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丈毛尖獲獎

來源:趣味經驗館 3.3W

古丈毛尖獲獎

古丈毛尖是湖南省常德市古丈縣的一種名茶,曾經獲得過多項榮譽和獎項,包括:

1. 1999年中國茶葉博覽會金獎

2. 2005年湖南省第七屆茶葉品鑑大會特等獎

3. 2011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4. 2015年第十一屆“中國茶業杯”國際評比金獎

這些榮譽和獎項都證明了古丈毛尖在茶葉界的高地位和口碑。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古丈毛尖的品茗指南

1929年,古丈“綠香園”毛尖茶參加南京國民舉辦的西湖博覽會,獲得金獎,同年參加法國國際博覽會,榮獲國際名茶獎,從此開創了古丈毛尖品牌的先河。

1957年古丈毛尖榮獲西德萊比錫國際博覽會金獎。

1978年,湘西州首屆名茶評比會在大庸(今張家界)召開,古丈毛尖獲一等獎。

1982年商業部評選全國30大名茶時,古丈毛尖名列第九,入選中國十大名茶之列。

1983年被外經貿部評為全國優質出口產品。

1988年獲北京·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

1990年被列入北京第11屆亞運會指定產品。

1999年榮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並被評為“湖南名牌產品”。

2001、2002年連獲中日,韓國際名茶金獎。

2002年8月,古丈縣民族茶藝表演隊代表湖南參加“劉三姐杯”全國第一屆茶道茶藝大獎賽,獲優勝節目獎。

2005年被評為湖南十大名茶。

2007年,在日本靜岡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綠茶評比會上,古丈毛尖榮獲金獎。

2008年被評為中國綠茶高峯論壇金獎。同年,“古丈毛尖”被評為湖南省著名商標。

2010年4月,2010中華茶祖節·古丈毛尖萬人品評會在縣城體育廣場舉辦,第五屆“茶王杯”鬥茶會茶王評選,古陽鎮向春輝獲“金茶王”稱號。

2011年4月,2011中國(古丈)首屆茶文化節·古丈毛尖萬人品評會在縣城體育廣場舉辦,第六屆“茶王杯”鬥茶會茶王評選,雙溪鄉向先情獲“金茶王”稱號。

湘西有什麼特產?

酒鬼酒

1988年開始生產。此酒精澈透明,香氣優雅,酒體醇厚,回味悠長,尤以綿甜淨淨爽、落口舒適而見長,由著名畫家黃永玉精心設計的外形似捆口麻袋狀的紫砂陶瓶包裝,裝潢稀奇、大方古樸、雅緻,酒名風趣、新穎,為酒中之稀品、珍品。1988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89年獲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銀獎;1995年被世界名牌消費品認定認證為“世界名牌消費品”。

湘西產茶歷史悠久,唐朝溪州即以菜芽入貢,清乾隆皇帝曾欽點古丈貢茶,1957年在萊比錫世界博覽會上湘西古丈茶獲金獎;82年在全國供銷商品名茶評選會上,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85、86年連續兩年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金盃獎;88年11月又獲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牌獎,系湖南省高產優質名茶的典型代表。

毛尖

古丈毛尖茶索緊細園直、色澤翠潤、香高持久、滋味醇爽,耐沖泡、食後回甘生津,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湘西椪柑

種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全州總面積已發展到45萬畝,全州有20萬畝開始投產,總產19.5萬噸。農民收入2.1億元。基地內15萬農户平均收入1300多元,人均300元。產業化建設初具雛型。全州圍繞?柑支柱產業建立州縣兩級國有園8個、?柑研究所2個、營銷公司11家。

1998年瀘溪、柑獲湖南省優質水果評比金獎,1999年被國家認可為綠色食品並頒發證書。還在CCTV-2、湖南衞視、雲南衞視等發佈廣告,現瀘溪?柑已逐漸成為知名品牌。已成為湘西自治州農村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獼猴桃

湘西獼猴桃資源約佔湖南省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主要品種有“米良一號”和“古丈79―4號”。其營養豐富,除含有糖類、蛋白質、胡蘿蔔素外,還含有14種稀有元素,特別是硒元素含量高。“米良一號”由吉首大學生化學院石澤亮教授等科研人員花了12年時間利用野生獼猴桃資源雜交育成的優質高產美味獼猴桃新品種,“米良一號”先後獲國家“優質新產品獎”、農業部“希望獎”、湘西州“科技進步一等獎”,被農業部指定為全國重點推廣的優良品種。

菊花石

湖南省瀘溪縣菊花石,經地質、考古專家鑑定:菊花石礦產出在二疊系下統棲霞組上段,礦藏量豐富,由於其深灰色巖石中的天然白色花紋酷似秋天菊花,故而得名。瀘溪縣菊花石據查考,最初發現於清朝中末期,見於浦市鎮菊花石洞中,洞中天然菊花石花大而形美,呈球狀或半球狀開放。1999年12月20日,湖南省贈送澳門特區的珍品―巨型菊花石雕《龍球》其石料來之瀘溪浦市。一些菊花石珍品還遠銷東南亞、西歐、北美等10多國家,它們具有鬼斧神工般的形韻,銀菊爭妍,栩栩如生,每一件都是精雕細刻而成,使人愛不釋手。

扎染

鳳凰特產――薑糖採用祖傳祕方和民間工藝精製而成,有驅寒散熱,潤肺暖胃,化痰止咳之功效,經濟實惠,便於攜帶,是旅途中不可多得的地方特產、保健食品和饋贈佳品。來過鳳凰的人們都知道,鳳凰古城內到處都可見賣薑糖的作坊,隨時還可欣賞到鳳凰人制作薑糖的場面,可謂大飽眼福。

薑糖

鳳凰較出名的薑糖作坊有:劉氏薑糖、張氏薑糖、賈氏薑糖等,都各有特色。薑糖大致分由白糖、冰糖、核桃粉、薄荷再加少量姜製作的清淡味和較多姜、核桃粉、紅糖製作的濃香味。購買薑糖時要特別注意其保質期及包裝,散包裝的薑糖保質期為一至二天,如果要買回家或饋贈朋友就要選購包裝封密的薑糖,如採用錫箔包裝的,質保期為四個月;小包裝(有四個小袋)5元/包;禮品盒大包裝(40小袋)58元/盒。

苗族剪紙

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閒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羣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藴着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

苗族銀飾

苗族銀飾以其種類繁多、造型精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極具審美的“銀飾文化”。

苗族銀飾種類繁多,但從佩戴部位上劃分,大體可分為頭飾、胸飾、背飾三大類。頭飾有銀帽、銀盆、鳳冠、蘇山、髻簪、耳環、項圈等;胸飾有胸鏈、針筒、圍腰,外加手鐲、戒指等及披肩、腰帶等。苗族銀飾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韻味,許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曾經的信仰追求和生活習俗。

苗族刺繡

苗族刺繡種類很多,從色彩上分,大體上可分為單色繡和彩色繡兩種。單色繡以青線為主,刺繡手法比較單一,其作品典雅疑重,樸素大方;彩色繡用七彩絲線繡成,刺繡手法比較複雜,或平繡或盤繡或挑繡,多以自然界中的花鳥蟲魚或龍鳳麒麟為題材,刺繡成品色彩斑斕,栩栩如生,是鳳凰民族工藝品中的精品。

硃砂

鳳凰在漢代、三國、隋朝時屬辰溪縣,那時的辰溪縣內只有鳳凰產硃砂。鳳凰的硃砂礦發現史有一千多年,開採有四百多年,自古以來遠銷國內外。目前在茶田、茨巖一帶有汞礦開採。

硃砂礦物結晶奇特,單晶為菱面體,雙晶常呈主矛狀穿插。金剛光澤,鮮紅色,半透明,性脆,完好的硃砂晶體還是一種寶石,人稱朱寶砂。

硃砂的有用元素是汞,汞是自然界唯一的液態金屬,多用於化工、儀表、醫藥、工藝美術方面等。據地質學家證明,鳳凰富集有巨大的硃砂礦田,被中外科學家列為環軍太平洋硃砂富集成礦帶而令世界矚目。

罐罐菌

罐罐菌又名養巴菌和貓兒菌,屬真菌類。主要產於鳳凰北部的臘爾山台地,性喜温涼濕潤,農曆八月為生長旺季。它多生長於松樹、茶樹等雜木混交林中,表面為灰白、黃褐和黑色三種顏色,曬乾後均呈黑色,色澤光亮的為佳品。一般十斤鮮菌,可曬成幹菌一斤。罐罐菌味美鮮香,人稱山珍。你若在收穫季節來鳳凰旅遊,便可品嚐到罐罐菌的鮮味。平時也可買到加工曬乾後的罐罐菌。罐罐菌已成了鳳凰的著名特產。

娃娃魚

鳳凰娃娃魚以數量多、個體大為國內著稱,據《中國實業志》記載:“鳳凰娃娃魚,年收購120擔,每擔平均價為140元銀洋,總產值16800銀元。多運往廣東、廣西等銷售海外,獲利極大。”可見歷史上鳳凰娃娃魚就久負盛名。

娃娃魚,當地苗民俗稱獸魚,學名大鯢,為我國珍貴的保護動物。它身體肥大,身長而扁平光滑,頭大而圓,口寬眼小,尾扁長,有四股,叫聲像嬰兒啼哭。娃娃魚性喜陰涼,常年棲息於陰河深潭之中,多喜夜間覓食,有時爬上溪岸,為水陸兩棲動物。

由於鳳凰山多溪深,陰河溶洞多,因而最適宜娃娃魚生長。尤以臘爾山烏巢河、吉信冷水溪、沱江中上游等河流中最多。

板栗燉雞

板栗素亨有“乾果之王”、“鐵桿莊稼”等美稱,盛產於本境各山區。品種主要有大庸慄、油板栗、米板栗、毛板慄、旋慄(一種呈圓形的小慄)等。板栗果肉黃白,清香脆甜,營養豐富。板栗燉雞、鴨,別有風味。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説:“慄,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

板栗是鳳凰的一大土特產,尤以籽粒飽滿,果實肥厚顆大的烏油板栗為最佳。九月重陽,正是收摘板栗的時候,收回家的板栗選擇顆粒大,無病蟲害的板栗,將其放在通風透光的屋樑上晾乾。這時,將宰殺的兩斤左右的母雞(鴨)肉切塊,再將板栗籽煮熟後,拌以炒好的雞(鴨)肉火燉,將會是其味無窮,滿屋飄香。這時土鄉苗寨稀有的特殊菜譜。

古丈縣有什麼傳説故事啊,喜歡上一個古丈的苗族姑娘。 求全能人士給講幾個故事,我問她去,給分好多的

説古丈

一説古丈茶

“古丈毛尖”為全國十大名茶之一,暢銷原蘇聯及東歐各國以及日本和東南亞各國,飲譽中外。二説古丈人

扶貧司令彭楚政、將軍張顯柏,著名文學家蕭離、顏家文,畫家龍清廉,著名歌唱家何紀光、,世界級舉重冠軍龍玉玲、羅紅衞、陳初富等都是古丈人。

三説古丈山水

猛動河 棲鳳湖 坐龍峽 紅石林 都是好地方

風土人情直接鏈接http://ke.baidu.com/view/289190.htm#8

茶葉衝幾遍就沒有什麼用,可以倒掉了啊?

看你了,只要不喝隔夜茶,不喝涼茶,喝幾次你自己來。

中國是茶的故鄉,早在唐代以前,中國生產的茶葉便通過陸路及海運的方式遠銷各地。首先到達了日本和韓國,然後傳到印度和中亞地區。在明清時期,又傳到了阿拉伯增島。在17世紀初期,中國茶葉又遠銷至歐洲各國,很多上層社會的貴族、紳士都養成了喝茶的習慣。中國的共和中國的絲綢及磁器一樣,已經成為了中國在全世界的代名詞。

中國是茶的故鄉

中國是茶的故鄉,所以,中國人對茶真是再熟不過的了。無論是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儒、道、釋三教九流,還是挑夫販夫,無不與茶結下不解之緣。俗語常説:“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不僅內地人民這樣,邊疆少數民族也同樣好茶。北方遊牧民族好用奶茶,人民喜用酥油茶,南方少數民族愛飲鹽巴茶。可見,茶早已成為中國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茶之用,可為飲、為藥、為菜餚;茶之禮,上至宮廷茶儀,中至文人茶會、禪院茶宴,下至民間婚俗、節俗,無處不在。茶之法,自唐以降,代代完善,以至成為政權控制“番邦”的一大方略,曰“茶馬互市”。

茶從中國飄洋過海,香溢五洲。現而今,人們發現,“茶之路”在溝通中外文化所起的作用上,不比“絲稠之路”遜色。

過去飲茶可不像現在這樣簡單,古人飲茶有道,藝茶有術。中國茶文化中所體現的儒、道、佛各家的思想精髓,物質形式與精神理念、情操、道德、禮儀結合之巧妙,讓人歎為觀止。

陸羽和他的茶經

陸羽,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號桑 翁,又號竟陵子。生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復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門縣)。開元、天寶年間號稱唐朝盛世,國家富強,域內安寧。但陸羽一出生便面臨着種種不幸。據《新唐書<陸羽傳>》和《唐才子傳》記載,陸羽是個棄兒,自幼無父母撫養,被籠蓋寺和尚積公大師所收養。積公為唐代名僧,《紀異錄》載,唐代宗時曾召積公入宮,給予特殊禮遇。積公好茶,所以陸羽很小便得藝茶之術。

公元775年(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唐朝進入了一個不安的時期。二十四、五歲的陸羽隨着的難民離開故鄉,流落湖州(今浙江湖州市)。湖州較北方相對安寧。 陸羽自幼隨積公大師在寺院採茶、煮茶,對茶學早就發生濃厚興趣。湖州又是名茶產地,

陸羽在這一帶蒐集了不少有關茶的生產、製作的材料。為潛心研究和寫作,陸羽終於結束了多年的流浪生活,於上元初結廬於湖州苕溪。經過一年多努力,終於寫出了中國第一部茶學專著,也是中國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的初稿,時年陸羽二十八歲。公元763年,持續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平定,陸羽又對《茶經》作了一次修訂。他還親自設計了煮茶的風爐,把平定安史之亂的事鑄在鼎上,標明“聖唐滅胡明年造”,以表明茶人以天下之樂為樂的闊懷。

陸羽的《茶經》,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歷史、源流、現狀、生產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合性論著。它既是茶的自然科學著作,又是茶文化的專著。

《茶經》共十章,七千餘言,分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一之源,概述中國茶的主要產地及土壤、氣侯等生長環境和茶的性能、功用;二之具,講當時製作、加工茶葉的工具;三之造,講茶的製作過程;四之器,講煮茶、飲茶器皿;五之煮,講煮茶的過程、技藝;六之飲,講飲茶的方法、茶品鑑賞;七之事,講中國飲茶的歷史;八之出,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產茶盛地,並品評其高下,記載了全國四十餘州產茶情形,對於自己不甚明瞭的十一個州的產茶之地亦如實注出;九之略,是講飲茶器具何種情況應十分完備,何種情況省略何種:野外採薪煮茶,火爐、交牀等不必講究;臨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但在正式茶宴上,“城邑之中,王公之門”,“二十四器缺一則茶廢矣。”

最後,陸羽還主張要把以上各項內容用圖繪成畫幅,張陳於座隅,茶人們喝着茶,看着圖,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這與端來一瓢一碗,幾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總之,五、六、七三章集中反映了陸羽所創造的茶藝和茶道精神。煮茶過程不僅被陸羽藝術化,而且運用“五行”説強調煮茶應注意的水質、火候。茶用名茶至嫩者,精製封存以待用,不使精華散越。火用嘉木之炭,而忌膏木、敗株。水用山中乳泉,涓涓江流,離市之深井。煮茶講究三沸,還要欣賞其波翻浪湧的美妙情景。保其華,觀其色,品其味。

陸羽説:“天有萬物皆有至妙”,“所庇者屋,屋精極;所著者衣,衣精極;所飽者食,食與酒皆精極”,也就是説,衣食住行都要表現出高尚的審美追求。

茶俗 tea customs

自古中國就流傳着許多與茶相關的民俗傳説,千百年來,隨着時間的不斷推移,有的故事,已經湮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而有些,至今還為人們津津樂道!

雷響茶和罐罐茶

聚居在雲南省怒江的僳僳族有喝雷響茶的風習。其製法:先用一個能煨750克水的大瓦罐將水煨開,再把餅茶放在小瓦罐裏烤香,然後將大瓦罐裏的開水加入小瓦罐熬茶。五分鐘後濾出茶葉渣,將茶汁倒入酥油筒內,倒入兩三罐茶汁後加入酥油,再加事先炒熟、碾碎的核桃仁、花生米、鹽巴或糖、雞蛋等。最後將一塊有一個洞的放在火中燒紅的鵝卵石放入酥油筒內,使筒內茶汁作響,猶如雷鳴一般。響聲過後馬上使勁用木杵上下抽打,使酥油成霧狀,均勻溶於茶汁中,打好倒出趁熱飲用。

居住在中國西北部的回族,飲茶方式更是多種多樣,其中最奇特是喝罐罐茶。罐罐茶是用炒青綠茶為原料,經加水熬煮而成。煮茶時,先在罐子中盛上半罐水,放在小火爐上沸騰時,放入茶葉五至八克,邊煮邊拌,使茶、水相融,茶汁充分浸出。這樣經二至三分鐘後,再向罐內加水至八成滿,直至茶水再沸騰,即可傾湯入杯。由於茶汁濃,宜用小杯,當地人已習慣飲濃茶了。它具有“提精神、助消化、去病魔、保康健”的好處。

潮汕工夫茶

工夫茶的來源

工夫茶顧名思義,一是花時間,二是講究本領。它歷史悠久,據説是由福建的“小杯茶”演變來的。宋代,中國上層社會“鬥茶”之風盛行,誰家買得好茶,就要請客。賓客中有好茶或帶來媲美,或請來暗鬥。這種風氣逐步演變到茶農、茶商的試茶評茶。由於日日品茶,喝得太多也難受,就大杯改小杯而成為很濃的小杯茶,這就是工夫茶的雛形。潮汕是魚米之鄉,人們喜歡飲濃茶,“小杯茶”也由茶商傳入潮汕。日久天長,漸漸在茶具、茶葉和沖泡技術上越來越講究,形成了獨特的“潮汕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有一套玲瓏剔透的袖珍茶具:稱為茶室四寶的“玉書 ”(開水壺)、“潮汕爐”(燒火爐)、“孟臣罐”(紫砂茶壺)“若琛甌”(小瓷杯),還有茶洗、茶盤等。用泉水,燃料用硬木燒成的炭,茶選高級的烏龍茶。

工夫茶的“衝功”;

工夫茶“衝功”最講技巧。概括為洗潔器具、納茶、衝點、割沫、淋壺、熱杯、斟茶等法。即先洗潔器具,用開水把茶壺內外燙熱。再放入茶葉,取粗者填壺底滴口處,細末在中間,再以粗的蓋在上面。沖水時居高臨下,俗稱“高衝”,其動作要不急不緩,並做到三點頭,俗稱“鳳凰吐水三點頭”,表示對客人的敬意。見茶沫溢出壺面,提蓋將沫割出。第一次沖泡的茶湯含有茶塵,倒掉不用;再取沸水沿壺邊衝入,以免衝破“茶膽”;蓋上蓋後,再以熱湯遍淋壺上,一為去其沫又為壺外加熱,使茶的香氣更濃。淋壺後燙杯。

水土米花茶

白族人家的子女從外地回家探親,剛到家時,母親會先熬出“水土茶”來讓他們喝,以防止兒女水土不服。

水土茶的配料是:取一點院內的土,一點鹽,再加上茶葉,再取近家的井水用砂罐偎十來分鐘。這茶雖有些苦澀,但喝後能保出門人 回家後平安無事。兒女離家時,又要包上一小包故鄉土、鹽、茶,囑咐他們到了異鄉後用那裏的水如法煨飲幾天,以慢慢適應那裏的水土。

以茶求婚

茶不僅是招待客人的佳品,談情説愛,討親嫁女也離不開茶。居住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小夥子,第一次到姑娘家相親,姑娘會熱情地給求親的小夥子敬茶,如果茶湯內放有糖或蜂蜜等,就表示姑娘喜歡這門親事;若茶湯又濃又苦,就説明姑娘不願意。

又如:獨龍族男青年看上了某姑娘,小夥子要請一個能説會道而有威望的已婚男子當媒人,媒人要提上茶壺、茶缸和茶葉到姑娘家,並以最快的動作,將茶壺灌上水,放在火塘上燒開,然後取出茶葉和茶缸,在姑娘家碗架上取出碗,姑娘的家人都會圍坐在火塘邊。

水一開,媒人就會把茶水倒在碗內,按姑娘家的輩份順序每人放一碗。接着開始説婚事,説到深夜,茶水從熱到冷,又從冷變熱,姑娘家的人一個也不喝;説婚人第二天晚上又來,連續三個晚上,若茶水仍沒有人喝,就説明姑娘家不同意這門親事。如果姑娘家的家人都喝了茶,這門親事就成了,雙方可約定時間舉行訂婚事宜。

茶館與茶攤

茶館與茶攤都是專門用來喝茶的。不過茶館與茶攤相比,有經營大小之分和飲茶方式的不同。茶館設有固定的場所,人們在這裏品茶、休閒等。茶攤沒有固定的場所,是季節性的、流動式的,主要是為過往行人解渴提供方便。

中國的茶館由來已久,據記載兩晉時已有了茶館。茶館的稱呼多見於長江流域;兩廣多稱為茶樓;京津多稱為茶亭。此外,還有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茶屋等稱謂。

當今的茶館大致可分為:

(一)歷史悠久的老茶館,保存舊時風格;

(二)六十年代新建茶室,採用現代建築,四周輔以假山、噴泉,室內有鮮花、字畫,並有瓜子、糖果等;

(三)露天茶室、棋園茶座、音樂茶座等。 四川的蓋碗茶和茶館

四川是茶的故鄉,茶的品類繁多,飲茶風行,茶館林立。

四川人盛行自斟自飲的蓋碗茶。蓋碗茶不但選用茉莉花茶、龍井等上品茶葉,而且蓋碗和銅壺也別有講究。如蓋碗用的茶蓋,一是茶沏好蓋上後,可很快泡出茶味;二是可用作割去茶碗上飄浮的泡沫;三是可用來涼茶(即將茶蓋反扣倒入茶汁),便於快飲解渴,還有“茶船”用來託茶、端茶。這樣,茶碗、茶蓋、茶船託三位一體,既實用又美觀。另外燒水的壺選用銅壺,燒出來的水味道甜美,保暖性又強。

四川的茶館多,且具特色。早晨進茶館可一直坐到晚上關門,照樣沏茶而不增加收費。一整天僅收一次的茶費。所以茶館成天熱鬧,成了人們休息、娛樂、傳通訊息、進行交易的場所,而每個人的活動都是在茶的熱氣、香味中進行的。

音樂茶座

音樂茶座是既品茶又娛樂的文化場所,在唐代已有先例。不過其正式出現,卻是二十世紀以來的事。特別是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國內外文化交流的不斷加強,在一些大中城市裏,音樂茶座應運而生。

音樂茶座一般選擇在幽雅的場所,並配以柔和多采的燈光,以飲茶品點,欣賞文藝為內容。音樂茶座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人們可以品茶自娛,也可以約上幾個朋友,在音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還可以在啜飲納涼的同時,進行各種交流。

清 飲

這類飲茶風習在漢民族居住地區最常見。其方法是直接用開水衝沏茶葉,不用在茶湯中添加任何佐料,強調香真味貴,保持茶的“純粹”和“本色”。既不像歐洲人那樣匆匆忙忙,一飲而盡;也不像日本茶道循規蹈矩,而是趨向生活化和大眾化,這就是漢民族飲茶的獨特之道。而最能代表漢民族清飲雅賞風習的是細啜烏龍和緩品龍井了。啜烏龍用的若深甌是一隻很小的小杯,品茶時,先聞其香,覺清香撲鼻。接着傾茶湯入口,含在口中迴旋,啜其味,頓覺舌有餘甘。一旦茶入咽喉,嘖嘖回味,鼻口生香,咽喉生津。如此再試三杯,令人怡情悦性。

品龍井用無色透明的玻璃杯或白色瓷杯,用茶時先觀茶姿、湯色,只見翠葉碧水,相映交輝。一旗一,簇立其間;再聞其香,覺清香四溢,沁人心肺;後賞其味,但覺一飲甘醇。飲過之後,回味甘甜,齒頰留芳。

倒勾茶與八寶茶

倒勾茶

湘西保靖、古丈、大庸一帶向來出產名茶,如古丈毛尖、保靖嵐針、大庸茗翠。這一帶還有一種製法特殊的“倒勾茶”。當地山寨土家族人將翠綠青葱肥壯的茶葉摘下來,攤開晾乾,葉片周圍用小勾,均勻的將勾尖彎向葉柄,故稱“倒勾茶”。再用滾水將茶葉倒在水裏燙過,掏起後攤在竹蓆上曬乾,使茶葉由綠色變成紫砂陶紅色,紮好,盛入竹籮內蓋嚴,吊在通風處便成了倒勾茶。

八寶茶

在甘肅及寧夏回族自治區,都以“三炮台”碗泡“八寶茶”招待親友。現代城市茶館內飲八寶茶已很普遍,漢族人也漸漸沾染了這種飲茶習俗。所謂“三炮台”,其實就是習慣使用的連蓋的茶碗和底座小碟三件頭,西北人稱為三炮台。用這種茶具泡茶,有蓋可以保温,端起來喝茶又不燙手。至於所稱的“八寶茶”,一般由毛尖、茯茶或普洱茶再加冰糖、紅棗、桂圓、白葡萄乾和包核杏等摻合在一起衝飲;又甜又香,還有滋補作用。

七軒茶

中國中部到南部地區流傳着喝“七軒茶”的風俗習慣,尤以安徽省和蘇州一帶最為盛行。

所謂七軒茶,就是向不同姓氏的七户人家收集七種茶葉,其實按照古老的規矩,應該是向一百户人家收集茶葉,但由於一百户太多,所以才改為象徵性的七户人家。據説讓孩子喝下這些茶葉所泡出來的茶,便能終生保持身體健康。所以,父母長輩們通常會為孩子的健康舉行七軒茶儀式;而且喝下這種茶後可以治療胃病,不僅對小孩子有利,對大人也有益。據説,收集茶的時間選在立夏這天。

此外,還有一種“添盆”的儀式,就是在剛出生的孩子身邊放置一張小茶几,茶几上是一個盆子,盆裏放着雞蛋(稱喜果),還有龍眼肉、荔枝、花生、胡桃等,另加放一株葱、生薑、一團艾草、一碗清茶,旁邊再置肥皂、小梳子、小刷子。

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屬於烘育型綠茶,是中國名茶之一,產於安徽省歙縣的黃山。素以香味馥郁,滋味醇甜而古今聞名。

歙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新安江上游;黃山在縣境西北,為著名的風景區。這裏山勢雄偉,峭壁穿雲,林木叢生,洞溪遍佈,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土層深厚而肥沃,地面腐殖物多。黃山毛峯茶樹生長在海拔700—800米山間的廕庇高濕自然環境裏,天天在雲蒸霧罩之中, 不受寒風烈日侵蝕。歙縣種茶歷史悠久。據《徽州府志》記載:“始之宋嘉,興之明之隆慶。”早在300年前,黃 山毛峯就已聞名於世。

黃山毛峯採摘及時,加工精細。採摘期在“清明”至“穀雨”之間,特級茶採摘初展的一芽一葉;一級茶採摘初展一芽一葉和一穿二葉;二級茶採摘開展的一芽二葉和初展的一芽三葉;條採摘開展的一穿二葉和一穿三葉。採摘回的鮮茶,製作前要嚴格揀剔,剔去老葉、莖之後,攤晾,爾後進行加工。加工採取烘青綠茶的製法,要求嚴格,經過殺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製成。每道工序都有嚴格規定,殺青要求鮮葉下鍋,撒得開,翻得快,手勢輕,使茶色均勻、殺青透徹。揉捻採取邊炒邊揉的方法,加以整條,不能把芽葉揉碎,白毫不能受損,條索捲曲緊實。烘烤主要是控制火候,要求温度適當,勤炒勤翻,以免烘焦而破壞香味。黃山毛峯外形細嫩扁曲,白毫顯露,形似雀舌,色澤油潤光滑,芽葉肥壯、綠中徽黃。沖泡後,水色清澈明淨,清香味醇,入口醇香鮮爽,回味甘甜,沁人心脾。

麻姑綠茶

麻姑綠茶是江西省四大名茶之一,因茶樹大多生長在八百至一千公尺的雲霧山中,故又稱“麻姑雲霧茶”。

麻姑山位於江西南城縣城西南約五公里處。麻姑綠茶產於此山的五郎坳一帶。五郎坳地處麻姑山山巔,山上植被覆蓋良好,氣候温暖濕潤。日光照射時間短,是茶樹生長的最佳環境。由於採製工藝精湛獨到,製出的茶葉質地優良,沖泡後湯色翠綠。飲後齒頰留芳,令人心曠神恰。

關於麻姑綠茶的由來,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東漢時期,有一麻姑仙女得道於此,常常在山間親手採摘細嫩茶葉,用麻姑山仙泉“一杓之多”的泉水煮以待客。於是,後人稱麻姑綠茶為“仙茶”。

顧渚紫筍茶

顧渚紫筍茶是中國傳統名茶,產於浙江興縣顧渚山。

渚山坐落於長興西北,東濱太湖,三面山巒連綿,雲霧瀰漫,氣候温和,土質肥沃,雨量充沛,山下清泉長流,這種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為生產紫筍茶創造了最理想條件。

顧渚紫筍茶是中國名茶中產製歷史最悠久的品種唐人陸羽的《茶經》中已有所記載;唐代宗廣德年間(公元763-764年)湖州長興的紫筍茶並被列為貢茶

第二品。到了唐德宗貞元年間(公元785-8O4年),在顧渚山下就設有規模宏大的貢茶院,從事採製的伕役在旺產期達三萬人;固定的製茶工人也有千餘人,茶院內用於置“茶碓”的房屋達三十間,還有烘焙的工場百餘所。此後,紫筍茶作為貢茶一直延續到明代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革罷”,前後達六百年之久。

顧渚紫筍茶芽葉細嫩,葉芽相抱,緊裹如筍,色澤翠綠被毫,香 蘭意之幽。沖泡後,茶湯色澤如茵,其味甘醇鮮美,有蘭花之香。1979年,在浙江省名茶評議會上,顧渚紫筍茶被列為一類名茶;1986年,在全國花茶、烏龍茶優質產品評選會上,顧渚紫筍茶被評為全國名茶。

都勻毛尖

都勻毛尖,又稱“魚鈎茶”、“雀舌茶”,產於貴州省都勻市,素以“幹茶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的“三綠三黃”特色着稱。其品質優佳,形可與太湖碧螺春並提,質能同信陽毛尖媲美。1982年6月,在全國名綠茶評比會上,名列全國第二。 都勻市是貴州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首府,位於貴州省的南部,市區東有東山,西鄰龍山。都勻毛尖主要產地在團山、黃山、哨腳、大槽一帶。這裏四季氣候怡人,年平均氣温十六度,年平均降水量一千四百多毫米。加之土層深厚,土壤疏鬆濕潤,土質是酸性或微酸性,內含大量的鐵質和磷酸鹽。這些特殊的自然條件不僅適宜茶樹的生長,而且也形成了都勻毛尖的獨特風格.

到明代,都勻產的“魚鈎茶”、“雀舌茶”就列為“貢茶”。18世紀末,都勻毛尖開始出口行銷國外,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賽會上獲獎。

都勻毛尖採用“清明”前後數天內剛長出的一葉或二葉來展開的葉片,要求葉片細小短薄,嫩綠勻齊。都勻毛尖茶經過高温殺青、低温揉捻、搓團提毫、及時焙乾等四道工序精心製作而成。成品毛尖茶芽尖細,呈條索狀,白毫特多,色澤鮮綠,品質潤秀,香氣清嫩,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辰州碣灘茶

辰州碣灘茶產於湖南省西部沅江中游的沅陵縣,因沅陵古時屬辰州府管轄,此茶又源於沅陵縣的碣灘山,故得名。碣灘茶早在唐代就以色、香、昧、形俱佳聞名,並被列為“貢茶”。

辰州碣灘茶鋒苗油潤,色澤翠綠,條勻緊實,銀毫顯露;沖泡後,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爽,葉底嫩勻,香味持久;沖水時,葉遊杯中,三起三落,如魚似蝦,富有情趣。

辰州碣灘茶分為綠茶和毛尖兩種。極品碣灘茶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它選料講究,工藝嚴格,要求用一芽一葉初展,勻嫩一致的鮮葉為原料;加工製作須經過攤青、炒青、揉捻、整形和焙烘等五大工藝流程,十多道工序。其中“炒青”,“整形乾燥”兩道工序尤為講究,要求炒鍋乾淨,燃料用無煙木炭。殺青、揉制必須採用手工操作,這樣可以保證成品茶的質量。

西湖龍井茶

西湖龍井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因產於浙江杭州市西湖“龍井”而得名。它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聞名於世外。

西湖既是遊覽勝地,又是茶葉的主要產區。這裏產茶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唐代陸羽著的《茶經》中已有“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到了宋朝,寶雲山出產的寶雲茶、下天竺香林洞出產的香林茶和上天竺白雲峯出產的白雲茶,都被列為“貢茶”。清乾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到杭州獅峯胡

公廟品飲龍井茶,讚不絕口,並以“覽鄉民採茶焙制之法,御製觀採茶作歌”為題吟頌道:

村男接踵下層椒,假售雀舌還鷹爪。

地爐文火徐徐添,乾釜柔風旋旋炒。

漫炒細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西湖龍井茶產地遍及西湖周圍的羣山,其中又以獅峯、龍井所產的茶葉品質最佳。這裏峯巒起伏,溪流涓涓,林木葱鬱,氣候怡人;四季分明、雨量均勻,特別在春茶期間經常細雨濛濛,漫山遍野雲霧繚繞,營造出茶樹生長髮育特別需要的“天時地利”。

西湖龍井茶的採摘和加工技藝相當講究。每年春天,茶農分四次按檔次採摘青葉,“清明”前三天採摘的稱“明前茶”。此茶的嫩芽初迸,如同蓮心,故又叫“蓮心茶”,一斤幹茶有三萬六千顆嫩芽,是西湖龍井茶中的珍品。清明後到“穀雨”前採摘的叫“雨前茶”,這時,茶柄上長出一片小葉,形狀似旗,茶芽稍長,形狀似,故又稱“旗”。“立夏”時採摘的叫“雀舌”。再過一個月採摘的茶,謂之“梗片”。西湖龍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級不同,加工技術也不盡相同,產品各有特色。特級西湖龍井茶全是採取手工炒制。鮮嫩的條芽,在八十度的温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葉的顏色、香味和美觀。炒茶每鍋一次只能炒二兩,一個熟練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幹茶。

蒙頂茶

蒙頂茶,亦稱“蒙頂甘露茶”,屬於綠茶類,因產於四川名山縣蒙山之頂,故名“蒙頂茶”。這種茶緊卷多毫,色澤翠綠,鮮嫩油潤、香氣清雅,味醇而甘;沖泡後湯色綠黃,透明清亮,飲之清香爽口,沏二遍水時,越發鮮醇,齒頰留香。

蒙山雄踞邛崍山脈,東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嶺,西靠夾金山,北臨成都盆地,青衣江從山腳下繞過。山勢巍峨,壑絕瀑懸;林木蒼翠,雲蒸霧漫。每年到初

春,煙雨濛濛,雨季達九個月,年降雨量約二千二百毫米。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是茶樹生長的理想之地。所產之茶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條形細緊顯毫,色澤碧綠光潤;茶湯清亮、深泛綠、淺含黃,茶葉條條伸展開來,一芽一葉清晰可辨,具有高山茶的獨特風格。

蘇州花茶

江蘇的蘇州,浙江的金華和福建的福州,是中國花茶的三個著名產地。其中江蘇蘇州所產花茶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而今,蘇州花茶除銷售全國各地外,還暢銷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花茶,又名“香片”、“薰花茶”、“窖花茶”,是成品綠茶之一。它以綠茶類的炒青、烘青、大方三種茶葉為原料,配以清香馥郁而又甜潤的天然香花,經過工藝窖制而成。因花茶既有茶葉的清香爽口,又有鮮花的芬芳與甘醇, 故有“天香茶”之美稱。蘇州花茶主要品種有:茉莉花茶、白蘭花茶、玳玳花茶、珠蘭花茶。此外還有較少應市的桂花花茶、臘梅花茶、蕙蘭花茶等品種。每個品種都各有特色,也為不同茶客所偏愛。

長期以來,蘇州花茶的窖制,向以選料講究、工藝精細,措施嚴謹而享有盛名。其原料主要由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產區提供,以春茶為主,經過篩、烘、簸、扇_揀,去芯末,剔老梗、等道工序,精製成窖花用的“茶坯”。窖花均在茶花的收穫時節進行。茶花大多屬於“氣質花”,香氣會隨着鮮花的開放揮發。

蘇州花茶具有鮮、靈、爽、醇的獨特風格,外形條索緊結而勻整,茶湯黃而澈,葉底嫩而柔,香氣幽雅而不浮,味爽清冽,回味悠長,在品飲中能明顯體現出鮮爽、靈快、濃郁的特點。1986年,在全國花茶、烏龍茶評選會上,蘇州茶廠的一級、二級花茶被評為優質名茶。

福州花茶

福州花茶是精選優質烘青綠茶,配進香花經過窨制而成;茶、花並豔,秀麗天成,氣香汁清,滋味清遠醇和。

清朝咸豐年間(公元1851一1861年)這裏就開始大量生產,1933年前後為極盛時期。年產花茶達十五萬擔。當時,省內外各地茶商雲集福州,生產和經營花茶的有八十餘家。

福州花菜根據所用鮮花種類不同,可分為茉莉花茶、玉蘭花茶、桂花花茶、玫。 瑰花茶、柚子花茶等。其中,茉莉花茶品質最佳,花香濃烈,鮮靈持久;茶湯醇厚顯香,湯色黃綠明亮,而且耐泡。此茶尤為中國北方廣大消費者喜愛。

目前,茉莉花茶名品有:

1、茉莉大毫,原料選自高山,芽葉肥壯、多毫的大白茶良種,於首春茶芽初伸時採其毫芽,再配用伏天大暑前後採摘的優質茉莉花,經過七窨一提而成。1979年,在全國茉莉花茶評比會上,被評為最優茉莉花茶;

2、茉莉銀毫,是六窨一提製成,為出口茉莉花茶的珍品;

3、茉莉春風,是經五窨一提製成,也是出口外銷的優質花茶;

4、茉莉雀舌,芽尖細小似雀鳥之舌,故名,是花茶中的高檔產品;

5、榮莉明前,因採用“清明”前採製的烘青綠茶,故也稱“明前綠”,

6、茉莉龍團,茶葉外形緊結呈圓珠形,香味濃厚,特別耐泡,為茉莉花茶中的中級產品。

福州花茶,分別以綠茶或烏龍茶加不同的香花,經過拼和(依等級按比例配入茶坯和鮮花)、通花(即在適當温度時散熱)、收堆、起花、烘乾、提花等多道工序窨制而成.

祁 紅

祁紅,即祁門紅茶,產於安徽省祁門縣,是中國著名的傳統工夫紅茶。它外形似條索而苗秀,甜香清新持久,滋味醇和雋厚。在國際最大的紅茶市場----英國倫敦,“祁紅”被列為“茶葉英豪”,享有“羣芳最”的盛譽。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祁紅曾獲金質獎章和獎狀。1980年,在全國輕工產品評獎會上,“祁紅”特級、一級和二級,均榮獲國家金質獎章;1986年,在全國花茶、烏龍茶優質產品評選會上,“祁紅”被評為名茶。

祁門縣位於安徽省最南端。這裏峯巒起伏,山勢陡峭;高山密林成為分佈在峽谷山樑和丘陵山坡上茶園的天然屏障。祁門產的茶在唐代?/ca>

參考資料:http://www.farer.net.cn/custom/detail.asp?ID=34

綠茶具體指的是哪些茶?鐵觀音,烏龍,普洱算不算?

鐵觀音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

烏龍茶的簡述

綠茶和烏龍茶是由同一種茶樹所生產出來的。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沒有經過發酵這個過程。因為茶葉中的兒茶素會隨着發酵温度的升高而相互結合,致使茶的顏色變深,但因此茶的澀味也會減少。這種兒茶素相互結合所形成的成分就是烏龍茶的多酚類。多酚類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都能夠影響各種酵素在我們體內的活性化。茶葉中所含有的兒茶素大約有一半會轉化為烏龍茶的多酚類。因此,在兒茶素的抗氧化作用和烏龍茶多酚類的雙重作用之下,烏龍茶就顯現出綠茶所沒有的各種功效了。

雖然西方一直對“茶的減肥功效”持懷疑態度,但中國醫學研究者日前聲明,烏龍茶確實有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妙效。本屆“宋慶齡兒科醫學獎”獲獎人郭錫熔認為,烏龍茶含有較多的茶多酶,會有效減少皮下脂肪。

歷史上確有把普洱茶歸為黑茶類,在安徽農大出的陳椽教授的《製茶學》一書中即作此分類。

但是,業內對此存在異議,主要是期工藝和黑茶有異。特別是近年,爭議更大,直到2006年出來的雲南省地方行業標準裏,把普洱茶定義為雲南一定區域內大葉種茶製成的緊壓茶及散茶,算是在業內達成共識——即普洱茶是一特種茶,不屬於任何一種茶類。至今年7月份,普洱茶地理標識下來後,這種説法就更加有根據了。另,在國家進出口商品目錄中也是將它放在特種茶類裏的。

綜上,普洱茶不屬於黑茶,亦不屬於任何一種茶類,是一種特種茶。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製成的茶葉。其幹茶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

綠茶的特性,較多的保留了鮮葉內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鹼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最新科學研究結果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

中國綠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長,品質優異,且造型獨特,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綠茶按其乾燥和殺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為炒青、烘青、曬青和蒸青綠茶。

炒青綠茶:由於在乾燥過程中受到機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長條形、圓珠形、扇平形、針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狀,故又分為長炒青、圓炒青、扁炒青等等。長炒青精製後稱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貢熙、雨茶、針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質特徵。如珍眉:條索細緊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澤綠潤起霜,香氣高鮮,滋味濃爽,湯色、葉底綠微黃明亮;貢熙:是長炒青中的圓形茶,精製後稱貢熙。外形顆粒近似珠茶,圓結勻整,不含碎茶,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離出來的長形茶,現在雨茶大部分從眉茶中獲取,外形條索細短、尚緊,色澤綠勻,香氣純正,滋味尚濃,湯色黃綠,葉底尚嫩勻;圓炒青:外形顆粒圓緊,因產地和採製方法不同,又分為平炒青、泉崗輝白和湧溪火青等。平炒青:產於浙江嵊縣、新昌、上虞等縣。因歷史上毛茶集中紹興平水鎮精製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細圓緊結似珍珠,故稱"平水珠茶"或稱平綠,毛茶則稱平炒青;扁炒青:因產地和製法不同,主要分為龍井、旗、大方三種。龍井:產於杭州市西湖區,又稱西湖龍井。鮮葉採摘細嫩,要求芽葉均勻成朵,高級龍井做工特別精細,具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質特徵。旗:產於杭州龍井茶區四周及毗鄰的餘杭、富陽、肖山等縣。大方:產於安徽省歙縣和浙江臨安、淳安毗鄰地區,以歙縣老竹大方最為著名。

在炒青綠茶中,因其製茶方法不同,又有稱為特種炒青綠茶,為了保持葉形完整,最後工序常進行烘乾。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獎惠明、高橋銀峯、韶山韶峯、安化松針、古丈毛尖、江華毛尖、大庸毛尖、信陽毛尖、桂平西山茶、廬山雲霧等等。在此只簡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峯的品質最佳。外形條索纖細、勻整,捲曲似螺,白毫顯露,色澤銀綠隱翠光潤;內質清香持久,湯色嫩綠清澈,滋味清鮮回甜,葉底幼嫩柔勻明亮。金獎惠明:產於浙江雲和縣。曾於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獎章而得名,外形條索細緊勻整,苗秀有峯毫,色澤綠潤;內質香亮而持久,有花果香,湯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葉底嫩綠明亮。

烘青綠茶:是用烘籠進行烘乾的。烘青毛茶經再加工精製後大部分作熏製花茶的茶坯,香氣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數烘青名茶品質特優。以其外形亦可分為條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針形茶等。條形烘青,全要主要產茶區都有生產;尖形、片形茶主要產於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種烘青,主要有黃山毛峯、太平猴魁、汀溪蘭香、六安瓜片、敬亭綠雪、天山綠茶、顧渚紫筍、江山綠牡丹、峨眉毛峯、金水翠峯、峽州碧峯、南糯白毫等。如黃山毛峯:產於安徽歙縣黃山。外形細嫩稍捲曲,芽肥壯、勻整,有鋒毫,形似"雀舌",色澤金黃油潤,俗稱象牙色,香氣清鮮高長,湯色杏黃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回甘,葉底芽葉成朵,厚實鮮豔。

曬青綠茶:是用日光進行曬乾的。主要分佈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有少量生產。曬青綠茶以雲南大葉種的品質最好,稱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質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蒸青綠茶:以蒸汽殺青是我國古代的殺青方法。唐朝時傳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國則自明代起即改為鍋炒殺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來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形成幹茶色澤深綠,茶湯淺綠和茶底青綠的"三綠"的品質特徵,但香氣較悶帶青氣,澀味也較重,不及鍋炒殺青綠茶那樣鮮爽。由於對外貿易的需要,我國從80年代中期以來,也生產少量蒸青綠茶。主要品種有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中國煎茶,產於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綠茶是歷史最早的茶類。古代人類採集野生茶樹芽葉曬乾收藏,可以看作是廣義上的綠茶加工的開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義上的綠茶加工,是從公元8世紀發明蒸青製法開始,到12世紀又發明炒青製法,綠茶加工技術已比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並不斷完善。

綠茶為我國產量最大的茶類,產區分佈於各產茶省、市、自治區。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產量最高,質量最優,是我國綠茶生產的主要基地。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綠茶佔國際貿易量的70%以上,銷區遍及北非、西非各國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市場上綠茶銷量佔內銷總量的1/3以上。同時,綠茶又是生產花茶的主要原料。

各類綠茶名:西湖龍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顧渚紫茶;午子仙毫;黃山毛峯;信陽毛尖;平水珠茶;寶洪茶;上饒白眉;徑山茶;峨眉竹葉青;南安石亭綠;仰天雪綠;蒙頂茶;湧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綠茶;永川秀芽;休寧松蘿;恩施玉露;都勻毛尖;鳩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崗輝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綠雪;天尊貢芽;灘茶;雙龍銀針;太平猴魁;源茗茶;峽州碧峯;秦巴霧毫;開化龍鬚;廬山雲霧;安化松針;日鑄雪芽;紫陽毛尖;江山綠牡丹;六安瓜片;高橋銀峯;雲峯與蟠毫;漢水銀梭;雲南白毫;遵義毛峯;九華毛峯;五蓋山米茶;井崗翠綠;韶峯;古勞茶;舒城蘭花;州碧雲;小布巖茶;華頂雲霧;南山白毛芽;天柱劍毫;黃竹白毫;麻姑茶;車雲山毛尖;桂林毛尖;建德苞茶;瑞州黃檗茶;雙橋毛尖;覃塘毛尖;東湖銀毫;江華毛尖;龍舞茶;龜山巖綠;無錫毫茶;桂東玲瓏茶;天目青頂;新江羽絨茶;金水翠峯;金壇雀舌;古丈毛尖;雙井綠;周打鐵茶;文君嫩綠;前峯雪蓮;獅口銀芽;雁蕩毛峯;九龍茶;峨眉毛峯;南山壽眉;湘波綠;曬青;山巖翠綠;蒙頂甘露;瑞草魁;河西圓茶;普陀佛茶;雪峯毛尖;青城雪芽;寶頂綠茶;隆中茶;松陽銀猴;龍巖斜背茶;梅龍茶;蘭溪毛峯;官莊毛尖;雲海白毫;蓮心茶;金山翠芽;峨蕊;牛抵茶;化佛茶;貴定雲霧茶;天池茗毫;通天巖茶;凌雲白茶;蒸青煎茶;雲林茶;盤安雲峯;綠春瑪玉茶;東白春芽;太白頂芽;千島玉葉;清溪玉芽;攢林茶;仙居碧綠;七境堂綠茶;南嶽雲霧茶;大關翠華茶;湄江翠片;翠螺;窩坑茶;餘姚瀑布茶;蒼山雪綠;象棋雲霧;花果山雲霧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銀猴;墨江雲針。

湘西特產有哪些?湘西有什麼特產

湘西,全稱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駐吉首市,是湖南的14個地級行政區之一。湘西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湘西有老司城遺址、古丈金釘子、老洞苗寨、等風景名勝。湘西就如沈從文筆下的翠翠一樣,輕柔曼妙,舒逸盎然。那麼,湘西有什麼特產呢?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1、鳳凰紅米酒

鳳凰紅米酒得益於祖傳釀酒工藝和製作苗家臘味的祕方,立足當地民族習慣。特產老壇酒,採高山純糧釀造,酒醇得勁綿,不上頭、不幹口而聞名。成熟的原汁米酒米散湯清,顏色碧綠,蜜香濃郁,入口甜美,濃而不沾,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營養成分,飲後能開胃提神,並有活氣養血、滋陰補腎的功能,產婦和婦女經期多吃,尤有益處,是老幼均宜的營養佳品.。

2、鳳凰薑糖

薑糖特產的成型,源於鳳凰民間治風寒感冒的一種小配方。人吃五穀雜糧,終年操心勞作,偶遇風寒,難免會生出病痛.對於這種小疾,鳳凰人一般不求助於醫,他們自有鳳凰薑糖。

3、酒鬼酒

湘西在哪裏?湘西在沈從文的書裏,在的歌裏,在黃永玉的畫裏,在芬芳的酒鬼酒裏。沈從文、、黃永玉和酒鬼酒是湘西的四張名片,湘西出文化名人也出文化名酒。酒鬼酒文化個性的表層內涵:源於自然,渾然天成。 美酒傳文化,文化助酒興。自酒鬼酒成功研製以來,酒鬼人用自己的熱忱和美酒引來了無數文化名人和社會名流前來瞻慕酒鬼酒,留下了許多美文佳話。

4、湘泉酒

湘泉酒產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湘泉酒納大小曲酒工藝於一體,容各香型為一體,繼承湘西民間歷史釀酒精髓,結合現代先進釀酒技術。

5、古丈貢茶

湘西產茶歷史悠久,唐朝溪州即以菜芽入貢,清乾隆皇帝曾欽點古丈貢茶,1957年在萊比錫世界博覽會上湘西古丈茶獲金獎。

6、黃牛肉

因湘西獨特的地形地貌,造就出了肌肉發達,骨骼堅實,體軀較短但肌腱強勁有力的黃牛。這樣的黃牛肉肉香濃郁、肉質細嫩、口感柔韌且富有嚼勁,營養價值極高。有的黃牛肉再經過熏製後,不但利於保存,且更加具有農家氣息!

7、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屬綠茶類,古今名茶,其成茶條索緊細、鋒苗挺秀,色澤翠潤,白毫滿披;清香馥郁,滋味醇爽,回味生津;湯色黃綠明亮,葉底綠嫩勻整。

8、龍山百合

龍山縣常年種植藥食兩用的卷丹百合5萬畝,佔全國種植面積的1/6,是湖南省最大的藥食兩用百合種植縣,素有中國卷丹百合之鄉美譽。

9、苗族銀飾

苗族銀飾以其種類繁多、造型精美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極具審美的銀飾文化。苗族銀飾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韻味,許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曾經的信仰追求和生活習俗。

10、苗族刺繡

苗族的刺繡人們簡稱為苗繡,是苗族婦女勤勞智慧的結晶。苗繡不僅形式多樣,工藝精湛,更因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而大放異彩。被世人公認為最精美的刺繡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現已成為觀賞、收藏的藝術精品。

説一些中國名茶?

中國名茶:

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居中國名茶之冠。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羣山之中。多少年來,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西湖羣山產茶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在唐代時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龍井茶,大約還是近百年的事。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

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峯)、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龍井茶區分佈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嶺之上。這裏傍湖依山,氣候温和,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結構疏鬆、上質肥沃,茶樹根深葉茂,常年瑩綠。從垂柳吐芽,至層林盡染,茶芽不斷萌發,清明前所採茶芽,稱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萬芽頭,屬龍井茶之極品。龍井茶的外形和內質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聯的。

過去,都採用七星柴灶炒制龍井茶,掌火十分講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説法。現在,一般採用電鍋,既清潔衞生,又容易控制鍋温,保證茶葉質量。炒制時,分“青鍋”、“燴禍”兩個工序,炒制手法很複雜,一般有抖、帶、甩、挺、拓、扣、抓、壓、磨、擠等十大手法,炒制時,依鮮葉質量高低和鍋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時地改換手法,因勢利炒而成。

中國十大名茶——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黃山是我國景色奇絕的自然風景區。那裏常年雲霧瀰漫,雲多時能籠罩全山區,山峯露出雲上,像是若干島嶼,故稱雲海。黃山的鬆或倒懸,或愜卧,樹形奇特。黃山的巖峯都是由奇、險、深幽的山巖聚集而成。

雲、鬆、石的統一,構成了神祕莫測的黃山風景區,這也給黃山毛峯茶蒙上了種種神祕的色彩。黃山毛峯茶園就分佈在雲谷寺、鬆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在高山的山塢深谷中,坡度達30一50度。這裏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層深厚,空氣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在這特殊條件下,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

黃山毛峯茶起源於清代光緒年間,而黃山茶葉在300年前就相當著名了。黃山茶的採製相當精細,認清明到立夏為採摘期,採回來的芽頭和鮮葉還要進行選剔,剔去其中較老的葉、莖,使芽勻齊一致。在製作方面,要根據芽葉質量,控制殺青温度,不致產生紅梗、紅葉和殺青不勻不透的現象;火温要先高後低,逐漸下降,葉片着温均勻,理化變化一致。每當製茶季節,臨近茶廠就聞到陣陣清香。黃山毛峯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細扁稍捲曲,狀如雀舌披銀毫,湯色清澈帶杏黃,香氣持久似白蘭。

中國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

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吳縣太湖洞庭山。相傳,洞庭東山的碧螺春峯,石壁長出幾株野茶。當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持筐採摘,以作自飲。有一年,茶樹長得特別茂盛,人們爭相採摘,竹筐裝不下,只好放在懷中,茶受到懷中熱氣燻蒸,奇異香氣忽發,採茶人驚呼:“嚇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遊覽太湖,巡撫宋公進“嚇煞人香”茶,康熙品嚐後覺香味俱佳,但覺名稱不雅,遂題名“碧螺春”。

太湖遼闊,碧水盪漾,煙波浩渺。洞庭山位於太湖之濱,東山是猶如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西山是相隔幾公里、屹立湖中的島嶼,西山氣候温和,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雲霧瀰漫,是茶樹生長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之採摘精細,做工考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品質特點。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級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説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

碧螺春茶從春分開採,至穀雨結束,採摘的茶葉為一芽一葉,對採摘下來的芽葉還要進行揀剔,去除魚葉、老葉和過長的莖梗。一般是清晨採摘,中午前後揀剔質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目前大多仍採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藝過程是:殺青——炒揉——搓團焙乾。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炒制特點是炒揉並舉,關鍵在提毫,即搓團焙乾工序。

洞庭碧螺春茶風格獨具,馳名中外,常用之招待外賓或作高級禮品,它不僅暢銷於國內市場,還外銷至日本、美國、德國、新加坡等國。

中國十大名茶——安溪鐵觀音:

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幹清雍正年問(1725一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

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採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製茶品質以春茶為最佳。採茶日之氣候以晴天有北風天氣為好,所採製茶的品質最好。因此,當地採茶多在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前進行。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曬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

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綠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豔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歷次參加國內外博覽會都獨佔魁首,多次獲獎,享有盛譽。

中國十大名茶——君山銀針:

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茶,始幹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較大。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瀰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山地遍佈茶園。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着淡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採,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序。

中國十大名茶——雲南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產區,氣候温暖,雨量充足,濕度較大,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採摘期從3月開始,可以連續採至11月。在生產習慣上,劃分為春、夏、秋茶三期。採茶的標準為二三葉。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藥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鋭持久,帶有云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佈。

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運銷港、澳地區及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

中國十大名茶——廬山雲霧:

中國著名綠茶之一。巍峨峻奇的廬山,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從平地起,飛峙江湖邊,北臨長江,甫對鄱陽湖,主峯高聳入雲,海拔1543米。

山峯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縱橫交錯,雲霧漫山間,變幻莫測,春夏之交,常見白雲繞山。有時淡雲飄渺似薄紗籠罩山峯,有時一陣雲流順陡峭山峯直瀉千米,傾注深谷,這一壯麗景觀即著稱之廬山“瀑布雲”。藴雲蓄霧,給廬山平添了許多神奇的景色,且以雲霧作為茶葉之命名。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唐朝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廬山茶葉生產有所發展。相傳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峯下結茅為屋,開闢園圃種茶種藥。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製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採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為標準。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由於廬山雲霧茶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現在,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銷往日本、德國、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尤其是隨着廬山旅遊業的發展,廬山雲霧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廬山的中外遊客,都買些廬山雲霧茶,以便饋贈親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廬山品嚐此茶時,欣然作詩稱頌:“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中國十大名茶——凍頂烏龍:

凍頂茶,被譽為台灣茶中之聖。產於台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但按其發酵程度,屬於輕度半發酵茶,製法則與包種茶相似,應歸屬於包種茶類。

文山包種和凍頂烏龍,係為姊妹茶。凍頂茶品質優異,在台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其上選品外觀色澤呈墨綠鮮豔,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條索緊結彎曲,乾茶具有強烈的芳香;沖泡後,湯色略呈柳橙,有明顯清香,近似桂花香,湯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呈淡綠色。

中國十大名茶——祁紅:

在紅遍全球的紅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稱,博得國際市場的經久稱機,奉為茶之佼佼者。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章,創制一百多年來,一直保持着優異的品質風格,蜚聲中外。祁紅生產條件極為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為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

祁紅向高香着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困香,並藴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英國人最喜愛祁紅,全國上下都以能品嚐到祁紅為口福,。皇家貴族也以祁紅作為時髦的飲品,用茶向皇后祝壽,讚美茶為〔羣芳最〕。

中國十大名茶——蘇州茉莉花茶:

我國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蘇州茉莉花茶,約於清代雍正年問已開始發展,距今已有250年的產銷歷史。據史料記載,蘇州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為製茶的原料。1860年時,蘇州茉莉花茶已盛銷於東北、華北一帶。

蘇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產花季節的不同而有濃淡,其香氣依花期有別,頭花所窨者香氣較淡,“優花”窨者香氣最濃。蘇州茉莉花茶主要茶胚為烘青,也有殺茶、尖茶、大方,特高者還有以龍井、碧螺春、毛峯窨制的高級花茶。與同類花茶相比屬清香類型,香氣清芬鮮靈,茶味醇和含香,湯色黃綠澄明。

夯吾苗寨的銀子值得買麼

夯吾苗寨的銀子值得買
夯吾苗寨為苗語,漢語翻譯即:“峽谷溪邊美麗的苗寨“。此苗寨地處古丈縣城至吉首途中,從古丈縣城坐車八分鐘即到,從吉首過牛頭山隧道三分鐘到。
遊覽時間1.5--2個小時左右。整個寨子292户,共1204人,保存着武陵大山少數民族特有的木質結構吊腳樓風貌。古丈人傑地靈,素有“歌舞之鄉”、“舉重之鄉”等美譽。當代揚名海內外的歌唱家有何紀光(代表作是《挑擔茶葉上北京》)、(代表家鄉的作品有《小揹簍》、《古丈茶歌》)。
古丈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偏東,武陵山脈斜貫全境,最高海拔1246米,總面積1297平方公里,是全中國最小的縣,有“一家炒辣椒,全縣打噴嚏”的説法。全縣轄11鄉、4鎮和1鄉級國營林場,總人口13.3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76.9%,素有“林業之鄉、名茶之鄉、舉重之鄉、歌舞之鄉”的美稱。古丈毛尖茶,古丈西洋參享譽中外,一提到古丈,就會感到“神祕湘西、茶富古丈”的氣息與魅力。古丈毛尖有“茶中驕子”之稱,工藝獨到,色香味正,耐衝耐泡,盡顯武陵山水之精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曾獲得巴黎國際博覽會金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古丈毛尖”獲金獎。古丈縣現有茶葉6萬畝,年產量達到1500多噸。
全中國最大的苗鼓就在夯吾苗寨。前段時間運到上海蔘加世博會展覽。苗鼓是苗族人生命的靈魂。在苗人的眼裏:苗鼓象徵女人的肚皮,而鼓錘象徵男人的生殖器,鼓錘擂動,就會帶來繁榮昌盛!夯吾苗民是湘西巫儺文化的忠實信徒!苗寨隨處可見巫蹤儺跡。仙人合竹、縮骨法、定雞、空杯取水、秤桿提米袋等等,在夯吾是常見之事。

誰知道中國有哪些著名的茶葉呢?

以茶多酚氧化程度為序把初製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青茶、白茶、紅茶等六大茶類。

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居中國名茶之冠。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圍的羣山之中。多少年來,杭州不僅以美麗的西湖聞名於世界,也以西湖龍井茶譽滿全球。西湖羣山產茶已有千百年的歷史,在唐代時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龍井茶,大約還是近百年的事。相傳,乾隆皇帝巡視杭州時,曾在龍井茶區的天竺作詩一首,詩名為《觀採茶作歌》。

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峯)、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以西湖龍井茶為最。龍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綠中顯黃。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香馥若蘭;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飲茶湯,沁人心脾,齒間流芳,回味無窮。

龍井茶區分佈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嶺之上。這裏傍湖依山,氣候温和,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結構疏鬆、上質肥沃,茶樹根深葉茂,常年瑩綠。從垂柳吐芽,至層林盡染,茶芽不斷萌發,清明前所採茶芽,稱為明前茶。炒一斤明前茶需七八萬芽頭,屬龍井茶之極品。龍井茶的外形和內質是和其加工手法密切相聯的。

過去,都採用七星柴灶炒制龍井茶,掌火十分講究,素有“七分灶火,三分炒”之説法。現在,一般採用電鍋,既清潔衞生,又容易控制鍋温,保證茶葉質量。炒制時,分“青鍋”、“燴禍”兩個工序,炒制手法很複雜,一般有抖、帶、甩、挺、拓、扣、抓、壓、磨、擠等十大手法,炒制時,依鮮葉質量高低和鍋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時地改換手法,因勢利炒而成。

中國十大名茶——黃山毛峯:

黃山毛峯茶產於安徽省太平縣以南,歙縣以北的黃山。黃山是我國景色奇絕的自然風景區。那裏常年雲霧瀰漫,雲多時能籠罩全山區,山峯露出雲上,像是若干島嶼,故稱雲海。黃山的鬆或倒懸,或愜卧,樹形奇特。黃山的巖峯都是由奇、險、深幽的山巖聚集而成。

雲、鬆、石的統一,構成了神祕莫測的黃山風景區,這也給黃山毛峯茶蒙上了種種神祕的色彩。黃山毛峯茶園就分佈在雲谷寺、鬆谷庵、吊橋庵、慈光閣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圍,在高山的山塢深谷中,坡度達30一50度。這裏氣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上層深厚,空氣濕度大,日照時間短。在這特殊條件下,茶樹天天沉浸在雲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壯,柔軟細嫩,葉片肥厚,經久耐泡,香氣馥郁,滋味醇甜,成為茶中的上品。

黃山毛峯茶起源於清代光緒年間,而黃山茶葉在300年前就相當著名了。黃山茶的採製相當精細,認清明到立夏為採摘期,採回來的芽頭和鮮葉還要進行選剔,剔去其中較老的葉、莖,使芽勻齊一致。在製作方面,要根據芽葉質量,控制殺青温度,不致產生紅梗、紅葉和殺青不勻不透的現象;火温要先高後低,逐漸下降,葉片着温均勻,理化變化一致。每當製茶季節,臨近茶廠就聞到陣陣清香。黃山毛峯的品質特徵是:外形細扁稍捲曲,狀如雀舌披銀毫,湯色清澈帶杏黃,香氣持久似白蘭。

中國十大名茶——洞庭碧螺春:

中國著名綠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產於江蘇省吳縣太湖洞庭山。相傳,洞庭東山的碧螺春峯,石壁長出幾株野茶。當地的老百姓每年茶季持筐採摘,以作自飲。有一年,茶樹長得特別茂盛,人們爭相採摘,竹筐裝不下,只好放在懷中,茶受到懷中熱氣燻蒸,奇異香氣忽發,採茶人驚呼:“嚇煞人香”,此茶由此得名。有一次,清朝康熙皇帝遊覽太湖,巡撫宋公進“嚇煞人香”茶,康熙品嚐後覺香味俱佳,但覺名稱不雅,遂題名“碧螺春”。

太湖遼闊,碧水盪漾,煙波浩渺。洞庭山位於太湖之濱,東山是猶如巨舟伸進太湖的半島,西山是相隔幾公里、屹立湖中的島嶼,西山氣候温和,冬暖夏涼,空氣清新,雲霧瀰漫,是茶樹生長得天獨厚的環境,加之採摘精細,做工考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品質特點。碧螺春茶條索纖細,捲曲成螺,滿披茸毛,色澤碧綠。沖泡後,味鮮生津,清香芬芳,湯綠水澈,葉底細勻嫩。尤其是高級碧螺春,可以先沖水後放茶,茶葉依然徐徐下沉,展葉放香,這是茶葉芽頭壯實的表現,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擬的。因此,民間有這樣的説法:碧螺春是“銅絲條,螺旋形,渾身毛,一嫩(指芽葉)三鮮(指色、香、味)自古少”。

碧螺春茶從春分開採,至穀雨結束,採摘的茶葉為一芽一葉,對採摘下來的芽葉還要進行揀剔,去除魚葉、老葉和過長的莖梗。一般是清晨採摘,中午前後揀剔質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目前大多仍採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藝過程是:殺青——炒揉——搓團焙乾。三個工序在同一鍋內一氣呵成。炒制特點是炒揉並舉,關鍵在提毫,即搓團焙乾工序。

洞庭碧螺春茶風格獨具,馳名中外,常用之招待外賓或作高級禮品,它不僅暢銷於國內市場,還外銷至日本、美國、德國、新加坡等國。

中國十大名茶——安溪鐵觀音:

屬青茶類,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安溪鐵觀音茶產於福建省安溪縣。安溪鐵觀音茶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幹清雍正年問(1725一1735年)。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茶樹品種繁多,奼紫嫣紅,冠絕全國。

安溪鐵觀音茶,一年可採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製茶品質以春茶為最佳。採茶日之氣候以晴天有北風天氣為好,所採製茶的品質最好。因此,當地採茶多在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前進行。鐵觀音的製作工序與一般烏龍茶的製法基本相同,但搖青轉數較多,涼青時間較短。一般在傍晚前曬青,通宵搖青、涼青,次日晨完成發酵,再經炒揉烘焙,歷時一晝夜。其製作工序分為曬青、搖青、涼青、殺青、切揉、初烘、包揉、復烘、烘乾9道工序。

品質優異的安溪鐵觀音茶條索肥壯緊結,質重如鐵,芙蓉沙綠明顯,青蒂綠,紅點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鮮爽,具有獨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濃郁,沖泡7次仍有餘香;湯色金黃,葉底肥厚柔軟,豔亮均勻,葉緣紅點,青心紅鑲邊。歷次參加國內外博覽會都獨佔魁首,多次獲獎,享有盛譽。

中國十大名茶——君山銀針:

我國著名黃茶之一。君山茶,始幹唐代,清代納入貢茶。君山,為湖南嶽陽縣洞庭湖中島嶼。島上土壤肥沃,多為砂質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為134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較大。春夏季湖水蒸發,雲霧瀰漫,島上樹木叢生,自然環境適宜茶樹生長,山地遍佈茶園。

清代,君山茶分為“尖茶”、“茸茶”兩種。“尖茶”如茶劍,白毛茸然,納為貢茶,素稱“貢尖”。君山銀針茶香氣清高,味醇甘爽,湯黃澄高,芽壯多毫,條真勻齊,着淡茸毫。沖泡後,芽豎懸湯中衝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觀。

君山銀針茶於清明前三四天開採,以春茶首輪嫩芽製作,且須選肥壯、多毫、長25~30毫米的嫩芽,經揀選後,以大小勻齊的壯芽製作銀針。製作工序分殺青、攤涼、初烘、復攤涼、初包、復烘、再包、焙乾等8道工序。

中國十大名茶——雲南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雲南大葉茶基礎上培育出的一個新茶種。普洱茶亦稱滇青茶,原運銷集散地在普洱縣,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攸樂、萍登、倚幫等11個縣的茶葉,在普洱縣加工成而得名。

普洱茶的產區,氣候温暖,雨量充足,濕度較大,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茶樹分為喬木或喬木形態的高大茶樹,芽葉極其肥壯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葉品質優異。採摘期從3月開始,可以連續採至11月。在生產習慣上,劃分為春、夏、秋茶三期。採茶的標準為二三葉。其製作方法為亞發酵青茶製法,經殺青、初揉、初堆發酵、復揉、再堆發酵、初幹、再揉、烘乾8道工序。

在古代,普洱茶是作為藥用的。其品質特點是:香氣高鋭持久,帶有云南大葉茶種特性的獨特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耐泡,經五六次沖泡仍持有香味,湯橙黃濃厚,芽壯葉厚,葉色黃綠間有紅斑紅莖葉,條形粗壯結實,白毫密佈。

普洱茶有散茶與型茶兩種。運銷港、澳地區及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

中國十大名茶——廬山雲霧:

中國著名綠茶之一。巍峨峻奇的廬山,自古就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稱。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山從平地起,飛峙江湖邊,北臨長江,甫對鄱陽湖,主峯高聳入雲,海拔1543米。

山峯多斷崖陡壁,峽谷深幽,縱橫交錯,雲霧漫山間,變幻莫測,春夏之交,常見白雲繞山。有時淡雲飄渺似薄紗籠罩山峯,有時一陣雲流順陡峭山峯直瀉千米,傾注深谷,這一壯麗景觀即著稱之廬山“瀑布雲”。藴雲蓄霧,給廬山平添了許多神奇的景色,且以雲霧作為茶葉之命名。

據載,廬山種茶始於晉朝。唐朝時,文人雅士一度雲集廬山,廬山茶葉生產有所發展。相傳著名詩人白居易曾在廬山香爐峯下結茅為屋,開闢園圃種茶種藥。宋朝時,廬山茶被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色澤翠綠,香如幽蘭,昧濃醇鮮爽,芽葉肥嫩顯白亮。

廬山雲霧茶不僅具有理想的生長環境以及優良的茶樹品種,還具有精湛的採製技術。在清明前後,隨海拔增高,鮮葉開採朔相應延遲到“五一”節前後,以一芽一葉為標準。採回茶片後,薄攤於陰涼通風處,保持鮮葉純淨。然後,經過殺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製成成品。

由於廬山雲霧茶品質優良,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現在,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銷往日本、德國、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尤其是隨着廬山旅遊業的發展,廬山雲霧茶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凡到廬山的中外遊客,都買些廬山雲霧茶,以便饋贈親友。1959年,朱德同志到廬山品嚐此茶時,欣然作詩稱頌:“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中國十大名茶——凍頂烏龍:

凍頂茶,被譽為台灣茶中之聖。產於台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但按其發酵程度,屬於輕度半發酵茶,製法則與包種茶相似,應歸屬於包種茶類。

文山包種和凍頂烏龍,係為姊妹茶。凍頂茶品質優異,在台灣茶市場上居於領先地位。其上選品外觀色澤呈墨綠鮮豔,並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條索緊結彎曲,乾茶具有強烈的芳香;沖泡後,湯色略呈柳橙,有明顯清香,近似桂花香,湯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葉中部呈淡綠色。

中國十大名茶——祁紅:

在紅遍全球的紅中,祁紅獨樹一幟,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稱,博得國際市場的經久稱機,奉為茶之佼佼者。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一九一五年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章,創制一百多年來,一直保持着優異的品質風格,蜚聲中外。祁紅生產條件極為優越,真是天時、地利、人勤、種良、得天獨厚,所以祁門一帶大都以茶為業,上下千年,始終不敗。祁紅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聲譽,芬芳常在。

祁紅向高香着稱,具有獨特的清鮮持久的香味,被國內外茶師稱為砂糖香或蘋困香,並藴藏有蘭花香,清高而長,獨樹一幟,國際市場上稱之為〔祁門香〕。英國人最喜愛祁紅,全國上下都以能品嚐到祁紅為口福,。皇家貴族也以祁紅作為時髦的飲品,用茶向皇后祝壽,讚美茶為〔羣芳最〕。

中國十大名茶——蘇州茉莉花茶:

我國茉莉花茶中的佳品。蘇州茉莉花茶,約於清代雍正年問已開始發展,距今已有250年的產銷歷史。據史料記載,蘇州在宋代時已栽種茉莉花,並以它作為製茶的原料。1860年時,蘇州茉莉花茶已盛銷於東北、華北一帶。

蘇州茉莉花茶以所用茶胚、配花量、窨次、產花季節的不同而有濃淡,其香氣依花期有別,頭花所窨者香氣較淡,“優花”窨者香氣最濃。蘇州茉莉花茶主要茶胚為烘青,也有殺茶、尖茶、大方,特高者還有以龍井、碧螺春、毛峯窨制的高級花茶。與同類花茶相比屬清香類型,香氣清芬鮮靈,茶味醇和含香,湯色黃綠澄明。

關於湖南古丈的簡介

茶葉名門:古丈縣

古丈縣位於湖南省西部、湘西自治州中部偏東,武陵山脈斜貫全境,最高海拔1146米,總面積1297平方公里。戰國時,古丈屬楚,秦屬黔中郡,清道光二年(1822年)置古丈坪廳,元年(1912年)改廳置古丈縣至今。全縣轄11鄉、4鎮和1鄉級國營林場,總人口13.38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76.9%,素有“林業之鄉、名茶之鄉、舉重之鄉、歌舞之鄉”的美稱。

全縣森林面積113萬畝,活立木蓄積量31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6%,擁有草場資源86萬畝已探明品位高、易開採的錳、磷、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硫鐵、紫砂陶等大中型礦牀13處,大小河流63條,水能藴藏量6.7萬千瓦有亟待開發的省級風景名勝棲鳳湖和湘西紅石林、高望界森林公園、戰國古墓羣遺址等。古丈名茶、古丈西洋參等名優特產享譽中外。焦柳鐵路、1828(國家二級)省道橫貫古丈全境,公路四通八達,酉水航道通沅水、連洞庭、達長江,距張家界國際機場僅70餘公里,是湘、鄂、黔、渝四省邊區承接東西南北的交匯中樞和商品集散地。

古丈縣圍繞“強農治窮、興工緻富、活商聚財、科教興縣”的戰略目標奮力拼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林業、茶葉、柑桔等山地開發和山羊飼養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優勢。工業初步形成了建材、冶金、化工、食品等支柱產業。民營經濟飛速發展,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全縣成為全國第二批電氣化達標縣,完成了猛洞河國家二級火車站建設,通村公路面達58.69%,開通了數字程控電話和光纖通訊。特別在農田水利建設上完成了接龍渠一、二期和廣潭河水利延伸等一批省、州重點工程。從現在起到2010年前,是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由穩定脱貧向小巧玲瓏康邁進的關鍵時期。將堅持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跨越。

提到古丈,就會感到“神祕湘西、茶富古丈”的氣息與魅力。古丈毛尖有“茶中驕子”之稱,工藝獨到,色香味正,耐衝耐泡,盡顯武陵山水之精神,早在唐代即為貢品,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曾獲得巴黎國際博覽會金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上,“古丈毛尖”獲金獎,古丈七葉參茶獲新星杯獎等。產品暢銷歐盟、日本及東南亞等國。現有茶園面積5萬畝,年產量達1000多噸,同時興建了“古丈茶多酚廠”、“古丈茶業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綠色環保型加工企業。古丈茶業已走了科技興茶的發展之路。

濃郁厚重的歷史、民俗文化。古丈地靈人傑,素有“歌舞之鄉”、“舉重之鄉”等美譽,讓你感受到濃烈的茶鄉人文氛圍。有當代揚名海內外的歌唱家家何紀光、。此外,有土司文化最早發源地下溪州故城勝蹟,有老司巖明清土家族民居,有南方長城終點站旦武營遺址,有河西戰國楚墓羣等等,都反映了茶鄉民族歷史文化的滄桑與厚重,具有很高的民族研究和人文旅遊開發價值。神祕美麗的古丈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也是立基創業的熱土。

概況

古丈縣位於湖南西部、湘西州中部偏東。北接永順縣,東臨沅陵縣,南界瀘溪縣和吉首市,西部和花垣縣相連。總面積1286平方千米/ 1297.45平方千米。

2004年,全縣總人口為137,637人;少數民族人口117,066人,佔總人口的85.1%,其中土家族54,169人,苗族62,683人。

縣駐古陽鎮,郵編:416300。行政區劃代碼:433126。區號:0743。拼音:Guzhang Xian。

武陵山脈斜貫全境,最高海拔1146米,最低海拔147米;主要河流為酉水。

歷史沿革

2000年,古丈縣轄4個鎮、11個鄉。總人口119202人,各鄉鎮人口: 古陽鎮 18061 默戎鎮 12627 羅依溪鎮 10714 河西鎮 3972 斷龍鄉 11367 茄通鄉 7669 高峯鄉 8189 巖頭寨鄉 3629 野竹鄉 5946 河逢鄉 5276 坪壩鄉 9578 山棗鄉 5527 雙溪鄉 6435 城關鄉 4346 草塘鄉 2752 國營高望界林場虛擬鄉 3114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4年,古丈縣轄4個鎮、11個鄉。(2004年行政區劃一覽)

2005年,古丈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將5個鄉、2個鎮合併設立1個鄉、2個鎮,設立1個鄉,共減少3個鄉。具體調整如下:城關鄉、古陽鎮合併設立古陽鎮(鎮駐古丈坪);巖頭寨鄉、草潭鄉、野竹鄉合併設立巖頭寨鄉(鄉駐野竹坪);茄通鄉、河西鎮合併設立紅石林鎮(鎮駐白鶴灣);設立高望界鄉(鄉駐高望界)。截至2005年12月31日,古丈縣轄4個鎮、8個鄉。

--------------------------------------------------------------------------------

鄉鎮簡介

2004年古丈縣行政區劃一覽 (www.xzqh.org根據《湖南省縣及縣以下行政區劃代碼·2004年》整理)

100 古陽鎮 轄:古丈坪、紅星、廣場、車站4個社區居委會;樹棲柯、紅星、柑子坪、思源橋4個村委會。

101 默戎鎮 轄:默戎鎮機關居委會;龍鼻嘴、排布坪、中寨、己戎、潭溪、九龍、夯嘍、李家、巖寨、茶場、排達牛、向家、萬巖、盤草、新窩、四方坡、桐木、毛坪、翁草19個村委會。

102 羅依溪鎮 轄:羅依溪機關居委會;羅依溪、龍潭、黑潭坪、坳家湖、茶葉、大龍、牛兒山、康家、毛坪、青漁潭、會溪、五里坡、江洋溪、石碧溪、且茶15個村委會。

103 河西鎮 轄:河西鎮機關居委會;河西、列溪、河南、龍天坪4個村委會。

200 斷龍山鄉 轄:斷龍山鄉機關居委會;田家洞、龍叫河、細塔、報吾烈、白溪、喜其哈、溪龍車、米多、猛虎洲、梅塔、大龍熱、坐苦壩、小白、尚家、胡家坪、楊家河、百家17個村委會。

201 茄通鄉 轄:茄通鄉機關居委會;茄通、業者湖、先鋒、下布尺、鐵馬洲、科布車、小龍熱、老司巖、馬達坪、澤樂溪、巖仁坪、張家坡、白果樹、花蘭14個村委會。

202 高峯鄉 轄:高峯鄉機關居委會;李家洞、涼水、八水、巖排、葛連、三坪、沿場、老官坪、觀音山、陳家、鎮溪、巖坳、淘金13個村委會。

203 巖頭寨鄉 轄:巖頭寨鄉居委會;巖頭寨、魯家、銀坪、巖嘴、老寨、灣坪、白洋、崩山、巖山、白竹10個村委會。

204 野竹鄉 轄:野竹鄉居委會;野竹坪、蒿根坪、坪家、芭蕉、碗溝溪、磨子坪、丫施、鮎竹坪、洞坪、梓木坪、兩岔溪、鞏寨、土溪13個村委會。

205 河蓬鄉 轄:河蓬鄉居委會;上河蓬、丫角山、鳳鳴溪、巖寨、官坪、白洋溪、下河蓬、蘇家、沙坪9個村委會。

206 坪壩鄉 轄:坪壩鄉居委會;溪口、興寨、上啊拉、張家坪、亞家、板栗、阿塔、叭喇、排夯兩、大寨、窩米、阿瓢、曹家、榔木、旦武、對衝、排抽17個村委會。

207 山棗鄉 轄:山棗鄉居委會;農科、火麻、高寨、筲箕田、樅樹、竹山、山棗、林場、磨刀9個村委會。

208 雙溪鄉 轄:雙溪鄉居委會;官壩、夯水、溪流墨、達沙、宋家、洞上、排若、西歧、梳頭溪、蔡家、大塘、茅坡、竹坪13個村委會。

209 城關鄉 轄:城關鄉居委會;南山、老寨、長潭、小寨、太坪、二崗、高坳、田馬寨、茶坪、白巖10個村委會。

210 草潭鄉 轄:草塘鄉居委會;草塘、沾潭、洞溪、松溪、長衝、桐木、千金7個村委會。

500 國營高望界林場 轄:林場居委會;高望界、葫蘆坪、石門、爛泥、焦坪、公洋坪、沖天坪、麻溪、巖坨、吳家坪10個村委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