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為什麼又稱乞巧節

來源:趣味經驗館 3.18W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到漢代末年《古詩十九首》中寫道

舊俗,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婦女在院子裏陳設瓜果,向織女星祈禱,請求幫助她們提高刺繡縫紉的技巧。

七夕節又叫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 起初的乞巧節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首先是女子的節日,而織女被視為

七夕為什麼又稱乞巧節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是七姐誕(七月七)的一項習俗。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七夕乞巧: 七夕七月七,是傳説中牛郎織女從鵲橋渡天河相會的日子。人們心中的織女是個勤勞善良、心靈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這天晚上,年輕的姑娘和都要出來行拜祭的禮儀,並向織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有顆聰慧的心

據説,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傳統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古人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從針穿過,就叫做巧。這習俗唐宋最盛況。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

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麪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因為民間相傳,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女孩們在這晚上對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

七夕為什麼又稱乞巧節 第2張

擴展閲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為什麼七夕又被稱為鬼節

七夕是兩個苦命的天上情侶——牛郎和織女相會之日,至少到2世紀末此會已出現於民間節慶中。牛郎織女被放逐到銀河兩側遙遙相對,兩人每年只允許一晚可以相會。中世紀資料顯示這天的活動不拘一格。百姓聚於户外仰望夜空,並設酒脯時果祈求神佑多子富足。七月所有的節日表現出多種對立的調和,這一點以不同的形式浮現在後來的鬼節中。皇帝薦與高貴祖先的供品中代際間的溝通顯而易見,正像鬼節通過交換供養將家中先人與子孫結合起來一樣。銀河將織女與牛郎隔開,七月給予織女唯一一次跨過銀河的機會,正如鬼節成為陰間的鬼魂返回陽界他們所愛者身邊的橋樑一樣。

七夕節又稱什麼節

又被稱為雙七、巧夕、女節、蘭夜、小兒節、穿針節等。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時間的崇拜。不過,廣為人知的是牛郎織女的傳説。牛郎織女傳説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説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説。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常受到哥嫂的*,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

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怎麼都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久而久之,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

七夕節,為何在古時又叫“乞巧節”?

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説,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

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不過,古人乞巧不獨七夕,正月及*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荊楚歲時記》記載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閨中祕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是指一種小型蜘蛛。《東京夢華錄》則説:“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曾提及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七夕節的內涵是“乞巧”。所以也叫做乞巧節。在古代人們日常生活都是隨着天文曆法節氣來安排的。而牛郎織女的傳説也來自也來自農曆七月黃昏,當“織女”升上頭頂的時候,銀河橫貫夜空南北,織女星和牛郎星隔河相對,這一景象,觸發了古人的想象。

其實七月當“織女”升上頭頂的時候,正值暑氣漸消、秋涼乍起、婦女紡線織衣的時節,婦女們就要縫製寒衣了,所以要在這一天祈求心靈手巧。所以人們把這一天也叫“乞巧節”。至於牛郎星原名叫“牽牛星”,古代農曆八月黃昏,當這顆星移動到天空正南方時,正是祭祀用的牛膘肥體壯之時,它們可牽出來接受挑選,故名“牽牛”。

所以七夕節從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內涵上説,沒有愛情的意思。至於人們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以及由這個故事引發的關於愛情的想象和創作那是人們的一種願望而已。

若真的要與情人幽會聯繫起來作情人節,恐怕也不會選這一天。因為秦代占卜文獻《日書》,就明確把牛郎織女視為對婚姻不利。所以這一天在傳統內涵上是不適合做男女談情説愛幽會聯歡節日的。

七夕節為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起初的乞巧節並不是為了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的,民間稱“七姐”。因而七夕節首先是女子的節日,而織女被視為紡織女神,是古代女子崇拜的對象,凡間女子便在七月初七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當然也免不了求賜美滿姻緣,得一如意郎君,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女兒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説“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為什麼七夕又被稱為鬼節?

並沒有人稱七夕節為鬼節的,只有稱七夕節為中國的情人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説,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