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来源:趣味经验馆 8.18K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主要是合同的总金额或者货物交易价格。具体计算方式为,按照合同总金额或货物交易价格的不同档次率收取印花税,一般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的税率,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会有所不同。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一些特定的购销合同,如土地、房屋、汽车、股票等交易的印花税计算方式会有所不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印花税购销合同计税依据

购销合同的印花税计税依据,

1、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对购销合同类印花税的纳税人,按下列标准确定核定征收的比例:

1、从事货物购进和销售的工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其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的5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对其销售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销售收入的6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

2、从事货物购进和销售的商品流通单位和个人,其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的6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对其销售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销售收入的2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

3、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其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的70%--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对其销售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销售收入的10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应纳税金额=购销金额*核定征收率*0.03%。因此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合同金额。

印花税的购销合同包含税金吗:

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第二条 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印花税税目税率表》规定:“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贴花”,纳税义务人是“立合同人”。在营业税改过程中没有什么变化,各地执行依据仍为印花税条例,按照合同所载金额确定计税依据。合同中所载金额和分开注明的,按不含的合同金额定计税依据,未分开注明的,以合同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规定的,依照制定的行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

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以及税率计算方法如下:

1、计税依据:以“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凭证或账簿的件数以及凭证金额作为计税依据。

2、税率:借款合同0.05‰;购销合同、技术合同等0.3‰;加工承揽合同、记载资金数额的营业账簿等0.5‰;其他的适用税率为1‰。

印花税购销合同计税依据

印花税按照购销合同征收的计税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1988年8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11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规的决定》修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中第一项税目购稍合同,范围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税率为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贴花,纳税义务人为立合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1988年8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11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规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第三条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

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免纳印花税。

应纳税额在1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5分的不计,满5分的按1角计算缴纳。

第四条下列凭证免纳印花税:

(一)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

(二)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

(三)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凭证。

第五条印花税实行由纳税人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以下简称贴花)的缴纳办法。

为简化贴花手续,应纳税额较大或者贴花次数频繁的,纳税人可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采取以缴款书代替贴花或者按期汇总缴纳的办法。

第六条印花税票应当粘贴在应纳税凭证上,并由纳税人在每枚税票的骑缝处盖戳注销或者画销。已贴用的印花税票不得重用。

第七条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

第八条同一凭证,由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签订并各执一份的,应当由各方就所执的一份各自全额贴花。

第九条已贴花的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增加的,其增加部分应当补贴印花税票。

第十条印花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第十一条印花税票由国家税务局监制。票面金额以人民币为单位。

第十二条发放或者办理应纳税凭证的单位,负有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十三条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一)在应纳税凭证上未贴或者少贴印花税票的,税务机关除责令其补贴印花税票外,可处以应补贴印花税票金额20倍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税务机关可处以未注销或者画销印花税票金额10倍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税务机关可处以重用印花税票金额30倍以下的罚款。伪造印花税票的,由税务机关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印花税的征收管理,除本条例规定者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本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施行细则由财政部制定。

第十六条本条例自1988年10月1日起施行,2011年1月8日修订。

附件:印花税税目税率表

税目、范围、税率、纳税义务人、说明:

1、购销合同:包括供应、预购、采购、购销结合及协作、调剂、补偿、易货等合同,按购销金额万分之三贴花(立合同人)

2、加工承揽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缮、修理、印刷、广告、测绘、测试等合同,按加工或承揽收入万分之五贴花(立合同人)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包括勘察、设计合同,按收取费用万分之五贴花(立合同人)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按承包金额万分之三贴花(立合同人)

5、财产租赁合同:包括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械、器具、设备等合同,按租赁金额千分之一贴花;税额不足1元的按1元贴花。(立合同人)

6、货物运输合同:包括民用航空、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公路运输和联运合同,按运输费用万分之五贴花(立合同人)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7、仓储保管合同:包括仓储、保管合同,按仓储保管费用千分之一贴花(立合同人)仓单或栈单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二)产权转移书据

(三)营业账簿

(四)权利、许可证照

(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印花税的征收范围很广,比如产权转移书据购销合同,货物运输合同,借款合同等都需要缴纳印花税。货物运输合同按照单据上的运费计算缴纳印花税,借款合同按照合同上的借款金额计算缴纳印花税,那么购销合同按什么依据贴花呢?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在签订购销合同的时候,应按照合同上购销金额的0.3‰计算缴纳印花税。但是有时候会注明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有时候则只记载价税合计金额。合同要缴纳印花税时,应分情况:

1、合同上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同时分别记载有不含税金额和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只记载一个价税合计金额,以价税合计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举个例子:购销合同是按照合同上的购销金额的0.3‰计算缴纳印花税,立合同人各方都要纳税。假设一份购销只有不含税金额为10000元,则印花税是10000*0.3‰=3元。假设合同同时分别记载有不含税金额10000元和金额1300元,以不含税金额10000元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则印花税是10000*0.3‰=3元。假设合同只记载一个价税合计金额11300元,以价税合计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则印花税是11300*0.3‰=3.39元。

因此从税收筹划的角度上看,合同同时分别记载有不含税金额和金额以及合同上只有不含税金额的来计算印花税比较划算。

印花税计算公式

1、实行比例税率的凭证,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比例税率。

2、实行定额税率的凭证,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凭证件数×定额税率。

3、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2.5‰

4、其他账簿按件贴花,每件5元。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订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

印花税购销合同计税依据是什么

印花税购销合同计税依据是 购进合同含税金额+销售合同的含税金额 之和。购销合同印花税=(购进合同含税金额+销售合同的含税金额)*万分之3。购销合同印花税账务处理是,

借:税金及附加—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法律主观:

一、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有哪些花税计税依据是含税的。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中签立的各种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等应税凭证文件为对象所征的税。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印花税由纳税人按规定应税的比例和定额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义务。证券交易印花税,是印花税的一部分,根据书立证券交易合同的金额对卖方计征,税率为1‰。经批准。财政部决定从2008年9月19日起,对证券交易印花税进行调整,由现行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即只对卖出方(或继承、赠与A股、B股股权的出让方)征收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对买入方(受让方)不再征税。税率仍保持1‰。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二、购销合同印花税算法: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的通知》(财税[2006]162号)第一条规定,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根据上述规定,对于问题所述电子销售订单也同样需要按销售合同贴花。而企业地处北京,具体征收管理还应依据北京市相关规定执行,即:《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地税地[2006]531号)第一条对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应税凭证按规定征收印花税规定,对于以电子形式签订的各类印花税应税凭证,纳税人应自行编制明细汇总表,明细汇总表的内容应包括:合同编号、合同名称、签订日期、适用税目、合同所载计税金额、应纳税额等。纳税人依据汇总明细表的汇总应纳税额,按月以税收缴款书的方式缴纳印花税,不再贴花完税。缴纳期限为次月的10日内,税收缴款书的复印件应与明细汇总表一同保存,以备税务机关检查。请企业依据上述规定对电子销售合同印花税进行完税。2、印花税核定征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150号)规定,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和印花税的税源特征,为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纳税人有下列情形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核定纳税人印花税计税依据:(一)未按规定建立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或未如实登记和完整保存应税凭证的;(二)拒不提供应税凭证或不如实提供应税凭证致使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三)采用按期汇总缴纳办法的,未按地方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报送汇总缴纳印花税情况报告,经地方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报告,逾期仍不报告的或者地方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纳税人有未按规定汇总缴纳印花税情况的。地方税务机关核定征收印花税,应向纳税人发放核定征收印花税通知书,注明核定征收的计税依据和规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对于核定征收印花税,现在各地均有相关规定,企业地处北京,应按北京市相关规定,即:《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印花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地税地[2004]256号)附件《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印花税核定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凡不能完整地提供应税凭证及计税依据或不能按规定设置印花税应税凭证登记簿的纳税人,可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请,按照核定征收办法缴纳印花税。第四条规定,纳税人申请采用核定办法缴纳印花税的,须填写《印花税核定缴纳申请审核表》,报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审核批准后,制作《印花税核定征收通知书》送达纳税人。第八条规定,按照核定征收办法缴纳印花税的纳税人,应按月缴纳税款,并于次月10日前以缴款书形式办理入库手续。第九条规定,按照核定征收方式缴纳印花税的纳税人,对于《印花税核定征收范围及比例表》规定以外的其他应税凭证,仍按现行规定据实完税贴花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 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免纳印花税。 应纳税额在1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5分的不计,满5分的按1角计算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四条 下列凭证免纳印花税: (一)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 (二)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 (三)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凭证。

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

法律主观:

如果购销合同中不含税金额但有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不作为计税依据,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即含税金额作为计税依据。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 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免纳印花税。 应纳税额在1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5分的不计,满5分的按1角计算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第四条 下列凭证免纳印花税: (一)已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或者抄本; (二)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 (三)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凭证。

购销合同缴纳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我们在签订购销合同的时候会发现,有时会注明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有时候则只记载价税合计金额。如果合同要缴纳印花税,我们要按照哪个金额计算缴纳印花税呢?下文将为大家解答疑惑。

购销合同的金额一般有三种情况:

1、只有不含税金额,那印花税就以不含税金额作为计税依据;

2、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金额,并且两者分别记载的,印花税就以不含税金额作为计税依据;

3、包含金额的价税合计金额,又未分别记载的只有一个金额的,印花税以合同所载价税合计金额作为计税依据。

那如果取得的话,印花税是按收入含税算,还是不含税算?

已取得,我们也是根据签订的购销合同来划分情况:

1、合同是不含的不含税金额,印花税是以不含税金额计征,合同只载明价税合计总金额,则印花税以总金额计算。

2、订货合同里分别填写不含税金额和金额,仅就以不含税金额贴花。

3、购销合同,以合同记载的销售额不包含额的金额贴花。

4、实行新税制后,对于含有的购销合同。能将销售价款和税金分别划分清楚的,按不含税的价款贴花;无法划分的,按合同的全部总金额贴花。

5、营改增后的纳税人采用核定方式征收印花税的,按照纳税人应税凭证性质的不同对应的含税金额分别核定其印花税的计算依据。

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什么

【法律分析】:采购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合同所载金额。“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三,按照购和销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缴纳,现在一般要求按月缴纳。

(一),从事货物购进和销售的工业生产企业的印花税依据,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50-8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对销售环节应征的印花税,可按销售收入60-9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

(二),从事货物购进和销售的商品流通企业的印花税依据,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可根据实行情况,对采购环节应征的印花税,按采购金额60-9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对销售环节应征的印花税,可按销售收入20-50%的比例核定计税依据。

(三),年利润小的企业印花税依据对年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下的小型商业企业,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审查核实后,可按照其采购金额40%比例核定计税依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

第三条 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应纳税额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缴纳。

第十条 印花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第二条 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

(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

(二)产权转移书据;

(三)营业帐簿;

(四)权利、许可证照;

(五)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