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安门的由来

来源:趣味经验馆 1.27W

北京天安门的由来

天安门(Tian'anmen),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隔长安街相望,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市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天安门来历

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因仿建于南京的承天门,故亦命名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余年间,天安门成为每年“五一”、“十一”国家领导人检阅队伍的地方,是国家重大活动的中心,这里记录了新中国从艰难起步到奋发前进的历程。

天安门已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雨沧桑,从昔日的帝王宫禁到今天共和国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国谋求自强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标志。

扩展资料:

天安门建筑特点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 明清时,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

天安门城楼为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建筑,即由四个倾斜的顶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条)和两侧倾斜层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天安门史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安门

天安门为什么叫天安门?

天安门名称由来

1、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承天门”,建造时完全模仿南京的承天门,故命名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2、明天顺元年(1456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由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了承天门。由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也奠定了今日天安门的形制。

3、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次年再次重修承天门。

4、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扩展资料:

天安门广场历史沿革

天安门,原名承天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

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此时的天安门前只是一块封闭的T形宫廷广场,为明清两朝举办重大庆典和向全国发布政令的重要场所,也代表着皇权的威严。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天安门广场被当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

三年(1914年)五月,北洋的朱启钤启动改造旧都城计划。拆除天安门前千步廊、修筑沥青路、瓮城等,原本封闭的宫廷广场变成可自由穿行和逗留的开放空间,威严、神秘的皇权被消解。

正因为朱启钤对天安门广场进行的第一次改造,天安门开始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广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的来历

天安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区中心,面临长安街。天安门原是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当时名叫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举行了开国大典,并被设计入国徽。1961年,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另外,叶大鹰导演的一部作品名字也是《天安门》。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当年承天门远没有如今天安门这么壮丽,而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牌楼正中悬挂“承天之门”匾额。此楼于公元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   

天安门总高33.7米,最下面是汉白玉石的须弥座,座上为高10多米的红色墩台,以每块重达43千克的大砖砌成。墩台上的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之数,是取帝王为“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含意。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是江苏吴县人蒯祥,他被时人誉为“蒯鲁班”。   

清代末年,由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和外国殖民主义者的侵入,天安门也遭到了蹂躏。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此后,天安门城楼上长满蒿草,荒凉破败下来。   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终于获得了新生。毛率领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负责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城楼也就成为亿万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天安门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并被设计入国徽。天安门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的中华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新中国的象征和无与伦比的瞩目和神往,是中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她记录了中华民族不惧流血和牺牲,争取自由的勇气和坚强;写下了新中国诞生的光辉一页,和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壮丽诗篇。

北京天安门的来历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广场外围,左为文官官署,右为武官官署,充分显示了集权的浩浩声势。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民”之意。

元朝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诏令以燕京作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为大都。元大都从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兴建,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建成,历时18年。大都城从里至外分别是宫城、皇城和大城。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建立,明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更名为北平。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燕王朱棣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皇帝在外时的行都)。就位后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

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征召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开始大规模重建北京城。其时,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蒯祥奉命设计建造皇宫,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承天门。

扩展资料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此时的北京城和清一样,陷入风雨飘摇中,天安门,也因为缺乏有效的护理,略显残破。

到了1915年,此时的清朝已经成为历史,与清皇室达成协议,紫禁城以内仍属于皇室的私有财产,于是,天安门前也被封闭里起来。

到了1928年,这个时候,国民军刚刚结束了北伐,一路上攻克了直系和奉系的势力,并最终在这一年攻克了北京,将张作霖赶回了山海关以外。毫无疑问,成为了新的中国领袖的蒋,也将自己的头像挂在了天安门上。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北京也成为了沦陷区,具有象征意义的天安门,也被伪政权打了标语和旗帜。

不过,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天安门也最终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此时的画像,与后来我们熟悉的不一样,还是延安时期的毛样貌。

此后的天安门,见证了中国发展的起起伏伏和点点滴滴,到了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的天安门前,已经有了我们今天熟悉的模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安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