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之风出现在唐代

来源:趣味经验馆 3.09W

斗茶之风出现在唐代

斗茶一词源自唐代,是唐代文化中特有的一种饮茶方式。斗茶流行于唐代的宫廷、商界、文化界和民间,成为唐代社交生活的一部分。斗茶之风后来也传到了宋代、明代等其他朝代,并流传至今。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斗茶”文化,是从何时开始发扬得?

“斗茶”文化是从唐朝开始出现的,后来在宋朝开始兴盛起来。

斗茶文化,顾名思义,就是茶的比赛,用各种标准来评判哪一方的茶更好,以此决出胜负;一般来说,斗茶的双方都要取出自己认为还不错的茶,经过加工烹煮,最后按照色香味三个方面的考察来决出胜负;无论是两人的斗茶还是多人的斗茶比赛,采取的都是三局两胜的制度。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乐趣和挑战的比赛,名字虽为斗茶,但是不仅要比拼茶本身的优劣,还要比茶的制作和工艺程序,因此,斗茶比赛的程序也会比较繁琐,时间也会相对较长。

根据现存的文献记录,斗茶文化最早是出现在唐朝时期的建州一带,在古文献《记事珠》中就有写道:“建人为斗茶为茗战。”然而斗茶文化虽然在唐朝出现,却未兴盛起来,因此,唐朝的斗茶文化并不繁荣;到了宋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关系,整个国家开始重视“茶文化”,古时候称之为“茶道”。

而宋朝“茶道”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茶的各种形式的兴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斗茶”;一般斗茶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是斗茶品,这也是最基础的部分,比的就是茶品质的优劣、制作的优劣、水源的优劣及器皿的优劣;而其二则是行茶令,行茶令也就跟我们所说的行酒令差不多,只是饮品变成了茶水而已;其三就是茶百戏,古时候人们喜欢去茶馆喝茶看戏,这就是茶百戏,在茶馆中,饮用好的茶水,看演员在台上表演,这也是古代人们消遣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

斗茶法盛行于哪个朝代?

宋朝。

饮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法演变成点茶法,用水注冲点抹茶并用竹筅搅拌成泡沫,使饮茶更具娱乐性,并由此产生了比试点茶技艺的活动----斗茶,斗茶之风在唐代就形成在闽北,宋代达到了空前的兴盛,并遍及全国。斗茶就是比试茶的汤花(泡沫)色泽是否纯白,保存的时间是否持久(咬盏)等的一种技艺。斗茶的开展很好地推动了宋代制茶技术的提高和茶业的发展。

"斗茶"之习产生于唐,后又由皇室的提倡而越发流行于什么朝代

斗茶源于唐,而盛于宋。它是在茶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风俗。三国吴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宴请宾客的开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东晋大将军桓温每设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晋书·桓温传》)这当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时,“每岁吴兴、毗陵二郡大守采茶宴于此。”(山谦之《吴兴记》)。“茶宴”一词正式出现。唐代贡茶制度建立以后,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两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两州毗邻的顾渚山境会亭举办盛大茶宴,邀请一些社会名人共同品尝和审定贡茶的质量。唐宝历年间,两州刺史邀请时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参加,特作诗一首《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午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白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表达了对不能参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宋代茶宴之风盛行,与最高统治者嗜茶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宋徽宗对茶颇有讲究,曾撰《大观茶论》二十篇,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蔡京在《大清楼特宴记》、《保和殿曲宴记》、《延福宫曲宴记》中都有记载。如《延福宫曲宴记》写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执亲王等曲宴于延福宫,……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顾诸臣日:此自布茶。饮毕皆顿首谢。”当时,禅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径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东北峰径山(今浙江余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游胜地和著名茶区,山中的径山寺建于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禅林之冠”的誉称,每年春季都要举行茶宴,品茗论经,磋谈佛理,形成了一套颇为讲究的礼仪。径山寺还举办鉴评茶叶质量的活动,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就是在这里创造的。

古人饮茶时,常做一种叫“斗茶”的游戏,这茶到底怎么斗?

    斗茶始于唐朝,也叫茗战。我国是茶的故乡,唐朝时饮茶之风开始盛行,唐代人陆羽写有我国第一部有关茶叶的著作《茶经》。唐代人饮茶和现在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现在叫沏茶或泡茶,古人却是煮茶或烹茶。唐、宋人饮的茶,称为茶饼、茶团,而不是散茶。茶饼、茶团经焙干制成,饮茶时必须将其碾碎,而且需要放在火炉上用一定时间烹煮。烹茶时还要添入盐、姜等调料,有点像厨师做汤。决定斗茶胜负的标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汤色,即茶水的颜色。一般标准是以纯白最好,颜色白,表明茶叶鲜嫩,火候也恰到好处。二是汤花,即汤面泛起的泡沫。茶末研磨得越细腻,汤花的色泽就越好,水痕出现的就越晚,这样的茶才能获胜。

    斗茶对水的要求很高。古代的文雅之士有用雪水煮茶的,如白居易《晚起》诗中的“融雪煎香茗”,《红楼梦》里妙玉用的更精细,是收的梅花上的雪。宋代煮茶用水以惠山泉水最负盛名,是供皇室使用的“贡品”。此外,扬子江江心的水和竹节中的汁液也是煮茶的好水。不光水要选上好的水,烧水也大有讲究。水太热或者太凉都不行,太热则茶叶迅速沉底,太凉则茶叶轻浮于水面上,这都会导致斗茶的失败。所以讲究的古人连煮茶的燃料都有研究,最好要用有焰的木炭烧水,沸腾之后加一些冷水,如此三次才可以。

    在斗茶的过程中,花样迭出,出现了一种称为“茶百戏”的游戏。茶百戏最妙的是能使茶杯水面上出现花鸟鱼虫各种东西,就像是画上去的一样,但是一转眼就消失了。这种茶戏有些类似现在的花式咖啡,究竟古人们用什么方法使茶汤上出现奇奇怪怪、千变万化的图案,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茗战的历史起源

在我国饮茶史上,斗茶最早大约出现于唐代中期。据无名氏《梅妃傅》载:开元年间,(唐)玄宗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点。”这是斗茶的最早记录。不过,在历史上最讲究、最热衷于斗茶的则要算宋代了。由于宋代品茶之风大盛,于是使唐代开始的斗茶之风在宋代达到高峰。连宋徽宗赵佶也乐此不疲,他曾写就《大观茶论》一册,其中谈到:天下志士,励志清白, 竞为闻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筐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干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还盛赞此举谓盛世之清尚也。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更是将斗茶写得惟妙惟肖,在他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道: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为了向天子献上最好的北苑龙凤团茶,就要在上贡前,雄豪们就要先举行斗茶。而斗茶时,其间品弟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结果是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斗茶"到底起源于何时何地

斗茶,又称为「茗战」。简单地说,就是品茗比赛,是将对茶叶质量的评比当作一场战斗,这是古人用来比较茶叶优劣的一个专用名词。宋人唐庚《斗茶记》说:「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政和是宋徽宗的年号,于是有人以为斗茶起自徽宗时,这种说法稍嫌武断,因为一种风气的形成不是说产生就能产生的,一定有它形成的历史背景。

事实上斗茶的产生,据考证当与贡茶有很大的关系,贡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为茶政的一个项目,则是从唐代开始。当时一些权贵为博取帝王的欢心,于是争相献上优质茶品,无不千方百计的竞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贡奉天子的东西,好坏优劣当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试茶叶的好坏,斗茶风气就逐渐盛行起来,据此推论斗茶应始于唐末五代时期,而大盛于宋代。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原因

首先,社会安定,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这些优越的客观条件,使茶的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大发展。

饮茶的兴盛还与唐朝颁布的禁酒令有关。由于人口的增长,以及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农民大量,土地的丧失,使得唐中期以后的粮食十分匾乏,而造酒却需要消耗大量粮食,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唐肃宗于乾元元年颁布禁酒令,开始在长安禁酒,规定除朝廷祭把飨燕外,任何人不得饮酒,这造成了长安酒价的暴涨。

据计算,当时一斗酒的价钱可买茶叶六斤,这便使许多嗜酒而不得饮的人转向饮茶,以茶代酒,促进了饮茶风气的传播。

另外,唐代饮茶的兴盛还与贡茶的兴起,诗风的大盛,以及科举制度、佛教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扩展资料:

中国茶叶和茶文化,最早通过陆路和海路东传朝鲜半岛和日本,通过僧侣传播进行禅茶一味的文化交流。由于朝鲜和中国接壤兼有陆路和海路的缘故,专家认为茶入朝鲜半岛要早于日本。

茶入朝鲜半岛约在六世纪和七世纪,新罗时代(668-935)就有大批僧人到中国学佛求法,载入中国宋代,《高僧传》的就有近30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中国用10年左右的时间专心修学后回国传教。

他们在中国时,就接触到饮茶,并在回国时将茶和茶籽带回新罗。韩国古籍《三国史记》载:“前于新罗第27代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时,已有茶。”善德女王属三国时代(公元18-935)末期人,故韩国饮茶不会晚于七世纪中叶。

从斗茶到茶王赛

"斗茶",亦称"茗战",即比赛茶叶质量的好坏,始创于唐末福建茶区民间。其技巧性强,趣味性浓,从中可以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调节方法,为生活增添乐趣,因而很快为文人士大夫所接受并加以发展。因此,斗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

唐代北方盛行禅教,饮茶开始兴起。陆羽《茶经》云:“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封氏闻见记》亦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此时,上层社会品茶已有定序,成为一种道艺。唐人品茶,重品沫、品色、品位。

晚唐五代时,一种新的饮茶方法兴起,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此法较煎茶法简便易行,最早流行于福建建安一带,入宋后“点茶”大为盛行。唐人冯贽《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曰茗战”,说明晚唐闽人开始有了斗茶的习俗。

宋代城市经济空前繁荣,“点茶”广为流行,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从福建掀起的斗茶风在北宋中期以后逐渐向北方传播,并很快风靡全国。上至达官贵人,中及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热衷,“斗茶”时尚,也为统治阶层、文人士大夫和富商阶层斗奢比富提供了机会。

斗茶之风盛极一时,与北宋的北苑贡茶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满足皇帝、皇室和贵显的需求,官府不计成本,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研制生产各种茶叶精品。当时一些权贵为博得帝王的欢心,每逢新茶时节,重金收买各种名优茶进贡,促使斗茶风行。徽宗皇帝亦常与臣属斗茶,并著《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写下“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斗茶情景。

饮茶在这时有了一种超乎自然使用价值的新文化内涵以茶为题材的故事、茶诗、茶歌、茶学专著非常之多。宋唐庚《斗茶记》云:“政和三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寄于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苏辙《和子瞻煎茶》有“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说的是福建人的斗茶之风。苏东坡曾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元代上层社会的饮茶沿袭宋俗,但斗茶之风已渐渐退出宫廷和上流社会,演变为一种民间习俗。茶坊、茶肆等成为当时市民阶层进行社会交往、充实文化生活的场所。

当时最大的海外贸易港口泉州,不仅“梯航万国……四海舶商,诸番琛贡”,国内外各种高档奢侈品全部汇集于此,而且还是国内外“富商巨贾之所窟宅”,其繁华程度“号为天下最”。元代在泉州的权贵、社会名流、文人墨客斗茶兴致极高,斗茶成为评比茶叶质量高低的一种富有刺激性又有趣味的活动。曾经左右过泉州港命运的铁腕人物、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的兄长蒲寿宬,在其《心泉学诗稿》多首咏茶诗里,体现了泉州饮茶之风。

安溪“茶王赛”是宋元民间“斗茶”传统风俗的文化遗存,上可追溯于明清。

找不到没有水印的版本

明时,安溪境内大部分地区遍植茶树,茶树整株压条繁殖法”的发明,给安溪茶业注入活力和发展空间。清雍正、乾隆年间,安溪茶农发现并培育了名茶铁观音,道光十年至光绪六年(1830~1880年),乌龙茶良种如本山、毛蟹、黄金桂、梅占、大叶乌龙等品种在安溪也相继培育成功。尤其是铁观音的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在茶叶日益商品化的进程中,茶农种茶制茶积极性高涨,对品质的讲究越来越高。每逢新茶登场之时,茶农们挑选自制的上好茶叶,自带炭火、茶器和山泉水,兴致勃勃地聚集到一起。现场生火煮水冲泡,一溜十几个、数十个排成一行,进行斗形、斗色、斗香、斗味,由茶师轮流品鉴所有参赛者泡制的香茗,评出高低,名茶纷纷问世,品茗、斗茶开始流行于乡村邻里。

通过一次次斗茶,互相泡饮、交流切磋,有助于制作技艺进一步提升,增添生活情趣。源自民间自发的斗茶成为茶乡的习俗,有的家族或乡村甚至组织互相评比。到后来,民间斗茶逐步演化成茶叶优质赛和“茶王赛”。

清末民初,斗茶逐渐发展为各类名茶的茶王赛。茶王赛形式多样,规模大小不一,有民间赛,也有官方赛,还有境外主销区举办的各种茶评赛。安溪铁观音产品素来畅销台港澳和东南亚市场,20世纪初,安溪铁观音在台湾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举办的茶评赛中,屡获殊荣。如:五年(1916年),安溪人王西配制的“万寿桃牌”铁观音在台湾举办的茶叶评选活动中获得第一名。三十四年(1945年),安溪人王联丹配制的“泰山峰牌”铁观音在新加坡摘取茶王桂冠。1950年,安溪王登记茶庄配制的“碧天峰牌”铁观音在泰国获特等奖。安溪铁观音茶、安溪茶商屡获殊荣,为安溪铁观音在海外树立了品牌。时至今日,安溪铁观音仍然是许多东南亚华侨心目中的最爱。

随着茶叶生产责任制的建立,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溪铁观音从之前的基本上外销转为一部分在国内销售,安溪茶业出现了崛起的新态势。对此,安溪县委、县把茶王赛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对茶王赛的主题、内涵、机制等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茶王赛也逐步发展成为由村、镇、县统一组织的大型赛事。每逢茶王赛之际,制茶高手和经营厂家选送精品参赛,茶赛主办方聘请著名茶师作为主评。经过品鉴角逐,当场评出本季、本地区及各个品种的“茶王”,对获奖者颁发奖牌和奖金,给予鼓励,有的还敲锣打鼓把“茶王”迎送回家,选为“茶王”被制茶人视作一种无尚的荣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溪的茶王赛逐步走出安溪。1996年11月,安溪四大名茶茶王赛在广州举行;1998年11月,安溪茶王赛在上海隆重进行;1999年春秋两季,安溪铁观音茶王邀请赛北上北京、南下香港分别在两地举行。茶王赛的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与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表演、茶王拍卖会、产品展销会结合起来。茶王赛奖金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并邀请在场的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大大地激发了茶农的参赛积极性。

1986年西坪镇松岩村举办新加坡的“魏氏首届铁观音茶王赛”,1992年10月西坪镇松岩村举办了第二届铁观音茶王赛。自1993年以来,安溪在厦门、广州、上海、南京、北京和香港等地成功举办了多场茶王赛。1993年秋天,泉州评出的铁观音茶王,以500克1万元拍卖被抢购。1995年5月茶王拍卖价500克5.8万元。1996年毛蟹茶王拍卖价500克7.2万元,500克铁观音茶王拍卖价16万元。1998年11月在上海评出的铁观音茶王100克拍卖价4万元,相当于500克20万元。1999年在北京的铁观音茶王100克以7万元的价位拍出。2001年在广州的铁观音茶王身价高达100克12万元。2002年在南京、香港评出的铁观音茶王100克拍卖价分别为3.2万元和12.8万元。

安溪本土的茶王赛活动也连年不断。2000年12月在安溪成功举办了“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铁观音乌龙茶节”活动,2001年12月举办了“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特别是2002年12月和2003年12月由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国家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泉州市联合主办,安溪县承办的第一届、第二届“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活动内容不断创新,参会人员不断增加,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举行茶王赛的同时,“铁观音杯”《中华茶韵》全国摄影大赛、广场文艺表演、文艺踩街、焰火晚会、烛光品茗会、国际茶艺表演、全国最佳茶艺小姐大赛、十佳茶艺之星大赛、茶文化旅游、茶文化论坛、茶叶订货会、产品展销会、投资项目洽谈会、千店寻韵、游湖品茗等系列活动,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及欧洲茶叶委员会等国际茶叶机构的好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安溪县委、县又组织开展“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6月,“安溪铁观音南国行”活动在汕头、广州、深圳、长沙等地开展了安溪铁观音的大型宣传活动及茶王赛事活动。11月,“安溪铁观音北线行”活动又在北京等地展开,所到之处,不仅受到当地社会各界、铁观音爱好者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参与,得到了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和持续报道,而且取得了多方受益、影响巨大的良好效果。

随着近年来安溪茶叶小包装应用及贮存技术的发展,如今在安溪乃至整个闽南斗茶成风。工作之余,每人怀揣几泡茶叶(一般每泡7克),一起斗茶论道,其乐融融。这股斗茶之风,已开始在福建的其他地方,乃至广东、上海等地流行起来。

安溪茶王赛事活动持续举行,茶王赛结合了茶艺、茶歌、茶舞表演、文艺踩街、茶王拍卖会、产品展销会以及安溪铁观音定点企业授匾等内容,全面展示安溪铁观音及茶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文章节选

斗茶习俗流行唐代,妇女缠足流行于宋代对吗?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时,裹足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却始终是一个谜。

缠足起源的传说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宋代已有缠足记载而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

小脚为何称“金莲”讲到“三寸金莲”,人们不禁要问,妇女因缠裹而成的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金莲”与小脚是怎样联系起来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是倍感兴趣,却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一种说法认为

饮茶之风是在唐朝还是宋朝盛行?

唐朝吧。

日本派遣唐使去唐朝,之后,饮茶之风也在日本盛行。所以,应该是在唐朝盛行饮茶之风。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