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桌禮儀有哪些

來源:趣味經驗館 2.73W

茶桌禮儀有哪些

1. 預備動作:在飲茶前,茶壺、茶杯等器具要清洗乾淨,桌面也需要擦拭乾淨。

2. 接待客人:當客人來到時,需要禮貌地迎接客人,並把茶具除塵。

3. 泡茶:沏茶時需要注意,用開水沖泡白茶和綠茶需要用80多攝氏度的水,黑茶、紅茶需要用沸水。

4. 點茶:當泡好茶後,需要給客人端上茶杯,茶杯大小和杯子間距要相同。

5. 點心:在茶點中,要準備一些與茶配合的點心,如糕點、糖果、蜜餞等。

6. 品茶:在品嚐茶的過程中,先聞聞茶香、再嘗茶味,品嚐要慢慢來,不要一下子喝完。

7. 遞茶:在品茶時,可以互相遞茶,表示對方的尊重。

8. 回禮:當茶會結束時,客人可以送一些小禮物,以表示謝意。

9. 整理茶具:在茶會結束後,需要整理茶具,清洗乾淨,並重新放回原處。

10. 特殊場合禮儀:在特殊場合,例如祭祀、壽宴等,需要注意茶壺和茶杯的擺放位置,服從主人的指引。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桌禮儀有茶桌簡潔、茶具潔淨,讓坐選茶,茶稱片掌張壺嘴不對人,動達語紅倒茶禮,奉茶禮等等。

1、茶桌簡潔、茶具潔淨。

不使用的茶具(如干泡台)放在桌外,擺放的茶具清洗乾淨,沒有茶垢、雜質、指紋等之類的異物附着杯盞之上。簡潔、乾淨、利落的茶桌,衞生潔淨的茶具代表着對客人的尊重與重視。

2、讓坐選茶。

客人到來需讓座,且詢問客人喜好喝什麼茶,拿出幾種茶葉簡單介紹一下,讓客人挑選合口味的茶葉。在沖泡茶葉,倒茶分茶過程中,避免用手接觸對方的盞杯,要將衞生進行到底。

3、茶壺嘴不對人。

放笑驗置茶壺時需注意茶壺的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壺嘴對着人是表示請人趕快離開之意。

4、倒茶禮。

席間倒茶時,無論大杯小杯,不宜倒太滿,太滿易溢出,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難為情。也不宜倒太少,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5、奉茶禮。

當主人給客人奉茶時,應當起立,並用雙手將盞遞送給客人。對有杯耳的茶杯,需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來自端給客人。

茶桌上的禮儀有哪些?

1、扣手禮的使用

扣手禮是茶桌上使用最頻繁、最基本的禮儀;主人給客人倒茶,客人不可能一遍一遍的道謝,於是便以扣手禮來表示感謝。

當長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應五指併攏成拳,拳心向下敲擊桌面;以示尊敬。

如果是在平輩之間,要將食指和中指併攏,輕敲桌面以示感謝。

當晚輩給長輩倒茶時,長輩可以用食指或者中指敲擊一下桌面,表示尊重。

2、倒茶禮

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易溢出,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難為情。也不宜倒太少。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

3、忌一口悶,亮杯底

喝茶時不可一口喝完,更不可把杯底亮出來;每一泡茶都是主人悉心沖泡的,一飲而盡未免不夠尊重主人的辛苦;細細品味既是對主人的尊重,又可以讓自己品嚐茶中真味。一杯茶,一般分三口飲完。

4、不可用手抓茶

泡茶時要用專業的工具取茶,直接用手取茶,會給客人不衞生的印象。如沒有茶匙等,可傾斜並輕輕轉動茶倉,使適量的茶葉落入杯中或壺中。

5、及時續茶、換茶

主人泡茶時應時刻注意客人茶杯是否空杯,空杯了及時為客人斟茶。當茶葉經過幾泡之後,滋味寡淡、湯色變淡之後要及時更換新茶,如不及時更換是對客人極大的不尊重、不歡迎。當有新的客人來時,也要及時更換新茶,表示對客人的歡迎。

喝茶禮儀是什麼

      1、喝茶座次:

      泡茶的人左手邊的是“尊位”。位置的順序為:老年人、領導、女士。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先坐尊位。從主人或者泡茶者左手方向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不論怎樣的茶桌,都應該遵循這個原則。

      2、伸掌禮儀:

      伸掌禮儀是主客雙方都要使用的一種禮儀。伸掌表示“請”與“謝謝”的意思。如果兩人對坐,可以都伸出右掌行禮。如果兩人並坐時,右側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方伸左掌行禮。伸掌姿勢是將手斜伸在茶杯旁邊,四指自然併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凹,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隨便。

      3、飲茶姿態:

      飲茶時需要慢品,小口品茶,切忌大口吞嚥茶水,或者喝的發出聲音。這樣飲茶十分失禮數,會使自己飲茶的儀態不佳,且會對旁人造成影響。

      4、喝茶回禮:

      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品,請客人品嚐時,客人需要回禮。客人要起身,如果是男性要抱拳,女性需雙手合十,一躬,然後坐下,雙手接過茶杯先聞香,然後後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稱讚主人。

茶桌禮儀

茶桌禮儀

喝茶隨性,但也要注重茶

桌禮儀哦!泡茶之人有泡

茶之人的禮儀,茶客也有

茶客的禮儀,尊重傳統,

用心喝茶!

【泡茶之人】

6個基本禮儀:選茶、泡茶、奉茶、續茶、清潔、換茶

【茶客】

叩指禮:手指輕輕的在桌上點幾下,其目的是感謝主人為自

己倒茶。

6個基本禮儀

【選茶】

需要多準備幾種不向的茶葉,事前詢問客人喜歡

喝什麼茶,有什麼茶忌口或不大喜歡喝的。

【泡茶】

蓋碗的碗底不能正對着客人,壺嘴也不能正對着客人,可以

45度擺放。

【奉茶】

茶杯使用杯墊,更衞生,更禮貌,根據先長後幼,先客後

主,由左到右,依次斟茶,倒七分滿即可

6個基本禮儀

【續茶】

空杯要及時續茶,杯中茶湯已冷,需要幫客人倒

掉,重新倒上新茶。

【清潔】

給客人倒茶時公道杯需要在茶巾上蘸一下,以免滴水。如茶

桌上有水漬,也要及時用茶巾擦乾,保持枱面的清爽乾淨。

【換茶】

茶湯泡了幾泡後,明顯淡了下來,需要及時更換新茶葉。

叩指禮

【長輩倒茶時】

5指向下輕叩桌面,表示五體投地,跪拜禮

【同輩倒茶時】

2指併攏向下輕叩桌面,表示雙手作揖,以示敬重。

【晚輩倒茶時】

食指向下輕叩桌面,表示已經知會,欣賞晚輩。

喝茶敲桌子的禮儀

喝茶敲桌子的禮儀如下:

1、晚輩向長輩。

五指併攏成拳,拳心向下,五個指頭同時敲擊桌面,相當於五體投地跪拜禮,一般敲三下即可。

2、平輩之間。

食指中指併攏敲擊桌面,相當於雙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尊重。

3、長輩對晚輩。

食指或中指敲擊桌面,相當於點下頭即可。如特欣賞晚輩,可敲三下。

“叩指禮”是茶桌禮儀上個人修養的一個體現,學會了這個動作,長輩也會對你刮目相看。

喝茶禮儀講究:

1、準備的禮儀。

準備的禮儀主要指的是泡茶前,茶具的準備,首先是將茶具清洗乾淨,最好是用開水燙一邊茶壺與茶杯,不僅可以起到清潔作用,還有温杯作用。

2、敬茶的禮儀。

首先是倒茶,不能倒滿,容易溢出燙傷人,還有也不能倒的太少,顯得誠意不足。其次是倒茶的順序要講究先尊後卑,一般按照老幼、還有地位高低來分先後順序。

如果是作為受茶方,要有回敬反應,即如果是長輩倒茶,要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如果是小輩,則用食指在桌上彈兩下,以此表示感謝。

3、續茶的禮儀。

主任泡茶不能將茶沖泡成無色茶,會有不好的意義,沖泡兩三次後需要換茶葉。此外如果喝茶途中來了新客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不然就有了懈怠的意義。

4、品茶的禮儀。

品茶禮儀第一步體現在端茶上。我們在端茶時要用右手握茶杯的中部,不要雙手拿杯,也不要握住被扣處,這樣做會顯得粗魯和不衞生。第二步是在飲茶時,要小口小口喝,不能一口悶,如果喝到茶葉,不能一併吞下,也不能直接吐出來,要慢慢咀嚼後吞下。

喝茶規矩基本是哪6個禮儀

取茶禮儀、泡茶禮儀、倒茶禮儀、奉茶禮儀、品茶禮儀、敬茶禮儀。

取茶應該是用茶匙取茶,或是用茶夾等工具輔助。泡茶禮儀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在泡飲前需要温杯燙盞。茶在泡好之後,接下來就是倒茶禮儀了。首先,主人要將茶杯放在客人的右前方並倒茶,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將水濺出來,其次,要保證每個杯子的茶水量一致,最後,茶水不能倒得太滿,保持在七分滿即可,等客人的茶倒好之後,再給自己倒茶。

茶水倒好之後,若客人沒有立即拿起,主人要奉上茶,這時要儘可能的避免手碰到杯沿,以免客人有潔癖或是涉及乾淨問題。品茶和喝酒不一樣,忌諱大口直灌或一口悶,這會顯得粗魯,也讓人覺得你不懂茶。在茶桌上,要遵照長幼順序依次敬茶,等一一敬完之後,就可以邊飲邊暢聊,主人要懂得照顧客人的情緒,照顧周到。

喝茶的禮儀規矩

1、座位。主人坐下後,從主人左邊順時針方向再回到主人右手邊是由尊到卑的順序。倒茶時要三分之二的茶身,遞茶時要和杯託一同給。

2、敬茶。敬茶要自然,喝茶也自然,不要反覆地勸人喝茶,感覺是提醒該走了,要送客人走的意思。

3、喝茶。喝茶是非常講究的,此時的喝茶不是為了解渴,要小口喝,認真品嚐,如遇杯子有茶葉可用杯蓋拂去切不可用嘴吹走或手撈出。

4、添茶。主人要留意客人的茶水,及時添茶續茶,添茶時添三分之二即可,勿添滿或灑出。

5、交談。喝茶品茶時要和客人聊天,不然很尷尬或者一直喝茶,在温馨交談中品嚐。

請人喝茶,主人首先要主動介紹茶

主人要先説出準備好的茶種類,然後問客人喝什麼茶。然後簡要地介紹一下所沖泡的茶葉名稱、產地、品質特徵、沖泡要點及文化背景等,讓客人仔細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幹香。成功製造了聊天話題,相處時,氛圍自然會更加融洽。

倒茶前要温茶壺,茶杯

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90°以上的開水衝燙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衞生,又顯得彬彬有禮。温杯之後的茶水口感更佳,讓客人擁有更好的品茗體驗。

茶壺嘴不能正對他人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因為,正對他人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

忌徒手抓茶葉

取茶時應使用竹或木製的茶匙,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入。

送茶杯時忌碰杯沿

將泡好的茶端給客人時,最好使用托盤,若不用托盤,注意不要用手指接觸杯沿。端至客人面前,應略躬身,説“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同時説“請”。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中國人講究“七茶八酒”,倒酒時可以倒滿,但斟茶時只斟七分,一方面暗喻了“七分茶三分情”之意,另一方面客人在拿茶杯時也不容易燙到手。

因為温杯後,茶杯是熱的,茶也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感覺燙手,更有甚者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這便是中國人的茶桌之禮!

論資排輩敬茶,煮茶者最後飲

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自家人。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

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

喝茶人應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是對主人的尊敬。

忌“一口悶”或“亮杯底”

中國人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底朝下或杯底亮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但喝茶不同,要緩緩地喝、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不過和喝酒一樣,喝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了主人的一片好意。

茶道的基本禮儀

茶道的基本禮儀

茶道的基本禮儀,説到茶,就要説到茶的禮儀,即使是剛剛接觸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認為茶道的做法簡易,也有的認為茶道的禮儀做法十分困難。以下是茶道的基本禮儀,希望對你有幫助

茶道的基本禮儀1

茶道禮儀規矩

1、茶具要清潔

家裏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茶滿欺客,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説: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為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中國茶道禮儀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禮儀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分別為煎茶、鬥茶和工夫茶。

1、煎茶

煎茶,顧名思義就是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中國茶道禮儀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就是唐代的煎茶。

2、鬥茶

鬥茶又稱茗戰,起源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中國古代茶道禮儀的最高表現形式。最終目的在於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能獲得鬥茶的最後勝利。

3、工夫茶

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中國茶道禮儀的表現形式。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盛行於安徽、祁門等地區。工夫茶講究品飲的工夫,飲工夫茶,分為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更為講究待客。

中國茶道禮儀法則

中國茶道禮儀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1、古人茶道禮儀講究六境,分別為: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都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2、宋代茶道禮儀的法則,叫三點,一點是新茶、甘泉、潔器;二點為天氣景色宜人;三點為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

茶藝禮儀之茶人的禮儀

1、鞠躬禮

鞠躬禮通常用在茶藝人員迎賓、茶藝表演及送客的時候,鞠躬禮分為站式、坐式和跪式。行禮的時候,站式雙手要自然下垂,微彎,坐式和跪式需將雙手放在雙膝前面。

2、伸手禮

伸手禮是茶事活動中常見的禮節,主要用於介紹茶具、茶葉、賞茶和請客人傳遞茶杯等。行伸手禮的時候,手指要織染併攏,大拇指往內靠,右手由胸前自然向右前伸,手心向上,同時講:請、請觀賞、謝謝等。

3、寓意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壺嘴不能整對着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泡茶最常用的方法為: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衝低斟反覆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表示歡迎。

4、叩手禮

叩手禮意指手指輕輕叩擊茶桌來行禮,單指叩擊茶桌兩三下,表示謝謝你的寓意。有的地方,前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必須雙手指叩擊茶桌以示謝謝。

茶道的基本禮儀2

茶道禮儀

茶既是靈魂之飲,以茶載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無道就算不得“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會飲茶修身養性的作用,亦算不得“茶人”。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從古至今,從海內到海外,幾乎無處不無茶人,無時不有茶人。一個人,只有當他對茶產生敬意時,才能成為新的茶人和愛茶人!

在茶館裏,茶博士、茶把士、茶服務員以茶迎客;在居住處,以茶待客有主任和賓客;在茶會上,有主持者、茶藝師把茶道之美、茶藝之情展示給應邀嘉賓;傢俱茶事則自烹自飲,自得其樂。照理説,茶人不必言資格、論貴賤,但茶既出在道德立國的中華民族,也就給茶道賦予了濃厚的道德色彩,茶人也便有了茶德禮儀的標準。

茶聖陸羽的標準很簡單,要求茶人是“精行儉德之人”。唐末劉貞亮要求茶人循禮法、行仁義、謙恭和平、淨心高雅,即以茶行“道”。此處的道又以儒為主。

宋人強調茶人必須是佳客,這裏的佳客應當具有如茶一般清醇優雅的氣質和坦誠告潔的情操。明代對茶人雖無明確標準,但大體要求則有。陸樹聲著《茶寮記》中提到:“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而其人與茶品相得。”要求茶人、文人之間的情操高尚、志同道合,飲茶時要吟詩、揮翰。日本茶道宗匠千里休也提出茶人資格説。

中國茶道推崇茶人的神韻,即茶人應具有外觀形象美和氣質美。我國茶人在長期的茶事活動中,藉助佛教修行的“五調法”來自己。

調身:茶人在茶事活動中要求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如:坐姿端正,腰板直立,肌肉放鬆,目光祥和,舉止從容。調息:呼吸要輕細而勻實,做到不粗、不喘、不亂。調心:目定意閒、除區雜念,排除干擾,做到心“不散”(不想與茶無關之事)、“不浮”(不浮躁不定)、“不沉”(不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調食:飲食適度,吃有吃相。用食勿計較。

調睡:不貪睡,不失眠,作息有序。

茶人通過“五調”就可以進入“心齋”、“座忘”的境界,得到大智大慧、超越自我、明心見性、陶冶情操等人格的與完善。:

日本茶道對茶人要求很嚴格,一般是要熟悉茶道文化藝能,並已納入大學家政系必修課程,以致於一般日本婦女少學習3年才能勝任茶事;二是要懂得日本文化,瞭解本民族獨特的審美意識和道德觀念。按此要求,茶人須是茶專家和哲人才行。所以,在普及茶道時只能要求實事求是,事實上很難作到。

當今社會,世人求和平,國人將講文明。茶人既要繼承發揚本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文化教養,又應融入當代精神文明和科學知識。1982年9月成立的台灣茶藝協會,提出了“清、敬、怡、真”的茶藝基本精神。我國已故著名茶學家莊晚芳先生一生以身許茶、一心為茶,他倡導的以“廉、美、和、敬”為中心的茶德可謂現代茶人之標準,他本人也是我們茶人努力學習的楷模。

茶道的.基本禮儀3

茶道文化

你有注意過你喝茶的方式正確嗎?也許你會説喝茶也份正確方式嗎?的確喝茶也是份正與否的方式,如果你喝茶養生的方式不正確,那麼久會影響你醫患結石、刺激腸胃、危害健康等副作用。 所以愛茶網我建議大家今後在喝茶時一定要多加註意喝茶養生的方式。

茶道文化

喝茶養生副作用1:結石

有些辦公室職員喜歡在加班的時候泡上一杯濃濃的茶,以緩解疲勞幫助養生,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太正確的,特別是加班的時候空腹喝茶,人體會吸入大量的草酸成分,進而在體內形成結石,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副作用。

喝茶養生副作用4:有針對性的毛病

喝茶養生是一定要分季節分年齡分性別的,否則也是會產生一些對內臟,關節以及生殖器官有影響的副作用,熱喝綠茶、寒喝紅茶,老喝淡茶、壯喝濃茶等都是不同的。

喝茶養生副作用3:過於刺激

對於一些腸胃不太好的人,又不是喝一些養胃養生茶,會產生怎樣的副作用,大家可想而知,這對胃肯定會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喝茶養生副作用2:危害身體健康

一些肥胖界的人士都會選擇喝茶來幫助減肥養生,因此每天喝茶的量也超出正常範圍,這樣的大量酗茶,對身體健康來説也是一種危害,這樣的副作用是極為明顯的,儘量要保持一定的量。

在茶文化方面,茶桌上的基本禮儀常識有哪些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茶,特別是家裏來人招待朋友的時候,都會給人泡上一杯的茶水,用這樣的方式來表示友好和關心。那麼在茶文化方面,茶桌上的基本禮儀常識有哪些呢?

常識一、在泡茶的時候,杯子一定要選擇非常乾淨的杯子,從外觀看上去必須是非常乾淨和透明的杯子上沒有一點的污垢和雜質。頭道茶一定要進行漂洗,這樣能夠去除茶葉上的一些異味和雜質,使茶葉喝起來會更加的好喝,而且泡出來的茶會更好看。

常識二、端茶,在生活當中很多人給別人端茶的時候,不管自己手上髒不髒,有沒有一些漢字就會去給別人端茶。在茶桌上一定要有講究,首先主家的手一定要是保持乾淨的。在端茶的時候要兩隻手端杯子遞給客人,這樣表示出自己的誠意,也是表示自己對客人的尊敬。雙手一定要保持平衡,一隻手托住杯子底下的一個小點兒,而另一隻手則輔助茶杯1/2靠下的部分。在端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雙手不要碰到杯口,這樣對客人來説是很不衞生的。在給長輩以及年長的人倒茶的時候,雙手端杯,身體微微往前傾,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常識三、接茶,當別人給自己泡茶的時候,遞給自己時,若是年長的長者,那麼一定要微微起身,雙手接住茶杯,這樣也是對長者的尊敬。若是自己不喝茶的話,那麼在之前一定要告訴對方,以免給他人增添不必要的煩擾。很多人當別人給自己倒茶的時候,都會隨意的用單隻手去接,這樣不管對方是不是長輩都不禮貌。在茶桌上的基本禮儀常識大家一定要明白,畢竟現在喝茶的人太多了,瞭解的多一些對自己來説也是有益無害的。

茶道入門茶道基本禮儀

茶道入門茶道基本禮儀如下:

1、喝茶前:如今很少人知道客位的尊卑問題,雖然茶道里面講究的是客隨主便一説,不過喝茶的人多了,自然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是尊!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不論茶桌上的形式如何,這個是不變的鐵律。

尊位的第一順序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齡大的人。其中師長、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先坐尊位。

座位方面有一個特別的規定:忌諱對頭坐,就是頭對頭和主人面對面坐!哪怕就是隻有你和主人兩個人,也不要坐對頭的,知禮的客人應該坐主人的右手邊的卑位,人多實在避免不了坐對頭的情況,小孩來坐這個位子。

第一道禮節:客人最重要的禮節是答禮,也稱回禮!所謂第一道禮節,是指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品,並且請你品嚐的時候,作為客人的第一次回禮。

正式的、正規的第一次客人回禮是這樣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後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讚主人。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一躬,躬身行禮。

躬身越低,表示對於主人越發尊敬,對於主人是長輩客人是晚輩,躬身應該至少為45度的傾斜角的。

2、喝茶中:喝茶過程裏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禮禮節是扣指禮,又叫屈指跪。這個禮節的來由前邊已經大家都知道的。還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談性事,不然喝着喝着茶水會發酸的。喝茶忌“一口悶”或者“亮杯底”的,偶們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區別。

茶道知識12懂禮儀

茶道知識12懂禮儀分為主人篇和客人篇,主人篇的禮儀是泡前不介紹茶、注意個人儀表、不能徒手拿茶葉、泡茶前不温杯、壺嘴杯嘴不能對向客人、倒茶不能倒滿、要用杯託奉茶、有序奉茶;客人篇的禮儀是行叩指禮、不能一口悶或亮杯底、喝茶時不能隨意抽煙、不能隨意觸碰主人的茶寵。

一、主人篇  

1、泡前不介紹茶  

在泡茶前,主人要先了解客人的身體狀況、適宜飲什麼茶、平時的飲茶習慣、喜歡的茶類和濃淡等,然後做好準備。或者多準備幾款茶,等客人來時,讓客人進行挑選。  

在沖泡之前,可以簡要地介紹一下準備沖泡的茶葉名稱、產地、品質特徵等;如果客人有看幹茶的要求,要讓客人欣賞幹茶的外形、色澤和幹香。  

2、注意個人儀表  

在沖泡前,主人要確保自己手上無異味。女孩子要避免使用香氣太重的香水或化粧品,否則容易干擾對茶香氣的欣賞。  

當感冒、咳嗽時,不宜泡茶招待客人。泡茶時也儘量不要説話;賞茶、聞香時,等移開茶葉後再説話;聞香時吸氣,挪開茶葉才吐氣。  

3、不能徒手拿茶葉  

用手直接拿茶葉,手上帶有的汗漬或者水,容易讓茶葉受潮。而且手上的一些氣味也容易沾染到茶葉上,不僅會影響到茶的品質,也給人不衞生的感覺。應該用茶匙取適量茶葉,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將茶葉倒出。  

4、泡茶前不温杯  

喝茶前不温杯,會給人造成不衞生的印象。雖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潔過,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潔一次,是尊重的體現。  

用開水温杯燙壺,不僅可以除去茶具異味,而且提高茶具温度,對於茶湯的表現也會更好,給客人更好的品飲體驗。正確做法是在泡茶之前用開水把茶具都燙洗一遍。這樣,既講究衞生,品飲效果也好。  

5、壺嘴、杯嘴不能對向客人  

壺嘴、杯嘴對向客人,表示請人快速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其實不僅是壺嘴、杯嘴,一切尖鋭、危險的物品都是不能對着他人的。  

燒水壺如果對着人,噴出的蒸汽容易燙傷,壺嘴、茶針之類尖鋭的東西對着人,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就像我們在遞剪刀的時候,都會把尖的一邊對着自己,也是禮貌和素質的體現。  

6、倒茶不能倒滿  

在客人倒茶時,不宜過滿,七分最佳。俗話説“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在酒桌上敬酒時,酒要倒滿表示對客人客氣尊敬的意思,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不小心摔破茶杯,造成難堪,有趕客人走的意思,所以茶倒七分滿的程度剛好。

7、要用杯託奉茶

用手直接觸碰客人的茶杯,在客人看來十分不衞生。如果客人發現你的指紋等污漬留在了杯口上,其喝茶的興致可能就瞬間沒有了。故而,主人需要給客人奉茶時,最好上杯託,即茶杯的墊子,用雙手奉上杯託,將茶湯遞到客人面前,避免手指直接去碰飲茶人的茶杯。

8、有序分湯

斟茶時不光需要先客後主,也應當依次分茶,或按長幼順序,或按身份地位高低。越過中間的客人,直接給下一位客人斟茶,這是非常失禮的。無論是什麼場合,主人斟茶時一定不要出現越位的情況。

同時,當客人杯中的茶湯被徹底喝完後,最好及時續杯,別讓客人面前的茶杯空太久。空杯遲遲不倒茶,這在茶桌上有“趕客”之意。但要是發現有的客人不怎麼喝新斟的茶湯,表示其已經不想喝了,這時主人就不需要再斟茶了。

二、客人篇  

1、行叩指禮  

主人給客人倒茶時,客人不需要説謝謝,只需要用右手中指和食指,併攏曲指叩打桌面,以示感謝,這一動作俗稱為“叩指行禮”。這一動作可以避免在喝茶時,因反覆道謝而破壞談話的節奏和喝茶的氣氛。  

2、不能一口悶或亮杯底  

我們在喝酒時講究“感情深,一口悶”,喝完時也會把杯口朝下亮杯底給別人看,示意一滴不剩,以示尊重。  

但喝茶不同,要慢慢地品,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喝茶可以發出聲音,讓茶湯與口腔融合更好,聲音也是對茶的一種讚賞。不過和喝酒一樣,主人給客人倒的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了主人的一片好意。如果實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湯在杯裏,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3、喝茶時不能隨意抽煙  

喝茶是在很乾淨的環境下進行的,煙味會影響品茶的體驗,何況同茶桌會有不吸煙的人,這時抽煙的人要照顧其他人的感受。  

所以在喝茶時,未經主人或在場客人的允許,是不能抽煙的。如果實在想抽,可以喝幾泡茶後,和大家説一聲,去外面抽煙。另外,才坐下就遞煙的行為,也很失禮。  

4、不能隨意觸碰主人的茶寵  

主人的茶桌上,總會擺放很多可愛的茶寵,在觀看之前,要詢問主人,經過允許後再拿到手裏仔細欣賞。桌上的茶寵,在每次泡茶時也會“喝茶”,沒經過主人的同意,不要隨意就將自己喝剩的茶水澆淋茶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