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杯的由来

来源:趣味经验馆 5.78K

公道杯的由来

公道杯,古代汉族饮酒用瓷制品。

杯中央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

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

这种漏水杯,汉族民间称“公道杯”,系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

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

公道杯是由1923年诞生的日本棒球联盟(NPB)创办人之一牧野伸顺先生赠予的。

牧野伸顺先生是法学博士,也是一名热爱棒球并积极促进棒球发展的爱好者。

牧野伸顺先生认为,选择胜者不一定能体现真正的棒球精神。

因此,他决定捐赠一座奖杯,以表彰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坚持公正、遵守规则、尽职尽责的球队。

公道杯是一个高度荣誉感和体育精神的象征,被誉为日本棒球的最高荣誉之一。

每年,NPB联赛的胜利球队都有荣幸获得公道杯并由自己保管一年,直到下一个赛季的冠军产生为止。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公道杯,以体现公平精神而存在的这么一件茶具。

它是怎么来的呢?陶木师傅今天就来说一说。

过去我们说明朝就已经发明了“公道杯”,其实那是一件酒器,而非茶具,具体的历史典故是:相传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有一天特宴请他的开国功臣们。

席间,朱元璋拿出只瓷质酒杯对大家说:"卿等与朕南征北战,纵横沙场。

功绩大小,尔等自知。

朕今日亲自斟酒赐饮,尔等可视自己功劳多寡定斟酒长短。

"说完,令徐达第一个上前领赏。

徐达一来好贪杯,一来日恃功高,竟让朱元璋把杯中酒斟得满溢,谁知他刚端起酒杯,这酒竞泄漏光了。

而其他人喝这杯中酒,只要不斟满酒尽得甘醇。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朱元璋笑说:"此乃景德镇御器厂奉朕之命所造的九龙公道杯。

圣人曰:谦受益,满招损。

众爱卿今日一试其公道,以为如何?

展开剩余58%

茶道用的公道杯大约兴于上世纪70年代,由台湾省传入大陆。

公道杯: 泡茶用的公道杯(又叫匀杯),公道杯是将用来盛装泡好的茶水的器皿,如果用壶泡茶,再倒到每人的杯子中,就会出现前面的茶水淡,后面的茶水浓的现象,而有了公道杯,就可以先将壶中的茶水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再分给每个饮茶人,以保持每个饮茶人的茶杯中的茶汤口味相同,所以谓之公道杯。

在夏天喝茶时,把茶水倒入公道杯里可以使茶水的温度尽快降低。

总结来说,公道杯的作用有两个:

1、均衡茶汤浓度;

2、尽快让茶汤降至适宜温度。

与公道杯相关的,是茶道里这种公道公平的精神。

谈茶事,寻茶味

欢迎关注陶木师傅微信:cytq66

在这里与万千茶友品茶论道,畅聊人生!

公平杯的由来与原理

公平杯,也称“公道杯”是瓷文化中具有特殊寓意的品种。根据陶瓷专家陈德富先生所著《古陶瓷鉴赏》一书介绍,该杯始做于清中期,盛行于清晚期,主要用于娱乐,大家喝酒时,倒酒人心眼要正、要公平,如果给谁倒多了,一旦漏酒免不了要挨罚,而在罚酒时也不能过量,所以称为公平、公道、平心,是一种处事哲学的写照。公平杯的一位设计者沈奎先生在杯上题了如下一首诗:“基液平心位,再添漏尽空。愿君知节制,处世乐融融。”处事要公平,办事要公道,这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做人的准则,如果人人都能遵守这一点,对整个社会好处无穷,对那些不公道的人乃是一种讥讽和嘲笑。

公道杯十分神奇,当我们注半杯水时,内外气压相等,水不会外流,一旦灌满水则内部气压太大,水就会全部流光。这是利用了物理现象中的虹吸原理,利用高度差使杯中的酒只能倒满规定的分量。

公道杯为什么叫公道杯

人多时便于分茶均匀,一视同仁,最为公道。

酒具的公道杯其中间立着老寿星或龙型饰物,内部结构由两个圆柱体构成,外面圆柱体与杯衔接处有一暗孔,当杯中的水超过某一个位置,水就会从小孔中流出,直到杯中水流尽为止,是运用虹吸原理制造而成。

真正将公道杯用于茶具的是在70年代,当时百艺待兴,将台湾保存较为完整的茶艺复制过来,发现在传统茶具配件外多了一个用于盛放茶汤的器具,亦称茶盅、茶海,以均匀茶汤,使得茶汤浓淡滋味一致,再分到杯中品饮,以保证每个人喝到茶的滋味是一样,最为公道。

与台湾的茶人有过交流,最早的公道杯其实是没有“嘴”的,后面为了出汤方便,不会出现横水滑水,让更多人使用,才有了“鱼嘴”公道杯的材质包罗万象,有陶、瓷、玻璃、竹木、金银铜器等,有的为茶师风格之呈现,有的为茶汤加分,视个人喜好而选。

公道壶是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 U 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就会持续通过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

公道杯原理

公道杯是根据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制成,公道杯就是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留有一孔,向杯内注水时,若水位低于瓷管上口,水不会漏出,当水位超过瓷管上口,水即通过杯底的漏水孔漏光。

公道杯原理

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就会持续通过虹吸管向更低的位置流出。

公道杯是古代汉族饮酒用瓷制品,杯立一老头或龙头,体内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当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龙颔高度)。

公道杯盛酒最为公道,这也是杯子名字的由来,盛酒时只能浅平,不可过满,否则,杯中之酒便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

喝茶时倒茶的那个到底叫"公德杯"还是"公道杯",有什么来历

当然叫公道杯啦,公道杯也叫茶海,起均匀茶汤的作用(故名公道),多用于乌龙茶的冲泡,公道杯在茶艺中始用于20世纪70年代。

230容量茶壶配多大的公道杯

300。230容量茶壶可以配300的公道杯,公道杯得大于等于茶壶容积的,公道杯的由来:公道杯又叫茶海、茶盅,公道杯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起到中和、均匀茶汤的作用。

公道杯是什么意思?

一、公道杯其实是一件盛茶的茶具。公道杯的作用是起到了均衡茶汤浓度。 公道杯也有别称,也有人称之为“茶海”。公道杯的使用方法: 用公道杯盛放、均匀茶汤,也要注意时间,如果长时间泡在壶中会使茶汤苦涩,茶汤过凉也会影响茶汤的口感。 

二、公道杯的质地: 公道杯的质地多种多样,造型各异。主要有玻璃公道杯、白瓷公道杯、紫砂公道杯等材质。 公道杯的种类: 按材质,可以分为玻璃公道杯、白瓷公道杯、紫砂公道杯。玻璃公道杯和白瓷公公道杯使用最为常见。 按实用分,公道杯有带把和不带把的之分,一般建议使用带把的公道杯。

三、也有公道杯带有过滤网的,这种比较实用,内置滤网可以代替过滤网,一个茶具就可以当做两件来使用,既简单又方便。挑选公道杯的时候最好选用带手柄的,防止烫伤手以及其他部位。

扩展资料:

原理:

一、运用虹吸原理制造而成的。

二、为了进一步发掘陶瓷传统工艺技术,景德镇曙光瓷厂陶瓷艺人对“公道杯”实行了大胆的改进,原来的杯子龙头角度朝下,装饰单一,且盛水超过杯子容量的70%时所盛之水便全部漏光。

三、经他们反复试验改进的“公道杯”龙角朝上,用青花、粉彩装饰得五彩缤纷,美观之至,且盛水容量也由原来的70%上升为90%。

四、现 在的“公道杯”驰名中外,可称得上是一种陶瓷高级艺术珍品。

五、1982年,工人日报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公道杯’轰动日本”的报道,指出此杯深受外商青睐。现 在,凡是来瓷都观光的游客,见到这种珍品都是赞不绝口,皆为“公道杯”所倾倒。

参考资料:

公道杯----百度百科

公道杯是什么,公道杯的作用

公道杯又叫茶海、茶盅,公道杯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起到中和、均匀茶汤的作用。无论泡什么茶,公道杯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公道杯最常见的质地有紫砂、陶瓷、玻璃,大部分有柄,也有无柄的,还有少数带过滤网。

公道杯和滤网的作用

如果选择紫砂质地的公道杯,注意尽量选择里面上白色釉的,这样可以更清晰欣赏茶汤的颜色。瓷制的公道杯种类样式比较多,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很多人越来越喜欢使用玻璃的公道杯,主要是因为能够清楚、准确地看到茶汤的颜色。选择什么质地的公道杯主要是根据个人喜好,使用时尽量和壶、杯等茶具相配。

选购公道杯时要注意看它在流断水时是否利落,倒水时应可随停随断。

求一些有关茶的故事来历。

1、乌龙茶

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坑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

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

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

2、铁观音

相传,1720年前后,安溪尧阳松岩村(又名松林头村)有个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笃信佛教,敬奉观音。每天早晚一定在观音佛前敬奉一杯清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有一天晚上,他睡熟了,朦胧中梦见自己扛着锄头走出家门,他来到一条溪涧旁边,在石缝中忽然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芳香诱人,跟自己所见过的茶树不同。

第二天早晨,他顺着昨夜梦中的道路寻找,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找到梦中的茶树。仔细观看,只见茶叶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魏荫十分高兴,将这株茶树挖回种在家小一口铁鼎里,悉心培育。因这茶是观音托梦得到的,取名“铁观音”。

3、六安瓜片

1905年前后,六安茶行一评茶师,从收购的绿大茶中拣取嫩叶,剔除梗朴,作为新产品应市,获得成功。信息不胫而走,金寨麻埠的茶行,闻风而动,雇用茶工,如法采制,并起名“封翅”(意为峰翅)。

此举又启发了当地一家茶行,在齐头山的后冲,把采回的鲜叶剔除梗芽,并将嫩叶、老叶分开炒制,结果成茶的色、香、味、形均使“峰翅”相形见绌。于是附近茶农竞相学习,纷纷仿制。这种片状茶叶形似葵花籽,逐称“瓜子片”,以后即叫成了“瓜片”。

4、庐山云雾茶

传说孙悟空在花果山当猴王的时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忽然想起要尝尝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过的仙茶,于是一个跟头上了天,驾着祥云向下一望,见九洲南国一片碧绿,仔细看时,竟是一片茶树。

此时正值金秋,茶树已结籽,可是孙悟空却不知如何采种。这时,天边飞来一群多情鸟,见到猴王后便问他要干什么,孙悟空说:“我那花果山虽好但没茶树,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采得。”

众鸟听后说:“我们来帮你采种吧。”于是展开双翅,来到南国茶园里,一个个衔了茶籽,往花果山飞去。多情鸟嘴里衔着茶籽,穿云层,越高山,过大河,一直往前飞。

谁知飞过庐山上空时,巍巍庐山胜景把它们深深吸引住了,领头鸟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领头鸟一唱,其他鸟跟着唱和。茶籽便从它们嘴里掉了下来,直掉进庐山群峰的岩隙之中。从此云雾缭绕的庐山便长出一棵棵茶树,出产清香袭人的云雾茶。

5、君山银针

湖南省洞庭湖的君山出产银针名茶,据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还是四千多年前娥皇、女英播下的。

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向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地出现了一只白鹤。

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了。再往杯子里看,杯中的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

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即银针茶)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君山银针定为“贡茶”。君山银针冲泡时,棵棵茶芽立悬于杯中,极为美观的。

西湖龙井茶的来历?

西湖龙井茶的来历1:

据传,古时西湖龙井旁住着一位老妇人,周围有18棵野山茶树,家门口的路是南山农民去西湖的心经之路,行人走到这里总想稍事休息,于是老太太就在门口放一张桌子,几条板凳,同时就用野山茶叶沏上一壶茶,让行人歇脚,日子一久,远近闻名。有一年冬天,快过年时分,雪下得很大,茶树也将冻死,采办年货的行人络绎不绝,依旧在老太太家门口歇脚,其中有一长者见老太愁容不展,就问:“老太太年货采办了没有?”老太太长吁短叹地说:“别说年货无钱采办,就是这些茶树也快冻死,明年春天施茶也就不成了。”长者指着边上一个破石臼说:“宝贝就在这里,有何为,不如将此石臼卖于我好么?”老太太说:“这石臼越旧越好,如今洗了就不值钱了。”老太太说:“破臼本不值钱,你要只顾取去。”长者掏出10两银子将石臼搬去,老太太本不肯收钱,无奈长者转身已不知去向,老太太只得将钱收下。过了年,第二年春天,18棵茶树嫩牙新发,长得比往年好,并且洗臼泼水的地方又长出无数棵茶树,老太太又欢天喜地的施起茶来。这就是龙井茶叶的来历。

龙井茶的来历2: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西湖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采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采了起来。刚采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口,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至今,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游者中有不少还专程去察访一番,拍照留念。

龙井茶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龙井茶的传说】

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称于世的龙井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神奇的传说,其中有关“龙井”和“十八棵御茶”的传说可以反映龙井茶的历史由来。

传说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庭举行盛大的蟠桃会,各地神仙应邀赴会,神童仙女,吹奏弹唱,奉茶献果,往返不绝。正当地他捧着茶盘送茶时,忽听善财童子嚷道:“地仙嫂得了重病,在床上翻滚乱叫,快快去!”一不留神,茶盘一歪,一只茶杯骨碌碌地翻落到尘世间去了。地仙惊得魂出窍,脸煞白,三步并着两步地往宫里走。

这时,吕洞宾一算,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忙接过地仙的茶盘,把仅有的七杯茶分给七洞神仙,自己面前空着,并掏出一粒神丹对地仙说道:“快拿去救了你娘子就下凡找茶杯去吧,这儿我暂时替你照应着”。地仙非常感激,道谢后就走了。

“天上一日,人间数载。”地仙一个筋斗下到凡间,落到了杭州,变成一个和尚,到西边山上寻茶杯。这天,他看见有座山象只狮子蹲着,秀石碧壑,山间竹林旁有座茅草房,门口坐着一位80多岁的大娘。地仙上前施礼问道:“老施主,这儿是啥地方?”老大娘答到:“叫晖落坞。听先辈说,有天晚上,突然从天上‘忽隆隆’地落下万道金光,从此这儿就叫做晖落坞了。”地仙听了心里又惊又喜,赶紧东张张,西望望,忽然眼睛一亮,那不是我的茶杯吗? 原来大娘房旁有口堆满垃圾的旧石臼,里面长满了苍翠碧绿的青草。有根蜘蛛丝晶莹闪亮,从屋檐边直挂到石臼里。地仙明白了,这只蜘蛛精在偷吸仙茗呢,忙说:“老施主,我用一条金丝带换你这石臼行吗?”大娘说:“你要这石臼子吗?反正我留着也无用,你拿去吧!”地仙想,我得去找马鞭草织一条九丈九尺长的绳子捆住才好拎走。

地仙刚离去,大娘心想,这石臼儿脏呢,怎么沾手呀!于是找来勺子,把垃圾都掏出,倒在房前长着十八棵茶树的地里,又找块抹布来指揩干净。没想惊动了蜘蛛精,蜘蛛精还道有人来抢他茗呢!一施魔法,“喀喇喇”一声巨响,将石日打入了地底深层。地仙带绳回转一看,石日不在了,只好空手回天庭。

后来,被打入地下的天宫“茶杯”成了一口井,曾有龙来吸仙茗,龙去了,留下一井水。这就是传说中的龙井。沧海桑田,历史变迁,原来大娘居住的茅屋改建成了老龙井寺,后又改名为现在留存的龙井村胡公庙。庙前的十八棵茶树经过仙露的滋润,长得越来越茂盛,品质超群。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微服来到杭州龙井村狮峰山下,胡公庙老和尚陪着乾隆皇帝游山观景时,忽见几个村女喜洋洋地正从庙前十八棵茶树上采摘新芽,不觉心中一乐,快步走入茶园中,也学着采起茶来。刚采了一会,忽然太监来报:“皇上,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乾隆一听太后有病,不觉心里发急,随即将手中茶芽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返京,回到宫中向太后请安。其实,太后并无大病,只是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中不适。忽见皇儿到来,心情好转,又觉一股清香扑面而至,忙问道:“皇儿从杭州回来,带来了什么好东西,这样清香?”乾隆皇帝也觉得奇怪,我匆忙而回,未带东西,哪来的清香?仔细闻闻,确有一股馥郁清香,而且来自袋中。他随手一摸,原来是在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来的一把茶叶,几天后已经干燥,并发出浓郁的香气。

太后想品尝一下这种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奉上,果然清香扑鼻,饮后满口生津,回味甘醇,神清气爽。3杯之后,眼肿消散,肠胃舒适。当时太后可乐了,称杭州龙井茶是灵丹妙药。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自己也乐得哈哈大笑,忙传旨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自己亲手采摘过茶叶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专门采制,进贡太后。从此,龙井茶的名气越来越大。十八棵御茶虽经多次换种改植,但这块“御茶园”却一直保留至今,而且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