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提尼克岛成因

来源:趣味经验馆 1.92W

马提尼克岛成因

马提尼克岛位于加勒比海,是一个火山岛,其形成与板块构造和火山活动有关。

马提尼克岛位于南北美洲板块和加勒比板块的交界处,这是一个构造活跃的区域。两个板块之间的地壳运动导致地壳的撞击和断裂,这也是形成火山的主要原因。

火山活动在马提尼克岛的形成中起了关键作用。亿万年前,岛屿可能是由大西洋盘古板块和南美洲板块的地壳运动引起的海底火山喷发而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火山活动不断地喷发,堆积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现代的马提尼克岛。

今天,马提尼克岛仍然是一个活跃的火山岛屿,最著名的火山是蒙特佩利耶火山,它在1902年爆发,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和破坏。这种火山活动带来的岩浆和熔岩流不断积累,在漫长的时间里便形成了马提尼克岛的一部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巨人岛上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在瀚海的加勒比海上,有一个名为“马提尼克岛”的神奇小岛,因岛上生活的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身体都能长高,此岛也被人成为“巨人岛”。自1948年起的十年中,凡是在岛上的成年男女都长高了几厘米。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在1.90米左右,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也超过1.74米。

更神奇的是,不仅岛上的土著居民,连外地的成年人在岛上生活一段时间后也能长高。例如64岁的法国科学家格莱华博士和57岁的助手里连博士,在岛上生活两年,两人分别增高了8厘米和7厘米。巴西40岁的动物学家费利在岛上考察3个月,离开的时候长高了4厘米。其实不仅是人,岛上的动物、植物和昆虫长得更快。岛上的老鼠都长得跟猫一般大小。

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岛上的成年人、动物、植物和昆虫躯体快速的生长?这种神秘的力量来自何处?许多科学家为了解开谜底,远赴重洋来到岛上考察(我认为就是偷溜来增高的~~)提出多种假设猜测、有人认可能有飞碟或其他天外来客与1948年在这里坠毁,天外来客的残骸发出不明的辐射,是岛上生物迅速生长。但是世上是否有天外来客还未可知。另一些人则认为该岛上蕴含一种有着特殊放射性的矿藏,它能使生物机体发生变异,因此“催高”了身体。

巨人岛”的秘密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一个谜,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

六年级下册品社作业40页

两级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发生洪灾,更多疾病流行。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农作物被吃,影响生态平衡。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产生温室效应。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缺水,城市面积减少,影响生态平衡。

高中版本 地理中国 什么意思

简介: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地质资源和地貌景观,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地理·中国》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爱国之情。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地理·中国》栏目,属科普类电视栏目。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地理·中国》栏目,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编辑本段栏目特色

1、栏目内容:

《地理·中国》栏目的内容属自然科学范畴,节目通过对地质、地理、地貌形成及演变等自然现象的揭示,普及科学知识,展示大自然的神奇。

2、栏目形态: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3、栏目风格: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行进式拍摄的形式,重在对科学问题的推理、实证和解析,强调快节奏、大信息量和逻辑的严密,兼有大自然景观的新、奇、特、美的展示,融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于一体。

编辑本段精彩看点

看点一:题材宽广,观赏性强。

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看点二:解密自然,知识性强。

《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看点三: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编辑本段社会评论

《地理·中国》是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1]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编辑本段创办意义

1)中外媒体中,地理题材,拥有广泛的受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国家地理频道,以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功运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当前我国电视界,还没有自制的、以自然地理为内容定位的高层次、成规模的电视栏目。《地理·中国》栏目的推出,可以填补这一项空白。

3) 创办《地理·中国》栏目,对科教频道意义重大。《地理·中国》是一档面向广众群体的高层次科普栏目,它的创办是对科教频道现有内容的重要补充和新的开拓。栏目既是一档科普教育,也是一种深层次的爱国主义和环保教育,它将使人们从更充分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科学发展的意义。

编辑本段主创团队

《地理·中国》栏目的主创团队,主要由原社教中心教育专题部的精兵强将组成。这只团队历年来不仅为科教频道连创收视佳绩,还承担了诸如教师节特别节目《奠基中国》、“纪念长征60周年特别节目《伟大壮举·光辉历程》”、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创作的《光辉的历程》等重大任务,这些节目均受到及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制片人

阚兆江,男,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现任电视台科教频道副总监,兼任《地理中国》栏目制片人。历任《夕阳红》栏目主编、《当代教育》栏目制片人、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教育专题部副主任、主任。

主持人

于胜春,男,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2001年进入电视台,主持过《当代工人》、《当代教育》、《人与社会》等栏目和多期大型节目。主持风格自然、真诚、机智、乐观, 是央视优秀主持人之一,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编辑本段栏目回顾

1柴河地质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脉发现】

2巨洞之谜【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阳湖的奥秘【鄱阳湖】

4解密远古之花 上【达尔文讨厌之谜的破解】

5解密远古之花 下

《地理·中国》之《太姥山传奇》

6黄土中的秘密【洛川黄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观【赞皇县赤壁长墙】

8石林传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观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黄龙的诉说【黄龙钙华】

11沙海的奥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鸭绿江神韵【鸭绿江】

13天露池之谜【丰宁第四纪冰川遗迹】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质奇观】

15山中奇境【乐业 大石围天坑】

16会飞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岛【南碇岛六边形石柱】

18深藏的美丽【九寨沟】

19走进龟峰【龟峰丹霞区象形石】

20红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红岩石瀑】

21洞穴奇观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观 下

山河探秘第一部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长崖之谜【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传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寻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观【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亿万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个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龙虎山探奇【龙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历地心【天柱山超高温高压变质带】

33生命之石【延庆县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万柱迷谷【临海市六边形流纹石柱群】

35塘中的发现【海口双池岭 罗京盘玛珥式火山群】

36峡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峡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黄河】

火山的奥秘

38巨灾后的反思【马提尼克岛圣皮埃尔培雷火山大爆发】【火山的奥秘第一集】

39险象环生【夏威夷火山救援】【火山的奥秘第二集】

40零距离接触 上【火山专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奥秘第三集】

41零距离接触 下【火山的奥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脉搏【火山专家研究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码 上【火山专家检测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码 下【火山的奥秘第七集】

山河探秘第二部

45走近人间瑶池【同第十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一集】

46千万年的镌刻【同第十九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二集】

47海中奇观【同第十七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三集】

48黄土谜题【同第六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四集】

49神奇芙蓉洞 上【同第二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五集】

50神奇芙蓉洞 下【同第二十二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六集】

51天坑的秘密【同第十五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七集】

2月2日至2月8日 停播

52澜沧江探源【果宗木查与吉富山之争】

53奇峰身世之谜【同第三十一集】

54巨湖天成【贝加尔湖新成因】

55寻找长江源【沱沱河与当曲之争】

56涠洲岛的故事【涠洲岛古火山口】

57佛祖的宝座【桂林兴平莲花盆石洞】

58黄河之水哪里来【玛曲与卡日曲之争】

59石头中的玄机【同第三十二集】

60死亡之谷【临夏盆地古生物化石堆】

走进自然奇观

61感知大堡礁【澳大利亚大堡礁】【走进自然奇观第一集】

62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 加拿大尼亚加拉河大瀑布】【走进自然奇观第二集】

费尔南多岛【巴西费尔南多火山岛】【走进自然奇观第三集】

63神奇的峡谷【美国科罗拉多河大峡谷】【走进自然奇观第四集】

64水母湖探秘【帕劳群岛水下洞穴与水母湖】【走进自然奇观第五集】

65火山奇观【美国夏威夷火山公园 美国怀俄明黄石公园】【走进自然奇观第六集】

66直面火山【同四十二集】【走进自然奇观第七集】

67石中的龙鳞【汉中黎坪龙山网状沉积岩】

68石头中的万卷书【山东潍坊临朐山旺盆地硅藻土页岩古化石】

69解秘泥石流【四川绵竹清平乡泥石流】

70硅化木传奇【同第三十三集】

71寻找毒泉【云南腾冲扯雀塘毒泉】

72神秘的石中花 上【同第四集】

73神秘的石中花 下【同第五集】

74奇丽黄山【安徽黄山三大奇观】

75神秘的圆湖【同第三十五集】

2011年56期 56 20110304 雁荡有奇峰【雁荡山】

57 20110305 石瀑之谜

58 20110306 泰宁丹霞寻奇

59 20110307 三清山观奇

60 20110308 巨崖出太行

61 20110309 走进石花洞

62 20110310 奇立黄山

63 20110311 大洪山中的奇遇

64 20110312 幽深腾龙洞

65 20110313 不寻常的森林

66 20110314 迷洞重重

67 20110315 海岛探幽

68 20110316 深谷中的石柱群

69 20110317 神奇的白水洋(上)

70 20110318 神奇的白水洋(下)

71 20110319 暗河寻奇(上)

72 20110320 暗河寻奇(下)

73 20110321 神奇的山谷

74 20110322 火山堆中的秘密

75 20110323 石海之谜

76 20110324 佛祖的宝座

77 20110325 寻金之路(上)

78 20110326 寻金之路(下)

79 20110327 水晶宫探秘

80 20110328 地下的森林

81 20110329 探秘千年牡蛎礁

82 20110330 古墓中的秘密

83 20110331 树轮里的秘密

活火山(地质现象)详细资料大全

活火山(active volcano):喷发和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那些休眠火山,即使是活的但不是就要喷发,而在可能再次喷发的火山也可称为活火山。那些其最后一次喷发距今已很久远,并被证明在可预见的不会发生喷发的火山,称为熄灭的火山或死火山。一般来说,只有活火山才会发生喷发。人类历史时期具有经常或周期性活动能力(喷发)的火山。世界上还在经常喷发的活火山,如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夏威夷岛上的基劳埃阿火山,义大利的维苏威火山,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非洲刚果(金)的尼拉贡戈火山等,都是著名的活火山。活火山的喷发活动,具有周期性,如爪哇岛上的梅拉皮火山,本世纪以来,平均间隔两、三年就要持续喷发一个时期。活火山的喷发活动,还具有间歇性,只不过间歇时间的长短不一罢了。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活火山 外文名 :Active volcano 定义 :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再喷发的火山 反义词 :死火山 定义发展,成因,喷发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喷发条件,喷发类型,玄武岩泛流喷发,夏威夷式喷发,斯通博利型喷发,武尔卡诺型喷发,培雷式喷发,普林尼式喷发,超武尔卡诺型喷发,苏特塞式喷发,喷发指数,地球上的活火山,著名火山,旅游胜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日本富士山,巴厘岛,菲律宾吕宋岛,长白山天池,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

定义发展

根据哪些准则来判断一座火山的“死”或“活”或“休眠”,迄今并没有一种严格而科学的标准。经验上或传统上将有过历史喷发或有历史喷发记载的火山称为活火山,但这样的火山在全球有534座。 活火山 但是历史或历史记录对每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只有三四百年,有的则可达三四千年或更长。 在那些渺无人烟的偏远地区,即使是发生在近代的活火山喷发,也可能不为人所知或没有任何历史记录。例如我国靖宇以西40千米的金龙顶子火山,在距今约1600年前曾发生过一次爆炸式喷发,但迄今未发现有历史记载。 显然,基于历史或历史记录的活火山的定义是很不完全和不符合实际的。于是一些火山学家根据对大量活火山喷发间隔期和熄灭的火山最后一次喷发时间的统计,提出一个有一定时间条件的、改进的活火山的定义,即那些在过去10000年、5000年或2000年来有过一次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究竟是采用10000年、5000年或2000年,将允许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 这一改进的活火山定义仍然允许有例外情况,并且要求对一个具体的活火山进行评价时,能够提供该火山地下是否存在活动的岩浆房系统的证据。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关于活火山的一般概念:那就是正在喷发的或历史时期及近10000年来有过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当火山下面存在活动的岩浆系统或岩浆房时,这个火山被认为具有喷发危险性,应置于现代的火山监测系统之中。 但是火山的“死”或“活”仍然是相对的。有一些在10000年甚至更长时期以来没有发生过喷发的“死”火山,也可能由于深部构造或岩浆活动而导致重新复活而喷发。 火山喷发 例如我国五大连池火山群中,大部分火山是在10万年前喷发的,但是其中的老黑山火山和火烧山火山却是在公元1719-1721年喷发形成的。 于是,在火山下面是否存在活动的岩浆系统岩浆系统,就成为判断一座火山“死”或“活”的关键,怎样才能知道火山下面存在活动的岩浆系统呢?一般可根据以下现象作出初步判断:(1)在活火山区存在水热活动或喷气现象;(2)以火山为中心的小范围内,微震活动明显高于其外围地区;(3)火山区出现某些可观测到的地表形变。 上述现象都是由于火山下面岩浆系统具体活动情况,则必须在该火山区布设长期地震-地形变观测台网,以及其他多种地球物理物理、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探测。这是当该火山已被确认为危险的火山之后应当进行的基本监测和探测研究。

成因

火山的形成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地壳上地幔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产生部分熔融并与母岩分离,熔融体通过孔隙或裂隙向上运移,并在一定部位逐渐富集而形成岩浆囊。 随着岩浆的不断补给岩浆囊的岩浆过剩压力逐渐增大。 当表壳覆盖层的强度不足以阻止岩浆继续向上运动时,岩浆通过薄弱带向地表上升。 在上升过程中溶解在岩浆中挥发份逐渐溶出,形成气泡,当气泡占有的体积分数超过75%时,禁锢在液体中的气泡会迅速释放出来,导致爆炸性喷发气体释放后岩浆粘度降到很低,流动转变成湍流性质的。 如若岩浆粘滞性数较低或挥发份较少,便仅有宁静式溢流。从部分熔融到喷发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差别形成了形形 *** 的火山活动。

喷发过程

火山喷出地表前的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岩浆形成与初始上升阶段、岩浆囊阶段和离开岩浆囊到地表阶段。

第一阶段

岩浆的产生必须有两个过程:部分熔融和熔融体与母岩分离。实际上这两种过程不大可能互相,熔融体与母岩的分离可能在熔融开始产生时就有了。 部分熔融是液体(即岩浆)和固体(结晶)的共存态,温度升高、压力降低和固相线降低均可产生部分熔融。 当部分熔融物质随地幔流上升时,在流动中也会产生液体和固体的分离现象,从而产生液体的移动乃至聚集,称之为熔离。

第二阶段

岩浆囊是火山底下充填著岩浆的区域,是地壳或上地幔岩石介质中岩浆相对富集的地方。一般视为与油藏类似的岩石孔隙(或裂隙)中的高温流体,通常认为在地幔柱内,岩浆只占总体积的5%-30%。从局部看,可以视为内部相对流通的液态集合。岩浆是由岩浆熔融体、挥发物、以及结晶体组成的混合物。

第三阶段

岩浆从岩浆源区一直到近地表的通路的上升,与岩浆囊的过剩压力、通道的形成与贯通、以及岩浆上升中的结晶、脱气过程有关。当地壳中引张或引张-剪下应力大于当地岩石破裂强度时,便可能形成张性或张-剪性破裂,如若这些裂隙互相连通,就可以作为岩浆喷发的通道。

喷发条件

一个地方能否形成火山主要在于是否具备以下条件: 火山喷发 1.部分熔融体的形成必须有较高的地热(自身积累的或外边界条件产生的),或隆起减压过程,或脱水而减低固相线; 2.岩浆在地壳中的富集,或岩浆囊形成的位置与中性浮力面的深度有关,而中性浮力面的深度又与地壳流变学间断面有关; 3.岩浆囊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主要是结晶体、挥发物与流体的分额与相互作用,岩浆喷发起著促使、或抑制作用。地壳岩浆囊的存在起著拦截、改造地幔升上的岩浆的作用。它也是形成爆炸式火山喷发的重要条件; 4.岩浆囊的存在对岩浆通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构造活动产生的引张应力场是形成岩浆通道的主要原因; 5.岩浆离开岩浆囊后的上升受到压力梯度与浮力的双重驱动。

喷发类型

纵观世界火山的喷发类型,其决定因素一是岩浆的成分、挥发分含量、温度和粘度,如玄武质岩浆含SiO2成分低,含挥发分相对少、温度高、粘度小,因此岩浆流动性大,火山喷发相对较宁静,多为岩浆的喷溢,可形成大面积的熔岩台地和盾形火山;流纹质和安山质岩浆富含SiO2和挥发分,其温度低、粘性大,流动性差,因此火山喷发猛烈,爆炸声巨大,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弹喷出,常形成高大的火山碎屑锥,并伴有火山碎屑流和发光云现象,往往造成重灾。决定因素之二是地下岩浆上升通道的特点,若岩浆房中的岩浆沿较长的断裂线涌出地表,即形成裂隙式喷发;若沿两组断裂交叉而成的筒状通道上涌,在岩浆内压力作用下,便可产生猛烈的中心式喷发。决定因素之三是岩浆喷出的构造环境,看其是在陆地,还是水下;是在洋脊还是在板内;是在岛弧还是在碰撞带等等。火山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不同,火山喷发类型的特点也大不相同。 火山喷发

玄武岩泛流喷发

这种喷发如印度的德干高原,北美的哥伦比亚高原。它们是岩浆沿一个方向的大断裂(裂隙)或断裂群上升,喷出地表,有的从窄而长的通道全面上喷;有的火山呈一字形排列分别喷发,但向下则相连成为墙状通道,因此称为“裂隙喷发”。喷发以玄武岩为主,流动方向近于平行,厚度及成分较为稳定,产状平缓,以熔岩被多见,常形成熔岩高原。因为玄武岩流动性大,熔岩喷出量大,少有爆发相,在地形平坦处似洪水泛滥,到处流溢、分布面积广,所以又称“玄武岩泛流喷发”。1783年冰岛的拉基火山喷发,从长25千米的裂隙中喷出约12km 3 的熔岩及3km 3 的火山啐屑物,覆盖面积达565㎞ 2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威廉峪谷,从120米宽的裂隙中一次性流出熔岩,形成308㎞ 2 的高原,厚度最大达240米。我国贵州、云南、四川的二叠纪玄武岩(26万平方千米)及河北省的汉诺坝(1700㎞ 2 )也都是玄武岩泛流喷发。

夏威夷式喷发

属热点火山,以美国夏威夷岛为代表,特点是很少发生爆炸,常常从山顶火山口和山腰裂隙溢出相当多数量的玄武质熔岩流,岩浆粘度小,流动性大,表现为比较安静的溢流,气体释放量可多可少。由于喷发时岩浆受到较大的静压力以及气泡的膨胀作用,当其到达地表时,形成熔岩喷泉,被逸出气体推动的熔岩喷泉可高达300m或更高,被喷出的多是玄武质熔岩,也可以是安山质熔岩,也有少量的火山渣和火山灰。这种喷发类型,熔岩往往是多次溢流,而且有许多裂隙作为通道,流出的熔岩形成比较平坦的熔岩穹。例如1924年基拉维厄和1975年冒纳罗亚火山的喷发就是典型的夏威夷式喷发。这种类型喷发基本没有人员伤亡,但可以毁坏农田村庄,造成财产损失。

斯通博利型喷发

源自20世纪初早期义大利语。最典型的是义大利的斯通博利火山,位于西西里风神岛,经常有火山喷发活动,从古代起即被称为“地中海的灯塔”,其喷发特征是或多或少的定期的中等强度喷发,喷出炽热熔岩,其粘性比夏威夷式要大一些,伴随着白色蒸汽云。火山口的熔岩有轻度硬结,主要为块状熔岩,由玄武质、安山质成分的岩石组成,熔岩流厚而短,也有少数为绳状,每隔半小时就有气体从中逸出。这种火山韵律性地喷出白热的火山渣、火山砾和火山弹,爆炸较为温和,很多火山碎屑又落回火口,再次被喷出,其它的落到火山锥形成的坡上并滚入海中。如斯通博利火山(义大利)、帕利库廷火山(墨西哥)、维苏威火山(义大利)、阿瓦琴火山、克留契夫火山(前苏联),都具有斯通博利型喷发特点。

武尔卡诺型喷发

武尔卡诺岛位于地中海西西里岛附近。这种类型喷发比斯通博利式火山熔岩粘度更大,呈熔浆状,喷发较为猛烈。不喷发时在火山口上形成较厚的固结外壳,气体在固结的外壳下聚集,使熔岩柱的上部气体趋于饱和。当压力增大时,发生猛烈的爆炸,有时足以摧毁一部分火山锥,使阻塞物被炸,一些碎片和熔岩组成的“面包皮状火山弹”和火山渣被一起喷出,同时伴随着含相当数量火山灰的“菜花状”喷发云。当火山口的“阻塞物”都被喷出后,就有熔岩流从火山口或火山锥侧缘的裂隙中涌出。

培雷式喷发

名字起源于西印度群岛马提尼克岛培雷火山1902年的喷发,当时毁灭了圣皮埃尔城,死亡人数超过3万。这种喷发产生高粘度岩浆,爆发特别强烈,最明显的特征是产生炽热的火山灰云,这是一种高热度气体,全是炽热的火山灰微粒,就象活动的乳浊液,密度大,当它沿山坡向下移动时,足以产生象飓风一样的效果。在培雷式喷发中,向上逃逸的气体经常被火山口中的熔岩堵住,压力逐渐增大发生爆炸时就象从瓶塞底下喷出水平方向的一阵疾风。熔岩被火山灰含量很高的气体所推动向外流出,但除了从火口中流出粘稠的熔岩外,其它地方就没有熔岩流出的现象了。历史上发生培雷式喷发的火山较多:1835年科西圭那、1883年喀拉喀托、1902年苏弗里埃尔、1912年卡特迈、1951年拉明顿火山、1955-1956年别兹米扬、1968年马荣和1982年埃尔奇琼火山喷发都属此种类型。

普林尼式喷发

岩浆粘度大、爆发强烈,火山碎屑物常达90%以上,其中围岩碎屑占10%-25%,喷出物以流纹质与粗面质浮岩、火山灰为主,分布较广,伴有少量熔岩流或火山灰流。由于爆发强烈及岩浆物质大量抛出,常形成锥顶崩塌的破火山口。这种火山喷发过程常为:清除火山通道-岩浆泡沫化-猛烈爆发出浮岩及火山灰-通道壁上碎石坠入及堵塞火山通道,如此反复作用,形成复杂的火山机构。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是典型的普林尼式喷发,伴随喷发大规模降落浮石、火山渣和火山灰。喷出的火山渣顺风降落,离火山口13千米的庞贝城,为平均7米厚的浮石层所掩埋。日本1783年的浅间火山活动也同样降下浮石层,大喷发中同时有火山碎屑流和熔岩流的喷出。1980年5月18日美国圣海伦斯火山爆发也是普林尼式,爆发时形成热液-岩浆爆炸。

超武尔卡诺型喷发

和水蒸气爆发一样,几乎是无岩浆物质的爆发式喷发。有的称超火山(日本磐梯山)型爆发。由于喷发只有喷发物质而无熔岩,因此喷发物质是在冷却状态下喷发的,偶尔在炽热状态下喷出。其特点是出现大量的基底火山碎屑,有时可达75%-100%。 超武尔卡诺型喷发出的物质体积大小变化很大,从巨形岩块到火山灰均有。碎屑通常是棱角状和尖棱角状,无火山弹和熔渣。

苏特塞式喷发

1963-1967年,冰岛南部近海不停的火山喷发产生一个苏特塞火山岛。火山活动的前半个时期,在浅海海底的一个火山口以反复爆发式喷发为特征,当玄武质岩浆与海水接触时又发生爆炸,产生大量细粒物质(火山灰),这种由岩浆-水蒸气、水蒸气-岩浆爆发的类型与陆上的斯通博利型喷发不一样。 以上的分类法也不是最完善的,实际调查揭示,即使是同一种喷发类型也可能出不同类型的火山作用中,而同一座火山在自身的活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喷发类型,甚至在同一喷发期也有时出现不同的火山活动形式。如以斯通博利型而命名的斯通博利火山,发生几次武尔卡诺型喷发;命名为夏威夷式喷发的基拉韦厄和冒纳罗亚火山,在不同时期均观测到从斯通博利型到超武尔卡诺型的喷发。

喷发指数

火山喷发中危险性最大的是爆炸式喷发,其中最大的灾害是喷发柱,因而习惯于用喷发物总质量与喷发柱高度来衡量,通常称之为火山爆发指数VEI(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爆发指数VEI与火山喷发能量E(erg)的关系(S De la Cruz-Reyna,1996) 为:lg E = 0.78 MVEI + 21.02 上一次VEI=8的喷发在2.65万年前纽西兰陶波火山,火山灰覆盖纽西兰北岛中部200米,火山灰850千米外18厘米,造成巨大环境灾难。

上一次VEI=7的喷发是在1815年Tambora,象这样的喷发(VEI=7)大致千年一次。长白山1215年喷发,日本北海道火山灰2-5厘米,估计喷发体积116km3,VEI=7,相当于一次9.8地震。 上一次VEI=6的喷发是 1991年6月皮纳图搏喷发,DVI火山尘幕指数达1000。再上一次VEI=6的喷发是1912年万烟谷,像这样的喷发大致百年一次。 VEI=5的喷发如维苏威火山公元79年喷发(VEI=5)10-30年有一次。 VEI=4的喷发如云仙岳1991年喷发(VEI=4)3-5年有一次。 VEI=3的喷发如1985年Ruiz喷发。黑龙江根据碎屑体积/总喷发体积,估计老黑山爆发指数VEI=4,火烧山VEI=3,老黑山喷发柱高度1-2公里,强度VEI=2,能量相当于一次七级地震。 VEI=2的喷发如长白山1668-1702年喷发,140公里外火山灰3-5厘米。 VEI=1的喷发如1996年Stromboli喷发。 VEI 形容 喷发体积km3 喷发柱高度km 能量erg 相当于地震震级。

地球上的活火山

科学发现表明,在许多行星和卫星上都有火山。在太阳系中有确实证据证明仍有火山活动的是地球和木星的卫星埃欧(木卫一)。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平均每年大约有50多次。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海底和人迹罕至的群山中,因此对人类产生影响的火山活动感觉上很少。 15个被选为“火山十年”观测计画的主要火山是: 墨西哥的科利马火山 义大利的埃特纳山 哥伦比亚的加勒拉斯火山 印尼的默拉皮火山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尼拉贡戈火山 美国华盛顿州的雷尼尔山 日本鹿儿岛县的樱岛火山 瓜地马拉的圣塔马利亚火山/圣地亚古多火山(Santamaria/Santiaguito) 希腊的圣多里尼火山 菲律宾的塔尔火山(Taal) 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泰德峰 (Teide Peak) 巴布亚纽几内亚的乌拉旺火山(Ulawun) 日本的云仙火山 义大利的维苏威火山 最高的活火山: 智利和阿根廷之间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它有6891米高。

著名火山

细数世界上12座惊人的活火山: 克留切夫斯克山火山,堪察加半岛,俄罗斯。克留切夫斯克山火山是亚洲最高的一座活火山,首次爆发是在1697年,而最近的一次是在2011年。 最初喀拉喀托火山只有一小部分露出海面,经过数次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如今的喀拉喀托火山岛。 瑞尼尔火山,皮尔斯县,华盛顿。瑞尼尔火山确实漂亮,但同时却存在着十年一次的火山爆发隐患,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潜在破坏性的活火山。 基拉韦厄火山,夏威夷,美国。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最大的活火山体,位于夏威夷岛东南部,被誉为“夏威夷火山女神”。 埃格蒙特山,北岛,纽西兰。虽然在纽西兰人们都称它为“埃格蒙特山”,然而“塔拉纳基山”才是它真正的名字,与日本的富士山甚是相像,曾出电影《最后的武士》中。 阿雷纳尔火山,阿拉胡埃拉省,哥斯大黎加。尽管阿雷纳尔火山还处于休眠期,但该地区丰富的温泉资源已经说明了火山内部的活跃运动。 富士山,日本。富士山自18世纪以来就从未爆发过。 斯特龙博利火山,斯特龙博利火山岛,义大利。活跃的斯特龙博利火山已经吸引了众多地质学家到此考察研究。 帕里纳科塔火山,智利/玻利维亚。坐落于拉乌卡国家公园的帕里纳科塔火山,附近有包括羊驼、美洲狮等众多的野生动物。 波阿斯火山,哥斯大黎加。蒸腾著烟雾的波阿斯火山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更吸引人的是该该地区独有的黄绿色松鼠。 婆罗摩火山,爪哇东部,印度尼西亚。如果您来参加爪哇当地的传统节日,便能发现当地人都将贡品投入婆罗摩火山,而这个习俗已从15世纪延续。

旅游胜地

火山地质总是能形成壮美奇特的景观,成为旅游胜地,有时我们陶醉其中,却忘记了那里还有随时会喷发的活火山。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观赏性: 危险性: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公园,最初吸引人们的兴趣并使黄石成为国家公园的显著特征是地质方面的地热现象,这里拥有比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的间歇泉和温泉、彩色的黄石河大峡谷、化石森林,以及黄石湖。 美国黄石 但是,很多年来黄石国家公园的游客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所有这些温泉、间歇泉和蒸气孔都需要巨大的地核熔岩能量来维持,在黄石公园熔岩散发出的热量已经非常接近地表。专家表示,黄石火山喷发周期为60-80万年,而距离上次喷发时间已经有64.2万年了,这座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活火山已经进入了红色预警状态,就算在不受外力(指太阳活动以及人工钻探)的情况下它也随时都可能喷发。 一旦喷发,那么美国将会遭受重创,23的国土会被火山灰淹没,破坏力度将是1980年喷发的圣海伦斯火山的1000倍。届时,火山喷发还会向空中释放有毒气体,令数以千计的航班停飞,数百万人流离失所。

日本富士山

观赏性: 危险性: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整个山体呈圆锥状,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 富士山其实是一座休眠火山。据传是公元前286年因地震而形成的。自公元781年有文本记载以来,共喷发过18次,最后一次是1707年,此后变成休眠火山。1707年的喷发是由于地震引起,而当时的地震有8.4级。

巴厘岛

观赏性: 危险性: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活火山,又称巴厘峰。海拔3140米,为岛的最高峰,当地人奉为圣山。火山位于岛的东北部,喷发周期一般约50年。1963年的一次喷发是百余年来最猛烈的一次,热浪高达1万米 ,火山灰在4000 米高空弥漫全岛,人畜伤亡惨重。

菲律宾吕宋岛

观赏性: 危险性: 吕宋岛南部的马荣火山支配着莱加斯皮市。号称世界上的火山锥,日本富士山仅次于它,经常被人拿来和日本的富士山相媲美,是菲律宾著名的旅游景点,近来的多次濒临喷发,虽然菲律宾 *** 疏散了附近居民,却反而吸引了许多欲一睹火山爆发景象的火山爱好者及摄影爱好者。1616年以来有30次以上的爆发记录,1993年的爆发导致75人死亡;最具破坏力的一次发生在1814年,当时卡格沙瓦城遭掩埋。

长白山天池

观赏性: 危险性: 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天池。

台湾阳明山国家公园

观赏性: 危险性: 大屯山群属于阳明山国家公园的一部份,包括了大屯主峰、南峰、西峰、面天山、向天山、中正山、二子山、菜公坑山、枕头山及烘炉山等山峰。由于天然环境极佳,形成了这里独特的美丽风景。 2009年,台湾中研院研究员对大屯火山群地表结构进行分析,推翻大屯火山群是“休火山”的说法,并将最近一次爆发时间从20万年前修正到5000年前,属于国际火山学会定义的“活火山”,指出大屯火山群若爆发,灾情可能比“921地震”还严重,威胁台北地区600万人。

地理·中国的栏目回顾

1柴河地质探秘【哈拉哈河火山群支脉发现】

2巨洞之谜【格凸河暗河洞穴】

3鄱阳湖的奥秘【鄱阳湖】

4解密远古之花 上【达尔文讨厌之谜的破解】

5解密远古之花 下

6黄土中的秘密【洛川黄土剖面】

7太行山中的奇观【赞皇县赤壁长墙】

8石林传奇【路南石林】

9赤水观瀑【赤水丹霞地貌】

10黄龙的诉说【黄龙钙华】

11沙海的奥秘【巴丹吉林沙漠】

12鸭绿江神韵【鸭绿江】

13天露池之谜【丰宁第四纪冰川遗迹】

14嵩山探秘【嵩山五世同堂地质奇观】

15山中奇境【乐业 大石围天坑】

16会飞的山峰【葛仙山】

17神奇的小岛【南碇岛六边形石柱】

18深藏的美丽【九寨沟】

19走进龟峰【龟峰丹霞区象形石】

20红岩石瀑【大洪山琵琶湖红岩石瀑】

21洞穴奇观 上【武隆芙蓉洞喀斯特】

22洞穴奇观 下 23神秘的巨洞【同第二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一集】

24探索长崖之谜【同第七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二集】

25少林传奇【同第十四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三集】

26大漠寻奇【同第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四集】

27山中奇观【同第九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五集】

28石林亿万年【同第八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六集】

29好大一个湖【同第三集】【山河探秘第一部第七集】

30塔里木河探秘【塔里木河】

31龙虎山探奇【龙虎山洞穴和古火山口】

32游历地心【天柱山超高温高压变质带】

33生命之石【延庆县千家店盆地硅化木群】

34万柱迷谷【临海市六边形流纹石柱群】

35塘中的发现【海口双池岭 罗京盘玛珥式火山群】

36峡谷行【大渡河金口河大峡谷】

37水下的博弈【治理黄河】 38巨灾后的反思【马提尼克岛圣皮埃尔培雷火山大爆发】【火山的奥秘第一集】

39险象环生【夏威夷火山救援】【火山的奥秘第二集】

40零距离接触 上【火山专家考察活火山】【火山的奥秘第三集】

41零距离接触 下【火山的奥秘第四集】

42感知火山脉搏【火山专家研究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五集】

43破解火山密码 上【火山专家检测火山喷发】【火山的奥秘第六集】

44破解火山密码 下【火山的奥秘第七集】 45走近人间瑶池【同第十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一集】

46千万年的镌刻【同第十九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二集】

47海中奇观【同第十七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三集】

48黄土谜题【同第六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四集】

49神奇芙蓉洞 上【同第二十一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五集】

50神奇芙蓉洞 下【同第二十二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六集】

51天坑的秘密【同第十五集】【山河探秘第二部第七集】

2012年2月2日至2月8日 停播

52澜沧江探源【果宗木查与吉富山之争】

53奇峰身世之谜【同第三十一集】

54巨湖天成【贝加尔湖新成因】

55寻找长江源【沱沱河与当曲之争】

56涠洲岛的故事【涠洲岛古火山口】

57佛祖的宝座【桂林兴平莲花盆石洞】

58黄河之水哪里来【玛曲与卡日曲之争】

59石头中的玄机【同第三十二集】

60死亡之谷【临夏盆地古生物化石堆】 61感知大堡礁【澳大利亚大堡礁】【走进自然奇观第一集】

62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 加拿大尼亚加拉河大瀑布】【走进自然奇观第二集】

费尔南多岛【巴西费尔南多火山岛】【走进自然奇观第三集】

63神奇的峡谷【美国科罗拉多河大峡谷】【走进自然奇观第四集】

64水母湖探秘【帕劳群岛水下洞穴与水母湖】【走进自然奇观第五集】

65火山奇观【美国夏威夷火山公园 美国怀俄明黄石公园】【走进自然奇观第六集】

66直面火山【同四十二集】【走进自然奇观第七集】

67石中的龙鳞【汉中黎坪龙山网状沉积岩】

68石头中的万卷书【山东潍坊临朐山旺盆地硅藻土页岩古化石】

69解秘泥石流【四川绵竹清平乡泥石流】

70硅化木传奇【同第三十三集】

71寻找毒泉【云南腾冲扯雀塘毒泉】

72神秘的石中花 上【同第四集】

73神秘的石中花 下【同第五集】

74奇丽黄山【安徽黄山三大奇观】

75神秘的圆湖【同第三十五集】 56 20110304 雁荡有奇峰【雁荡山】

57 20110305 石瀑之谜

58 20110306 泰宁丹霞寻奇

59 20110307 三清山观奇

60 20110308 巨崖出太行

61 20110309 走进石花洞

62 20110310 奇立黄山

63 20110311 大洪山中的奇遇

64 20110312 幽深腾龙洞

65 20110313 不寻常的森林

66 20110314 迷洞重重

67 20110315 海岛探幽

68 20110316 深谷中的石柱群

69 20110317 神奇的白水洋(上)

70 20110318 神奇的白水洋(下)

71 20110319 暗河寻奇(上)

72 20110320 暗河寻奇(下)

73 20110321 神奇的山谷

74 20110322 火山堆中的秘密

75 20110323 石海之谜

76 20110324 佛祖的宝座

77 20110325 寻金之路(上)

78 20110326 寻金之路(下)

79 20110327 水晶宫探秘

80 20110328 地下的森林

81 20110329 探秘千年牡蛎礁

82 20110330 古墓中的秘密

83 20110331 树轮里的秘密

84 20110416 警惕雪崩(上)

85 20110417 警惕雪崩(下)

探险家的故事300字

探险家的故事 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出身于贵族家庭,1505年参加葡萄牙海军去印度作战。虽然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战胜利,从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势力,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海上贸易控制点,但没能控制马六甲,其成就还欠完美。为此,1511年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东方的财富经过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掌握了通往马来西亚海域与港口的钥匙。但还需要向香料群岛、产生财富的摩鹿加群岛探险。因此于1511年12月作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1517年麦哲伦偕同宇宙学者法菜罗去西班牙,放弃葡萄牙国籍,转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服务。1518年出任远征船队队长,前往为西班牙开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线。麦哲伦自信能发现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南面的海的海峡。1519年9月20日船队启航,270名水手来自9个国家。9月26日到达特内里费岛,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曾在几内亚岸外停泊。11月29日航行到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1里格约为5千米)。绕过卡布弗里乌之后,12月13日,船队到达里约热内卢湾。次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 在了西班牙船长们发起的叛乱后,1520年8月24日离开圣利安港,船队继续南下,10月21日绕过维尔京角时,在南纬52度50分处进入他们要找的海峡(后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到达淘峡西端,船队只剩下3条船。10月28日进入“南面的海”。回海域风平浪静,被称为“太平洋”。船员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借助于秘鲁洋流的推动,在麦哲伦无情的决定下,进行横渡太平洋的伟大航行。 12月18日船队从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1521年1月24日才看见陆地,可能是土阿莫图群岛的普卡普卡。2月13日在西经158度处穿过赤道,3月6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获得99天以来第一次弄到的新鲜食品。3月9日起航,向西南方向进发。后在今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登陆,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个同盟者。在宿务岛,使地方统治者及其们皈依天主教。不到两个月之后,4月27日麦哲伦在麦克坦岛上与当地人作战时被杀。麦哲伦死后,只有两条船到达摩鹿加,而只有“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由埃尔卡诺指挥回到西班牙。生还者还有另外17名欧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埃尔卡诺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带给人的灾难

在热带海洋上,常常产生一种热带气旋。由于地球自转,在北半球使气旋中心移动的风向偏右,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使气旋中心移动的风向偏左,朝顺时针方向前进。

庞大的空气旋涡,直径从几百千米到上千千米。气旋的中心是“凤眼”。半径5千米,是平静区。“风眼”的四周,包围着一环浓密的云,风势最猛,气旋带来的滂论大雨就是从这一云环降下的。

这种气旋,在亚洲东部的中国和日本,叫做台风;菲律宾叫它碧瑶风;北美洲叫它飓风;印度半岛叫它热带气旋。它们都刮大风,又叫它“风暴”。

这种气旋推进到岸边,如果再同海洋中的潮汐变化相配合,会引起异常出现,会叠起一片浪墙,伴有巨大的拍岸浪,加剧堤岸的溃毁。它涌上岸后,席卷一切,使沿海地区顿时满目疮夷。如果拌有倾盆大雨,破坏性就会更大。

世界上最大的一次风暴潮灾害发生在孟加拉湾。当时,正逢、狂风、暴雨、海啸一起袭击孟加拉国。由于风疾浪涌,海水直扑孟加拉湾一带的喇叭状海岸,地低人稠的海滨地带顿时遭到风浪席卷。吉大港遭到严重的损失,哈提亚岛屿淹没了,变成水乡泽国,使100多万人无家可归,30万人失去了生命,28万头牲畜淹死。潮水退后,暴尸遍地。

1959年9月26日,袭击日本沿海的15号台风,在伊势湾掀起了3.5米高的水浪,位达到7米,造成7.5万人伤亡和失踪,3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受淹,经济总损失高达825亿日元。狂风挟带着巨浪将名古屋沿海一艘7000吨货船推上海滩,摧毁了数千栋房屋。

1980年10月,美国沿海的大西洋上,刮起了惊人的飓风。白浪滔天,浪头猛烈冲击着海岸。随风袭击了安的列斯群岛,摧毁了石屋,拔起了大树。停靠在圣卢西亚岛附近的一个美国船队整个沉没了。巨浪把船队中的一艘船抛向天空,砸到岸边医院大楼上。在马提尼克岛附近,砚多艘法国运输船遇难。巴巴多斯岛上的居民点一扫而光,倒塌的房屋刮进了海洋。这次飓风使400多艘船只在港口和外海中葬身海底,使几万人丧生。

风暴潮的灾害几乎遍及世界各个沿海地区,分布范围之广、危害之大,同地震海啸相似,因此被称为“风暴海啸”。风暴潮产生的因素除了气旋以外,期重合、海岸的形状和海域的水深,对风暴潮增水的幅度也有影响。一般来说,陆架浅海增加了风暴潮的发展,而喇叭口形的海湾,更是加剧了风暴潮的汹涌澎湃。我国的渤海湾、杭州湾和广州湾等较大的海湾,都容易形成很高的“水墙”滚滚袭来。

新华网北京10月2日电 美国科学家发现,地球发出的奇怪“隆隆”声可能源自海洋暴风雨产生的振动。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地质学家芭芭拉·罗曼诺维奇对隆隆声来源的早先判断产生怀疑。1998年,日本地震专家首次推测,大气压力的振动传

输到地球表面,是造成周期性、低频率隆隆声的主要成因。这种情况其他星球或许也时有发生。

但罗曼诺维奇说,“这是一种不平常的现象,直觉告诉我,海洋会涉入其中。”

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测,她与同事向日本和美国大学搜集了相关数据。分析表明,声音的确来自海洋,在1月至3月主要来自太平洋北部,在南部与大西洋交汇以后于10月再转向北部。因此,隆隆声的产生时间大约为冬季,正是海洋暴风雨最强烈的时段。她猜测,海洋与大气之间的激流或许形成了这种特殊声音。

罗曼诺维奇下一步打算制作计算机模型,用以测算海洋涌动会输送多少造成振动的能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