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来源:趣味经验馆 2.22W
1. 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汉字”二字均无甲骨文写法。

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此二字最早见于金文。如下图所示: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本,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本或“龟甲兽骨文”。

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商朝时期一种成熟文本,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本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本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扩展资料:从甲骨上的文本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

从结构字体上看,文本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

“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

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体感。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

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本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2. 汉字王国的甲骨文怎么写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汉字识记量,在此基础上安排一次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对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

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汉字,活在历史、世界、审美的图景里 为了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本单元一开始,教材提供了三条路径提示,让学生关注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独特之处。

首先把汉字置于历史的深度进行观照。汉字历史悠久,记录和承载着中华文明。

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汉字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告别了洪荒年代,书写出了世界上最e79fa5e9819331333234326336为古老的文明之一。

有了文本,历史的河流就再也没有出现断流和干涸,顺着文本的记忆,后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更替、风云变幻,也能够在厚重的典籍里汲取先人的智慧。每个汉字之所以能成为现在的这种形状,表达着她所代表的那种意义,不是随意赋形赋意的结果,汉字点画转折之间都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当学生们了解了这些,心头自然会升腾起对汉字的敬畏之感。 其次,把汉字置于世界文明的图景里予以考察,发现汉字同样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人口众多,使用汉字的人自然也就多,这是常识性的推理。历史上的中国一度强大,儒家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体现语言文本上,日文、韩文与汉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日渐扩大,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也相应扩大,不少国家专门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已成为发展潮流。这些足以唤起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另外,汉字与其他文本有所不同,具有独特的魅力。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她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书法成为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

钟鼎文、小篆、隶书等既是字体也是书体,像颜真卿、米芾、王羲之等书法名家,他们创造的书法作品更是艺术宝库中的珍品,通过书写汉字能融铸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明白了这些,学生对汉字会自然生发亲近之感。

教材所提供的三个线索,如同三扇窗户,充分展现了汉字的独特与神秘,为学生投入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如果学生以往学习汉字更多只是满足掌握一种工具,停留在会写、会用的工具层面,那么,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则是立足一个更为高远和开阔的背景,让学生从宏观上历史地、审美地去感受和发现汉字,那必定是一段充满新奇与快乐的精神之旅。

单元导语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介入学习活动,让他们根据教材提供的路径搜集材料,然后课堂里一起交流、分享。

因为各人理解的角度、掌握的资料有差异,通过课前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到开展学习活动所需的知识准备状态、兴趣投入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为接下去的分组活动提供参考。 会听、会看、会说话的汉字 从活动目的看,《有趣的汉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

我们都知道,汉字造字上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尽其摹形拟声功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摹、抓住特征的再现表达特定的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是反映和表现世界的一种方式”。 同音多字,几个外形迥然不同的汉字有着相同的读音,这是汉字特有的现象。

活动提示要求学生查找具有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等。体会通过谐音的表达,可以达到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的表达效果。

比如说,通过猜字谜来领会汉字象形、指事和会意等造字方法,显得富有意味,耐人寻味。再比如,关于汉字的起源,阅读材料里提供了仓颉造字的传说,但就汉字的起源来说,她有不同的版本,而这个传说通过介绍仓颉造字的过程反映了汉字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烙上象形的特点。

在学生们展示不同版本的汉字起源说的过程中,不妨引导学生来比较一下,传说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相同之处呢,而相同之处就是汉字固有的特点。 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阅读材料,课本上的字谜不妨让学生先猜一猜,说说猜的过程和想法。

有谐音的歇后语不妨让学生读一读,引导学生注意把重音落在谐音的音节上,体会表达之妙。而阅读仓颉造字这一传说时,可以围绕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他创造出来的字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对汉字产生更深的理解和体验。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活动的价值,使综合性学习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汉字之趣,趣在她的音、形、义,趣在她独特而有意味的表现方式。

作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表现方式,汉字其实是长眼睛的,她观察、再现、描摹着这个世界,汉字是有耳朵的,她倾听、接。

3. 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汉字”二字均无甲骨文写法。此二字最早见于金文。如下图所示: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本,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本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商朝时期一种成熟文本,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本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本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扩展资料:

从甲骨上的文本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

从结构字体上看,文本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体感。

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本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4. 所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你对文本没有一个发展的认识。

甲骨文是一种极其形象的表意文本,能表示出意思就行了,所以一个字可以有几种写法,但却没有表现全部文本的可能,比如说电脑,那时的古人哪能想象得出这东西呀?这种情况一直到秦始皇时才结束——实行“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汉晋尤其是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大幅度发展,又造出了许多新文本,专指性极强,一个字就指一件事物。这在实际生活中显得多此一举,所以建国后国家实行文本改革,淘汰掉很多使用概率极低的文本。目前由于网络的产生,信息交流成指数增长,低频使用的文本就越来越限制了这方面活动的深入进行,所以目前国家新推出的名字用字指导方案就是基于汉字可以以堆砌的方法造词、使用频率低的文本的存在阻碍信息的交流等原因。汉字是表意文本,其结构中的构成元素——笔画、部首等限制了文本改革的进程,看来今后也会出现像外国,用一些固定的字组成新词的趋势。

有些字,《康熙字典》里有,唐宋时期的就不一定有;隶书、小篆中有,金文甲骨文中却不会有。你要写出所有汉字的甲骨文,有些像“关公战秦琼”——颠倒历史了。

5. “我爱你汉字”的甲骨文怎么写

“我爱你汉字”五个字想写全的的话,最古老的文本只能用小篆。

甲骨文中只有“我”字。

金文中没有“你”字。

附图:

6. 中国文本报用甲骨文来写怎么写

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本资料——商代甲骨文本算起,汉字已有3000年的历史。

由于甲骨文本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本体系,我们可以推断汉字的发生一定远在3000年以前。 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一种成熟文本。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商朝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时间、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

不过具体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详略的差异,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辞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数量最多的时期。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本为甲骨文。

殷墟出土了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大量的甲骨文及铭文既记载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气象、占卜方面的情况,又标志着文本接近成熟。

图为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 介绍 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迄今为止发掘出存世的大约有15.4万片刻有文本的甲骨。

其中大陆收藏的有97600多片,台湾收藏的有30200多片,香港有89片,因战争和商业因素流散到海外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前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12个国家有26700多片。其中日本在侵略中国时曾有组织地在殷墟盗掘,因此收藏最多,有12000多片。

目前世界上有500多位学者专门研究甲骨文,发表专著有2000多篇。 商周非常迷信,商周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凶,并将占卜的事情、时日和结果等刻在上面,故甲骨文本也称卜辞。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气候、习尚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骨文大约有4500个单字,已解读的有三分之一左右。

根据研究,甲骨文中已经使用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汉字造字法。在字义的使用上可以明显看出假借方法。

形声字占25%左右。今天,形声字占90%左右。

甲骨文和是汉字成熟的标志,和楔形文本、象形文本一样属于表意文本,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的一种表意文本的前身。它的书写材料一般为龟骨、牛肩胛骨,也可以刻在墙壁,木器,石器等处,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春秋后期汉字脱离甲骨形态,逐渐不被认知,但是一般会被当做“龙骨”卖给药材商做药材之用。直到1899年(清光绪25年),在一个偶然机会里由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被考证为商周遗物。

民国初年经董作宾先生的研究整理,将收集到的甲骨文分为五期:盘庚武丁时代、祖庚祖甲时代、禀辛康丁时代、武乙文丁时代、帝乙帝辛时代。郭沫若在研究了甲骨文以后,认为甲骨文从初创到成熟,起码要经历1500年以上。

===========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本。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本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本。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甲骨文首次被金石学家王懿荣认识并高价购藏。此后十年间先后搜购甲骨的有王襄、孟定生、刘鹗、罗振玉及美国人方法敛,英国人库寿龄、金璋,日本人林泰辅,加拿大人明义士等,共得甲骨数万片。

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有计划地迸行殷墟发掘,先后发掘十五次,共得甲骨约二万五千片。以后殷墟仍不断有甲骨出土,197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甲骨四千余片(参见彩图插页第5页)。

除殷墟外,1953、1954年在郑州商代中期遗址中还检到有字甲骨两片;自1954年始,又先后在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陕西丰镐、周原遗址、岐山凤雏出土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约三百片。 自甲骨文首次被发现迄今,出土的甲骨已有十五万片以上,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苏联、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瑞典等国家,南朝鲜也有收藏。

出土的甲骨文多已著录出版,早期的有刘鹗的《铁云藏龟》、罗振玉的《殷虚书契》和《殷虚书契后编》、明义士的《殷虚卜辞》、林泰辅的《龟甲兽骨文本》、王襄的《■室殷契徵文》;后又有董作宾的《殷虚文本甲编》、《殷虚文本乙编》,胡厚宣的《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甲骨续存》等。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对甲骨文发现八十多年来已著录和未著录的十几万片甲骨材料进行系统的科学整理,广泛搜集全部出土的甲骨资料,分期分类,共收甲骨约四万片,编为十三册,为研究甲骨文和商史提供了系统的资料。

另外,1973年小屯南地出土的甲骨,已收入《小屯南地甲骨》一书。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苏联、德国等国所藏的甲骨,也已著录成书,分别发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