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为主的时期又称为什么

来源:趣味经验馆 2.14W

分析为主的时期又称为什么

分析为主的时期又称为方法论时期。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四个阶段,即直觉观察时期、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形成独立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变革时期。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

分析为主的时期又称为方法论时期。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四个阶段,即直觉观察时期、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形成独立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变革时期。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

分析为主的时期又称为方法论时期。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四个阶段,即直觉观察时期、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形成独立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变革时期。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它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分析为主的时期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一、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基本特征

(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 16 世纪)

1、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

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则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2、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

理论.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4、各种学派基于不同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和教育观,而形成不同的教

育研究方法思想观点.

(二)分析为主的方时期(17 世纪至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1、从经验的描述上升到理论的概括,把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研究,不仅

描述现象的特点,而且着重揭露现象间的联系和发展历程.

2、教育研究方在很大程度上是同认识论揉合在一起的,并初步形成了以

不同哲学理论指导的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风格,这就是归纳法和演绎法.

3、心理学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研究方的理论基础.

4、反对权威专断,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并从自然科学中移植“实验方法” .

(三)形成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

1、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它学科移植而来的.

2、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派别——进步派与传统派、实证的与思辨

的、实用的与理论的进一步分道扬镳,各自的发展研究为方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3、考察这个时期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由于受西方哲学非理性主义、唯科学

主义思潮以及实用主义哲学影响,在研究方法的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4、在教育研究方法形成为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内分科的学科研究

方法也同时取得显著进步.

5、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还受到马克斯辩证唯物论和心理学及心理学研究方法

两个因素的影响.

(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的变革(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1、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使科学研究中直观性的程度

减少,抽象化的程度提高,产生了逻辑思维方法高度发展的必要性.

2、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

3、现代科学发现了一系列原有科学理论体系不能解释和说明的新事实,出现

了一些佯谬,破坏了科学体系原有的原则和思维前后一贯的逻辑严密性,产生了现

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

4、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科学研究手段日

益复杂、精密,科学研究日益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二、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研究

(二)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研究

(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四)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五)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研究

教育科研方法主要将内容分析用法有哪三个方面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萌芽时期

教育研究方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教育的需求和教育实践领域的扩大,教育规模、层次的增加,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步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特别是学校教育)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而不断革新和日臻完善。原始社会时期,教育在生产劳动中进行,人们一方面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把知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另一方面对传授过程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效果,进行自然的观察和原始的击了和总结,以便不断改进。诚然,那时的观察和总结往往是无计划的、不自觉的,而且是零散的、低水平的;通过观察获得的新发现,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总结也只是停留在思维上,还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有文本上的描述和概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随着文本的出现,学校教育的产生发展,教育实践日益深入,各方面文化科学知识的积累和丰富,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研究方法为教育家们自觉运用,

历史法、文献法、测量评价法、思辨法等教育研究法也随之出现。我国古代孔子、朱熹等著名教育家对教育的研究,其方法主要是观察.研究和经验总结。古代许多教育家为了对先辈教育思想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常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或对先辈教育言论进行注疏诠释,这些做法均属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我国古试,特别是科举考试,就是对考生进行测量评价。思辨法是依靠尚不充分的观察事实,用直观思辨和简单的逻辑推理,笼统地把握现象的一般性质的一种研究方法。古代的思辨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我国的“五行说”、印度的“四元素说”、古希腊托勒密的“地心说”等,对教育家们研究问题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推理三段论法和推理性猜测法贡献更大,它简直成为早期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研究问题的思考模式。古代的教育研究方法曾有效地推动了古代教育研究,但它仅仅停留在定性描述和主观分析推断的水平上,还缺乏全面系统的逻辑论证、精确的定量分析、严格的科学实验验证。因此,当时所采取的各种教育研究方法还没有达到真正科学研究的水平。例如,那时的观察法是缺乏系统性的,教育观察者往往以不完全的经验或证据为基础,忽视同时存在的复杂的教育因素在起作用,对直觉现象轻易地作出概括或结论。古代崇信“权威”的理念较为盛行,盲从权威,迷信古人是普遍现象,因此,人们观察教育现象,总结教育经验,思考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常常以权威的训谕为准绳。如我国古载的“圣人言”、“遵先王之道”等一类的话,就带有浓厚的教条主义和权威主义的色彩。在欧洲的中世纪,上帝和神高于一切,宗教思想也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科学思维。

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兴盛时期

(1)实验方法

欧洲“文艺复兴”后,研究方法逐渐重视假设和实验。实验方法最早以物理学形式为科学家所应用,首先系统研究实验方法的是英国的培根(Francis Bacon)。培根在其《新工具》一书中指出,科学应当是实验科学,要打破中世纪那种宗教式的“思辨枷锁”,就应当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真正促成经验和理性两者的结合,并主张用归纳法来实现经验的归纳和升华。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开创了实验方法和理性方法、数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途径。17世纪以后,经验方法和理性方法结合的方法有了更广泛的运用,数学方法、逻辑方法等各种科学方法也相对发展起来。科学领域各种研究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实验研究以及定量分析研究,为以后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奠定了基础。从17世纪开始,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如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乌申斯基等人,把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大大地丰富了近代教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从19世纪前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教育研究方法出现了以往任何时期不可比拟的崭新面貌。首先,教育实验运动迅速开展。19世纪前后,比较著名的教育实验有:1768年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创办“新庄”实验学校所进行的教育实验;1825年英国欧文创设移民区“新和谐村”所进行的教育实验;1896年,美国杜威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所进行的教育实验。从19世纪末开始,在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实验教育运动蓬勃发展。自德国冯特首创心理实验室(1879年)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以后,1882年英国的高尔顿又在伦敦成立人类学实验室研究个别差异问题。20世纪初,心理、教育学家们大力提倡教育实验,促进教育实验的开展,如德国梅伊曼和拉伊主张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和实现教育,并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学说;法国比奈主张用实验方法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美国桑代克把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教育上,还主张教育现象和教育理论必须有严格的实验验证。随后测量工具的发展,统计方法的进步,又为教育实验提供了技术和方法,从此以后,教育实验作为一种比较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教育上得到广泛的运用。我国教育实验运动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在美国教育实验运动的影响下,各地纷纷建立教育实验区,到1935年,各种教育实验区有193处,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陶行知创办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和山海工学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的定县实验区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等。

(2)教育测量

这一时期,教育测量运动也蓬勃兴起。1864年,英国的菲雪尔(George Fisher)编成世界上第一个成绩量表。尔后,美国的来斯(Rice)积极提倡教育测量,并于1895-1905年间编制了算术、拼字、语言等测验。与此同时,教育测量运动迅速兴起,各种客观标准化教育测量纷纷出现,著名的有法国比奈(A.Binet)、西蒙(T.Simon)的智力测量(1905年)。1909年,被称为教育测量鼻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运用统计学的“等距原理”,发明了编制量表的单位,编成了《书法量表》、《拼字量表》、《作文量表》等标准测量工具,使教育测量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之后,各种学业成绩测验、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诊断测验、人格测验等各种客观标准化教育测量的兴起,推动教育测量运动迅速发展。

(3)教育调查

这一时期,教育调查开始被重视,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19世纪以后,教育研究者开始重视运用调查法,早期著名的教育调查是1897年美国来斯进行的拼写练习调查。此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还有一些影响比较大的教育调查,如19世纪末美国的斯坦和j·霍尔(Stanley Hall)采用问卷法进行教育调查;1910年哈佛大学教授哈诺斯(Paul Hanus)进行的学校调查;1911-1912年纽约市开展的大规模学校调查。所有这些教育调查,在其方法手段的使用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到规范化和科学化。以后,随着教育调查法的广泛运用,教育调查方法在其复杂程度和量表使用方面也有较大发展。此外,教育统计学及其他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也为教育研究向科学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广泛移植于教育研究领域,使教育研究法向科学化跨进了一大步。同时,教育研究者也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教育研究法,并不断创立新的教育研究法,从而逐步形成了教育领域独特的研究方法体系。

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50年代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研究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手段不断出现,丰富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和体系。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和运用技术又有许多新的突破。从纵向观察,近50年来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状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专业层次愈加丰满和完善。按横向扫描,教育研究从传统的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扩大为校内教育和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和远程教学、前期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更为广泛的研究领域,以及由于教育学科的分化和组成新学术专门领域,更加大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外延,或使用领域。其发展趋势是:

(1)教育调查越来越多 调查研究法是社会科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研究者采用此法越来越多。在我国,近年来既有面对数以万计的个人进行的教育调查,也有很多协作进行或集体组织进行的教育调查,既有本地区教育调查,也有跨县、跨省市或全国性的教育调查。其中,规模较大的是1986年进行的中国普及义务教育调查,这项调查由全国教科文卫委员会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组成三个调查组,分赴江苏、湖南、四川三省进行调查研究。目前,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调查研究,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调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关于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等,也普遍地在一些省市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

(2)以开发智能为中心的多方面教育试验越来越广泛 从50年代开始,前苏联、美国、前西德以发展学生智能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实验很多;例如在课程改革方面,出现了三大典型学派的改革实验,在教学方法上出现了“发现法”、“探究法”、“解决问题法”等改革实验。近20年来日本等国又在积极进行“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改试验以及早期智力开发的早期教育实验。在我国,以发展学生智能为核心的教育实验也很多,例如,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赵宋光教授设计的“综合构建教学体系”教学实验,该项实验试图在儿童心理中构建一个“井架”,使儿童智力的潜能如地底的原油喷涌而出。这项实验从1978年开始,已在一些小学和幼儿园取得可喜的成果。又如,由北京市特级教师吕敬先主持的“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实验,该项实验以发展学生思维和语言为中心,通过对语文教学结构的整体改革,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整体发展,这项实验从1962年开始,目前全国仍有许多省市的教育工作者在扩大进行此项实验。

(3)长期追踪研究法引起人们重视 长期追踪研究的典型例子是美国自1921-1972年为期51年对超常人创造能力发展和培养的追踪研究。许多研究资料表明,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教育的周期长,用较短时间很难看出问题的实质性变化,因此,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或纵贯性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近50年来,运用这种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例如,美国布卢姆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研究,对近千个儿童,从幼儿园到他们时为止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研究,对实验班各种教学效果的分析,依据的是长期跟踪听课、记录所取得的数据。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德育成长的研究,也进行了几年乃至一二十年长期的追踪研究。从国外七八十年代所发表的许多教育研究报告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运用长期追踪研究或纵贯性研究而取得成果的。根据我国教育家长期教育研究实践的经验,以及在国外教育研究影响下,近20年来,我国教育界对长期追踪研究已开始重视,如上述吕敬先的实验,曾采用追踪实验的做法,由低年级到高年级(1-5年级)的追踪研究,在北京市的5个区县的18个班级进行。

(4)现代教育评价的兴起 作为教育科学研究重要领域之一的教育评价,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前后。50年代以后教育评价迅速兴起。1957年以后,美国大规模地开展教育评价工作。评价方法十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被称为“评价之父”的美国教育家泰勒领衔主持的“八年研究”,确立了现代教育评价学的理论和方法。中国在1983年加入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5)新的研究方式方法的引入跨文化研究法(Cross-cultural study)…是利用各种不同文化为样本,以其资料作比较研究,从而探索不同文化背景的变量间的关系。这种方法最初为国外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广泛应用,以后逐步移植于教育研究。近年来,逐步为我国教育研究者掌握和运用。内容分析法是对于明显传播内容,作客观而有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初用于传播学的研究,后来广泛应用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现在已成为教育研究中一种主要的资料分析方法。例如,有人曾对《教育研究》创刊以来所发表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从而发现该杂志发表文章的某种倾向。因径分析法(path analysis)是寻找教育现象中诸不同变量间的因果结构的一种方法,它不是用来推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而是用来检验一个假想因果模型的准确或可靠程度(它具有回溯的功能)。此法创于1921年,最初用于研究人口遗传学,60年代后期为社会学家所运用,以后逐步运用于教育研究。目前国外运用此法研究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模糊论方法是建立在模糊集合论基础上,对教育的复杂的模糊现象进行定量描述和处理,以揭示其规律性的数学方法。它创于本世纪60年代,我国80年代已将其原理运用于教育研究。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为解决各种复杂的教育研究课题提供了新的武器。

(6)注重采用综合研究法 由于教育问题常涉及到社会的、心理学的、的、经济的等许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心理学研究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扩大,因此,把心理学诊断,多方面地具体分析条件,以及从中提出教学建议这三者结合进行综合研究教育问题的方法,就受到人们重视。如美国已日益广泛采用此法,前苏联也曾加强研究。譬如探讨塑造学生的世界观问题,他们通过综合研究实验,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形成信仰的心理诊断学,应当综合研究社会、学校、家庭等环境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来解决。

(7)电子计算机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导致了科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它介入思维领域,代替了人脑的部分功能。它使以往由于计算过于复杂而无法着手的教育科研课题得以顺利进行;它在逻辑判断、推理证明方面也展示了可喜的前景。目前,计算机已成为从事教育科研的有力助手,为教育科研储存足够多的研究信息,开展情报资料检索,进行模拟实验,迅速处理冗繁的研究资料,为大规模、大范围和长周期的教育研究配备了工具。

(8)重视定性研究法与定量研究法相结合 定性研究法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变化原因、变化过程的研究。常用逻辑分析、性质分析、因果分析、矛盾分析等方法。它要回答的不是数量上的多少问题而是性质上的“是什么”、“属于什么”等问题。在教育研究中有很多现象是不能或不容易用定量描述的,一般只作定性分析,如教育的功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的特征等等课题。定性分析的缺点是不精确,有的描述具有伸缩性和模糊性。定量分析是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数量的分析,它一方面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反映某种教育现象的特征、倾向;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语言,能作为表达的手段,对复杂的教育问题作精确的描述。以往我国教育研究比较重视定性研究,但80年代以来,我国发表的教育论文开始重视定量研究,越来越多地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据有关研究,1979年至1986年我国〈教育研究〉发表的文章,定性研究的比定量研究的要多得多(定性的:1380篇;定量的:140篇),但定量文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定量研究已得到理论工作者和刊物的重视,教育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已从单纯的定性分析走向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9)开放式的教育研究活动和协作研究方式的广泛开展 近年来,在国内的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在国际上的国与国之间,组织教育研究者互访考察,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十分活跃;跨地区的协作研究方式,也越来越多。综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沿革及其发展趋势,可以发现,教育研究法的发展与教育事业、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一方面,教育研究方法自身的沿革总是跟踪教育事业和教育理论发展的足迹,为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研究者总是在继承传统的教育研究法的同时,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进行改革和创新;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又不断移植和应用其他科学的研究方法于教育,这就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研究法从经验描述阶段向科学探索阶段过渡。特别是目前,移植运用其他科学方法,已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照搬和模仿阶段,而是注意结合教育的特点,力图在继承和移植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富有教育特色的教育研究法体系。当然,现在的教育研究法体系还是很不完善的,其理论基础十分薄弱,人们普遍注重的是单一方法的具体运用,至于各种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论基础的研究,以及各个方法之间的内在关联的研究,还很不深入,因而对于如何科学地组合某些方法以获取最优的科研成果,也就缺乏坚实的理论依据。

科学教育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一)科学教育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1.百科全书时期

人类对教育的认识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自然科学课程进入学校的时间比较起语言、逻辑等人文主义课程来要晚得多,将科学知识从其他经验性课程内容中分离出来还仅仅是16世纪的事情。但也正是由于自然科学课程与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密切关系,各种教育改革的思潮总是强烈地影响着自然科学课程。17世纪,由于以航海、矿山、军事为主轴的制造工业产业技术的要求,物理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等自然科学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自然科学课程得以引入欧洲的学校,并建立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由此,科学教育进入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百科全书时期。

2.要素主义时期

19世纪末,随着新的产业的到来,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继而认识到,将罗列式的科学知识教授给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因而转向了以基本事实、概念、原理、符号和计量系统为内容,要素式地传授科学的阶段。这一阶段被称为要素主义时期。在这一时期里,科学教育的课程被建立在最低限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上,学校被视为是“保存传统的价值,使人适应社会的一种机构”,学生则处于“被指导、被锻炼、被教授”的地位。基于这一认识,科学教育逐渐演化为“学科中心课程”,强调教人系统地掌握文化遗产,要求学生有条理地学习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的教材,教师要有组织地传授和教导。要素主义时期所形成的上述思想,对科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成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教育哲学,但是它所带来的问题随后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例如,偏重记忆,忽视理解;偏重知识,轻视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和身心健康;学生经过形式训练所掌握的知识,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去;不能充分按照每个学生的差别进行教学;科学课程难以与其他学科沟通和综合等等。

3.“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时期

上述问题导致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科学课程在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影响下,大胆地进行了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的改革尝试,废除了学科的科学体系,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把儿童的生活引入教材,把教材变为个人直接的体验,让儿童从“做”中学习科学。这时的科学课程不是学科的知识罗列,而是由学生的活动或生活构成的,教学中强调学生在实验中并通过实验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不是填塞和吞食“现成”的知识。教学中要求教师尊重儿童的“自发心”和“创议性”,强调儿童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个性兴趣才能的自由发展和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杜威明确指出,学科必须有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应当把一个人求学的渴念常常养得活泼泼的,他到了成年的时候,自然愿意多学于他有益的东西。”在杜威思想的影响下,科学课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

4.“结构主义”教育思潮时期

50年代末期,这项改革受到了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人们又开始重新重视起科学课程的学术性。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潮,明确主张要让学生掌握每一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加强科学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学习。这时的科学课程被称为“学问中心”课程,以美国的PSSC物理为代表,是通过科学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潮认为,学生如果理解学科的结构,就能够理解学科的内容,并在结构化的概念网中把知识保存下来,并会“迁移”到其他的概念和领域。这一时期的科学课程被大大加深了难度,使大量非学术性方向发展的儿童感到不适应,受到了教育学者的批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科学课程的改革,在继承了要素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础上,也吸收了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例如提倡学生要像科学家进行探究那样进行学习,重视科学的研究方法,注意精选典型的教材,反对简单的记忆和训练。

5.科学、技术、社会时期

进入20世纪70年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予科学教育以强烈的冲击,人们开始认识到,“在今天这样高节奏的社会里,不能只传授学生以知识,而必须着重进行方法、技巧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认识知识的来源及获得知识的手段要比知识的本身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本身随时都有可能变为陈旧。”英国科学家弗雷泽鲜明地提出了“科学为大众”的口号,提倡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向所有的人普及科学教育以及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这一时期进行的科学课程改革,开始探索将科学的概念和内容与社会、经济和技术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强调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从上面的简单回顾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科学教育近400年的发展历史中经历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阶段。从百科全书时期到科学、技术、社会时期,科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知识呈现方式变化的后面更表明着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明显进步。在这场变化中,始终存在着的是以“学科为中心”还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两种课程观念的较量,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将是这两种观念的相互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在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新人的目标下,对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和对教学方式的改造。历史在前进,科学教育也在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化,不断揭开新的篇章。

碎烦。泰争酒阿

毕加索白背景下的裸体属于什么时期画作

毕加索白背景下的属于超现实主义时期画作。

在毕加索超现实主义创作初期,除了用色彩将画中轮廓线填满外,毕加索也尝试将用线条将形体描绘成镂空的,画中只有线条和少量的色彩,背景的颜色从线条中穿透出来,从而形成空间感。在这幅《白色背景前的》中,毕加索只用了简单的白、灰、黄做了背景,前面用黑色的黑色的线条展示出一个扭曲的形状,置于背景前。者的脸被展开,可以同时看到他的两个用眼睛,细格子的嘴巴紧闭牙关,露出诡异的笑容。他的身体也强烈的扭曲,一个胸朝下,一个胸朝上,一只脚肥大,而另一只短小,一切都朝不可能的方向扭曲。墙上灰色的线条好像一个梯子的倒影,而者手攀梯子的样子,似乎正要去阁楼上。毕加索悠游于数种风格之中,是现代主义创始人,本幅也为其后的抽象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简约的线条、淡雅的颜色、怪诞的人物,非常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

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对于他的一生,世人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毁誉褒贬兼而有之。但对于他的作品以及他对艺术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人们还是一致认同的。也正是因此,毕加索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一、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二、粉红时期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花篮女人》)。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们》)。

三、黑人时期

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四、立体主义时期 (1910-1911分析立体主义;1912-1914综合立体主义)

不久之后,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这个时期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按照传统的透视法,只有一个固定的感觉,多重透视的画法是不允许的。毕加索开创的这种立体主义的造型方法,就是要通过画面同时表现人(有脸有背)的所有部分,而不是象传统画法那样以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形象。

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绘画虽然描绘了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但与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相比,其韵味迥异其趣,那巨大的结构和人体造型等无不表现画家对其中线、面与体积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形成的空间的关注;用似乎洪荒偶人的笨拙粗稚(《海滩上奔跑的妇人》、《熟睡的农民》、《坐着的》)大大否定了以往古典派的比例法和印象派的自然法。事实上,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并非与立体主义相对抗,而是一种对立体主义的纯然净化,是在重新研究其本质构成上进行的旁支探索。

五、超现实主义时期

很快,毕加索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秘的“超现实主义 ”探索,当撕裂的造型(《格尔尼卡》)、深邃和凶残(《女主角》)代替了以往的忧郁或是怪诞的时候,毕加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个个的旋涡。他开始以放荡不羁的个人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女人们在这个狂暴、贪婪的男人身上渴望着分享他的艺术灵感与名气,但她们得到的却只是虚无而残酷的现实;相对感情而言,毕加索更看重她们的身体,为了使她们在使他娱兴之余成为他听话的创作工具(《哭泣的女人》、《自我陶醉的女人》),他甚至使用了许多令人瞠目的低级手段。

在毕加索一生的道路上,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和“红色时期”的画风有德迦的影子。随后,在 1909 年,他与法国画家乔治·希拉格一起创立了立体派,进入了他的“黑色时期”。这种立体派创作方法,对西方美术的现代流派影响很大。被誉为“20世纪美术的一位最伟大的大师”。他于 1907 年创作的《亚威农少女》,吸收了东方艺术和西班牙民间艺术的一些表现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追求比现实还要真实的“理念中的真实”。

在毕加索的画中,人们还可以强烈感受到他的爱憎。他反对战争,希望和平安宁。 1937 年 4 月,为希特勒轰炸西班牙北部城市格尔尼卡,他画了著名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为美国入侵朝鲜, 1952 年他又创作了壁画《战争》、《和平》。至于他的《和平鸽》,更是世人所熟悉的名作。

毕加索的生活与艺术都离不开女人。毕加索的代表作与女人题材相关甚多。主要有:《三舞女》、《在红色椅子熟睡的女人》、《玩球的浴女》、《公鸡》等。

1973 年 4 月 8 日 ,这位欧洲画坛的巨匠带着和平的愿望在法国南部的穆丹逝世,长眠在地中海边的墓地中。

寻求空间概念的立体主义画派

“立体”一词首先得自于马蒂斯和评论家沃塞勒对勃拉克作品的评论。1908年的巴黎沙龙展上,马蒂斯和沃塞勒都用“立方体”等词来形容勃拉克的一幅风景画,立体主义从此得名。

立体主义的产生受到塞尚结构观念的启示和非洲雕刻艺术的影响。1907年秋季巴黎举办了塞尚回顾展,这位大师用主观的几何形体来概括物件结构的思想,使许多艺术家深受启发。

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空间概念,而不再一味去塑造平面的幻觉透视空间。当时大批非洲雕刻也在巴黎展出,这些形式感强烈、造型怪异简练,非模仿性的雕刻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巴黎的一批青年艺术家,毕卡索便是其中之一。这一切使艺术家更快更彻底地从传统艺术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当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20世纪初这个新的变革时代,科技和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爱因斯坦以相对论推翻了古典的物理定律;科学家出原子,发明了X光透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动摇了人类独尊的见解;佛洛德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去探究人类本身……对于青年一代艺术家来说,既然过去许多神圣的基本定律和观念都受到了挑战并开始动摇,

那么,就没有理由不对传统艺术观和手法作一番重新审视,既然X光穿透人类的肉体看到其内部情况,那么绘画为什么又不可以突破传统的从单一视点观看物件的方法呢?

于是,立体主义开始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突破传统的单一视点观察方式,

以多视点、多角度去观察和表现物件,当然这样创作的作品顺应潮流很难被持传统观点的人所理解了。立体主义还追求形体的几何化,并把这种追求发展到极端。立体主义更加彻底地抛弃传统的艺术,甚至突破了画笔画布的,采用拼贴加绘画的综合手法进行创造。立体主义标志著现代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比野兽派离传统更远,观念和手法也更新奇。

立体主义运动通常分为两个阶段,即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1912年以前,毕卡索和勃拉克等人的创作称为分析立体主义时期,即把物件分解为各种几何形体,然后加以平面组合,或把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同一物件的结果,组合在一个画面上。这时他们用色极简单,目的是让观众把视点集中在形体结构上。分析立体主义绘画是平面的,色彩较单一的,近乎于抽象艺术。1912年以后称为立体主义的综合立体主义时期,立体主义艺术家用各种不同的材料采用拼贴和绘画相结合的手法,

去重新创造一个意念,而不是去复制物件。

立体主义追求几何形体的美,改变传统的观察方式,突破画笔画布等新手法和新观念,对20世纪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萌芽时期数学的特点

现代数学绝不是某一个民族、地区、历史时期的产物,而是多民族、地区世世代代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发展而成的。既有缓慢的量的积累,也有质的突破,表现出渐进性和阶段性。从远古到现在,数学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重要阶段。

数学的萌芽时期

在人类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直至公元前6世纪是数学的萌芽时期,该时期的数学成就主要出现在巴比仑、埃及和中国。

在萌芽期内,由于实际计算的需要,人们逐渐形成了简单的自然数和分数概念,也都积累了一些计算简单几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的几何知识。由于生产水平很低,商品生产极其有限,人们对数学的要求也不多,所以这个时期的数学知识仅仅限于一些简单的、与人们切身经验有直接关系的感性知积,且是零散的而不是系统的,有的公式是近似的,个别的方法还是错的。

初等数学时期

从公元前6世纪直到17世纪初期,是数学发展的初等数学时期,又被称为常量数学时期。在初等数学时期内,西方数学中心最先出现在希腊,然后是阿拉伯和印度,最后再转移到西欧;14世纪以前,中国数学处于领先地位。在数学内容方面,西方在2世纪以前是几何学优先发展阶段,2世纪以后则是代数计算优先发展阶段。

古希腊侧重于证明,中国更重视计算。在古希腊,由于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使得奴隶主民主派中的出现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这些希腊的学者们从长期积累的数学材料中,发现可以运用基本概念、命题作为逻辑推理前提的逻辑证明等。从此数学知识开始逐渐系统化,产生了以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为代表的数学著作。随着希腊的灭亡,希腊数学逐渐衰落,数学发展的中心逐渐移到阿拉伯。此时,代数开始于几何,成为数学新的分支,当时的成果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解法,以自然数作指数的二项定理;三角学的出现等等。

如果说古希腊时期是科学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那么欧洲的文艺复兴则是科学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在继承古希腊和阿拉伯数学成就的基础上,欧洲取得更多的重要成就。比如:

代数学开始符号化,出现三次和四次方程的公式解法;

“印度一阿拉伯数字”已经定型通用;

产生了十进小数和对数;

中国数学在地发展。成果主要有:

正负数运算法则

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组的解法

秦九昭等的剩余定理和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

贾宪和杨辉等的二项式系数表,李冶和朱世杰的天元术和四元术,朱世杰和沈括等的高阶等差级数求和等

初等数学时期,除虚数外,初等数学基本上完备。从经验知识到理论知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零散知识到系统知识,是初等时期区别于萌芽时期的最主要特征。初等数学时期的数学几乎全部被用于现在的中学教学。

初等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不高,只能掌握事物间的固定关系,不能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把握事物,所以主要是以常量、有限和不变图形的研究为主,虽有极限思想及其初步运用。

近代数学时期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是西方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以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取得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突破不断的近代数学时期,又称变量数学或高等数学时期。

17世纪的数学有如下几个特点:

在古希腊,几何学是数学的全部内容,代数除了以几何的面貌出现,也往往依赖几何方法解决和论证。直到17世纪,笛卡尔解析几何的建立,才出现了代数化的趋势,几何问题又常常依赖于代数方法解决和论证。

解析几何的建立,标志着变量开始进入数学。牛顿和莱布尼茨开启了微积分的时代,变量观点和方法得到系统运用。

费尔马、帕斯卡和惠更斯等人的概率论的产生,标志着数学开始涉猎偶然事件,开始研究非确定性现象。

在18世纪,数学家除了继续夯实微积分的基础外,还发展出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以及变分法等学科,概率论也由起初的组合概率进入分析概率时期。

19世纪是欧洲人才辈出的时代。比如在数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建树的高斯、黎曼;敢于创新,作出重大突破的罗巴切夫斯基、伽罗瓦和康托尔;数学各个分支的杰出代表人物,比如分析学家柯西、几何学家史特纳、代数学家凯雷等。19世纪是欧洲继古希腊、文艺复兴之后,数学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时期。19世纪是数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的世纪。

现代数学时期

从19世纪后期,数学开始发展进入“现代数学时期”。在该时期内,科学技术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事件。物理学上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产生,改变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物质观、时空观和运动观。另外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空间技术的兴起、分子生物学的形成、以及激光技术等领域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20世纪以来,数学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了巨大的发展,其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抽象程度之高以及应用的广泛和深入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现代数学也被称为结构数学或抽象数学,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

纯数学更加抽象,分支增多而又互相渗透。 现代大学所开设的数学基础课主要是:以微积分为中心的“高等数学”,以多项式理论和线性代数为基础的“高等代数”,和以射影几何为主体的“高等几何”,被称之为“三高”。“三高”内容大致形成于20世纪以前。现代大学数学系除“三高”基础课外,还有“新三高”: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和拓扑学。“新三高”始于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发展、定型和成熟。在原来抽象概念的基础上再次抽象出新溉念并加以研究,是抽象之后再抽象的结果。一方面各自研究的领域相互,另一方面又互相渗透。

现代数学以集合论为基础,以结构为对象。 19世纪80年代康托尔集合论的产生标志着现代数学时期的开启。在20世纪之初集合论得到很大的发展,其思想方法广泛应用于现代纯数学分支领域,因此,没有集合论的思想,很难对现代数学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

集合中的元素不同,其“结构”也就不同。法国布尔巴基学派就是用代数结构、序结构和拓扑结构将现代纯数学统一起来,把现代数学定义为研究结构的学科,犹如古代数学主要研究常量,近代数学主要研究变量一样。

重视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向题的研究。 自古以来,哲学家就热衷于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向题的研究。由于初期的集合论不完备,所以19世纪末,相继产生许多悖论,尤其是1902年的“罗素悖论”导致了数学的第三次危机。为解决“数学危机”,出现了推崇不同数学思想和哲学观点的学派,学派提出了不同的数学观点和改造数学的方案,并互相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的定论。

资料分析分为几大类???各自含义是什么??

资料分析有三大类,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各自特点见以上名词解释。

三者关系: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直至今天,这两种分析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但就社会调查研究本身而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定性分析的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等工作为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定量分析对调查对象精确的测量、描述和推断使调查对象的定性更加科学;理论分析则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为必要前提,定性分析区别事物、分析划类和定量分析准确地说明事物变化的程度和趋势,为理论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理论分析承担着透过调查感性材料,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证实或者证伪理论假设的任务,对于应用性调查课题,还承担着在理论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际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的任务。

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

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可大约分为:西塞罗时代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

这三个阶段的人文主义——差异:具体内容

共性:然就它们的基本性格而言,皆不能担当领导西方文化生命的使命。

——因为它们有其不可克服的与不足。

①西塞罗时期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一概念,成立在西塞罗时期的罗马,故西塞罗是西方文化史上第一个意识到人文主义内容及其价值的人。

他之所以有这种自觉的意识,牟宗三认为:“是由于罗马原是一野蛮民族”,故西塞罗的人文主义自觉“正表示野蛮无文的民族开始自觉到自己之野蛮,自己之纯为赤裸裸的原始生命之不足,反省到自己之寒伧,而想要过一种有文化的生活。……西塞罗的人文主义,正尽了这个责任。”但因这个责任只落实在“现实生活之重自由、尊理性、富美感,这种广泛意义的生活情调”之上,因此,这时的人文主义只注意到广度方面的礼仪规范之上,并没有由此复向内向深处开发,以彰显出人文主义得以成立的文化生命的最后根据。

此时的人文主义自觉,正如唐君毅所说,是基于由外在的观解而来的补漏救弊,并非直接从人之自身而要求自立起来。

这实际上并不是自觉,而是他觉,依他而觉。

这样一来,此时的人文主义则既有其成就,亦有其。

其成就在:这种人文主义能极成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生活;

其在:这种有教养、合规范的社会生活,只是外在的重秩序、尚和谐,实不能凝聚收摄于人的生命中而得以最后的贞定。

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人文主义所成就只是外在的、形式的、美的人间境观,而这种美的人间境观因是外在的、形式的,因而是松散的、虚脱的,随时可以滑坠堕落。

这是因为,人文主义若只落实在现实的生活情调之上,即是松散的、无“本”的,而无“本”,则自身并不能挺立得住。

②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在这个时期人文主义之得到世界的意义。

但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依然承继了人文主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传统——对中世纪教神学桎梏的对峙和超脱。

故此时的人文主义还是停留在外在比照之后的补救,而不是人自身的自觉自立。

Renanissance的本来意思是“人的再生”,即把人从神的蛰伏之下解救出来。

所谓“再生”——就是:“对于现实的人生,现实的自我,个性的自我,有一种春天之情的喜悦感,而且有一种现实的人间爱”。

这样,因重视个性的自我,人的普遍的理性的一面被忽略,而特别重视人的气质性的一面。

因此,可以说,此时的人文主义因对治神学而标举的人的再生,实乃对人的才情等气质之性的肯定。

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在才情上表现其创造力的科学家、艺术家。对人的特殊的气质之性的肯定,同西塞罗时期的人文主义尚只停留在外在的和谐的社会生活的美的境观之上,可以说是更进一步地收摄到人自身上来,这是人文主义发展中的一大进步,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最大成就,因为对于人文主义来说,这是逐渐回归到“人”这个“本”上来了。

但必然指出的是:人文主义对生命的反省若只到这种程度,而把人文主义得以成立之“本”建基在人的气质之性上,则依然有其不可克服的。

这种——主要表现在:此时的人文主义尚不能由个性之我进一步内透反显出一个与“神”通的普遍的自我。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总是同教神学对显而成立,其个中关键是:此时的“人”,即个性自我只是一个浑沦的整全,尚缺乏反省的破裂、超越的分解的内在工夫,而见一个超越的普遍自我,以作为个性自我的领导原则。

这样一来,“文艺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虽表示人性的觉醒,个性自我的觉醒,然其所谓人性仍只是对自神本落下来而说,而落下来自其自身而观之,又只是一个浑沦的泛说,而个性自我亦只是一个浑沦的整全,因此亦只偏于就才情气而说”。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彩由此出焉,其流弊亦由此出焉。其精彩处乃在:能尽人之才情的个性创造,而产生出伟大的科学和艺术;而另一方面,正如唐君毅所言,也使得“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利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一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这便是其流弊之所在。

③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这个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对启蒙思想的“抽象的知性”的反抗而成立。

而启蒙思想则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反省而作的凝敛、收缩与沉着。前面说过,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因执着于生命个性的欢欣而成就了伟大的科学和艺术,但这种成就是基于个体生命对大自然的爱好与追逐,它并没有收缩回来在主体内作一超越的反省与分解。

因此,这个时期的科学成就大多尚处于经验层面,而科学之所以为科学的知识之学并没有成立。启蒙思想就是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那种个体生命的爱好中收缩回来,沉着而为知性的精神。所谓知性,就是逻辑数学所规定的“思想主体”(注意,这个“思想主体”并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的,因为它——若按康德的哲学来讲——实只是一些先天形式,如时空或范畴,如质、量、关系、模态的范畴等,故它是普遍的、客观的、抽象的。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这样一来,“知性”一出现——“则人之心灵之具体而浑全的活动即被破裂分解而为各方面的形态。知性与直觉分开。

因此,了解人的本质亦以‘抽象的理性’视为人之本质”。主体为纯知性,客体为纯自然,知性为知识得以可能的条件,这种收缩回来的基于主体的超越的反省与分解,使得“学之为学”的知识之学得以成立。这是启蒙思想的最大贡献。

但另一方面,使得启蒙思想脱离了人文主义的母体,而成为“非人文的”。因为,若仅以“抽象的知性”视为人的本质,则势必将人的丰富而质实的内容拉空,而人文主义必须从整全性、丰富性和质实性来看人。这是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者起来反抗启蒙思想的根本原因。

十八世纪德国的人文主义起初是由一批文学家所发起,被称为狂飙运动。

他们从一种新的生命感情出发,而反对启蒙思想的“抽象知性”的僵化、空疏。

尽管狂飙运动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一样,均是从一种生命之情而进入,但狂飙运动有进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地方在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中世纪的神本对立,与宗教不相融;而狂飙运动则通过对生命的深深体验,则见出了宇宙大生命的无限性与弥漫性,从而有一种泛神论的倾向。

尽管这与真正的宗教精神尚有很大的距离,但可以见出此时的人文主义与神本并非绝对地不兼容了。

但这,正如牟宗三所言,毕竟是基于文学情调的主体主义的浪漫精神,这是一种绝对的主观主义,然人文主义必须由主观主义而进到客观主义,主体的客观主义。

后来的莱辛、歌德适时地提出“人格”的概念,就是要把人文主义由主观主义向客观主义牵引。 他们借用柏拉图哲学中的Idea(理型)概念,把“人格”作为生命的理型而内在化于生命之中,导入人文主义之中,从而使人文主义克服主观主义的浪漫精神而走向客观主义。

这样,人在其自身之中有其内在的形成法则,各个人都是从内的无限发展达到其整严规定的个性。

“有了人格概念,先把自己的生命内在地客观化,然后始能肯定人间的一切人文活动,见出其能完格的教养作用。这就是移向客观主义”。

所以,在歌德的基于人格的人文主义看来,人格的发展是个性,同时也是整全性。完全的个性,不能不是“全人”,但不是全知全能,而是人的一切能力都得到充分而健全的发展。

这便克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因对单纯个性的喜悦,而使得人的能力虽得以充分发展,却又与兽性相纠缠的弊端。

这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的最大贡献。

然而,歌德等人根据柏拉图哲学的“理型”而提出“人格”的概念来进入人文主义,其弊端也是极其明显的。生命诚然要客观化,从而开出其意义与价值。但歌德等人取途于柏拉图的“理型”,则是不够的,因为柏拉图的“理型”是从对象方面,以一种美学情调的观解,再佐以逻辑思辩,而把握的“体性学的有”,一种纯“形式的有”。

这是一种思辩哲学,由此而进入人文主义并不能尽其全蕴,因为人文主义必须依仗生命自身的觉悟而开启一个质实的居间领域。

也就是说,依据柏拉图的“理型”而提出的“人格”概念并不能尽人性主体之切义,不能树立人之为人的“道德主体性”,并以之真正开辟出价值之源与理想之源。

参考资料:《人文主义的完成》

分析化学发展史论文

分析化学发展史

摘 要]分析化学始于一些分析检验的实践活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分析检验工作。

16世纪,化学反应广泛地应用于湿法分析。18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由单纯的定性分析迈

入了定量分析的时代。到了19世纪,定性分析趋于完善,定量分析的各种方法也相继出现并不断发展。

分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被称之为经典分析化学。20世纪以来,在经典化学

不断充实、完善的同时,仪器分析也迅猛发展,并且在分析化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化学分析;仪器分析

在化学还没有成为一门学科的中世

纪,甚至古代,人们已开始从事分析检验的实践

活动。这一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生活的需

要。如为了冶炼各种金属,需要鉴别有关的矿

石;采取天然矿物做药物治病,需要识别它们。

这些鉴别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古人首先注

意和掌握的当然是它们的外部特征。如水银又

名“流珠”,“其状如水似银”,硫化汞名为“朱

砂”、“丹砂”等都是抓住它们的外部特征。人们

初步对不同物质进行概念上的区别,用感官对

各种客观实体的现象和本质加以鉴别,就是原

始的分析化学。

在制陶、冶炼和制药、炼丹的实践活动中,

人们对矿物的认识便逐步深化,于是便能进一

步通过它们的一些其他物理特性和化学变化作

为鉴别的依据。如中国曾利用“丹砂烧之成水

银”来鉴定硫汞矿石。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很自然地就

会产生控制、检验产品的质量和纯度的需求,于

是产生了早期的商品检验工作。在古代主要是

用简单的比重法来确定一些溶液的浓度,可用

比重法衡量酒、醋、牛奶、蜂蜜和食油的质量。

到了6世纪已经有了和我们现在所用的基本相

同的比重计了。

商品交换的发展又促进了货币的流通,高

值的货币是贵金属的制品,于是出现了货币的

检验,也就是金属的检验。古代的金属检验,最

重要的是试金技术。在我国古代,关于金的成

色就有“七青八黄九紫十赤”的谚语。在古罗马

帝国则利用试金石,根据黄金在其上划痕颜色

和深度来判断金的成色。16世纪初,在欧洲又

有检验黄金的所谓“金针系列试验法”,这是简

易的划痕试验法的进一步发展。

16世纪,化学的发展进入所谓的“医药化

学时期”。关于各地各类矿泉水药理性能的研

究是当时医药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种研究

促进了水溶液分析的兴起和发展。1685年,英

国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R·波义耳(Boyle,

1627-1691)编写了一本关于矿泉水的专著《矿

泉的博物学考察》,相当全面地概括总结了当时

已知的关于水溶液的各种检验方法和检定反

应。波义耳在定性分析中的一项重要贡献是用

多种动、植物浸液来检验水的酸碱性。波义耳

还提出了“定性检出极限”这一重要概念。这一

时期的湿法分析从过去利用物质的一些物理性

质为主,发展到广泛应用化学反应为主,提高了

分析检验法的多样性、可靠性和灵敏性,并为近

代分析化学的产生做了准备。

18世纪以后,由于冶金、机械工业的巨大

发展,要求提供数量更大、品种更多的矿石,促

进了分析化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分析化学的

研究对象主要以矿物、岩石和金属为主,而且这

种研究从定性检验逐步发展到较高级的定量分

析。其中干法的吹管分析法曾起过重要作用。

此法是把要化验的金属矿样放在一块木炭的小

孔中,然后以吹管将火焰吹到它上面,一些金属

氧化物便熔化并会被还原为金属单质。但这种

方法能够还原出的金属种类并不多。到了18

世纪中叶,重量分析法使分析化学迈入了定量

分析的时代。当时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和矿物学

家贝格曼(Torbern Bergman,1735-1784)在《实

用化学》一书中指出:“为了测定金属的含量,并

不需要把这些金属转变为它们的单质状态,只

要把他们以沉淀化合物的形式分离出来,如果

我们事先测定沉淀的组成,就可以进行换算

了。”

到了19世纪,新元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加之矿物组成复杂,湿法检验若没有丰富的经

验和周密的检验方案,想得到确切的检验结果

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德国化学家汉立希(Pfaff

Christian Heinrich,1773-1852)在他1821出版的

一书中指出:为了使湿法定性检验的问题简单

化和减少盲目性,应进行初步试验。1829年,

德国化学家罗塞(Hoinrich Rose ,1795-1864)首

次明确地提出并制定了系统定性分析法。1841

年德国化学家伏累森纽斯(Carl Remegius Frese-

nius,1818-1897)改进了系统定性分析法,较之

罗塞的方案使用的试剂较少。后来又得到美国

化学家诺伊斯(Arthur A.Noyes)的进一步精细

研究和改进,使定性分析趋于完善。

同一期间,定量分析也迅猛发展。由伏累

森纽斯对各种沉淀组成的测定结果和今天的数

据加以对比,可以看出重量分析法到了伏累森

纽斯时期已经非常准确。他当年研究的某些测

定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其精确度也很可靠。他

还对一系列复杂的分离问题如钙与镁、铜和汞、

锡和锑等的分离都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他还

将缓冲溶液、金属置换、络合掩蔽等手段用于解

决这些问题。

随着过滤技术的改进,有机沉淀剂的应用,

加热、净化、重结晶、高精度分析天平等方面研

究工作的进展,使重量分析的精确度得到更进

一步的提高。但这种方法操作手续繁琐,耗时

长,这就使得容量分析迅速发展。根据沉淀反

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反应的特

点,相应出现了沉淀滴定、酸碱滴定、氧化-还

原滴定及络合滴定的容量分析法。法国物理学

家兼化学家盖吕萨克(Gay-Lussac,1778-

1850)应该算是滴定分析的创始人,他继承前人

的分析成果对滴定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对滴定

法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对提高准确度方面做

出了贡献,他所提出的银量法至今仍在应用。

在各种滴定法中,氧化-还原滴定法占有最重

要的地位。碘量法在该世纪中叶已经具有了今

天我们沿用的各种形式。1853年赫培尔

(Hempel)应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这

一方法的建立为以后一些重要的间接法和回滴

法打下了基础。沉淀滴定法则在盖吕萨克银量

法的启发下,继续有了较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

是1856年莫尔提出的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银

量法,这便是广泛应用于测定氯化物的“莫尔

法”。1874年伏尔哈特(T.Volhard)提出了间接

沉淀滴定的方法,使沉淀滴定法的应用范围得

以扩大。络合滴定法在该世纪的中叶,借助于

有机试剂而得以形成,且有较大进展。酸碱滴

定法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进展不大,直到

19世纪70年代,酸碱滴定的状况仍没有重大

改变。只是当人工合成指示剂问世并开始应用

后,由于它们可在一个很宽的pH范围内变色,

这才使酸碱滴定的应用范围显著地扩大。滴定

分析发展中的另一个方面是仪器的设计和改

进,使分析仪器已基本上具备了现有的各种形

式。因而,这一时期堪称为滴定分析的极盛时

期。

直到19世纪末,分析化学基本上仍然是许

多定性和定量的检测物质组成的技术汇集。分

析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很多分析家认为是以著

名的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Wilholn

Ostwald,1853-1932)出版《分析化学的科学基

础》的1894年为新纪元的。20世纪初,关于沉

淀反应、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络合物形

成反应的四个平衡理论的建立,使分析化学家

的检测技术一跃成为分析化学学科,称之为经

典分析化学。因此,20世纪初这一时期是分析

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20世纪以来,原有的各种经典方法不断充

实、完善。直到目前,分析试样中的常量元素或

常量组分的测定,基本上仍普遍采用经典的化

学分析方法。20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和科研的

发展,分析的样品越来越复杂,要求对试样中的

微量及痕量组分进行测定,对分析的灵敏度、准

确度、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一些以化学反应和

物理特性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逐步创立和发

展起来。这些新的分析方法都是采用了电学、

电子学和光学等仪器设备,因而称为“仪器分

析”。仪器分析所牵涉到的学科领域远较19世

纪时的经典分析化学宽阔得多。光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色层法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的分析化学的发展要受到物理、数学

等学科的广泛影响,同时也开始对其它学科作

出显著贡献,这是分析化学史上的第二次。

70年代以后,分析化学已不仅仅局限于测

定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而是着眼于降低测定下

限、提高分析准确度上。并且打破化学与其它

学科的界限,利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其它

学科一切可以利用的理论、方法、技术对待测物

质的组成、组分、状态、结构、形态、分布等性质

进行全面的分析。由于这些非化学方法的建立

和发展,有人认为分析化学已不只是化学的一

部分,而是正逐步转化成为一门边缘学科———

分析科学,并认为这是分析发展史上的第三次

目前,分析化学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

它的发展同现代科学技术的总发展是分不开

的。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对分析化学的要求

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又不断地向分析化学输

送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分析化学迅速发

展。特别是近年来电子计算机与各类化学分析

仪器的结合,更使分析化学的发展如虎添翼,不

仅使仪器的自动控制和操作实现了高速、准确、

自动化,而且在数据处理的软件系统和计算机

终端设备方面也大大前进了一步。作为分析化

学两大支柱之一的仪器分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但对于常量组分的精确分析仍然主要

依靠化学分析,即经典分析。化学分析和仪器

分析两部分内容互相补充,化学分析仍是分析

化学的一大支柱。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杂

志1991年和1994年两次刊登同一作者的长文

“经典分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强调重视经典

分析的重要性。

1] 余新武,张志钢,罗玉梅. 化学的发展史与环境的关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04) .

[2] 张秉孝. 现代分析化学与发展动向[J]. 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1,(04) .

[3] 王睿. 现代科技与分析化学[J]. 安徽化工 , 2004,(04) .

[4] 王翔. 有机化学发展史概述[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06) .

[5] 孙玉彬,耿玉宏.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展望[J]. 滨州师专学报 , 2001,(02) .

[6] 金钦汉. 试谈分析化学的明天[J]. 大学化学 , 2000,(05) .

[7] 高鸿. 分析化学已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J]. 大学化学 , 1999,(04) .

[8] 周南. 现代分析化学的内涵和新定义[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 2001,(01) .

[9] 邓星亮. 化学发展史与自然辩证法[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06) .

[10] 钟桐生. 分析化学进展[J]. 益阳师专学报 , 2002,(06) .

工作分析_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工作分析的思想来源已久,其系统研究最早产生于(美国 )的工业企业中

2、工作分析的思想起源于(社会分工 )思想。

3、系统的工作分析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4、被称为美国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 )。

4、1950 年,赛迪·范提出了“(职能职业分类计划 )”理论

5、工作分析系统的研究开发始于 20 世纪(40~50 年代)在 20 世纪(70~80 年代 )年代趋于成熟,获得了广泛应用。

6、(工作分析 )被誉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7、(任务 )是指一系列为了不同的目的所担负完成的不同的工作活动,即工作活动中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要素集合。

8、(职位 ),即岗位,是某一时间内某一主体所负担的一项或数项相互联系的职责集合。

9、(职业 ):是指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工作要求相似或职责平行的职位集合。

10、(职系 ):又被成为工作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作组成,是职责繁简难易、轻重大小 及所需资格条件的不同,但工作性质充分相似的所有职位集合。

11、( 职组)是指若干工作性质相近的所有职系的集合,也叫职群。

12、( 工作分析的主体)是工作分析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工作分析的主要策划者和实施者。

13、( 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的一个最关键的主体,也是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

14、工作分析的客体就是( 工作岗位)。(P26)

15、( 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的一个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它是工作分析人员进行工作分析的依据。(P26)

16、工作信息分析从管理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七个问题,即(6W1H )。(P27)

17、工作分析是以(岗位 )为基本出发点的。

18、在对职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某个职位的特征和任职资格,还应分析这个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同其他职位的工作联系,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把握这个职位的全部特征。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系统原则 )(P30)

19、工作分析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实施,但不能把这项工作看成仅仅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工作分析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它需要各级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广泛参与,工作分析需要高层领导的重视、所有业务部门及员工的大力支持才能成功。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参与原则 )。

20、在作分析是一项非常费心费力费钱的工作,它涉及企业组织的各个方面。因此,应本着节约、 经济的原则来选择工作分析方法就显得很重要。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经济性原则 )。(p31)

21、工作分析的出发点是从岗位出发分析其内容、性质、关系、环境以及任职资格等,及分析完成这个职位工作的从业人员需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与条件,而不是分析在岗的人员如何,否则会产生防御心理等不利于工作分析结果的问题。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的( 岗位原则)。(P31)

22、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工作分析 )是最为基础的工作。(p32)

23、(访谈法 )既适用于短时间可以把握的生理特征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才能把握的心理特征的分析。(P40)

24、( 管理职位描述法)是专门针对管理人员而设计的定量化的工作系统,是所有工作分析系统中最有针对性的一种系统,它涉及管理者所关心的问题、所承担的责任、所受的以及管理者的所有具备的各种特征。(P82)

25、( 职能工作分析法)是以工作者应发挥的职能为核心,对工作的每项任务进行详细分析,对工作内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体,一般能覆盖工作全部内容的 95%以上。(p90)

26、适用于比较常见、正规且有一定历史的工作,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要与其他工作分析方法结合使用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资料分析法 )。(p94)

27、用于收集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体力要求等相关信息;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周期短、 有标准化工序的工作;不适用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周期长且主观性强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法 是( 观察法)。(P94)

28、适用于确定有关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关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信息;使用与周期较短、 状态稳定、繁杂琐碎的工作的工作分析方法是( 工作日志法)(P94)

29、

30、适用于对目标职位的功能性要素分析的工作分析方法是(职能工作分析法 )。(p95)

31、(社会文化环境 )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的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P104)

32、(技术环境 )是指组织所处环境中的科技要素以及与该要素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结合,它包括国家的科技体质、科技、现有科技水平和科技发展趋势、发展速度等。(p104)

33、( 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P105)

34、(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p107)

35、非正式组织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P107)

36、( 任职资格)是指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最低要求,它常常是对胜任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水平、工作经验、能力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描述。(p114)

37、( 管理幅度):又称管理宽度,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 目。(p117)

38、( 活动)是构成业务流程的最基本要素。(P120)

39、( 活动间)的逻辑关系是决定流程的关键因素。(P120)

40、按照(输入输出对象 )划分是指根据输入输出对象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有形的实物流程和无形的信 息流程。(P121)

41、按照( 跨组织的范围)划分,是指根据业务流程的各活动承担者层级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个人间流程、部门间流程和组织间流程。(P121)

42、按照( 组织活动性质)划分是指根据组织活动性质的不同,将业务流程分为营运流程(基本流程)和 管理流程(辅助流程)。(P121)

43、根据( 业务流程实现功能)的不同,可将业务流程划分为战略流程、经营流程和保障流程。(P122)

44、( 现场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人员在工作现场运用感官或其他工具,对调查对象的实际工作动作和工作方式进行观察,并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P132)

45、( 问卷调查法)即工作分析人员直接约见任职人员,并了解其所在岗位的有关情况的方法。

46、( 岗位设置):是指根据组织战略目标及岗位任职人员需要,配合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 按照一定的原则将组织内性质相同的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合并设为一个岗位,最后通过组织总的岗位数量来进行定员编制的动态过程。(P132)

47、( 岗等)是指岗位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轻重程度相近的岗位群。(P133)

48、( 管理岗位)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协调组织中各项工作的实施,确保顺利完成。

49、( 专业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例如工程师、 会计师等。技术岗位的设置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明确专业岗位的任务。

50、(执行岗位 )是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工作要求而设置的操作性岗位,具体是指专门从事行政或服务性工作的岗位。由于执行岗位是组织的基础性岗位,主要根据领导安排执行任务,因此,它的自主性较弱,灵活性较差,带有较强的程序性和操作性。(p134)

51、(生产岗位 )主要是指直接从事制造、安装、维护及为制造做辅助工作的岗位。

52、岗位设置应以组织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中心。在岗位设置过程中,应将组织目标和任务层层分解为部门、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岗位的职责,使各岗位能有效配合,确保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体现的是岗位设置的(有效配合原则 )。

53、在岗位设置时应坚持(有效管理幅度原则),即确保上级岗位与下级岗位的数量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比例。

54、岗位设置应给予正常情况的考虑,不能基于例外情况,这体现的是岗位设置的(一般性原则)C

55、( 定编定员)是在组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科学程序和方法,根据对组织的结构设计及职能的分解,对岗位数量和结构等进行合理设置,从而确定组织编制和配置岗位执行人员的系统过程。(P138)

56、以工作为中心所强调的是( 人与工作的融合)。(P138)

57、( 效率定编定员法)是指组织根据其生产任务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出勤率等因素来计算定编定员人数的方法。(P140)

58、(设备定编定员法 )是指根据组织任务确定必须看管的设备数量,再依据设备条件、岗位区域、劳动负荷量及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等来确定定编定员的方法,是效率定编定员的方法。

59、( 比例定编定员法)主要适用于组织内部各种辅助生产或服务性部门的定编定员。(P140)

60、( 职责分工定编定员法)是指组织根据经营规模、管理方式、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因素,按照组织机构、 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来确定的定编定员方法。(P140)

61、(明确工作分析的目的 )的目的是工作分析的首要问题。(p148)

62、(工作分析内容的确定)是进行工作分析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环节。(P149)

63、( 必备的心里素质)是指工作执行人员的职业倾向、运动心理能力、气质取向等。(p151)

64、企业的劳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经营者和员工代表的关系 )的关系。(p154)

65、我国的《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大类(8 个)、中类(66 个)、小类(413个)和细类 (1838个)四个层次,依次体现由粗到细的职业类型。

66、( 工作关系分析)是对工作的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协作关系、升迁与调换关系等进行分析。

67、( 工作描述)是指用书面形式对组织中岗位的工作名称、工作目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使用的物品和材料以及工作环境等所做的描述。(p172)

68、(工作标识)是指某一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标识。(p173)

69、(工作名称)是工作标识中最重要的项目,是一组在重要职责上相同的岗位的总称。(p174)

70、在编写工作关系时要遵循两个原则:(经常性和重要性)原则。(P176)

71、( 工作职责)是指任职者所从事的工作在组织中承担的责任、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其要求。

72、( )是工作描述的主体,是在前面工作标识与工作概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职位的内容加以细化的部分。(p176)C

73、( 工作权限)是指根据该职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组织赋予该职位的权限范围、层级和控制力度。

74、SMART 原则(S代表具体(Specific),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R代表相关性(Relevant)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中 S 是(具体 ) 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概括。

75、SMART 原则中 M 是(可量度) 指绩效考核指标是数量花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 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76、SMART 原则中 A 是( 可实现) 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 的目标。

77、SMART 原则中 R 是(现实性) 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78、SMART 原则中 T 是(有时限 ) 指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P179)

79、( 岗位名称)是区分某一岗位与其他岗位的首要因素。(P209)

80、(排序法 )是使用较早同时也是操作最简单,非定量的岗位分析方法。

81、一股来说,( )是指由评价人员按照自己的判断,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例加工作复杂程度、对组织贡献的大小等)进行整体比较,从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进行排列的一种方法。(p220)C

82、在选择和确定标杆岗位时,通常可选取总岗位的( 10%~15% )作为标杆岗位。

83、( 分类法)又称等级描述法,是指建立一个具有不同级别标准的岗位级别体系,然后将每一个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而将其纳入合适登记的岗位评价方法。(P222)

84、(上山型)岗位的应负责任比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P227)

85、( 平路型)岗位中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类岗位终于应负责任并重。(P227)

86、( 下山型 )岗位的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应付责任重要。(P228)

87、岗位评价的(准备阶段 )是整个岗位评估活动的基础性环节。(P230)

88、岗位评价的( 评价阶段)是整个岗位评价工作的关键环节。(P232)

89、(工作设计 )又称岗位设计,是指为了有效的达到组织目标并满足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工作内容、 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P240)

90、工作设计的( 工作专业化)时期是从 19 世纪初到 20 世纪 40 年代。

91、工作设计的工作轮换和( 工作扩大化)时期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 在这一时期的工作设计 表现为为解决个人对工作的不满而采取的一些临时性管理措施。

92、工作设计的 (工作丰富化 )及其特征再设计时期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这一时期的工作设计主要采取降低工作专业化程度,改变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反馈形式等措施来提高工人工作的满意感。这个时期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工作丰富化和工作特征再设计。(p242)

93、工作设计的 (运用社会技术系统 )方法时期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工作设计主要是在系统理论指导下, 运用工作特征模型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对工作进行再设计。(P242)

94、(工作内容的设计 )是工作设计的重点,它确定了工作的一般性质。(p244)

95、(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 )理论,强调对任职者的心理意义以及激励产生影响的那些工作特征,同时,把一些态度变量视为工作设计的最重要结果。

96、工作设计原理中,(科学管理原理 )强调功能效果,提高岗位工作效率,效益优先。(P252)

97、工作设计原理中,( 人际关系理论)和( 工作特征模型理论)强调人本价值,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和岗位满意度。

98、工作设计方法中,( 机械型工作设计法)强调按照任务专门化、技能简单化以及重复性的基本思路来进行工作设计,从而使得工作本身不再具有任何显著的意义。(P253)

99、工作设计方法中,( 生物学型工作设计法)通过使设施、工具、环境等与人的工作相协调,从而减少个人的 生理压力和紧张感,提高员工的舒适度。(p253)

100、工作设计方法中,(知识运动型工作设计法 )是在设计工作时,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确保工作的要求控制在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界限之内,从而降低工作对信息加工的要求来改善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用户的反应性。

101、(工作专业化)是最传统的一种工作设计方法,它是指对工作内容和责任层次进行基本改变,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工作设计方法在流水线生产上应用最为广泛。

102、(工作扩大化)是指通过增加工作内容,是工作本身变得更加多样化,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

103、扩大岗位的工作内容,增加其工作职责、权利、裁量权和自主性的是(纵向工作扩大化 )

104、增加属干同阶层责任的工作内容,扩展工作范围和自主性的是(横向工作 扩大化)

105、试图避免过度专业化造成的缺乏多样性,但这种工作设计方法只是简单地增加员工所从事的同类任务数目,并没有给员工的活动提供多少挑战性和意义的是(工作扩大化)

106、(多功能型)工作团队:一系列的任务被分派给个小组,小组然后决定给每个成员务派什么具体的任务,并在任务需要时负责在成员之间轮换工作。

107、(自我管理型)工作团队:具有更强的纵向一体化特征,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给自我管理工作团队确定了要完成的目标以后,它就有权自主地决定工作分派、工间休息和质量检验方法等。这些团队甚至常常可以挑选自己的成员,并让成员相互评价工作成绩,其结果是团队主管的职位变得很不重要,甚至有时被取消。

108、在设计组织系统结构时,(扁平式结构)适合于注重研究与开发、灵活型的组织

109、在设计组织系统结构时,( 锥形结构)适合与传统行业的组织。锥形结构组织层次较多,管理幅度小。

110、管理层次的设计受到组织规模和管理幅度的影响和,通常情况下,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与管理幅度成(反比)。(P262)

111、在工作设计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设计的(工作量不足)。

112、工作设计的错误中,(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在中小型企业中很少出现,但它是大型企业的一种流行病。 (A缺乏实质性工作内容  B 缺乏工作内容 C 设计的工作量不足 D 工作量过大)

113、(内容效度)是衡量某工作说明书所列举的工作内容和任职资格要项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该工作岗位的程度。

114、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与工作分析的目的和主客体的特点保持一致,这是我们在确定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时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个原则是(目标一致性原则)。

115、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的明确性是指不同评估主体对工作分析质量的认定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致性, 也就是说评估标准要清楚明了,能够让评估人员明白其含义,达成一致理解 ,实现不同评估者根据相同评估标准对工作分析质量做出基本一致的认定结果。这体现的是(明确性原则)。

116、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评估的人员一定要认真调查分析,真实地反映工作分析的客观效果和工作说明书的质量程度,切记主观臆断。这体现的是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标准里的(实事求是原则)。

117、(历史研究法)就是通过查阅企业各种已有相关数据资料来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资料。

118、(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为工作分析效果评估提供第一手研究资料。

119、(调查法)是研究人员通过使用某种工具从随机选出的或非随机认定的对象那里获取效果评估所需的资料。

120、(试验法)是将研究客体置于一种人为控制的情境中,通过测试或了解研究客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有关情况,为效果评估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料

一、现代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17—1945年),这是战争与的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以下4个时期:(1)1917—1923年,是高涨时期;(2)1924—1929年,是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3)1929—1939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危机时期;(4)1939—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二阶段(1945年-20世纪90年代),这是由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是资本主义由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它又可细分为以下4个时期:(1)二次大战后到5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的战后恢复时期;(2)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3)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时期;(4)80年代中期以后,是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缓慢发展时期,只有美国从1991年3月起出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

现代史上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说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灾难时期。两场世界大战,把资本主义世界打得落花流水。接着是两次世界性的浪潮,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制度登上历史舞台,在一系列国家中出现。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其危机之深,连像美国这样的最强盛的资本主义经济几乎也难以承受,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在许多地区被一扫而空,法西斯势力在世界各地快速挺进。此时此刻,为了自卫,资本主义与主义暂时携手,共同抗击法西斯。这样,资本主义总算从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和战争这三场灾难中死里逃生。经过这段劫难,资本主义也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并从社会主义制度那里学到了一些东西。二次大战后的资本主义起死回生,甚至创造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如上所说,世界现代史的前期(即1945年以前的世界现代史)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灾难时期,这时期发生的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深刻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关于这次经济危机,人教版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新课本用了这样的形容词来描绘它的特征:“来势特别猛烈,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关于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新课本指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相对贫困,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以下对经济危机及其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作一分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地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1825年,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英国第一次爆发了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十年左右资本主义国家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到来时,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从而引起生产猛烈缩减,大批工厂和商店倒闭,失业工人剧增,各类资本主义企业的股票行情猛烈下跌。资本家为了保持利润,采取大量销毁商品的荒唐做法。

2.经济危机所造成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生产得太多了。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在历史上,由于战争、灾荒或瘟疫等原因,曾使社会经济陷入混乱,但这是一种生产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

3.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任何一个社会所共有,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个矛盾表现为:一方面把分散的、小的生产资本加以集中和扩大,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在雇佣劳动制下,工人成了一无所有的、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劳动者。这样,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方面是生产的无限扩大,另一方面则是劳动群众购买力的相对缩小。

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瑞士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马克思反驳说:这不对,因为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仅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所表现的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象,而不是危机的根源;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分析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资本家取得剩余价值,为此目的,必须做到两点:(1)剩余价值的不断创造,这有赖于无偿劳动的占有和利用,这取决于社会生产力;(2)剩余价值的不断实现,这有赖于剩余产品以不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水平出售,这取决于社会的消费力。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问题恰恰在于“社会消费力”,“社会消费力”永远不可能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永远落后于“社会生产力”。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生产力越发展,它就越和消费关系的狭隘基础发生冲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72-273页)

二、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迅速恢复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受空前的浩劫,也使资本主义遭到沉重的打击。战争的结果,除美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损失惨重,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1945年的秋天,德国和日本的工业生产不到战前水平的1/5。西欧和日本都面临着恢复经济的任务。任务虽然艰巨,但西欧在50年代初,日本在50年代中期,经济都达到或超过了战前的水平。这被史学家们称为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出现“奇迹”的原因,课本指出以下几点:(1)“西欧国家原有的经济基础”,它们都有高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素质良好的劳动力;(2)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3)日本在美国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期间,得到美国大量的贷款和军事订货,即获得了生产发展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和广阔市场。

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原因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有人称之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在资本主义世界,因基础好、原来的经济水平较高,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在3%以上就被认为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9%,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都超过了这个增长率,日本甚至高达9.6%。这一时期,不仅经济增长率高,就业增加,失业率低,而且通货膨胀率较低,物价基本稳定。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学者们有各种解释,新课本指出了以下两点:

(1)得益于新的科学技术的开展,资本主义各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人类历史上开始了第三次世界性的技术。这次技术与科学紧密结合,发展十分迅速,影响深远。有人估计,西方国家在战后30年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80%是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取得的(其计算方法为:总的经济增长率,减去劳动增长的贡献,再减去资本增长的贡献,等于技术进步的贡献)。此时,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形成产业的周期大为缩短,因此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十分有力。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大萧条,暴露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为了协调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奉行凯恩斯主义,由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这在美国表现为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成了普遍的现象,因此,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时的国家,以其巨大的力量,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与特点

首先,我们应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分段,然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在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1)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即资本主义的重商主义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期);(2)自由竞争阶段(18世纪下半期-19世纪70年代);(3)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1945年);(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45年-至今)。

国家在资本主义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如下:

1.在第一阶段,即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为了替资本主义降临“催生”,国家采取了骇人听闻的暴力手段:对外,进行殖民掠夺;对内,实施圈地运动等,以暴力手段剥夺劳动人民的生产资料。

2.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因为资本主义已经站稳脚跟,国家就退到一边,如亚当·斯密所比喻的那样,国家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即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创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当时,西方流行的是以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学。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该书简称《国富论》),奠定了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亚当·斯密根据单个消费者和商品生产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能自动调节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

亚当·斯密从商品价格的高低分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指出:(1)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希望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需求数量增多);(2)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希望增加产量,以得到更多的利润,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数量增多)。

亚当·斯密进一步作出分析:(1)当商品价格处于A点时,市场经济中的供给和需求平衡,叫“市场出清”。(2)当商品价格处于B点时,即商品价格过高时,此商品生产得多,人们买得少,结果造成供过于求;此商品卖不出去,积压在仓库,价格不得不回落。(3)当商品价格处于C点时,即商品价格过低时,形成需求多,生产得少,供不应求;此商品的价格会自然而然地涨上去。价格回落的商品自动减产,人、财、物等资源从生产该商品的企业自动流出;相反,价格上涨的商品会自动增产,因为人、财、物等资源会流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所以,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会使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供给)趋于均衡,使资源的利用趋于合理。换言之,市场经济通过价格和竞争,对资源配置起作用:(1)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使资源从无利可图的地方转到获利丰厚的地方;(2)在同一产业部门,使资源流向劳动生产力高、成本低的人手中。

根据上述分析,亚当·斯密建议:国家应实行自由放任,不应干预经济,只扮演“守夜人”的角色,维护社会秩序。

3.在第四阶段,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开始有力地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开始于30年代。那时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即由传统的自由放任向凯恩斯主张的国家干预转变。

30年代经济危机的症状如下:(1)大量商品堆积如山,销售困难;(2)物价猛跌;(3)通货紧缺;(4)生产停滞,失业猛增。针对这些问题,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影响巨大。西方经济学界把凯恩斯的《通论》与18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19世纪马克思的《资本论》奉为经济学的三部经典,称凯恩斯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就是以凯恩斯的学说为依据。

凯恩斯的经济学,以经济的总量分析为主,称为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从失业问题入手进行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病症是失业。失业的原因在于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社会的有效需求由两部分组成:(1)人们对消费物品的需求,即消费需求;(2)企业家对生产物品的需求,即投资需求。

凯恩斯认为,有三条心理规律抑制社会的有效需求,它们是: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增长落后于收入增长。社会愈富,人们的收入愈多,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距也愈大。钱被储蓄起来,意味着这部分消费需求消失了。所以,这条规律意味着消费需求的减少。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投资增长落后于利润增长。其原因是:①投资的增多使商品的供给增加,从而使商品的价格降低,使新增商品的销售收入下降;②投资的增多,加大了对生产设备的需求,从而引起这类商品的供应紧张、价格上涨。这就是说,加大了生产成本。所以,这条规律使企业对投资的需求减少。

(3)灵活偏好规律。人们出于需要,总是喜欢以周转灵活的现金形式保存自己的一部分收入。要鼓励人们放弃灵活偏好,就必须提高银行储蓄利率,但这样做,必然使投资需求更加不足。

凯恩斯认识到,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产物,因此认为,扩大有效需求就不可能由市场机制本身来做到,而必须用的力量对经济实行干预。怎么干预?凯恩斯提供的办法是:

(1)赤字预算。扩大支出,进行各种投资,刺激社会经济活动,增加国民收入。如投资大搞基本建设,一方面需要购买大量生产资料,拉动投资需求;另一方面,要雇用大批工人,工人拿到工资后,要买消费资料,从而拉动消费需求。

(2)适度的通货膨胀。通过银行增发纸币,可以造成以下结果:①纸币增加,造成物价上涨,等于压低了工人的实际工资,从而压低了生产成本,加强了投资引诱;②物价上涨,令人感到保持更多的现金在手中是不聪明的,这就使阻碍投资的“灵活偏好”越来越小。

(3)压低银行利息率。一方面使企业主的生产成本降低,鼓励他们投资生产;另一方面,也是鼓励人们的消费。

(4)福利措施。向富人征税以救济穷人,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促进消费需求。

凯恩斯的办法就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曾作过如下评论:毫不夸张地说,在30年代,拯救资本主义的功绩,应归之于凯恩斯的充分就业。二次大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的现象,资本主义由一般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此可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黄金时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资本主义经济“滞胀”时期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时期,即经济发展停滞,伴有严重的通货膨胀,两者并存。这种奇怪的“结合”,并不是短暂的,而是较长期的,约有十来年时间。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实属罕见,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滞胀”。在此期间,生产停滞,失业剧增,物价上涨,工资下降。

造成经济“滞胀”的原因有:

(1)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不断增加财政支出以刺激经济增长,造成财政赤字不断增加,通货膨胀终于抬头。关于赤字财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总理在全国九届二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在通常情况下,靠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势必会引发通货膨胀。”

(2)西方的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中东廉价石油的基础上的。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使西方国家商品生产的成本大幅提高,造成物价全面上涨。

(3)前一时期的快速发展,使许多产业部门的产品滞销,市场接近饱和,造成生产的停滞。

经济“滞胀”的发生,使凯恩斯的偶像被打碎,西方经济界一片混乱,各种经济流派起来,与正统的凯恩斯学派抗衡。

六、经济调整和缓慢增长时期

在经济“滞胀”的形势下,西方国家右翼势力得势。在英国,保守党人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上台执政;在美国,共和党人里根于1981年当选总统。他们抛弃凯恩斯主义,以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的理论为指导。

供应学派主张以大幅度的减税来刺激供应(供给),从而刺激经济活动。供应学派否定了凯恩斯的需求管理,认为正是由于人为地、经常地刺激需求,使物价不断上涨,这样,一方面造成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削弱了社会购买力,使经济增长停滞。

供应学派认为,应该刺激的不是需求,而是供应。企业家之所以扩大生产规模,主要的诱因是利润,是除去纳税之后的净收益。因此,对企业主收入增加部分所课的税率是否合适,很重要。应确定一个合适的税率,使它既能刺激企业主投资,又不减少太多的收入。税率有一个最佳点,当税率超过这一点时,税收的总额反而会下降,因为过高的税率会削弱经济主体的活动,从而缩减课税的基础,最终导致税收总额的减少。因此,出路在于削减开支,用大幅度减税的来代替刺激需求的,大力降低税率。

供应学派得到美国前总统里根的支持。在1980年总统竞选中,里根以这一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套以减少税收、减少开支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纲领。里根执政后,执行这一。到1984年底,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连连下降,经济增长也出现少有的景气。

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弗里德曼。这一学派在货币上与凯恩斯主义不同。

凯恩斯主张对货币采取“相机抉择”的所谓“权变”的。当经济繁荣时,银行应当收紧银根;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应当适当放松银根,从而达到平衡货币供求,缓解经济波动的目的。

弗里德曼则主张用“单一规则”取代“相机抉择”,理由有两个:(1)他认为,货币供求的变化影响到经济活动,大约有几个月到一年的滞后期;(2)这种影响还是短暂的,短暂的时间一过,会产生反弹,反而会引发物价上涨和失业增长。所以弗里德曼主张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货币。他认为确定货币增长比例的依据是:(1)根据物价上涨的需要;(2)要与劳动生产率同比例增长。具体说,他认为美国的货币供应的年增长率可定在4%-5%的幅度之内。

由于凯恩斯的“权变”的货币解决不了西方经济的“滞胀”问题从1975年起,联邦德国、瑞士、日本、撒切尔夫人任首相的英国、里根任总统的美国都推行“单一规则的货币”,较好地控制了通货膨胀。

8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出了经济“滞胀”时期,各国先后控制了通货膨胀,但生产增长仍然十分缓慢。

七、现代史时期资本主义各国力量对比的变化

大致说来,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世界历史进入现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以欧洲为中心的局面逐渐变为以美国为中心。

一次大战后,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西欧各国的经济实力下降。但在上,西欧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因为当时美国的军事实力无法与英法等欧洲强国相比。美国本想通过国际联盟控制世界各国,但因、军事实力不够,希望落空,美国国会也因此没有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在二三十年代,孤立主义盛行,实行“中立”。

二次大战后,美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基本上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相反,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兵工厂和后勤物资加工厂,它所有的企业都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因此经济实力空前增强。战争后期,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在二战期间结束了孤立主义的,战后开始实行称霸世界的世界主义对外。

二次大战后的初期,军事上,美国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近五百个军事基地,在五十多个国家驻扎军队。经济上,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主要内容是:(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即35美元等于1盎斯(约28克多)黄金的价格;(2)加入该体系的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确定与美元的比价。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权的标志。它在客观上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例如,相对稳定的汇率,在一个时期内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凭借它战后初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推行“遏制主义”的冷战,甚至发动侵朝战争、侵越战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开始逐步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资本主义各国经过战后初期的恢复和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经济飞速发展,实力增强。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加上它经过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的消耗,实力下降。1973年,黄金的黑市价格已上涨到1盎斯黄金换1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改变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改行浮动汇率制。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80年代,美国的实力进一步削弱。在国际舞台上,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也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奉行相对的对外。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

八、9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概况

90年代初,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出现了新变化,正像有的经济学家所形容的:日本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晴转多云”;美国经济“晴空少云”。日本经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副萎靡不振、止步不前的景象。西欧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不快。而美国的经济,从1991年3月起,止跌回升,已有年时间,至今仍然没有出现逆转现象。美国的这次经济增长,不仅失业率低(这是经济增长的通常现象),而且与低财政赤字、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涨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十年代世界上开始了新一轮科技,即信息科技的。美国抓住了时机,把信息科技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90年代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大调整,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日本长期以来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引进欧美国家的科技成果,加以消化和吸收,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基础科学的研究。在当今发展经济需要高科技创新的情况下,日本似乎缺乏后劲。由此可见科教兴国战略之重要。

90年代,由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的两极格局崩溃,美苏争霸的局面结束,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由于美国在90年代经济的持续高涨,美国有实力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因此它继续奉行到处干涉的霸权主义。看来,目前世界的“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总的看来,美国像二次大战后初期那样称霸世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