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看圖寫話

來源:趣味經驗館 3.29W
1. 請問怎樣教看圖寫話

培養孩子看圖寫話的能力

怎麼教看圖寫話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看圖寫話的時候要有三個要求: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説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感歎號。

然而看圖寫話的過程又是一件十分困難的工作,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寫話能力呢?我認為激發孩子寫話興趣,教給孩子寫話的方法,培養孩子寫話的能力。可是,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感困難的看圖寫話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增強孩子看圖寫話的能力呢?在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平時讓孩子們每天堅持寫“我的話”。老師鼓勵孩子把每天有趣的事或者想和老師、父母交流的話等等寫下來,這既是一個溝通的地方也是一種鍛鍊和鞏固字句的方法。

其次,每天給孩子規定一個固定的閲讀時間。多讀,讀多了寫起來自然比較順手。

第三就是多給孩子説的機會,特別是上課的時候,鼓勵他們自由發表意見並多注意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句讓他們聯繫説話,不要求説得多麼優美,儘量貼近孩子的生活,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多示範並且多與。..

2. 如何教一年級小學生看圖寫話

如何指導一年級學生看圖寫話

指導小學一年級學生看圖寫話,是作文訓練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指導學生看圖寫話,一般來説應注意抓住"看、想、説、寫"四個環節。

1、認真觀察看仔細

觀察是一個知覺、思維、語言相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也是人們增長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學生寫話之前,首先要看圖,對給出的圖示看仔細,看清楚,在大腦裏形成清晰的印象,如學生在看圖寫話之前,首先讓學生弄清圖的類型,是單幅圖還是多幅圖,如果是單副圖,重在引導觀察的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瞭解。如果是多幅圖,寫話時,要引導學生比較圖與圖之間的聯繫和變化,把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2、想象合理才能寫生動。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可以通過適當的提問,鼓勵學生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儘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可由一副圖聯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理想到前前後後的幾個動作。抓住一個想象點、一景一物、一舉一動,讓學生自由想象,讓童心自由綻放。

3、指導説話要説到位。

葉聖陶先生曾説:“物體本身完整而有式樣,拍成照片當然完整而有式樣;語言周妥而沒有毛病,按語言寫下來的文章當然周妥而沒有毛病了。”可見“説”的重要性。在學生寫話的過程中,我們常發現學生“咬筆頭”,那都是因為“説”沒到位。由於低年級學生日常使用的是對白語言,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説起話來前言不搭後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複,有時帶語病。在訓練時不能操之過急,耐心地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説,連貫地説,用普通話大聲地説,及時糾正語病。在説的基礎上再動筆寫,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4、降低要求,讓學生我手寫我心。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幹什麼”就行了。對學生的要求不要高,隨着學生閲讀量的增加,隨着學生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逐步要求學生寫完整、寫具體、寫生動。開始寫的時候一定要養成好的習慣,格式要規範,語句要通順,無錯別字,有常用的標點。要想讓學生們喜歡錶達、喜歡寫作,老師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們的寫作成果,讓學生們享受成功的喜悦。有條件的花些時間把學生的作文打印出來,定期把學生的作文整理成冊。這既可以作為學生童年的記憶珍藏,又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多麼了不起,使他寫作的熱情越來越高。

3. 如何教一年級孩子看圖寫話

讓低年級的孩子面對着一幅圖或幾幅圖寫上一句或一段完整連貫的話,其實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滔滔的江河就是發源於這涓涓的細流,這可以説是作文當中的一項基本功。就是中、高年級的學生也應該經常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對於這個觀點我是頗為贊同。雖然要寫的篇幅不長,但對於一個低年級的孩子,只是面對一幅圖的話,要把它整理成有序地、完整地、通順的一個畫面,還是不容易的。

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平時對學生多加訓練,這種訓練必須是有序的,有規律的,而且是多方面的。 總結文中的觀點,看圖寫話無非就是訓練學生的“看、想、説、寫。”

看圖説話,看圖是基礎。其實很多時候,學生的文章言之無物,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學生連怎樣看圖都不知道。

對圖畫的觀察不細緻,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文中認為,教學生看圖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一是教學生從整體上去觀察圖畫,把握圖中的重點。二是細緻的觀察,教會學生言之有序,如方位或空間順序觀察,可以由上而下,由近及遠,由內到外;按主次觀察,可以先主後次;按事物發展先後順序觀察,可先怎麼樣,再怎麼樣。

觀察後引導學生敍述圖意,然後,再根據畫面引導學生聯想它的前因、後果,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等,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我是非常認同文中的這兩個觀察方法的。

記得我曾經執教過二上第四單元的看圖寫話《觀猴山》。在觀察圖畫時,我先讓學生從整體去觀察圖畫,用一句話來説一説圖畫上有什麼。

接着再讓學生回顧觀察圖畫的方法——各種觀察圖畫的順序,並用自己選擇的觀察順序説一説猴子們在幹什麼。這樣的話,學生在説話時既從整體上把握了圖畫的內容,又能把內容説具體。

文章還特地提到了寫的時候要注意的兩個方面。一是要寫完整。

二是要寫具體。的確是這樣。

寫話是寫作的基礎,從低段開始就要不斷地向學生滲透寫話要寫完整,要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把圖畫的內容描述清楚完整。在此基礎上,還要多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不僅要看到圖畫上的內容,還要能想象圖畫背後的內容,把話寫得具體些、生動些。

“看、想、説、寫”這就是文章所告訴我們的看圖寫話訓練的四步走。相信這個方法能為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一些實在的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