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源:趣味经验馆 8.23K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语

。有很多成语其实就是预言故事,比如。坐井观天、井底之蛙、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井底之蛙、庖丁解牛、望洋兴叹。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坐井观天、亡羊补牢、买椟还珠、杯弓蛇影、黔驴技穷、愚公移山、拔苗助长、狐假虎威

1、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遮蔽,遮盖;盗:偷。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3、坐井观天 [zuò jǐng guān tiān]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4、亡羊补牢 [wáng yáng bǔ láo]

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买椟还珠 [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6、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

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7、黔驴技穷 [qián lǘ jì qióng]

解释: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 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8、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释: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处: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9、拔苗助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0、狐假虎威 [hú jiǎ hǔ wēi]

解释:假: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关于寓言的成语有那些?

来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有很多,比如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等。

扩展资料:

成语解析:

一、坐井观天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自】: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白话文:“坐在井,看天,说是小的,不是天大小的。”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二、井底之蛙

【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白话文:“井底之蛙不可以谈论大海的,因为受到居住地方的局限。”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三、刻舟求剑

【解释】: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白话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契那船说:‘这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的。船已经走了,而剑不走,这样寻找宝剑,这不是糊涂吗?”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四、狐假虎威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文:虎求百兽而吃的,得到狐狸。老虎认为这样……,所以就跟他走。兽见之都跑,老虎不知道野兽害怕自己才逃跑的,以为是怕狐狸呢。”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五、守株待兔

【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出自】:《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坐井观天

百度百科-井底之蛙

百度百科-刻舟求剑

百度百科-狐假虎威

百度百科-守株待兔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寓言故事的成语如下:

1、悬梁刺股:形容学习非常刻苦。

2、凿壁偷光:指想尽办法刻苦读书。

3、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或不团结。

4、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5、开天辟地:现在常常比喻前所未有。

6、道听途说:指传闻,没有根据的话。

7、人杰地灵: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8、手不释卷:形容勤奋学习或看书入迷。

9、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10、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不知变通。

11、完璧归赵:比喻将物品完好地归还原主。

12、门庭若市: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3、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14、闻鸡起舞: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努力。

15、出类拔萃:比喻人的品德和才能超出一般人。

16、熟能生巧:指做事情熟练了,就会掌握窍门。

17、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以免引起冲突。

18、如释重负:形容人们解除了负担后的轻松心情。

19、无价之宝: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20、空中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谬论或虚构的事物。

21、以貌取人: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22、得过且过:形容工作马虎、敷衍了事,过一天算一天。

23、庸人自扰: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24、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25、为力:多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

26、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出众或学问、品德高于别人。

27、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与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28、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29、守株待兔: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30、望洋兴叹:多比喻做事因为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

31、邯郸学步:比喻学人的长处没学到家。

32、柳暗花明:本意是形容美丽的景色。

33、黄粱一梦:比喻虚幻,一场空。

34、事半功倍:比喻费力小,收效大。

35、起死回生: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50个)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 刻舟求剑、叶公好龙、守株待兔、亡羊补牢、对牛弹琴、掩耳盗铃、狐假虎威、班门弄斧、缘木求鱼、望梅止渴、井底之蛙、雪中送炭、自相矛盾、悬梁刺股、打草惊蛇、囫囵吞枣、邯郸学步、毛遂自荐、黔驴技穷、郑人买履、拔苗助长、龟兔赛跑、百步穿杨、指鹿为马、螳螂捕蝉、无价之宝、庖丁解牛等。

  故事:

  1、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故事: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非常口渴,于是他传令道:" 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梅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了后,嘴里的口水都流了出来,曹操利用这个办法促使部队尽快赶到了前方,找到了水源。

  2、三顾茅庐,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故事: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

  3、四面楚歌,读音为sì miàn chǔ gē,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故事:相传项羽被刘邦带领的军队困在垓下,没有粮食的支撑,士兵也越来越少,夜里包围他的军队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项羽心里丧失了斗志,后来骑马逃走,自刎江边。

  4、卧薪尝胆,读音是wò xīn cháng dǎn,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

  故事吵搜:越王勾践在兵败吴国之后,受尽屈辱,三年后回国,为了不贪图享乐,在吃饭时尝一口苦胆,日日睡在薪草上,励精图治,最后打败吴国。

  5、背水一战,拼音是bèi shuǐ yī zhàn,意思是背后临近河水摆阵;或布下的阵势。

  故事: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亮者时,韩信只带敬碰薯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

  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