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语拼音怎么写 - 中国的中字拼音怎么写

来源:趣味经验馆 1.94W
1.“中国”的“中”字拼音怎么写

“中国”的“中”字拼音是【zhōng】。

中国汉语拼音怎么写 中国的中字拼音怎么写

1、[ zhōng ]

(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2)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3)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4)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5)特指“中国”:~式。~文。

(6)适于,合于:~看。

2、[ zhòng ]

(1)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2)受到,遭受:~毒。~计。

(3)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3、组词:中用、中间、看中、中午、中央。

4、造句:(1) 临阵磨刀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不如天天写写念念,持之以恒。

(2)她的模样儿真俏皮,难怪导演一眼就看中了。

2.汉语拼音一到十怎样写

汉语拼音一到十的写法如下:

Yī, èr, sān, sì, wǔ, liù, qī, bā, jiǔ, shí。

一的声母是y,韵母是i,声调第一声;二没有声母,韵母是er,声调第四声;三的声母是s,韵母是an,声调第一声;四的声母是s,韵母是i,声调第四声;五的声母是w,韵母是u,声调第三声;

六的声母l,韵母是iu,声调是第四声;七的声母是q,韵母是i,声调是第一声;八的声母是b,韵母是a,声调是第一声;九的声母是j,韵母是iu,声调是第三声;十是整体认读音节shi,声调是第二声。

汉语拼音是声母和韵母的组合。

韵母是一个音节中的除去声母余下的部分。韵母必须包含有响音,一般是元音。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称为单元音韵母,由2个以上元音构成的称为复元音韵母。普通话中共有39个韵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本改革时被原中国文本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本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3.汉语拼音标准写法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音写法

中国文本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总局1976年9月修订

一、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地名,汉语地名按照普通话拼写,少数民族语地名按照地名《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转写。

二、汉语地名中专名和通名分写。村镇名称不区分专名和通名,各音节连写。

例如 黑龙江/省 通/县 台湾/海峡 泰/山 福海/林场 周口店 旧县 王村 西峰镇 大虎山 大清河

三、汉语地名中的附加形容词一般作为专名和通名的构成部分。

例如 西辽/河 新沂/河 潮白/新河

四、少数民族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一般分写。

五、少数民族语地名中的通名和附加形容词,习惯上意译或音译的,或音译后又重复意译的,一般都按照汉语习惯拼写。意译的部分按汉字注音,音译的部分按民族语转写。

六、地名的头一个字母大写。地名分写为几段的,每段的头一个字母都大写。

七、特殊的地名作特殊的处理。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

一、中国人名分汉语姓名和少数民族语姓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姓名,汉语姓名按照普通话拼写,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拼写。

二、汉语姓名拼写法如下:

(一)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氏和名字分写。(杨/立,杨/为民)

(二)复姓连写。(欧阳/文)

(三)笔名(化名)当作真姓名拼写。

(四)原来有惯用的拉丁字母拼写法、并在书刊上常见的,必要时可以附注在括弧中或注释中。

三、少数民族语姓名按照民族语,用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分连次序依民族习惯。

《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草案)》可以适用于人名的音译转写。

四、姓名的各个连写部分,开关都用大写字母。

五、汉语姓名在对外的文件书刊中可以省略调号。

4.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本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

撰写者按中文本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