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分为几种

来源:趣味经验馆 6.21K

孝顺分为几种

孝顺分为3种,分别是身孝、心孝、志孝。

1、身孝:即在物质生活上供养父母亲,满足他们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

2、心孝: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常常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让父母放心。

3、志孝: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兴趣。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孝顺分为:小孝、中孝、胜卫六问大孝。

小孝是陪伴。

中孝是赡养。

让父母过得衣食无忧,既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又要给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去尊重他们。

大孝就是超越。

所有的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并作为父母的化身,是承载着父母的精神上的延续。

所以要加倍的努力,能让自己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孝顺来自,意思是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

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现多指孝敬的口语。

孝顺现在应该理解为,孝敬父母长辈,让孝道一代一代的顺下去。

出自《国语·楚语上好府班识》。

孝顺分为哪三种呢?

孝顺分为以下三种:

1、小孝是陪伴。

为什么小孝是陪伴呢?这是我们通常认为,只要是陪伴着父母就是孝顺。但是不知道这种陪伴是否有质量?有的时候回去陪伴父母,反而是给父母添了不少麻烦。

根本不是去尽孝的。这种陪伴是一种假象。只是人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但心不在父母身边。

2、中孝是赡养。

让父母过得衣食无忧,既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又要给让父母给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去尊重他们,真正的让他们是没有忧虑,过得舒心开心。

我们也要好好的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担忧了,也不要做不好的事情,父母就不会感到羞耻了。能做到修身养性也是对父母的最大的孝。

3、大孝就是超越。

所有的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并作为父母的化身,是承载着父母的精神上的延续。所以要加倍的努力,能让自己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孝顺的三种境界:

1、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身体健康,活着就是幸福,要是病怏怏的活着,其实是痛苦。作为父母,多半是年事已高,健康的身体更加重要,需要儿女关心。

很多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希望留一点钱,给儿女,帮助儿女创业。但越是这样,父母越是扛着病痛过日子,导致病痛加重。

孝顺父母的儿女,会常常带着父母去体检,提前防范病痛。要知道,身上无病,比你给再多的钱都好。

当然,健康的身体,需要起码的生活保障,衣食无忧才会活得踏实。很多年轻人,不仅自己不劳动,还当了啃老族,拿着父母的钱过日子,这样的不孝,令人痛心。

我的表姐夫有四兄弟,两个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都不错,但是他们对父母却很“抠门”,个个都爱比较,觉得自己多拿钱给父母就是“吃亏”。

父母都健在的时候,都没有拿钱给父母用,后来父亲走了,留下母亲一个人在农村过苦日子,才在亲戚的调解下。

每个兄弟每月给两三百块钱,其中有一个兄弟以老婆管得紧为由,还是长期不给母亲生活费。这样的大家庭,就是富得流油,也没有好名声,也会被人看不起。

自己有钱但对父母小气的人,人人嗤之以鼻,表面过得风光,但问心有愧,还是没有福气的人。那些穷一点但保证了父母的日常开支的人,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穷开心”也是福气。

2、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

人这一辈子,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没有几个,除了父母,也许你都找不到贴心人了。不管你走多远,父母在地方,才是最温暖的家,当你很累的时候,和父母聊天,心情总是会慢慢好起来。

其实作为儿女,也要学会牵挂父母,在外混得如何,都没有关系,常常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让父母放心;经常问候父母,了解父母的想法,让父母宽心。

自己努力工作,走正道,还有钱寄回家,父母感觉舒心。做到了这几点,就是养好了父母的心,大家都开心。

有钱过好日子,没钱过好心情。父母老了,还是为你担忧,那也是不孝顺。看看那些败家子,不学好,父母心好痛,怎么可以安度晚年。

其实,不学好的人,越不孝顺,越没有福气,等父母不管你了,就只能流落街头,还可能要晚景凄凉。

3、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真正变老,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是失去了理想,过得越来越孤单,没有了人生的乐趣,和时代脱节了。

王阳明的父亲退休后,王阳明经常写信建议父亲和同乡的退休多联系,可以一起作伴,寻找共同的乐趣,日子要过得充实。

人老了,如果无所事事,就会变得颓废,就是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耷拉着头,灰头土脸的,六十岁的人,都会被认为是九十岁的人。

那些有爱好的人,趁着自己可以走动,去看看风景,到公园散心,参加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忙忙碌碌的日子,会让一个老人,也找到人生的意义,真正把日子过成“夕阳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千万不要让父母碌碌无为活下去,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多鼓励他们,还可以教会他们一些新知识。比方说,教会他们用微信,用各种唱歌软件等。

“爱人者,人恒爱之”,真正孝顺的人,对父母孝顺,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也一视同仁,用行动去爱护长辈。同时,他也会得到长辈的爱,长辈总会把最好的财富都留给他,为他添加福气。

孝顺分为三种

  孝顺分为:小孝、中孝、大孝。1、小孝是陪伴。2、中孝是赡养。让父母过得衣食无忧,既要给父母物质上的帮助,又要给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去尊重他们。3、大孝就是超越。所有的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并作为父母的化身,是承载着父母的精神上的延续。所以要加倍的努力,能让自己成功的速度,一定要快于父母老去的速度。

   孝顺的三种境界:

  1、养长辈的身,保障长辈吃穿不愁。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身体健康,活着就是幸福,要是病怏怏的活着,其实是痛苦。作为父母,多半是年事已高,健康的身体更加重要,需要儿女关心。

  很多父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希望留一点钱,给儿女,帮助儿女创业。但越是这样,父母越是扛着病痛过日子,导致病痛加重。

  孝顺父母的儿女,会常常带着父母去体检,提前防范病痛。要知道,身上无病,比你给再多的钱都好。

  当然,健康的身体,需要起码的生活保障,衣食无忧才会活得踏实。很多年轻人,不仅自己不劳动,还当了啃老族,拿着父母的钱过日子,这样的不孝,令人痛心。

  我的表姐夫有四兄弟,两个是做生意的,经济条件都不错,但是他们对父母却很“抠门”,个个都爱比较,觉得自己多拿钱给父母就是“吃亏”。

  父母都健在的时候,都没有拿钱给父母用,后来父亲走了,留下母亲一个人在农村过苦日子,才在亲戚的调解下。

  每个兄弟每月给两三百块钱,其中有一个兄弟以老婆管得紧为由,还是长期不给母亲生活费。这样的大家庭,就是富得流油,也没有好名声,也会被人看不起。

  自己有钱但对父母小气的人,人人嗤之以鼻,表面过得风光,但问心有愧,还是没有福气的人。那些穷一点但保证了父母的日常开支的人,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穷开心”也是福气。

  2、养长辈的心,让长辈心情愉悦。

  人这一辈子,真正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没有几个,除了父母,也许你都找不到贴心人了。不管你走多远,父母在地方,才是最温暖的家,当你很累的时候,和父母聊天,心情总是会慢慢好起来。

  其实作为儿女,也要学会牵挂父母,在外混得如何,都没有关系,常常告诉父母自己的行踪,让父母放心;经常问候父母,了解父母的想法,让父母宽心。

  自己努力工作,走正道,还有钱寄回家,父母感觉舒心。做到了这几点,就是养好了父母的心,大家都开心。

  有钱过好日子,没钱过好心情。父母老了,还是为你担忧,那也是不孝顺。看看那些败家子,不学好,父母心好痛,怎么可以安度晚年。

  其实,不学好的人,越不孝顺,越没有福气,等父母不管你了,就只能流落街头,还可能要晚景凄凉。

  3、养长辈的志,让长辈活得有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真正变老,不是因为年纪大了,而是失去了理想,过得越来越孤单,没有了人生的乐趣,和时代脱节了。

  王阳明的父亲退休后,王阳明经常写信建议父亲和同乡的退休多联系,可以一起作伴,寻找共同的乐趣,日子要过得充实。

  人老了,如果无所事事,就会变得颓废,就是坐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耷拉着头,灰头土脸的,六十岁的人,都会被认为是九十岁的人。

  那些有爱好的人,趁着自己可以走动,去看看风景,到公园散心,参加公益活动,帮助更多需要的人。忙忙碌碌的日子,会让一个老人,也找到人生的意义,真正把日子过成“夕阳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千万不要让父母碌碌无为活下去,而是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培养他们的兴趣,多鼓励他们,还可以教会他们一些新知识。比方说,教会他们用微信,用各种唱歌软件等。

  “爱人者,人恒爱之”,真正孝顺的人,对父母孝顺,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也一视同仁,用行动去爱护长辈。同时,他也会得到长辈的爱,长辈总会把最好的财富都留给他,为他添加福气。

什么是孝道,孝分,小孝,中孝,大孝还有大大孝吗

孝顺父母是天下儿女天经地义的职责,但是孝顺有小孝顺、中孝顺、大孝顺之分。

善事父母为孝。让父母衣食无忧是孝父母之身。让父母精神快乐是孝父母之心。让父母愿望实现是孝父母之志。让父母智慧增长是孝父母之慧。孝身是小孝,孝心是中孝,孝志是大孝,孝慧是大大孝。

小孝顺:整天围着父母转,给父母端饭洗脚,父母一发话,就诚惶诚恐地执行父母的意志。

中孝顺:自己先解决好自己的一系列问题,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大孝顺:事业有成,让父母为你而自豪和骄傲。

超级孝顺:积累功德,然后把自己的功德转让一部分给父母,让父母从此脱离轮回之苦,永享人生和生命乐趣。

孝顺父母的意义:

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可说是功德巍巍,在《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曾以七种比喻来说明父母恩德深重,难以报答:

一、肩担父母,绕须弥山,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二、遭饥馑劫,脔割碎坏,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三、手执利刃,剜眼供佛,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四、刀割心肝,血流遍地,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五、百千刀戟,刺于己身,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六、打骨出髓,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七、吞热铁丸,遍身焦烂,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扩展资料: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

一般的人对父母甘旨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才是最无上的至孝。所以,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列三点:

一、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

二、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始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三、孝顺必须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顺应从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本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孝道

孝顺分为三种?

一、事亲,二、奉养,三、行善。事亲是指侍奉自己的父母,奉养是指侍奉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行善是指修行佛法、大乘经典,这三个方面都是孝顺父母。孝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侍奉父母,第二种是侍奉祖父母,第三种是侍奉外祖父母、曾祖父母,这三种孝顺是我们中国人的孝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的文化非常注重孝顺,我们中国人的孝顺,是一种礼貌的孝顺,是对父母的孝顺。为什么呢!因为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我们应该侍奉父母,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所以我们要侍奉父母。第三种是侍奉曾祖父母、高祖父母,我们要把这种孝顺扩展到自己的高祖父母、曾祖父母,这就是我们中国孝顺的三种。

庄子把“孝顺父母”分为6个等级,那么“孝”都有哪些标准呢?

孝,一种传统美德。在我国古代,孝就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出现了,并且一直流传至今,甚至是有的朝代的统治者更是以孝治天下,还同时也被古代的读书人热烈推崇。在古代的统治者看来,一个人如果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那么他也一定会是一个很忠诚的人,因为有一个词就叫做“忠孝”。关于孝的还有一本著作《孝经》,还被儒家奉为经典,而且儒家推崇的八种品行中孝更是排在了第一位。而我们要是想知道孝到底有哪些标准,不如先看看古代的圣人们是如何定义“孝”。

孔子。孔子把孝分成了两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是在物质层面,第二个等级是在精神层面。处于第一个等级的人,通常都是那种认为我们只要给予了父母足够生存的物资,但是在平时却依旧对父母大呼小叫,他们通常都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孝顺了。但是这种在孔子看来,这种根本算是孝顺,因为有的人平时也会饲养一些小动物,而这些小动物平时也是只给物资,那么这两者根本没有任何的区别。处于第二个等级的人在孔子看来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抚养孩子长大,最开心的莫过于孩子能够发自内心的感谢自己。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第一个等级,但是第二个等级却做不到,因为他们不能够发自内心的感谢父母,不能在平时和颜悦色的面对父母。

庄子。庄子把“孝”分成了六个等级,其中前两个等级跟孔子差不多,后面的四个等级也是在孔子的两个等级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于是他就把道家的思想融入到了他划分孝的等级中去了。比如,庄子认为孝的最高等级就是可以在做到孝顺的时候,让天底下的人忘记了我们的孝顺。这个意思就是说,让天下人觉得我们孝敬父母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孝的标准。了解了两个圣人对于孝的等级的看法之后,我们可以总结出孝有哪些标准:不仅要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同时平时也要做到可以和颜悦色的面对父母可以发自内心的感谢父母,并且能让人觉得子女孝敬父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什么是孝道,孝分,小孝,中孝,大孝还有大大孝吗

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只于孝顺父母而已,孝顺父母只是孝道的开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广至德章·第十三》:“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论语》中,子夏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晚辈长保恭敬和悦的神色是最难做到的(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孝”字在《论语》中,一共见于14章。其中为孔子所言,且与孝的定义有关者,共有5章。道家《庄子·天运》孝的观念:“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另外孝顺还可以推广为一般对年长的人的尊敬和顺从,比如对媳妇对公婆的孝顺,对长辈亲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顺等。

莲华大师的观点,孝分为哪三点?

莲池大师认为孝分三等:

下等孝顺:奉养双亲,免于饥寒。

中等孝顺: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上等孝顺:为父母说法开慧,往生佛国,永离三途。

人有24孝,分别是哪24孝

以下是24孝: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

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二十四孝,讲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鲁迅先生当年曾经点评过二十四孝图,他说,有些故事可以勉强效仿,有些照着做,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还有的,会让人非常反感。

孝敬父母的28种方式孝顺方法

孝顺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孝敬父母的方式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孝敬父母的28种方式资料,欢迎阅读。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便轻而易举地换来了两个人对你一生的细心呵护。

  然而,时光荏苒,转眼他们就两鬓斑白,于是,很多人会一边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边把孝顺这件事儿压到思维的某个角落,只在某个不经意间才会想起。

  尽孝难道真的就很难吗?以下这28件事情都是回报父母的有效方式,纵使你一无所有,只要能做到其中的三条五句,也能赚得父母眉飞色舞、开怀大笑。

  1、记住父母的生日,生日当天送上生日礼物,或亲口说我爱你、我想你。条件允许,给他/她开一个生日party。

  2、常回家看看,如做不到,那就一周打二次以上电话吧!

  3、每年或每两年带父母去做一次体检。

  4、经常给父母拍照,尤其是带女朋友或者有宝宝时。

  5、认真回父母的短信,不要因父母啰嗦而表现出烦躁。

  6、带父母去旅游。

  7、帮单身父母找一个老伴。

  8、常和父母谈心,谈谈你的工作、新认识的朋友。

  9、食物要炖得热的,软烂的,中老年人脾胃虚弱,不易消化。

  10、寒湿省份,给父母常备暖宝宝、保暖鞋、羊绒裤等保暖用品。

  11、学习一些养生之道,教会父母。家中常备常用中成药,如板蓝根、金匮补肾丸等。另备热水袋、刮痧板、拔火罐、按摩椅、足浴盆等保健产品。

  12、常带爱人回家,如无,适龄男女给父母一个远期规划。

  13、每年帮父母洗一次脚,或者捶一次背,梳一次头,剪一次指甲,回味父母曾经为我们所做的事情。

  14、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亲手给他们做一二道菜。

  15、解决父母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条件允许,给父母备足零花钱,每年亲手帮父母选一二套新衣,让他们穿的舒服体面。

  16、准备录音笔或DV,聆听父母往昔的 故事 ,记录今日的笑容,给自己留点温馨的回忆。

  17、父母若生病,须知亲情第一,工作事情第二,生病期间,凡事须亲力亲为,悉心照顾,切不可生嫌恶之心。疾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18、重要节假日在他们的身边,重要的决定要让他们知道。

  19、中老年人都比较小气,倾听他们的牢,解开父母的心结。

  20、不要对父母指手画脚,不要给父母脸色看,不顶撞父母,不辱骂父母。

  21、如有婚嫁,夫妻相敬如宾,纵使吵架,也得避开父母,老人最忌家庭不和。

  22、如有婚嫁,夫妻另一方须对老人包容、尊重和真心爱护,夫妻双方互相尊重,莫让老人担心,莫让老人生气,莫伤老人心。

  23、给父母购买合适的 保险 。

  24、帮助父母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哪怕是坐坐飞机,看看大海,爬爬长城这样的念头。

  25、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锻炼身体。

  26、带父母看一场电影,唱一次卡拉OK,带他们体验一次新时代的高科技。

  27、无条件支持父母的业余 爱好 ,尊重父母的选择和决定。

  28、爱所有的人。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此乃大孝。

  孝顺父母 方法

  一、听言受教,不做顶撞

  子女对父母的教导应虚心接受,遵於他们的教导。所有的劝阻告示也应严谨看待,时时牢记心怀,不违背叛逆,不做顶撞,凡事与父母商讨,尊敬他们。

  二、衣食住行,皆要齐全

  父母衣物,三餐食物,房子住宿,交通车辆皆要安排齐全,不可让父母挨饿受冻,遭风雨侵袭,身为子女的应当时时关怀父母的基本要求,生存条件,不让他们担忧难过。

  三、日常生活,当要照顾

  父母日常生活,点点滴滴当要谨慎周全,一切应尽心尽力,马虎不得,让父母无忧无烦,安然舒适过享晚年,子女应体母意,时刻守候身旁,尽忠尽孝。

  四、物质关爱,精神关爱,缺一不可

  物质满足父母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关爱、呵护却远远超於这一切,父母至老年时,物资需求反为次要,心灵难免需要子女的慰问关心,所以两者路都有其重要性。

  五、出门返家,都要交代

  子女出门远行难免会使父母担惊害怕,所以在有事离家出门时,皆应礼貌知会父母一声,让其知道你的行踪,身在何方,不让他们为子女烦忧难过。

  六、品性兼顾,父母不忧

  子女在家孝顺,出外也必须自修个人品德,在待人接物方面更须时时提升自己,温文有礼,对人尽忠尽义,做个顶天立地之人,让父母引以为骄。

  七、兄弟相爱,父母欢心

  兄弟姐妹应相亲相爱,有事互相帮忙相助、不妒忌、不埋怨,时时以手足之恩而互待之,不争不闹,父母欢喜开心,一家也乐融融。

  八、遵命办事,有商有量

  父母之命应温色接受,万事都可与父母商讨,无命不可自专权,凡事要体谅父母的用意,遵父母之命,万事以父母为先,爱护他们。

  九、已立立人,爱国爱众

  子女应在适当时候向自己的孩子教导孝顺,自身做到后,进一步推广到社会,做他人的标杆榜样,并爱护自己的国家,为国尽忠,为世界的众生付出,达至万国一家,天下太平的理想。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佛教认为孝顺有不同的层次:一般的人对父母财、物奉养,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颠倒,永断三途(1)之苦,是为大孝;视三世一切众生皆是我父我母,尽一切力量,使之解脱生死轮回,离苦得乐,才是最无上的至孝。所以,克尽孝道,应该注意下列三点:

  (1)孝顺必须是长期的,不是一时的:父母以毕生岁月为我们辛苦奉献,我们即使不能终身膝下承欢,也应该长期供养,使无所缺。

  (2)孝顺必须有实质的,不是表面的,约有五样:一是饮食,二是衣服,三是起居,四是疾病,五是悦亲。孝顺父母必须解决父母实际需要,不仅在衣食住行上无虞匮乏,在生老病死上有所依靠,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和乐,心理上的慰藉。

  悦亲是养亲第一要诀。使父母常生欢喜心,可以增进他们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顺逆,总应该克制感情以悦亲为主。于‘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这是孝父母应该有的态度,所以父母若是信佛的,儿女们更应当推父母的爱敬,而敬佛学佛,这才是好儿女啊!

  故印光大师教导我们:‘汝已娶妻,当常以悦亲之心为念。夫妻互相恭敬,不可因小嫌隙,或致夫妻不睦,以伤父母之心。中庸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盖言夫妻,兄弟和睦,则父母心中顺悦也。现为人子,不久则又为人父。若不自行悦亲之道,必生忤逆不孝之儿女。譬如瓦屋檐前水,点点滴滴照样来。光老矣,不能常训示汝。汝肯努力尽子道,则便可以入圣贤之域。将来往生西方,乃汝所得之法利也。’(《(续)复周法利书二》)

  就是家常的菜蔬,只要咸淡得宜,生熟中节,不敢潦草,然后敬奉,略有好食,先进父母;至于自己,粗粝俱不计较。要奉得父母欢喜,就是尽心。大约年老的人,脾胃自然虚薄,饮食难得消化,进的食物,须要炖得热的,软烂的,香美的,方才有益。凡是生冷粘腻坚实难化之物不可与食。食不可过饱。这饮食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衣服的事,只要冷暖合宜,奉得父母欢喜,就是尽心。大约年老的人,气血自然衰弱,身体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热先就怕热。冬月衣服内棉花,每年要换新的,去旧的。薄棉袄要做两件,秋冬来渐渐加添,春暖时渐渐减去。霜冷之月,若有暖气轻裘,固是上等,如不能的,就是布被布衣,只要温暖。至于晚间,宜将热水袋,放于被内。再如夏月夏衣,须要凉爽;凡有汗者,频频换洗。这衣服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疾病的事,为子女者,须要加意调摄小心扶持,请名医专家用药。病中煎制汤药,进奉饮食,切不可生一个懈怠的心。只想你在幼小的时候,有了疾病,为父母的,不知替你调理了多少,你今日可有不尽心的理!父母有病,万一弄污床褥,为子女者,俱要勤勤洗换,切不可生一个嫌恶的心。只想你在怀抱中,便溺粪污,为父母的,不知替你洁净了多少,你今日岂可有嫌恶的理!这疾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其行住坐卧,俱要照管扶持。只要得父母安稳自在,快活过日,就是尽心了。这起居调理,为子女者,俱要放在心上!

  (3)孝顺必须能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孝顺应从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扩充到社会大众,乃至无量无边众生,使之解脱生死轮回,离苦得乐。

  世尊(2)在《无量寿经》里,恳切地告诉我们:‘人在世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又说:‘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又说:‘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又说:‘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着,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世尊在《善生经》里又说:‘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命寿以尽,舍故当受新。各追所作行,无际如车轮’ 。所以大慈悲的世尊,指示我们念佛,使我们到达极乐世界,解决这人生的缺憾。我们应该劝父母念佛,把父母从苦海里度到净土,这才是真正彻底的报恩啊!

  我们只要记着:要知父母恩,只看自己怎样养儿育女;要求子女孝顺,必先自己做到孝顺父母。

  我们用什么方式来孝敬父母

  当今社会谁都忙忙碌碌,可在忙碌之余我们总想着如何来孝敬自己的父母。由于社会的分工不同或是工作的特殊性所致,不能如愿天天守候在父母的身边,如何来孝敬父母便是摆在年轻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妨通过以下方面来完成我们的夙愿,让您的父母从此不再孤单、寂寞、忧愁!

  定期打个电话:作为在外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年青人这个方式特别适用。

  由于各自的情况不同,不能到家看望父母和亲朋好友,及时定期的打个电话和父母聊聊天,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担心什么,又有什么让他们不愉悦的事情。通过聊天得到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慰。进入老年阶段的父母由于家底薄,身体透支大,时不时会受病痛折磨。可是老人为了不让子女担心,却总在报着平安无事。有的甚至刚做了一个手术,子女都有不知到的情况,尤其是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及在大型企业工作的子女,还有难以请假的单位比较常见。父母怕子女分心,只能受着伤痛,带着年迈的心情度过日夜。设想,假如我们老了的那一天会有多么孤单?父母给孩子的爱和关心是无限的、真正的、无私的。可是作为子女给父母的却再有限不过了,父母无论在何种艰难困苦的环境都会把孩子放在第一,省给孩子吃、让给子女穿,为了子女的幸福不遗余力去争取。他们牺牲了自己的若干若干,也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大的幸福美满,然而孩子却有时为自己的一时幸福“瞒父骗母”。试想又有多少年青人在恋爱的初期甚至同居了会如实禀报父母呢?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爱情离家出走,离开日夜牵挂他们的父母,这些真的不应该出现。爸爸妈妈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真的很不容易,到了现在该让老人家有一个好的心情、好的身体,学会定期打个电话,让父母有一个心灵依靠,有一个诉说衷肠的机会,不再让老人在孤单和寂寞中度过余生。在我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位退休的外交官,老俩口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自理,吃饭都要有单位的老同事帮忙送,就是不愿意告诉在美国的儿子,说是怕孩子耽误学业,影响工作。自己的吃饭都成问题了,还考虑着孩子,都说养儿能防老,有这样的情况一怪父母,二怪子女。一不该父母不能让子女知道身体的不适,不给孩子的关心和孝敬机会,不让子女尽应有的义务;二不该作为子女不能太粗心大意,一定要学会关心父母的身体。还有一位军人的妈妈,她五十三岁的年龄从辽宁鞍山来北京看病,跑了五六家医院查出颈椎病、二尖瓣返流、腰椎间盘突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失眠、健忘症等疾病。健忘到刚说一句话就不知到是自己说的,刚告诉她干什么便会忘掉应该干什么,心身痛苦难当。就是这样的一位妈妈,她的儿子却是军队医院的一名军医。她说怕儿子知道了担心,害怕影响工作,还不如一个人来北京看病,不给儿子添麻烦。多么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妈妈啊!可是做子女的应该有所察觉妈妈的身体的健康状况及心理状况,有必要进行适当关心,尽一下应有的孝心。不能在父母不能动了再去尽孝,那时父母已经感觉不到这种幸福快乐,不能等父母不在的时候会伤心欲绝,因为尽孝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父母年年都在变老,我们每天都在成长,为了不留后悔和遗憾,一定养成定期打个电话聊聊天、叙叙旧。不让父母有孤单感、寂寞感,让他们安享晚年。

  挤时间回家看看:无论是在外地创业工作或和父母同在一城的人们都会面临着这个问题。身在外地的年青人逢年过节尽量要挤时间回家看看父母。人们总在感叹一年的光景变得很快就会过去,父母就是在我们不断的感叹中变得衰老。趁着老人还能守望着这种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创造机会回家和父母团聚,和老人畅谈过去,展望未来,让父母永远带着快乐、满足、幸福的新去面对每一天,这应该是做子女的责任。千万不能以单位工作忙、脱不开身等理由错过每次与父母团聚的机会。或许有些爱面子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功不成名不就,回去了没啥说的。其实父母不在乎你挣多少钱,当多大官,只要孩子平安、幸福就是最大的心愿。回家时要回忆儿时父母对你的叮咛,投其所好买些小礼品以表心意。记得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妈妈曾几次和我说:“当你长大了出门时,回来什么不用买,给我买些点心就行了”。从儿时起我就想一定记住妈妈的这句话。现在每次回家除了买些 其它 必需品外还必定买些点心,就连妻子都主动去帮我做这项工作,以完成自己的心愿。爸爸喜欢茶叶,每次就给他带些特别喜欢喝的茶叶,也满足一下父亲的愿望,有吃有喝,老人很自在很满足。我们从儿时到现在,父母投入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一定要在老人家还清醒的时候让他们享受这种幸福。如果有一天他们生病了,躺在床上,你连一起围坐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了,如果不能说话了,就连亲密交流的机会也尽无了。到那时候只能两眼含泪,那种辛酸,那种后悔,只有经历到的人才能体会到。所以说我们不能再留后悔和遗憾,把“尽孝在父母明白时”这句话始终记在心间,你做到了这一点就会感到比什么都幸福。另外,尽管回家几天,可有的人急于应酬也陪不了父母几时,尤其是作为儿子的比较普遍。试想回家整天喝的酩酊大醉后父母除了无奈还能有什么感慨呢?老人家既心痛又难受,无奈的是回家应酬不断不能清醒的交流;心痛的是不忍心你酒后对身体的伤害。所以回家后尽量多陪陪父母,少一次应酬,多一次交流。只要你和谁能说的开,周围的朋友都会理解的,会让你和父母多团聚的。女孩子在这方面做的很好,真正起到了“小棉袄”的作用。但奉劝未婚女孩不要为了自己的恋爱忽略了和父母的温存,找各种不回家的理由。一旦结婚就很难随愿过节回家了。因为有了双方的父母了,时间的冲突、两人的心理冲突交织在一起,无法订妥去谁家探亲。所以趁现在还方便时多创造机会去和父母交流、团聚,要对得起“小棉袄”这个尊称。

  学会勤请示勤汇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越发觉得自己的头脑那么清晰。越是在这个关头,我们做儿女的更不应该让他们有失落感。有的父母总在说“我们老了,不中用了,孩子的事情都不和我们讲了,都长大了…”尽管是实话但也带着几分伤感。越是在这个时候,老人越是想听听儿女的心事,越想支支招,企业经营老人不懂,但可以在儿女情长之事请他们参与。假如你什么都不和老人说,交流的话便越来越少,距离越来越大,兴趣点越来越局限,老人就越发感觉到孤独。现在父母老了,当儿女的老的时候那种孤独感你还想尝试吗?所以平常和父母讲些有趣的事、家里的事、过去的事,不但能勾起老人的回忆,多几分温馨之余还防止老人患老年痴呆症,何乐而不为呢?我遇到一一位部队首长,年近九旬了大脑仍然事思维敏捷。原来是他的女儿有时间就给他读书读报,还把单位的事告诉他请老人分析并帮忙出个“注意”,其实女儿都处理好了,只不过是让老人锻炼思维能力,预防痴呆而故意做出的。我们也不妨在老人最需要关怀的时候用各自的聪明才智去尽一份应有的责任和孝心。愿普天下的父母永远幸福、安康!

儒家经典认为孝有三个层面,分别是什么?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在儒家经典里,孝分了三个层次:最低的层次或者说底线就是赡养父母,即“能养”,给父母日常所需所用,主要是物质上的供给,保证父母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没有所缺和不便。再高一个层面的孝,就是“不辱”,从字面来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也就是儿女不侮辱、辱骂父母,不冲撞责备父母;另一种是间接的,不做令父母感到羞耻的事情,不羞辱父母的名。两个方面体现出的含义就是处处让父母得到该受的尊敬和好名声。最高的层次是“尊亲”,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也就是光宗耀祖,通过自己在事业或仕途的成功,声名显赫,让父母的名也同得荣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