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是特指的沏泡品饮方法

来源:趣味经验馆 2.7W

工夫茶是特指的沏泡品饮方法

,是中国茶文化的一种重要茶艺形式。它强调的是调制茶水的精细操作和材料的选用,以达到茶香浓郁、滋味醇厚、色泽清澈、回味悠长的效果。工夫茶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工夫茶需要掌握一定的茶艺技巧和知识,包括选茶、洗茶、冲泡、品尝和维护等方面,因此也常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修饰。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功夫茶什么意思?

什么是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

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

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

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

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

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

有功夫茶的影子。

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

味了。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

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

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

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

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功夫茶的茶具,包括炉子,是红泯小炭炉,一般高一尺二寸,茶

锅为细白泥所制,锅炉高二寸,底有碗口般大,单把长近三寸,冲罐

如红柿般大,乃潮州泥制陶壶,茶杯小如核桃,乃瓷制品,其壁极薄

茶池形状如鼓,瓷制,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

鼓身”的圆罐组成。盘子上有小眼四个,为漏水所用。而圆罐则用于

容纳由盘子漏下的废茶水。

功夫茶所用的冲罐(茶壶),并非买来就用,而要先以茶水“养

壶”。一把小壶,须先以“洗茶”(即泡茶时的第一道茶)之水频频

倒入其中,养上三月有余,方可正式使用。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

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标准的功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

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

,淋顶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亲自操作。首先点火煮水,并将

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

之后盖沫。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

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

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斟茶时,四个茶杯并围一起,以冲罐巡

回穿梭于四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

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擡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称此过

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四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

方为上等功夫。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

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功夫茶啥意思?

工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正因其是讲究品饮功夫的一种饮茶方式,故称为"功夫茶"。

工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今天,海外潮汕华侨还以"工夫茶"作为认祖追宗的标志。

功夫茶什么意思,是形容某类女人的

形容女人值得是女人比较有深度,耐人寻味,并且值得你去慢慢体会

功夫茶是什么意思

所谓功夫茶,其实是“工夫茶”而不是功夫茶,工夫茶与“功夫茶”混称的情况,时下十分流行。其实,“工夫茶”不能称“功夫茶”。故特为之作文正名。

“工”、“功”有别

工,《说文解字》去:“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徐锴注曰:“为巧必遵规矩、法度,然后为工。”段玉裁注曰:“凡善其事曰工。” 功,《说文解字》去:“功,以劳定国也,”《尔雅》云:“绩、勋:功也。” 上述引文,说明了“工”、“功”的原始意义,区别一目了然,不可混用,如《论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句,“工”绝不能代之以“功”.

2.“工夫”、“功夫”有别

“工夫”、“功夫”虽不乏通用实例,但其区别仍然存在。混用必致概念不清晰。

宋明理学家将“工夫”作为哲学范畴来使用,如《朱子语类.卷六九》去:“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朱熹尚有“穷理工夫”、“涵养工夫”说。王阳明《答友人问》云:“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黄绾《明道篇.卷一》去:“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钱德洪《论学书》去:“见在工夫,…….....此即行着司察、实地格物之功也”(请注意黄、钱话中“工”、“功”联用的差别)。可见“工夫”范畴是对主体整个现实活动的哲学概括,显示更深家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之修养工夫。此类“工夫”,绝不能代之以“功夫”。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工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陆羽自然没有加以论列,自来水不宜于煮茶,这已经是一个常识。不 过像香港地方,一声制水,万众惶然,“自来”尚不可求,不用自来水又用什么呢? 《茶经》又说:“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无味。”这就已讲究得微乎其微了。至于水还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别,这些都是属于讲究的范围的,不过这些讲究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像《红楼梦》中的妙玉用鬼脸青藏着梅花萼上的雪水用以煮茶,那也只有她才能有此闲情逸致,我辈岂有如是工夫哉。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潮汕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品工夫茶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闽南人、潮汕人,也仍然保存著品工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多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凤凰茶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凤凰单丛茶最有名,具桂花、茉莉、蜂蜜的风味,曾在福州举行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桂冠。

功夫茶的开片什么意思

你所指的是功夫茶茶具的开片吗?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开片又称冰裂纹, 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工夫茶与功夫茶有什么区别?

两种说法都有,

“工夫茶”是指茶叶,在清代时是指红茶及部分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与红茶都有称为工夫茶的品种。之后,巖茶就没有冠以“工夫”字眼了,“工夫”则全指红茶

功夫茶是指功夫茶的冲泡方法功夫茶一种泡茶的技法。

功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普通泡茶和功夫茶的区别

除了功夫茶以外的泡茶都是普通的泡茶法

所谓功夫茶指的是乌龙茶的泡法,在乌龙茶中进行茶艺表演功夫茶多用的是铁观音,因为泡乌龙茶需要很多道程序,就是比较的麻烦,所以叫做功夫茶

功夫茶的冲饮过程: 一温壶:先用开水烫`壶`茶海`茶杯`闻香杯;二注茶:把水倒干,把适量(注:壶的1/5到1/4)的茶叶放入壶内并用开水冲泡;三刮沫:刮去浮在壶口上的泡沫,盖上壶盖等15到30秒;四注汤:把泡好的茶汤经过滤网注入茶海(及公道杯);五点茶;把茶汤倒入闻香杯,用茶杯倒扣在闻香杯上连同闻香杯翻转过来;六闻香:把闻香杯从茶杯中慢慢提起在茶杯上轻转三圈(顺时针),闻香杯在手中拂摇后深闻其香;七品饮:细品慢饮茶汤,使茶汤在口中充分滚动回旋将其饮入,此时,口鼻生香,喉吻生经,周身舒坦。饮攻夫茶,重在细细品尝。工夫茶可谓是中国一种古风犹寸的茶道。

您将会感到心旷神怡,美和艺术的享受。

要想泡好一壶功夫茶

首先须注意水质、水温、茶的品质.茶量与茶具等要素;“水质”必须选用清新的软水(含矿物质较少者),切忌用硬水;“ 水温”随不同茶叶的冲泡而有所不同,对大部分的茶种而言,以接近 摄氏 100 度冲泡为宜; “茶量”的摆置亦因不同的茶种而异,从茶壶容量的 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均有可能。泡后约15到30秒钟倒出饮用,但因茶而异 ,再次冲泡时间则须相对延长;至于“茶具”,以紫砂陶壶最佳,茶 壶大小配以适宜的茶杯,杯内以白色较佳,以便于判辨汤色。 爱饮茶的人,也一定喜好把玩茶壶,现今中华一般家庭中, 多流行以小壶泡茶法(功夫茶),这是从十六世纪末明朝神宗时代所 流传下来的一种习惯,已有四百年的历史。用小茶壶泡茶,茶味特别 甘醇芳香,明清时代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壶最有名,凡出于名家的作 品,四方争购,价比黄金,而现在“紫艺网”和宜兴紫砂工艺师们密切合作,不仅制作精 美的紫砂壶,并且另外发展出许多改良式的创意壶,为各方所喜爱 ,而“藏壶”或“养壶”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雅的风气。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 、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 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 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 料。 在台湾,茶是经济作物,也是输出国外赚取外汇的农产品;各地 的茶行、茶 为使茶艺普及,推动甚力,而许多内部陈设古典高雅的 茶艺馆也纷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各茶区也定期性举行评茶比赛活动 ,吸引茶农、茶商、品茗人士前往,一经入选,茶价倍增,使得茶艺 活动,呈现出一股朝气,因而饮茶的风尚,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 层次的精神生活,而这种崇尚自然,无拘无束的茶艺精神,就如同中 华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温馨。

功夫茶具是什么意思?

饮茶离不开茶具,功夫茶具指泡饮茶叶的专门器具,包括茶壶,茶碗,茶杯,茶盘,茶托等等。

功夫茶的主要茶具:

1、盖碗的陶瓷茶具: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2、茶海(也叫"公道杯"):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

3、闻香杯:闻香之用,比品茗杯细长,是乌龙茶(铁观音)特有的茶具。

4、茶壶:高白瓷的

5、茶盘:宽,平,竹,木皆可,最好不用塑料的,有异味

6、茶匙:茶荷,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

7、炉及水壶: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必备,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

8、杯:白瓷薄壁的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9、储茶的罐:茶罐。

——昌南往事

成就李嘉诚的功夫茶中的功夫茶是什么意思

功夫茶,我理解最根本的是时间,品茶需要时间,在升华就是品人生。

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

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希望大家喜欢。

  问:什么是好的凤凰单丛茶?

  答:

  1:外形——凤凰茶以细长而紧结,乌润的为上佳,有的时候看到有。少的为好。(秋、冬茶除外)断碎过多的不要。霉变的不要。上佳凤凰茶品,可以见保留着小的白色的芽头,证明制作精良。

  2:汤色——凤凰茶以金黄明亮为上,或者橙黄明亮。感觉自然觉得吸引,有时会因焙火的原因可能汤色并不太透明,不用担心,一样是好茶。

  3:香气——干香:舒缓者上,有清新的自然花香,是好茶。香气细锐不易察觉但是香感非常舒适的,是极品。闻干香最好是把盖碗烫热,然后放干茶,摇一摇出香味。

  汤香:基本可以把单丛分三个层次——低档的,香气高飘刺激但是很快消失(香精或者是做的不好的清香型),或者香气浊(火功大的浓香)。中档,香气高长持久,馥郁宜人。但是饮茶汤时,茶汤里的香味比较弱。高档的茶汤里香气缭绕,香气细锐绵长,香感舒适,悠悠回味,泡每泡的时候都感觉不太相同,真正做到齿颊留香,香从喉底一直通到鼻腔的感受。 单丛有一个奇特的香味感受方法,就是闻冲泡后的杯盖内部。低档单丛杯盖香低甚至无,中档单丛杯盖香,但是不持久,拿着晃一下,杯盖里的香走一小半。香比较俗,有水味。高档单丛,雅致香紧紧抓牢杯盖,猛晃也不散,而且很持久。即使冲茶的时候香不飘散开来,却抓着杯盖,是好凤凰茶。(以上是普遍情况,也有珍稀名贵茶有不同情况)。而蜜兰香单丛香气是蜜香。

  叶底香:大家最易忽略的。而上好的单丛有叶底香,淡淡的,雅雅的。

  4:滋味——低档浓香单丛味厚有火味,清香的味薄貌似鲜爽但是容易苦涩。中档的浓香,味厚而醇滑,有层次感,水顺滑。回甘好。中档的清香比较爽口,回甘也不错。高档的茶都类似:汤里有香味,厚重绵滑醇和,回甘有力而不刺激,久泡不苦涩,舌底生津,舒适。有其应有的味道,比如杏仁香有杏仁的味道,而蜜兰香单丛有蜜糖味。

  5:叶底——要肥厚为上,嫩匀完整为上。要明亮。看着要舒服。柔软。以对夹叶,开面2-3叶为最好。要有韧度。有的如高山杏仁香,容易断碎多。叶片的话,虫伤的少,物理伤少为上。

  问怎么品尝凤凰单丛茶特点?

  答:根据单丛茶风格特征,品赏单丛茶可从醇、甜、甘、香、韵、滑, 来鉴赏。

  (1)醇:系指醇厚质感明显, 舒张爽快,无滞涩感.喉感回香,

  (2)甜:系指蜜味甜润,蜜香蜜味,蜜甜味的滋润之感,

  (3)甘:回甘快且力度强. 喉底甘香、甘润,俗称:“有喉底”,

  (4)香:香气高锐浓郁持久,冷香清幽。单丛茶以花香为特,花香浓郁清高,有隽永幽远之感,香中有味,

  (5)韵:系指“山韵”,“花蜜香韵”对单丛茶的“山韵”、“蜜韵”,解释:凤凰单丛茶的“山韵”是高山环境造成茶树鲜叶内含氨基酸积累比例较高,跟多雾地域藓苔近似的苔味。岭头单丛茶的“蜜韵” 白叶品种独有的蜜甜味滋润之感,称为“蜜韵”。 岭头单丛茶的“花蜜香韵”蜜香为奇,喉韵甘爽,余韵犹存,齿颊留芳,且久泡余韵尤存味无苦涩,浓醇甘爽之感。

  问:如何泡好单丛?用啥茶具为好?

  答:

  1:潮州工夫泡法5-10秒;甜,甘稍厚,轻微涩感;

  2:盖瓯杯(公道杯)泡法6-9秒;甜醇,回甘,水味明显;

  3:壶泡法9±3秒,甘甜醇和,回甘快,用不同冲泡法出汤的时间也有差异;

  盖碗潮州工夫泡法:出汤时间5 ±3秒;

  盖瓯杯(公道杯)工夫泡法:出汤时间6 ±2秒壶泡法;

  壶泡法:出汤时间9 ±4秒。

  总结如下:

  中档单丛茶浓厚回甘以6g-11g约5秒±3秒冲泡时间为宜,并以盖瓯杯(公道杯)泡效果较佳。

  高档单丛茶浓醇爽口以6g-11g约8秒±3秒冲泡时间为宜,以潮州工夫泡法或壶泡法更能茶的特征。

  特档单丛茶醇甜香郁以6g-11g约10秒±3秒冲泡时间为宜,可采用任意一种方式冲泡。

  关于茶具:

  大致的说,紫砂壶去涩,但不好的泥料和好呢料刚养的时候吸香。薄胎白瓷盖瓯,先烫洗后冲茶,发香好,保持原味。

  手拉朱泥壶,有潮汕风情,尤其适合潮汕式冲法,味道也很好。性质界于以上两者间。长远的看是好的紫砂壶好,性价比和方便又是盖碗比较好。文化上是红泥手拉壶好。各有所长。

  关于温润泡法:

  有干温润和湿温润两种做法。

  干温润: 用热水烫壶后,在茶巾上扣干水分。置茶。盖上盖子淋盖淋壶。叫做烘茶或者干温润。可以使茶发香。

  湿温润: 就是所谓洗茶了。注意洗茶水要开,速度要快,超过3秒就有太多物质泡出,浪费了!

  工夫茶冲泡茶艺

  工夫茶以其品尝方法考究,冲泡工夫复杂而著称。如果烹茶不讲究工夫,那就不能叫做工夫茶了。冲泡工夫茶的方法,讲究起来有八个过程。

  第一、治器

  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工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飕飕声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变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怀,再将砂铫置炉上。

  第二、纳茶

  将茶叶放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壶嘴处,将细末放在中层,再将粗叶放在上面。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细末塞住壶嘴。同时,合理放置粗细茶叶,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浓淡适中。

  放置茶叶的量需要严格控制,不同种类茶叶的用量也不一样。以茶壶为参照,对于武夷水仙、大红袍等体积比较疏松的茶叶,放到茶壶里有七八成满为合适。对于铁观音等嫩芽卷紧、茶叶密度较大的茶叶,一般放到壶里占三分之一体积就够了。如果茶叶放得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导致茶味苦涩,而且茶叶泡开之后,体积膨胀,茶壶内剩下的空间太小,冲不出茶水来。相反,茶叶放得太少,泡出的茶就太淡。

  纳茶是冲工夫茶的第一步真功夫。神明变幻,由此开始。

  第三、候汤

  就是严格控制开水的温度,温度太低或太高都泡不好工夫茶。现代人讲究,98℃的开水泡茶最合适,古人则以“二沸”的.滚水冲工夫茶为佳。

  《茶说》中记栽:“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一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写道:“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苏东坡煎茶诗也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就是指用这样沸度适中的滚水冲工夫茶最好。

  第四、冲茶

  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要求将铫提到较高位置,使滚水从高处落下冲进茶壶,即所谓“高冲低洒”。高冲的作用是使滚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叶翻动,茶香精更容易挥发出来,短时间内茶叶中的单宁酸则来不及溶解,泡出的茶水就不会有涩滞。古人还讲究火炉与茶壶的位置相距七步之远。提铫后走了七步再冲茶,目的在于使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C。

  第五、刮沫

  冲水一定要冲满,至刚好不溢出为准,茶壶水满后茶沫会浮上壶面,手捏壶盖,从壶口一边轻轻刮向另一边,刮去壶面茶沫,然后盖定。冲水刮沫这一招也需要功底。

  第六、淋罐

  盖好壶盖之后,还要以滚水淋于壶上。淋罐的作用:一是冲去壶外茶沫;二是使茶壶热气内外夹攻,使茶香精迅速释放,追加热气;三是根据淋罐后的片刻时间,罐身表面水份全干即表明茶熟。

  第七、烫杯

  工夫茶讲究热喝,即俗话所说的“烧盅热罐”,此乃冲泡工夫茶中的工夫要点,贯串整个冲泡过程。

  在淋罐之后,要紧接着用开水淋杯,淋杯时开水要直冲杯心,起洗涤和热杯作用。接着“洗杯”,把茶杯竖起置于另一个茶杯之中,靠拇指、食指和中指转动杯子。洗杯是冲工夫茶过程中最富艺术形式的动作,泡茶高手可以同时用两只手洗两个怀,动作对称,协调利落,声调铿锵,姿态美妙。行外人赞叹洗杯动作比杂技团的工夫还要高明!因为洗杯的水温很高,外行人由于技术不过关被烫伤手指和打破杯子是常有的事,更谈不上“姿态美妙”了。

  洗完杯子,把杯中、盘中之水倾倒到茶洗里去,这时,茶壶表面的水份刚好蒸发完毕,正是茶熟之时。泡茶高手时间控制得丝毫不差,正好洒茶敬客了。

  第八、洒茶

  数度工夫之后,就是洒茶了。洒茶有四字诀,即:低、快、匀、尽。“低”就是“高冲低洒”的“低”。洒茶与冲水相反,切不可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既不雅观又不尊重客人。

  “快”就是动作要快,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热度。

  “匀”是洒茶时必须轮流、均匀洒到各个茶杯中去,不可以洒满了一杯再洒另一怀,因为茶初出淡,后出浓。洒好的茶一定要色味均匀,这一点很重要。

  “尽”就是不要让茶水留在壶中。洒完以后,要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茶垫上,使壶里水份完全滴出,不让茶叶中的单宁酸溶解出来,茶就不会苦涩。

  洒茶既毕,乘热而饮,临缘接唇,杯面迎鼻,香味齐到,一啜而尽,三味杯底。据说是“味云腴,餐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

  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一口一回味,“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神明变幻,工夫茶之三味于此尽得矣。

  静心观看冲泡工夫茶的整个过程,犹如欣赏了一台精彩的艺术表演。

  日常生活中,冲泡工夫茶的过程会简化一些,但基本环节没有太大改变。即便以最简便的方法喝一泡工夫茶,一些基本的要领也必须掌握。

  工夫茶一定要热喝,茶凉了味道就变了。泡茶前奏的“淋杯”和冲泡过程的“烫杯”动作是不能少的,道理很简单,起洗涤和加温作用。

  “纳茶”(放茶叶)要严格控制茶叶的量,要多试几次才能掌握。有人可能认为:喝茶的人少或不喜欢喝浓茶,放一点点茶叶就够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泡出的茶像大壶茶,没有工夫茶的韵味。一般可以根据喝茶的人数选择不同规格的茶壶,人少就用小号的茶壶。想喝淡茶就选用清香的茶叶,还可以控制开水在茶壶中停留的时间改变茶水的浓度。

  好茶叶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一般工夫茶冲泡4-5冲(次)。由于茶香精释放速度的关系,每一冲茶从冲水至洒茶的时间要求不同。通常第一冲时间只需5秒左右,第二冲约10秒,第三冲15秒,第四冲30秒。不同阶段冲出的茶品质略有区别,一般认为二冲茶最佳。

  有人这样形容一到四冲的工夫茶:一冲为幼女,初尝甘露;二冲为少女,茶中精华;三冲为,成熟又有活力;四冲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样的工夫茶,饮后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另外,冲泡很多次以后的淡茶,或者冲过的茶叶,停留较长时间以后再冲出来的茶,是不宜喝的。因为这些茶水中的鞣酸(单宁酸)含量较高,对肠胃有不良刺激作用。

  有时候,喝工夫茶的过程中,主人还会备上具有地方特色的茶点送茶,例如烤鱿鱼丝、盐焗凤爪、花生米等。一般茶点以咸味小食为佳,避免掩盖茶味。

;

什么是功夫茶

所谓“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扩展资料:

功夫茶的用具 

一、盖碗的茶具,盖碗茶具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二、茶海:(也叫“公道杯”),又称茶盅或公道杯。形状似无柄的敞口茶壶。为避免浓淡不均,先把茶汤全部倒至茶海中,然后再分至杯中。同时可沉淀茶渣、茶末。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

三、茶匙、茶荷:(就是干茶入壶前的量具)跟其他杂七杂八的用具一套买的,搁在一笔筒似的东西里,整套叫茶道。

四、炉及水壶:电或酒精烧的都可以,本身发热时不生异味就行(必备)。绝大多数功夫茶要求沸水,万万不能用饮水机或电热水壶代替,因为它们设置的恒温是90~95度,而且太多水不断地沸腾水质会受影响。

五、茶杯:白瓷薄壁的,不影响茶色和茶味,清洗也方便。

六、储茶罐:纸罐,外套密封袋最方便实惠,纸罐遮光,密封袋封气味和潮湿。

“工夫茶”该怎么喝法,隔了几个小时的茶叶可以再泡着喝吗?

饮工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

要先闻香味,然后看茶汤的颜色,最后才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刚好分为三口品完。香味从舌尖逐渐向喉咙扩散,最后一饮而尽,可谓畅快淋漓。

隔了几个小时的茶叶可以再泡着喝的。但如果茶叶浸泡太久,就会滋生细菌,发生变质,一般不超过24小时喝都没有关系。

扩展资料:

喝茶注意事项:

1、不饮过浓的茶。浓茶会使人体“兴奋性”过度增高,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有心血管疾患的人在饮用浓茶后可能出现心跳过速,甚至心律不齐,造成病情反复。

2、临睡前不饮茶。这点对于初期饮茶者更为重要。很多人睡前饮茶后,入睡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严重影响次日的精神状态。有神经衰弱或失眠症的人,尤应注意。

3、进餐时不大量饮茶。进餐前或进餐中少量饮茶并无大碍,但若大量饮茶或饮用过浓的茶,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如钙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

4、酒后不宜饮茶。饮酒后,酒中乙醇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乙醛再转化为乙酸,乙酸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酒后饮茶,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对肾起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地进入肾脏。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所以会影响肾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潮州工夫茶

                        人民网-过夜茶能喝吗 喝茶的6个讲究

六个步骤教你如何泡制普洱功夫茶

  本文导读:相信大家对功夫茶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其历史、好处喝泡法相信大家都不甚了解。下面我就来为您介绍一下。

  功夫茶起源于宋朝,福建的铁观音、潮州的单枞茶和填完的东鼎乌龙都属于功夫茶。喝功夫茶的好处很多,下文会一一叙述。泡功夫茶也有很多讲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功夫茶?

  功夫茶原名为工夫茶。工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其烹煎之法应是源于陆羽的《茶经》。功夫茶历来讲究“品饮工夫”。正因其是讲究品饮功夫的一种饮茶方式,故称为“功夫茶”。工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人民传统的饮茶风俗。是礼宾待客的第一道习俗。今天,海外潮汕华侨还以“工夫茶”作为认祖追宗的标志。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广东省潮汕地区,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等)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工夫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功夫茶有什么功效?

  1、清利头目作用 。因其气味轻薄,易于上达头目,消散蒙上之热,故可用于头目昏花之症。

  2、清热作用 。因其性凉,凉则可泻其热,故可用于发热、烦躁等热性疾病。

  3、明目作用 。因其气轻盈,能循肝经达目,扬其障目之邪热,故能疗目疾。

  4、利尿作用 。因其味苦,其气可下行膀胱,以助气化行水,故能利尿。

  5、消暑作用 。因其气轻浮发散,可发泄暑热之邪,又能下泻膀胱之水,以除暑湿,故可解暑。

  功夫茶怎么泡?

  1、温茶器

  泡茶前先将沸水注入盖碗或茶壶,一来有清洁茶具之效能,二来能提高茶具之温度令其完全发挥茶叶之色、香,味的本质。

  2、置茶

  用盖杯的是侯可以直接用茶则置茶,投茶量则视乎所冲泡之茶类与及个人之口味。使用茶壶时则可能需要用茶漏帮忙置茶,再用手轻拍茶壶,令茶叶摆放得平均。

  3、洗茶

  茶叶是农产品,故此茶亦虽要清洗,只需注水于茶叶再实时倒出便可。

  4、注水

  注水时最重要是注意水温,因为不同的茶叶要不同的水温,如要降温则可能要用茶海/公道杯降温。注水于盖杯时可高冲,使茶叶滚动。注水于茶壶时切忌太速,以致茶叶冲出壶外。注入沸水后,高温会令茶壶产生泡沫,可用茶壶盖轻轻抹去。

  5、浸泡

  盖碗浸泡时可用盖来返动茶叶,使茶叶更易散开。用紫砂壶冲泡时则可再用热水温壶,用热力外内一起将茶味迫出来,但玻璃茶壶则不宜。

  6、出茶

  出茶时可先倒入茶海,再倒入饮杯。亦可直接倒入饮杯,先将茶杯整齐排列,以打圈式倒茶(亦叫作关公巡城),令每个茶杯都平均注满,直到后来每滴倒下时(亦叫韩信点兵)也要平均滴下,使每杯的茶色及茶味浓度亦能相等。倒出时要沉壶提手(即茶壶要自然垂低,手腕提高而手肘沉下),动作自然舒适为上。如果出茶不顺,可以使用茶通。

功夫茶是指什么茶,绿茶有功夫茶吗

哈喽,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语,每天都会有不同的精彩资讯分享给你。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功夫茶作为传统饮茶习俗,绿茶之中有哪些是功夫茶的代表?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一下。

按字面解释,"功夫"指的是技艺、技术,"功夫茶"则是指泡茶、烹茶及技法,讲究的是品饮方式。功夫茶追求的是茶的滋味,对礼节并不怎么看重,注重的是冲泡和品饮过程,最大限度地将茶味精华冲泡出来,茶客们在茶桌说讨论的也更多是茶味本身,如香气、口感。可一人独饮,可二三好友对饮畅谈,但不宜牛饮,那样就不叫品茶了。 在潮汕,福建闽南等地,如果去他人家做客,不论辈分高与低,主人都会亲自泡茶。简单的茶具,简单的冲泡方式,茶味却不简单。潮汕功夫茶如潮汕菜一样,都是对完美滋味的追求,即便是普通的青菜,都能将味道做到极致。 而日本茶道也跟日本菜并无二致,都是极其注重形式,饮食文化崇尚节俭、重礼。

功夫茶重在"品"字:品功夫茶是闽南地区、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闽南人、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功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

1、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福建闽南、广东潮汕等铁观音传统茶区最具特色的功夫茶俗之一。

2、凤凰单丛

凤凰单丛产自潮州凤凰山区,茶汤色泽微褐,茶叶条索紧、叶质厚实,很耐冲泡,一般可冲20次左右。其可分为桂花、茉莉、蜂蜜等风味,是继岭头单丛茶之后又一潮汕功夫茶代表之一。

功夫茶泡法

工夫茶是我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yue)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表演用具:茶,以凤凰单枞、安溪铁观音为好。器,能容水3~4杯的孟臣罐(宜兴紫砂壶)、若琛瓯 (茶杯)、玉书碾(水壶)、潮汕烘炉(电炉或酒精炉)、赏茶盘、茶船等。

(一)鉴赏香茗:主泡师用茶则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助泡接过赏茶盘,让客人鉴赏干茶,并介绍所用茶的特点。

(二)孟臣淋霖: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三)乌龙入宫: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四)悬壶高冲: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五)春风拂面(刮顶淋眉):少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六)熏洗仙颜: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七)若琛出浴: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八)玉液回壶: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九)游山玩水: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十)关公巡城: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十一)韩信点兵: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十二)敬奉香茗: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十三)品香审韵:先闻香,后品茗。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十四)高冲低筛: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十五)若琛复浴:手法同若琛出浴。

(十六)重酌妙香: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十七)再识醇韵: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十八)三斟流霞:冲泡第三泡茶。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

(十九)完成整套潮州工夫茶的冲泡程序。

潮州工夫茶的表演以冲泡两次茶为宜,最多不超过三次。这样既给来宾一个完整的印象,又不使表演时间过于冗长。

泡功夫茶都有哪些讲究?

工夫茶有一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

工夫茶最讲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

扩展资料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饮工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壶(罐)里装入乌龙茶和水,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3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

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工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潮州工夫茶

功夫茶有哪些烹茶冲茶方法?

功夫茶的烹茶冲茶独成一格,如果烹茶没有功夫,那也是不能叫做功夫茶了。所以功夫茶之收功全在烹茶,冲茶之法。

欲饮功夫茶,须先有一套合格的茶具。茶壶(潮州人称“冲罐”)是陶制的,以紫砂为最优。壶为扁圆鼓形,长嘴长柄,很为古雅,有两杯、三杯、四杯壶之分。将壶倒置桌上,其口、嘴、柄均匀着地,中心成直线的,为茶壶之优者。优者若置水中,平稳不沉。精巧别致、洁白如玉的小茶杯,直径不过5厘米,高2厘米,分寒暑两款。寒杯口微收,取其保温,暑杯口略翻飞,易散热。盛放杯、壶的茶盘名曰“茶船”,凹盖有漏孔,可蓄废茶水约半升。整套茶具本身就是一种工艺品。茶杯、茶船有釉上彩或釉下彩绘。茶壶最贵重,一把古老名贵的茶壶,就是件可供鉴赏的古玩,有的嵌镶一层镂刻精美的白银或黄金花纹图案,便成了少有的传奇。茶壶里的茶锈不可洗去,越多越珍贵,可保茶的韵味。

具体冲茶之法如下:

第一治器: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淋杯等六个动作。好比打太极拳中的“太极起势”,是一个预备阶段。前面四件事不必多说,这“候水”,“淋杯”都是初试功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这时就是第二件事开始了。

第二纳茶

:打开茶叶,把它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未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叶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纳茶,每一泡茶,大约以茶壶为准,放有七成茶叶在里面就很够了。如果太多,不但泡出的茶太浓,味带苦涩,而且好茶叶多是嫩芽紧卷,一泡以开水之后,舒展开来,变得很大,纳茶太多,连水也冲不进去了。但太少也不行,没有味道。纳茶是冲功夫茶的第一步功夫。神明变幻,由此起矣。

第三候汤:苏东坡煎茶诗云:“蟹眼已过鱼眼生”,这就是指用这们沸度的水冲茶最好了。《茶说》云:“汤者茶之司命,见其沸如鱼目,微微有声,是为三沸。铫缘涌如连珠,是为二沸。腾波鼓浪,是为三沸。一沸太稚,谓之婴儿沸;三沸太老,谓之百寿汤;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二沸,正好之候也,《大观茶论》也说:“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锋进跃为度。”

第四冲茶:当水二沸,就可以提铫冲茶了。火炉与茶壶的放置处大约刚好走七步。提铫后走了七步,揭开茶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如用盖瓯,冲一角,然后再冲各角,可同样忌直冲壶心)。提铫宜高,所谓“高冲低洒”是也。高冲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使茶的香味更快的挥发,由茶精迅速挥发,单宁则来不及溶解,所以茶叶才不会有涩滞。至于走七步再冲,目的在于滚水稍凉一点,以免破坏维他命C

第五刮沫:冲水一定要满,茶壶是否“三山齐”,水平面如何,这时要见功效了,好茶壶水满后茶沫浮起,决不溢出(冲水过多,溢出壶面是另一回事),提壶盖,从壶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定。

第六淋罐:盖好壶盖,再以滚水淋于壶上。谓之淋罐。淋罐有个作用:一是使热气内外夹攻,使茶香精迅速挥发,追加热气;二是小停片刻,罐身水份全干,即是茶熟;三是冲去壶外茶沫。

第七烫杯:潮州土语说是“烧盅热罐”,乃是冲功夫茶中的功夫要点。有一位吃茶专家,此老走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他喝了功夫茶后说,功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冲共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这可谓得其三味矣。烫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铫中,复置炉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有艺术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个杯,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

功夫茶泡茶步骤

功夫茶的六个步骤冲法为:洁器、置茶、洗茶、注水、浸泡、出汤。

洁器:将沸水注入盖碗或茶壶,以清洁茶具,提高茶具温度,从而在正式泡茶时更充分激发出茶叶的色、香、味本质。

置茶:用盖杯时可直接用茶则置茶,用茶壶时则用茶漏帮忙置茶,投茶量根据所冲泡茶类、个人口味而定。

洗茶:将开水倒入茶壶充分泡一下茶叶,然后在三秒内把这些水直接倒掉,以洗去茶叶表面上不干净的东西。

注水:不同茶叶要求不同的水温,水温过高时可以用茶海或公道杯提前降温。向盖碗注水时需高冲低斟,使茶叶滚动舒展。朝茶壶注水时,注意缓冲。注入沸水时,高温会使茶汤产生泡沫,需用盖子轻轻抹去。

浸泡:用盖碗浸泡时,可用碗盖来回翻动茶叶,使茶叶更加散开。使用茶壶冲泡时,可再用热水淋壶,让茶味在内外热力的共同作用下被激发出来。

出汤:茶汤可以先倒入茶海,再倒入茶杯。也可以把茶杯整齐排列,将茶汤以打圈式直接倒入杯中,这叫作关公巡城。出汤时,需要平均注满每个茶杯,即便是后来每滴倒下时也要平均滴下,以达到每杯茶色和茶味浓度近乎完全相等的效果,这叫作韩信点兵。倒出茶汤时,茶壶需自然垂低,手腕提高而手肘沉下,动作应自然舒适。若出茶不顺,可辅以茶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