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新冠特效药

来源:趣味经验馆 1.35W

央视报道新冠特效药

近日,央视报道了一种名为“仑匹拉韦”的新冠特效药,该药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冠治疗药物之一。

据报道,仑匹拉韦使用时需要配合其他药物,如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它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患者体内,直接针对新冠病毒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缓病情加重的速度。该药品的病毒清除率较高,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地减轻了新冠肺炎的病情。

需要注意的是,该药品目前仍处于治疗实验阶段,并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引下使用。此外,该药品的供应也需依靠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合法上市。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国产特效口服药获批,两片即可见效

国产特效口服药获批,两片即可见效

  国产特效口服药获批,两片即可见效,新冠治疗小分子药物VV116,已在国内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小分子药物VV116正在推进国内上市,国产特效口服药获批,两片即可见效。

  国产特效口服药获批,两片即可见效1

  据媒体报道,国内传来一项喜讯,中国研制的对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VV116获批上市,该要通过口服就能够起到治疗效果,这意味着世界有望结束肆虐的新冠疫情。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爆发两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病毒并没有像当初人们预想的那样自己慢慢消失。反而是愈演愈烈,甚至变异出多种毒株,其中奥密克戎毒株就是现在最流行的一种。

  在奥密克戎的恐怖笼罩下,中国凭借制度优势,逐渐控制住了国内的疫情。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像中国一样幸运,在新冠病毒的攻势下,美国死于新冠的人数已经超过93万人,个别国家单日确诊人数更是超过10万人。

   中国研制出特效药

  我国在稳定在国内的疫情之后,也一直在进行特效药的研发。在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中国研制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VV116,根据临床数据显示,口服两片就能够明显见到效果。现如今,该特效药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获得审批上市。与以往的大分子药物相比,本次研制的特效药是小分子口服药。该特效药的优点不仅在于节省生产成本,还可以方便运输和储存。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笼罩下的时代有望得到终结。

   口服药VV116效果显著

  在VV116问世以前,抗击新冠病毒效果最显著的是瑞德西韦。它的工作原理是破坏病毒的复制从而遏制病毒的扩散,但是经过评估,瑞德西韦在抗击病毒的同时也会给宿主带来严重的副作用。VV116受到瑞德西韦的启发,在瑞德西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解决了药物作用产生的副作用。VV116还可以通过口服,让药物在体内得到快速作用。在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把VV116运用在感染病毒的小白鼠身上,明显让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得到了改善。

  事实上,新冠确诊病例中大部分人是轻度和中度感染者,如果他们像感冒那样通过口服VV116治愈新冠肺炎,那么对于全球的疫情防治都有重大的意义。要知道,口服药在节约就医成本的情况下,就能够降低传染的风险。除了研制VV116之外,中国在研制过程中的其他口服药物也有望的得到上市。不得不说,VV116显著作用,让挣扎的新冠肺炎病毒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国产特效口服药获批,两片即可见效2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对新冠口服药已获批上市、紧急使用或即将上市的药物梳理汇总发现,2021年11月以来,不断有新冠口服药走入台前。

  先是美国默沙东的莫努匹韦(Molnupiravir)和辉瑞的帕昔洛韦(Paxlovid)相继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紧随其后,我国原创新冠口服药物VV116也凭借优秀的临床试验数据于不久前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

  如今日本国产新冠口服药也考虑在该国上市,如果这款口服药获批上市,将在3月底为100万人供药,并且计划在4月开始提升产量,为1000万人供药。

  1月21日,人们戴口罩走在日本东京涩谷街头。图据新华社

   日本新冠口服药S-217622:或最早于春季获批上市

  这款名为“S-217622”的抗新冠口服药目前正在进行中期阶段的临床试验。在其二、三期临床试验中,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相比,服用药物的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4天后体内新冠病毒载量下降大约63%至80%。该公司称,这款口服药对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也有效。

  盐野义制药公司社长手代木功称,“公司最早将于下周申请让这款口服药提前上市。盐野义打算在目前进行的三期试验中新增中等症状感染者为试验对象,并在2月底开始全球范围的临床试验。如果这款口服药获批上市,盐野义有能力在3月底为100万人供药,并且计划在4月开始的.下一个财年大幅提升产量,为1000万人供药。”

   我国新冠口服药VV116:有望下半年在国内上市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 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等共同研发的新冠治疗小分子药物VV116,已在国内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央视新闻报道,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显示,VV116在体外对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和变异株,例如德尔塔病毒等都有显著的抑制活性作用。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沈敬山研究员科研团队与合作科研机构通过在腺病毒小鼠模型上的试验发现,口服VV116可使病毒滴度降低到检测限以下,可以显著改善实验模型动物肺组织病理变化,一系列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实验显示,VV116的安全性较好且无遗传毒性。

  小分子药物VV116正在推进国内上市(预计下半年)。此前,这款药物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紧急使用授权。

   两种新冠口服药已在美国授权使用

  12月23日,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授权默克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莫努匹韦用于治疗COVID-19;另外,12月22日,美国FDA授权辉瑞公司的COVID-19抗病毒药物Paxlovid,这是美国第一种获准在病人生病住院前可在家服用的抗病毒 Covid-19 药丸。

  这两种药物都能降低被诊断为感染COVID-19病毒并有可能患上该疾病严重病例的人的住院和死亡风险。最近的临床前证据表明,Molnupiravir对Omicron(奥密克戎)具有抗病毒活性。“Paxlovid”在预防重症高风险患者住院和死亡方面,该药物的有效性为89%。

  除了美国之外,以色列卫生部2021年12月26日发表声明说,该部已批准紧急使用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治疗新冠的口服药物Paxlovid。

  国产特效口服药获批,两片即可见效3

  自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球抗疫两年多,疫情仍持续肆虐,从新冠原始病毒到德尔塔变异毒株,再到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抗疫之路任重道远。值得一提的是,据澎湃新闻消息称,国内首个新冠口服药VV116有望在下半年申请上市。

   中国传出重磅消息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中方举全国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毒蔓延,交出几乎接近满分的答卷。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也走在世界前列,国际社会对中国寄予厚望。

  在中国科兴、国药疫苗纷纷被世人接受之际,中国宣布重大喜讯,那就是我国原创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VV116已经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据悉,与大分子药物相比,小分子口服药抗病毒效果更加显著,生产成本以及用药成本也低,储运、运输也都很方便。

  特效药口服两片可见效,这是否意味着新冠疫情终于要结束了?使用小分子口服药可以快速消灭病毒,还可以将传播病毒的风险降到最低,对全球疫情防控更加有利。中国企业研发的新冠口服药是继默沙东、辉瑞新冠口服药获批之后,又一个获批上市的新冠口服药。

   积极抗疫,不可掉以轻心

  疫情暴发之后,中国上下一条心,与新冠病毒作斗争,争取早日实现抗疫胜利。然而,在全球卫生危机面前,在大流行疾病面前,单靠中国的努力远远不够,世界各国也要加入到抗疫队伍中来,而不是强调所谓的“群体免疫”。

  当前,美国依旧是全球疫情重灾区,证明西方国家推崇的“群体免疫”不靠谱,只会让更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建立群体免疫应该通过合理渠道,如全面接种新冠疫苗,而不是通过感染病毒使得体内产生抗体,这无异于拿人类生命开玩笑。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我们希望西方国家能正视疫情,借鉴中方抗疫经验,努力抗击疫情,而不是听之任之,成为新冠病毒的“帮凶”。如果不努力抗疫,研制再多的特效药也难以控制疫情。

新闻直播间提到的治疗新冠的药

12月13日,“两款新冠特效药即将在互联网医药平台销售”的消息刷爆全网。分别是美国进口辉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PAXLOVID)和国产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

2980元/盒,辉瑞新冠特效药网售放开后迅速下架常荣山:主要针对中重度和老年患者

红星资本局12月13日消息,据1药网APP,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网售放开,并开启预售和新冠问诊专用通道,定价为2980元/盒。

截图自1药网APP,目前已检索不到Paxlovid

不过,消息一经曝光,Paxlovid便快速下架。截至发稿时,红星资本局已在1药网搜索不到Paxlovid的相关信息。

12月13日,红星资本局多次拨打1药网客服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不过,在Paxlovid下架之前,红星资本局试图开具电子处方的过程中注意到,需上传相关处方凭证之后才会进入医师问诊页面。此外,若无新冠确诊历史,会提示到线下医院问诊。

截图自1药网APP

12月13日,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红星资本局,Paxlovid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并需要开具处方。Paxlovid主要是针对中度、有可能转成重度的以及老人患者。根据病情,对于不需要吸氧的、肺部症状不明显的轻症患者也不需要使用Paxlovid。

“Paxlovid开放在药店里卖,我认为不是特别合适。孕妇、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凝血异常的等人是不能使用的。如果有人认为它可以预防,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使用,那就可能造成不良事件,这是潜在的隐患。”常荣山说。

据央视新闻报道,今年2月11日,国家药监局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等,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Paxlovid进口注册。

Paxlovid为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治疗药物,用于治疗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报道指出,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使用中应高度关注说明书中列明的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信息。

Paxlovid网售的消息发出后,1药网盘前暴涨超30%。

红星新闻记者邓凌瑶

相关新闻

新冠特效药可以网购了?目前国内共有两款新冠口服药获批

最新消息,多个互联网平台已开始、或即将放开销售两款新冠口服药,

即辉瑞的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和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

12月13日,1药网旗下互联网医院的新冠咨询门诊开始预售新冠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

定价为2980元/盒。

另据界面新闻,国产新冠口服药阿兹夫定的独家商业化合作方复星医药则向记者确认,阿兹夫定也即将开放网售,阿兹夫定将先在方舟健客APP和京东健康发热门诊上实现线上处方开具处方同样需要持有核酸检测阳性或者抗原检测阳性作为依据,

售价为330元/瓶。

网络截图

关于辉瑞口服药的购买事项,据财新网消息,用户在咨询问诊后,向导诊员回复新冠,即会被分配医生,由医生询问是否已确诊新冠,是否需要购买Paxlovid。

医生强调该药不能用于预防,仅用于确诊患者的治疗,需要用户上传核酸或抗原阳性证明后开具处方。

上传抗原阳性照片后,被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即顺利开出Paxlovid处方,

每次口服3片,每天两次,线上付款后可以快递配药到家。医生嘱咐,肝肾功能正常者奈玛特韦必须与利托那韦片同服,连续服用5日,肝肾功能不全者遵线下医生医嘱。

网络截图

目前国内共有两款新冠口服药获批

据悉,此次新冠口服药开放线上处方销售,依据为12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简而言之,依据此通知,互联网诊疗平台可在线上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患者提供处方,并通过符合条件的第三方送至患者手中。

据了解,

目前国内共有两款新冠口服药获批,分别来自辉瑞与河南真实生物。

今年2月12日,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的进口注册,用于治疗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例如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今年7月25日,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获附条件批准增加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适应症申请,用于治疗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年患者。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片由此成为首款获批的国产新冠口服药物。

辉瑞是神药么?自家CEO和拜登都用过

据路透社今年9月报道,辉瑞公司CEO艾伯乐表示,他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并称自己感觉很好,没有任何症状。

截图

艾伯乐曾于今年8月份称自己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他在社交媒体表示,

自己已经接种4剂辉瑞新冠疫苗,症状轻微,并服用了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

此前消息,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白宫总统医生凯文·奥康纳表示,拜登当天上午接受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呈阳性。拜登没有再次出现感染症状、感觉良好,目前不用恢复治疗,但需要继续观察并重新进入隔离。

现年79岁的拜登于7月21日确诊新冠,随后出现了流鼻涕、嗓子痛、疲劳等症状。确诊当天,拜登就开始服用辉瑞的口服新冠药物Paxlovid。5天的疗程后,

7月26日,拜登转阴,但仍然每天接受检测。7月30日,拜登再次检测为阳性。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界面新闻、财新网、每经网、公开资料

羟氯喹是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4月4日举行的白宫记者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荐美国患者使用抗疟疾药物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治疗新冠肺炎。此前,特朗普总统多次在公开场合推荐使用羟氯喹,形容此药可能是“医药史上最大的改变游戏规则的药物”。然而,美国联邦首席传染病专家、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福奇指出,此药的疗效尚未得到证实。此外,法国总统马克龙3月26日发布公告,批准法国医生可以使用羟氯喹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如果病人状况允许并有医生处方,在家中隔离的患者也可以服用。这一决定引发法国医学界的争论,因为羟氯喹主要成分的药性和副作用一直备受质疑。

对于羟氯喹的疗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指出,从临床来看,羟基氯喹有一定效果,但这个效果不足以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神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有了“神药”,就可以为所欲为。尚无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除了羟氯喹外,比较广为人知的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还有瑞德西韦(Remdesivir)、磷酸氯喹、阿比朵尔、达芦那韦、奥司他韦以及甘草酸二铵等,让我们看看这些“特效药”的“身世”。

羟氯喹作为一个抗疟老药,已在临床上用了70多年。国内批准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青少年慢性关节炎、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由阳光引发或加剧的皮肤病变。最新研究发现羟氯喹在体外有明显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活性,但也存在以下不良反应:如心动过速、严重低血糖、血液系统方面、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肌肉病变、视网膜病变、听力丧失、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瑞德西韦原本用于抗御埃博拉病毒,目前仍在非洲进行2~3期临床试验,尚无结果。不过,由于在临床中实行“同情使用原则”,瑞德西韦已经在美国和法国有了个别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案例的有效结果。

磷酸氯喹是一个已经使用了70年的抗疟药,短期使用来看,没有太大的副作用。对于磷酸氯喹的疗效,钟南山院士曾表示,磷酸氯喹虽然还够不上特效药,但是它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药。相当一部分患者用药后,能够在15天内使得病毒转为阴性。和其他药物对比,发热症状、病毒消失,副作用不是很大,个别患者会出现腹泻。

奥司他韦是治疗流感的药物,其效果是起病24小时内服用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而且只是对40%的患者有效。从药理作用来看,奥司他韦是针对流感病毒神经络氨酸酶立体结构而起作用的,它对新冠病毒是否有抑制作用,既需要细胞试验,也需要后续的动物和1~3期临床试验来验证。

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在体外细胞试验中发现对新冠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是,从体外细胞试验到临床应用,其间还隔着动物试验、临床1~3期试验的距离,时间少则10年,多则20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会淘汰至少99%的细胞试验有效的药物。因此,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等药物比起瑞德西韦来,距离医疗部门的批准和临床使用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甘草酸二铵联用维生素C的临床方案已经在国家药监局备案,目前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开始正式临床试验,其治疗方案需要时间来检验。

据央视3月31日报道,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目前尚无针对新冠肺炎的有效疗法或药物,但针对HIV病毒或MERS及SARS等冠状病毒的治疗中的部分药物,可能会对新冠病毒起作用。其中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疾病的持续时间,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严重程度,迈克尔·瑞安呼吁继续加快实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

2022年的国内游市场,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 时刻准备着,2022年的国内游市场,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

岁末年初,最近我们听到了三种声音,有代表当下网红的声音,有代表国家权威新闻机构的声音,有代表国家权威医疗组织的声音。

这些声音可能会直接影响到2022年国内游市场!

01

可能影响2022 旅游 业的三种声音

从8月份开始,各地相继出现的本土病例,使得2021年的 旅游 业后半场惨遭夭折。

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听到了一些新的声音,可能会影响到2022年的 旅游 业,这种影响对于 旅游 业,尤其是国内游来说,是积极的,利好的。

第一个是声音来自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 ,2021年12月17日,张文宏医生凌晨在微博发文:

这个冬季和春节,我们将和国际 社会 一起度过最后一个寒冷的冬季,我们终会“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二个声音来自 电视台 ,2021年12月20日,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发了“中国首款抗新冠特效药获批上市”的新闻,在这些报道采访中,研发特效药的专家表示:

药物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入人体后马上起效,可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8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第三个声音来自中 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有 ,在近日的一次经济学家年会上吴尊有表示:

低风险地区,没有本地传播病例,没有必要倡导就地过年。因为风险来自接收地,因为你输出地方没有病例,你让大家就地过年干什么?低风险地区倡导就地过年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如果说张文宏医生带给大家的是信心,属于精神层面,央视连续对特效药的报道,则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特效药给大家带来信心。

而吴尊友主任的表态,则是从最有可能影响 旅游 业市场的方面进行了回应,没有病例的低风险地区,你倡导就地过年干吗?你禁止旅行干嘛,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02

国内游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

上面的三种声音,张文宏代表的是当下人们的网红效应,央视代表的是国家最权威的新闻机头的发声,吴尊友代表的是国家权威医疗组织卫健卫的声音。

这些声音能在国内疫情形势尚属严峻的当下发出,足以说明对于明年的国内疫情形势,国家是有足够信心的。

这些声音之所以在岁末年初发出,对2022年整个国内疫情形势和各行各业疫情防控来说,释放的都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我们回到 旅游 业,2022年国内疫情大概率还将持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主题不会变。 旅游 业继续“丢出境,保国内”的主题也不会变。

中国出境游市场明年复苏的迹象,现在来看依然不是很明显。但国内游则不同,无论是国内游的出行环境,还是国家出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明年的国内游市场一定是好于去年和前年。

首先是国内游的环境,疫苗接种率超过83%,特效药上市病死率下降,加上我国两年多积累下来的丰富防疫经验,明年的国内游大概率不会再出今年大面积持续暂停的局面。

局地小规模爆发,迅速解决。大面积封锁社区,大大面积暂停 旅游 的现象明年发生的机率也将不再常见。

个人观点,明年的“跨省游熔断机制”大概率也将会有所调整,目前的跨省游熔断是一个省区一城发现病例,整个省的跨省游全部暂停。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改善,明年的“跨省游熔断机制”有可能调整为一地有疫情,只停当地跨省游,而不是整个省区的跨省游。

打个比方,江苏扬州游疫情,只需暂停扬州跨省游,江苏其他地区不受影响。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 旅游 业的影响。

03

时刻准备着

很多 旅游 人并未真正离开

今年冬天,我走访了全国不少 旅游 从业者,也接待了不少 旅游 从业者的到访,有冲在前线的导游,有幕后的产品开发和计调,有业务口的销售顾问,也有管理口的老总和高层主管。

很欣慰的是,有超过90%的 旅游 人并未离开,或者并没有完全放弃 旅游 业。

时刻准备着,是当前大部分 旅游 企业和从业者对待疫情的态度。

有人选择暂时离开,待 旅游 业好转之后重新回归;有人选择继续坚守,想办法转型升级。

对于 旅游 企业和从业者我有一些建议分享给大家:

1、“微旅行”已经成为趋势

受疫情的影响,人们对于长途旅行的信心恢复需要时间,加上经济下滑,人们收入的缩减,相对短距离,短时间的微旅行无论从疫情担忧还是经济压力来说,都更有市场。

微研学、微康旅、微营地、微团建...... 旅游 +本地生活,转换思维,战线越短,风险越小,几率也越大。

2、”细分垂直领域“机会更多

在我接触到的一些今年 旅游 做的不错的企业和从业者中,大部分都是深耕细分垂直领域。他们的产品和客户群体,或是针对某个领域、或是针对某个行业、或是针对某个年龄段。

在做大和做精面前,他们选择了做精。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上市旅企都倒下了,而很多中小型旅企反而撑了下来。

除了船小好调头之外,因为更细分更垂直的经营思路,让他们“更懂客户”。

3、“文化输出”大于“服务提供”

传统旅行社提供给用户的时服务,但服务想成为核心竞争力并不容易,也最容易被超越。

以后的旅行社应该是一个“ 文化 旅游 传播+ 旅游 服务提 供”的机构,通过文化传播树立IP获取流量,进而为用户提供旅行和旅行相关的周边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变现,这才是未来一个旅行社的核心竞争力。

4、”超低价游“千万不要碰

最后还有一点建议,”超低价游“不要碰,”忽悠客户“的事情不要做。

虽然我知道,明年的低价市场会比前两年更猛,明年做低价游市场可能真的有钱赚,但那些都是快钱,为了眼前的利益,走不远。

2022已来,且行且珍惜吧!

首个国产新冠特效药正式上市,是否能有效应对新冠病毒

  今天是7月13日,根据最新报道显示,我国首个研发的国产新冠病毒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正式上线,那么作为我国首款开发的特效药,能否对新冠病毒造成一定的针对呢?

第一、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效果非常好,面对目前最猖獗的BA.4以及BA.5毒株都有着很强大的防御能力

  根据报道显示,这次我国研发的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面对实验室的假病毒实验的研究的时候,表现得非常好,不仅仅对于目前最强大的,可以有免疫逃逸能力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体BA.4以及BA.5有着百分之90以上的消灭能力。并且在研究的时候表面,这个药物只需要非常低的抗体浓度,也就是16.61微克每毫升就可以抑制百分之90的毒株,可以说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而关于大家最担心的BA.5的免疫逃逸问题。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针对病毒的抗体,从206个抗体中精细的挑选了其中最稳妥的抗体结合点,从时间空间以及机理上都对病毒有着精确锁定的能力。

第二、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不仅仅效果好,而且适用范围广,能够有效面对新冠病毒

  除了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能够有效的针对新冠病毒意外,对于患者的使用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也具有很强大的适应能力,根据研究显示,这个药物在注射以后的简单几个小时就能达到最高峰,可以说起效速度很快。而注射一次可以维持3周以上的时间。关于使用时间,就算在阳性的6-10天内使用这个药物,效果也很好,临床使用范围很广。

  希望这个药物早日普及!

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准上市,其效果如何?

其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准上市

新冠肺炎的特效药采用的是输液疗法。我们都知道,以输液的方式进入人体,见效最快。在输液过程中,药物随血液进入体内,以最快的速度控制新冠肺炎炎症病毒。如果是普通吞服药物的话,速度会很慢,药物要经过人体肠道消化,需要很多时间,可能会耽误病情的治疗。

什么是新冠肺炎疫苗抗体?

新冠肺炎病毒注入人体后,可以形成抗体元,阻断病毒入侵,简单来说就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入侵人体。通过输液进入人体后,会形成免疫系统,让病毒不能继续扩散。虽然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可以更快地控制这些疾病,但我们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决定需不需要用药。

其效果如何?

就目前来看,它的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因为它不仅对危重患者有效,而且在打完后,人的抗体也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团队首次从新冠康复期患者血清中分离出200多种抗体。后来清华大合鉴定了这些抗体,做了大量的病毒学和生化实验来寻找这些抗体的特征,并做了一些筛选工作,并对其进行优化和基因工程改造。在疾病爆发之初制定了后续细胞系建设和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药物审查计划,以加快新冠肺炎醚疫苗和药物的快速审查和批准。药品审评中心建立了研评联动、报送与R&D、评价与报送的评价机制,即R&D与评价并行,R&D完成后评价完成。该药用于确诊患者的临床治疗,但不是针对所有患者,而是针对高危和青少年患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大疫持续三年,研发出特效药了吗?钟南山院士说出了残酷真相,有特效药吗?

疫情三年,新冠药物已经面市,特效药物还没有面市。

一. 没有一个药能够被证实对新冠肺炎有预防作用。

 没有一个药能够被证实对新冠肺炎有预防作用,说这番话的正是钟南山院士。这句话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在抗疫过程中,我们需要继续推进新冠疫苗的研发和新冠药物的研发,新冠疫苗是我们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新冠药物是我们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

二. 疫情三年,我国已经有新冠药物面市。

首个面市的国内新冠药物口服药是阿兹夫定片,据有关信息,该药物是由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作为发明人,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按照各地医保挂网价格,阿兹夫定片定价每瓶270元,每瓶35片,每片1mg。

三. 为什么说新冠特效药还在研发之中?

1.阿兹夫定片对新冠肺炎有效,但不是特效。

阿兹夫定片首先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2013年进入了临床实验,2020年3月被发现可以抗新冠病毒,随后,获批开展了抗新冠病毒的三期临床实验。

2.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发生变异。

从阿尔法、贝塔、伽马,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已经发生过多次变异,我们知道,病毒变异之后,对新冠疫苗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相应的,也会给特效新冠药物的研发带来的困难。

3. 是不是特效药,需要经过深入的临床实验来证实。

我国有十余款新冠药物处在研发之中,但是,就各种研发中的药物来说,或者属于老药新用,比如阿兹夫定片,或者属于抑制剂,或者属于仿制药。各种药物的效果如何,都需要深入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结论:特效新冠药物的面市还需要时间,但是,要战胜新冠疫情,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言,我们需要通过科学防控、科学预防、科学治疗等不同的手段。

全球首款新冠“特效药”亮相,这款“特效药”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

引言:在2020肆虐我国的新冠肺炎得到有效抑制后,今年八月又死灰复燃,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相关确诊病例的增加。其实,不只是我国,其他国家更是达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对此,也有许多专业人士在这方面加强了研究,制作了许多针对新冠肺炎的药物,但也不是完全有效。中国同样也研制了特效药,这也代表着中国在这一方面的进一步的发展。

一、相关事件

根据中国青年报在9月3日的报道,我们可以了解到在2021的服贸展会上,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推出了新冠特效药,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在本次展会上,又吸引了众多网友,前来打卡。在去年的展会上,新冠疫苗是当时的爆款,我们也可以从这中看出,中国在这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如此突出的成绩,这也是我们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二、新冠特效药

这款具有特异性免疫蛋白的特效药,已经投入到临床救治方面,而且也是含有高效价新冠抗体血浆,还有着一定的抗体。这是全球首款采用活疫苗免疫后血浆制成的,这种特异性治疗药物对于新冠病毒是有着一定作用的。据了解,这也获得了中国以及阿联酋的临床批件,对于疫情的防控作用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相关优势

我们都知道部分地区也已经出现了新冠肺炎的变异病毒。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破坏性也强。所以,这块特效药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对抗变异病毒,而且也给众多重症患者带来了希望。这也是中国生物在疫情防控工作方面的关键领域的突出成就,能够从不同方面展现我国生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显著的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钟南山评国内首款新冠特效药,这能否代替新冠疫苗?

我国首款新冠特效药已经获得上市批准,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也让不少网友非常兴奋。但要知道,从理论上来说新冠特效药并不能代替疫苗,这是因为两者并不是互相代替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一、新冠特效药和疫苗并不一样

可能很多人会将新冠特效药和疫苗搞混,认为新冠特效药等同于疫苗。实际上,新冠特效药和疫苗虽然都有防护病毒的作业,但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用途也不一样。简单来说,疫苗就如同一道城墙,当病毒进入人体后,疫苗这道城墙能起到阻挡病毒以及消灭病毒的作用。可当疫苗不起作用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注射新冠特效药来消灭病毒。也就是说,疫苗是让人体自主产生抗体(内部手段)来对抗病毒,新冠特效药更多的是通过药物输入(外部手段)来对抗病毒。因此,新冠特效药在本质上并不等同于疫苗,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代替。

二、新冠特效药是疫苗的补充

在部分人看来,疫苗既然能很好地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那就没必要再研制新冠特效药。但要明白,任何疫苗都不是百分百有效的,更何况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疫苗,在不同人体内能发挥出的效果也不一样。一旦人体内的疫苗无法发挥作用,那么新冠特效药就能派上很大的用场,帮助人们远离病毒的侵害。更重要的是,部分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办法接种疫苗,因此新冠特效药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福音。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冠特效药可以说是对疫苗的一种补充,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的替代关系。

总的来说,新冠特效药和疫苗实际上是互补的关系,因此新冠特效药并不能替代疫苗。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