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哪個朝代的人

來源:趣味經驗館 3.24W

王安石哪個朝代的人

王安石是北宋時期的詩人,是傑出的改革家,政治家,文學家。詩詞風格宏偉雄壯,語言簡練,又結合現實,富有深刻的意義。他與“韓愈 、柳宗元 、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曾鞏”並稱為“唐宋八大家”,被列寧譽為是“十一世紀中國最偉大改革家。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北宋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王安石是什麼朝代

問題一:王安石是什麼朝代的人 北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亥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

問題二: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 北宋

問題三: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人 北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家、文學家、改革家。

問題四:王安石是什麼朝代的人? 宋

問題五:王安石是什麼朝代的人 宋朝,確切的説是,北宋的。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漢族。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區荊公路鄧家巷人),北宋傑出的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説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王安石故里東鄉上池荊公塑像著有《臨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縣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慶曆二年(1042年)登楊榜進士第四名,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詔安石知江寧府,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寧九年罷相後,隱居,病死於江寧(今江蘇南京市)鐘山,諡號“文正”,又稱王文公。其變法對北宋後期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寧譽為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並稱“唐宋八大家”。

[編輯本段]活動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進士第四名及第,歷任籤書淮南(揚州)節度判官廳公事、知鄞縣(今浙江寧波)事、舒州(今安徽潛山)通判,一度調開封任羣牧司判官,旋又外調知常州事、提點江南東路刑獄公事,繼召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誥。多年的地方官經歷,使王安石認識到宋代社會貧困化的根源在於兼併,宋封建統治所面臨的危局是“內則不能無以社稷為憂,外則不能無懼於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趙禎的萬言書中,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扭轉積貧積弱的局勢。以歷史上晉武帝司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圖“逸豫”,不求改革,終於覆滅的事實為例,王安石對改革抱有士大夫羣中少見的緊迫感,大聲疾呼:“以古準今,則天下安危治亂尚可以有為,有為之時莫急於今日”,要求立即實現對法度的變革;不然,漢亡於黃巾,唐亡於黃巢的歷史必將重演,宋王朝也必將走上覆滅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國太平的厚望寄託於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執政。熙寧初,王安石以翰林學士侍從之臣的身份,同年輕的宋神宗議論治國之道,深得宋神宗賞識。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參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開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變法的目的在於富國強兵,藉以扭轉北宋積貧積弱的局勢,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王安石明確提出理財是宰相要抓的頭等大事,闡釋了政事和理財的關係,指出“政事所以理財,理財乃所謂義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執政前就認為,只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國家財政問題:“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執政以後,王安石繼續發揮了他的這一見解,曾經指出:“今所以未舉事者,凡以財不足故,故臣以理財為方今先急”,而“理財以農事為急,農以去其疾苦、抑兼併、便趨農為急”。在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發展生產作為當務之急而擺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認為,要發展生產,首先是“去(勞動者)疾苦、抑兼併、便趣農”,把勞動者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那些遊手好閒者也回到生產第一線,收成好壞就決定於人而不決定於天。要達到這一目的,國家政權需制定相應的方針,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從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雖然強調了國家政權在改革中的領導作用,但他並不贊成國家過多地干預社會生產和經濟生活,反對搞過多的專利......>>

問題六:王安石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他是北宋丞相

王安石什麼朝代

王安石是宋代。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中國北宋時期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中進士,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

宋仁宗末年,曾作《上仁宗皇帝言事書》,要求對宋初以來的法度進行全盤改革,然未被採納。宋神宗即位後,以翰林學士兼侍講身份,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繼續闡述變法主張,深得神宗賞識。

熙寧二年(1069年),升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陸續制定均輸法、青苗法、農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馬法、將兵法等。次年拜相,大力推行改革。變法初期,神宗對王安石言聽計從。

然而在新法實施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導致反對者聲勢頗大,且變法派內部也出現。熙寧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罷相。一年後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因君臣間在變法上的分歧而罷相,出判江寧。累封為荊國公。

綜述

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餘風作出了貢獻。

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説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説佛理,晦澀乾枯,但不失大家風範。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王安石是宋代詩人,生活於北宋年間,宋神宗時期,迎來了其事業與人生的巔峯。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氏,從小就有着天才的光環,記憶力超羣,加上後天的教育塑造,王安石實為一個才華橫溢,天賦異稟的才子。

中文名:王安石

別 名:王介甫、王半山、王荊公

國 籍:中國(北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

出生日期:1021年12月18日(辛酉年)

逝世日期:1086年5月21日(丙寅年)

職 業:家、文學家、思想家

主要成就:變法圖強,收復五州,拓地二千餘、擊退交趾(越南)的入侵

代表作品:《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遊褒禪山記》《臨川先生文集》

爵 位:荊國公

諡 號:文

民 系:江右民系

地 位:“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

拓展資料:

王安石既是一位大家,又是一位大文學家。列寧曾稱他為“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他工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工,成就更在散文之上。其詞風格獨特,洗淨五代鉛華,開啟豪放派的先聲。有輯本《臨川先生歌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王安石

王安石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北宋。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人。中國北宋時期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為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

一年後,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鬱然病逝於鐘山,享年六十六歲。累贈為太傅、舒王,諡號“文”,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的主要影響:

從文學角度總觀王安石的作品,無論詩、文、詞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餘風作出了貢獻。但是,王安石的文學主張,卻過於強調“實用”,對藝術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計不足。

他的不少詩文,又常常表現得議論説理成分過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韻味。還有一些詩篇,論禪説佛理,晦澀乾枯,但不失大家風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