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来源:趣味经验馆 2.19W

取保候审是指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的一种申请,经相关司法机关审批后,可以在取保期间暂时获得自由。申请需要书面形式,决定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作出,并需报上级批准。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期间需遵守规定。符合法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获得取保候审措施。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的申请。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会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取保候审的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除此之外,司法机关根据案情的需要,会自行决定取保候审。

3、取保候审的执行。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在当代的社会,如果要想对于某一个犯罪行为进行取保候审的话,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来进行确定,如果符合法定条件的话,那么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完全是会的。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的申请条件和程序是什么?

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经过法院批准可以在保证人的监督下,暂时离开拘留场所的一种措施。申请取保候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按照特定的程序进行。一般来说,申请人应具备以下条件:无法逃避刑事追究的风险、不会妨碍案件调查、有合法的住所和联系方式、有保证人担保等。申请程序包括填写申请书、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提交到法院审查、法院决定是否准予取保候审等环节。具体的申请条件和程序可能会因地区和案件性质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获取详细信息。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在7天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并按程序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遵守规定,若期间无违规行为,保证金将退还并解除担保。取保候审是一项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措施,确保案件调查的同时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具体申请条件和程序请咨询当地法律专业人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是什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