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字的大怎麼寫

來源:趣味經驗館 1.41W
1. 初學毛筆字到底要寫多大的字

寫字大小很重要嗎?對初學來説很重要。即便是入門之後,也別寫太多大字。

毛筆字的大怎麼寫

那麼有人會問:1、為什麼不要多寫大字?2、多麼大叫大字?3、平常寫多大的字才合適?

答案:

1、之所以不要多寫大字,是因為大字運用的主要是肩膀和手臂——的肌肉。而我們認為點畫的質量主要依靠腕部經筋的彈性生成。長久使用肩臂動作寫字,會形成勻速運筆的毛病。腕部彈性所導致的急起、急停動作會慢慢模糊掉。那麼久而久之,點畫質量會下降。我們現在展覽看到的大多是大字,所以誤認為學書法就是寫大字,剛上來就要寫一平尺見方的字。這是因為,很多老師認為初學尤其是兒童的肌肉系統尚不穩定,因此無法掌握小字的精細運筆動作。寫大字容易見到成效,老師和家長都高興,至於孩子高興不高興估計沒人在意。

2、其實古人很少寫大字(順便註解一下,我所認為的古人,就是清朝以前出生的人),經典作品沒幾個是大字寫成的。最早的甲骨文大概跟紅豆差不多大,我這樣的近視眼,半米之外都看不清楚。漢代日常的字比甲骨文大不了多少,一般一公分以內。唐代的字比較大了,估計有三公分左右,最大的有五公分左右了,跟我們的銀行卡差不多大。也就是説,古典時期書法大字的概念,就是五公分見方的字。

3、那麼我們練習的時候寫多大的字?答案是:越小越好。但這個答案顯然有點不切實際,因為——當前紙和筆的質量不足以支持我們寫小字。我們也就是寫得比原作大一倍左右就成,最多大兩倍。如果再放大,就不是臨摹是創作了。既然古典書法一般是二到五釐米見方,那麼我們一般把字控制在十公分以內的格子裏面。儘量縮小臨作與原作的大小差異,因為這涉及到動作的分解和還原。

2. 毛筆字的一怎麼寫

毛筆字的一寫法如下:

拼音:yī,注音:一,部首:一部,部外筆畫:0畫,總筆畫:1畫,五筆:GGLL,倉頡:M

鄭碼:A,四角:10000,結構:單一,電碼:0001,區位:5027,統一碼:4E00,筆順:一

釋義:

1、數名,最小的正整數(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壹”代)。

2、純;專:專一。一心一意。

3、全;滿:一生。一地水。

4、相同:一樣。顏色不一。

5、另外的:蟋蟀一名促織。

6、表示動作短暫,或是一次,或具試探性:算一算。試一試。

7、乃;競:一至於此。

8、部分聯成整體:統一。整齊劃一。

9、或者:一勝一負。

10、初次:一見如故。

11、中國古代樂譜記音符號,相當於簡譜中的低音“7”。

擴展資料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一陣[yī zhèn]

(~兒)數量詞。動作或狀況持續的一段時間。

2、一舉[yī jǔ]

一種舉動;一次行動。

3、一總[yī zǒng]

(~兒)合併(計算)。

4、一帶[yī dài]

泛指某處及其附近地方。

5、一味[yī wèi]

副詞。單純地;一個勁兒地(多含貶義)。

6、一頭[yī tóu]

表示同時進行幾件事。

3. 毛筆字筆畫怎麼寫

這裏所説的“毛筆字”,是指按傳統法度書寫的毛筆字,而不是用毛筆隨意寫出的字。它是學習書法的第一階段。怎樣寫好毛筆字,是一個很複雜、很具體的大問題,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講透徹的,本文只是概念性地提示一些寫好毛筆字的基本要領。

要想寫好毛筆字必須掌握好筆法和字法。

首先是執筆。蘇東坡説:“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這裏介紹一般所用的“五指執筆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食指捏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裏鈎的作用;無名指的甲肉之際抵在筆桿內側,起着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握筆時要如古人所説:“令掌虛如握卵”,這樣便於運筆。學書要經常練習握筆、鈎回、推出和旋轉筆桿(加上腕的作用)練習畫直線和弧線。執筆的高低和是否懸腕、懸肘,由所書字的大小來決定,小字低執,枕腕;大字高執,懸腕;再大則需懸肘。

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提按。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隻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鈎),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

學寫字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需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説:“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按學習規律堅持臨池不輟,必然學有所成

4. 毛筆字怎麼寫

【毛筆字】基本要領

要想寫好毛筆字必須掌握好筆法和字法。

【執筆】

蘇東坡説:“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五指執筆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食指捏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裏鈎的作用;無名指的甲肉之際抵在筆桿內側,起着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握筆時要如古人所説:“令掌虛如握卵”,這樣便於運筆。學書要經常練習握筆、鈎回、推出和旋轉筆桿(加上腕的作用)練習畫直線和弧線。執筆的高低和是否懸腕、懸肘,由所書字的大小來決定,小字低執,枕腕;大字高執,懸腕;再大則需懸肘。

【字法】

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提按——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隻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鈎),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

5. 毛筆字一般寫多大呢

大小號主要依據筆頭和筆桿的尺寸來確定,有小楷筆(小楷)、中楷筆、大楷筆(中楷、大楷)、長鋒筆(行草)、長杆提鬥筆、抓筆(大字和特大字)等

一般來説,晉唐多用硬毫,宋之後羊毫又很風行,不過選用毛筆還需要以個人所習書體來決定:如果喜歡顏體、魏碑等體勢較肥的,以用厚鋒的羊毫便於表現;喜歡清勁瘦挺的歐體和瘦金體的,宜用硬毫或瘦鋒的羊毫為適當;如果喜歡行草字的,則以長鋒為宜;如果寫寬筆雄健的魏體字,可用短鋒及筆腹濃厚的羊毫筆。大小號主要依據筆頭和筆桿的尺寸來確定,有小楷筆(小楷)、中楷筆、大楷筆(中楷、大楷)、長鋒筆(行草)、長杆提鬥筆、抓筆(大字和特大字)等

毛筆按不同的分法,種類有很多,比如蘭竹、白雲、鶴頸等等;狼毫、羊毫、兼毫、紫毫等等。每一種裏面又有一些分法,單從外觀大小上來看,通常以大、中、小來劃分,也有一部分是按照一二三號劃分的。

6. 怎麼寫毛筆字

這裏所説的“毛筆字”,是指按傳統法度書寫的毛筆字,而不是用毛筆隨意寫出的字。

它是學習書法的第一階段。怎樣寫好毛筆字,是一個很複雜、很具體的大問題,不是一篇千字文所能講透徹的,本文只是概念性地提示一些寫好毛筆字的基本要領。

要想寫好毛筆字必須掌握好筆法和字法。 首先是執筆。

蘇東坡説:“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這裏介紹一般所用的“五指執筆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筆桿(適當高度),保證筆桿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筆的外側,既加強食指捏筆的力量,又發揮把筆往裏鈎的作用;無名指的甲肉之際抵在筆桿內側,起着把筆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無名指的指肚下部,輔助無名指把筆往外推。

握筆時要如古人所説:“令掌虛如握卵”,這樣便於運筆。學書要經常練習握筆、鈎回、推出和旋轉筆桿(加上腕的作用)練習畫直線和弧線。

執筆的高低和是否懸腕、懸肘,由所書字的大小來決定,小字低執,枕腕;大字高執,懸腕;再大則需懸肘。 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

所謂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點畫)的用筆方法。 提按。

筆按下去寫,筆劃就粗,提起來就細。就像人走路的兩隻腳,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交替一樣,筆在寫字的過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

惟其如此,才能產生出粗細絕不相同的線條來。 每寫一個筆畫,都有入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

入筆有“露鋒”法,順筆而入,使筆畫開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鋒法”,逆鋒入筆,橫畫欲右先左,豎畫欲下先上,使筆鋒藏在筆畫中,筆畫開端基本呈圓形。行筆要學會“中鋒用筆”,使鋒尖常在點劃中間運行。

為使筆畫有力度,還要學會澀勢用筆,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華。收筆有“露鋒”(把筆逐漸提出紙面,畫呈尖形,如懸針豎、撇、捺、鈎),有“藏鋒”(將筆尖收回畫中,如垂露豎,筆畫尾端呈圓形)。

結字又叫結體或間架結構。啟功先生曾指出,寫毛筆字一要把握間架結構,二要練好筆畫特點。

間架結構比點畫特點重要。間架好的字,筆畫特點不突出,也還順眼;反過來就不行了。

因此,認真研究並把握好字的結體規律十分重要。所謂“初學分佈,但求平正”。

學寫字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

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需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

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説:“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只要按學習規律堅持臨池不輟,必然學有所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