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00億 - 這位80後創業者只用了短短2年

來源:趣味經驗館 2.87W

他與語音行業擦肩而過,卻一猛子扎進了圖像識別行業。短短2年時間,就打造出一個估值超過100億的獨角獸,並極有可能享受“快速通道”,第一個登陸A股。他就是雲從科技的創始人,周曦。

從0到100億,這位80後創業者只用了短短2年

錯失一個1000億行業

1981年出生的周曦是典型的理工男,本科和碩士都在合肥的中國科大度過。2001年研究生畢業後,他先後在科大訊飛、微軟中國研究院工作,從事的是語音識別。

你知道的,最近20年,語音識別一直就是風口,包括國內的科大訊飛把寶都押在了語音的產業化上。

全世界也一樣。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花在語音識別上的經費足已撐起第二個阿波羅登月計劃。

不過,語音技術迭代服從的也是摩爾定律,“每18個月的時間把錯誤率減半。”

所以,周曦的判斷是語音產業化為時尚早,“就算把識別率提高到70%,剩下30%的錯誤率也足以扼殺商業化。”

導火索來自一則新聞,説的是通過在泳池下安裝一個攝象頭,就能夠識別出遊泳者是不是溺水。

的確,語音是一維信號,圖像是二維信號,視頻是三維信號,從信息上看圖像比語音要更豐富。

就這樣,2006年周曦去了美國。

撞到一個過萬億的行業

不過,他判斷錯了。短短4 年後,語音識別就迎來風口。老東家科大訊飛2008年上市,此後迅速成長為市值接近800億的行業龍頭。

周曦又是幸運的。

不僅僅因為他去的是伊利諾伊香檳分校,選擇的導師是黃煦濤教授。

沒錯,就是那個號稱“計算機視覺之父”的美國工程院院士,計算機視覺領域最資深的華人科學家,黃煦濤老先生。

而是因為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都屬於人工智能的分支,很多東西都是通用的。

周曦很快就找到了突破口,尤其是在服務器集羣上,遠遠超越一同研究的博士,“感覺自己做的東西是正規軍,別人都是散兵遊勇。”

於是,周曦迅速展露頭角,他接連代表伊利利諾伊香檳分校參加國際比賽,並先後獲得世界視覺識別挑戰賽、世界圖像物體識別挑戰賽、 世界多媒體搜索大賽等7個冠軍。

當然,80後的他考慮問題很實際,“榮譽只是一個稱謂,技術的最後落腳點還是商業應用,否則就是空對空。”

所以,博士畢業後,周曦既沒有選擇留在美國做科研,也沒有去硅谷做工程師,而是直接回國。

的確,我國有13億人口,具有美國所無法比擬的圖像識別應用場景,“是一個過萬億的市場”。

更何況,周曦老家的領導,重慶中科院研究院三顧茅廬,隆重邀請他回國發展。

就這樣,5年後的2011年,周曦作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臉識別的領軍人才,踏上了回國的征程。

不過,人臉識別看似一瞬間,其實技術門檻非常高,需要同時擁有人臉檢測、關鍵點掃描、大數據分析等3個核心技術,“涉及檢測、跟蹤、分割、關鍵點、旋正到質量分析、光線彌補、角度補償、遮擋補償等15個模塊。”

全世界具備實力的沒幾個。日後我國視覺界赫赫有名的“四小龍”,曠視科技、依圖、格靈深瞳、商湯科技,全都是在重量級大咖的加持下,才發展起來的。

當然,周曦自己就是大咖,不需要大師加持!

果然,短短2年之內,他就把重慶中科院的人臉識別技術帶到世界第一梯隊,人臉識別率提高到98%以上,商業化應用也提高了議程。

就在這個時候,4月15日,周曦成立了雲從科技,大股東正是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

當時,還有很多國際資本想投資,包括一些掌握了幾千億美元資金的國際資本,但是都被周曦拒絕了,因為從他跨入這個行業第一天起,他就清楚這個行業的敏感性,“有些錢寧可不賺。”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周曦思路很清晰,就是卡住產業鏈兩端,“先控制核心技術,然後控制客户資源,產業鏈上其他環節的公司就會自動靠攏。”

至於技術與產品,周曦心裏是有譜的。

因為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身後是上海、成都、重慶3個研發中心,還有母校伊利諾伊香檳分校、硅谷2個實驗室,一共100多位研發人員。

果然,僅僅半年時間過後,周曦就研發出“人臉識別自助通關係統”、“車載智能信息分析終端”等2大系列5款智能產品。

榮譽接踵而來。雲從科技也是唯一的一家同時受邀制定人臉識別國家標準、公安部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隊。”

但是,市場方面周曦卻一點底也沒有。最讓他沮喪的是,那幾款產品在科技博覽會上頗受專家好評,但客户卻並不買賬。

而且,次次如此。

從核心技術走到產品?很容易!

從產品走到行業解決方案?容易!

從行業解決方案走到銷售?很難!

從銷售前端走向售後服務體系?難上加難!

周曦第一次認識到,科學家與企業家是有差距的。

此後半年多,他陷於迷茫中。一方面投資人無言地期待,另一方面整個團隊90%的都是技術人才,完全沒有市場感覺。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不過,就在他苦苦尋求突圍的時候,外面的世界悄無聲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就來自移動互聯網對銀行的衝擊。首先是天弘基金僅靠一款餘額寶就達到上萬億的規模。其次是騰訊僅靠一款微信紅包,一個春節綁定800萬客户,“7天完成了銀行十幾年的工作。”

“就從銀行開始!”

但是,金融行業與人臉識別有什麼關係呢?

過去100年,確實沒有關係,因為開銀行賬户都是到支行,由人工認證。

但是,現在不同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去網點排隊,由此產生了遠程開户,“通過手機攝像頭掃描人臉,3分鐘就搞定開户。”

所以,在支行網點時代,4大國有銀行就是4座珠穆朗瑪,只能仰望,無法超越。而到了直銷銀行、智能銀行時代,其他銀行的反超機會就來了。

到了2015年,周曦看到了第一縷曙光。

這年5月,雲從科技入圍了北京一家總行的人臉識別平台招標。那是一家資產規模達到20萬億的巨無霸,分支行網點達到1萬多家。

走過,路過,不錯過!

但是,他辛辛苦苦寫出的方案,卻遭到對方科技部門的奚落,“20頁?鬧着玩啊,我們的方案,都是300頁起!”

那一刻,周曦無地自容。

“馬上補充團隊!”“馬上了解銀行信息技術架構!”“馬上補充需求!”

周曦急了。

為此,他連夜把公司全部20多個業務骨幹集中起來,組成聯合攻關小組,火速趕往北京,並在那家銀行對面60米的中水大廈租了房子,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這仗一打就是2年,整整600多個日日夜夜,周曦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不是在寫代碼,就是在上線測試。

他先後提出48種不同的解決方案、最後,客户滿意了,他自己的頭髮也白了一整圈。

這期間,周曦首創“金融自助開户人臉驗證系統”,實現對200多萬個面部特徵進行組合分析,即便是長相相同的雙胞胎,系統也能一秒辨別。

更神奇之處在於,系統擁有在線學習的本領,“每次刷臉時,都會自動學習人體的可變特徵,比如長胖或者變瘦等。”

最後,內部測試準確率達到了99.8%。

功夫不負有心人,2年後的2017年春天周曦終於如願簽下合同。簽約當天,整個團隊激動得一塌糊塗,周曦也是淚眼模糊,“我們花了2年的時間,終於走完了這短短的60米。”

從此,周曦的雲從科技就成了金融業的標杆,並迅速形成先發優勢。。他花2年時間打造的全鏈條開發團隊以及售後團隊也成了雲從科技最核心的競爭力。

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海通證券等大單接踵而至。

2016年,周曦更與中國銀聯達成戰略合作,“滿足未來銀行、證券、第三方支付等機構的真實身份驗證需求。”。

而正是通過超過2.4億張圖片數據進行訓練,推動着周曦對VIP迎賓、金庫區域布控、後台防攻擊檢測、靜默活體、紅外活體等其他金融系統的升級。

與此同時,安防領域也是好消息不斷。

針對攝像頭會因光照角度、遮擋、表情、運動模糊、分辨率等影響到識別精確度的情況,周曦首創人臉數據同步採集陣列。

具體而言,就是從91個角度對人臉同步採集,對每個數據進行標註,將其變量結構化,“就像醫學的上百萬生物切片,每片的照度、流明都是一度一度嚴格控制。”

正是憑着這一獨門祕籍,周曦在很多省公安廳的測試中,命中率往往比日本、德國等競爭對手的高出近10倍。

此後,集成“人像搜索比對系統”、“特定目標人物識別追蹤系統”、“大規模人羣計數系統”、“多屬性車輛檢索系統”等系列功能的“御眼重明”在國內18個省上線,並重點在各大機場樞紐配備,尤其是在新疆的反恐防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目前,雲從科技是我國銀行業人臉識別第一大供應商,並佔據了80%的機場樞紐。短短2年時間,就成長為一匹成色十足的獨角獸,估值超過100億。

接下來,雲從科技極有可能享受到“快速通道”,成為第一個登錄A股的獨角獸。

除了商業化,周曦把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公益,他要打造一個平台,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幫助尋找走失人口,“相較於與人類爭高低,我們更關注於如何讓人工智能真正幫助人類。”

最開始創業的時候,周曦曾説,“很多時候就是賭,賭贏了就是英雄,賭輸了就是狗熊。”

無疑,周曦賭贏了。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