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茶道文化

来源:趣味经验馆 7.27K

韩国茶道文化

韩国茶道文化是一种传统的茶道文化。它是韩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韩国的茶道文化注重茶的制作,茶的品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韩国茶道文化可以追溯到新罗时期,大约在公元7世纪。从那时起,韩国的茶道文化便开始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茶道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人类智慧的体现。

在韩国,茶道被视为一门艺术,一种修养和一种哲学。通过茶道,人们可以领略到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能够体验到内心与外界的融合和平衡。

茶道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包括茶器、茶叶、水和空间。茶器是指用于泡茶的陶器、瓷器和铁器等茶具。茶叶则是泡茶的主要原材料。而水则是冲泡茶的重要因素,它需要清澈、纯净、温度适宜。最后,空间是指泡茶的场所,一个合适的空间可以为喝茶的人提供一个宁静、舒适和安逸的环境。

总之,韩国茶道文化是一种让人感受到宁静、舒适和内涵的文化,这种文化源远流长,仍然在今天的韩国社会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韩国的茶文化

韩国的茶文化

  导语:韩国的传统茶礼,其形式与日本茶道相似,基本是对茶的冲泡和品饮,而高丽五行茶礼则大大突破了韩国茶礼的传统模式,以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内涵丰富,成为韩国最高层次的茶礼。高丽五行茶礼是古代茶祭的一种仪式。茶叶在古高丽的历史上,历来是“功德祭”和“祈雨祭”中必备的祭品。五行茶礼的祭坛设置:在洁白的帐篷下,并挑八只绘有鲜艳花卉的屏风,正中张挂着用汉文繁体字书写的“茶圣炎帝神农氏神位”的条幅,条幅下的长桌上铺着白布,长桌前置放小圆台三只,中间一只小圆台上放青瓷茶碗一只。

  韩国的饮茶史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时,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并流行于广大民间,因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就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历史上,韩国的茶文化也曾兴盛一时,源远流长。在我国的宋元时期,全面学习中国茶文化的韩国茶文化,以韩国“茶礼”为中心,普遍流传中国宋元时期的“点茶”。约在我国元代中叶后,中华茶文化进一步为韩国理解并接受,而众多“茶房”、“茶店”、茶食、茶席也更为时兴、普及。

  80年代,韩国的茶文化又再度复兴、发展,并为此还专门成立了“韩国茶道大学院”,教授茶文化。

  和日本一样,源于中国的韩国茶道,其宗旨是“和、敬、俭、真”。“和”,即善良之心地;“敬”,即彼此间敬重、礼遇;“俭”,即生活俭朴、清廉;“真”,即心意、心地真诚,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我国的近邻——韩国,历来通过“茶礼”的形成,向人们宣传、传播茶文化,并有机地引导社会大众消费茶叶。

  韩国的'茶礼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如按名茶类型区分,即有“末茶法”、“饼茶法”、“钱茶法”、“叶茶法”四种。下面介绍韩国茶礼叶茶法:

  1.迎宾:宾客光临,主人必先至大门口恭迎,并以“欢迎光临”、“请进”、“谢谢”等语句迎宾引路。而宾客必以年龄高低、顺序随行。进茶室后,主人必立于东南向,向来宾再次表示欢迎后,坐东面西,而客人则坐西面东。

  2.温茶具:沏茶前,先收拾、拆叠茶巾,将茶巾置茶具左边,然后将烧水壶中的开水倒过茶壶,温壶预热,再将茶壶中的水分别平均注入茶杯,温杯后即弃之于退水器中

  3.沏茶:主人打开壶盖,右手持茶匙,左手持分茶罐,用茶匙捞出茶叶置壶中。并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投茶法。一般春秋季用中投法,夏季用上投法,冬季则用下投法。投茶量为一杯茶投一匙茶叶。将茶壶中冲泡好的茶汤,按自右至左的顺序,分三次缓缓注入杯中,茶汤量以斟至杯中的六、七分满为宜。

  4.品茗:茶沏好后,主人以右手举杯托,左手把住手袖,恭敬地将茶捧至来宾前的茶桌上,再回到自己的茶桌前捧起自己的茶杯,对宾客行“注目礼”,口中说”请喝茶”,而来宾答“谢谢”后,宾主即可一起举杯品饮。在品茗的同时,可品尝各式糕饼、水果等清淡茶食用以佐茶。

韩国的茶道精神

导语:韩国的饮茶史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时﹐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并流行于广大民间﹐因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就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份。在历史上﹐韩国的茶文化也曾兴盛一时﹐源远流长。

  韩国的茶道精神是以新罗时代的高僧一元晓大师和和静思想为源头后成为统一新罗的花郎道的和白思想又会聚为高丽时代诗学者李奎报的集大成。最终在朝鲜时代的高僧西山大师和如世纪末19世纪初上天赐给韩国的茶圣草衣禅师那里得到完整的体系。草衣禅师的(东茶颂)和(荣神传)是韩国茶人公认的茶经。在理解韩国的茶道精神之前,首先要理解新罗时代的花郎道精神。花郎是国家选招18岁以下的年轻人才,让他们从自然、文武各个方面得到系统的教育。花郎道使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中最小的新罗兴旺,最后统一三国,所以提到新罗统一三国时少不了提到花郎道精神,那么花即精神是什么?

  韩国历史上有两位著名的禅:一位是朝鲜时代茶山西著精,另一位是唐朝的威名远扬的崔致远。在崔致远的写朗碑序中有如下记录:“我国有一玄妙之道,名日风流,其道之源乃记在花郎世纪中日:‘花郎兼儒、佛、仙之教,教化众生’。”

  在李丙案的三国史记中写到:“他们注重和合忠节的品德,尊重名誉,心高气正,对自然山川草木有无尽的向往和热爱。新罗的花郎把儒、佛、仙三教的优点结合于远游山川而使身心得到锻炼。把身心结合于饮茶,而使人体会得到其精神。现在凡是花郎的古迹就能发现与茶有关的石头茶具和有关文物。特别是花郎戒律的 发起者元晓大师甚至达到了和静会通,自得通道的境界。元晓大师的茶禅一体、茶样一如的思想成为和静思想。他不是单纯的和合精神,而是与自然挥为一体:即发叶结果、又回到根上的这种和静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寂之寂的思想。这指的是极寂。他是抬回到寂的根源,而寂的根源就是静。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未到美 芸,各归其根,归根回静。”在把静说成归根的这一点上老子和元晓大师是一致的。

  元晓大师虽是无师自通的圣僧,大觉国师。但与先前圣哲老 子思想上一脉相称。新罗之后的高丽时期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和茶样一体现受到很高的评价。并且人们把元晓大师称为和静国师,而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就是韩国茶道精神的根源。

  从渊博的和静思想中生根生芽的韩国茶道精神在高丽时期郑梦周库奎报、李行等人的诗句及朝鲜时代的西山大师的诗句及草衣样师的'东茶颂等诗句中传唱并流传下来。所以韩国茶道精神与新罗的花即精神和和静思想是同质的。

  高而时期的茶道精神是由大学茶人李奎报所归纳整理了。从他的蔡诗中可以看到:“农深莲漏响丁东,三语烦君别异同。多劫头燃难自求,片时目击皆成空。厌闻韩子提双乌,深喜庄生说二虫、活水香茶真味道,白云明月是家风。”这里的三语指如来佛的三句话。也就是说饮茶之后领悟了真空妙有的真理。沉浸在清虚静寂的老庄思想当中。李奎报通过此诗把茶的韵味升华到道的韵味,即清静之心和思想。在这里,可以看到他的条精神是清虚和无邪意。让我们再欣赏他的一首茶诗。

  传炉活火式自煎,手点火瓮夸色味。

  粘粘入口脆且柔,有如乳臭儿与稚。

  肃然方文无一物,爱听签声壶鼎里。

  评茶品水是家风,不要养生于世荣。

  炉前煎茶中可以窥视自得自觉的修行心。茶香入口有如婴儿吸吮母亲的乳一般。指的是无邪意。除了茶壶里的水沸声感觉不到任何事物的诗句,表现了清虚静寂的心怀,评来品水当家风,胜过千年荣华,与陆羽的横行检德精神是相通的。

  以上代表高丽时期来精神的李奎报的思想,可以归结成情和、清应、无邪意。

  朝鲜时代是民间的茶生活走向衰弱,反而来精神发展到了顶峰的交叉时期。无奈于贪腐的官吏和茶税,焚烧茶园而愤然离走他乡的人逐渐增多,随之茶产量减少,老百姓喝不到茶。但是在深山中僧侣和大学者的心中所种下的茶园是不能烧毁砍光的。草衣禅师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在韩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两大圣贤之一的茶山丁若镛信天主教而发配到南方。而当时15岁的小僧草衣就在他的门下学习。通过多年的茶生活更领悟了佛教的禅的玄妙和茶道的玄妙,并通过新罗元晓大师的亲禅一体、茶禅一如的思想来整理了东来领。他的精髓是中正。中正是韩国茶道精神的集大成,后人把草衣尊为韩国的茶圣。

韩国茶文化的起源是怎样的

韩国与中国唇齿相邻,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经济和文化的联系。茶文化是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内容之一,特别是茶文化作为中韩文化交流关系的纽带,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期(632-647年在位),茶叶自中国传入新罗,高丽时代普觉国师一然《三国遗事》中收录的金良鉴所撰《驾洛国记》记载:每岁时酿醪醴,设以饼、饭、茶、果、庶羞等奠,年年不坠……可见茶当时作祭祀之用,是至要之物。此后千余年中,韩国茶饮文化逐渐形成。

韩国茶道的茶礼 茶道中什么是礼的基础

  韩国的饮茶史也有数千年的历史。公元7世纪时,饮茶之风已遍及全国,并流行于广大民间,因而韩国的茶文化也就成为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韩国茶道的茶礼,一起来看看。

  韩国茶道的茶礼

  1.迎宾:宾客光临,主人必先至大门口恭迎,并以“欢迎光临”、“请进”、“谢谢”等语句迎宾引路。而宾客必以年龄高低、顺序随行。进茶室后,主人必立于东南向,向来宾再次表示欢迎后,坐东面西,而客人则坐西面东。

  2.温茶具:沏茶前,先收拾、拆叠茶巾,将茶巾置茶具左边,然后将烧水壶中的开水倒过茶壶,温壶预热,再将茶壶中的水分别平均注入茶杯,温杯后即弃之于退水器中

  3.沏茶:主人打开壶盖,右手持茶匙,左手持分茶罐,用茶匙捞出茶叶置壶中。并根据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投茶法。一般春秋季用中投法,夏季用上投法,冬季则用下投法。投茶量为一杯茶投一匙茶叶。将茶壶中冲泡好的茶汤,按自右至左的顺序,分三次缓缓注入杯中,茶汤量以斟至杯中的六、七分满为宜。

  4.品茗:茶沏好后,主人以右手举杯托,左手把住手袖,恭敬地将茶捧至来宾前的茶桌上,再回到自己的茶桌前捧起自己的茶杯,对宾客行“注目礼”,口中说”请喝茶”,而来宾答“谢谢”后,宾主即可一起举杯品饮。在品茗的同时,可品尝各式糕饼、水果等清淡茶食用以佐茶。

  韩国茶道的历史

  一、新罗统一时代

  这个时代在中国,吃茶品茗习惯遍及,中国茶道——煎茶道形成并风行,茶文学隆盛,茶具自力成长,茶字画初起,茶馆抽芽,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一个高峰。

  (一) 新罗吃茶品茗之始

  (二)新罗吃茶品茗的成长

  在宫廷,新罗年夜多半国王及王子与茶相依,茶为祭奠品中至要之物。三十五代景德王(公元741-765年在位)每年三月初三集百官于年夜殿归正门外,置茶会,并用茶赐臣平易近;在宗教界,与陆羽同期间的僧忠谈精于茶事,每年三月初三及玄月初九在庆川的南山三花岭于旷野备茶具向弥勒世尊供茶,忠谈曾煎茶献于景德王;仙界人物花郎吃茶品茗认为练气之用,花郎有四神仙在镜浦台室外以石灶煮茶。曾在年夜唐为官的新罗学者崔致远有书札称其携中国茶及中药回归桑梓,每获新茶必为文言其喜悦之情,以茶供禅客或遗羽客,或自饮以止渴,或以之忘忧。崔致远自称为道家,但其头脑偏向于儒家,被尊为“海东孔子”。

  (三)新罗茶风的隆盛

  《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载:“冬十仲春,遣使入唐朝贡,文宗召对付麟德殿,宴赐有差。入唐回使年夜廉持茶种子来,王义务植于地舆山。茶自善德王有之,至于此盛焉。前于新罗第二十七代善德女王时,已有茶。唯此时方得流行。” 新罗第四十二代兴德王三年(公元828年)新罗青鸟使金年夜廉,于唐土得茶籽,植于地舆山。韩国吃茶品茗始兴于九世纪初的兴德王时代,并且最先种茶,这时的吃茶品茗风气首要在上层社会和僧侣及文士之间流传,平易近间也最先风行。

  (四)新罗的吃茶品茗法

  新罗当时的吃茶品茗要领是采用唐代风行的饼茶煎饮法,茶经碾、罗成末,在茶釜中煎煮,用勺盛到茶碗中饮用。崔致远在唐时,曾作《谢新茶状》(见《全唐文》)个中有:“所宜烹绿乳于金鼎,泛喷香膏于玉瓯”,形貌的就是煎茶法。崔致远为建立双溪寺的新罗国真鉴国师(公元755-850年)撰写的碑文中记:“复以汉茗为供,以薪爨石釜,为屑煮之曰:‘吾未识是味怎样?惟濡腹尔!’守真忤俗,皆此之类也。”真鉴国师曾于公元804—830年在唐留学,“为屑煮之”乃将茶碾罗成末煎之,且用石釜煎茶。崔致远于唐僖宗时在唐,恰是唐代煎茶法流行之时,故返国后带回年夜唐的煎茶法。

  新罗统一初期,最先引入中国的吃茶品茗习惯,接管中国茶文化,是新罗茶文化抽芽时代,但那时吃茶品茗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且用茶祭奠、礼佛。新罗统一后期,是新罗周全输入中国茶文化时代,同时也是茶文化成长时代。吃茶品茗由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平易近间流传、成长,并最先种茶、制茶。在吃茶品茗要领上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总之,新罗统一时代,新罗接管、输入中国的茶文化,最先了本国茶文化的成长。吃茶品茗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流传并风行,也最先种茶、制茶、在吃茶品茗要领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

  二、高丽王朝时代

  这个时代在中国,点茶茶道形成并风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茶馆兴起,茶字画始兴,形成了中华茶文化第二个高峰。

  高丽王朝时代,受中国茶文化成长的影响,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隆盛期间。高丽的茶道——茶礼在这个时代形成,茶礼遍及于王室、、僧道、黎平易近中。

  (一)王室及朝廷茶文化

  每年两年夜节:燃灯会和八关会必行茶礼。燃灯会为仲春二十五日,供释迦,八关会是敬神而设,对五岳神、名山年夜川神、龙王等在秋季之十一月十五日设祭。由国王出面敬献茶于释迦佛,向诸天神敬祷。

  太子寿日宴,王子王妃册封日,公主吉期均行茶礼,君王、臣平易近宴会有茶礼。朝廷的其他各类典礼中亦行茶礼。

  (二)佛教茶文化

  高丽以佛教为国教,佛教气氛郁勃,禅宗复兴,禅风年夜化。中国禅宗茶礼传入高丽成为高丽佛教茶礼的主流。中国唐代怀海禅师制定的《百丈清规》,宋代的《禅苑清规》、元代的《敕修百丈清规》和《禅林备用清规》等传到高丽,高丽的僧人遂效仿中国禅门清规中的茶礼,直立韩国的佛教茶礼。如撒布至今的“八正禅茶礼”,它以茶礼为中心,以茶艺为辅助情势。演出者席地而坐,讲究方位与朝向。

  高丽王朝时代与新罗时代的明显区别不仅以茶供佛,而且僧侣们要将茶礼用于自己的修行。真觉国师便欲参悟赵州“吃茶去”之旨,其《茶偈》曰:“呼儿音落松罗雾,煮茗喷香传石径风。才入白云山下路,已参庵内师长教师翁。”

  闻名墨客、学者、韩国茶道精神集年夜成者李奎报(1168-1241)也把参禅与吃茶品茗接洽在一路,其诗有:“草庵异日扣禅居,数卷玄书讨深旨。虽老犹堪手汲泉,一瓯等于参禅始。……”显示了禅茶一味的精神。

  (三)儒道两家的茶文化

  高丽末期,因为儒者赵浚、郑梦周和李崇仁等人的不懈起劲,接管了朱文平易近众礼。在须眉冠礼,男女婚礼,丧葬礼,祭奠礼中,均行茶礼。闻名茶人、年夜学者郑梦周《石鼎煎茶》诗云:“报国无效老诗人,吃茶成癖无世情;幽斋独卧风雪夜,爱听石鼎松风声。”

  撒布至今的高丽五行献茶礼,核心是祭奠“茶圣炎帝神农氏”,规模弘远,介入人数浩瀚,内涵富厚,是韩国茶礼的首要代表。

  道家茶礼,焚喷香、叩拜,然后献茶,其源出于宋。

  (四)百姓日常用茶

  高丽期间黎平易近可买茶而饮,在冠礼、婚丧、祭祖、祭神、敬佛、祈雨等仪式中均用茶。

  (五)吃茶品茗要领

  高丽时代,早期的吃茶品茗要领承唐代的煎茶法;中后期,采用风行于两宋的点茶法。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宋朝青鸟使徐兢一行接见了高丽,徐后来著有《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但图已佚失踪,惟文撒布。其《茶俎》笔记:“当地货茶,味苦涩弗成进口,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赐团。自锡赉之外,商贾亦通贩。故最近颇喜吃茶品茗,益治茶具,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轨制”。其时以中国团饼茶为贵,茶具、饮法皆仿效中国轨制。徽宗时,是中国点茶道的高峰时代,赵佶本人便是点茶高手,亲撰《年夜不美观茶论》。高丽接管中国点茶道当不会晚于北宋徽宗时。

  李奎报在《谢人赠茶磨》诗中说:“琢石作弧轮,盘旋烦一臂。……研出绿喷香尘,益感吾子意。”用石制的茶磨研出绿色的喷香茶粉。李仁老(1152-1220)《僧院茶磨》诗:“风轮不管蚁行迟,月斧初挥玉屑飞。法戏从来真从容,晴天雷吼雪霏霏”。唐代煎茶用茶末,碾即可;宋代点茶用茶粉,非磨弗成。故知当时的高丽风行点茶法。

  高丽时代,是朝鲜半岛茶文化隆盛之时,初期风行煎茶道,中晚期风行点茶道。茶具文化也极光辉,并影响日本。高丽在领受、消化中国的茶文化后,最先形成了本平易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礼便是代表。

  总之,宋元时代,高丽在领受消化中国的茶文化后,最先形成了平易近族特色的茶文化,茶礼就是代表。高丽时代是朝鲜半岛茶文化的最光辉时代。

  三、朝鲜李朝时代

  这个时代,在中国明朝后期、清朝前期,弃团饼而用散茶的泡茶道形成并风行,紫砂茶具独领风流。茶文学艺术隆盛,茶馆繁荣,形成了以泡茶道为中心的中华茶文化第三个高峰。清朝中期今后,中华茶文化由盛转衰,非凡是鸦片战役今后,茶文化式微。

  朝鲜李朝时代,前期的十五、十六世纪,受明朝茶文化的影响,吃茶品茗之风颇为流行,散茶壶泡法和撮泡法风行朝鲜。始于新罗统一、兴于高丽时代的韩国茶礼,跟着茶礼用具及武艺化的成长,茶礼的情势被固定下来,更趋完整。朝鲜中期今后,酒风流行,又适清军入侵,致使茶文化一度式微。至朝鲜朝晚期,幸有丁若镛、崔怡、金正喜、草衣巨匠等的热心维持,茶文化渐见光复。

  丁若镛(公元1762-1836年),号茶山,著逻辑学者,对茶推许备至。著有《东茶记》,乃韩国第一部茶书,惜已闲逸。金正喜(公元1786-1856年)是与丁若镛同时而齐名的哲学家,亲得清朝考证学泰斗——翁方纲、阮元的引导。他的金石学和书法也到达了极高的水平,对禅宗和佛教有着赅博的常识,有咏茶诗多篇传世,如《留草衣禅师》诗:“眼前目今白吃赵州菜,手里牢拈焚志华。喝后耳门软个渐,东风何处不山家”草衣禅师(1786-1866年),曾在丁若镛门下进修,经由过程40年的茶生活生计,融会了禅的微妙和茶道的精神,著有《东茶颂》和《茶神传》,成为朝鲜茶道精神伟年夜的总结者,被尊为茶圣,丁若镛的《东茶记》和草衣禅师的《东茶颂》是朝鲜茶道再起的功效。

  在《世宗实录》(公元1454年)里记载庆尚道有6个处所和全罗道28个处所产茶,在《东国舆地胜览》(公元1530年)记载庆尚道有10个处所及全罗道有35个处所产茶,庆尚道有3个处所和全罗道18个处所产贡茶。高宗二年(公元1885年)中国茶二次年夜规模渡海传入。朝鲜时代产茶广泛朝鲜半岛的南部。

  朝鲜李朝时代,中国的泡茶道传入,并被茶礼所采用。但煎茶法和点茶法同时并存。朝鲜茶文化经由过程领受、消化中国茶文化之后,进入稳固的成长时代,在平易近间的吃茶品茗风尚走向虚弱后,反而茶精神成长到了高峰时代。朝鲜的茶文化由盛而衰,由衰而再起。

  四、现今世时代

  现今世是指二十世纪以来,这个时代,韩国茶文化走着一条自力成长的道路。

  韩国在日本统治下,全国47所高档女子黉舍中的年夜部分黉舍中都开设了茶道课,但茶文化成长痴钝。1945年规复后,茶文化苏醒,吃茶品茗之风再度隆盛,韩国的茶文化进入再起时代。

  这一时代,韩国茶人出版了《韩国茶道》(1973),直立了茶道年夜学,创立了多种茶文化整体,今年又创办了《茶的天下》杂志。

  韩国“茶学泰斗”韩雄斌老师不仅将陆羽《茶经》翻译为朝鲜文,还积极网络茶文化资料、撰述中国茶文化史,奠定韩国茶文化向中国寻根的不美观念;

  百岁茶星、韩国茶人连系会垂问、陆羽茶经研究会会长崔圭用老师,早在1934年就到中国并侨居8年,深切中国首要茶区,潜心致力于中韩茶文化的研究,出版了《锦堂茶话》、《当代人与茶》、《中国茶文化游记》等书,翻译了明代许次纾的《茶疏》和今世庄晚芳的《吃茶品茗漫话》等书。崔圭用老师非凡正视与中国茶文化界的互换相助,90高龄后,仍四次来中国,令人佩服。

  精于茶道、成绩卓著的韩国国际茶道协会会长郑相九老师译著《中国茶文化学》,内含中国茶道精神、中国茶文化概不美观等十二章,内容富厚。近年来,常来中国,率团演出韩国传统茶礼。

  还有韩国国际茶文化互换协会会长释龙云法师、韩国茶人连系会会长朴权钦老师、韩国茶文化学会会长尹炳相老师、韩中茶文化研究所所长金裕信老师、韩国佛教春秋社社会长崔锡焕等韩国茶人也纷纷前来中国进行普遍而深切的茶文化互换,促进了中国今世茶文化的再起与成长。

  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茶人、茶文化学者如王家扬(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文华(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江西省平易近俗研究中心主任)、董淑铎(浙江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童启庆(浙江年夜学教授)、夏涛(安徽农业年夜学教授)等亦到韩国接见、进行茶文化互换。中国的首要茶道流派和机构也和韩国连结亲热友好关系,如太极茶道、中国茶叶博物馆每年都构造许多中韩茶文化互换活动。

  旅居韩国的中国籍茶文化学者、韩国中华茶文化学会会长姜堉发老师,多年来致力于在韩国弘扬茶文化,多次率团来年夜陆列入各类茶文化活动。鉴于他对中韩两国文化互换所做出的进献,被聘为“2002年天下杯韩国外交年夜使”。

  在今世,中韩两国的茶文化互换不仅频繁活泼,而且进步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韩国传统的茶文化与中国有哪些联系?

应该说整个朝鲜半岛(韩国和朝鲜是由新罗、百济和高丽统一而成),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往来,他们来中国学习文化,包括文本,然后把精髓部分带回国,其中自然包括茶文化。在韩国史书《三国史记·新罗本纪》中,就有“茶自善德王有之”记载。善德王是新罗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可见早在我国唐代时期新罗就从中国引进来茶叶和饮茶方法。

新罗使者金大廉到唐朝进贡,带回去很多茶树种子,从此新罗国才有了茶树,除了供给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僧侣和社会名流外,民间也开始销售茶叶。

公元8世纪,新罗学者崔致远带回煎茶方法,掀起朝鲜半岛的第一个中国茶文化。

第二个是在高丽王朝时期,推行茶礼祭祀,每年的燃灯会和八关会,国王亲自向释迦佛和诸天神敬茶。当然这源于我国宋代的焚香、叩拜、献茶的道家茶礼,还有点茶法。韩国也采用点茶法饮茶,同时引进啦中国的团饼茶和茶具,当时流行的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都是效法中国制造的。总之,高丽时期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兴盛的标志,形成啦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茶礼文化。

李氏朝鲜时期是受中国茶文化影响的第三个。 这个时候朝鲜半岛种茶产茶叶的地方已经很多。中国此时处于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流行的是泡茶方法,朝鲜半岛也随之效仿。他们通过消化、吸收中国茶文化,加上饮茶方法、茶器技艺发展,茶文化内容逐渐稳定下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茶文化又得意复苏,建立啦“韩国茶道学院”,成立一些茶文化学术团体,并概括出“和、敬、俭、真”四字茶道精神。

韩国茶文化整个是在学习、吸收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稳定的,就像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一样,最初多少都有受中国茶文化影响,但和自己民族结合,又总结出不同的茶道文化。

日韩茶文化

日韩茶文化

  导语:茶是日本传统的大众化饮料,平均每10人中有8人饮茶。还是在唐朝的时候,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留学,回国时,不仅将天台宗带到日本,还将茶种带到了京都比睿山。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因为土地、气候、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不同,饮用的茶叶和流传的茶文化也不尽相同,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习俗。就算是和我们毗邻的日韩,关于茶也有着不同的讲究和运用。

  韩国的“饮食茶”

  韩国人也喝茶,但大都喜欢饮食茶,喝绿茶或红茶的人不多。朝鲜半岛在新罗和高丽时代,王公贵族中盛行喝茶,但种茶被加以重税,百姓无缘问津。不过,穷人自有穷人的办法,用煮米饭剩下的锅巴做成米茶,以享饮茶之乐。韩国人主张医食同源,故形成了独特的饮食茶,如人参加蜂蜜的人参茶、生姜茶、枸杞茶、桂皮茶、木瓜茶、柚子茶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每年于5月25日举行的茶文化祝祭,这一天也是韩国的茶日。其主要内容有韩国茶道协会的传统茶礼表演,如茶礼和高丽五行茶礼以及新罗茶礼、陆羽品茶汤法等。

  茶礼是韩国茶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具体是指通过茶礼仪式,对刚满20岁的少男少女进行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其程序是司会主持者赞者同时入场,会长献烛,副会长献花,冠者(即成年)进场向父母致礼向宾客致礼,司会致成年祝辞,进行献茶式,成年合掌致答辞,成年再拜父母,父母答礼。这是韩国“礼仪之邦”对礼节的至高重视,借此来培养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

  日本以绿茶为主

  日本茶大都是绿茶,没有发酵或半发酵的,制法是蒸熟烘干。也有炒制的,如九州的`嬉野茶和柳青茶,但极少。日本人泡茶与中国不同,他们抓一把茶叶放入壶中,冲水后马上就倒,每杯倒一点,轮番几次,使茶汤浓淡均匀,一般只上一杯。茶道用的抹茶,是将茶磨成细粉,冲搅后浓稠如粥,碧绿清香。据考证,日本的制茶与饮茶方法,可能还保持着中国唐宋时代的古风。

  日本还有樱花茶、大麦茶、紫苏茶、海带茶、梅花茶等,但这些实际上不能算茶,类似于中国的菊花茶,只是保健饮料而已。如樱花茶,清水中漂几朵腌渍的樱花,美则美矣,但与喝茶是两回事。据说元旦饮之,一年无病无灾,当然,这只是一个承载着人们期待的美丽传说。最近,日本的年轻人也开始喜欢喝中国茶,很多曾一度痴迷于葡萄酒的二三十岁的男性也成了新的“品茶一族”。

;

朝鲜半岛茶文化

朝鲜半岛茶文化

  导语:朝鲜是由首任领导人金日成所提出的主体思想主导国家,由朝鲜劳动党一党执政。其经济体系则由先军所主导,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朝鲜奉行“自主、和平、友好”的外交,主张按照完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对外关系。

  茶,与信仰同在

  茶与佛教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所谓“禅茶一味”之说。在禅寺中茶最初是以提神和补充营养的功效而存在着的,据《封氏闻见记》称,“开元中,泰山灵岩寺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唯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茶因佛教特别是禅宗发展而兴盛起来。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又经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茶也随着佛教起传入。佛教最初传入高丽为公元372年,一般推测茶入朝鲜半岛约在公元四世纪以后。在六世纪和七世纪,为求佛法前往中国的新罗僧人中,载入《高僧传》的就有近30人,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在中国经过10年左右的专心修学,尔后回国传教的。他们在中土时,当然会接触到饮茶,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

  作为一种经济作物,中国茶传播到世界各地多为商业行为:如始于西汉,从甘肃、新疆经中亚、西亚,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上,波斯商人就已经带着中国茶贩走欧洲;始于唐代、盛于明清,经中国西南入藏转道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的茶马古道上,茶叶也是茶马互市的延伸;明清时代开始的中国与欧、美各国的海上茶叶贸易之路;清初开创的武夷山等中国东南茶区至俄罗斯恰克图的中俄茶路。这些著名的茶路、茶事,都是以贸易为主的商业行为。与此不同的是中国茶叶、茶文化东传朝鲜半岛、日本之初,不论是茶及茶籽,包括茶具、茶器、茶书等,都是寺院、官府或民间赠与的,纯粹是文化交流而非商业行为。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在朝鲜半岛被友善地全盘接受,并在之后的历史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发展。

  茶,千年的风尚

  朝鲜半岛与茶有关的历史一般从三国时代开始,此“三国”非彼“三国”矣。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在中国正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南北朝时代,也正是禅宗盛行的时代,连南朝的至尊天子梁武帝是披袈裟上朝的。彼时的朝鲜半岛,饮茶之风刚刚兴起,但那时饮茶仅限于王室成员、贵族和僧侣,茶作祭祀、礼佛用。

  至新罗统一时期(公元668-935年),正值中国初唐至五代后唐时期,这是中国人饮茶风俗形成时期,“煎茶”形成并流行于此时,茶圣陆羽的《茶经》问世。而这个时期,有了朝鲜半岛引进中国茶树种子的最早记录:“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在宫廷,新罗大多数国王及王子与茶相依,茶为祭祀品中至要之物。新罗当时的饮茶方法是采用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茶经碾、罗成末,在茶釜中煎煮,用勺盛到茶碗中饮用。新罗时期的饮茶仍是一种奢侈的消费,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但是饮茶也开始由上层社会、僧侣、文士向民间传播、发展,并开始种茶、制茶。

  高丽时期(公元923-1392年)值中国五代后唐至明太祖时期。这个时期在中国,饮茶风俗普及,点茶茶道形成并流行。这一时期,也是韩国茶文化的兴盛时代,韩国的茶道——茶礼亦于这个时期形成,茶礼源于宋代的点茶,是“阴历的每月初一、十五、节日和祖先生日,在白天举行的简单祭礼。”在高丽时期,朝鲜半岛已把茶礼贯彻于各个不同阶层。高丽人对中国茶有着非常高的口味要求:“惟贵中国腊茶并龙凤饼”,龙团凤饼是宋代最高级的茶叶。甚至平民,同样是看重茶的,那时远航朝鲜半岛的中国水手曾把茶作为支付手段,换取生命攸关的淡水。

  朝鲜时期(公元1392-1910年)值中国的明、清两朝。自朱元璋弃龙团凤饼之后,散茶的饮用和冲泡流行,紫砂茶具独领。朝鲜前期的十五、十六世纪,受明朝茶文化的影响,朝鲜半岛的`饮茶法采用当时中国流行的散茶壶泡法或撮泡法,同时点茶法仍然存在。兴于高丽时期的韩国茶礼,随着茶礼器具及技艺化的发展,其形式被固定了下来。朝鲜中期,酒风盛行,又适清军入侵,致使茶文化一度衰落。至朝鲜朝晚期,幸有丁若镛、金正喜、草衣大师等的热心维持,茶文化渐见恢复。

  茶道:从文化到精神

  儒、释、道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尤其儒家和佛家思想自古以来就在东亚世界占有重要位置,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朝鲜半岛,早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经典,百济在4世纪建立了儒学教育制度;佛教也在4世纪后期传入朝鲜,在高丽王朝后期,一些文人从中国引入了程朱理学,他是儒释道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说。茶文化主题思想理所当然也都被它们所渲染。儒家的中庸思想引入韩国茶礼之中,形成了“中正”的茶道精神,这种精神在人格形成中成为最重要因素,它使消极转为积极,悲观变为乐观,这才称得上是茶道。

  中国茶文化传往朝鲜半岛后,茶文化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更是在茶文化的“礼”制功能上发挥了巨大作用。茶礼仪式是指人、神、佛等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朝鲜半岛曾有过佛教茶礼、儒家茶礼、道教茶礼,现在韩国提倡的茶礼以“和”、“静”为根本精神,其含义泛指“和、敬、俭、真”。强调茶的亲和、礼敬、欢快,把茶礼贯彻于各阶层之中,以茶作为团结全民族的力量。他们在吸取中国佛儒道一些思想精髓的同时,更把这些精神融入到“茶祭”活动中,这体现了茶礼既有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又具有对人行为的教育和约束功能。茶逐渐成为韩国软实力的个重要元素。近年来,“复兴茶文化”运动在韩国积极开展,许多学者、僧人在研究茶礼的历史,出现了众多的茶文化组织和茶礼流派。传统茶礼从复兴走向迅速发展,并日趋专业化。现在,韩国将5月25日定为全国茶日,每年举行茶文化祝祭。例如,五行茶礼是韩国国家级的茶礼仪式,他们主要活动仪式是向炎帝神农氏神位献茶。传统文化与茶礼所倡导的团结、和谐的精神,正逐渐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准则。

;

中国 日本 韩国三国茶道的差异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对韩国和日本的茶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韩国 的茶文化也对日本茶文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高丽、朝鲜时期的茶礼、茶具对日本茶道 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当代,韩、日的茶文化对中国茶文化亦发生良好的影响。下面就中韩日茶文化比较做一介绍。

(一)茶文化总体比较

茶文化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是比较广泛的,它固然以茶道为核心,但茶道毕竟只 是茶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茶文化至少还要包括茶文学、茶艺术、茶馆文化、民俗茶文 化等。

在日本茶文化中,茶文化与茶道几乎是同义语,茶文学、茶艺术等全部汇聚在茶道 之中,故有日本学者称日本茶道是“综合文化体系”。

在韩国茶文化中,茶道(茶礼)是主流,与日本相近。但韩国的茶文学发达于日 本,象崔致远、李行、权近、李奎报、李崇仁、郑梦周、李樯、崔怡、金正喜等人撰写 许多汉文茶诗和茶文,而日本仅有空海、嵯峨天皇等人撰写有少量茶诗文,影响较小。

在中国茶文化中,举凡茶文化的各个方面,如茶道、茶文学、茶艺术、茶馆文化、 民俗茶文化均很发达。中国的茶馆兴于宋,普及于明清;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地方和少数民族茶俗文化;自唐代至今,有关茶事内容的绘画、书法绵延不 绝;而茶文学更是蔚为大观,各种文学体裁如诗、词、曲、赋、铭、联、小说、戏剧等应有尽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柳宗元、杜牧、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这些中国的一流诗人均撰有茶诗茶词佳作, 《水浒传》、 《金瓶梅》、 《红楼梦》、 《老残游记》等古典小说对饮茶、茶道、茶馆、茶文化有精彩描述。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与茶文学是双峰并峙,民俗茶文化是异彩纷呈,茶馆则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独特风景。

论日本、韩国茶文化可以用日本茶道、韩国茶礼来代替,但论中国茶文化,只谈茶 道(茶艺)是不够的,至少不能忽略茶文学。

(二)儒,道,释对茶文化影响比较

东亚三国都属于儒家文化圈、佛教文化圈,儒、道、释在三国茶文化中发挥着或轻或重的影响。

在中国茶文化中,就儒道释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而言,道家第一,儒家第二,佛教第三。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儒家在社会人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文化艺术领 域,老庄道家影响更大。道家崇尚无为、自然,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性的纯朴、率真。 表现在茶文化中,不象日本、韩国那样注重茶道的礼仪和形式。中国茶道崇尚自然、简 朴,不拘礼法形式,任运自在,无拘无束,率性而为。

在韩国茶文化中,儒道释在其中的影响以儒家为第一,佛教第二,道家第三。固然 在茶文化的传播中,新罗、高丽的佛教徒发挥重要作用,但在韩国社会和日常生活 中,儒家,特别是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道学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朱子家礼被普 遍接受,故而韩国的茶道又称茶礼,儒家礼仪起主导作用,佛道次之。

在日本茶文化中,儒道释对茶文化的影响以佛教特别是禅宗为第一,道家第二,儒 家第三。日本茶文化的传播者,主要是佛教徒,如最澄、空海、永忠、荣西、明惠上 人、南浦绍明,希玄道元、清拙正澄、村田珠光、隐元隆琦等。日本茶道以“禅茶一 味”为宗旨,借茶道悟禅道。

在韩国茶文化中起较为重要作用、在日本茶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禅佛教,在中国茶文化中影响较小。中韩日茶文化以受主要影响来说,中国茶文化主于道,韩国主于儒,日本主于佛,主于道,道法自然,故中国茶道注重茶的品饮艺术,即重茶艺;主于儒,儒尚礼仪,故韩国茶道注重礼仪,主于佛,故日本茶道归宗于禅。

(三)茶道的比较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下面从茶道精神和茶艺两方面对中韩日茶道进行比较。

1、茶道精神的比较

韩国的茶道精神是以新罗统一初期的高僧元晓大师的和静思想为源头,中经高丽时 期的文人李行、权近、郑梦周、李崇仁之发展,尤其以李奎报集大成。最后在朝鲜李朝 时期高僧西山大师、丁若镛、崔怡、金正喜、草衣禅师那里得到完整的体现。元晓的和 静思想是韩国茶道精神的根源,李奎报把高丽时期的茶道精神归结为清和、清虚和禅茶一味。最后由草衣禅师集韩国茶道精神之大成,倡导“中正”精神。总的来说,韩国的 茶道精神即敬、礼、和、静、清、玄、禅、中正,其中融合了儒道释的思想,而敬、 礼、和、清、中正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

中国的茶道精神源于陆羽《茶经》 “俭”的思想和释皎然的“全真”思想,中经裴 汶、赵佶,至朱权而集大成。中国茶道精神可概括为清、和、静、真、俭、淡,老庄道家的思想成分重一些。

日本茶道的精神源于“禅茶一味”,以“一期一会”和“和、敬、清、寂”为根 本。 “一期一会”是佛教“无常”思想的体现,而“清、寂”有着浓厚的佛教意味。日本的茶道精神可归结为禅。

韩国茶道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故重敬、礼、和、中正;日本茶道受佛教影响最 大,故重禅茶一味和清、寂;中国茶道受道家影响最大,故重清、真,返朴归真,任运自然。

2、茶艺的比较

中国是茶艺的发源地,中华茶艺先后形成了煎茶茶艺、点茶茶艺和泡茶茶艺三类形势,三者都传到了韩国和日本。煎茶茶艺在平安时期传入日本,在新罗统一时期传入韩 国,但煎茶茶艺在中韩日三国都已绝迹。点茶茶艺在高丽前期就传入韩国,在镰仓时期 传入日本,是韩国茶艺、日本抹茶道茶艺的基本形式。泡茶茶艺在朝鲜李朝前期传入韩 国,在江户时期传入日本,也成为韩国茶艺、日本煎茶道茶艺的基本形式。自明代中期 以来,中国仅流行包括壶泡法茶艺、撮泡茶艺和工夫茶艺在内的泡茶茶艺,煎茶、点茶 茶艺消亡。但煎茶、点茶茶艺的某些方面仍保留在韩国。

以上就是对中韩日茶文化比较介绍,希望对你了解这一知识有所帮助。东亚三国 的茶文化难解难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韩日组成的东方茶文化圈中,韩国的茶 文化处于中介的地位,是会通中日茶文化的结合点。要想比较中韩茶文化,离不开拿日 本作参照,故而在此以比较中韩茶文化为主,兼及日本茶文化。

为什么中国和日本有悠久的茶文化,而韩国却没有呢?

据我所知,韩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考虑到它两边的邻居都有茶文化,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会认为韩国没有。

大约从Samhan时期(公元前一世纪早期)开始,韩国人就开始用干浆果和树叶泡茶。佛教从中国进口后几个世纪之后,当事情真正起飞。新罗王国(公元前50 -公元935年)开始从中国进口茶叶在7世纪早期,大约在同一时间,茶已经开始被用作祭在宗教仪式和仪式。这几乎比茶叶第一次进入日本早了两个世纪。

正如其他人提到的,茶文化最初与佛教密切相关,因为他们一起来到了半岛。因此,茶文化在高丽王朝(公元918-1392年)因其是一个佛教国家而蓬勃发展。它被用于官方仪式,也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是那些住在著名寺庙附近的人。

还有人认为,茶文化的衰落是由于朝鲜王朝(公元1392-1897年)对佛教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茶文化仍然存在,但它是仪式和仪式不再被认为是宗教。这一时期,饮茶礼仪得到进一步发展。国王亲自实行几种不同的与茶有关的仪式,而yangban(贵族/文人)发展了所谓的“达利”(darye),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韩国茶道的形式。

一种朝鲜王朝早期使用的班清瓷茶碗。这种陶器风格最终被传入日本,被称为masima,在那里的茶道仪式中非常流行。

然而,也有人是对的,茶文化似乎在朝鲜王朝中期经历了衰退。虽然我找不到确切的原因,但事实上,它发生在几次外国入侵(今津战争和马祖入侵)的同一时间,这些事件可能是促成因素。其他来源似乎指出高茶叶税和低茶叶产量是另外的原因。

但尽管如此,在朝鲜王朝结束之前,茶文化确实再次复苏。平民开始实行他们自己的茶仪式,称为charye,作为他们祖先仪式的一部分。许多人将茶的重新流行归因于18世纪末颇具影响力的思想家郑亚镛(Jeong Yakyong,又名大山)。大三认识到茶的健康益处,写了关于茶的诗,并教他的学生们被遗忘的泡茶技巧。他的笔名甚至还有“茶山”的意思,取自他曾过一段时间的地方。

如果这不是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那我就不知道什么才是了。的确,茶文化在现代似乎已经衰落了。在韩国,每有一间茶馆,就有大约100家咖啡店。如今,大多数外国人似乎只把茶道仪式与日本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穿着和服的妇女在搅拌一碗抹茶,就像《空手道小子》(the Karate Kid)中的场景一样。但韩国的茶道仪式仍在进行,它似乎再次获得了一些人气。

但即使是在仪式和仪式之外,你也会被韩国提供的所有类型的茶所淹没。不只是绿茶,还有薄荷茶、水果茶、浆果茶、根茶、花茶,甚至树皮茶,所有的都很美味(是的,我几乎都试过了)。这些都不是现代的创新,要知道,很多茶在朝鲜半岛上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这证明了茶在韩国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虽然不是最出名的方面,但它是韩国文化的一部分。

中日韩茶道精神的异同是什么?

中国的茶道精神为和、敬、廉、美;日本的茶道精神为和、敬、清、寂;韩国的茶道精神为和、敬、怡、真。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文化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传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现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

起源

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意思就是:喝茶,饮茶等茶道被广泛的推行,风靡一时,王公贵族朝臣没有不喝茶的人。)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