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力矩是重心点吗

来源:趣味经验馆 7.05K

鱼竿力矩是重心点吗

鱼竿力矩不是重心点,鱼竿的重心点是指在非弯曲状态下,鱼竿所受总重力和其他力的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它是鱼竿重心的位置,通常位于鱼竿的中心点附近。

因此,鱼竿的力矩和重心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且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和数值。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鱼竿的重心:这个是指将鱼竿完全展开时鱼竿的平衡点就是鱼竿的重心。

重心越靠近手把节的鱼竿越好

鱼竿的长度:这个主要分为使用长度和收缩后长度。

一般为厘米(cm)还有一个长度的标识——尺。

尺是日本制造钓竿时用来描述长度的单位,常见的有7尺到27尺,1尺=30.03cm。

鱼竿的节数(继数):钓竿从竿梢起依次为第一节、第二节……最后手把节。

继数的单位是本,这是从日本流传来的,几节就是几本。

同样长度的鱼竿节数会不一样的。

鱼竿重心是什么意思

重心是衡量鱼竿持重的一个参数,从手把节向前算,重心125就是这支竿重心离竿尾堵125CM,鱼竿在钓鱼时是一个费力杠杆,同样竿长同样重量,数字越小拿在手里的感觉越轻。

语音朗读:

鱼竿力矩说明什么

鱼竿力矩是鱼竿的一种力学性能,通常与竿子的重量和长度一起,用于描述鱼竿在使用时的手感和舒适度。

力矩是作用于物体上的力与力臂(或称转轴)的乘积,它的大小可以表示物体转动或扭曲的难易程度。鱼竿的力矩通常被表示为“饵重”和“握把长度”的乘积。这个数值越高,表示鱼竿在抛投、挥杆或中大鱼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操作,反之则表示鱼竿较容易操作。

在选择鱼竿时,力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你需要抛投较重的饵或应对挣扎的中大鱼,你会选择力矩较大的鱼竿。而如果你更喜欢轻松抛投轻饵或需要长时间手持鱼竿,你会选择力矩较小的鱼竿。

需要注意的是,力矩大小只是选择鱼竿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因素如竿子的硬度、调性、适用场景等也需要考虑。在购买鱼竿时,最好咨询专业渔具店或阅读产品说明来了解每款鱼竿的具体性能和适用范围。

为什么要和力矩扯上关系呢?

你好!

我觉得吧,这个是定义的问题。

物体的重心是这么定义的:无论物体被从自身的哪一点吊起来,其作用力的作用点和重心都在竖直线上。这也是一般物体确定重心的方法。

在物体被吊起来的过程中,左半边和右半边本来就是力矩平衡才能使它最后平衡的。所以说,力矩跟重心由很大的关系。

当然,也可以从力矩中把这个问题抽象出来。就相当于对质点位置的加权平均。也就是说,质点质量越大,对重心的权重也就越大。权重的大小取决于质量的比较。举一个例子,一个很重很重的球连着一根长细杆,再连着一个很轻很轻的球,可以想见,重心基本就在重球旁边,这是因为它的权重比较大。

这样也能够得到重心的表达式。

不知我说清楚了吗?呵呵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鱼竿力矩多少合适

视鱼竿和钓鱼的具体情况而定。

力矩:把鱼竿带后堵重量乘以带后堵重心的数值,得到的结果就是力矩,实际上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产生的转动效应的物理量,数值越大,持感越重,抛投、提竿就会越累。

关于重心的问题

这里有详解: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处,如均匀球体的重心在它的球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了跟它的形状有关外,还与它的质量分布情况有关,例如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重物质量和高度而变化。

一个物体的重心是个固定点,与物体的放置位置和运动状态无关;重心的位置也不一定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分布均匀圆环的重心位于圆环的圆心处。

用实验——悬挂法可以找出质量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将物体悬挂,并使其平衡,这时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悬线方向上,再换一个悬挂点,新的悬线也一定通过重心,前后两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的位置。

重心位置还可以利用转动平衡条件通过计算来求得。

--------------------------------------------------------------------------------

用手指移动的方法找重心

取一把直尺(或粗细均匀的木棒)水平地搁在左、右食指上,然后使左右食指向中间方向移动,你会发现直尺(或木捧)将在你的左右食指上交替滑动。这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的压力越大,它们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如果左(或右)食指和直尺之间的摩擦力较小,那么尺就在左(或右)食指上滑动。随着左(或右)食指向重心方向靠拢,左(或右)食指承受直尺的重力逐渐增大。当这个摩擦力增大到比右(或左)食指和尺之间的摩擦力大的时候,尺就转变为左右(或左)食指上滑动。最后当两食指接触时,两食指中间的一点,就是直尺的重心。只要用一个指头托在重心下,直尺就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用丁字尺做这一个实验,就会发现重心不在尺的中点,而是偏向尺重的一端,丁字尺头部越重,重心距头部越近。

力矩法求重心具体怎么求?

假设,一重杆长为L。将杆一端支承,用称对另一端称重。设重心到支承端距离为X1,杆重力为G,另一端称重为W1,则根据力矩平衡有:W1*L=G*X1。若重力G已知,则重心位置直接可求,若未知就把杆反转过来再重复作一遍,可再建立一方程,重心位置可求。

6.3米的鱼竿自重相差50克,伸长后有多大的差别?

伸长后相差极大。自重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也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参数。因为同样长度的竿子不论重心设计在哪里,它的位置移动都是非常有限的。一般做得特别好的竿子,重心也只能位于总长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说,6米3的竿子,其重心与把端的距离不会小于2.1米。做得一般的竿子,它的重心大概也就是2.3米,而最差的竿,也不过2.5米。例如对200克的6.3米竿子而言,做得最好,重心在2.1米处,假如增加了50克,那这支最好的竿子,它的感重力矩至少是250×2.1=525。而一支最烂的竿子如果是200克自重,则其感重力矩为200×2.5=500。很显然,即使是做得最好的6.3米竿子自重增大了50克,它也不如做得最烂而相对轻50克的竿子感重小。

就感重而言,可以这样说,一支6.3的竿子自重相差50克,就好比同时多挥动或少挥动一支普通的4.5米竿子,相差可不是一丁半点。

512克大头杆轻影响打感不

影响。

512克大头杆轻是影响打杆的,太轻感觉就不好抛了。

鱼竿的持感源于两个方面:材料重量和重心位置,用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就是“力矩”,它是用鱼竿重量乘以鱼竿重心距离底部的距离计算得出,最早是日本伽马卡兹引入来对于鱼竿持感的。值得注意的是力矩不会被后堵影响,是真实反映鱼竿手感的关键指标。

鱼竿重心点125什么意思

重心是衡量鱼竿持重的一个参数,从手把节向前算,重心125就是这支竿重心离竿尾堵125CM,鱼竿在钓鱼时是一个费力杠杆,同样竿长同样重量,数字越小拿在手里的感觉越轻。

鱼竿和镊子的支点、力点、重点在哪

鱼竿的支点在尾端,中间是力点镊子支点在顶上链接部分,中间部分是力点

钓竿的先径和元径是什么意思?谢谢!!

所谓先径就是指竿尖的外直径,而元径则是握把处的外直径;其中后者问题较小,反正各种成品都会设计成适合手握的粗细,但前者麻烦就大了,它的粗细会直接影响到钓法与操竿便利性。

钓竿选购要领

要玩钓鱼,当然就得要有钓竿,否则就甭「下竿」了!选购钓竿的第一个要领是:必须找对东西!

矶钓有矶钓的家俬、溪钓有溪钓的玩意,这一点大家应该都不至于搞错,但在每一个单项钓法里面,却又有着若干种不同的竿子规格,像是长度、号数、调性等等,这么一细分,可就有点折腾人了。其实钓竿之所以有各种规格,乃是为了应付不同场地、钓法、鱼种、鱼性、鱼体大小,甚至钓饵种类、咬饵龟不龟毛等客观条件而设的。

以长度来说,当进行溪流钓时,如果选在幅宽不到二十尺的中海拔山区溪流钓苦花,那么使用十五尺竿可能还嫌太夸张了点,但在大型溪流的中游地带(例如南势溪、大汉溪、大甲溪等等),虽然同样是钓苦花,可是溪床宽度动辄一、二十公尺,此时恐怕就必须用到十八、二十一甚至二十四尺溪流竿了。

池钓的状况也类似,假如到桃园、新竹地区的超大型灌溉埤下竿,十八尺手竿并不算什么,可是在都会区的小池塘或竞赛池作钓时,长手竿很可能会侵入对岸的「领海」,那恐怕会引起一些纷争的。

还有,钓溪哥和钓香鱼都会选在较平坦开阔、落差较小的溪流中下游流段,可是为什么溪哥竿顶多十五尺、十八尺而已,香鱼竿却长达八、九米甚至十米(三十三尺)以上?原来溪哥经常跑到水流平缓、离岸不远的区域厮混,使用短竿子已能轻松对付,香鱼却比较喜欢在离岸稍远、水势浩大且湍急的「流心」地区讨生活,非超长竿不足以企及标点,同时钓溪哥可借浮标搭载钓组,减少绷紧钓线以致钓组被冲到岸边来的状况,而钓香鱼却必须完全靠竿子「撑」出钓组,好让鱼媒进入狙击标点,所以两者的需求大不相同。

再说到矶钓方面,对竿子长度最大的影响因子,殆为钓座与水下地形间之相互关系!大凡钓座越是高耸、水底环境越是复杂(多暗礁、沟崁等障碍)之处,操竿搏鱼越不容易、鱼儿钻洞或子线「戮达仔」机率越高,所以就需要越长(十八尺以上)的竿子来减低失败率;反之,钓座低、环境单纯的地方,使用轻便且容易操控的短竿(十五尺以内)当然比较愉快、方便。

至于船钓场合,钓竿长度不同的用意,往往牵涉到避免跟邻座钓友的钓组互缠,还有就是钓一些夜行性小型鱼时,较长的竿子能把钓组放到船上集鱼灯光晕范围边缘去,如此常可有较佳的收获;当然,长竿也能搭配比较多的钩组,对那些注重鱼获量的人而言,平平是下一竿,五钩中五条跟十钩中八条还是有差别的!

菜鸟讲座-2 钓竿选购要领(PART 2)

上一期讲到选购钓竿的第一个要领是「必须找对东西」,并已解释了钓竿各种规格中,决定竿身长度的一些原则,现在延续这个话题继续往下谈:

除了长度之外,竿子还有软硬的差异,这在船钓来说(包括铁板钓法),主要是考虑负铅重与对象鱼大小的不同,其中负铅量乃是看海流缓急和钓点深度而定,需要用越重的铅,竿子就得越硬;对象鱼的影响则是,像红魽、石斑之类体型大或力气大的家伙,当然要用硬竿才能招架,红目鲢、白带鱼等的小东东则软竿即可。

但对矶钓而言,竿子软硬却是看风浪大小、要不要远投、对象鱼种、惯用钓法等方面来定的,因为通常软竿的抗风能力较差,风浪大时将会平添操作上的困难,而抛投需要够重的钓组来实施,也就是说竿子硬些才容易负荷钓组重量;至于鱼种的影响,钓黑毛、黑鲷、臭肚时通常都不需太硬的竿子--一号、一‧五号对大多数场合已然足够,但若已知钓场上都是白毛、猪哥、拉仑之类货色时,就得用粗鸡丝(二号以上)对付了。

还有,FUKASE 钓法需采用轻巧的小B数丹锥钓组,并需不断操竿牵线,当然以使用软竿为宜;钓长标或恐龙蛋,甚至搞沈底直感法的话,硬竿自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钓竿软硬在某些特殊场合还有不同的决定条件,像拖钓就是一例,它主要并非看鱼体或钓组重量,而是根据「运动员精神」订出一套竞技规则,使用越细、越轻软的装备拉上越大号的猎物,其成就感和荣誉感就越高。

问题是,拖钓或路亚钓法的竿子,有非常实际的「磅数」规格,钓者可以很明确知道什么竿子该搭配多粗的线、多强的力橹,矶钓、船钓却多只有「号数」标示,溪钓、池钓更用得是「硬调」、「硬中硬」、「极硬」等相当抽象、很不量化的说法来区分;尤有甚者,每一家厂牌、每一套制品,往往其所标示的号数或软硬词汇意义都不相同,这就要让人昏倒啰......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拿实品来检视看看是否符合所需。当然,一个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即使拿到竿子,也很难判断到底合不合用,所以要买之前最好能先借别人的家俬来试用一下,多少有一点概念之后才比较容易出手。万一借不到的话呢?找个熟人帮你推荐,或向钓具店老板询问也是办法,不过别人讲的是否客观倒是粉难掌握的。

下一期我们会谈到「调性」问题,然后会再聊聊其它比较少被提及的钓竿特质,之后会进入「实际选购钓竿的技巧」这项主题,也就是教你如何挑毛病、如何当一个「拗客」啦!

在前两期约略谈过钓竿的长度和硬度之后,本期我们要来讨论一下调性和其它几个小问题。

调性这个东西也是相当抽象的概念,尽管日系钓竿有所谓「三-七调」、「二-八调」、「四-六调」或「先调子」、「胴调子」等称谓,欧美系列(如路亚竿、毛钩竿)也有 Fast Action、Slow Action、Through Action 等的区别,但要具体形容出这些词汇的意义,却是十分困难。

因此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谈这问题:当钓竿受到一个单位拉力的时候,它「最弯曲的点」落在竿身上什么位置,就代表了它具有何种调性。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把同样硬度、同样长度的两根竿子分别加以同样大小的力量来拉弯它,A竿只有尖端那一节弯成一个半圆弧,其它几节一直到手柄都没什么弯到,那么它就是相当「先调子」的「二-八调」甚或「一-九调」竿了,英文叫做「Fast Action」;而B竿若是弯在大约竿身中段的地方,则它是偏「胴调子」的「四-六调」甚至「五-五调」竿,英文叫做「Through Action」。

这种调性的差异,其意义在于:越是趋向先调子者,鱼讯和操竿动作的传导越直接、明确,但竿身的缓冲能力越差、越容易断线或脱钩;反之,越是趋向胴调子者,它的缓冲能力越好,但传达受力状况和控线动态的能力越差。

另外调性也会影响钓组的抛送,一般而言,越是先调子者越适合抛轻的钓组,而越重的就需要越偏向胴调子的钓竿。

需注意者,上述内容都是相对的、比较性的说法,而非绝对的标准,也就是说,「调性」这个称谓也是缺乏客观数据的,每一家产品都各自有其划分标准,同时它还会跟硬度、长度交互影响,使得每一款竿子都有它自己的「个性」,所以消费者还是必须多比较、多抽出来舞弄舞弄,甚至多多累积使用经验,才容易找到中意的东西。

再来谈到自重问题,这一点关系到用户拿起来累不累、能否长时间持用;以溪哥竿而言,十五尺长者重量仅四十公克上下,是目前高级竞技竿相当普遍的标准,因为钓者需要一直使用腕力反复挥舞钓竿,频率几乎是不到十秒钟就挥一次(钓鱼人杂志社王社长曾经有平均四秒钟拉一条鱼的纪录),一小时下来手臂的负荷不可谓不重。

那么是不是重量越轻越好呢?不见得!为了达到轻量化目的,制造商必须在材料上动脑筋,并尽量压缩竿壁的厚度,所以当使用同样材质时,越轻的竿子其耐冲击性必然越差,硬度、调性也都会降低,因此一味追求重量轻的竿子并不见得聪明。

谈过了长度、硬度、调性之后,还有「拿起来顺不顺手」这个更抽象的感觉,也常令钓友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本期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GAMAKATSU 公司出品的竿子,规格表中常有一项标示叫做「Moment」,是别家厂商所没有的,这东西其实就是物理学中「力矩」观念的运用,它的定义是「钓竿重量(kg)×重心到竿尾的距离(cm)」;当这个乘积越小的时候,就表示竿子越轻或重心距离竿尾越近,拿起来也就越顺手、不容易累。

因为这是一项有数字依据的规格,所以比起调性、硬度等抽象概念都要实际得多,且甚具参考价值。通常「Moment」数值在三十以内者,使用上都算蛮轻巧、称手的,数值越大则越容易让人觉得重、前端有「垂垂」的倾向。

至于没有这项标示的厂牌,他们的竿子该怎么选购?那当然就只好拿起来掂掂看啰,一般说来,越是需要长时间拿在手上操作者--如矶钓竿、溪钓竿之类,它的重心要越接近握把、重量要越轻,而那些抛投出去之后就可以置竿等待的--像沙滩和防波堤打远投等类,则不太需要考虑那么多,反而稍重一点、重心往前一点更有利抛投。

再来讲一下「先径」和「元径」的问题。所谓先径就是指竿尖的外直径,而元径则是握把处的外直径;其中后者问题较小,反正各种成品都会设计成适合手握的粗细,但前者麻烦就大了,它的粗细会直接影响到钓法与操竿便利性。

有些厂牌如 DAIWA 者,会把同系列的竿子分出「T Type」、「F Type」两类,T Type 的竿尖较粗、为空心构造者;F Type 的较细(指同样号数而言),属实心竿尾。为什么有这些分别?那个 T 和 F 又是什么意义?原来空心尾的直径较粗(以矶钓竿而言一般都在 2.0mm 以上)、性质较硬,能耐受较激烈的操作,所以被称为「Tournament」(竞技)级的竿子,而实心竿尾直径较细(2.0mm 以下)、质地柔软,能够妥善操控轻巧的钓组,因此特别适合「Fukase」钓法发挥,是故有 T 和 F 的分别。

当然有些厂商是不来这套的,他们喜欢生产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类型,像 SHIMANO(岛野)就多为空心、硬挺的竿尾,GAMAKATSU(浦克)则多为实心、软调细竿尾。

其它如材质、仕舞寸法(收纳后的长度)、继数(竿身分几节)等等,在钓竿包装盒上都有标示,问题比较小,我们就略过不谈了。下一期将进入实地挑选钓竿的技巧问题,敬请期待。(假如阁下是钓具业者,别骂我......)(To be continued) 前几期已说明过许多钓竿设计方面、规格上的问题,但施工良窳、品质好坏如何鉴定却还没谈到,因此本期就来教你怎么挑三捡四,以免买到令自己抓狂的东西。

说起此项技巧,一言以蔽之,重点就是:必须找好东西!但这「好」字可不是名贵或昂贵之意,而是一堆同级品之中最好的一支。

假设你已确定想买什么长度、号数、重量等等规格的钓竿,此时最好把货架上符合所需的产品都分别拿下来比较看看;比较什么呢?首先,若是振出竿(天线式)请抽出全部竿节,并继竿(插节式)则全部接合好,然后握住竿柄上下摇一摇(当然要先找个空间够大的地方,并小心不要让竿子碰到任何东西。)看它的「振动型态」如何。

通常摇动钓竿的时候,竿身都会呈波浪状上下振动,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反曲点」,也就是竿身的这两个点几乎不会上下振动,但离此二点越远处振幅(竿身上下起伏的幅度)就越大。观察这种振动型态的用意是:第一、通常越偏向胴调子的钓竿,其反曲点越接近钓竿中段,且两者越互相靠近;第二、越偏向胴调子、越软的竿子,竿身振幅越大。(但重磅级拖钓竿、船钓竿都太过粗硬,几乎不会因摇动而产生振幅,故不适合如此检查。)

接下来听听看竿身有无异常响声;许多竿子在完全伸展状态下,一摇动就会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假如它响个两、三下就不再出现,那可能是你伸展时没确实抽紧(或插紧),尚不至于影响品质,但若老是有杂音出现,那多半就是竿节接头没处理好了,这种产品不买也罢!

了解了振幅、反曲点、杂音等的影响之后,下一步,请人帮忙捏着竿尖,你则模仿中鱼那样挺起竿身(注意绝不可挺得太用力,捏竿尖的人更不可突然松手。)看看整个竿子的弯曲弧度顺不顺,如果有某一节弯得特别厉害(通常是最细那一节),就表示「过节不好」,容易出问题。然后请再拿着竿子从手柄往竿尖瞄,并且一面瞄一面要旋转竿身,看看每一节竿身是否直挺、有没有在接头处形成歪扭的角度?不直挺者请不必考虑。

再来,一面收起竿节一面仔细观察和竿身表面,看看涂装有无气泡、沙眼、厚薄不均等瑕疵?卷线器座和丝道环(如果有的话)安装牢固与否?位置是否恰当?

收起全部竿节之后,请分别检查每一节的两端,看看管壁厚度是否整圈均匀(天线竿需旋开竿尾塞才看得到),假如厚薄不均的话将很容易折断。再看看每一节外表靠近接续处,是否有一截比较粗的部分?这是为了补强而做的措施,若有,应该就比较耐用一些。

检查过上述诸项之后,应该就已能筛选出合格产品了,此时你只剩下一个考虑因素:价钱!然则这个问题实在太敏感、太有争议,所以还是跳过吧,看倌不妨就同一产品多比较几家,看看谁出的价钱最实惠、谁的服务最贴心,这样就不会吃亏了。

http://www.ezlife.com.cn/57/20040824-1671.html

参考资料:http://www.ezlife.com.cn/57/20040824-1671.html

鱼竿力矩说明什么

鱼竿力矩是鱼竿的一种力学性能,通常与竿子的重量和长度一起,用于描述鱼竿在使用时的手感和舒适度。

力矩是作用于物体上的力与力臂(或称转轴)的乘积,它的大小可以表示物体转动或扭曲的难易程度。鱼竿的力矩通常被表示为“饵重”和“握把长度”的乘积。这个数值越高,表示鱼竿在抛投、挥杆或中大鱼时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操作,反之则表示鱼竿较容易操作。

在选择鱼竿时,力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你需要抛投较重的饵或应对挣扎的中大鱼,你会选择力矩较大的鱼竿。而如果你更喜欢轻松抛投轻饵或需要长时间手持鱼竿,你会选择力矩较小的鱼竿。

需要注意的是,力矩大小只是选择鱼竿的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因素如竿子的硬度、调性、适用场景等也需要考虑。在购买鱼竿时,最好咨询专业渔具店或阅读产品说明来了解每款鱼竿的具体性能和适用范围。

为什么要和力矩扯上关系呢?

你好!

我觉得吧,这个是定义的问题。

物体的重心是这么定义的:无论物体被从自身的哪一点吊起来,其作用力的作用点和重心都在竖直线上。这也是一般物体确定重心的方法。

在物体被吊起来的过程中,左半边和右半边本来就是力矩平衡才能使它最后平衡的。所以说,力矩跟重心由很大的关系。

当然,也可以从力矩中把这个问题抽象出来。就相当于对质点位置的加权平均。也就是说,质点质量越大,对重心的权重也就越大。权重的大小取决于质量的比较。举一个例子,一个很重很重的球连着一根长细杆,再连着一个很轻很轻的球,可以想见,重心基本就在重球旁边,这是因为它的权重比较大。

这样也能够得到重心的表达式。

不知我说清楚了吗?呵呵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鱼竿力矩多少合适

视鱼竿和钓鱼的具体情况而定。

力矩:把鱼竿带后堵重量乘以带后堵重心的数值,得到的结果就是力矩,实际上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产生的转动效应的物理量,数值越大,持感越重,抛投、提竿就会越累。

关于重心的问题

这里有详解: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的重心位置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处,如均匀球体的重心在它的球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物体的重心位置除了跟它的形状有关外,还与它的质量分布情况有关,例如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重物质量和高度而变化。

一个物体的重心是个固定点,与物体的放置位置和运动状态无关;重心的位置也不一定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分布均匀圆环的重心位于圆环的圆心处。

用实验——悬挂法可以找出质量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将物体悬挂,并使其平衡,这时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悬线方向上,再换一个悬挂点,新的悬线也一定通过重心,前后两线的交点就是重心的位置。

重心位置还可以利用转动平衡条件通过计算来求得。

--------------------------------------------------------------------------------

用手指移动的方法找重心

取一把直尺(或粗细均匀的木棒)水平地搁在左、右食指上,然后使左右食指向中间方向移动,你会发现直尺(或木捧)将在你的左右食指上交替滑动。这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的压力越大,它们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如果左(或右)食指和直尺之间的摩擦力较小,那么尺就在左(或右)食指上滑动。随着左(或右)食指向重心方向靠拢,左(或右)食指承受直尺的重力逐渐增大。当这个摩擦力增大到比右(或左)食指和尺之间的摩擦力大的时候,尺就转变为左右(或左)食指上滑动。最后当两食指接触时,两食指中间的一点,就是直尺的重心。只要用一个指头托在重心下,直尺就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用丁字尺做这一个实验,就会发现重心不在尺的中点,而是偏向尺重的一端,丁字尺头部越重,重心距头部越近。

力矩法求重心具体怎么求?

假设,一重杆长为L。将杆一端支承,用称对另一端称重。设重心到支承端距离为X1,杆重力为G,另一端称重为W1,则根据力矩平衡有:W1*L=G*X1。若重力G已知,则重心位置直接可求,若未知就把杆反转过来再重复作一遍,可再建立一方程,重心位置可求。

6.3米的鱼竿自重相差50克,伸长后有多大的差别?

伸长后相差极大。自重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也可以说是最关键的参数。因为同样长度的竿子不论重心设计在哪里,它的位置移动都是非常有限的。一般做得特别好的竿子,重心也只能位于总长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说,6米3的竿子,其重心与把端的距离不会小于2.1米。做得一般的竿子,它的重心大概也就是2.3米,而最差的竿,也不过2.5米。例如对200克的6.3米竿子而言,做得最好,重心在2.1米处,假如增加了50克,那这支最好的竿子,它的感重力矩至少是250×2.1=525。而一支最烂的竿子如果是200克自重,则其感重力矩为200×2.5=500。很显然,即使是做得最好的6.3米竿子自重增大了50克,它也不如做得最烂而相对轻50克的竿子感重小。

就感重而言,可以这样说,一支6.3的竿子自重相差50克,就好比同时多挥动或少挥动一支普通的4.5米竿子,相差可不是一丁半点。

512克大头杆轻影响打感不

影响。

512克大头杆轻是影响打杆的,太轻感觉就不好抛了。

鱼竿的持感源于两个方面:材料重量和重心位置,用一个简单的数字对比就是“力矩”,它是用鱼竿重量乘以鱼竿重心距离底部的距离计算得出,最早是日本伽马卡兹引入来对于鱼竿持感的。值得注意的是力矩不会被后堵影响,是真实反映鱼竿手感的关键指标。

鱼竿重心点125什么意思

重心是衡量鱼竿持重的一个参数,从手把节向前算,重心125就是这支竿重心离竿尾堵125CM,鱼竿在钓鱼时是一个费力杠杆,同样竿长同样重量,数字越小拿在手里的感觉越轻。

鱼竿和镊子的支点、力点、重点在哪

鱼竿的支点在尾端,中间是力点镊子支点在顶上链接部分,中间部分是力点

钓竿的先径和元径是什么意思?谢谢!!

所谓先径就是指竿尖的外直径,而元径则是握把处的外直径;其中后者问题较小,反正各种成品都会设计成适合手握的粗细,但前者麻烦就大了,它的粗细会直接影响到钓法与操竿便利性。

钓竿选购要领

要玩钓鱼,当然就得要有钓竿,否则就甭「下竿」了!选购钓竿的第一个要领是:必须找对东西!

矶钓有矶钓的家俬、溪钓有溪钓的玩意,这一点大家应该都不至于搞错,但在每一个单项钓法里面,却又有着若干种不同的竿子规格,像是长度、号数、调性等等,这么一细分,可就有点折腾人了。其实钓竿之所以有各种规格,乃是为了应付不同场地、钓法、鱼种、鱼性、鱼体大小,甚至钓饵种类、咬饵龟不龟毛等客观条件而设的。

以长度来说,当进行溪流钓时,如果选在幅宽不到二十尺的中海拔山区溪流钓苦花,那么使用十五尺竿可能还嫌太夸张了点,但在大型溪流的中游地带(例如南势溪、大汉溪、大甲溪等等),虽然同样是钓苦花,可是溪床宽度动辄一、二十公尺,此时恐怕就必须用到十八、二十一甚至二十四尺溪流竿了。

池钓的状况也类似,假如到桃园、新竹地区的超大型灌溉埤下竿,十八尺手竿并不算什么,可是在都会区的小池塘或竞赛池作钓时,长手竿很可能会侵入对岸的「领海」,那恐怕会引起一些纷争的。

还有,钓溪哥和钓香鱼都会选在较平坦开阔、落差较小的溪流中下游流段,可是为什么溪哥竿顶多十五尺、十八尺而已,香鱼竿却长达八、九米甚至十米(三十三尺)以上?原来溪哥经常跑到水流平缓、离岸不远的区域厮混,使用短竿子已能轻松对付,香鱼却比较喜欢在离岸稍远、水势浩大且湍急的「流心」地区讨生活,非超长竿不足以企及标点,同时钓溪哥可借浮标搭载钓组,减少绷紧钓线以致钓组被冲到岸边来的状况,而钓香鱼却必须完全靠竿子「撑」出钓组,好让鱼媒进入狙击标点,所以两者的需求大不相同。

再说到矶钓方面,对竿子长度最大的影响因子,殆为钓座与水下地形间之相互关系!大凡钓座越是高耸、水底环境越是复杂(多暗礁、沟崁等障碍)之处,操竿搏鱼越不容易、鱼儿钻洞或子线「戮达仔」机率越高,所以就需要越长(十八尺以上)的竿子来减低失败率;反之,钓座低、环境单纯的地方,使用轻便且容易操控的短竿(十五尺以内)当然比较愉快、方便。

至于船钓场合,钓竿长度不同的用意,往往牵涉到避免跟邻座钓友的钓组互缠,还有就是钓一些夜行性小型鱼时,较长的竿子能把钓组放到船上集鱼灯光晕范围边缘去,如此常可有较佳的收获;当然,长竿也能搭配比较多的钩组,对那些注重鱼获量的人而言,平平是下一竿,五钩中五条跟十钩中八条还是有差别的!

菜鸟讲座-2 钓竿选购要领(PART 2)

上一期讲到选购钓竿的第一个要领是「必须找对东西」,并已解释了钓竿各种规格中,决定竿身长度的一些原则,现在延续这个话题继续往下谈:

除了长度之外,竿子还有软硬的差异,这在船钓来说(包括铁板钓法),主要是考虑负铅重与对象鱼大小的不同,其中负铅量乃是看海流缓急和钓点深度而定,需要用越重的铅,竿子就得越硬;对象鱼的影响则是,像红魽、石斑之类体型大或力气大的家伙,当然要用硬竿才能招架,红目鲢、白带鱼等的小东东则软竿即可。

但对矶钓而言,竿子软硬却是看风浪大小、要不要远投、对象鱼种、惯用钓法等方面来定的,因为通常软竿的抗风能力较差,风浪大时将会平添操作上的困难,而抛投需要够重的钓组来实施,也就是说竿子硬些才容易负荷钓组重量;至于鱼种的影响,钓黑毛、黑鲷、臭肚时通常都不需太硬的竿子--一号、一‧五号对大多数场合已然足够,但若已知钓场上都是白毛、猪哥、拉仑之类货色时,就得用粗鸡丝(二号以上)对付了。

还有,FUKASE 钓法需采用轻巧的小B数丹锥钓组,并需不断操竿牵线,当然以使用软竿为宜;钓长标或恐龙蛋,甚至搞沈底直感法的话,硬竿自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钓竿软硬在某些特殊场合还有不同的决定条件,像拖钓就是一例,它主要并非看鱼体或钓组重量,而是根据「运动员精神」订出一套竞技规则,使用越细、越轻软的装备拉上越大号的猎物,其成就感和荣誉感就越高。

问题是,拖钓或路亚钓法的竿子,有非常实际的「磅数」规格,钓者可以很明确知道什么竿子该搭配多粗的线、多强的力橹,矶钓、船钓却多只有「号数」标示,溪钓、池钓更用得是「硬调」、「硬中硬」、「极硬」等相当抽象、很不量化的说法来区分;尤有甚者,每一家厂牌、每一套制品,往往其所标示的号数或软硬词汇意义都不相同,这就要让人昏倒啰......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拿实品来检视看看是否符合所需。当然,一个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即使拿到竿子,也很难判断到底合不合用,所以要买之前最好能先借别人的家俬来试用一下,多少有一点概念之后才比较容易出手。万一借不到的话呢?找个熟人帮你推荐,或向钓具店老板询问也是办法,不过别人讲的是否客观倒是粉难掌握的。

下一期我们会谈到「调性」问题,然后会再聊聊其它比较少被提及的钓竿特质,之后会进入「实际选购钓竿的技巧」这项主题,也就是教你如何挑毛病、如何当一个「拗客」啦!

在前两期约略谈过钓竿的长度和硬度之后,本期我们要来讨论一下调性和其它几个小问题。

调性这个东西也是相当抽象的概念,尽管日系钓竿有所谓「三-七调」、「二-八调」、「四-六调」或「先调子」、「胴调子」等称谓,欧美系列(如路亚竿、毛钩竿)也有 Fast Action、Slow Action、Through Action 等的区别,但要具体形容出这些词汇的意义,却是十分困难。

因此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谈这问题:当钓竿受到一个单位拉力的时候,它「最弯曲的点」落在竿身上什么位置,就代表了它具有何种调性。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把同样硬度、同样长度的两根竿子分别加以同样大小的力量来拉弯它,A竿只有尖端那一节弯成一个半圆弧,其它几节一直到手柄都没什么弯到,那么它就是相当「先调子」的「二-八调」甚或「一-九调」竿了,英文叫做「Fast Action」;而B竿若是弯在大约竿身中段的地方,则它是偏「胴调子」的「四-六调」甚至「五-五调」竿,英文叫做「Through Action」。

这种调性的差异,其意义在于:越是趋向先调子者,鱼讯和操竿动作的传导越直接、明确,但竿身的缓冲能力越差、越容易断线或脱钩;反之,越是趋向胴调子者,它的缓冲能力越好,但传达受力状况和控线动态的能力越差。

另外调性也会影响钓组的抛送,一般而言,越是先调子者越适合抛轻的钓组,而越重的就需要越偏向胴调子的钓竿。

需注意者,上述内容都是相对的、比较性的说法,而非绝对的标准,也就是说,「调性」这个称谓也是缺乏客观数据的,每一家产品都各自有其划分标准,同时它还会跟硬度、长度交互影响,使得每一款竿子都有它自己的「个性」,所以消费者还是必须多比较、多抽出来舞弄舞弄,甚至多多累积使用经验,才容易找到中意的东西。

再来谈到自重问题,这一点关系到用户拿起来累不累、能否长时间持用;以溪哥竿而言,十五尺长者重量仅四十公克上下,是目前高级竞技竿相当普遍的标准,因为钓者需要一直使用腕力反复挥舞钓竿,频率几乎是不到十秒钟就挥一次(钓鱼人杂志社王社长曾经有平均四秒钟拉一条鱼的纪录),一小时下来手臂的负荷不可谓不重。

那么是不是重量越轻越好呢?不见得!为了达到轻量化目的,制造商必须在材料上动脑筋,并尽量压缩竿壁的厚度,所以当使用同样材质时,越轻的竿子其耐冲击性必然越差,硬度、调性也都会降低,因此一味追求重量轻的竿子并不见得聪明。

谈过了长度、硬度、调性之后,还有「拿起来顺不顺手」这个更抽象的感觉,也常令钓友感到无所适从,因此本期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GAMAKATSU 公司出品的竿子,规格表中常有一项标示叫做「Moment」,是别家厂商所没有的,这东西其实就是物理学中「力矩」观念的运用,它的定义是「钓竿重量(kg)×重心到竿尾的距离(cm)」;当这个乘积越小的时候,就表示竿子越轻或重心距离竿尾越近,拿起来也就越顺手、不容易累。

因为这是一项有数字依据的规格,所以比起调性、硬度等抽象概念都要实际得多,且甚具参考价值。通常「Moment」数值在三十以内者,使用上都算蛮轻巧、称手的,数值越大则越容易让人觉得重、前端有「垂垂」的倾向。

至于没有这项标示的厂牌,他们的竿子该怎么选购?那当然就只好拿起来掂掂看啰,一般说来,越是需要长时间拿在手上操作者--如矶钓竿、溪钓竿之类,它的重心要越接近握把、重量要越轻,而那些抛投出去之后就可以置竿等待的--像沙滩和防波堤打远投等类,则不太需要考虑那么多,反而稍重一点、重心往前一点更有利抛投。

再来讲一下「先径」和「元径」的问题。所谓先径就是指竿尖的外直径,而元径则是握把处的外直径;其中后者问题较小,反正各种成品都会设计成适合手握的粗细,但前者麻烦就大了,它的粗细会直接影响到钓法与操竿便利性。

有些厂牌如 DAIWA 者,会把同系列的竿子分出「T Type」、「F Type」两类,T Type 的竿尖较粗、为空心构造者;F Type 的较细(指同样号数而言),属实心竿尾。为什么有这些分别?那个 T 和 F 又是什么意义?原来空心尾的直径较粗(以矶钓竿而言一般都在 2.0mm 以上)、性质较硬,能耐受较激烈的操作,所以被称为「Tournament」(竞技)级的竿子,而实心竿尾直径较细(2.0mm 以下)、质地柔软,能够妥善操控轻巧的钓组,因此特别适合「Fukase」钓法发挥,是故有 T 和 F 的分别。

当然有些厂商是不来这套的,他们喜欢生产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类型,像 SHIMANO(岛野)就多为空心、硬挺的竿尾,GAMAKATSU(浦克)则多为实心、软调细竿尾。

其它如材质、仕舞寸法(收纳后的长度)、继数(竿身分几节)等等,在钓竿包装盒上都有标示,问题比较小,我们就略过不谈了。下一期将进入实地挑选钓竿的技巧问题,敬请期待。(假如阁下是钓具业者,别骂我......)(To be continued) 前几期已说明过许多钓竿设计方面、规格上的问题,但施工良窳、品质好坏如何鉴定却还没谈到,因此本期就来教你怎么挑三捡四,以免买到令自己抓狂的东西。

说起此项技巧,一言以蔽之,重点就是:必须找好东西!但这「好」字可不是名贵或昂贵之意,而是一堆同级品之中最好的一支。

假设你已确定想买什么长度、号数、重量等等规格的钓竿,此时最好把货架上符合所需的产品都分别拿下来比较看看;比较什么呢?首先,若是振出竿(天线式)请抽出全部竿节,并继竿(插节式)则全部接合好,然后握住竿柄上下摇一摇(当然要先找个空间够大的地方,并小心不要让竿子碰到任何东西。)看它的「振动型态」如何。

通常摇动钓竿的时候,竿身都会呈波浪状上下振动,此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反曲点」,也就是竿身的这两个点几乎不会上下振动,但离此二点越远处振幅(竿身上下起伏的幅度)就越大。观察这种振动型态的用意是:第一、通常越偏向胴调子的钓竿,其反曲点越接近钓竿中段,且两者越互相靠近;第二、越偏向胴调子、越软的竿子,竿身振幅越大。(但重磅级拖钓竿、船钓竿都太过粗硬,几乎不会因摇动而产生振幅,故不适合如此检查。)

接下来听听看竿身有无异常响声;许多竿子在完全伸展状态下,一摇动就会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假如它响个两、三下就不再出现,那可能是你伸展时没确实抽紧(或插紧),尚不至于影响品质,但若老是有杂音出现,那多半就是竿节接头没处理好了,这种产品不买也罢!

了解了振幅、反曲点、杂音等的影响之后,下一步,请人帮忙捏着竿尖,你则模仿中鱼那样挺起竿身(注意绝不可挺得太用力,捏竿尖的人更不可突然松手。)看看整个竿子的弯曲弧度顺不顺,如果有某一节弯得特别厉害(通常是最细那一节),就表示「过节不好」,容易出问题。然后请再拿着竿子从手柄往竿尖瞄,并且一面瞄一面要旋转竿身,看看每一节竿身是否直挺、有没有在接头处形成歪扭的角度?不直挺者请不必考虑。

再来,一面收起竿节一面仔细观察和竿身表面,看看涂装有无气泡、沙眼、厚薄不均等瑕疵?卷线器座和丝道环(如果有的话)安装牢固与否?位置是否恰当?

收起全部竿节之后,请分别检查每一节的两端,看看管壁厚度是否整圈均匀(天线竿需旋开竿尾塞才看得到),假如厚薄不均的话将很容易折断。再看看每一节外表靠近接续处,是否有一截比较粗的部分?这是为了补强而做的措施,若有,应该就比较耐用一些。

检查过上述诸项之后,应该就已能筛选出合格产品了,此时你只剩下一个考虑因素:价钱!然则这个问题实在太敏感、太有争议,所以还是跳过吧,看倌不妨就同一产品多比较几家,看看谁出的价钱最实惠、谁的服务最贴心,这样就不会吃亏了。

http://www.ezlife.com.cn/57/20040824-1671.html

参考资料:http://www.ezlife.com.cn/57/20040824-1671.html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