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时代有草履虫吗

来源:趣味经验馆 1.78W
恐龙时代有草履虫吗:答案是有。

恐龙时代有草履虫吗

恐龙时代有草履虫吗:答案是有。

恐龙时代有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从化石纪录来看,较可靠的、大量的真核生物化石出现于元古宙晚期,即8-10亿年前。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真核生物,那时是震旦纪。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气之后,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而在此之前都是厌氧的原核生物。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至280微米。寿命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恐龙时代有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从化石纪录来看,较可靠的、大量的真核生物化石出现于元古宙晚期,即8-10亿年前。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真核生物,那时是震旦纪。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气之后,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而在此之前都是厌氧的原核生物。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至280微米。寿命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现在有什么动物是和恐龙同一时代的

恐龙是出现于2.3亿年前并繁荣至今的陆生脊椎动物。非鸟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现今存活的与恐龙一个时代的动物很多:1、低等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海绵、珊瑚虫);2、各种昆虫(蜻蜓);3、各种甲壳类动物(虾、蟹);4、各种鱼类,两栖类(蛙、蝾螈、鲵);5、爬行类(蜥蜴、乌龟、鳖)。

恐龙时代有什么动物?

问题一:恐龙时代还有其他动物吗? 太多了。恐龙生活的时代是在中生代,也就是从三叠纪,侏罗亥和白垩纪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在这个时候,地球平均温度很高,连两极都没有冰,生物极其繁盛。古生代末期,联合古陆的形成,使全球陆地面积扩大,陆相沉积分布广泛。中生代中、晚期,联合古陆逐渐解体和新大洋形成,至中生代末 ,形成欧亚 、北美 、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等陆块。并在其间相隔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极海。 中生代中、晚期,各板块的漂移加速,在具有俯冲带的洋、陆壳的接触带上俯冲、挤压,导致著名的燕山运动(或称太平洋运动),形成规模宏大的环太平洋岩浆岩带、地体增生带和多种内生金属、非金属矿带。中生代气候总体处于温暖状态,通常只有热带、带和温带的差异。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生代时,存在一些哺乳动物,有些是后来猴类的祖先,也就是现在人类的祖先。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到中生代末,被子植物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重要地位。中生代末发生著名的生物绝灭事件,特别是恐龙类绝灭,菊石类全部绝灭。有人认为生物绝灭事件与地外小天体撞击地球有关,但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问题二:有什么动物在恐龙时代就有了 草,海藻,微生物,浮游生物,鱼,爬行动物(蜥蜴等)

问题三:恐龙时代到现在的动物有什么?图片 鲨鱼,鳄鱼,蚊子,蜻蜓,鹦鹉螺,蟑螂,还有乌龟变化也不大,太多了,图片自己百度吧。

问题四:现在有什么动物是和恐龙同一时代的 恐龙是出现于2.3亿年前并繁荣至今的陆生脊椎动物。非鸟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现今存活的与恐龙一个时代的动物很多:1、低等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海绵、珊瑚虫);2、各种昆虫(蜻蜓);3、各种甲壳类动物(虾、蟹);4、各种鱼类,两栖类(蛙、蝾螈、鲵);5、爬行类(蜥蜴、乌龟、鳖)。

有什么动物在恐龙时代就有了

有三眼恐龙虾、北鲵、鲎、扬子鳄、腔棘鱼等。

1、三眼恐龙虾

三眼恐龙虾,学名:佳朋鲎虫,在中国各地又俗称马蹄管子、王八盖子、翻车车、屎壳郎崽、数钱锁等,是已知的鲎虫中唯一在中国发现的一种。

其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在经历了三次地球世纪大灭绝之后,至今仍有数种品系存活,并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属于鳃足纲,鳃足亚纲,背甲目的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

2、北鲵

北鲵,两栖类动物,只产于我国新疆、哈萨克斯坦极狭窄的范围内,所以又叫中亚北鲵;因其极像陆地上的蜥蜴,而民间称蜥蜴为“四脚蛇”,人们又叫它为“水四脚蛇”。又因为它在陆上行进时像婴儿爬行,又多了个“娃娃鱼”的名字。

新疆北鲵属小鲵科,是准噶尔盆地水域中,2.5亿年前广泛分布的有尾两栖类的一种,是天山、阿拉套山地面抬升时幸存下来的孑遗物种。

新疆北鲵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研究小鲵科分类,系统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新疆北鲵是我国生物宝库中珍贵的物种资源。

3、鲎

鲎,音[hòu],sb(horseshoe crab),属于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

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

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最早的鲎化石见于奥陶纪(5.05亿~4.38亿年前),形态与现代鲎相似的鲎化石出现于侏罗纪(2.08亿~1.44亿年前)。

4、扬子鳄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生。

5、腔棘鱼

腔棘鱼coelacanth,腔棘目(Crossopterygii)一些叶鳍硬骨鱼类的统称。近缘但已绝灭的扇鳍鱼亚目(Rhipidistia)的种类被认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在某些分类系统中,腔棘鱼和扇鳍鱼均被认为隶属总鳍亚纲(Crossopterygii)内之不同目。腔棘鱼最早出现于3.77亿年前衍化形成,当时在地球上极其丰富。

腔棘鱼(Coelacanthus)化石发现于二叠纪末期(2.95亿年前)到白垩纪早期(1.44亿年前)。腔棘鱼属与其他同类鱼一样,骨化程度较低,表现出脱离早期淡水环境而转向海洋生活方式的一般趋向。

腔棘鱼长期被认为约在6,000万年前即已灭绝,而1938年却在非洲南部近岸用网捕到一条现生种类——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

在悬赏征集之下,1952年在科摩罗(Comoros)群岛捕得第二尾(命名为Malania anjouanae,可能与矛尾鱼是同一种)。

以后又在这一地区捕到另外几尾。后来发现,这类鱼已早为岛民所熟悉,其肉盐腌晒干后可吃,粗鳞用作研磨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眼恐龙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子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腔棘鱼

除鸭嘴兽之外,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的生物究竟都还有哪些?

恐龙以前是地球上的霸者这点毋庸置疑随着恐龙的灭绝一个时代被翻篇,但你们可能不知道现在还有从恐龙时代存活下来的动物,比如如今人见人打的蟑螂“小强”,长命百岁的乌龟,还有号称“新西兰活化石”的喙头蜥,这些动物如今都存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一、打不死的“小强”是恐龙时代存活的生物你知道吗?

蟑螂算是目前人类最讨厌的一种生物不仅长得丑还特别讨厌,最让人疯狂是的你根本打不死它所以被网友称之为“小强”,但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外壳不太坚硬生命且极其强硬的生物竟然是从恐龙时代存活到如今,在恐龙称霸的时候人类还不知道在哪溜达的时候蟑螂就已经存活于世,这种顽强的生命真的让人震惊。

二、乌龟从恐龙时代存活到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长命百岁。

要说地球上最长寿的动物那必须得提一提爬行缓慢时刻带着自己的家散步的乌龟,这种动物因为不愿意动所以异常长寿,但近期科学家发现乌龟这种生物在恐龙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有人猜测可能在恐龙遭遇灭绝再难的时候乌龟将四肢缩进壳里以此躲过了毁灭性的伤害。

三、“新西兰活化石”喙头蜥比恐龙还长寿。

如今与恐龙长得最像的生物就要属蜥蜴了,在多年的研究后科学家发现新西兰有一种名叫喙头蜥的动物在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而且这种蜥蜴的寿命比人类还要长基本上都能活100岁,现在这种蜥蜴大多生活在新西兰也因此被称为“新西兰活化石”,喙头蜥日常靠吃一些小昆虫和软体的动物,白天在洞穴中睡觉晚上才会出来觅食。

地球最早期,都有哪些生命存在?

地球的最早期存在着各种藻类,细胞类,菌类,逐渐的进化为各种恐龙,还有猛犸象等远古生物。

一、根据现在科学的研究,地球最开始在宇宙中形成的时候并没有生命存在,而是经过了一系列漫长的进化,在大气中的各种元素,不断的与自然界各种能源的化学作用下,形成了有机分子,而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的进化为生命单体,在逐步的作用下,形成了生物聚合物,在距今36亿年前开始地球就已经有了生命的存在,主要是以一些单细胞物质为主,而这个时期藻类植物发展的非常迅速,与太阳进行着光合作用,不断释放氧气。

二、随着氧气的增多,大气层逐渐完善,为日后的生物进化和发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而到了距今18亿年左右,地球又开始进化出来复杂的单细胞生物,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从这一刻开始,生物可以实现器官分化,不同的细胞形态也开始进行变化,从这开始地球进一步的开始演变,慢慢的各种生物就开始繁衍,到了侏罗纪时代,正式进入了恐龙时代,而这一时代长达1.5亿年。

三、恐龙是靠着部分后支和四肢行走的一类动物,是在地球不断进化出来的产物,到现在人类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经常能够发掘出来各种恐龙的化石,而在侏罗纪时代,恐龙不断地进化出来,成各种的爬行动物,有的进化成现在的蛇类,龟类,鳄鱼类,蜥蜴类,还有的进化为如今的哺乳类动物。在这个时期,恐龙是地球中的霸主,没有任何的天敌,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最终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灭绝,而它们的后代鸟类却存活下来,并且一直存活到现在。

恐龙说明文

  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说明文,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恐龙说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恐龙说明文1

  在这个巨大的世界里,有成千上万的动物生活在千千。它们形状和习性不同,甚至没有亲缘关系。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恐龙。

  38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是生活在海富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经过亿万年的变迁,草履虫进化成了爬行动物,生活在海洋、陆地和天空的中心;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世界上第一只恐龙出现了。

  恐龙家族庞大,据计算恐龙约有50万种。其中约有5万属,无与伦比。所以很多恐龙基本上分为三类:鸟脚类、兽脚类和蜥脚类。

  鸟类脚的恐龙体型较轻,骨骼与现代鸟类最为相似。大多是杂食动物,不敢招惹大恐龙;兽脚类恐龙的身体肌肉非常发达,基本上各种恐龙都敢招惹它们,比如霸王龙、霸王龙、棘龙。霸王龙的牙齿长达30-70厘米,是活生生的“铁牙钢牙”!蜥脚类动物是家族中的“巨无霸”,它们无所畏惧。相比41米长,20多米长的地震龙,平均身高1.75米的人类和虫子没什么区别,都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恐龙说明文2

  一亿四千万年前,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曾出现了一批强大的巨兽——恐龙。它们体态各异,性情不一。这些大家伙曾在地球上称霸一时。

  但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它们却遭到了巨大的灭顶之灾!

  一天,一颗行星忽然撞向了地球。顿时,山崩地裂,尘土飞扬。地球被撞得直打颤。山倒了,山上的,山下的恐龙都被埋在了乱石灰土之中。悲痛的叫声在混沌之中响遏行云。

  树也被折断了,参天的大树一摊儿地铺在大地上,树倒声,龙叫声,混在一起。

  河水、湖水、海水被击得乱喷。一个浪头儿就有几十上百米高,恐龙们叫着,逃着,但都无济于事,它们终究是被潮水带来去。它们被托到了水中,却还在苦苦挣扎着。但只是徒劳,一个浪头就把这庞然大物卷到了半空中,然后又活活摔下来。结果它们只能在被血染红了的水上起起沉沉——它们无力抵抗了!

  地球的震动慢慢停了下来。

  ——但恐龙早已满山满海地死了。

  翼龙在天空中盘旋着,发出好似在追悼死者的悲惨叫声。霸王龙、剑龙、马门西龙……都慢慢的镇静下来,停止了胡乱奔跑。即刻,它们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是凄凉!是困惑!是畏惧……

  然而,上帝并不想让它们活下去。

  由于剧烈地撞击,地球上的尘土被抖了起来,空中早已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尘埃。

  从那时起,地球迎来了三个月的漫长黑夜。

  没有日光的照射,地球上的植物因无法继续进行光合作用而渐渐枯萎。许多食草类恐龙没了食物,便也都纷纷亡去了。它们的死,又减少了食肉恐龙的食物,更加剧了5恐龙的灭亡。

  由于植物的灭亡,地球上的氧气日渐稀少,恐龙的呼吸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困难。

  最终,仅仅两个月,恐龙就已全部死亡了。留下的恐龙蛋,当然也无法孵化了。

  从此,恐龙这个称霸地球的庞大家族便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三个多月后,第一缕阳光照在了地球上。光明重现时,地球上却是死尸一片。

恐龙说明文3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巨大的岛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恐龙。岛上有发着绿光的巨大石头,还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着。小恐龙卡罗和科力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在一起打水仗、扔石头、比赛跑步、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

  一天,卡罗和科力去玩捉迷藏,科力一不小心掉进一个很深的洞穴里,结果被洞穴里的毒蝎子、毒蜘蛛、毒蛇当成了美味的食物。卡罗伤心极了,因为它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不久后的一天,发着绿光的巨石突然爆炸,巨大的冲击波使整个岛上的树木变成一片火海。卡罗惊慌地向远处逃去,可是到处都是火焰,他只好躲进了一个山洞里。不知过了多久,卡罗从洞里走了出来,外面变成了一片废墟,所有的恐龙全都死了,只剩下卡罗孤独的生活着。不知又过了多久,天空中飘起了洁白的雪花,卡罗因为没有食物,慢慢的死去了。

  恐龙灭绝了,恐龙时代就这样结束了,有一个新的时代来到了。

恐龙说明文4

  星期五,中科院的李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如果你们也想对恐龙有所了解的话,不妨先来看看我下面的文章吧!

  提起恐龙,还得从恐龙蛋说起!在我们中国,光河南一处地方,就发现了两万多只恐龙蛋化石。在我们的家乡——浙江东阳,也有许多的恐龙蛋化石,大约有15000多个。因为浙江一带的恐龙化石发源地很多都在东阳附近,所以东阳也被称为“恐龙之乡”。我国发掘出来的恐龙蛋化石特别多,所以国家还去申请了吉尼斯记录呢!

  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体型差异也很大。你们知道最大的恐龙是什么龙吗?有人会说地震龙,有的人会说阿根廷龙,还有的人会说易碎双腔龙?其实都不是!据我们李教授调查,目前我们发现最大的恐龙化石是巨型汝阳龙,它足足有38米长呢!至于易碎双腔龙嘛,是因为以前的印刷质量不高,不知哪个环节搞错了,才变成了有60-80米长的大巨龙。那么,你们知道最小的恐龙叫什么吗?哈哈,就是鼠龙。它的身体只有10到20厘米长,真的跟小老鼠差不多大哦,难怪会叫它“鼠龙”。大的有38米长,小的只有10厘米,恐龙们的体型差距可真大呀!

  既然当初恐龙的数量如此之多,体型如此之大,后来它们为什么会灭绝的呢?李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搞笑的推理:据说恐龙的牙齿是倒钩形的,没法咀嚼食物,只能用胃石代替。但胃石代替的咀嚼效果并不好,故而恐龙经常肚子发胀,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之后就要放屁,那么多的恐龙就会放出大量的屁。而屁呢!其实是大量的毒素,投放到空气当中之后,就把能挡住宇宙射线的臭氧层给破坏掉了。继而,宇宙射线就把植物照死了,淡水也干涸了,所以恐龙的食物链就断掉了,恐龙也就存活不了了。另外一种推理是:那时候火山喷发比较频繁,许多尘埃升上天空,使整个地球都变成了红色,挡住了太阳的照射,导致了植物的死亡,地表温度也迅速下降,所以恐龙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推理,如火星撞击地球,恐龙互相偷吃恐龙蛋……哎,这恐龙为何会灭绝,其实至今还是一个谜。

恐龙说明文5

  我最喜欢的动物就是恐龙了。恐龙分为两种,一种是草食性恐龙,另一种是肉食性恐龙。恐龙大约生活在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非鸟类恐龙只生活在中生代。

  在草食性恐龙中,我最喜欢三角龙。它们有三个尖尖的角,别看三角龙是草食性恐龙,它们的角可是很尖的哦,能够刺穿敌人的身体。在肉食性恐龙中,我最喜欢的是雷龙。它们有着血盆大口和尖尖的爪子,用两条腿走路,非常具有攻击性。很多小朋友都觉得恐龙很可怕,我却觉得它们很可爱。如果和它们成为朋友,它们就会保护我了。

  如果我有一个时光机,我会坐着时光机回到恐龙时期,看看真的恐龙。不过世界上没有时光机,我要好好学习,等我长大了,我才可以成为一名考古学家,研究恐龙化石,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了。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呢?为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恐龙说明文6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是错的?”

  “我只考了67分,全班倒数第二。你怎么能让我出去见人!”

  渐渐地,我受不了妈妈的责骂,大喊:“你不是我真正的妈妈,你根本不爱我。”冲出屋子。渐渐地,我一路跑到了一片大森林。他很难过。他看到地上的草,感觉草在哭。看到树上的落叶,我看到上面有大大的泪痕。听着风轻轻吹来,感觉风在和他一起哭。突然,我听到一个角落里有哭泣的声音。一开始我以为我听错了。仔细听了,是真的,还有奇怪的哭声。一点一点跟着声音走。最后,在一个小石洞里发现了一只小恐龙。恐龙用无助的眼神看着它。渐渐地,我突然忘记了我的苦恼。问小恐龙:“恐龙,你为什么哭?”

  恐龙说:“有人叫我去偷蛋龙。看到了就跑了。没人陪我玩的时候我很孤独。其实我一点也不差,也不是真的偷鸡蛋。因为在孵蛋的过程中不能离开,为了让宝宝健康出生,我用刺扎了一些蛋。但是其他恐龙以为我在偷蛋。所以他们都恨我。”一点一点的,让我想起了我的悲哀,我也和恐龙一起哭了。

  这时斑马探长刚好路过,看到他们在哭,就问为什么。斑马探长说:“我来帮你。”他说斑马督察拿出笔记本电脑,在恐龙网站上发布了一条重要声明:让所有恐龙马上去森林派出所召开紧急会议。斑马督察在恐龙大会上打开了百度的网页,让大家看看偷蛋龙的信息。现在大家都明白原来偷蛋龙被大家误解了。原来他也是在护蛋,大家都原谅他了。偷蛋龙很开心。但看到大家都开心了,我又想起了家,又对严厉的妈妈哭了。恐龙看到这些,就问情况,说:“小,别哭了。大家都会帮你的。”

  偷蛋龙去森林商店买了一大包彩色气球,气球里装满了七色彩纸。让恐龙写个纸条,上面写着:我还是个孩子。妈妈不应该对我太严格。以后我会努力的!写出来放在彩球里。不一会儿,森林派出所里全是彩球飘飘。恐龙让点点把彩球带回家给妈妈。恐龙告诉点点,一分钟后,彩球会自动爆裂。我相信我妈看了里面的纸条,会相信一点的。渐渐地,他手里拿着彩球走回家。他的眼神不再忧郁!他仿佛看到了母亲脸上幸福的表情!

恐龙说明文7

  一阵眩晕之后,醒来的我,满山遍野,绿草如茵。瀑布“猛扑”而下,拍手玩石头。天空就像一块镶嵌着几朵白云的蓝宝石。这里,可谓“世外桃源”。

  一声吼叫把我吵醒了。我和机器猫穿越时空进入隧道的时候来过这里,但是机器猫去了哪里?这是哪里?一连串的问题闪过我的脑海。一只霸王龙出现在我眼前,背上背着一只机器猫!我把绳子拿出来,甩下去,正好落在霸王龙的背上。暴龙似乎吓坏了,转过身,露出狰狞的表情,恶意地盯着我。我心里先是一惊,抱着机器猫从霸王龙的背上摔了下来。看到霸王龙的吼声,突然有了主意:快跑!

  边跑边想:这应该是恐龙时代了。这样跑不是办法。是的!我从背包里拿出一张大网,扔了回去,把霸王龙放进网里。这时,一大群翼龙从我头顶飞过。机器猫被他们吵醒了,说:“哦,别烦我!”我把他叫醒,着急的说:出事了,你去看看!

  不一会儿,地震开始了,看到一些恐龙尸体在前面腐烂,很多地方露出骨头。很恐怖,很恐怖。

  我心想:这里气候不太对,为什么天空阴沉?地面也很湿,是恐龙灭绝的时候吗?好像是白垩纪晚期。我拿出笔记本,记录下这张令人恐惧的画面,暗暗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

  天上下着毛毛雨,感觉呼吸有点困难。还好之前有氧气瓶。喷了几下后,我对机器猫说:“几点了?”机器猫害怕地说:“现在是早上八点,但你为什么要问?我要死了!”

  霸王龙也倒在了一声巨响的后面。我给它喷了几次氧气,它又睁开了眼睛。但是身体还是不能动,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恐龙灭绝是因为气候变化快,恐龙无法适应新环境。

  世界是寂静的…

  我扔下背包,回到现代,把笔记本上的记录告诉世界,终于解开了百万年的谜团。

  评论:文章材料新颖,构思巧妙。机器猫的出现,语言的活泼,都透露着作者天真可爱的童趣。优秀的文字和好的句子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优美生动,是一篇成功的佳作。期待你下次带来的奇葩,加油!

恐龙说明文8

  为了搞清楚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小龙和小华打开时间隧道,拿着时间机器,以光速飞行。几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来到了侏罗纪恐龙时代。

  哇!几十万年前,地球的环境真的很美,大大小小的山峰,清澈的河流,绿色的湖泊,原始的森林,绿草如茵,一派原始时代的'美景。在这里,长颈龙躺在河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而翼龙在绿色空旷的山野自由飞翔。小龙兴奋的在长颈龙的长颈上滑行,而小花则兴高采烈的骑在翼龙的背上,上上下下,非常惬意。

  突然!远处的山峰,熊熊燃烧着火焰,照亮了整个山林,浓烟滚滚。不,火山爆发了!倾刻间,烟雾遮住了太阳,地面震动,密林变成了火海,岩浆淹没了美丽的山川,恐龙灭绝了...

  小龙和小华回到了现代,却依然怀念恐龙时代...

恐龙说明文9

  我非常喜欢恐龙,是个标准的恐龙迷,喜欢从书中知道关于恐龙的一切信息。

  恐龙分两大类,食肉或食草性。区分它们,只需要记住食肉恐龙是和人一样用两只脚走路,而食草恐龙是四足兽。

  要说最长的恐龙,非易碎双腔龙莫属了。它们比鲸还长,平均长度达到35米,最长有60米到80米,最重有220吨,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间。

  最小的恐龙,细颌龙当之无愧。体长不到一米,体重约0。83到3。5公斤。别看它小,奔跑的速度可快了。

  说说食肉恐龙的捕食吧。拿细颌龙为例,它非常喜欢群体捕猎,盯紧对手,然后趁猎物不备或疲惫时攻击。再说伤齿龙,伤齿龙是恐龙中较聪明的恐龙,它们的攻击具有计划性和协调性,攻击时,分工明确。

  在恐龙世界中,也有弱肉强食的规则,所以食草动物中必须有可防身的武器。像剑龙,它的尾巴末端有4根1米长的尾刺,可以刺伤食肉恐龙,而三觭龙是觭龙中体形最大的,头上长着两只长矛似的角,在眼睛和鼻孔之间也有一个角,这样尖锐的武器可以吓退食肉恐龙。

  恐龙纵横一时,却终究灭绝。关于恐龙灭绝有很多说法,比如陨石撞击说,彗星碰撞说,造山运动说,气候变动说,火山喷发说……

  我长大后,也要和科学家们一起查找恐龙灭绝的原因,解开这一世界难题。

恐龙说明文10

  我第一次见到恐龙是在动画片里的“蓝猫龙骑团”里看到的,里面的恐龙叫霸王龙,霸王龙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让我感到他很震撼,它的吼声很大很大,它的体形很高大,可能有两层楼那么高,它的嘴巴被称为“终极碎骨机”,牙齿非常锋利,拥有巨大的咬力,而且它的尾巴是它另外一个有力武器,好多动物见到它撒腿就跑。

  由于我对它很感兴趣,我就去查百科全书,发现霸王龙时报龙家族一员,暴龙的脑子是所有恐龙中最大、最有力的,难怪它有那么大的血盆大口啦!暴龙是个“打架大王”它们喜欢与其它动物打架,也喜欢跟同伴们打斗。喔!它有那么丰富的战斗经验,难怪它的战斗力那么强,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我想那场让恐龙灭绝的灾难,一定很大,不然像霸王龙那么厉害的恐龙是不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恐龙说明文11

  现在世界上的霸主是人类,但在6500万年前,人类还未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种庞然大物将地球统治了一亿多年,那就是恐龙。

  恐龙大致分为两类:蜥角类与兽脚类。蜥脚类为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庞大,拥有自卫的方式,植食性恐龙中也有许多创造了世界奇迹,如“易碎双腔龙最大个体长达60到80米,重达220吨,约为两个蓝鲸的大小,接下来介绍蜥脚类恐龙的“死对头”兽脚类恐龙。兽脚类恐龙多为肉食性的,性情凶猛残暴,有的单独行动,有的则集体作战。

  说了这么多,那恐龙长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目前似乎还没有答案,这么说有人就会了,那电影中的恐龙长啥样,以前的恐龙就长啥样,不对吗?对不起,电影中只复原了骨骼和皮肤,没有复原软组织,那为什么不复原呢?因为几千万年过去了,恐龙的软组织也早已消失,所以我个人猜测恐龙的外貌,再加上羽毛,脂肪等各种软组织可能像极了一只肉乎乎的金刚鹦鹉。

  恐龙曾在地球上那么厉害,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目前靠谱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气侯的变化使恐龙灭绝,一种是陨石撞击使恐龙灭绝。陨石撞击假说大家已经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当然,这也是最可靠的假说,所以我打算仔细说说气候变迁,恐龙早已在地球上存活了一亿多年,早就被中生代二氧化碳含量极高的大气适应了,但是65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突然降低,使恐龙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的症状,最终陨石在对恐龙又“插了一刀”,使恐龙灭绝。

  我想,一个物种灭绝,又一个物种诞生,这才是自然平衡的道理吧!

恐龙说明文12

  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们出现在大约2.1亿年前,最后神奇地灭绝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关于恐龙的一切都来源于恐龙化石。

  恐龙有很多种。根据它们骨骼化石的形状,它们可以分为鸟和龙。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也可以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不仅恐龙种类繁多,而且它们的形状遍布世界各地。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水里游,有的在陆地上爬。一只大的可以大到几十头大象;小,但类似于鸡。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有39到52米长!身高可以达到18米!!重量达到130吨!!!这样的怪物如果在元爷上行走,每一次它巨大的脚踩在地上都会让大地颤抖,就像地震一样,所以被称为“震龙”。

  恐龙统治地球很长时间,直到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科学家们一直在无休止地争论恐龙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小天体撞击说”。6500万年前一颗陨石撞击地球,引起火山爆发,地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最终使地球上的恐龙灭绝;另一种是“火山喷”,即火山喷发,熔岩喷发,随之而来的是冰雪世界的来临,导致恐龙灭绝。

  至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答案还没有找到,这将是人类心中的一个谜。让我们探索科学秘密!这个秘密以后再说吧!

恐龙说明文13

  我在电视上所看到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是食草恐龙 ,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的名字。

  它们喜欢成群生活,脖子很长所以可以吃到树上的叶子,近最最 就是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气候)变化,所以灭亡了。

恐龙说明文14

  很久很久以前,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颗渺小的行星—地球,但那里生存着一种巨大的史前巨兽,恐龙。

  恐龙占领地球的时间很长,约有1。6亿年之久,从中晚三叠纪一直到白垩纪末。它们生活在大约6500万年前到2亿多年前。

  经过科学家们,古生物学家们以及考古学家们对恐龙的研究,对化石的挖掘,各种恐龙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比如说霸王龙,它有着健壮的后肢和锋利的牙齿,是肉食恐龙中的“霸王”,所以被命名为“霸王龙”。再比方说甲龙,有着超厚的皮,犹如铠甲,所以得名“甲龙”。

  还有两种特殊的植食性恐龙。它们分别是梁龙和剑龙。梁龙可是个“重量级选手”,体重约8吨,相当于4辆小汽车的重量和,体重超过了100个的体重和,真惊人!所以,跟它比力气,是几乎不可能赢的。它的脖子长达9米,比我们教师的长还要长很多。而它那条一甩就可以把你摔死的粗壮尾巴,最长的有15米!而剑龙,背上有两排剑似的尖刺,用于威慑敌人,也可以吸收养分。

  可是,恐龙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原来,他们会再机器隐蔽的地方把龙蛋藏起来,像慈母龙一样守护在蛋旁,以免偷蛋龙的偷袭。近几年,我国居然在河南西峡县挖出了一个直径16厘米左右的恐龙蛋化石!普通的中国恐龙蛋化石一般只有10厘米的直径!

  白垩纪末期,一次可怕的生物大灭绝降临了。这使恐龙灭绝了,可不为人知的是灭绝的原因。有很多猜测,如气候变化、火山爆发、电磁扰动、太阳黑子爆发等。不过普遍认为,此次大灭绝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气候变化剧烈、尘埃弥漫,植物、动物没有了适合生存的空气和环境便逐渐灭亡,恐龙就这样灭绝了。

  恐龙,这个神秘的史前生物,让我们继续以科学的方法认识它,探索它!

恐龙说明文15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时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化进行史上的一个谜,至今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匀被记录在化石之中。

  恐龙的种类很多,如凶猛的霸王龙。霸王龙有坚长的牙齿-,但他的手却只有30到40厘米。也有体型最大的易碎双腔龙。易碎双腔龙,可超过50米。而最小的鸟蜂鸟,还不到十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猛的肉食者。天府峨眉龙约20米。他是生活在1.65亿年前的四川地带。李氏蜀龙9.3米,身穿绿甲。白贡永川龙8米。劳氏灵龙1.2米。恐龙的种类真是无穷无尽。

  中生代地层中,即曾发现很多龙的化石,却看不到非鸟龙的化石,由此推断出恐龙是鸟类的祖先,所以鸟属于恐龙。

  在形体上,在温馨的恐龙时代,即使是最小的蜥蜴恐龙也要比任何动物大。

  在8000万年前。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猛的肉食者也有杂恐龙。总而言之,恐龙统治了地球大约8000万年。

最早的动物是什么

动物最早的祖先是海绵,它们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5.6亿年,距今约5亿年左右的海绵化石也已被发现。 动物界的历史,就是动物起源、分化和进化的漫长历程。是一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进化为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逐渐出现了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由没有脊椎的棘皮动物往前进化出现了脊椎动物,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圆口纲,圆口纲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上下颌、从水生到陆生。两栖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虽然两栖动物已经能够登上陆地,但它们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水域环境的束缚,还必须在水中产卵繁殖并且度过童年时代。从原始的两栖动物继续进化,出现了爬行类。爬行动物可以在陆地上产卵、孵化,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性,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及其以前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身体会变得冰冷僵硬,这个时候它们不得不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然后爬行类动物进化为鸟类,成为了恒温动物,不必进入休眠状态,最后进化成胎生动物哺乳类动物,而人是哺乳类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

现在地球45亿岁,那20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

要了解“地球20亿年前的样子”,咱们得先科普一下,人类把地质年代,分为宙——代——纪——世——期;咱们现在处于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而20亿年前的地球,位于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

造山纪开始于20亿5000年前,结束于18亿年前,而20亿年前刚好在这个时期。

造山纪的地理环境

造山纪,顾名思义,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我们知道,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在刚形成的时候,地球呈熔岩状,地球上的水都以水蒸气的形式徘徊在地球周围,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水蒸气才没有飘向太空。

后来,地球逐渐冷却,水蒸气才凝结成雨滴,以雨的形式落在地面。早期地球并没有所谓的坑,和山脉、平原,而是只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海洋。

但由于早期地球内部岩浆温度比今天高,因此火山和板块运动也比今天剧烈,在板块运动和火山喷发的作用下,造山纪时期发生了一轮全球造山运动和板块漂移,也形成了哥伦比亚超。

但是注意的是,这次板块运动形成的地理位置并不是我们如今的地理位置,事实上,地球的板块运动从未停止过,直到今天都还在发生着,因此我们现在的海洋和,并不是在造山纪时形成的。

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地球的 历史 中,至少经历四次所有陆地聚合在一起,分别是距今18.5亿年前的哥伦比亚超,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5亿年前的潘诺西亚,以及我们熟悉的距今2亿年前的泛。

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

地球生命最早起源于40亿年前,由于当时地球还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接穿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因此,生命无法诞生于陆地和浅海。所以科学家把目光转移到了深海,后来也证明了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泉口附近,而且早期的生命都是单细胞生物。

经过了20亿年的发展,地球生命依然保持着单细胞生命状态,不同的是早期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只有拟核,体型也不大,平均直径大概只有1 10μm,因此被称为 原核生物 。

而真核生命虽然也是单细胞生物,但真核细胞平均直径3 30μm,在生物学中,由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等级观念,因此真核生命相对于原核生命是更高级的生命状态。

由于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多细胞生物,因此地球生命最多的是单细胞藻类以及单细胞细菌。

细胞由原核生物走向真核生物,是生命的一次飞跃,而这次飞跃单细胞生命用了20亿年,之后单细胞生命演化成多细胞生命又用了大概10亿年。

早期生命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所耗费的时间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长久。

大氧化事件

科学家发现,在23.3亿年前,地球经历过一次大氧化事件,由于单细胞藻类繁盛,造成地球上的游离氧增加,因此大气中的氧含量上升。

具体是这样的,科学家研究了已经变成化石的固醇,这是一种需要氧元素参与进来的有机化合物,通过研究发现,大氧化事件至少在23.3亿年前。

由于氧气的出现,导致一批厌氧细菌死亡,而适应氧气的细菌活了下来。

氧气的出现,还导致地球上生物发生氧化反应,最典型的是铁元素和氧元素的结合,形成了铁氧化物,并存在于地质岩中。

氧元素是极其活跃的元素,能和很多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这个时期的地质层出现氧气的痕迹,至今还能发现。

冰河时代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并不是稳定不变的,科学家发现,太阳目前虽然正处于主序星时期,但辐射的热量每10亿年增加10%左右,所以远古时期地球温度会比现在更冷一些。

而且,地球也会因为围绕太阳运动的原因而产生大冰期与间冰期,在距今27-23亿年前,地球症经历一场为期4000万年的大冰期,这场大冰期的遗迹,至今能在澳大利亚和印度找到。

一天只有10几个小时

由于地球形成不久,就与一颗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忒亚一头撞上了地球,产生的碎片飘向了太空,但由于地球引力存在,这些碎片围绕着地球逐渐形成了卫星——月亮。

月亮之所以围绕地球公转,是因为地球引力对其起作用,同样,月亮的引力也为地球起到刹车效应。由于月亮的引力,地球会形成潮汐,潮汐碰撞时会散发一部分能量,因此地球在慢慢减速中。

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自转一圈只有几个小时,在20年左右地球自转一圈只有10几个小时,而在恐龙时期,地球自转一圈需要20小时左右;我们所生活的今天,地球自转一圈耗时24个小时。

关于地球20亿年前的样子,我们就聊到这里。

地球已经有45.7亿年 历史 了,20亿年前的时候地球25.7亿岁。科学家为了更好地描述地质史,对地质年代进行了划分, 由大到小是:宙—代— 纪 —世 。例如, 地球分四个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恐龙时代是显生宙—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我们目前处在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 20亿年前地球处在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

一天15个小时

45.3亿年前,太阳的一颗行星——忒亚星与地球相撞,被地球俘获成为卫星,就是我们的月球。 从此以后地球的自转轴稳定下来,但自转也因月球的潮汐作用越来越慢。20亿年前,地球的一天——也即自转周期,大约15个小时,相应的,一年有590天。

太空中看地球和月球

月球的公转也在逐渐放缓,并且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现在月球离地球38.4万千米,20亿年前只有一半,再加上地球上主要都是海洋, 当时潮汐作用一定更频繁而且强烈,涨潮时涨得更高,退潮时退得更远。

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过渡

20亿年前的地球还没有动物和植物,但也并非完全不毛之地。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早在元古宙之前的太古宙就在海洋中诞生了,距今已有38亿年,当时是一些厌氧的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即没有细胞核的生物。

低等真核生物草履虫,细胞核清晰可见

早期生命进化非常缓慢,十几亿年都没什么变化。过去有观点认为最早的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的生物,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都是真核生物)出现于16亿年前,但 一块21亿年前的化石上就有了类似于藻类的生物,这意味着真核生物的出现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早得多。

细胞的能量中心:线粒体

20亿年前,一种真核厌氧生物吞噬了一种变形菌 ,但没有彻底将其消化吸收,被吞噬的细菌仍在主体细胞里存活和繁殖, 最终形成了内部共生关系 。被吞噬的细菌最终成为真核生物的一个细胞器, 作为呼吸中心和产能中心,这就是线粒体 。

大气的改造

今天金星和火星的大气中95%以上都是二氧化碳,早期的地球也是这样的。后来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出现,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最初没有引起大气中氧浓度的上升,因为海洋中溶解了大量的二价铁,这些亚铁离子将氧气还原生成铁氧化合物,沉淀于海底,浅绿色(亚铁离子的颜色)海洋逐渐变得清澈,光合作用得以在更深的水层中进行。

大氧化之前形成的铁矿床

海洋中亚铁离子的耗尽用了十几亿年,到距今24亿年前左右,亚铁离子完全被氧化,氧气开始溶解于海水,并释放于大气。大气中氧含量达到了4%(今天是21%),这称为大氧化事件。氧气对当时的厌氧生物来说是有毒的,大量厌氧生物死亡,只有极少数适应有氧环境活了下来,好氧生物开始繁盛。

融化的雪球

从地球诞生到20亿年前,太阳光强度比今天弱30%到20%,要不是温室效应,地球可能常年都是零下几十摄氏度,液态水冻结,生命将难以维持。所幸当时地球的大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如今二氧化碳只占0.03%,甲烷微乎其微),这些是非常强大的温室气体,维持了地球的温暖环境和液态水,生命得以生存繁衍。

然而,蓝细菌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又缓慢地将甲烷氧化。 距今24亿年前,随着温室气体的减少,加上当时太阳光强度只有今天的85%,几万年间地球温度就下降到了-50 ,整个地球被冰封,地球进入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冰期——休伦冰期,从距今24亿年前持续到21亿年前,长达三亿年。

北极冰川,休伦冰期整个地球都是这样

白雪皑皑的地球将更多太阳光反射回太空,形成了正反馈效应,地球变冷的趋势似乎不可逆转。所幸地球内部依然活跃, 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终于有一天冲破了冰盖,这些温室气体几万年就将地球解冻。

20亿年前,雪球地球已经解冻,地球处于间冰期,但从大氧化事件到6亿年前,地球一直处在一个相对较冷的状态,经历了多次从冰封到解冻的过程。

哥伦比亚超的诞生

早期地球内部比现在热,火山远比今天活跃,当时地质运动有两种方式: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是板块内部的沉陷,而水平运动是板块的碰撞。从25亿年前元古宙开始,地质垂直运动不复存在,只剩下水平运动一种了,各大板块得以逐渐稳定。

哥伦比亚超

距今21亿年前到18亿年前,发生了第一次全球规模的板块碰撞和造山运动,结果是形成了地质史上第一块超——哥伦比亚超。 当然,当时的陆地上没有任何生命,甚至连土壤都没有,是一片岩石的世界。在这之后不同板块又经过了多次的分分合合,海陆布局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 距今20.2亿年前,一颗很大的小行星——远大于造成恐龙灭绝的那颗,撞击到今天的南非位置,产生了弗里德堡陨石坑,这是地球上已知最早而且最大的陨石坑。 陨星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想必当时有不少原始细菌因此而灭亡。

弗里德堡陨石坑

总 结

一天只有15个小时,以二氧化碳、甲烷为主的大气正在被改造为以氮气、氧气为主,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已经出现,线粒体刚刚在细胞中安家,大量厌氧细菌已经消亡,好养细菌正在繁盛,走出休伦冰期的雪球地球已经融化,大规模的板块碰撞和造山运动正在发生,哥伦比亚超即将形成,这就是20亿年前的地球。

20亿年前的地球,看似一片荒芜,实则生机勃勃,生命赖以生存的海洋广袤无垠,氧气越来越丰富,太阳光线越来越温暖,原始生命生生不息,更复杂的生物正在某处孕育,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关注动物博览。

想知道20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那我们就需要分析地球的进化史,地球的进化史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太古代(46~25亿年)----是地球发展最古老的一个阶段,持续了20亿年之久,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形成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这一时期也是原始生命的出现以及演化的阶段,不过这一时期的生命也都是一些原核生物,同时这个时候的地球还是极其不稳定,火山、地震频发。 元古代(25~6亿年)----元古代的早期同样是火山频发,但大气圈已经有更多的氧气,在19亿年左右,地球的地表已经出现了范围广,厚度厚相对稳定的板块,这对地表的生命发展十分有利,蓝藻和细菌得意持续发展,到13亿年前后,已经开始出现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盖层沉积继续增厚,火山活动大为减弱,并出现广泛的冰川,从此地球出现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的分带性气候环境,为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自然条件。 古生代(6~2.5亿年)----古生代时期一共出现过6个纪,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其中寒武纪是生物大爆发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无脊椎动物;奥陶纪是第一次生物大灭绝,这一时期有超过60%的生物灭绝;志留纪是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后幸存的生物慢慢复苏,出现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迁移到陆地的时期;盆泥纪是第二次生物大灭绝,有超过75%的生物灭绝,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两栖动物,生物开始向陆地转移;石炭纪是陆地植物死亡后转变成煤碳的时期;二叠纪是第三次生物大灭绝,这时期有超过96%的生物灭绝。 中生代(2.5亿年~6700万年)----这一时期分三个阶段,分别是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侏罗纪是恐龙的统治时期,鸟类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白垩纪最早的蛇、蛾、等许多小型动物出现,被子植物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新生代(6700万年~至今)----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兽类大量出现,从中分化出了一支灵长类,从灵长类中又进化出了猿类.第三纪是哺乳动物繁盛时期.第四纪便进入到了人类的时代.

所以,综上来看,20亿年前地球还只是细菌占领时期,地球陆地也还只是坚硬的地壳

恐龙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地球是活的!——洛夫洛克(Lovelock)

1.移动的地球物理学家对古老的岩石进行研究后,得知地球的年龄至少46亿年。漫长的岁月使地球表面几经沧桑变迁。科学家发现,这些变迁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地幔——壳下的一层液态的岩流,驱动着浮在其上的固体陆壳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地质科学经历了一场观念上的。传统上,大多数地质学家主要根据垂直运动的观点分析地球的历史,认为山脉的出现是由于地壳沉降弯曲的结果。山脉被剥蚀,碎屑被搬运,堆砌成平原;海平面下降,使地区抬高;岩浆受挤压,改变地球的面貌。60年代以后,海洋地质学和古地磁学的研究和进展产生了新的地球概念,这一概念承认地球除了垂直运动的作用外,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在整个地球演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地质科学认为今日的是由许多陆块(12块)拼接而成的,人们将其称为“板块学说”。板块之间的碰撞活动,能引发地震;推移活动造成地层的堆叠,形成山脉。

吐鲁番盆地侏罗系含恐龙化石的红色岩层。岩层叠压在一起,一层层东西向展布,红色的岩层在夕阳的光照下,如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著名的《西游记》中的“火焰山”

假如你有兴致,可以找来一个地球仪,仔细地瞧瞧各个的形状。某些的边缘可以相互拼接起来,例如南美洲的东北角与非洲的黄金海湾、北美东部边缘与欧洲的西岸可拼接成一个整体。地球上的各个在2亿多年前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地质学家称它为盘古,也称泛。

移动的——漂移的过程

2.3亿年前(三叠纪晚期),恐龙出现在泛上,因为没有浩瀚的大洋阻隔,三叠纪时期的恐龙有着世界性的分布,各上发现的恐龙样子都很相似。三叠纪末期,泛开始成两块陆地,南方一块叫冈瓦纳古,北方一块称劳亚。冈瓦纳是印度中部的一个古老部族的名称,奥地利地质学家埃杜德?修斯借用它来称呼南半球这个。因此,这就可以较地解释了澳洲、非洲、南极洲及印度半岛在两亿多年前的沉积中,在古冰川、岩石和古生物等许多方面为什么有如此相似的原因。

在侏罗纪(距今大约1.6亿年前后),北方(劳亚)逐渐漂离了冈瓦纳,但尚未完全漂离开,恐龙动物群中的某些分子尚有来往,如巨型的腕龙在东非和北美都有发现就是例证。到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各之间的裂缝不断变宽,大西洋已开始东西加宽,南极洲和澳洲漂离了南美洲和非洲。到了白垩纪末期,印度已由南向北漂移,碰撞到亚洲的南端,巨大的碰撞挤压使印度和古老的亚洲边缘隆起,逐渐形成了今日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恐龙时代结束时,各已经移动到了它们现在的位置上。当今地震、火山的带状分布和它们的时常发生,就是仍在继续移动挤压的证明。

2.地球的历史

人们常提问题:恐龙生存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人类祖先看见过恐龙吗?当然,也有个别的人认为地球上出现了奇形怪状的恐龙是很难理解的事情。其实恐龙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在自然界的时间和空间上它们都有独特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弄清恐龙生存的时代。但要搞清这个问题,又必须从地球的历史谈起。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总希望知道地球的过去,为了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也需要知道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怎样测定呢?人们想出了许多推测地球年龄的方法。现在比较常用的古生物学的方法是,利用化石的对比来测定地球的年龄。这个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即按照生物进化的原理。生物总是不断地“一分为二”地向前发展,即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的方向发展。不同的地质年代具有不同的生物类群。当生物死后被埋藏起来变成化石以后,一般的都是低等的生物化石所处的时代较老,高等的生物化石所处的时代较新。这样,依据不同地质时期的化石,就能建立起地球发展历史的相对顺序。但是用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地球历史只能是时间上的相对顺序,不能说出距今多少年的定量数字。而且化石在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时代较晚,有些由地壳深部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不含化石,利用化石方法就无法测定它的地质年代。近年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已经找到了测定地质年代的“时钟”,那就是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都有数目不等的同位素,同位素又包括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变化时(衰变)不受外界温度、压力等影响,它们不断地发生衰变,其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就叫做“半衰期”。地壳里的矿物、岩石从形成之时起就含有放射性元素,而且按衰变的规律衰变,由母体同位素变成子体同位素。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半衰期,而且测定了母体同位素及子体同位素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矿物或岩石的地质年代。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年代叫做“绝对年代”。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地球的年龄至少已有46亿年了。另外,依据发现的化石及地壳运动,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分为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在“宙”下可以分为若干“代”,太古宙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元古宙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代”下还可分为若干“纪”,“纪”下可分为若干“世”,“世”下还可再分“期”。恐龙就生活在中生代中的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为了弄清恐龙的来龙去脉,让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生物的进化历史。

生物进化的开始是一个原始生命的孕育、萌芽阶段。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生物化石是南非发现的距今32亿年的杆菌化石。它是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到了距今18亿~13亿年,出现了具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即蓝绿藻化石。新元古代距今10亿~5.42亿年,除了单细胞的蓝绿藻以外,还出现了多细胞的藻丝,由单细胞到多细胞,是生物发展的飞跃。

到了距今5.42亿年的古生代早期寒武纪,除了菌藻类植物、海绵、腕足类等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外,还出现了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就是这一时期最多的无脊椎动物。往昔生命的星火,此时已呈燎原之势,生物发生了大爆发。到了距今5亿多年前,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类出现了。无颌类是鱼形动物。在距今4.4亿年以前的志留纪早期,出现了最早的有颌类一盾皮鱼类。一般认为由原始的鱼类演化出两大支系,即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在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形成全盛时期,泥盆纪被人们叫做“鱼的时代”。与此同时,在湖岸、海边的近水地带已有原始的陆生植物——裸蕨大量出现,使高山和荒漠第一次披上了绿装,这是由水生到陆生的飞跃。

地球的历史在发展,生物进化的巨流在缓慢地前进。在距今3.5亿年的泥盆纪晚期,由原始的硬骨鱼类分化出来的两栖类动物出现了。它的出现,为脊椎动物进一步征服陆地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到了古生代的晚期——石炭纪和二叠纪,整个地球气候炎热而潮湿,裸蕨的后代——节蕨、真蕨、石松类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石松类中的鳞木可高达40米,形成巨大的乔木。辽阔的上到处是茂盛的原始森林。但是这时既没有鸟语,也没有花香,大地显得单调而幽静,只有一些行动迟缓的两栖类动物在丛林的沼泽中游荡,偶尔可看到体长1米左右的大蜻蜓在低空飞翔。在石炭纪,脊椎动物进化发生了一次大的质变,爬行动物出现了。爬行动物直接把卵产在陆地上,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使脊椎动物完成了由水生到陆生的飞跃。但爬行动物的大发展,占据陆、海、空的一切领域并成为地球上的主人,还是中生代的事情。

中生代的地球景观与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植物中最突出的变化是以苏铁、银杏、松柏类型为代表的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叫种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的叫裸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的叫被子植物)代替了晚古生代蕨类的地位。动物界中最突出的变化是:爬行动物达到极盛,成了统治者。陆地上有恐龙,水中有鱼龙、蛇颈龙、幻龙、沧龙等,在空中还有翼龙。所以人们将中生代叫做“龙的时代”。在三叠纪晚期,出现了由原始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哺乳动物。侏罗纪晚期,由爬行动物进化的鸟类的过渡类型--始祖鸟也出现了。在中生代末期,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剧烈的环境改变,许多爬行动物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爬行动物都灭绝了,但新生的哺乳动物却经得起这场巨变的严峻考验,为新生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地球上的生命史

新生代的自然环境和生物的总面貌与现代基本近似,被子植物大为发展,哺乳动物达到空前的繁盛,特别是在新生代末期出现了人类。人类的活动改变着地球,于是,地球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通过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恐龙是经过长期的孕育才发展起来的,它是地球发展和生物进化的产物。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出现要比恐龙的灭绝晚6000多万年,即使我们的祖先也不可能看见过恐龙。有人以为居住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曾经与恐龙搏斗过,这是不了解恐龙生存时代与地球的历史而产生的误解。

3.恐龙在动物界的位置

我们已经知道,恐龙是灭绝了的一类生活在中生代的脊椎动物,它与其他爬行动物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那么,恐龙在动物王国中,特别是在爬行动物中占据什么位置?它与其他爬行动物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最小的、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最大的鲸类都是动物王国中的成员。它们虽然大小不一,千差万别,可是按照它们的解剖特点,特别是按照身体内有无由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椎柱(即人们常说的脊梁骨),它们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种类很多,从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如现代常见的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草履虫等)到较高级的节肢动物(如常见的虾、蟹、昆虫、蜘蛛,化石中的三叶虫),以及棘皮动物(如常见的海星、海参等)都是无脊椎动物。

前面已经提到,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无颌类,由无颌类进化到有颌的盾皮鱼类,由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再由两栖类进化到完全陆生的爬行类。现代生存的龟鳖类、蛇类、鳄类和蜥蜴类就是古代爬行动物遗留下来的“子孙后代”,恐龙与这4类残存的爬行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恐龙的骨骼,特别是头骨的构造与鳄类相似,头后有一对颞颥孔;它们的牙齿着生方式也很相像,是槽生型多出齿;有些还披着类似鳞甲的骨板,这些特征告诉我们恐龙与鳄类关系密切,都属于双孔类。

为了深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我们先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简略介绍。一提起爬行动物,人们立刻会想到熟悉的蛇。许多人都知道古代的一个寓言:有一条毒蛇,在路边冻僵了。一个善良的农夫看到后,很可怜它,便把它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条蛇苏醒以后,恢复了它的本性,一口咬死了它的恩人。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怜惜像毒蛇一样的恶人,另外也告诉我们一个常识:蛇是怕冷的,它的体温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影响而改变,这样的动物叫“变温动物”或者叫“冷血动物”。现生的爬行动物都是变温(冷血)动物。哺乳动物就大不相同了,它们的体温是恒定的。成年人的体温如果超过37摄氏度,一般来说就是发烧了。哺乳动物的体温是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的,它自身能调节体温,这样的动物叫“恒温动物”或叫“热血动物”。现代的爬行动物由于体温不恒定,所以只能生活在热带、带和温带。越向地球的两极,爬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少。因为两极气候寒冷,而它们又不能找到有效的保温办法,所以就会被很快冻死。仍以蛇为例,在外界温度降到10摄氏度时,它的运动就不很灵活了;当温度降到3摄氏度至2摄氏度时,可出现全身麻痹;当它的体温降到零下4摄氏度至零下6摄氏度时即会死亡。同样,如果天气太热,它们也必须躲到树荫下、岩缝中或其他避暑的地方,否则会因为不能忍受高温而死亡。一般来说爬行动物只能忍耐38摄氏度的“高温”。由于它们对温度的忍受比哺乳动物差得很远,因而了它们的地理分布。关于恐龙的体温,目前还有温血与冷血之争。

爬行动物为什么不能调节体温呢?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全。爬行动物的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虽然心室有了左右二室分化的趋势,但心室分隔不完全,心室内的动脉血与静脉血发生混合。它们体内没有控制温度的机能,体外也没有保温的毛皮。爬行动物身体裸露,或盖以甲板或披着鳞甲,皮下也不像哺乳动物那样有脂肪层。

爬行动物的繁殖方法是直接把卵产在陆地上,然后孵化出后代。卵不但有较厚的卵壳,而且还有一层养育、保护胎儿和防止干燥的羊膜,我们称它为“羊膜卵”,这样就不像两栖动物(在水中孵化幼体)那样需要经过“”,所以爬行动物是真正离开水的陆生动物。有些特殊的类群,如某些蜥蜴,把卵产在母体体腔中孵化,产出小的动物来。这种生殖方式也不同于哺乳动物的胎生,因为它们没有胎盘,也不吸收母体的营养,故称为“卵胎生”,鱼龙就是卵胎生的。

爬行动物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们终生都在生长,即一辈子都在长个儿,而哺乳动物的躯体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停止了。就因为这个缘故,龟蛋、蛇蛋、鳄蛋虽然很小,破壳后它们也能够长出很大的躯体。恐龙也是卵生的,这已经从发现的蛋化石中保存的小恐龙骨骼化石得到证明。因此,恐龙蛋虽然小,却能长出很大的恐龙来。

恐龙骨骼像现生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分类常常以头骨的构造作为主要依据,即根据头骨上有没有“颞颥孔”以及孔的位置和数目多少。颞颥孔是指位于爬行动物头骨侧面、眼睛后面的颞部存在的孔。颞颥孔的作用一般认为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减轻头骨的重量;另一个是当上下颚强壮的颞颥肌收缩时使肌肉收藏其中,使得头骨上的肌肉收缩得更有力量。特别是那些肉食者的这个孔最发达。这是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果,两栖类就没有颞颥孔。根据这个颞颥孔,生物学家将爬行动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没有颞颥孔,叫无孔类,是古老的爬行动物,现代还生存的龟鳖类属于此类。这是在进化上比较原始的特征。

无孔类

第二类:头骨的颞颥孔只有一对,但孔的位置靠下,位于耳窝外缘的鳞骨和眶后骨的下方,叫下孔类。在古老的爬行动物中,这一类动物在构造上非常像哺乳动物,人们把它们叫做“似哺乳爬行动物”。

下孔类

第三类:有一对颞颥孔,孔的位置靠上,位于鳞骨和眶后骨的上方,叫调孔型头骨。幻龙、蛇颈龙等属于这一种类型。近年来,研究者认为调孔型头骨是由双孔型失去侧颞孔变来的,所以,幻龙等被归入双孔类。

调孔类

第四类:头骨每侧有两个颞颥孔,分别位于鳞骨和眶后骨的上方和下方,叫双孔类。这是种类最繁多的一个类群,蛇、蜥蜴、鳄、翼龙、恐龙等都属于这一类。

双孔类

恐龙时代有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从化石纪录来看,较可靠的、大量的真核生物化石出现于元古宙晚期,即8-10亿年前。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真核生物,那时是震旦纪。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气之后,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而在此之前都是厌氧的原核生物。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原生动物,雌雄同体。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至280微米。寿命以小时来计算,寿命时间为一昼夜左右。

现在有什么动物是和恐龙同一时代的

恐龙是出现于2.3亿年前并繁荣至今的陆生脊椎动物。非鸟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现今存活的与恐龙一个时代的动物很多:1、低等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海绵、珊瑚虫);2、各种昆虫(蜻蜓);3、各种甲壳类动物(虾、蟹);4、各种鱼类,两栖类(蛙、蝾螈、鲵);5、爬行类(蜥蜴、乌龟、鳖)。

恐龙时代有什么动物?

问题一:恐龙时代还有其他动物吗? 太多了。恐龙生活的时代是在中生代,也就是从三叠纪,侏罗亥和白垩纪在距今大约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在这个时候,地球平均温度很高,连两极都没有冰,生物极其繁盛。古生代末期,联合古陆的形成,使全球陆地面积扩大,陆相沉积分布广泛。中生代中、晚期,联合古陆逐渐解体和新大洋形成,至中生代末 ,形成欧亚 、北美 、南美、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等陆块。并在其间相隔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极海。 中生代中、晚期,各板块的漂移加速,在具有俯冲带的洋、陆壳的接触带上俯冲、挤压,导致著名的燕山运动(或称太平洋运动),形成规模宏大的环太平洋岩浆岩带、地体增生带和多种内生金属、非金属矿带。中生代气候总体处于温暖状态,通常只有热带、带和温带的差异。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生代时,存在一些哺乳动物,有些是后来猴类的祖先,也就是现在人类的祖先。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中生代时出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以菊石类繁盛为特征,故也称菊石时代。淡水无脊椎动物,随着陆地的不断扩大,河湖遍布的有利条件,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等大量发展,这些门类对陆相地层的划分、对比非常重要。 中生代植物,以真蕨类和裸子植物最繁盛。到中生代末,被子植物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重要地位。中生代末发生著名的生物绝灭事件,特别是恐龙类绝灭,菊石类全部绝灭。有人认为生物绝灭事件与地外小天体撞击地球有关,但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问题二:有什么动物在恐龙时代就有了 草,海藻,微生物,浮游生物,鱼,爬行动物(蜥蜴等)

问题三:恐龙时代到现在的动物有什么?图片 鲨鱼,鳄鱼,蚊子,蜻蜓,鹦鹉螺,蟑螂,还有乌龟变化也不大,太多了,图片自己百度吧。

问题四:现在有什么动物是和恐龙同一时代的 恐龙是出现于2.3亿年前并繁荣至今的陆生脊椎动物。非鸟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现今存活的与恐龙一个时代的动物很多:1、低等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海绵、珊瑚虫);2、各种昆虫(蜻蜓);3、各种甲壳类动物(虾、蟹);4、各种鱼类,两栖类(蛙、蝾螈、鲵);5、爬行类(蜥蜴、乌龟、鳖)。

有什么动物在恐龙时代就有了

有三眼恐龙虾、北鲵、鲎、扬子鳄、腔棘鱼等。

1、三眼恐龙虾

三眼恐龙虾,学名:佳朋鲎虫,在中国各地又俗称马蹄管子、王八盖子、翻车车、屎壳郎崽、数钱锁等,是已知的鲎虫中唯一在中国发现的一种。

其最早出现在三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在经历了三次地球世纪大灭绝之后,至今仍有数种品系存活,并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属于鳃足纲,鳃足亚纲,背甲目的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

2、北鲵

北鲵,两栖类动物,只产于我国新疆、哈萨克斯坦极狭窄的范围内,所以又叫中亚北鲵;因其极像陆地上的蜥蜴,而民间称蜥蜴为“四脚蛇”,人们又叫它为“水四脚蛇”。又因为它在陆上行进时像婴儿爬行,又多了个“娃娃鱼”的名字。

新疆北鲵属小鲵科,是准噶尔盆地水域中,2.5亿年前广泛分布的有尾两栖类的一种,是天山、阿拉套山地面抬升时幸存下来的孑遗物种。

新疆北鲵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研究小鲵科分类,系统演化方面,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因而,新疆北鲵是我国生物宝库中珍贵的物种资源。

3、鲎

鲎,音[hòu],sb(horseshoe crab),属于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的海生节肢动物,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

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头胸甲前端有0.5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只用来感知亮度,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

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后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的祖先出现在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恐龙尚未崛起,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 亿多年前问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最早的鲎化石见于奥陶纪(5.05亿~4.38亿年前),形态与现代鲎相似的鲎化石出现于侏罗纪(2.08亿~1.44亿年前)。

4、扬子鳄

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

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

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生。

5、腔棘鱼

腔棘鱼coelacanth,腔棘目(Crossopterygii)一些叶鳍硬骨鱼类的统称。近缘但已绝灭的扇鳍鱼亚目(Rhipidistia)的种类被认为是陆生脊椎动物的祖先。

在某些分类系统中,腔棘鱼和扇鳍鱼均被认为隶属总鳍亚纲(Crossopterygii)内之不同目。腔棘鱼最早出现于3.77亿年前衍化形成,当时在地球上极其丰富。

腔棘鱼(Coelacanthus)化石发现于二叠纪末期(2.95亿年前)到白垩纪早期(1.44亿年前)。腔棘鱼属与其他同类鱼一样,骨化程度较低,表现出脱离早期淡水环境而转向海洋生活方式的一般趋向。

腔棘鱼长期被认为约在6,000万年前即已灭绝,而1938年却在非洲南部近岸用网捕到一条现生种类——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

在悬赏征集之下,1952年在科摩罗(Comoros)群岛捕得第二尾(命名为Malania anjouanae,可能与矛尾鱼是同一种)。

以后又在这一地区捕到另外几尾。后来发现,这类鱼已早为岛民所熟悉,其肉盐腌晒干后可吃,粗鳞用作研磨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眼恐龙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子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腔棘鱼

除鸭嘴兽之外,从恐龙时代存活至今的生物究竟都还有哪些?

恐龙以前是地球上的霸者这点毋庸置疑随着恐龙的灭绝一个时代被翻篇,但你们可能不知道现在还有从恐龙时代存活下来的动物,比如如今人见人打的蟑螂“小强”,长命百岁的乌龟,还有号称“新西兰活化石”的喙头蜥,这些动物如今都存活在世界的不同角落。

一、打不死的“小强”是恐龙时代存活的生物你知道吗?

蟑螂算是目前人类最讨厌的一种生物不仅长得丑还特别讨厌,最让人疯狂是的你根本打不死它所以被网友称之为“小强”,但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外壳不太坚硬生命且极其强硬的生物竟然是从恐龙时代存活到如今,在恐龙称霸的时候人类还不知道在哪溜达的时候蟑螂就已经存活于世,这种顽强的生命真的让人震惊。

二、乌龟从恐龙时代存活到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长命百岁。

要说地球上最长寿的动物那必须得提一提爬行缓慢时刻带着自己的家散步的乌龟,这种动物因为不愿意动所以异常长寿,但近期科学家发现乌龟这种生物在恐龙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有人猜测可能在恐龙遭遇灭绝再难的时候乌龟将四肢缩进壳里以此躲过了毁灭性的伤害。

三、“新西兰活化石”喙头蜥比恐龙还长寿。

如今与恐龙长得最像的生物就要属蜥蜴了,在多年的研究后科学家发现新西兰有一种名叫喙头蜥的动物在1.5亿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而且这种蜥蜴的寿命比人类还要长基本上都能活100岁,现在这种蜥蜴大多生活在新西兰也因此被称为“新西兰活化石”,喙头蜥日常靠吃一些小昆虫和软体的动物,白天在洞穴中睡觉晚上才会出来觅食。

地球最早期,都有哪些生命存在?

地球的最早期存在着各种藻类,细胞类,菌类,逐渐的进化为各种恐龙,还有猛犸象等远古生物。

一、根据现在科学的研究,地球最开始在宇宙中形成的时候并没有生命存在,而是经过了一系列漫长的进化,在大气中的各种元素,不断的与自然界各种能源的化学作用下,形成了有机分子,而这些有机分子进一步的进化为生命单体,在逐步的作用下,形成了生物聚合物,在距今36亿年前开始地球就已经有了生命的存在,主要是以一些单细胞物质为主,而这个时期藻类植物发展的非常迅速,与太阳进行着光合作用,不断释放氧气。

二、随着氧气的增多,大气层逐渐完善,为日后的生物进化和发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而到了距今18亿年左右,地球又开始进化出来复杂的单细胞生物,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为从这一刻开始,生物可以实现器官分化,不同的细胞形态也开始进行变化,从这开始地球进一步的开始演变,慢慢的各种生物就开始繁衍,到了侏罗纪时代,正式进入了恐龙时代,而这一时代长达1.5亿年。

三、恐龙是靠着部分后支和四肢行走的一类动物,是在地球不断进化出来的产物,到现在人类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经常能够发掘出来各种恐龙的化石,而在侏罗纪时代,恐龙不断地进化出来,成各种的爬行动物,有的进化成现在的蛇类,龟类,鳄鱼类,蜥蜴类,还有的进化为如今的哺乳类动物。在这个时期,恐龙是地球中的霸主,没有任何的天敌,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最终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灭绝,而它们的后代鸟类却存活下来,并且一直存活到现在。

恐龙说明文

  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是作为主要学习作文类别之一的说明文,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恐龙说明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恐龙说明文1

  在这个巨大的世界里,有成千上万的动物生活在千千。它们形状和习性不同,甚至没有亲缘关系。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恐龙。

  38亿年前,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是生活在海富的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经过亿万年的变迁,草履虫进化成了爬行动物,生活在海洋、陆地和天空的中心;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世界上第一只恐龙出现了。

  恐龙家族庞大,据计算恐龙约有50万种。其中约有5万属,无与伦比。所以很多恐龙基本上分为三类:鸟脚类、兽脚类和蜥脚类。

  鸟类脚的恐龙体型较轻,骨骼与现代鸟类最为相似。大多是杂食动物,不敢招惹大恐龙;兽脚类恐龙的身体肌肉非常发达,基本上各种恐龙都敢招惹它们,比如霸王龙、霸王龙、棘龙。霸王龙的牙齿长达30-70厘米,是活生生的“铁牙钢牙”!蜥脚类动物是家族中的“巨无霸”,它们无所畏惧。相比41米长,20多米长的地震龙,平均身高1.75米的人类和虫子没什么区别,都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

恐龙说明文2

  一亿四千万年前,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曾出现了一批强大的巨兽——恐龙。它们体态各异,性情不一。这些大家伙曾在地球上称霸一时。

  但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它们却遭到了巨大的灭顶之灾!

  一天,一颗行星忽然撞向了地球。顿时,山崩地裂,尘土飞扬。地球被撞得直打颤。山倒了,山上的,山下的恐龙都被埋在了乱石灰土之中。悲痛的叫声在混沌之中响遏行云。

  树也被折断了,参天的大树一摊儿地铺在大地上,树倒声,龙叫声,混在一起。

  河水、湖水、海水被击得乱喷。一个浪头儿就有几十上百米高,恐龙们叫着,逃着,但都无济于事,它们终究是被潮水带来去。它们被托到了水中,却还在苦苦挣扎着。但只是徒劳,一个浪头就把这庞然大物卷到了半空中,然后又活活摔下来。结果它们只能在被血染红了的水上起起沉沉——它们无力抵抗了!

  地球的震动慢慢停了下来。

  ——但恐龙早已满山满海地死了。

  翼龙在天空中盘旋着,发出好似在追悼死者的悲惨叫声。霸王龙、剑龙、马门西龙……都慢慢的镇静下来,停止了胡乱奔跑。即刻,它们同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是凄凉!是困惑!是畏惧……

  然而,上帝并不想让它们活下去。

  由于剧烈地撞击,地球上的尘土被抖了起来,空中早已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尘埃。

  从那时起,地球迎来了三个月的漫长黑夜。

  没有日光的照射,地球上的植物因无法继续进行光合作用而渐渐枯萎。许多食草类恐龙没了食物,便也都纷纷亡去了。它们的死,又减少了食肉恐龙的食物,更加剧了5恐龙的灭亡。

  由于植物的灭亡,地球上的氧气日渐稀少,恐龙的呼吸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困难。

  最终,仅仅两个月,恐龙就已全部死亡了。留下的恐龙蛋,当然也无法孵化了。

  从此,恐龙这个称霸地球的庞大家族便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三个多月后,第一缕阳光照在了地球上。光明重现时,地球上却是死尸一片。

恐龙说明文3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巨大的岛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恐龙。岛上有发着绿光的巨大石头,还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着。小恐龙卡罗和科力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在一起打水仗、扔石头、比赛跑步、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

  一天,卡罗和科力去玩捉迷藏,科力一不小心掉进一个很深的洞穴里,结果被洞穴里的毒蝎子、毒蜘蛛、毒蛇当成了美味的食物。卡罗伤心极了,因为它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不久后的一天,发着绿光的巨石突然爆炸,巨大的冲击波使整个岛上的树木变成一片火海。卡罗惊慌地向远处逃去,可是到处都是火焰,他只好躲进了一个山洞里。不知过了多久,卡罗从洞里走了出来,外面变成了一片废墟,所有的恐龙全都死了,只剩下卡罗孤独的生活着。不知又过了多久,天空中飘起了洁白的雪花,卡罗因为没有食物,慢慢的死去了。

  恐龙灭绝了,恐龙时代就这样结束了,有一个新的时代来到了。

恐龙说明文4

  星期五,中科院的李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恐龙的知识。如果你们也想对恐龙有所了解的话,不妨先来看看我下面的文章吧!

  提起恐龙,还得从恐龙蛋说起!在我们中国,光河南一处地方,就发现了两万多只恐龙蛋化石。在我们的家乡——浙江东阳,也有许多的恐龙蛋化石,大约有15000多个。因为浙江一带的恐龙化石发源地很多都在东阳附近,所以东阳也被称为“恐龙之乡”。我国发掘出来的恐龙蛋化石特别多,所以国家还去申请了吉尼斯记录呢!

  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体型差异也很大。你们知道最大的恐龙是什么龙吗?有人会说地震龙,有的人会说阿根廷龙,还有的人会说易碎双腔龙?其实都不是!据我们李教授调查,目前我们发现最大的恐龙化石是巨型汝阳龙,它足足有38米长呢!至于易碎双腔龙嘛,是因为以前的印刷质量不高,不知哪个环节搞错了,才变成了有60-80米长的大巨龙。那么,你们知道最小的恐龙叫什么吗?哈哈,就是鼠龙。它的身体只有10到20厘米长,真的跟小老鼠差不多大哦,难怪会叫它“鼠龙”。大的有38米长,小的只有10厘米,恐龙们的体型差距可真大呀!

  既然当初恐龙的数量如此之多,体型如此之大,后来它们为什么会灭绝的呢?李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搞笑的推理:据说恐龙的牙齿是倒钩形的,没法咀嚼食物,只能用胃石代替。但胃石代替的咀嚼效果并不好,故而恐龙经常肚子发胀,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之后就要放屁,那么多的恐龙就会放出大量的屁。而屁呢!其实是大量的毒素,投放到空气当中之后,就把能挡住宇宙射线的臭氧层给破坏掉了。继而,宇宙射线就把植物照死了,淡水也干涸了,所以恐龙的食物链就断掉了,恐龙也就存活不了了。另外一种推理是:那时候火山喷发比较频繁,许多尘埃升上天空,使整个地球都变成了红色,挡住了太阳的照射,导致了植物的死亡,地表温度也迅速下降,所以恐龙就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推理,如火星撞击地球,恐龙互相偷吃恐龙蛋……哎,这恐龙为何会灭绝,其实至今还是一个谜。

恐龙说明文5

  我最喜欢的动物就是恐龙了。恐龙分为两种,一种是草食性恐龙,另一种是肉食性恐龙。恐龙大约生活在2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非鸟类恐龙只生活在中生代。

  在草食性恐龙中,我最喜欢三角龙。它们有三个尖尖的角,别看三角龙是草食性恐龙,它们的角可是很尖的哦,能够刺穿敌人的身体。在肉食性恐龙中,我最喜欢的是雷龙。它们有着血盆大口和尖尖的爪子,用两条腿走路,非常具有攻击性。很多小朋友都觉得恐龙很可怕,我却觉得它们很可爱。如果和它们成为朋友,它们就会保护我了。

  如果我有一个时光机,我会坐着时光机回到恐龙时期,看看真的恐龙。不过世界上没有时光机,我要好好学习,等我长大了,我才可以成为一名考古学家,研究恐龙化石,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了。

  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呢?为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恐龙说明文6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是错的?”

  “我只考了67分,全班倒数第二。你怎么能让我出去见人!”

  渐渐地,我受不了妈妈的责骂,大喊:“你不是我真正的妈妈,你根本不爱我。”冲出屋子。渐渐地,我一路跑到了一片大森林。他很难过。他看到地上的草,感觉草在哭。看到树上的落叶,我看到上面有大大的泪痕。听着风轻轻吹来,感觉风在和他一起哭。突然,我听到一个角落里有哭泣的声音。一开始我以为我听错了。仔细听了,是真的,还有奇怪的哭声。一点一点跟着声音走。最后,在一个小石洞里发现了一只小恐龙。恐龙用无助的眼神看着它。渐渐地,我突然忘记了我的苦恼。问小恐龙:“恐龙,你为什么哭?”

  恐龙说:“有人叫我去偷蛋龙。看到了就跑了。没人陪我玩的时候我很孤独。其实我一点也不差,也不是真的偷鸡蛋。因为在孵蛋的过程中不能离开,为了让宝宝健康出生,我用刺扎了一些蛋。但是其他恐龙以为我在偷蛋。所以他们都恨我。”一点一点的,让我想起了我的悲哀,我也和恐龙一起哭了。

  这时斑马探长刚好路过,看到他们在哭,就问为什么。斑马探长说:“我来帮你。”他说斑马督察拿出笔记本电脑,在恐龙网站上发布了一条重要声明:让所有恐龙马上去森林派出所召开紧急会议。斑马督察在恐龙大会上打开了百度的网页,让大家看看偷蛋龙的信息。现在大家都明白原来偷蛋龙被大家误解了。原来他也是在护蛋,大家都原谅他了。偷蛋龙很开心。但看到大家都开心了,我又想起了家,又对严厉的妈妈哭了。恐龙看到这些,就问情况,说:“小,别哭了。大家都会帮你的。”

  偷蛋龙去森林商店买了一大包彩色气球,气球里装满了七色彩纸。让恐龙写个纸条,上面写着:我还是个孩子。妈妈不应该对我太严格。以后我会努力的!写出来放在彩球里。不一会儿,森林派出所里全是彩球飘飘。恐龙让点点把彩球带回家给妈妈。恐龙告诉点点,一分钟后,彩球会自动爆裂。我相信我妈看了里面的纸条,会相信一点的。渐渐地,他手里拿着彩球走回家。他的眼神不再忧郁!他仿佛看到了母亲脸上幸福的表情!

恐龙说明文7

  一阵眩晕之后,醒来的我,满山遍野,绿草如茵。瀑布“猛扑”而下,拍手玩石头。天空就像一块镶嵌着几朵白云的蓝宝石。这里,可谓“世外桃源”。

  一声吼叫把我吵醒了。我和机器猫穿越时空进入隧道的时候来过这里,但是机器猫去了哪里?这是哪里?一连串的问题闪过我的脑海。一只霸王龙出现在我眼前,背上背着一只机器猫!我把绳子拿出来,甩下去,正好落在霸王龙的背上。暴龙似乎吓坏了,转过身,露出狰狞的表情,恶意地盯着我。我心里先是一惊,抱着机器猫从霸王龙的背上摔了下来。看到霸王龙的吼声,突然有了主意:快跑!

  边跑边想:这应该是恐龙时代了。这样跑不是办法。是的!我从背包里拿出一张大网,扔了回去,把霸王龙放进网里。这时,一大群翼龙从我头顶飞过。机器猫被他们吵醒了,说:“哦,别烦我!”我把他叫醒,着急的说:出事了,你去看看!

  不一会儿,地震开始了,看到一些恐龙尸体在前面腐烂,很多地方露出骨头。很恐怖,很恐怖。

  我心想:这里气候不太对,为什么天空阴沉?地面也很湿,是恐龙灭绝的时候吗?好像是白垩纪晚期。我拿出笔记本,记录下这张令人恐惧的画面,暗暗推测恐龙灭绝的原因。

  天上下着毛毛雨,感觉呼吸有点困难。还好之前有氧气瓶。喷了几下后,我对机器猫说:“几点了?”机器猫害怕地说:“现在是早上八点,但你为什么要问?我要死了!”

  霸王龙也倒在了一声巨响的后面。我给它喷了几次氧气,它又睁开了眼睛。但是身体还是不能动,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恐龙灭绝是因为气候变化快,恐龙无法适应新环境。

  世界是寂静的…

  我扔下背包,回到现代,把笔记本上的记录告诉世界,终于解开了百万年的谜团。

  评论:文章材料新颖,构思巧妙。机器猫的出现,语言的活泼,都透露着作者天真可爱的童趣。优秀的文字和好的句子的运用,使文章读起来优美生动,是一篇成功的佳作。期待你下次带来的奇葩,加油!

恐龙说明文8

  为了搞清楚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小龙和小华打开时间隧道,拿着时间机器,以光速飞行。几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来到了侏罗纪恐龙时代。

  哇!几十万年前,地球的环境真的很美,大大小小的山峰,清澈的河流,绿色的湖泊,原始的森林,绿草如茵,一派原始时代的'美景。在这里,长颈龙躺在河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而翼龙在绿色空旷的山野自由飞翔。小龙兴奋的在长颈龙的长颈上滑行,而小花则兴高采烈的骑在翼龙的背上,上上下下,非常惬意。

  突然!远处的山峰,熊熊燃烧着火焰,照亮了整个山林,浓烟滚滚。不,火山爆发了!倾刻间,烟雾遮住了太阳,地面震动,密林变成了火海,岩浆淹没了美丽的山川,恐龙灭绝了...

  小龙和小华回到了现代,却依然怀念恐龙时代...

恐龙说明文9

  我非常喜欢恐龙,是个标准的恐龙迷,喜欢从书中知道关于恐龙的一切信息。

  恐龙分两大类,食肉或食草性。区分它们,只需要记住食肉恐龙是和人一样用两只脚走路,而食草恐龙是四足兽。

  要说最长的恐龙,非易碎双腔龙莫属了。它们比鲸还长,平均长度达到35米,最长有60米到80米,最重有220吨,身高在14米到16米之间。

  最小的恐龙,细颌龙当之无愧。体长不到一米,体重约0。83到3。5公斤。别看它小,奔跑的速度可快了。

  说说食肉恐龙的捕食吧。拿细颌龙为例,它非常喜欢群体捕猎,盯紧对手,然后趁猎物不备或疲惫时攻击。再说伤齿龙,伤齿龙是恐龙中较聪明的恐龙,它们的攻击具有计划性和协调性,攻击时,分工明确。

  在恐龙世界中,也有弱肉强食的规则,所以食草动物中必须有可防身的武器。像剑龙,它的尾巴末端有4根1米长的尾刺,可以刺伤食肉恐龙,而三觭龙是觭龙中体形最大的,头上长着两只长矛似的角,在眼睛和鼻孔之间也有一个角,这样尖锐的武器可以吓退食肉恐龙。

  恐龙纵横一时,却终究灭绝。关于恐龙灭绝有很多说法,比如陨石撞击说,彗星碰撞说,造山运动说,气候变动说,火山喷发说……

  我长大后,也要和科学家们一起查找恐龙灭绝的原因,解开这一世界难题。

恐龙说明文10

  我第一次见到恐龙是在动画片里的“蓝猫龙骑团”里看到的,里面的恐龙叫霸王龙,霸王龙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让我感到他很震撼,它的吼声很大很大,它的体形很高大,可能有两层楼那么高,它的嘴巴被称为“终极碎骨机”,牙齿非常锋利,拥有巨大的咬力,而且它的尾巴是它另外一个有力武器,好多动物见到它撒腿就跑。

  由于我对它很感兴趣,我就去查百科全书,发现霸王龙时报龙家族一员,暴龙的脑子是所有恐龙中最大、最有力的,难怪它有那么大的血盆大口啦!暴龙是个“打架大王”它们喜欢与其它动物打架,也喜欢跟同伴们打斗。喔!它有那么丰富的战斗经验,难怪它的战斗力那么强,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我想那场让恐龙灭绝的灾难,一定很大,不然像霸王龙那么厉害的恐龙是不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恐龙说明文11

  现在世界上的霸主是人类,但在6500万年前,人类还未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有一种庞然大物将地球统治了一亿多年,那就是恐龙。

  恐龙大致分为两类:蜥角类与兽脚类。蜥脚类为植食性恐龙,一般体型庞大,拥有自卫的方式,植食性恐龙中也有许多创造了世界奇迹,如“易碎双腔龙最大个体长达60到80米,重达220吨,约为两个蓝鲸的大小,接下来介绍蜥脚类恐龙的“死对头”兽脚类恐龙。兽脚类恐龙多为肉食性的,性情凶猛残暴,有的单独行动,有的则集体作战。

  说了这么多,那恐龙长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目前似乎还没有答案,这么说有人就会了,那电影中的恐龙长啥样,以前的恐龙就长啥样,不对吗?对不起,电影中只复原了骨骼和皮肤,没有复原软组织,那为什么不复原呢?因为几千万年过去了,恐龙的软组织也早已消失,所以我个人猜测恐龙的外貌,再加上羽毛,脂肪等各种软组织可能像极了一只肉乎乎的金刚鹦鹉。

  恐龙曾在地球上那么厉害,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目前靠谱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气侯的变化使恐龙灭绝,一种是陨石撞击使恐龙灭绝。陨石撞击假说大家已经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当然,这也是最可靠的假说,所以我打算仔细说说气候变迁,恐龙早已在地球上存活了一亿多年,早就被中生代二氧化碳含量极高的大气适应了,但是6500万年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突然降低,使恐龙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的症状,最终陨石在对恐龙又“插了一刀”,使恐龙灭绝。

  我想,一个物种灭绝,又一个物种诞生,这才是自然平衡的道理吧!

恐龙说明文12

  恐龙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它们出现在大约2.1亿年前,最后神奇地灭绝了。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关于恐龙的一切都来源于恐龙化石。

  恐龙有很多种。根据它们骨骼化石的形状,它们可以分为鸟和龙。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也可以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不仅恐龙种类繁多,而且它们的形状遍布世界各地。它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水里游,有的在陆地上爬。一只大的可以大到几十头大象;小,但类似于鸡。

  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有39到52米长!身高可以达到18米!!重量达到130吨!!!这样的怪物如果在元爷上行走,每一次它巨大的脚踩在地上都会让大地颤抖,就像地震一样,所以被称为“震龙”。

  恐龙统治地球很长时间,直到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科学家们一直在无休止地争论恐龙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小天体撞击说”。6500万年前一颗陨石撞击地球,引起火山爆发,地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最终使地球上的恐龙灭绝;另一种是“火山喷”,即火山喷发,熔岩喷发,随之而来的是冰雪世界的来临,导致恐龙灭绝。

  至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答案还没有找到,这将是人类心中的一个谜。让我们探索科学秘密!这个秘密以后再说吧!

恐龙说明文13

  我在电视上所看到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是食草恐龙 ,它的身长有39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2到3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的名字。

  它们喜欢成群生活,脖子很长所以可以吃到树上的叶子,近最最 就是恐龙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气候)变化,所以灭亡了。

恐龙说明文14

  很久很久以前,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颗渺小的行星—地球,但那里生存着一种巨大的史前巨兽,恐龙。

  恐龙占领地球的时间很长,约有1。6亿年之久,从中晚三叠纪一直到白垩纪末。它们生活在大约6500万年前到2亿多年前。

  经过科学家们,古生物学家们以及考古学家们对恐龙的研究,对化石的挖掘,各种恐龙都有了自己的名字。

  比如说霸王龙,它有着健壮的后肢和锋利的牙齿,是肉食恐龙中的“霸王”,所以被命名为“霸王龙”。再比方说甲龙,有着超厚的皮,犹如铠甲,所以得名“甲龙”。

  还有两种特殊的植食性恐龙。它们分别是梁龙和剑龙。梁龙可是个“重量级选手”,体重约8吨,相当于4辆小汽车的重量和,体重超过了100个的体重和,真惊人!所以,跟它比力气,是几乎不可能赢的。它的脖子长达9米,比我们教师的长还要长很多。而它那条一甩就可以把你摔死的粗壮尾巴,最长的有15米!而剑龙,背上有两排剑似的尖刺,用于威慑敌人,也可以吸收养分。

  可是,恐龙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原来,他们会再机器隐蔽的地方把龙蛋藏起来,像慈母龙一样守护在蛋旁,以免偷蛋龙的偷袭。近几年,我国居然在河南西峡县挖出了一个直径16厘米左右的恐龙蛋化石!普通的中国恐龙蛋化石一般只有10厘米的直径!

  白垩纪末期,一次可怕的生物大灭绝降临了。这使恐龙灭绝了,可不为人知的是灭绝的原因。有很多猜测,如气候变化、火山爆发、电磁扰动、太阳黑子爆发等。不过普遍认为,此次大灭绝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气候变化剧烈、尘埃弥漫,植物、动物没有了适合生存的空气和环境便逐渐灭亡,恐龙就这样灭绝了。

  恐龙,这个神秘的史前生物,让我们继续以科学的方法认识它,探索它!

恐龙说明文15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时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化进行史上的一个谜,至今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匀被记录在化石之中。

  恐龙的种类很多,如凶猛的霸王龙。霸王龙有坚长的牙齿-,但他的手却只有30到40厘米。也有体型最大的易碎双腔龙。易碎双腔龙,可超过50米。而最小的鸟蜂鸟,还不到十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猛的肉食者。天府峨眉龙约20米。他是生活在1.65亿年前的四川地带。李氏蜀龙9.3米,身穿绿甲。白贡永川龙8米。劳氏灵龙1.2米。恐龙的种类真是无穷无尽。

  中生代地层中,即曾发现很多龙的化石,却看不到非鸟龙的化石,由此推断出恐龙是鸟类的祖先,所以鸟属于恐龙。

  在形体上,在温馨的恐龙时代,即使是最小的蜥蜴恐龙也要比任何动物大。

  在8000万年前。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猛的肉食者也有杂恐龙。总而言之,恐龙统治了地球大约8000万年。

最早的动物是什么

动物最早的祖先是海绵,它们在地球上已生存了至少5.6亿年,距今约5亿年左右的海绵化石也已被发现。 动物界的历史,就是动物起源、分化和进化的漫长历程。是一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进化为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逐渐出现了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纽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由没有脊椎的棘皮动物往前进化出现了脊椎动物,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圆口纲,圆口纲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上下颌、从水生到陆生。两栖动物是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虽然两栖动物已经能够登上陆地,但它们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水域环境的束缚,还必须在水中产卵繁殖并且度过童年时代。从原始的两栖动物继续进化,出现了爬行类。爬行动物可以在陆地上产卵、孵化,完全脱离了对水的依赖性,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及其以前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它们的身体会变得冰冷僵硬,这个时候它们不得不停止活动进入休眠状态。然后爬行类动物进化为鸟类,成为了恒温动物,不必进入休眠状态,最后进化成胎生动物哺乳类动物,而人是哺乳类动物中最高级的动物。

现在地球45亿岁,那20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

要了解“地球20亿年前的样子”,咱们得先科普一下,人类把地质年代,分为宙——代——纪——世——期;咱们现在处于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而20亿年前的地球,位于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

造山纪开始于20亿5000年前,结束于18亿年前,而20亿年前刚好在这个时期。

造山纪的地理环境

造山纪,顾名思义,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造山运动,我们知道,地球形成于45亿年前,在刚形成的时候,地球呈熔岩状,地球上的水都以水蒸气的形式徘徊在地球周围,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水蒸气才没有飘向太空。

后来,地球逐渐冷却,水蒸气才凝结成雨滴,以雨的形式落在地面。早期地球并没有所谓的坑,和山脉、平原,而是只有一个,也只有一个海洋。

但由于早期地球内部岩浆温度比今天高,因此火山和板块运动也比今天剧烈,在板块运动和火山喷发的作用下,造山纪时期发生了一轮全球造山运动和板块漂移,也形成了哥伦比亚超。

但是注意的是,这次板块运动形成的地理位置并不是我们如今的地理位置,事实上,地球的板块运动从未停止过,直到今天都还在发生着,因此我们现在的海洋和,并不是在造山纪时形成的。

有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地球的 历史 中,至少经历四次所有陆地聚合在一起,分别是距今18.5亿年前的哥伦比亚超,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5亿年前的潘诺西亚,以及我们熟悉的距今2亿年前的泛。

由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演化

地球生命最早起源于40亿年前,由于当时地球还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接穿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因此,生命无法诞生于陆地和浅海。所以科学家把目光转移到了深海,后来也证明了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泉口附近,而且早期的生命都是单细胞生物。

经过了20亿年的发展,地球生命依然保持着单细胞生命状态,不同的是早期的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只有拟核,体型也不大,平均直径大概只有1 10μm,因此被称为 原核生物 。

而真核生命虽然也是单细胞生物,但真核细胞平均直径3 30μm,在生物学中,由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等级观念,因此真核生命相对于原核生命是更高级的生命状态。

由于这个时期还没有形成多细胞生物,因此地球生命最多的是单细胞藻类以及单细胞细菌。

细胞由原核生物走向真核生物,是生命的一次飞跃,而这次飞跃单细胞生命用了20亿年,之后单细胞生命演化成多细胞生命又用了大概10亿年。

早期生命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所耗费的时间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长久。

大氧化事件

科学家发现,在23.3亿年前,地球经历过一次大氧化事件,由于单细胞藻类繁盛,造成地球上的游离氧增加,因此大气中的氧含量上升。

具体是这样的,科学家研究了已经变成化石的固醇,这是一种需要氧元素参与进来的有机化合物,通过研究发现,大氧化事件至少在23.3亿年前。

由于氧气的出现,导致一批厌氧细菌死亡,而适应氧气的细菌活了下来。

氧气的出现,还导致地球上生物发生氧化反应,最典型的是铁元素和氧元素的结合,形成了铁氧化物,并存在于地质岩中。

氧元素是极其活跃的元素,能和很多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这个时期的地质层出现氧气的痕迹,至今还能发现。

冰河时代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并不是稳定不变的,科学家发现,太阳目前虽然正处于主序星时期,但辐射的热量每10亿年增加10%左右,所以远古时期地球温度会比现在更冷一些。

而且,地球也会因为围绕太阳运动的原因而产生大冰期与间冰期,在距今27-23亿年前,地球症经历一场为期4000万年的大冰期,这场大冰期的遗迹,至今能在澳大利亚和印度找到。

一天只有10几个小时

由于地球形成不久,就与一颗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忒亚一头撞上了地球,产生的碎片飘向了太空,但由于地球引力存在,这些碎片围绕着地球逐渐形成了卫星——月亮。

月亮之所以围绕地球公转,是因为地球引力对其起作用,同样,月亮的引力也为地球起到刹车效应。由于月亮的引力,地球会形成潮汐,潮汐碰撞时会散发一部分能量,因此地球在慢慢减速中。

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自转一圈只有几个小时,在20年左右地球自转一圈只有10几个小时,而在恐龙时期,地球自转一圈需要20小时左右;我们所生活的今天,地球自转一圈耗时24个小时。

关于地球20亿年前的样子,我们就聊到这里。

地球已经有45.7亿年 历史 了,20亿年前的时候地球25.7亿岁。科学家为了更好地描述地质史,对地质年代进行了划分, 由大到小是:宙—代— 纪 —世 。例如, 地球分四个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恐龙时代是显生宙—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我们目前处在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 20亿年前地球处在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

一天15个小时

45.3亿年前,太阳的一颗行星——忒亚星与地球相撞,被地球俘获成为卫星,就是我们的月球。 从此以后地球的自转轴稳定下来,但自转也因月球的潮汐作用越来越慢。20亿年前,地球的一天——也即自转周期,大约15个小时,相应的,一年有590天。

太空中看地球和月球

月球的公转也在逐渐放缓,并且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现在月球离地球38.4万千米,20亿年前只有一半,再加上地球上主要都是海洋, 当时潮汐作用一定更频繁而且强烈,涨潮时涨得更高,退潮时退得更远。

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过渡

20亿年前的地球还没有动物和植物,但也并非完全不毛之地。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早在元古宙之前的太古宙就在海洋中诞生了,距今已有38亿年,当时是一些厌氧的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即没有细胞核的生物。

低等真核生物草履虫,细胞核清晰可见

早期生命进化非常缓慢,十几亿年都没什么变化。过去有观点认为最早的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的生物,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都是真核生物)出现于16亿年前,但 一块21亿年前的化石上就有了类似于藻类的生物,这意味着真核生物的出现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早得多。

细胞的能量中心:线粒体

20亿年前,一种真核厌氧生物吞噬了一种变形菌 ,但没有彻底将其消化吸收,被吞噬的细菌仍在主体细胞里存活和繁殖, 最终形成了内部共生关系 。被吞噬的细菌最终成为真核生物的一个细胞器, 作为呼吸中心和产能中心,这就是线粒体 。

大气的改造

今天金星和火星的大气中95%以上都是二氧化碳,早期的地球也是这样的。后来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出现,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最初没有引起大气中氧浓度的上升,因为海洋中溶解了大量的二价铁,这些亚铁离子将氧气还原生成铁氧化合物,沉淀于海底,浅绿色(亚铁离子的颜色)海洋逐渐变得清澈,光合作用得以在更深的水层中进行。

大氧化之前形成的铁矿床

海洋中亚铁离子的耗尽用了十几亿年,到距今24亿年前左右,亚铁离子完全被氧化,氧气开始溶解于海水,并释放于大气。大气中氧含量达到了4%(今天是21%),这称为大氧化事件。氧气对当时的厌氧生物来说是有毒的,大量厌氧生物死亡,只有极少数适应有氧环境活了下来,好氧生物开始繁盛。

融化的雪球

从地球诞生到20亿年前,太阳光强度比今天弱30%到20%,要不是温室效应,地球可能常年都是零下几十摄氏度,液态水冻结,生命将难以维持。所幸当时地球的大气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如今二氧化碳只占0.03%,甲烷微乎其微),这些是非常强大的温室气体,维持了地球的温暖环境和液态水,生命得以生存繁衍。

然而,蓝细菌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大气中的氧气又缓慢地将甲烷氧化。 距今24亿年前,随着温室气体的减少,加上当时太阳光强度只有今天的85%,几万年间地球温度就下降到了-50 ,整个地球被冰封,地球进入第一个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冰期——休伦冰期,从距今24亿年前持续到21亿年前,长达三亿年。

北极冰川,休伦冰期整个地球都是这样

白雪皑皑的地球将更多太阳光反射回太空,形成了正反馈效应,地球变冷的趋势似乎不可逆转。所幸地球内部依然活跃, 火山释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终于有一天冲破了冰盖,这些温室气体几万年就将地球解冻。

20亿年前,雪球地球已经解冻,地球处于间冰期,但从大氧化事件到6亿年前,地球一直处在一个相对较冷的状态,经历了多次从冰封到解冻的过程。

哥伦比亚超的诞生

早期地球内部比现在热,火山远比今天活跃,当时地质运动有两种方式: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是板块内部的沉陷,而水平运动是板块的碰撞。从25亿年前元古宙开始,地质垂直运动不复存在,只剩下水平运动一种了,各大板块得以逐渐稳定。

哥伦比亚超

距今21亿年前到18亿年前,发生了第一次全球规模的板块碰撞和造山运动,结果是形成了地质史上第一块超——哥伦比亚超。 当然,当时的陆地上没有任何生命,甚至连土壤都没有,是一片岩石的世界。在这之后不同板块又经过了多次的分分合合,海陆布局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 距今20.2亿年前,一颗很大的小行星——远大于造成恐龙灭绝的那颗,撞击到今天的南非位置,产生了弗里德堡陨石坑,这是地球上已知最早而且最大的陨石坑。 陨星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想必当时有不少原始细菌因此而灭亡。

弗里德堡陨石坑

总 结

一天只有15个小时,以二氧化碳、甲烷为主的大气正在被改造为以氮气、氧气为主,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已经出现,线粒体刚刚在细胞中安家,大量厌氧细菌已经消亡,好养细菌正在繁盛,走出休伦冰期的雪球地球已经融化,大规模的板块碰撞和造山运动正在发生,哥伦比亚超即将形成,这就是20亿年前的地球。

20亿年前的地球,看似一片荒芜,实则生机勃勃,生命赖以生存的海洋广袤无垠,氧气越来越丰富,太阳光线越来越温暖,原始生命生生不息,更复杂的生物正在某处孕育,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关注动物博览。

想知道20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那我们就需要分析地球的进化史,地球的进化史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时期,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太古代(46~25亿年)----是地球发展最古老的一个阶段,持续了20亿年之久,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形成都是在这一时期发生的,这一时期也是原始生命的出现以及演化的阶段,不过这一时期的生命也都是一些原核生物,同时这个时候的地球还是极其不稳定,火山、地震频发。 元古代(25~6亿年)----元古代的早期同样是火山频发,但大气圈已经有更多的氧气,在19亿年左右,地球的地表已经出现了范围广,厚度厚相对稳定的板块,这对地表的生命发展十分有利,蓝藻和细菌得意持续发展,到13亿年前后,已经开始出现最低等的真核生物,盖层沉积继续增厚,火山活动大为减弱,并出现广泛的冰川,从此地球出现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的分带性气候环境,为生物发展的多样性提供了自然条件。 古生代(6~2.5亿年)----古生代时期一共出现过6个纪,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其中寒武纪是生物大爆发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无脊椎动物;奥陶纪是第一次生物大灭绝,这一时期有超过60%的生物灭绝;志留纪是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后幸存的生物慢慢复苏,出现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迁移到陆地的时期;盆泥纪是第二次生物大灭绝,有超过75%的生物灭绝,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两栖动物,生物开始向陆地转移;石炭纪是陆地植物死亡后转变成煤碳的时期;二叠纪是第三次生物大灭绝,这时期有超过96%的生物灭绝。 中生代(2.5亿年~6700万年)----这一时期分三个阶段,分别是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叠纪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侏罗纪是恐龙的统治时期,鸟类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白垩纪最早的蛇、蛾、等许多小型动物出现,被子植物也在这一时期出现。 新生代(6700万年~至今)----可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兽类大量出现,从中分化出了一支灵长类,从灵长类中又进化出了猿类.第三纪是哺乳动物繁盛时期.第四纪便进入到了人类的时代.

所以,综上来看,20亿年前地球还只是细菌占领时期,地球陆地也还只是坚硬的地壳

恐龙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地球是活的!——洛夫洛克(Lovelock)

1.移动的地球物理学家对古老的岩石进行研究后,得知地球的年龄至少46亿年。漫长的岁月使地球表面几经沧桑变迁。科学家发现,这些变迁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地幔——壳下的一层液态的岩流,驱动着浮在其上的固体陆壳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地质科学经历了一场观念上的。传统上,大多数地质学家主要根据垂直运动的观点分析地球的历史,认为山脉的出现是由于地壳沉降弯曲的结果。山脉被剥蚀,碎屑被搬运,堆砌成平原;海平面下降,使地区抬高;岩浆受挤压,改变地球的面貌。60年代以后,海洋地质学和古地磁学的研究和进展产生了新的地球概念,这一概念承认地球除了垂直运动的作用外,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在整个地球演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地质科学认为今日的是由许多陆块(12块)拼接而成的,人们将其称为“板块学说”。板块之间的碰撞活动,能引发地震;推移活动造成地层的堆叠,形成山脉。

吐鲁番盆地侏罗系含恐龙化石的红色岩层。岩层叠压在一起,一层层东西向展布,红色的岩层在夕阳的光照下,如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著名的《西游记》中的“火焰山”

假如你有兴致,可以找来一个地球仪,仔细地瞧瞧各个的形状。某些的边缘可以相互拼接起来,例如南美洲的东北角与非洲的黄金海湾、北美东部边缘与欧洲的西岸可拼接成一个整体。地球上的各个在2亿多年前原本就是一个整体,地质学家称它为盘古,也称泛。

移动的——漂移的过程

2.3亿年前(三叠纪晚期),恐龙出现在泛上,因为没有浩瀚的大洋阻隔,三叠纪时期的恐龙有着世界性的分布,各上发现的恐龙样子都很相似。三叠纪末期,泛开始成两块陆地,南方一块叫冈瓦纳古,北方一块称劳亚。冈瓦纳是印度中部的一个古老部族的名称,奥地利地质学家埃杜德?修斯借用它来称呼南半球这个。因此,这就可以较地解释了澳洲、非洲、南极洲及印度半岛在两亿多年前的沉积中,在古冰川、岩石和古生物等许多方面为什么有如此相似的原因。

在侏罗纪(距今大约1.6亿年前后),北方(劳亚)逐渐漂离了冈瓦纳,但尚未完全漂离开,恐龙动物群中的某些分子尚有来往,如巨型的腕龙在东非和北美都有发现就是例证。到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各之间的裂缝不断变宽,大西洋已开始东西加宽,南极洲和澳洲漂离了南美洲和非洲。到了白垩纪末期,印度已由南向北漂移,碰撞到亚洲的南端,巨大的碰撞挤压使印度和古老的亚洲边缘隆起,逐渐形成了今日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恐龙时代结束时,各已经移动到了它们现在的位置上。当今地震、火山的带状分布和它们的时常发生,就是仍在继续移动挤压的证明。

2.地球的历史

人们常提问题:恐龙生存在什么时代?我们的人类祖先看见过恐龙吗?当然,也有个别的人认为地球上出现了奇形怪状的恐龙是很难理解的事情。其实恐龙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在自然界的时间和空间上它们都有独特的地位,因此,有必要弄清恐龙生存的时代。但要搞清这个问题,又必须从地球的历史谈起。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总希望知道地球的过去,为了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和保护地球环境,也需要知道地球的年龄。

地球的年龄怎样测定呢?人们想出了许多推测地球年龄的方法。现在比较常用的古生物学的方法是,利用化石的对比来测定地球的年龄。这个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即按照生物进化的原理。生物总是不断地“一分为二”地向前发展,即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的方向发展。不同的地质年代具有不同的生物类群。当生物死后被埋藏起来变成化石以后,一般的都是低等的生物化石所处的时代较老,高等的生物化石所处的时代较新。这样,依据不同地质时期的化石,就能建立起地球发展历史的相对顺序。但是用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地球历史只能是时间上的相对顺序,不能说出距今多少年的定量数字。而且化石在地球历史上出现的时代较晚,有些由地壳深部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如花岗岩)不含化石,利用化石方法就无法测定它的地质年代。近年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已经找到了测定地质年代的“时钟”,那就是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都有数目不等的同位素,同位素又包括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在变化时(衰变)不受外界温度、压力等影响,它们不断地发生衰变,其减少到一半所需的时间就叫做“半衰期”。地壳里的矿物、岩石从形成之时起就含有放射性元素,而且按衰变的规律衰变,由母体同位素变成子体同位素。如果我们知道了它的半衰期,而且测定了母体同位素及子体同位素的数量,就可以计算出矿物或岩石的地质年代。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年代叫做“绝对年代”。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地球的年龄至少已有46亿年了。另外,依据发现的化石及地壳运动,科学家把地球的历史分为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在“宙”下可以分为若干“代”,太古宙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元古宙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显生宙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代”下还可分为若干“纪”,“纪”下可分为若干“世”,“世”下还可再分“期”。恐龙就生活在中生代中的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为了弄清恐龙的来龙去脉,让我们简略地回顾一下生物的进化历史。

生物进化的开始是一个原始生命的孕育、萌芽阶段。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生物化石是南非发现的距今32亿年的杆菌化石。它是没有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到了距今18亿~13亿年,出现了具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即蓝绿藻化石。新元古代距今10亿~5.42亿年,除了单细胞的蓝绿藻以外,还出现了多细胞的藻丝,由单细胞到多细胞,是生物发展的飞跃。

到了距今5.42亿年的古生代早期寒武纪,除了菌藻类植物、海绵、腕足类等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外,还出现了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三叶虫就是这一时期最多的无脊椎动物。往昔生命的星火,此时已呈燎原之势,生物发生了大爆发。到了距今5亿多年前,最早的脊椎动物——无颌类出现了。无颌类是鱼形动物。在距今4.4亿年以前的志留纪早期,出现了最早的有颌类一盾皮鱼类。一般认为由原始的鱼类演化出两大支系,即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在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形成全盛时期,泥盆纪被人们叫做“鱼的时代”。与此同时,在湖岸、海边的近水地带已有原始的陆生植物——裸蕨大量出现,使高山和荒漠第一次披上了绿装,这是由水生到陆生的飞跃。

地球的历史在发展,生物进化的巨流在缓慢地前进。在距今3.5亿年的泥盆纪晚期,由原始的硬骨鱼类分化出来的两栖类动物出现了。它的出现,为脊椎动物进一步征服陆地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到了古生代的晚期——石炭纪和二叠纪,整个地球气候炎热而潮湿,裸蕨的后代——节蕨、真蕨、石松类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如石松类中的鳞木可高达40米,形成巨大的乔木。辽阔的上到处是茂盛的原始森林。但是这时既没有鸟语,也没有花香,大地显得单调而幽静,只有一些行动迟缓的两栖类动物在丛林的沼泽中游荡,偶尔可看到体长1米左右的大蜻蜓在低空飞翔。在石炭纪,脊椎动物进化发生了一次大的质变,爬行动物出现了。爬行动物直接把卵产在陆地上,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使脊椎动物完成了由水生到陆生的飞跃。但爬行动物的大发展,占据陆、海、空的一切领域并成为地球上的主人,还是中生代的事情。

中生代的地球景观与古生代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植物中最突出的变化是以苏铁、银杏、松柏类型为代表的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叫种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的叫裸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的叫被子植物)代替了晚古生代蕨类的地位。动物界中最突出的变化是:爬行动物达到极盛,成了统治者。陆地上有恐龙,水中有鱼龙、蛇颈龙、幻龙、沧龙等,在空中还有翼龙。所以人们将中生代叫做“龙的时代”。在三叠纪晚期,出现了由原始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哺乳动物。侏罗纪晚期,由爬行动物进化的鸟类的过渡类型--始祖鸟也出现了。在中生代末期,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剧烈的环境改变,许多爬行动物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爬行动物都灭绝了,但新生的哺乳动物却经得起这场巨变的严峻考验,为新生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地球上的生命史

新生代的自然环境和生物的总面貌与现代基本近似,被子植物大为发展,哺乳动物达到空前的繁盛,特别是在新生代末期出现了人类。人类的活动改变着地球,于是,地球的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通过以上的叙述可以看出,恐龙是经过长期的孕育才发展起来的,它是地球发展和生物进化的产物。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出现要比恐龙的灭绝晚6000多万年,即使我们的祖先也不可能看见过恐龙。有人以为居住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曾经与恐龙搏斗过,这是不了解恐龙生存时代与地球的历史而产生的误解。

3.恐龙在动物界的位置

我们已经知道,恐龙是灭绝了的一类生活在中生代的脊椎动物,它与其他爬行动物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那么,恐龙在动物王国中,特别是在爬行动物中占据什么位置?它与其他爬行动物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最小的、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到最大的鲸类都是动物王国中的成员。它们虽然大小不一,千差万别,可是按照它们的解剖特点,特别是按照身体内有无由多块脊椎骨组成的脊椎柱(即人们常说的脊梁骨),它们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种类很多,从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如现代常见的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草履虫等)到较高级的节肢动物(如常见的虾、蟹、昆虫、蜘蛛,化石中的三叶虫),以及棘皮动物(如常见的海星、海参等)都是无脊椎动物。

前面已经提到,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无颌类,由无颌类进化到有颌的盾皮鱼类,由鱼类进化到两栖类,再由两栖类进化到完全陆生的爬行类。现代生存的龟鳖类、蛇类、鳄类和蜥蜴类就是古代爬行动物遗留下来的“子孙后代”,恐龙与这4类残存的爬行动物有许多相似之处。恐龙的骨骼,特别是头骨的构造与鳄类相似,头后有一对颞颥孔;它们的牙齿着生方式也很相像,是槽生型多出齿;有些还披着类似鳞甲的骨板,这些特征告诉我们恐龙与鳄类关系密切,都属于双孔类。

为了深入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我们先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简略介绍。一提起爬行动物,人们立刻会想到熟悉的蛇。许多人都知道古代的一个寓言:有一条毒蛇,在路边冻僵了。一个善良的农夫看到后,很可怜它,便把它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条蛇苏醒以后,恢复了它的本性,一口咬死了它的恩人。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不要怜惜像毒蛇一样的恶人,另外也告诉我们一个常识:蛇是怕冷的,它的体温受外界环境的温度影响而改变,这样的动物叫“变温动物”或者叫“冷血动物”。现生的爬行动物都是变温(冷血)动物。哺乳动物就大不相同了,它们的体温是恒定的。成年人的体温如果超过37摄氏度,一般来说就是发烧了。哺乳动物的体温是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的,它自身能调节体温,这样的动物叫“恒温动物”或叫“热血动物”。现代的爬行动物由于体温不恒定,所以只能生活在热带、带和温带。越向地球的两极,爬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少。因为两极气候寒冷,而它们又不能找到有效的保温办法,所以就会被很快冻死。仍以蛇为例,在外界温度降到10摄氏度时,它的运动就不很灵活了;当温度降到3摄氏度至2摄氏度时,可出现全身麻痹;当它的体温降到零下4摄氏度至零下6摄氏度时即会死亡。同样,如果天气太热,它们也必须躲到树荫下、岩缝中或其他避暑的地方,否则会因为不能忍受高温而死亡。一般来说爬行动物只能忍耐38摄氏度的“高温”。由于它们对温度的忍受比哺乳动物差得很远,因而了它们的地理分布。关于恐龙的体温,目前还有温血与冷血之争。

爬行动物为什么不能调节体温呢?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循环系统发育不完全。爬行动物的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虽然心室有了左右二室分化的趋势,但心室分隔不完全,心室内的动脉血与静脉血发生混合。它们体内没有控制温度的机能,体外也没有保温的毛皮。爬行动物身体裸露,或盖以甲板或披着鳞甲,皮下也不像哺乳动物那样有脂肪层。

爬行动物的繁殖方法是直接把卵产在陆地上,然后孵化出后代。卵不但有较厚的卵壳,而且还有一层养育、保护胎儿和防止干燥的羊膜,我们称它为“羊膜卵”,这样就不像两栖动物(在水中孵化幼体)那样需要经过“”,所以爬行动物是真正离开水的陆生动物。有些特殊的类群,如某些蜥蜴,把卵产在母体体腔中孵化,产出小的动物来。这种生殖方式也不同于哺乳动物的胎生,因为它们没有胎盘,也不吸收母体的营养,故称为“卵胎生”,鱼龙就是卵胎生的。

爬行动物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它们终生都在生长,即一辈子都在长个儿,而哺乳动物的躯体生长到一定的阶段就停止了。就因为这个缘故,龟蛋、蛇蛋、鳄蛋虽然很小,破壳后它们也能够长出很大的躯体。恐龙也是卵生的,这已经从发现的蛋化石中保存的小恐龙骨骼化石得到证明。因此,恐龙蛋虽然小,却能长出很大的恐龙来。

恐龙骨骼像现生的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分类常常以头骨的构造作为主要依据,即根据头骨上有没有“颞颥孔”以及孔的位置和数目多少。颞颥孔是指位于爬行动物头骨侧面、眼睛后面的颞部存在的孔。颞颥孔的作用一般认为有两个:一个是可以减轻头骨的重量;另一个是当上下颚强壮的颞颥肌收缩时使肌肉收藏其中,使得头骨上的肌肉收缩得更有力量。特别是那些肉食者的这个孔最发达。这是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果,两栖类就没有颞颥孔。根据这个颞颥孔,生物学家将爬行动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没有颞颥孔,叫无孔类,是古老的爬行动物,现代还生存的龟鳖类属于此类。这是在进化上比较原始的特征。

无孔类

第二类:头骨的颞颥孔只有一对,但孔的位置靠下,位于耳窝外缘的鳞骨和眶后骨的下方,叫下孔类。在古老的爬行动物中,这一类动物在构造上非常像哺乳动物,人们把它们叫做“似哺乳爬行动物”。

下孔类

第三类:有一对颞颥孔,孔的位置靠上,位于鳞骨和眶后骨的上方,叫调孔型头骨。幻龙、蛇颈龙等属于这一种类型。近年来,研究者认为调孔型头骨是由双孔型失去侧颞孔变来的,所以,幻龙等被归入双孔类。

调孔类

第四类:头骨每侧有两个颞颥孔,分别位于鳞骨和眶后骨的上方和下方,叫双孔类。这是种类最繁多的一个类群,蛇、蜥蜴、鳄、翼龙、恐龙等都属于这一类。

双孔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