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個拼音字母

來源:趣味經驗館 1.26W

27個拼音字母

漢語拼音方案的拼音字母數量是

A.28個

B.26個

C.27個

答案是:

B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26個拼音字母表

漢語拼音字母表及其名稱音:(大寫)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小寫)a、b、c、d、e、f、ɡ、h、i、j、k、l、m、n、o、p、q、r、s、t、u、v、w、x、y、z。

韻母表:(24個)1、單韻母:a、o、e、i、u、ü、(6個)。

韻母表:(24個)1、單韻母:a、o、e、i、u、ü、(6個)。

鼻韻母:an、en、in、un、vn、ang、eng、ing、ong(9個)。

26個拼音字母表

漢語拼音字母表及其名稱音:(大寫)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小寫)a、b、c、d、e、f、ɡ、h、i、j、k、l、m、n、o、p、q、r、s、t、u、v、w、x、y、z。

韻母表:(24個)1、單韻母:a、o、e、i、u、ü、(6個)。

韻母表:(24個)1、單韻母:a、o、e、i、u、ü、(6個)。

鼻韻母:an、en、in、un、vn、ang、eng、ing、ong(9個)。

拼音字母有哪些?

漢語拼音字母共26個。

分別是: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一、韻母表 

單韻母  a[阿] o[喔] e[鵝] i[衣] u[烏]  ü[迂] (上邊有兩點讀於)

複韻母  ai[哀] ei[唉] ui[威] ao[奧] ou[歐] iu[由] ie[耶] üe[椰] er[兒]

前鼻韻母 an[安] en[恩] in[因] un[温]

後鼻韻母 ang[昂] eng[摁] ing[英] ong[雍]

二、團體認讀音節: chi shi yi wu yu yin yun ye yue

三、聲母表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訥]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資]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詩]

y [醫] w [巫]

擴展資料

發音口型:

a:發音時,嘴脣天然張大,舌放平,舌頭中心微隆,聲帶抖動。

o:發音時,嘴脣成圓形,微翹起,舌頭向後縮,舌面後部隆起,舌居中,聲帶抖動。

e:發音時,嘴半開,舌位靠後,嘴角向雙方睜開成扁形,聲帶抖動。

i:發音時,嘴微張成扁平狀,舌尖抵住下齒齦,舌面舉高,靠近上硬齶,聲帶抖動。

u:發音時,嘴脣攏圓,凸起成小孔,舌面後部隆起,聲帶抖動。

ü:發音時,嘴脣成圓形,靠近閉攏,舌尖抵住下齒齦,舌面前部隆起,聲帶抖動。

b:發音時,雙脣緊閉,障礙氣流,然後雙脣倏忽攤開,讓氣流衝出,讀音輕短。

p:發音時,雙脣緊閉,障礙氣流,然後雙脣倏忽攤開,氣流迸出成音。

m:發音時,雙脣緊閉,舌後縮,氣流從鼻腔出來,打開嘴,聲帶抖動

f:發音時,上齒觸下脣構成窄縫,讓氣流從縫中擠出來,磨擦成聲。

d:發音時,舌尖抵住上牙牀,憋住氣流後倏忽攤開,氣流從口腔迸出,爆發成聲。

t:發音時,舌尖抵住上牙牀,憋住氣後,倏忽脱離,氣流從口中迸出。

n:發音時,舌尖抵住上牙牀,氣流從鼻腔經由過程,同時衝開舌尖的障礙,聲帶抖動。

l:發音時,嘴脣稍開,舌尖抵住上牙牀,聲帶抖動,氣流從舌尖雙方流出。

g:發音時,舌根前部抵住軟齶障礙氣流,讓氣流突破舌根的障礙,爆發成音。

k:發音時,舌根前部,抵住上軟齶,障礙氣流,讓氣流突破舌根的障礙,迸發成音。

h:發音時,舌根舉高,靠近軟齶,構成窄縫,氣流從縫中擠出,磨擦成音。

j:發音時,舌尖抵住下門齒,舌面前部緊貼硬齶,氣流從窄縫中衝出,磨擦成音。

q:發音時,舌面前部貼住硬齶,氣流突破舌根的障礙,磨擦成音。

x:發音時,舌尖抵住下門齒,舌面前部舉高靠近硬齶,構成窄縫,氣流從縫中擠出,磨擦成音。

zh:發音時,舌尖上翹,抵住硬齶前部,有較弱的氣流衝開舌尖障礙,從縫中擠出,磨擦成音。

ch:發音時,舌尖上翹,抵住硬齶前部,有較強的氣流衝開舌尖障礙,從縫中擠出,磨擦成音。

sh:發音時,舌尖上翹,靠近硬齶前部,留出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磨擦成音。

r:發音時,舌尖上翹,靠近硬齶前部,留出窄縫,嗓子用力發音,氣流從窄縫中擠出,磨擦成音,聲帶抖動。

z: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門齒背,障礙氣流,讓較弱的氣流衝開舌尖障礙,從窄縫中擠出,磨擦成音。

c: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門齒背,障礙氣流,讓較強的氣流從縫中擠出,磨擦成音。

s:發音時,舌尖靠近上門齒背,留出窄縫,氣流從舌尖的窄縫中擠出,磨擦成音。

y:發音時,嘴微張成扁平狀,舌尖抵住下齒齦,舌面舉高,靠近上硬齶,聲帶抖動。

w:發音時,嘴脣攏圓,凸起成小孔,舌面後部隆起,聲帶抖動。

ai:發音時,先發 a 的音,然後滑向i,氣流不中綴,讀音輕短。

ei:發音時,先發 e 的音,然後滑向i,氣流不中綴,嘴角向雙方睜開。

ui:發音時,u 的發音輕短,然後滑向 ei,嘴形由圓到扁。

ao:發音時,先發 a 的音,然後舌尖後縮,舌根向上抬,嘴形攏成圓形,悄悄的滑向 o。

ou:發音時,先發 o 的音,嘴脣漸收攏,舌根舉高,口型由大圓到小圓。

iu:發音時,先發 i,然後向 ou 滑動,口型由扁到圓。

ie:發音時,先發 i,再發e,氣流不中綴。

üe:發音時,先發 ü 的音,然後向e滑動,口型由圓到扁。

er:發音時,舌位居中發 e 的音,然後舌尖向硬齶捲起,兩個字母同時發音。

an:發音時,先發 a 的音,然後舌尖逐步抬起,頂住上牙牀發n的音。

en:發音時,先發 e 的音,然後舌面舉高,舌尖抵住上牙牀,氣流從鼻腔泄出,發n的音。

in:發音時,先發 i 的音,然後舌尖抵住下門齒背,舌面漸至硬齶,氣流從鼻腔泄出,發n的音。

un:發音時,先發 u 的音,然後舌尖抵住上牙牀,接着發n的音,氣流從鼻腔泄出。

ün:發音時,先發 ü 的音,然後舌頭上抬,抵住上牙牀,氣流從鼻腔泄出,發n的音。

ang:發音時,先發 a 的音,然後舌根抵住上軟齶,氣流從鼻腔泄出,發後鼻音尾ng的音。

eng:發音時,先發 e 的音,然後舌尖抵住下牙牀,舌根後縮抵住軟齶發ng音,氣流從鼻腔泄出。

ing:發音時,舌尖觸下齒齦,舌面隆起至硬齶,鼻腔共識成聲。

ong:發音時,先發 o 的音,然後舌根後縮抵住軟齶,舌面隆起,嘴脣攏圓,鼻腔共識成聲。

拼音字母有多少個?

一共有26個拼音字母。

聲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3個

韻母(24個):包括 單韻母:a o e i u ü 6個

複韻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9個

前鼻韻母:an en in un ün 5個

後鼻韻母:ang eng ing ong 4個

整體認讀音節:16個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g yun ying

漢語拼音順序表: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拓展資料

1.漢字拼音的由來

1815年到1823年之間,在廣州傳教的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了一部《中文字典》,這是最早的漢英字典,字典中用他自己設計的拼音方案來拼寫漢語的廣東方言,實際上是一種方言教會羅馬字。

接着,在其他的方言區也設計了不同方言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其中廈門的“話音字”1850年開始傳播,僅在1921年就印刷出售五萬冊讀物,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前,大約還有十萬人左右使用這樣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其他各地的方言教會羅馬字,在南方的通商口岸傳播,主要用來傳教。

1867年,英國大使館祕書威妥瑪(ThomasF.Wade)出版了北京語音官話課本《語言自邇集》,他設計了一套拼寫法,用拉丁字母來拼寫中國人名、地名和事物的名稱,叫做“威妥瑪式”。

1931年到1932年間,有兩個外國傳教士提出了“辣體漢字”,這是一種根據《廣韻》設計的、以音節為單位的漢語拉丁字母文字,同音字幾乎都有不同的拼寫法,拼寫的是方言。這些用拉丁字母拼寫漢字的方案,為以後的漢語拼音運動提供了經驗和基礎。

2.漢語拼音字母發音

平舌音(3個): zi ci si

翹舌音(4個):  chi shi ri

三拼音節:ia ua uo uai iao ian iang uang iong

零聲母音節: a ai an ang ao e ê ei en eng er o ou

標調規則:有a別放過,沒a找o、e,i、u並列標在後,這樣標調準沒錯!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漢字拼音字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