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是因为什么?

来源:趣味经验馆 3.17W

古人离别时折柳送别是因为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亲人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愫就像随风飘荡的柳枝一样绵绵无期。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

《诗经》中最早把柳树和送别联系在一起,在这之后的很多乐府民歌中,开始陆续出现以杨柳表离别的诗句。折柳意象产生后,文人墨客对其加以拓展升华,使得送别感怀的场景更显得意境深远,折柳惜别以表祝愿的情结也更加浓重了。

折柳送别的文化渊源应该是来自于春秋时期的《诗经》里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其行为习俗应起源于汉代民间,汉之前杨柳入诗虽有别情离绪的意象,却未有折柳送别的记载。六朝无名氏所撰的《三辅黄图.卷六.桥》

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是因为什么?

《送别诗》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古人出发前,送人者会把远行人一直送到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所谓“折枝”,就是折取路边的树枝花草什么的,送给远行人,虽然是随手之物,但“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

如果评诜古代最有名的“送别”,唐朝诗人王维送别友人元二无疑应名列前茅。有一年春天,王维在渭城客舍中设宴,请即将远行的元二喝酒,还写下了著名的离别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春季送别,最流行的是“折杨柳”。“折杨柳”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最有格调的风俗之一,这种风俗是怎么产生的?有人从“柳”谐音“留”上分析,认为“折柳”是挽留的意思。其实这种说法欠妥,如果被送人的家不在此地,或是不归之离别,可以这样理解为是留对方多呆些日子,但如果对方有归途,这样分析就矛盾了。

"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折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

“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很快适应,随遇而安。

寓含惜别怀远、感怀的意思。 折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最早出现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第一中。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在思念亲人、

折柳送别与古人的辟邪诉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远行亲友最好的祝语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古人认为这是邪气侵扰,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驱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风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柳》引《术》称:“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所以,送别时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远行人路上平平安安。顺便说一下,折桃枝不用于单独出行,而用于带孩子出行,古人迷信“鬼畏桃也”,认为桃枝对孩子的保护功能比柳枝好。

“折杨柳”——汉代已形成的送别风俗 《送别诗》云:“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古人出发前,送人者会把远行人一直送到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所谓“折枝”,就是折取路边的树枝花草什么的,送给远行人,虽然是随手之物,但“礼轻情意重”,寓意深

细究“折柳送别”的最早源头,或许在先秦。先秦时杨柳已与出行有了文学上的关联,被赋予了一种感情。《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采薇》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折柳送别。折柳赠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在诗文、戏曲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三辅黄图·桥》:"霸(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是有关折柳赠别的最早文本记载。因此一般认为此俗形成于秦汉时。 关于这

“折柳送别”流行于汉代,记录汉代都城长安和畿辅地区地理状况的古籍《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为当时送人一般送至灞桥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肠寸断,所以《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这样的说法:“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人呼之为‘销魂桥’。”

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

南北朝时期,“折杨柳”之俗已风行各地,南方与北方都出现了以“折杨柳”为题目的诗文。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折杨柳》:“杨柳乱成丝, 攀折上春时……”在北朝,则有《折杨柳歌》(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1、饯行送别 饯行送别,古代旅行习俗的一种。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工具不发达,古人长途远行,或乘车船,或骑马步行,山河阻障,跋涉艰难,且露宿风餐,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故自先秦即有祭祀路神、然后登程之俗,其意在祈求

隋唐时期,“折柳相送”已成为古代中国文人赠别的普遍现象。其中有一首作者不详的《送别诗》这样写道:“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 按照《西安府志》的记录,当年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摩肩接踵,是长安十分壮观的景象。当时,在灞桥旁还设有灞亭,供人话别.起身告别时,人们折柳相赠。 古代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

因为折柳相送盛行,在当年送别最集中的灞桥,附近的柳树条都被随手折光了。因为无法折到长柳枝,唐诗人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诗中只好解释道:“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为此,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其七)呼吁:“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一、长亭是陆路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而折柳送别通常指在渡头折柳赠别,以表达依依之情。 范例1:减字木兰花 晏几道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 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

古人送别的时候要折柳是因为什么? 第2张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古人除了用折柳送别外,还用什么意象代表什么一类东西

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zhidao(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专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属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古人送别的习俗

1、饯行送别

饯行送别,古代旅行习俗的一种。由于道路崎岖,水陆交通工具不发达,古人长途远行,或乘车船,或骑马步行,山河阻障,跋涉艰难,且露宿风餐,路上有各种危险,亲故分别,再见难期,故自先秦即有祭祀路神、然后登程之俗,其意在祈求一路平安,称之为“祖”。

2、折柳送别。

折柳赠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在诗文、戏曲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均有反映。

在我国的古代,亲朋好友一旦分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支柳条赠给远行者。“折柳”一词寓含“惜别”之意 。我国“折柳送行”的习俗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73932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3、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4、十里长亭送别

秦汉时期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故又在驿站路上大约每十里设一亭,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十里长亭一词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传续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为了诗词长短及韵律的需要,又往往简称长亭。

5、南浦送别

《南浦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在诗中,诗人刻画了送别过程中的传情细节,用凄凉的景色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深情。因古诗文中多写南浦之别,“南浦”因而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饯行送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折柳送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别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里长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浦别

灞桥折柳是什么意思

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

按照《西安府志》的记录,当年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摩肩接踵,是长安十分壮观的景象。当时,在灞桥旁还设有灞亭,供人话别.起身告别时,人们折柳相赠。

古代灞桥,一直居于关中交通要冲,它连接着西安东边的各主要交通干线。2004年10月1日被大水冲刷出的灞桥遗址则为隋桥,建成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因在原灞桥址以南,故称为“南桥”,并在桥两边广植杨柳。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扩展资料:

古人钟情于柳,当然与柳自身的特点以及从柳本身所挖掘出的意义有关。“e799bee5baa631333366303233多情自古伤别离”,重情重义的中国人从“柳”与“留”的谐音中,发掘了柳的留别、留情、挽留的意象,且柳絮之“絮”与情绪之“绪”谐音,柳丝之“丝”与相思之“思”谐音。

于是古人将依依惜别的情怀寄托于娇柔细柳。赠柳、咏柳也就常常带有希望离别之人能够留下来的美好心愿。“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回首望君柳丝下,挥手别君泪难休”。古人用柳枝的随风飘摇表示别情的依依,真的是恰如其分。

古人在赋予柳诸多的使命中,初意也可能只是与“柳”、“留”谐音有关,对离别者恋恋不舍的挽留之情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折柳送别升华为一种离人的共同心声,唱和出他们的离别愁绪。

折柳赠别与古人重视离别的心理有关,由于柳条细长柔软易绕,所以古人借它来表达柔情萦绕和感情绵长之意。临别以柳相赠,更是表达了无尽的怀念与相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灞桥折柳

长亭送别和折柳送别有什么区别?

一、长亭是陆路送别之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而折柳送别通常指在渡头折柳赠别,以表达依依之情。

范例1:减字木兰花 晏几道

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

小字还家,恰应红灯昨夜花。

良时易过,半镜流年春欲破。

往事难忘,一枕高楼到夕阳。

范例2: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二、扩展知识

词语解释

1、长亭(chángtíng)

[road-side pavilion]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饯别亲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

国语辞典

1、长亭

古时每十里所设供行人休憩的驿站。

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折柳(zhé liǔ)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有座灞桥,古人饯送友朋至此,常折柳赠别,以表达依依之情。见三辅黄图.桥。後用以借指送别或饯行。

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谩向燕河还折柳。死别共生离,一旦休!」

近别离、分别、分袂

乐曲名。属横吹曲。传说汉朝张骞从西域传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337626263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而成,为军乐。魏晋时古辞亡佚。南朝梁、陈以後多用为伤春怀别,思念远人之辞。曲调忧伤悲凉。

或称为「折杨柳」。

古人离别时做的是什么动作

折柳

李白有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哀婉的思乡之情被“闻折柳”一语道破。折柳是人们寄托相思之苦的一种意象。在古代,

人们送别,除了肠断望尽天涯路,十里长亭目相送外,也会折柳相赠。那么,折柳送别的

习俗源于何时呢?

据史料记载,人们以柳寄情原始于汉代。《诗经•小雅•采薇》中写道:“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说的是离人在春光明媚,万物尚青之时离开,归来时,

却是一幅

白雪

皑皑的冬景。其实,这里作者是借景物烘托离别的心情。在这之后的很多乐

府民歌中,开始陆续出现以杨柳表离别的诗句。

汉语中,柳与“留”谐音。人们希望通过折柳,表达挽留离人的心情。亲人们依依惜别,

难舍难分的情愫就像随风飘荡的柳枝一样绵绵无期。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

柳柳成荫。”人们送离人折柳,又意在祝愿远行的亲人或朋友,能够如同折柳一样,e5a48de588b67a6431333363393761到哪

都能有旺盛的生命力,不因背井离乡而不适。折柳在身,便如亲人在旁,随遇而安。

据说,在古代的长安灞桥长堤上,每相隔几米的距离,便有一株如丝绦般的垂柳。此

地是出入长安的必经之路,因而有很多人在此送别。微风吹拂着岸边的杨柳,更增添了人

们的离别感伤。于是,人们折下柳枝送与离别之人,带着柳枝离开的人,便会如柳枝一样

易于生存,并以柳枝遥寄相思无解之情。唐代张九龄有诗云:“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折柳意象产生后,文人墨客对其加以拓展升华,使得送别感怀的场景,更显得意境缥渺。

折柳惜别以表祝愿的情结也更加浓重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