情況,負責處置地震、洪汛等引起的災情;負責檢查各村(社區)民兵營抗洪搶險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負責指揮協調各片民兵搶險救災行動。現場指揮組在鎮抗洪搶險領導小組的指揮下,主要負責民兵的搶險救災的現場指揮和協調;負責落實搶險救災所需的通信、車輛、醫療、生活等各項保障措施;協助各村做好搶險救災中民兵的思想工作、紀律、安全保衞的宣傳教育工作,注意發現和宣揚典型。鎮機關大院的自救工作由陳鳴川、劉真負責。必要時經鎮、同意後可動用民兵應急分隊人員。

  四、各種保障

  (一)通信。指揮部的命令或通知主要是用電話聯繫或摩托車載人聯絡,執行任務時改用對講機。

  (二)交通。鎮機關自備車一輛,派出所、衞生院各派車一輛,在指定地點待命。

  (三)生活。鎮食堂提供。

  (四)救護。鎮衞生院抽調精幹醫護人員,攜帶急救藥品和器械,隨分隊行動。

  五、要求

  (一)汛期前,加強教育,提高戰略觀念。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國防意識,把防汛搶險工作放在首位,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堅決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二)落實人員,搞好演練。針對當前防汛搶險形勢,組織好應急排人員。各村(社區)民兵營長要把應急分隊人員落實到具體人頭。結合鎮情,對照預案,根據實地、實情進行實兵演練,鍛鍊隊伍。

  (三)加強與上級防汛指揮部的聯繫,時刻關注動態,認清嚴峻形勢,與水利部門溝通聯繫,加強協作,確保本地區安全。

  (四)備足防汛物資,保障車輛運輸,隨時打贏防汛搶險攻堅戰。

抗洪搶險的應急預案6

  一、制定本預案的目的

  為確保汛期學校財產和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立足防大汛、抗大災,確保無重特大事故發生,根據省、市、縣相關法規,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我校抗洪搶險時使用。

  三、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為加強對抗洪搶險的領導,學校成立由同志任組長,同志等任副組長,等同志為成員的抗洪搶險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要負責汛期處理日常事務、協調各部門關係、上載下達領導指示等各項工作,由湯勇兼任辦公室主任。

  (二)應急工作組

  學校成立抗洪搶險應急工作組,組長,副組長,成員其職責是:具體負責災前預警、災情上報、災情動態分析等工作。應急工作組值班安排如下:

  (三)抗洪搶險隊

  學校成立抗洪搶險應急搶險隊,組長,副組長,成員等。

  (四)後勤保障組

  學校成立抗洪搶險後勤保障組,張興德同志任組長,王志勇、湯勇為成員,主要職責是:提供各種防汛搶險物資(包括救援車輛、器材、物資、生活服務、醫療保障等),保障抗洪搶險工作順利進行。

  第四條職責分工

  (一)抗洪搶險領導小組在教育局統一領導下,聽從縣、鎮防汛指揮部統一指揮,並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負責學校抗洪搶險工作。

  (二)學校抗洪搶險隊在學校受災時負責實施緊急救援,搶險隊員在汛期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做到指揮統一,行動軍事化,隨時聽從調遣,一聲令下,立即出動。

  第五條學校校長是抗洪搶險第一責任人,學校一旦發生災情,務必在第一時間內向局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學校應急工作組和抗洪搶險隊人員在第一時間趕赴第一線,實施救援,確保安全渡汛。

  第六條該預案如無特殊情況變化,將作為長期防洪搶險工作依據。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