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統一度量衡分別指什麼

來源:趣味經驗館 1.85W

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税收入,商鞅製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如今傳世之“商鞅量”,上有銘文記有秦孝公監造,“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為升”。從“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規定的1標準尺約合今0.23公尺,1標準升

度—計量長短的用的器具;量—測定計算容積的器皿;衡—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包括了:1標準尺約合今0.23公尺、1標準升約合今0.2公升和鬥、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標準。 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税收入,商鞅製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製造標準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國統一施行

秦統一度量衡分別指什麼

?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於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物體的統稱。度量衡的發展大約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因地域和國情不同計量統計方式不同。

秦國統一度量衡的意義在於: 1、秦國統一度量衡後讓秦國各地在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上有了標準的度量準則,給當時的商業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例如北朝一斤等於古二斤,但長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無法度量。 2、秦國統一度量衡

秦統一度量衡分別指什麼 第2張

“度”詳解長度單位的名稱,產生很早,上古時都是以人身體的某個部分或某種動作為命名依據的,例如寸、咫、尺、丈、尋、常、仞等都是。在這些名稱中,尺是長度的基本單位。一尺的長度與一手的長相近,容易識別,所以古時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識也”等的説法。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實用單位,並且單獨構成一個系統。仞與尺的比例關係,一向沒有明確的定數,説一仞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認為是八尺。周代以前的長度單位的名稱,經過《漢書·律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個,並在寸位以下加一“分”位,丈位以上加一“引”位,都是十進,這就是所謂五度。長度的小單位,一般都是算數學者使用的。所謂“度長短者,不失毫釐”,只是表示測量時應該具有微小數的精度的意思。《孫子算經》捲上有“蠶所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秒,十秒為一毫,十毫為一釐,十釐為一分”的説法。這些十退位的分、釐、毫、秒、忽成為算術上專用的小數名稱和長度小單位名稱。到了宋代,把秒改為絲。清末時把長度小單位定到毫位為止。

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封建社會的發展。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其統治。有利於各地方之間的交流,方便了各地的物品相互流通 。它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貿易交流,也為國家收取賦税創造了必要條件。同時也為中華民族史前史後的發展奠定

秦統一度量衡分別指什麼 第3張

“量”詳解量器是封建社會計量農產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計量產生最早,它的單位名稱也最複雜。在《左傳》、《周禮》、《儀禮》、《爾雅》等經典著作中都有關於容量單位的記載,其專用名稱有升、鬥、斛、豆、區、釜、鍾以及溢、掬等。同長度一樣,周代以前容量單位也是用人的身體計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兩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單位。《小爾雅·廣量》説“掬四謂之豆”,《左傳·昭公三年》説“四升為豆”,這兩種説法是相通的,就是説掬也就是升。升的本義是“登”、“進”的意思,兩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數,然後從這個數登進,按四進有豆、區、釜,按十進有鬥、斛。所以升(亦即掬)是容量的基本單位。後來《漢書·律曆志》對容量單位作了系統的整理,命名為龠、合、升、鬥、斛五量,一合等於二龠,合以下都是十進(宋以後一斛為五斗)。升是容量的基本單位,鬥和斛則為實用單位。至於《説苑·辨物》雲“十龠為一合”,説法有所不同,可資參考。附帶提一下石,石本來是重量單位,為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漢開始,石也作為容量單位,與斛相等。關於容量的小單位,《孫子算經》捲上説:“六粟為一圭,十圭為抄,十抄為撮,十撮為勺,十勺為合。”這樣,六粟為一圭(一説,十粟為一圭),其餘圭、抄、撮、勺以及合、升、鬥、斛八個單位,都是十進。這種計算方法,自漢代以後一直都在採用。

1、統一貨幣 形式各樣的貨幣也被統一成被稱為“半兩錢”的貨幣。半兩錢重半兩(一兩為24銖,半兩則為12銖約8克),是一種中央部分鏤有四方孔的圓形錢幣。這種圓形方孔的形態,不僅成為歷代中國鑄造錢幣的典範,朝鮮、日本也蹈襲了這種鑄幣形態。 2、統一

秦統一度量衡分別指什麼 第4張

“衡”詳解很早以來,銖、兩、斤、鈞、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單位。但古時對重量單位的説法複雜不一。例如《孫子算經》捲上:“稱之所起,起於黍,十黍為一絫(“累”的古字),十絫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説苑?辨物》:“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銖。”《説文·金部》:“錙,六銖也。”《淮南子·銓言》高誘注:“六兩曰錙。”《玉篇·金部》;“鎰,二十兩。”《集韻·質韻》:“二十四兩為鎰。”等等。“黍”、“粟”、“絫”、“圭”等,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稱,實際上早已不用。“錙”、“鎰”及“鍰”、“釿”等都是借用錢幣的名稱,也早就不用。所以各家説法有種種不同。自《漢書·律曆志》把銖、兩、斤、鈞、石這五個單位命名為五權之後,名稱就比較一致起來,直至唐代都沒有改變。其進位方法頗值一提: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關於使用兩以下的錢、分、釐、毫、絲、忽等小單位,南朝 樑陶弘景《名醫別錄》曾説:“分劑之名,古與今異,古無分之名,今則以十黍為一銖,六銖為一分,四分成一兩。”唐蘇敬注云:“六銖為一分,即二錢半也。”可見自唐代起已把本作為貨幣的“錢”當作重量單位,並且“積十錢為一兩”,但那時分的進位還沒有確定為錢的十分之一。再説分、釐、毫、絲、忽等,原是小數名稱,後從長度借用為重量單位名稱,自宋代開始定為錢的十退小單位。宋代權衡的改制廢棄了銖、絫、黍等名稱,其重量單位名稱自大到小依次為石、鈞、斤、兩、錢、分、釐、毫、絲、忽,其進位方法已如前述。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但有一點須指出,宋元明清之醫方,凡言“分”者,是分釐之“分”,而晉唐時一分則為兩錢半,二者不同。度量衡的發展度量衡的發展大約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傳説黃帝“設五量”,“少昊同度量,調律呂”。度量衡單位最初都與人體相關:“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這時的單位尚有因人而異的弊病。《史記·五帝本紀》:“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見東方君長,合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如五器,卒乃復。”《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身為度,稱以出”,則表明當時已經以名人為標準進行單位的統一,出現了最早的法定單位。距今5000年前的大地灣仰韶晚期房F901中出土的一組陶質量具,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的量器。大地灣這套陶質古量器,出土於房F901的主室中(前堂);主要有泥質槽狀條形盤、夾細砂長柄麻花耳鏟形抄、泥質單環耳箕形抄、泥質帶蓋四把深腹罐等。其中條形盤的容積約為264.3立方厘米;鏟形抄的自然盛穀物容積約為2650.7立方厘米;箕形抄的自然盛穀物容積約為5288.4立方厘米;四把深腹罐的容積約為26082.1立方厘米。由此可以看出,除箕形抄是鏟形抄的二倍外,其餘三件的關係都是以十倍的遞增之數。為了與古代量具名稱相貼切,我們將在其相應容量的名稱上冠以升、鬥、斛之稱謂,即可稱為"條升、抄鬥、四把斛"等,另外,在大地灣仰韶早期遺蹟中出土的幾件骨匕和鏟形器上多見有等距離的圓點形鑽窩刻度,並在窩內塗有紅色顏料,它們應為當時測定某些東西長寬地尺度。包括前述F901內所出的一組陶質量具在內,它們都是我國最早“度、量、衡”器的實物佐證;並將我國度量衡實物史提前了二三千年。同時,這些度量衡具的發現也為研究我國古代分配制度、度量衡史以及十進制的起源等,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商代遺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長度約合16釐米,與中等身材的拇指和食指伸開後的指端距離相當。尺上的分寸刻劃採用十進位,它和青銅器一樣,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和技術水平。春秋戰國時期,羣雄並立,各國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 ,書同文字”(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礎。

這與秦始皇開創的中央集權制有關係。秦始皇首創中央集權制度,所有權利集中於中央。 統一貨幣,可以使中央直接掌控各地的經濟活動,讓整個國家的物資可以流動,不會出現各地各自有貨幣而無法展開貿易的情況。也避免了地方上出現貨幣鑄造進而掌握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秦推行了哪些統一度量衡的措施

定在全國範圍內通行秦國圓形方孔的半兩錢.

秦統一的度:1引 = 10丈,1丈 = 10尺,1尺 = 10寸,1寸 = 10分 1引 = 2310釐米,1丈 = 231釐米 1尺 = 23.1釐米,1寸 = 2.31釐米 1分 = 0.231釐米

秦統一的量:1斛 = 10鬥,1鬥 = 10升 1斛 = 20000毫升 1鬥 = 2000毫升 1升 = 200毫升

秦統一的衡:1石 = 4鈞,1鈞 = 30斤 1斤 = 16兩,1兩 = 24銖 1石 = 30360,1鈞 = 7590克 1斤 = 253克 1兩 = 15.8克 1銖 = 0.69克

秦朝統一的文字叫什麼

秦朝統一的文字叫小篆。

古代文字經歷長期的演變發展,在全國各地有很大的分歧。相傳,秦統一中原後,秦始皇頒佈詔書,向各地招募50匹戰馬,可是當地的官人並不懂秦國的文字。秦始皇很惱火,當即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於是統一文字便是重點。

隨後李斯以戰國時候秦人通用的大篆為基礎,吸取齊魯等地通行的蝌蚪文比劃簡省的優點,創造出一種形體勻圓齊整、比劃簡略的新文字,稱為“秦篆”,又稱“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

此外,一位叫程邈的衙吏因犯罪被關進雲陽的監獄,在坐牢的10年時間裏,他對當時字體的演變中已出現的一種變化(後世稱為“隸變”),進行總結。

此舉受到秦始皇的賞識,遂將他釋放,還提升為御史,命其“定書”,制定出一種新字體,這便是“隸書”。

隸書打破了古體漢字的傳統,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提高了書寫效率。

擴展資料

漢隸

西漢初期仍然沿用秦隸的風格,到新莽時期開始產生重大的變化,產生了點畫的波尾的寫法。到東漢時期,隸書產生了眾多風格,並留下大量石刻。《張遷碑》、《曹全碑》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漢隸在筆畫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指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燕尾"的捺筆。寫長橫時,起筆逆 鋒切入如"蠶頭",中間行筆有波勢俯仰,收尾有磔尾。

這樣,在用筆上,方、圓、藏、露諸法俱備, 筆勢飛動,姿態優美。在結構上,有小篆的縱勢長方,初變為正方,再變為橫勢扁方漢隸具有雄闊嚴整 而又舒展靈動的氣度。 隸書對篆書的改革包括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隸化的方法有變圓為方。變曲為直。調正筆畫斷連。 省減筆畫結構等等。

其中以橫向取勢和保留毛筆書寫自然狀態兩面點最為重要。橫向取勢能左右發筆,上下運動受到制約。最終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筆法。而毛筆的柔軟性以使漢字筆畫產生了粗細方圓。藏 露等各種變化。還有字距寬。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隸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篆

秦國統一度量衡卻很難統一語言,是為什麼?各地方方言對當地人有什麼特殊意義?

這個跟歷史文化有關係,中國特別大,而且多民族同一,首先民族不同説話大多都不一樣,中國56個民族,這就不少方言了。但是平原的地方,比如北方,雖然説話也有差異,就象天津,河北,北京,但是大家都能互相聽懂,因為是平原,所以在古代,部落跟部落之間來往方便,所以北方雖然也有方言,但是大抵是統一的。

但是,南方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古代南方多山,多水,交通很不便利,部落與部落之間就算離得很近但是由於不是平原,山水相隔溝通也不方便,所以他們局部就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和文化。

從這裏可以看出秦始皇的功勞多大,如果他不統一文字,那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等等這些省,方言都不一樣説話各自也聽不懂,沒有共同的文字,恐怕説他們是一個國家的領土誰都不會相信,因為語言就不一樣。

秦始皇統一了什麼

1、統一文字。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諸侯國的文字不統一,差不多一國使用一種文字,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下令李斯等人對文字進行整理,各全國文字統一,稱為“書同文”,從秦朝開始,中國統一了文字,這項統一,一直沿用至今。

2、統一貨幣。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的貨幣不統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秦始皇統六國後,統一使用一種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鎰”(合20兩);銅為下幣,單位“半兩”。半兩錢是秦國的貨幣,六國統一後改為方孔圓錢,推行全國。從此,方孔圓錢這種貨幣一直沿用了兩千餘年。

3、統一度量衡。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各諸侯國的長度單、重量單位、體積單位都不統一,商鞅變法以後,全國統一了度量衡。規定1標準尺約合今0.23米,1標準升約合今0.2公升。

統一斗、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反。從秦朝開始,歷朝度量衡都全國統一,一直沿襲至今。

4、統一六國。

戰國時期,中原有七個大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秦始皇統一六國,使中國基本上實現大統。秦始皇認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自稱“皇帝”,因為是第一個稱皇帝的人,所以叫“始皇帝”。秦始皇統一六國,為中國成為統一的多民族大國奠定了基礎。

5、統一車轍。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諸侯國的車輛寬度不一,車道也有寬有窄,各國的車輛往來很不方便。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全國車輪的距離相同,稱為“車同軌”。因為全國的車輪距離相等,車轍也就得到了統一。

擴展資料:

秦始皇統一的重要性:

經濟上的統一度量衡,對後世產生的影響更為深遠,因為從此後相對之前諸國割據時的狀態,各地區之間可以自由交易,物質生活資料可以順暢流通,更加促進了秦朝一統之後各原有諸侯國普通民眾的身份認同。

文化上的書同文,使各地人們在精神上可以自由溝通,經濟上統一度量衡等等措施,使人們自由順暢交易,而這是最貼近普通百姓生活的內容。在文化和經濟上一統加快了歷史潮流的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後的標準字體是什麼

小篆。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有感於全國文字的繁雜和書體的不一,於是提出“書同文”,文字統一,書體統一。秦始皇命令擅長書法的李斯去做這項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稱為“秦篆”。

小篆的制定是中國第一次有系統的將文字的書體標準化的過程。

擴展資料:

秦始皇用了十年時間完成了秦國三十五代國君夢寐以求的統一天下的大業,在建立大秦帝國之後,秦始皇的一系列作為都是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江山。統一文字的根本目的亦在於此。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文字的過程中,有三個人發揮了很大作用。一是丞相李斯,二是中車府令趙高,三是太史令胡毋敬。丞相總管國家基本政務,李斯不但主張用秦國文字統一天下,而且明確提出廢除與秦國文字不同的六國文字,並撰寫了《倉頡篇》七章,作為小篆的範本。

趙高是中車府令,此職位主要管理皇帝的車馬,官階不高,但是深得秦始皇信任。而且,在秦國官職中加有“中”字的官吏應當是可以出入宮廷的。所以,當時趙高可以自由出入宮闈。太史令是史官,也是皇帝的近臣。出於職業原因,史官對文字統一的要求也許會更加迫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書同文字 政令一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