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行书怎么写

来源:趣味经验馆 1.62W
1. 钢笔行书怎么写

(一)点1.带勾点 是由点带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牵引下一字。

动行书怎么写

写法是先顺势写长点,用笔要由轻而重、由左而右,勾时再用力顿一下,然后迅速向左下勾出。带勾点要有一定的弯势,不能生硬僵直;线条要遭劲流利,不能软弱迟疑。

2·带下点 是指上下两点一笔带下,如“淤”(于)字。写法是落笔写上点,用力顿一下,再提笔写下点,最后再用力顿一下,迅速勾出。

上点略侧,下点稍平,上下点之间,用一细细的牵丝相连。使上下连贯、粗细分明,有形态、有动势。

3.带右点 是由左点带出右点,如“以”字。写法是用笔轻落重按先写左点,然后提笔写右点,略顿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

写带右点时左点要大右点要小,如两点差不多大,就缺少变化。 4.合二点 是指左右两点相呼相应,如“六”字。

写法是轻落重按写左点,然后用力向右上勾出,再顺着勾势写右点,最后用力向左下撇出。合二点虽然中间没有牵丝相连,但要一气呵成,左点与右点之间应左高右低,遥相呼应。

(二)横1.下勾横 是指横画下面带勾,如“然”字。“然”字下面本来是四点,现改写为一横画,是采用了草书写法。

写法是落笔略顿,再向右写横,至末端用力折笔向左下勾出。 2.上挑横 是指横画上面带挑,如“古”字。

写法是在写好一横后,再用力一顿翻笔上挑而出.上挑横与下勾横不同处是末端收笔的方向不一样,前者上挑,后者下勾;上挑是为了顺势写上画,下勾是为了开启下笔。 (三)竖1.悬针竖 是指竖画下面尖尖的如针倒悬,如“半”字。

写法是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由重而轻写竖画。悬针竖要如针垂直端悬,不能东斜西倒。

2.垂露竖 是指竖画下面不失如露水倒垂,如“申”字。写法是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写竖画,至末端再略顿一下,回锋收笔。

垂露竖的两端用笔重而中间用笔轻,两端书写速度慢而中间书写速度快,竖中带挺呈曲势,如人挺立,显得精神饱满。3.曲勾竖 是指竖画下端带曲勾,如“抑”字。

写法是写好一竖后,末端收笔时顺势向左下迅速勾出。曲勾竖的竖中略带曲势,并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竖 是指竖画下端带仰勾,如“隆”字。写法是落笔写竖画,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

仰勾竖与曲勾竖的差别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后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笔,后者是启下画。

(四)撇 1.回锋撇 是指撇画下端回锋向上,如“化”字。写法是落笔稍重,随着向左下写撇,至撇尾再回锋向上收笔。

因为撇尾回锋收笔,并非出锋收笔。所以撇尾不失而圆。

2.挑脚撇 是指撇画下端挑脚向上,如“今”字。写法与回锋撇同,只是收笔时挑脚而出呈勾状。

一般说,回锋撇往往是撇后写竖,笔势角度小,挑脚撇往往是撇后写捺,笔势角度大。 3.斜撇斜 撇是楷书写法,撇端尖尖的,如“余”字。

写法是落笔稍重,然后逐渐提笔向左下撇出,撇时要轻灵不要迟疑,而且力要送到撇尖。 4.平撇 平撇在字头,短小而平,如“重”字。

写法是落笔重,略顿,随后提笔迅速撇出。平撇的形态有点象鸟啄,短小尖锐。

(五)捺1.斜捺 是指捺画斜而长,如“秦”字。斜捺在汉字中往往与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

写法是顺着撇势轻落笔,略横行,接着转笔向右下方写。捺时要稍用力,随即向右平捺出。

斜捺的形态是一波三折,故又称“波画”。 2.回锋捺 是指斜捺的捺脚收笔处不是出锋而是回锋,如“天”字。

写法与斜捺同,只是最后回锋收笔,露出下尖勾,目的是为了书写下一字。 3.反捺 是从斜捺、回锋捺变化而来,如“木”字。

写法是轻落笔,触纸后徐徐用力向右下行笔,然后用力向左下勾出。 4.圆曲捺 是指游水捺的三弯处圆曲如环。

写法是先落笔写一点,接着顺势写一竖,再提笔向右拐弯,然后回锋或藏锋收笔。写回曲捺要注意两点,一是拐弯要圆曲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圆浑不能尖利。

5.平捺 在字的下面起托的作用,因比字头或字中的斜捺角度较小波画较平而名之,如“之”字。写法是回锋落笔,略横,随着向右下用笔,然后用力平平捺出。

平捺与斜捺一样,形态是一波三折,有一种流动的势态。 6.挑勾捺 是指平捺的捺脚上挑,如“超”字。

写法是写好平捺后,捺脚不平出,而是顺势上挑成勾状,目的是为了便于写“走”字里面的部分。挑勾捺其实是在平捺快写后顺着笔势自然形成的一种写法,不可勉强为之。

(六)挑1.短挑 是挑画的一种,线条短小,如“地”字。短挑在行书中是承着其他点画书写而出,短小精锐,恰似一把短剑。

写法是落笔后略顿,随即逐渐提笔用力挑出。 2.撇折挑 是指撇和挑连写,如“福”字。

写法是先写一撇,然后折笔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折挑要注意折处,书写时点画务必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带水。(七)勾1.蟹爪勾 是指竖勾屈曲似蟹爪,如“寺”字。

写法是先写竖画,然后转笔向左行笔,再翻笔向上勾出。蟹爪勾是竖勾的变化写法,形态优美、线条雄健、气势酣畅。

2.戈勾 即戈字勾,如“戊”字。写法是侧锋落笔,然后纵笔而下,勾时用力翻笔向上勾出。

戈画平中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见纵势。 3.背抛勾 是指从背面反抛勾出,如“夙”字。

写法是顺势写上横画,拐弯时折笔而下,。

2. 钢笔行书怎么写

(一)点1.带勾点 是由点带出勾挑,如“不”字,目的是牵引下一字。

写法是先顺势写长点,用笔要由轻而重、由左而右,勾时再用力顿一下,然后迅速向左下勾出。带勾点要有一定的弯势,不能生硬僵直;线条要遭劲流利,不能软弱迟疑。

2·带下点 是指上下两点一笔带下,如“淤”(于)字。写法是落笔写上点,用力顿一下,再提笔写下点,最后再用力顿一下,迅速勾出。

上点略侧,下点稍平,上下点之间,用一细细的牵丝相连。使上下连贯、粗细分明,有形态、有动势。

3.带右点 是由左点带出右点,如“以”字。写法是用笔轻落重按先写左点,然后提笔写右点,略顿一下用力向右上趯出,趯勾要短小。

写带右点时左点要大右点要小,如两点差不多大,就缺少变化。 4.合二点 是指左右两点相呼相应,如“六”字。

写法是轻落重按写左点,然后用力向右上勾出,再顺着勾势写右点,最后用力向左下撇出。合二点虽然中间没有牵丝相连,但要一气呵成,左点与右点之间应左高右低,遥相呼应。

(二)横1.下勾横 是指横画下面带勾,如“然”字。“然”字下面本来是四点,现改写为一横画,是采用了草书写法。

写法是落笔略顿,再向右写横,至末端用力折笔向左下勾出。 2.上挑横 是指横画上面带挑,如“古”字。

写法是在写好一横后,再用力一顿翻笔上挑而出.上挑横与下勾横不同处是末端收笔的方向不一样,前者上挑,后者下勾;上挑是为了顺势写上画,下勾是为了开启下笔。 (三)竖1.悬针竖 是指竖画下面尖尖的如针倒悬,如“半”字。

写法是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由重而轻写竖画。悬针竖要如针垂直端悬,不能东斜西倒。

2.垂露竖 是指竖画下面不失如露水倒垂,如“申”字。写法是落笔略顿,接着由上而下写竖画,至末端再略顿一下,回锋收笔。

垂露竖的两端用笔重而中间用笔轻,两端书写速度慢而中间书写速度快,竖中带挺呈曲势,如人挺立,显得精神饱满。3.曲勾竖 是指竖画下端带曲勾,如“抑”字。

写法是写好一竖后,末端收笔时顺势向左下迅速勾出。曲勾竖的竖中略带曲势,并非一味地端直。

4.仰勾竖 是指竖画下端带仰勾,如“隆”字。写法是落笔写竖画,至末端再用力向右上勾出。

仰勾竖与曲勾竖的差别是前者仰勾向上、由左而右,后者曲勾向下、由右而左;前者是承上笔,后者是启下画。

(四)撇 1.回锋撇 是指撇画下端回锋向上,如“化”字。写法是落笔稍重,随着向左下写撇,至撇尾再回锋向上收笔。

因为撇尾回锋收笔,并非出锋收笔。所以撇尾不失而圆。

2.挑脚撇 是指撇画下端挑脚向上,如“今”字。写法与回锋撇同,只是收笔时挑脚而出呈勾状。

一般说,回锋撇往往是撇后写竖,笔势角度小,挑脚撇往往是撇后写捺,笔势角度大。 3.斜撇斜 撇是楷书写法,撇端尖尖的,如“余”字。

写法是落笔稍重,然后逐渐提笔向左下撇出,撇时要轻灵不要迟疑,而且力要送到撇尖。 4.平撇 平撇在字头,短小而平,如“重”字。

写法是落笔重,略顿,随后提笔迅速撇出。平撇的形态有点象鸟啄,短小尖锐。

(五)捺1.斜捺 是指捺画斜而长,如“秦”字。斜捺在汉字中往往与斜撇相配,如同人的左右手。

写法是顺着撇势轻落笔,略横行,接着转笔向右下方写。捺时要稍用力,随即向右平捺出。

斜捺的形态是一波三折,故又称“波画”。 2.回锋捺 是指斜捺的捺脚收笔处不是出锋而是回锋,如“天”字。

写法与斜捺同,只是最后回锋收笔,露出下尖勾,目的是为了书写下一字。 3.反捺 是从斜捺、回锋捺变化而来,如“木”字。

写法是轻落笔,触纸后徐徐用力向右下行笔,然后用力向左下勾出。 4.圆曲捺 是指游水捺的三弯处圆曲如环。

写法是先落笔写一点,接着顺势写一竖,再提笔向右拐弯,然后回锋或藏锋收笔。写回曲捺要注意两点,一是拐弯要圆曲不能生硬,二是捺尾要圆浑不能尖利。

5.平捺 在字的下面起托的作用,因比字头或字中的斜捺角度较小波画较平而名之,如“之”字。写法是回锋落笔,略横,随着向右下用笔,然后用力平平捺出。

平捺与斜捺一样,形态是一波三折,有一种流动的势态。 6.挑勾捺 是指平捺的捺脚上挑,如“超”字。

写法是写好平捺后,捺脚不平出,而是顺势上挑成勾状,目的是为了便于写“走”字里面的部分。挑勾捺其实是在平捺快写后顺着笔势自然形成的一种写法,不可勉强为之。

(六)挑1.短挑 是挑画的一种,线条短小,如“地”字。短挑在行书中是承着其他点画书写而出,短小精锐,恰似一把短剑。

写法是落笔后略顿,随即逐渐提笔用力挑出。 2.撇折挑 是指撇和挑连写,如“福”字。

写法是先写一撇,然后折笔用力向右上迅速挑出,撇折挑要注意折处,书写时点画务必交待清楚,不能含含糊糊,拖泥带水。(七)勾1.蟹爪勾 是指竖勾屈曲似蟹爪,如“寺”字。

写法是先写竖画,然后转笔向左行笔,再翻笔向上勾出。蟹爪勾是竖勾的变化写法,形态优美、线条雄健、气势酣畅。

2.戈勾 即戈字勾,如“戊”字。写法是侧锋落笔,然后纵笔而下,勾时用力翻笔向上勾出。

戈画平中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见纵势。 3.背抛勾 是指从背面反抛勾出,如“夙”字。

写法是顺势写上横画,拐弯时折笔而下,。

3. “出”字行书的写法怎么写

以上为行书的写法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折叠用笔特点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黄东雷行书作品集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出字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解释和说明

chū

(1)<;动词>;由内向外走,与“入”相对。《国殇》:“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93761~不入兮往不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又作<;动词使动用法>;使……出来。《中山狼传》:“先生举手~狼。”

(2)<;动词>;付出;支付。《礼·王制》:“量入以为~。”

(3)<; 动>;出发。《肴之战》:“吾见师~,而不见其入也。”《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4)<;动词>;脱离,离开。《梅花岭记》:“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世入世之面目。”《红楼梦》:“记得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家。”

(5)<;动词>;离京为官,外放,外迁。《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琵琶行》:“予~官二年,恬然自安。”

(6)<;动词>;发出,发布。《屈原列传》:“每一令~,平伐其功。”

(7)<;动词>;出产。《捕蛇者说》:“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

(8)<;动词>;出现,发现。《教战守策》:“战者,必然之势也。…… 不~于西,则~于北。”《醉翁亭记》:“……水落而石~者,山间之四时也。”

(9)<;动词>;超出,超过。《师说》:“古之圣人,其~人也远矣。” 《冯婉贞》:“敌~不意,大惊扰。”

(10)<;名词>;花瓣。任昉《述异记》:“花杂五色,六~。”

(11)<; 名>;古代戏曲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

【出尘】1.超出尘俗。孔稚珪《北山移文》:“耿介拔俗之际,潇洒~之想。”2.佛教用语。脱离烦恼的尘俗。《四十二章经》二三:“故曰凡夫透得此门,~罗汉。”

【出贷】出钱。

【出合】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2.指阁臣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王泰~。”3.公文出嫁。元稹《七女封公文制》:“虽秾华可尚,~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用为女子出嫁的通称。

【出官】京官外调。

【出降】1.公主下嫁。2.指宫女出嫁。

【出没】1.隐现。2.出入,不一致,不相符。

【出妻】遗弃妻子。《荀子·解蔽》:“孟子恶败而~,可谓能自强矣。”也指被遗弃的妻子。《仪礼·丧服》:“~之子为母期。”

【出首】1.自首。《晋书·华轶传》:“寻而轶败,(高)悝藏匿轶二子及妻,崎岖经年,既而遇赦,悝携之~。”2.检举;告发。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我将这简贴儿去夫人行~去来。”

【出赘】旧时指男子到女家成婚,成为女家的一员。

4. 关用行书怎么写

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

一、书写要诀:

“行笔而不停,著纸而不刻,轻转重按,如水流云行,无少间断,永存乎生意也。”

二、行笔要求

1、丝连: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字与字之间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2、笔锋: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与楷书相同,但书写时更为舒展流动,。书写速度加快,不拘于楷书的方正规矩。

3、细节:

(1)点画多以露锋入纸;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笔画减省代替繁复点画;

(4)以勾、挑、牵丝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三、笔意与章法

1、大小相兼:字与字可大小不同,除丝连外,字与字可虚带、可实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线条短为收,线条长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也可互相转换,如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多为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框内部首与划圈笔画留白越小越好。

4、布局灵动: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宕多姿。

5、浓淡相融:轻松、活泼、迅捷,疾与迟、动与静相结合。首字墨色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四、临摹字帖

王羲之“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苏轼“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

其他行书:王珣《伯远帖》,王献之《鸭头丸帖》等。

5. 写行书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吗

用笔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2]以欤侧代替平整;[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5]以圆转代替方折; 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

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

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

6. 武的行书体怎么写

1)【武】字行书的几种写法

【武】字的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武】字的方正硬笔行书简体写法

【武】字的经典繁行书写法

【武】字的全新硬笔行书简写法

【武】字的叶根友毛笔行书简体写法

2)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7. 陆字行书怎么写

“陆”字行书写法:

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本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扩展资料:

行书的结构特点

1、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4、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行书的用笔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_行书

8. 武字行书怎么写

“武”的行书体写法如下:

拼 音 【wǔ】

1.关于军事的(跟“文”相对):~器|~装|~力。

2.关于技击的:~术|~艺。

3.勇猛;猛烈:英~|威~|~火。

4.姓。

5.半步,泛指脚步:继~|踵~。见〖步武〗。

笔画

组词:习武、武断、威武、英武、武生、武侠

扩展资料

1、用武之地 [ yòng wǔ zhī dì ]

【解释】: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出自】:《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示例】:你自己先把根基弄坏了,将来就有~,也不能做个大英雄,岂不是自暴自弃?

◎冰心《两个家庭》

2、穷兵黩武 [ qióng bīng dú wǔ ]

【解释】: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出自】:《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示例】:王氏今降心纳贡,愿修旧好,明公乃欲~,残灭同盟,天下其谓公何?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9. 联字行书怎么写

联字行书写法如下:

联,读音lian,从耳从丝。以丝绳贯穿器耳便以提挂。本义:连接。详细字义解释如下:

1、[动] 彼此结合。

例::联垂(一种发式。周围头发梳成许多根细辫子);联襟(即连襟。姊妹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联缀(连系,联集在一块);联珠(连串的珍珠);联华(花开并蒂);联裾(联袂)

2、[名] 指对联。

例:春联;门联;贺联;挽联;联牌(刻有对联的木牌)

3、[动]联合;联系。

例:联衔(联合签具职衔名位);联拳(群聚的样子);联屯(联合屯兵);联事(联合处理事务);联步(同行)

4、[量] 诗句中每两句为一联。

5、[量]对;双 [pair]

例:联单,联票(一式数纸相联的单据)

6、古代户口编制的名称,十人为联。

扩展资料

联字草书写法:

常用词语:

1、联邦

读音: lián bāng

解释: 构成有机整体的政治单元,通常由原先的独立单元所组成,这些单元已将其主要权力交给整体政府,它可能是其中一个单元的政府或者是新成立的政府。

2、联璧

读音:lián bì

解释: 双璧,并列的美玉,比喻两者可互相媲美

3、联播

读音:lián bō

解释: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许多电台或电视台转播某一共同节目

4、联大

读音:lián dà

解释: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4月,联大宣布结束。

5、联防

读音:lián fáng

解释:联合起来共同防御。

6、联合国

读音:Lián hé guó

解释:于1945年成立的一个庞大的国际组织,总部在纽约,下设许多分支组织。其主要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7、联欢

读音: lián huān

解释:一个集体的成员或几个集体在一起欢聚

8、联络

读音:lián luò

解释: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9、联翩

读音:lián piān

解释:鸟飞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例句:一夜春风,细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