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的介绍

来源:趣味经验馆 1.65W

采茶戏的介绍

采茶戏是福建省南安市地方民间剧种之一,也是福建省文化遗产。其内容主要围绕着采茶这一传统的农事活动展开,讲述了乡村生活和爱情婚姻等方面的故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该剧形式多样,包括唱腔、快板、假面、角色等元素,小品、段子、插科打诨等。其演唱方式独特,采用高亢的嗓音,诙谐幽默的语言,富有地方色彩的唱腔和打击乐器伴奏。采茶戏在表演中融入了舞蹈和武术等元素,丰富了艺术形式,深受观众喜爱。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采茶戏的解释采茶戏的解释是什么

采茶戏的词语解释是:戏曲剧种的一类。由民间歌舞采茶灯发展而来的戏曲的统称。采茶灯于“灯节”或收茶季节演唱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后发展为对子戏或三小戏,有些已发展为能演大型剧目的剧种。现流行各地的有江西采茶戏、黄梅采茶戏、粤北采茶戏等。

采茶戏的词语解释是:戏曲剧种的一类。由民间歌舞采茶灯发展而来的戏曲的统称。采茶灯于“灯节”或收茶季节演唱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后发展为对子戏或三小戏,有些已发展为能演大型剧目的剧种。现流行各地的有江西采茶戏、黄梅采茶戏、粤北采茶戏等。拼音是:cǎicháxì。注音是:ㄘㄞˇㄔㄚ_ㄒ一_。结构是:采(上下结构)茶(上下结构)戏(左右结构)。

采茶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国语词典【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一种流行于江南各省的地方戏剧。最早出现于江西省南部九龙地区,随后流传于闽、粤一带的客家地区,成为客家戏曲的代表,俗称为「打采茶」。由小型的三脚采茶戏,吸收歌仔戏等地方戏曲的内容而发展成大型采茶戏。唱腔仍以客家山歌、民谣小调为主,内容多为历史故事或民间传奇等,深具地方特色。

二、网络解释

采茶戏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传统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采茶戏的成语

茶饭无心拿手好戏采葑采菲牧猪奴戏矮子看戏压轴戏偷狗戏鸡浪酒闲茶清茶淡饭端茶送客

关于采茶戏的词语

酒后茶余三茶六礼牧猪奴戏压轴戏偷狗戏鸡端茶送客酒后茶馀拿手好戏清茶淡饭班衣戏采

关于采茶戏的造句

1、黄梅戏最初被叫作“黄梅调”或“采茶戏”。

2、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戏曲类别。

3、各路采茶戏的音乐各具特色,又存在着一定共性。

4、采茶戏班演出剧目主要以受老年人欢迎的古装采茶戏为主,并有相对固定的戏路机制。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采茶戏的详细信息

九江采茶戏的介绍

九江采茶戏,原名茶灯戏,俗称茶戏,进入半班形式后称采茶戏。是一种江西省的汉族戏曲剧种。明末清初,其主要流行地区为瑞昌、九江、湖口、彭泽、德安等县。建国后,流行于瑞昌的采茶戏,曾定名为瑞昌采茶戏,后统称为九江采茶戏。 曲分南河、北河两个流派,本剧为流传九江县一带的南河派采茶戏。声腔分为平板、花腔、汉腔、杂腔、曲牌等五大类。原演出时,不用弓弦乐器伴奏,而以打击乐,乐手居台中天幕前而坐,演员在乐队前台演唱,众人后台帮腔。九江采茶戏,原名茶灯戏,俗称茶戏,进入半班形式后称采茶戏。明末清初,其主要流行地区为瑞昌、九江、湖口、彭泽、德安等县。建国后,流行于瑞昌的采茶戏,曾定名为瑞昌采茶戏,后统称为九江采茶戏。

采茶戏的特点

1、乡土气息浓厚,群众喜闻乐见。桂南采茶戏属于民间戏曲,土生土长,用本地语言演唱,通俗易懂,易于普及。

2、演出队伍精悍,机动灵活。队伍人数为5-7人,一般不超过10人,小道器、小节目,不受场地,演出方便。

3、表演别具一格,载歌载舞。唱、念、做、舞四功,侧重于唱和舞,念白多数为韵白或骈文,演出气氛热烈,剧场效果良好。

4、衬词别有风味,多用吁嘟呀和吁嘟呀啦,听众深感亲切,广为传唱,因此吁嘟呀又成为桂南采茶戏的另一俗名。

5、曲牌兼收并蓄,容量较大。采茶插曲牌比较丰富,民间艺人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不断吸取民间小调、山歌、兄弟剧种的曲牌及音乐,具有多元性。

写作文的霞关采茶戏的介绍

采茶戏,是流行于江南地区和岭南一些省区的一种汉族戏曲类别,产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种类繁多,各地特色鲜明。2006年5月20日,采茶戏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谓采茶戏,是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一种汉族戏曲类别。在各省,每每还以流行的地区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来加以区别。如广东的“粤北采茶戏”,湖北的

抚州采茶戏-《父女磨豆腐》

抚州采茶戏-《父女磨豆腐》

“阳新采茶戏”、“黄梅采茶戏”、“蕲春采茶戏”等等。这种戏,尤以江西较为普遍,剧种也多。如江西采茶戏的剧种,即有“萍乡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这些剧种虽然名目繁多,但它们形成的时间,大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这一阶段。

赣南采茶戏的由来

江西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距今约有三百余年的历史。采茶戏的产生,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

  从唱采茶歌发展为采荼戏有几个阶段。采茶歌最早只唱小调,每句仅有四句唱词,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这种小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采茶歌再经发展,便由来茶小曲组成了“采茶歌联唱”,名曰“十二月采茶歌”。如“正月采茶是新年,姐妹双双进茶园,佃了茶园十二亩。当面写书两交钱。二月采茶......。”后来,“十二月采茶歌”又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进入元宵灯彩行列,成为“采茶灯”,“采茶灯”的主要唱调是[茶黄调]、[摘茶歌]、[看茶调]、[报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手持花篮,边唱边舞,歌唱“十二月采茶”。这种“采茶灯”形式简单,纯属集体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采茶戏迈了一步。

  明朝,盛产名茶的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茶农为了接待粤商茶客,常用采茶灯的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即从“采茶灯”中八个(或十二个)采茶女中分出二人,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个队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采茶,手持茶篮,边唱边舞,唱着“十二月采茶歌”(每人轮唱六个月);扮丑角的手持纸扇在中间穿插打趣。这就是原始节目《姐妹摘茶》。再后增加了开茶山、炒茶、送哥卖茶、盘茶等细节,丑角扮成干哥卖茶,便更名为《送哥卖茶》。这种采茶灯(又名“茶篮灯”)的演出已是采荼戏的雏型了。赣南的“茶篮灯”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又涌现了表演其他劳动生活的、 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戏,如《秧麦》、《挖笋》、《补皮鞋》、《捡田螺》、《卖花线》、《磨豆腐》等等,因用采茶调演唱,一唱众和,尚无管弦伴奏,便统名为“采茶戏”。

采茶戏因是从民间歌舞、灯彩发展形成的地方戏曲,演出剧目又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其音乐唱腔又多民歌风味,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桂南采茶戏的简要介绍

桂南采茶戏于明末年(公元1628年前后)从江西赣南传入博白,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唱采茶。根据衬词的特点,又叫“吁嘟呀”。它广泛流传于广西南部的玉林市博白县所辖的33个乡镇及其周边地区,以及相邻的钦州市部分地区。传入博白后在清代形成了它独有的风格,到了期间,逐步发展成熟,成为中国戏曲史中一个独特剧种。它所演唱的内容以“十二月采茶”为主,演唱的次序为:①开台茶(又叫恭贺茶或参拜茶);②开荒、点茶;③探茶;④采茶;⑤炒茶;⑥卖茶。桂南采茶属“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丑,也叫“三角班”。是以锣、鼓、钹、木鱼等击乐和唢呐、笛子、二胡等器乐为伴奏。道具有彩带、钱鞭、花扇和手绢。表演程式以载歌载舞为主,念白多为韵白。采茶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采茶曲调;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莲花”为基础,吸取各地民间小曲而成。唱腔语言以客家话为主,地老话为辅,活泼、热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采茶串古”是在茶插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以一些有情节的民间故事为戏桥,通过采茶曲牌演唱,多为喜剧、闹剧。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桂南采茶戏已基本完成从地方小戏发展向舞台戏剧的过渡。县农村文艺辅导团(现为县采茶剧团)上演采茶小戏《农具改革第一天》就是完成这一过渡的标志。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初,县采茶剧团先后上演《梁祝》、《两亲家》、《重上茶山》等大戏,宣告采茶戏的发展已经成熟。全县130多个采茶剧团2000多个演员,一年演出2000多场,足迹踏遍全县乡村。2003年9月,采茶戏《清水塘边》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10届“曹禺杯”大赛获二等奖。同年,博白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广西采茶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由此可见,桂南采茶戏的社会价值逐渐被人们和专家认可,已成为独树一帜、特色浓厚的地方剧种,为中国戏剧史添上了新的一页。然而,人才的流失和后继乏人,严重地阻碍了桂南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

粤北采茶戏的介绍

粤北采茶戏是广东粤北地区的汉族小戏剧种,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是在汉族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收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民间主要戏曲,流浪渊源可溯至唐宋,盛行于明代嘉靖期间以后,粤北采茶戏因多以旦、生、丑三脚色表演,俗称“三脚班”又叫“唱花鼓”“唱花灯”,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江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又因定弦不同而分为北,南两三分路,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来双采用板式产业化的方法,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现将收集传统剧目一百五十个,其中《补皮鞋》、《装面眉》、《阿三戏公爷》,是久演不衰,大众喜爱的传统剧目。该戏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地区和东部的梅州地区、惠阳地区。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戏、连阳调子等3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9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2009年五华采茶戏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抚州采茶戏的介绍

抚州采茶戏是江西临川汉族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抚州赣语说唱。旧名“三脚班”、“半班”。清初,抚州诸县连年灾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难民以卖艺为生,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与灯采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开始脱离灯采表演,形成的“三脚班”,产生了一批单台戏和单台调。其发祥地就是宜黄、临川、崇仁、乐安四县的交界地区。该地区早就流行的宜黄戏,为抚州“三脚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条件。

蕲春采茶戏的介绍

蕲春采茶戏是湖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中国戏曲艺术宝库里,有一朵绚丽的小花,大别山麓的乡村里生长、开放,散发着那独具的泥土清香,就是鄂东地区颇有影响的蕲春采茶戏。蕲春采茶戏是湖北蕲春地区汉族人民生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主要唱腔来源于“茶歌”和“畈腔”。

抚州采茶戏

2010年6月2日,抚州采茶戏被列入文化部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被列入“国遗”名录的抚州采茶戏,经过几百年来艺人们的打磨、修饰,犹如一块美玉,已是光彩夺目。可以说,它是抚州文化的突出代表,也是现代抚州的一张金色名片!现在——

  抚州采茶戏:喜:申遗成功 忧:后继乏人

  

  自豪——曾经的灿烂

  抚州采茶戏的辉煌历史是令人难忘的。上了年纪的人,或许曾有过一票难求的记忆,亦能把那些经典曲目、名家名角如数家珍。

  抚州采茶戏始于明末清初。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市县都相继成立专业采茶剧团,另外还有不少的业余剧团。各剧团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创作移植现代剧目方面都作出了不小成绩。期间,抚州采茶戏在省内外扬名。1954年9月,抚州采茶剧团参加“江西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开始受到全省观众和戏曲爱好者的关注。1956年1月,市采茶剧团被省文化厅单独调至南昌汇报演出现代戏《李二嫂改嫁》。1958年3月至7月,剧团首次在全省部分县市作巡回演出。当年10月,剧团创作排演的历史故事《红松林》参加“江西省戏曲现代戏汇演”,获得创作、音乐、演出奖,省电台为之作了全剧录音广播,中国唱片社灌制了其中九段唱腔的唱片,剧本在《剧本》杂志发表,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中国戏剧集成》和《江西戏剧集成》都做了选登。从此,抚州采茶戏在全国戏曲界开始产生一定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中期,抚州采茶戏进一步走出江西。1962年春,改编的传统戏《错中缘》在南昌、丰城、宜春和湖南株洲、湘潭等地演出,江西日报、宜春报、株洲报、湘潭报等纷纷刊文赞扬。1965年,剧团创作排演的现代戏《秧》,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地区现代戏观摩汇演,而后赴中南海怀仁堂为领导汇报演出。期间,很多剧团停演。后,全国开放古装戏,市采茶剧团排演的古装戏《秦香莲》曾连演两月多而不衰。1980年,抚州地区举行青年演员汇演,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专业青年演职员出现在舞台上,对抚州采茶戏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进入21世纪,新编小戏《县官下乡》于2001年获得文化部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重新改编的小戏《王妈妈爱鸡》2004年获得文化部第十三届“群星奖”金奖。

  抚州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批灿若星辰的名角:易兰英、万安安、李凤娇、单冬阳……他们那个性鲜明的角色、极富韵味的唱腔、曼妙的舞台身姿,已深深镌刻在人们的脑海中。

  尴尬——堪忧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繁荣,文化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人们的休闲也呈现多样化,采茶戏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人们的娱乐首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抚州采茶戏这块“美玉”,似乎正在渐行渐远,淡出人们的视野。

  因为采茶戏群众基础的缩水,专业剧团锐减,我市目前只剩三个专业剧团,分别是抚州市采茶歌舞剧院、临川区采茶剧团和东乡县采茶剧团。目前,这三个专业剧团的采茶戏演出量均在逐年萎缩。而专业创作人员、导演奇缺,演员青黄不接的窘状,已经让三个专业剧团颇为尴尬。据介绍,临川区采茶剧团演员中,最年轻的也近40岁了,已有断层、断代之虞。而剧团现有的专业演职员中,有不少人因为戏剧市场惨淡而“身在曹营心在汉”,正在谋求其他出路。

  采茶戏要保持它的魅力,创新是唯一的出路。然而,专业人才尤其是创作型人才的流失,却导致戏剧难以创新。有专家指出,采茶戏植根于抚州的大众文化,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重新夺回部分失去的阵地,就必须通过不断创新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但目前这种现状,恐怕只能让人尴尬。

  “而最令人伤心的是,现在没有人想学这门艺术,因为目前这门艺术很难保证温饱。”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在抚州采茶剧团工作过很长时间、现为抚州市戏剧艺术研究所研究人员的国家一级演员潘凤仙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临川有一女孩,在戏剧表演方面非常有天分,跟我学一段时间后,即在全省获奖。我很想叫她在这行发展下去。但女孩父母说,不要钱都不学,他们说学了没用,保证不了今后的生活。”潘凤仙还告诉记者,令人尴尬的是,目前不多的采茶戏观众,能看到的几乎都是民间草台班子的演出。而草台班子的成员均为接到活后临时拼凑的,无论是唱腔、道具、服装、乐器,还是演员的手眼身法步,都与专业剧团相去甚远。潘凤仙说:“我有时在街头能看到草台班子粗制滥造的采茶戏录像。看一次,心里就酸一次。草台班子的戏能走向市场,而专家表演的戏曲反倒不知怎么来推向市场。”

  焦虑——渴盼的呵护

  抚州采茶戏已入“国遗”,这令人欣喜。但有识之士指出,抚州采茶戏若不妥善呵护,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人们想起采茶戏的时候,只能听听唱片、看看碟子,或到资料室、图书馆翻看相关的故事与传说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讨论抚州采茶戏该向何处去时,有部分年轻的市民认为,这些东西太古老、太陈旧,没有市场、不赚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不如任其自生自灭。

  然而,绝大多数市民认为,抚州采茶戏是抚州的一张文化名片,是抚州的“市宝”,不但不能让它衰败,还要让它复兴,让它在抚州的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潘凤仙就认为,保护好、传承好抚州采茶戏,可以有效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如何让这块“美玉”重放异彩?面对记者的发问,潘凤仙提出不少建议。

  及有关部门似可以“立法”形式制定抚州采茶戏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拨出专项经费,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以免人才断档。同时,作为公益性演出单位,专业剧团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通过改革,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例如恢复学员的招收,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实施优胜劣汰用人制度,考核与业务能力、业务成绩挂钩,鼓励创作等。通过这些举措使专业演员心无旁骛,专心业务。她举例说,赣州市为支持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每两年招收30个学员,已连续招收了四届。这些学员学成后,均给予事业编制,由市县的专业剧团优先选人,其余人员安排到县乡文化站室工作。如此,赣州市在有效地保证采茶戏人才不断档时,确保了当地采茶戏的艺术之树常青。

  定期举办大型采茶戏展演或研讨活动,培植受众群体。目前,采茶戏市场还是有一定的观众。关键是,如何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欣赏并了解专业的表演,有意识地培养一批受众群体。潘凤仙建议,是否能充分利用汤显祖大剧院这个平台,每周由专业剧团在此演出两至三次,上演百姓喜闻乐见的全本采茶戏及折子戏,推出低价位门票,或完全实行“百姓看戏,买单”。也可以举办全省、全市的采茶戏展演和研讨活动,在市区的各大广场举办戏剧表演大赛,让采茶戏爱好者参与互动,激发市民对采茶戏的热爱。

  创建专业网站,推广抚州采茶戏。现在,网络文化如日中天,如果抚州采茶戏这个传统艺术能借助网络这个现代传媒工具向爱好者推广,则能让抚州采茶戏更加方便、快捷地深入群众。此外,还可以出版宣传画册、剧本集、抚州采茶戏志等。抚州的戏剧家协会也应发挥所长,经常组织票友活动,在民间掀起学采茶戏、唱采茶戏的热潮。

  如此,或许能“养出”更多的受众。有受众就有市场,有市场也就有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抚州采茶戏也就能通过诸多有效举措,进入良性运作之中。

  如此,抚州采茶戏这块“国遗”之宝,也许就能再放异彩了。

  本报记者 方友华 梁家田

  为戏曲“年轻化”叫好

  上海电视台有一档戏曲节目《大舞台》,历经30年而始终受观众欢迎,经得起荧屏检验;尤其是近几年的改版,更是好戏连台,一片赞声。那么,其秘诀在哪儿呢?最近全国戏曲专家云集上海,探讨个中规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年轻化。用完整的话表达,就是“用年轻方式传播古老艺术”。

  比起全国很多“历史名城”,上海算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也是一个既时尚又国际化的城市,照理说,这样的城市特质,与古老与传统的戏曲似乎并不匹配。可是为什么这些古典行业中的翘楚人物都反倒更愿意选择上海呢?对此,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表示,时代不同了,当今的时代如果要想继续更好地传承古典,“就是应该让时尚来托举古典,让古典来优化时尚,这一点,上海做得最好了”。魏明伦还以书法和戏曲(古称翰墨和粉墨)为例说,现在的翰墨是“墨多翰少”,很多书法家写不出一首旧体诗;而粉墨则正好相反,处于“有墨无粉”,有着厚重的积淀,但是没有“粉丝”——当然戏迷还是有的,可是和黄金时代不能同日而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需要运用电视传媒这个年轻的技术来托举古老的戏剧,以此赢得更多的观众。

  电视和戏曲结缘,并不是“简单实录”就能赢得观众的,其间需要太多的艺术思维和艺术创造。比如,它需要和其他艺术样式(比如杂技、舞蹈、曲艺)混搭、嫁接、杂糅,还要运用角色反串、雅俗并举、名角和票友同台、大腕和草根共舞等层出不穷的创意,丰富和优化表现方式,同时还不能损伤古典艺术,只能加分不能减分。正如有人所言,戏曲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园地当中非常美的一朵花,你不希望它生存得更好、走得更远吗?但是要想让花传播得更远,要让它的将来更繁荣茂盛,你就必须借助蝴蝶的力量来传播花粉,这个蝴蝶就是我们年轻的新媒体。

  年轻的团队、年轻的眼睛、年轻的技术、年轻的构思,加上一颗敬畏传统之心,才有了一系列的成果和影响力。既然这种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所做的“年轻化”努力,能够结出累累硕果,那么,面对其他文化遗产,我们是否也能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用好我们的文化遗存呢?对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只有活体保存,才能真正延续其生命。而活体保存,有待“年轻化”的创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