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苗期的棉花应该怎么管

来源:趣味经验馆 2.48W

出苗期的棉花应该怎么管

1、当前播种的棉田在播种一星期后就要在田间扒土查看种子发芽情况,4月15日左右播种的棉田,出苗时间需要10-12天。出苗后4-5天正是种子吸足了水分胚根伸出种孔,刚露小白根的时候。若播期再早出苗时间还有延长,还极大增加烂种烂芽的几率。

2、很多小地块用小播种机播种的棉田,播种质量不高,膜上覆土较厚,播种后要及时清扫膜面,保持膜面干净,没有浮土,达到采光好、透光好、增温快、出苗早的目的,尤其是播后遇雨的情况下更要及时清除泥皮,以免影响出苗。

3、刚出土的棉苗多瘦弱、烂叶,有一些棉苗“戴钢盔”出土,这主要是因为在播下棉种后覆土过薄,表土容易失水,使部分棉种吸水不足,胚乳的膨胀压力不够,使棉壳带土出来,容易导致苗势较弱,叶片易烂。

4、棉花显行出苗之后,应密切关注当地气象信息,有高温天气出现时,要提前打孔散温。子叶变绿展平的幼苗应利用上午和傍晚时间尽量多放,实在来不及全放时,隔1米放一通气孔也有较好的效果。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棉花苗期管理怎么做

及时放苗:棉花出苗后适时放苗是保证苗全苗壮的关键,放苗的原则是放绿不放黄,在棉花子叶由黄变绿时及时打孔放苗,切忌放苗口开得过大,影响棉田保温保墒。

查苗补缺:棉花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发现缺苗断垄及早补种或移栽补苗,苗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苗体水分不蒸腾,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补种时应进行浸种催芽,以加快出苗,提高棉苗的整齐度。

适时定苗:棉花间定苗时,要掌握“去大、去小、留中间苗”的原则,定苗后喷施壮茎灵溶液促进幼苗生长。

肥水管理:各地农户要根据当地土壤肥力条件和气候条件施肥、浇水。

预防病虫害:棉苗出土后,喷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和红蜘蛛,可选用吡虫啉等针对性药剂+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治。

棉花管理有几个步骤,附注意事项

1、苗期管理:苗期管理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的长根、长茎、长叶的营养生长阶段。2、蕾期管理:蕾期管理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以营养生长为主,这时要中耕松土、化学+水肥运筹,防治病虫,促弱控旺,头水前揭膜。3、花铃期管理:初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盛花后营养生长减弱。

一、棉花管理有几个步骤

1、苗期管理

(1)苗期生育特点

苗期主要以根系生长为中心进行长根、长茎、长叶的营养生长阶段。

(2)苗期管理目标

这一时期一定要培育“苗早、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为棉花培育强大的根系。

(3)苗期田管措施

早放苗防止降温跑墒,早中耕除草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早补种保证留苗株数,早定苗(1叶结束),早防治病虫。

2、蕾期管理

(1)生育特点

棉花蕾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以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

(2)管理目标

多现蕾、早开花,发棵稳长搭好丰产架子。

(3)蕾期田管措施

这一时期一定要进行中耕松土、化学+水肥运筹,防治病虫,促弱控旺,头水前揭膜。

3、花铃期管理

(1)生长特点

初花期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比较旺盛,盛花后营养生长会减弱,生殖生长加强是保证产量的关键,同时这一阶段也是需肥水最多的时期。

(2)管理目标

早结伏前桃、多结伏桃,增加铃重防止早衰。

(3)花铃期田管

①控制好株型,当群体密度增加时,植株个体的高度就要降低,果枝数和叶片数要减少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成铃数。

②在适宜的密植条件下,覆膜棉花的理想株型是植株矮壮、茎粗节短、叶量适中、果枝上举且短。

③高产覆膜棉田,一般打顶前株高60-65cm,果枝8-10台,主茎叶片数13-14,果节20-25节,平均节间4-5cm。

4、吐絮期管理

(1)生育特点

吐絮期营养生长会减弱趋于停止,棉铃会由下而上逐渐吐絮。

(2)管理目标

这一时期一定要促进早熟防早衰和贪青晚熟,及时收花,一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棉花就会开始吐絮。

(3)田管措施

整枝,推株并垄,人工催熟,收花,残膜回收。

二、棉花管理注意事项

1、棉花见花追肥非常重要,一般在是6月下旬至7月初,给棉田亩追尿素25-30斤左右即可。对于底肥没有使用钾肥的,可以亩追氯化钾20斤,7月下旬随着花铃增加,枝叶生长渐渐衰退,在7月底之前一定要补施尿素10斤,以防棉花早衰。叶面喷肥主要是争取多结铃,增加铃重的有效措施,棉花打顶后浇水时可以加2-3两尿素,或2两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雾。

2、在花铃期时可以喷缩节胺3次左右,初花期对于长势偏旺的棉田,要在浇水前或雨前亩用1.5-2.5克。对于棉株长势正常或偏弱的棉田在浇水或雨后喷施,亩用尿素2克,以后可以根据天气、长势、地力等情况决定。

3、6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棉田害虫的多发期,这时棉铃虫、盲蝽蟓、伏蚜、蓟马、红蜘蛛等害虫会相继发生。可选用的农药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喷药时一定要自上而下重点喷施在嫩尖和幼嫩蕾铃上,亩用水量为35公斤喷雾。

棉花幼苗管理掌握哪几个技术要点能实现棉花高产?

棉花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农作物,而且在我国有着非常广泛的种植面积,但很多人在种植的时候却不懂得如何管理,也导致了种植的失败,尤其是棉花的育苗管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棉花育苗管理的技术要点吧!

1、确保整苗

当棉花幼苗破土时,一定要及时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有缺苗的情况,也要及时弥补,但一定要补齐同样生长健康的幼苗才可以,并且要尽早移苗。如果准备中没有幼苗,在缺苗严重时应及时播种,适当稀释播种,避免影响种子萌发。

2、防止大小苗

因为幼苗的生长速度不同,会有大苗欺负小苗从而导致小苗的生长,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在施肥的时候要根据幼苗的大小来调整用量,给小苗多撒一些肥料来促进小苗的生长,并且提高养分的吸收能力。

3、中耕疏松土壤

①在棉花苗期,疏松土壤也很重要,不仅可以防止土壤结块,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土壤温度对促进幼苗发育也很重要。

②每个雨季过后,应进行中耕,以提高土壤的渗透性,并确保土壤松软而深厚。它还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扩大根系,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但重要的是要记住,深度不应超过十厘米,只要没有杂草,土壤柔软。

4、疾病控制

①早期幼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比较弱,而且根系也不是很发达,所以一到阴雨天气,幼苗就很容易受到一些病害的影响,这也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生长乏力,而且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死苗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做好病害的防治。

②常见的炭疽病、枯萎病,主要是要预防,并且在气温波动过大的时候, 我们还应该对幼苗进行喷药来提高幼苗的抵抗力,还要在平时的种植管理中对幼苗进行定期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5.消灭害虫

病害、虫害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害虫种类繁多,危害的部位也是不同的,对于防治的工作也会受到影响,有些害虫不仅严重阻碍棉花幼苗的生长,还会携带一些病菌,传播疾病,造成生长点的损失,无法开花结果,所以我们使用相应的药剂对其进行防治。

棉花蕾期如何管理?棉花蕾期间管理要点!

棉花蕾期如何管理?棉花蕾期间管理要点!

棉花的不同生长阶段有着不同的管理要点,尤其是在棉花蕾期的时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棉花的田间管理要点,一起来看看吧!

1、及时整枝

棉花的枝叶是比较繁茂的,在棉花蕾期的时候,如果枝叶过于繁茂且徒长的话是会导致消耗过多养分的。

造成棉田过于郁闭,通透性下降,影响棉花的生长。

所以我们要及时做好整枝工作,一般在棉花现蕾的时候,要将枝节一下的枝条、叶片及多余的蘖芽去除。

但是我们要在缺株等棉花植株上保留3个左右的枝叶。

然后当其长出6个左右的叶枝时,要及时摘除顶芽,促进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2、合理施肥

棉花蕾期的需肥量适中,但是要注意肥料中的营养比例,不可过施氮肥,如果氮肥过度的话。

极易导致棉花出现徒长现象,消耗过多营养,出现棉铃脱落等不良现象。

不过也需要一定量的氮肥,如果不足的话,棉花发棵不足,产量下降。

因此我们对于一些肥力充足、长势强的棉苗要少施或者是不施氮肥。

相反肥力差的土壤则需要多施氮肥。

施肥时间应控制在盛蕾期,避免水肥工作同时进行,降低施肥效果。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对棉花的生长、产量等都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

尤其是在棉花蕾期的时候,合理的中耕工作可以促进棉花植株的根部下扎。

有利于棉花的营养水分吸收,提高棉花的生长能力。

除草是为防止杂草抢夺棉花的生长营养,将营养集中在棉花植株上。

在每次中耕后还要注意做好培土工作,提高土壤的保温能力,避免棉花植株倒伏,防止水土流失。

在雨季还要中耕时还要结合排水工作,防止产生涝害。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会威胁到棉花植株的枝叶果等各个部位,导致棉花的产量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

因此我们在蕾期的时候要根据防治标准,在防治期间合理用药。

用药的主要对象为盲蝽蟓、枯萎病等。

做好基本工作,加强各方面的管理。

经常观察生长情况,当发现有异常情况的时候。

要及时检查,不可盲目用药,避免用药不当产生药害。

如何做好棉花苗期管理的措施?

适时定苗

苗荒胜于草荒,适时定苗能防止出现高脚苗,及时解决棉苗拥挤、争肥、争光、争水的矛盾,且便于及时中耕、治虫。对于促进棉苗根系生长、防止死苗和促进早发都有很好的作用。一般棉花应在长出1片真叶时定苗,条播棉田可以用划上株距标准的竹竿一次定苗,选留匀苗壮苗。盐碱地可推迟到二三片真叶时定苗。

及早中耕

中耕能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水通气,加速土壤养分分解,防止和减轻棉苗病害的发生,是实现棉花壮苗早发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土壤湿度过大、地温低、土壤板结的露地直播棉田,效果特别显著。中耕的次数和深度应适当,以达到土壤不板结,田间无杂草。一般进行2~3次,棉苗周围浅,行间深可达7~10厘米。

防治病虫害

病害。苗期病害是影响棉花苗全、苗壮的主要障碍。危害棉花根部的病害有十种,其中能引起烂根、烂芽、茎基腐、根腐,其次是根腐病,危害子叶、真叶及茎部为主的病害有茎枯病、角斑病、斑病、软腐病等。但对棉花发育影响最大的是: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在棉苗出土前就能发病引起烂种,引起烂种、烂芽和根部腐烂等。轻者影响棉苗生长发育,重者造成苗期大量死苗,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重者造成全田毁灭性死亡。防治方法:合理轮作,精细整地,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或生物抗生菌肥、使用包衣种子,播前连续暴晒2~3天,适期晚播提高播种质量。苗期,用80%退菌特2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或70%的甲基托布津或炭特灵或大霉素灌根。铃期防治棉红腐病可用50%的多菌灵500倍或70%代森锰锌800倍喷雾。

虫害。棉花苗期的主要是棉蚜、棉叶螨、棉蓟马、地考虎等。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普及、麦棉套种和使用脱绒包衣棉种的棉田面积扩大,棉田害虫天敌的数量增多,棉花害虫种类、危害程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棉花苗期害虫的防治,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区别不同类型的棉田,分别进行虫情测报和防治。棉花苗期害虫的防治以棉蚜为重点,首先用3%的呋喃丹颗粒拌种,然后出苗以后用氧化乐果进行防治。

适当追肥,控制浇水

施肥。棉花苗期需水量只占一生需肥总量的5%,所以,在施足底肥的棉田和高产棉田,一般不追肥。但对于地力较差,底肥数量不多的棉田,应早施提苗肥,捉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和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标准氮肥5千克左右即可。

浇水。棉花苗期需水少,为促使棉根下扎,棉棵敦实。在造好底墒的棉田,一般不需要浇水,并尽量推迟第1次浇水时间,以免降低地温,引起苗病,造成苗弱迟发。若10~40厘米土层,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50~55%时要及时浇水。苗期浇水,水量宜小,采取沟灌,或隔沟灌水,浇后及时中耕,破除板结。

请参考,欢迎评价!

棉花种植怎么管理?

为了实现优质高产,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做好各个生长时期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从播种到吐絮,棉花的生长期可分为播种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那么,棉花种植怎么管理?现将棉花各个生长期的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播种出苗期管理

播种是夺取棉花优质高效的基础环节,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

1.选择优良棉花品种:着重选择早熟品种。为保全苗,播种前一定要做好发芽试验,确定适宜的播种量。机播播种量2公斤/亩左右;人工点播播种量1.5公斤/亩左右。

2.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地膜有增温、保墒、促苗早发的作用。地膜棉的适宜播期为4月15日-25日;露地棉一般4月25日以后播种,五一前后结束。

3.合理密植:掌握的原则是,高水肥地块适当稀植,旱薄地适当密植。中等地力的地块每亩留苗可达3500株左右,旱薄地要达到4000株左右。要采取大小行种植形式,宽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

4.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要达到亩产籽棉250-300公斤,中等地力的地块每亩底施尿素10-20公斤,二铵25公斤,硫酸钾10-20公斤;花铃期再追尿素15公斤。抗虫棉对有机肥和钾肥比较敏感,要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如果钾肥不足,就会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和后期早衰,造成减产。

二、苗期主要管理

棉花从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春棉历时约45天左右。夏棉历时约35天左右。此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全苗,争早苗,促早发。

1.打孔放苗:地膜覆盖棉田,棉苗出土达70%左右,子叶平展、叶色变绿,要及时打孔放苗,放苗后用土将膜孔盖住以防散墒。

2.查苗补苗:出苗后逐行查苗补缺。缺苗地段及时补种或移栽,缺苗少的可以两边双株留苗。

3.适时间苗、定苗:地膜棉从放苗堵孔时开始间苗,露地棉当幼苗长出3片真叶时,进行定苗。间小留大,去弱留壮,形成长势一致、密度合理的棉田。

三、棉花蕾期的管理

棉花蕾期是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管的好是个宝,管的不好就是草。因而一定要加强管理。

1.主攻目标:主要是在苗期壮苗早发的基础上搭好苗架,通过肥水、化控整枝和病虫防治等管理,达到增蕾稳长。

2.管理措施:一是浇水,要做到因地、因苗浇水。二是追肥,结合浇水盛蕾期可亩追尿素8―10公斤。三是化控,对壮苗和旺苗棉田,应采用亩用缩节安1―1.5克,对水5―20公斤均匀喷洒,调节营养和生殖生长,特别是浇水前一定要化控。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四、棉花铃期管理

棉花从开花到棉铃成熟吐絮的一段时间称为花铃期。一般棉田在7月上旬至9月初,花铃期棉花生育仍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举,但逐渐由营养生长优势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此期的主攻方向是增结三桃。其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施肥时间于盛花期棉株下部坐住2个成铃时施用,一般亩施标氮10-15千克,若土壤肥力差,棉株长势弱,土壤墒情差,花铃肥应早施、重施、水施。做到“花施铃用”。为防止早衰、争结秋桃,增加铃重,有脱肥早衰趋势的棉田,于7月下旬至8月初,亩施标氮5千克左右,棉花后期因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可采取根外喷肥,喷2-3次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水溶液。

2.及时排灌:此期淮北地区往往处于伏旱,应根据天气情况、土壤墒情、棉株生育状况适时浇水。我省近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部分田块积水,应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棉铃危害。

3.适时精细整枝:一般田块于7月下旬打顶,控制顶端优势,避免出现无效果枝,使养分集中供给蕾铃生长的需要,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蕾铃脱落,增加铃重,促进早熟。打顶应摘除1叶1顶,对于后期长势较旺的棉田,上部果枝的晚蕾和无效花蕾较多时,可采用人工摘边心摘除晚蕾、及时打花叶、剪空枝、抹赘芽。

4.合理实行化控:在花铃期喷施1-2次缩节胺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棉株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增强光合能力,简化后期整枝,防止贪青晚熟。

5.加强病虫的防治:棉花花铃期是伏蚜,棉铃虫、造桥虫、红叶茎枯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时期,应加强病虫测报,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五、棉花吐絮期管理

棉花吐絮期一般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历时70-80天。吐絮期栽培管理主攻目标是:促进棉花早熟、不早衰、不贪青。为了力争所有棉铃成熟好、吐絮畅、早熟不早衰的要求,首先要做好保根、保叶工作;其次,要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

1.及时喷施叶面肥:一般于棉花采收前期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或天达2116等叶面肥1-2次。这样可以提高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棉铃发育,起到增加产量、改善纤维品质的作用。

2.抗旱防涝,调整株型:棉花吐絮期虽然需水不多,但适量的水分仍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保证。因此要遇旱浇水,遇涝排渍。浇水时要小水沟灌,避免大水漫灌,若遇涝害,要及时排水。对于枝叶茂盛的棉田,可剪去下部老叶,摘除烂铃。如遇雨水较大、湿度大的天气,可以采取并垄的措施,即趁土壤湿润时将相邻的两行棉花堆并在一起,呈“八”字形,这样会使并在一起的两行棉花两侧及行间地面都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起到通风透光、增温降湿的作用,以促进吐絮,减少烂铃。

3.化学催熟,及时采收:对于棉花后期秋桃数量少,又不能正常完成棉铃发育、成熟吐絮造成的霜前棉花比例小,影响秋耕和下茬作物播种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进行催熟。在下霜前15-20天选择晴朗天气,每亩棉田用40%的乙烯利对水50-60千克,喷洒全田棉株,可使吐絮提早8-15天;而对于正常吐絮的棉花,一般棉铃开裂5-7天采收最为适宜,过早采收会使棉花色泽差、品质低,过晚采收会使棉花纤维强度下降、长度变短。

【小编结语】做好棉花各个生长期的管理工作,对实现棉花种植产量效益有着重要意义。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棉花各个生长期的管理技术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棉花蕾期田间管理技术应该怎么做呢?

棉花进入萌芽期后,各地要根据苗情调整措施,实行分类管理。棉田中,棉株生长旺盛,因此要合理,延缓供水时间。塑造理想株型,促进棉株早铃、多铃、大铃;棉田应提倡组合,促进棉株早日建成高产架;棉田发育晚,生长弱。采用水肥并举的方法促进棉花幼苗的早期生长。

棉花第一果枝第一花芽苞片最大宽度为3mm。田间群体中50%的植株达到单株芽标准的日期是棉花的芽期。从芽期到开花期称为芽期。棉花出芽后已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期,但仍以营养生长为主。地上、地下营养器官生长明显加快,花芽生长也日益加快。与苗期相比,蕾期是一般棉田棉花群体数量增长较大、植物器官生长最快的时期。这是棉花芽期的一般特征。

株高的增加包括主茎节数和节间长的增加。果枝生长较快。这是由环境温度升高引起的。经试验分析,当温度为25~26℃时,每4~5天可增加一条果枝;当温度为29℃时,每2天可增加一条果枝。单株叶面积大幅度增加。由于单株叶数的增加和单叶叶面积的增加,叶面积系数比苗期增加了5~10倍。主茎总叶面积逐渐小于果枝。由于果枝叶柄和叶片的生长,植株所占据的横向空间远远超过果枝的长度。因此,果枝节间和果枝叶片的生长对光照的影响逐渐成为主要因素。

做好棉花苗期诊断是棉花苗期田间管理的基础。高产棉田棉花花蕾期的生长和出现,要求在壮苗早生的基础上实现稳定生长。根据多年经验,一般棉花高产植株的外观为,茎粗、叶密、主茎节间短、生长稳定、新叶覆顶、生长点凹、茎短、苞片紧,主茎红绿比为66%,株高日增0.6~1.7,逐日递增(不超过2cm,否则为盛棉苗),叶面积系数0.15~1.5。对于长势健康的棉株来说,果枝与主茎夹角大,花芽大,出芽速度快。

棉花出苗前后保全苗的措施有哪些?

第一,浇地造墒第一关,足墒下种保全苗。第二,精细整地做在前,旋、耙、耢地紧相连,适时整地踏(实)土壤,上虚下实保全墒。第三,科学施肥是基础,有机肥料要多施,降本节支养分全,氮、磷、钾、微相结合,三肥底施耕时用,棉苗齐全又下旬早发。第四,适期晚播要记牢,四月最适时,最晚不过“五月一”。第五,选用优种最为先,母大子肥出苗全,抗病抗虫优点多,苗壮早发又高产。第六,包衣拌种防病虫,苗全苗壮产量增。第七,棉种质量高标准,“两适一定”要记清,每亩包衣斤半种(千克),播深2~3厘米。播前因地定行距,大小行距产量增。第八,地膜覆盖地温高,播后盖严要查到,及时放苗要跟上,放绿放大别放小。放(苗)后围土不忘掉,保墒增温又防草。第九,查苗补苗很重要,及时补种防缺苗,芽苗移栽经验好,缺苗处栽黄办苗。第十,及时间苗晚定苗,齐苗间苗四叶定(苗),合理密植要做到,壮地留苗二三千,薄地留苗四五千,合理密植创高产。

棉花幼苗期如何管理?

棉花苗期大多为猝倒病、茎腐病、根腐病等。

猝倒病是由于小苗密度过大徒长造成的,利用通风、间苗即可有效防止。

茎腐病是由于育苗土没有消毒杀菌,由病菌浸染所致,苗期要喷施具内吸性的杀菌剂预防,一般选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可连喷2-3次能彻底杜绝病害的侵染。(其他的杀菌剂也可以,如百菌清、代森锰锌、代森锌、农用链霉素、高锰酸钾等)

根腐病是由于土壤中病菌侵染根系所致,也与地温有关,可浇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600-800倍液进行防治。每周一次,连用3次。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431161.html?si=1

棉苗烂根病:

棉苗烂根病是新疆棉花苗期的重要病害,南北疆各棉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一般发病率为27%—75%,严重的达90%以上。有时由于烂种死苗较多,造成缺苗断垄,大大影响棉苗生长。棉花烂根病是一种复合性病害,主要是立枯病,其次是红腐病。

发病症状:棉花播种至出苗后1个半月内易受害,以后茎木栓化后很少发病。

立枯病:

棉花播种后到出苗前受病菌为害,可引起烂种和烂芽而不能出土。幼苗出土后,根部和近地面茎基部出现黄褐色长条形病斑,有的病斑逐渐环绕幼茎,使病部变成黑褐色并缢缩成蜂腰状,病苗很快萎蔫倒伏或枯死。有的病斑上下扩展很快,不明显,但往往有长短不同的纵裂。在病部及其周围土面常有白色丝状物。子叶受害,多在子叶中部产生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有时干枯脱落成穿孔。轻病株根上病斑不扩大,只为害皮层,气温上升可恢复继续生长。

红腐病:

棉苗出土前,感病幼芽变褐腐烂;出土后感病,根尖变褐腐烂,以后蔓延到全根和茎基部,有的病部略肥肿,后呈黑褐色干腐。子叶感病,多在叶缘产生半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温度高时在黑绿色至黑褐色病斑上生粉红色或粉白色霉层。

另外,有的幼苗未出土或出土不久,幼茎呈水渍状,逐渐变黑褐色腐烂倒伏称猝倒病。

发病条件:棉苗烂根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耕作栽培技术、土壤、棉种质量等密切相关。

棉花播种至出土后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内,低温多雨特别是遇寒流,常诱致烂根病大发生。多雨阴湿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传播和侵染。多年连作地块,土壤中病菌积累多,发病重。大水漫灌容易出现排水不良、积水,造成土壤水分过多,通气性差,棉苗出土困难,生长衰弱,发病严重。

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性病害,被列为我国对内、对外植物检疫对象。

发病症状:棉苗子叶期可发病,到现蕾期达到高蜂,引起棉苗大量萎蔫死亡。夏季高温,病势逐渐下降,症状隐蔽。秋季多雨、气温下降,病株可再次表现症状,叶片、蕾铃大量脱落,重者大量枯死。由于气温、环境以及品种不同,常表现为不同症状,主要为以下几类:

(1)网纹型:病株子叶或真叶的叶脉褪绿变黄,叶肉仍保持绿色,叶片局部或全部形成网纹状,后呈褐色网纹。严重时,叶片凋萎干枯脱落。

(2)黄化型:子叶或真叶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局部或全部褪绿变黄,无网或网纹不明显,随后逐渐变褐枯死,脱落。

(3)紫红型:子叶或真叶变紫红色或出现紫红色斑块,病叶逐渐萎蔫枯死,脱落。

(4)青枯型:子叶或真叶突然失水,叶色稍呈深色,全株或植株一边的叶片萎蔫下垂,随之植株青枯干死,但叶不脱落。

(5)矮缩型:受病植株于5—7片真叶期,顶部叶片往往发生皱缩,畸形,叶色呈现浓绿,叶片变厚,棉株节间缩短,病株比健株明显变矮,但并不枯死。网纹型、黄化型以及紫红型的病株都有可能成为矮缩型病株。

(6)萎蔫型:株型无明显变化,但叶片迅速失水,萎蔫下垂,有的叶片逐渐脱落,形成光杆。

棉黄萎病:

棉黄萎病是棉花上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被列为我国植物检疫对象。

发病症状:棉花黄萎病的发病时间较枯萎病晚,一般到现蕾后才开始发病,7—8月开花结铃期达到发病高峰。症状类型有三种。

(1)普通型:常见的症状是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发病初期,病叶叶缘和叶脉间出现不规则形淡斑块,病斑逐渐扩大,从病斑边缘至中心颜色逐渐加深,而靠近主脉上仍保持绿色,呈“花西瓜皮状”或“褐色掌状斑驳”,叶缘向上卷曲,随后斑驳及叶缘组织枯焦。重病株到后期叶片由下而上逐渐脱落,蕾铃稀少。有时在茎基部或落叶的叶腋处,长出细小的新枝。

(2)枯死型:该病于6月下旬在棉株顶部叶片上先出现不规则失绿斑块,很快变成黄褐色或青枯,病株主茎和侧枝顶端亦变褐枯死,植株上枯死的叶、蕾多悬挂而不易脱落,也有脱落使病株成光秆的。

(3)落叶型:我国仅在江苏局部地区发生。盛夏久旱后突遇暴雨或经大水漫灌之后,叶片突然萎垂,呈水渍状,随即脱落成光秆,表现出急性萎蔫症状。叶、蕾甚至小铃在1—2天内可同时全部脱落成光秆,后植株枯死。

棉花烂铃:

新疆棉区引起烂铃的铃病主要有棉铃疫病、红腐病、红粉病和软腐病等。

发病症状:

棉铃疫病:主要为害下部大铃,棉铃基部、铃缝和铃尖先受侵染发病。病斑开始呈暗绿色、水渍状,逐渐扩展到全铃,变成青褐色至黄褐色,3—5天整个铃面变成光亮的青绿或黑褐色,界限不明显。潮湿时,铃面生出一层稀薄的白色至黄白色霉层,最后全铃软腐,棉絮变成僵瓣。

红腐病:病斑多从铃尖、铃壳裂缝或铃基部发生,初呈黑绿色、水渍状,常迅速扩及全铃而呈黑褐色腐烂,并在多裂缝及病部表面生白色至粉红色的霉层。

红粉病:多在裂缝处生粉红色松散的霉层,开始时霉层较薄,以后全铃壳均布满桔红色厚而紧密的霉层。

软腐病:病铃初呈深蓝色或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为软腐,表面生大量白色短毛状物,每根短毛顶端生一黑色小点。此病多发生在铃壳缝隙、或受到损伤及害虫蛀食的棉铃上。

发病条件:棉花烂铃与8、9月的温、湿度有密切的关系。8、9月份如温度偏低,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易造成田间相对湿度大,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使铃壳增厚,开裂延迟,易受病菌侵染而导致烂铃。过量施用氮肥及施氮过迟,造成棉株枝叶徒长,棉田荫蔽,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增高,在利于病菌的侵染。

棉花白粉病:

此病发生在干旱的植棉区,如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和塔吉克斯坦等。在我区发病较轻。在新疆主要为害海岛棉,也可为害陆地棉,轻度为害中棉和草棉。

发病症状:一般在植株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叶片,病害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深褐色不规则的小斑驳,随后扩大。后期,病斑组织枯死呈褐色或灰白色,周围呈深褐色。病斑上布满白色厚毡状白色粉霉层。

发病条件:7、8月份开始为害棉花,高温干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发病。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006804.html?si=2

棉花的幼苗期需要浇水吗?

棉花种时的必需一大水,保苗齐,苗壮,今年天气太不正常,非常干旱,老天爷一直就是不下雨,割小麦前,有一大部分民众,就浇棉花啦,中国的农民好在,不让地缺一棵苗,缺一苗也得栽上,是比较耐旱的作物,一生耗水量约350立方米/亩,对过湿的土壤反应较敏感,浇水过多,直接影响土壤耕层含水量,引起土壤过湿,发生暗渍现象,增加棉花病虫害的发生机率,造成棉花的减产。

棉田合理灌溉排水的原则:雨量的多少和分布是决定灌溉和排水的重要指示因素。土壤含水量是决定灌水与否的重要标志。棉花正常长势长相和缺水表现是决定棉田灌溉时机的有效方法。它需要在生长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和生育力一样,每个生长阶段的需水量也不同。在生长过程中,土壤平均含量达到60%-70%,整个生长期三分之一的水分被蒸腾作用消耗掉。

现蕾至开花时期,棉株生长加快,加之气温逐渐升高,土壤水分蒸发量也随之加大,对水分的需求比苗期有所增加,此阶段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12%-20%。棉花蕾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棉花受旱后,不立即浇水,以免导致大量幼蕾脱落,可采用喷施1%的尿素液,每亩喷肥液量25公斤以上,将叶正反两面喷湿,于上午8点前和下午5点以后喷,尽量减少肥液蒸发,棉花浇水失误造成的后果有以下几种:(1)因浇水过晚或未浇水使棉花受旱,造成营养体过小,严重早衰,这种情况,有肥也使不上劲.(2)浇水偏大,浇后遇雨,致使棉株营养体过大,形成徒长,

棉花种植根据天气变化控制水量,棉花不能旱水,只有保证肥水充足,产量才会提高,棉花不怕水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