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经典为学书路径什么意思

来源:趣味经验馆 8.3K

出入经典为学书路径什么意思

出入经典为学书路径的意思是通过学习经典、古籍,走出自己的局限,开阔视野,从而获得学术上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修养。出入经典为学书路径是一句引文,出自中国清代儒学家顾炎武的《日知录》。

出入经典为学书路径的意思是通过学习经典、古籍,走出自己的局限,开阔视野,从而获得学术上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修养。出入经典为学书路径是一句引文,出自中国清代儒学家顾炎武的《日知录》。

出入经典为学书路径的意思是通过学习经典、古籍,走出自己的局限,开阔视野,从而获得学术上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修养。出入经典为学书路径是一句引文,出自中国清代儒学家顾炎武的《日知录》。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径是什么意思

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径是路径的意思。

书山有路勤为径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原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扩展资料

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寓意:

书山有路勤为径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学习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是一个化平淡为神奇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积累财富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积累,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假如以跨越大海为人生的目标,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过河、过湖、过江的考验,只要你趟过了一条条的河流,心境自然变得开阔,海也就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

经典著作什么意思

所谓经典著作,首先应该是作家本人的代表作,最能体现作家创作风格的作品,其次,经典著作之所以被称为经典,肯定是因为他思想性、艺术成就极高,受到广泛赞誉的著作。举几个例子,国外的比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莫泊桑的《项链》等,国内的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古代的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有很多,就不多一一举出了。

出入读书法的好处

英盛观察读书有几种读书方法:

目标读书法

目标读书法是指在读书中围绕既定目标刻苦读书的一种方法.在读书过程中,要想获得知识的积累,从而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最重要的是确立读书的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最有效益,有目标的积累最有成果.在读书中,有了目标才谈得上有计划;有了目标明确积累什么.不是围绕同一目标,而是缺乏内在联系的知识,或者虽有联系但彼此相隔太远的知识,不便于积累也难以发挥作用;有了目标才有了判断知识价值的尺度.因为知识的价值除具有客观性以外,对不同目标的立志成才者来说,又具有不同的价值量.如古汉语语法对于学习历史、中医、文学的人价值很大,但对学现代化学的人价值就小多了.只有目标明确,才能在短期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目前世界上学科林立,据统计约有2000 多种,确定国标、选准主攻方向是必要而明智的,怎样确定:一是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二是要与自己的兴趣一致;三是要根据客观的条件和可能.不切实际选取目标、朝三暮四转移目标、急于求成广设目标等等,都不是真正在实行目标读书法,而绝不会收到理想效果.《学海探珠》一书作者奚椿年提出:确定目标,“需要有点自知之明.‘曾观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自视甚高,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是劳而无功,终成画饼;自卑者‘生无擒龙缚虎力,怎当擎天托地人’,缺少信心,随波逐流,把目标定得很低,同样作不出什么成就来.我们要像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那样:挑选最有成功的希望的路走”.

读思结合读书法

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把阅读和思索结合起来的方法就叫做读思结合读书法.具体说,有下述三个步骤:(1)阅目录思考内容.读一本书,先浏览一下书的目录,记住篇章节标题.然后根据标题勾划出书的结构,想像出全书的内容,边读边与自己所设想的内容进行对比,思考自己同该书作者的异同.(2)正读反思.正读是指要正确地理解书的原义,实事求是,不拔高作者的思想,也不贬低作者的观点.反思就是提出同作者相反的观点、论据,进行相反的论证.在思维中和该书作者进行反复讨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最后决定取舍.这就会做到吸取作者观点而不迷信盲从,摒弃作者的观点则有根据,提出自己观点则有针对性.(3)读完全书后,再将自己的观点同书中观点对照进行思考,或者折服深信不疑,或者提出质疑予以修正.这是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它适合于读科学理论书.许多科学家、思想家都采用此种读书法.例如,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就采用了此种读书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写出《问孔》、《刺孟》等文.

诵读法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学者提出来的一种读书法.宋代学者司马光非常强调这种读书法,他说:“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寐时,咏其文,见其义,所得多矣.”诵读法现在又称为朗读法,就是在读书时眼观其文,口读其声,耳听其音,脑思其义.可见,这是一种眼、口、耳、脑都动员起来的读书方法.

诵读法的优点是印象深刻,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凡是用诵读法读过的书,在记忆中一般能保存很长时间,甚至终生不忘,受用无穷.司马光运用这种读书法,读书收益甚大.他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古代的著名史学家,写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是同他的这种读法分不开的.这种读书法的缺点是速度太慢,阅读量少.如果我们读二亿字的书都采用此法,那无论如何是读不完的.同时,这种方法对他人读书干扰太大,不宜于在阅览室内用.诵读法的应用范围较窄,它最适用于诗词歌赋之类的文艺书和极其深奥的理论书.读其它的书,没有必要都应用诵读法.对于终生使用的书,最好是运用诵读法.

“出入”读书法

出入读书法是宋代学者陈善提出来的一种方法.他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初当求其所以入,终当求其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有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于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出入读书法又称之为活读书法,它的基本要求是,既能读进去,又能读出来.所谓读进去,就是完全理解所读之书,确切把握书中的观点、思路、结构、风格等等.所谓读出来,就是能把所得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一方面要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用实际来检验所得之知识,不被书缚住手脚.读进去是读出来的前提,只有读进去,才能读出来,如读不进去,就无所谓读出来.无所得当然无所谓用,没有理论当然也无所谓联系实际.出入读书法是一种辩证的读书方法,它把学和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凡是有发明有创造的科学家,都使用了这种读书法.这种读书法运用范围非常广,它适用读一切书.

同化读书法

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书中的思想内容细细理解,反复琢磨,慢慢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思想观点,这种方法就叫做同化读书法.同化读书法的优点是能够很好地消化吸收书中的知识,特别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记得牢,用得快,甚至终生受益.麦考莱曾说过,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忙地阅读一本书.宋代思想家朱熹非常重视同化读书法.他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志领会,切不可粗心.”他对同化读书法的优点和重要性说得十分透彻:“未见道理时,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须是今日去一重,又得见一重,明日去一重,又得见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同化法实际是精读法的一种.同化读书法的缺点是应用范围比较狭窄.一般的书,是没有必要运用同化读书法的,只有对那些显著影响并改变了世界的名著,才值得应用同化读书法,譬如说,阅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爱国斯坦的《相对论》等名著,就必须运用同化读书法.

扫描阅读法

扫描法是属于速读类的一种读书方法.人的眼睛在阅读时并不是逐字识读的,而是每次疑视几个单字组成的“文本群”来识读的,规律是“凝视——跳跃——凝视”,要提高阅读速度,达到像雷达扫描般的效果,可以缩短每一次“凝视”的时间,凝视时尽量用辨认反映方式,以识读更多的文本,这当然要通过锻炼达到.不同的人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同.如读诗就需细细品味,而管理人员就应尽量跳过无关的内容,找到“关键词”.一般文中的“关键词”是名词和动词,只要认准了“关键词”,就能了解大概的内容.这种“扫描阅读法”是最快的一种速读方法.

审题阅读法

审题阅读法是指在读书中强化标题概念,吃透标题精神,从而读好全书的一种阅读方法.文章总有标题,许多文章在大标题下还套了许多小标题,每个标题对其所属内容都起着提示、概括作用,同样具有揭示文章主题,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的作用.因此在读书中可以采用审题法,首先对标题作一番分析,读书标题指出了什么阐述范围,揭示了什么主题,得出了什么结论;最好能根据标题,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和材料积累也构思一篇文章式论著纲可.在强化了标题概念的前提下,学习意向高度集中,在阅读中就会自觉地分析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阐明了什么思想观念,引进的材料和证据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能为主题服务,最后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见解和结论,带着题目读完文章后,就能对全文有个清楚的了解,从而获得知识,受到启迪,引起思考.由于审题时将对题目理解的意念贯穿于读书的全过程,还能自觉地分析每段文本在文章中的作用,学习别人谋篇布局的作文方法,当然,也可以发现作者是否深入了问题的本质,是否游离了题目和主题等等.

循序渐进读书法

循序渐进读书法有以下两种涵义:其一是指按照科学发展的顺序,遵照科学的阶梯,先读初等的基础性质的书,然后再读高等的专业性质的书,如同登山一样,要步步升高.在各类学校的教育中,都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安排学生读书学习的.譬如说,必须先学初等数学,在此基础上才能读高等数学.不先读懂数学和逻辑学,就读不懂数理逻辑.清朝的梁章钜很重视这种循序渐进的读书法,他说:“读书须循序渐进,四部宜以次相及,昔朱子语录谓吕东莱聪明,看文理却不仔细,像他先读史,所以看粗了眼耳.愚谓读史亦须循其序,如欲考典章,察人物,则应先读《史记》、两《汉书》,由古以逮今;如欲知世变,究时务,则须先读宋明各史,由近以溯远.其实,《史记》、两《汉书》为史学根底,不可不急读也.”梁章钜在这里说的虽是读史学,但也完全适用于读其他科学的书.其二是指在阅读一本书时,要严格按照该书的体系按部就班读下去,不可随意跳跃,更不可掐头去尾只读中间的某一部分.没有读懂前面的,就不要读后面的.宋朝的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就是说,要步步进,稳扎稳打.循序渐进读书法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任何读者都必须遵守这个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循序渐进是读书过程中的根本规律.谁违背了这个规律,谁就无法读好书.

粗读法和精读法

粗读法和精读法是两种对立的读书法.粗读法亦称浏览法,泛读法,是指以极快的阅读速度把书通读一遍,以求对全书内容有个概括了解,知道了大略轮廓,把握每一章节究竟讲了一些什么问题.这就如同看展览一样,先是对展览品泛泛看一遍,知道个大概,而对每一部分展品并不仔细去看.精读法亦称细读法、研读法,是指以正常的或极慢的阅读速度深入钻研全书的内容,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详细掌握书中的每一个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清晰地勾划出全书的结构或情节.这也如同看展览一样,对每一部分的展品都要仔细观看,了解展品的性质、结构和用途等.有些书只要粗读就可以了,但有些在粗读之后,还必须进行精读.在这种意义上说,粗读法和精读法又是相互联系的.德国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介绍他的读书方法时说:“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就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知识.”当然,在精读的基础上也可以再进行粗读.这时的粗读已不再是了解书轮廓,而是为了总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情节、系统以及作者所使用的方法.马克思在1858 年1 月14 日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曾谈到浏览法的好处,他说:“我又把黑格尔的《逻辑学》浏览了一遍,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帮了我很大的忙.”

卡片阅读法

卡片阅读法是指在读书中运用记卡片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储存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一种读书方法.清代的学者十分讲究读书做卡片,许多人有着很大的资料柜,就像中药店时的药柜一样,内分许许多多的小抽屉,并分门别类地贴上了标签,每天读书,每天做卡片,分类放入不同的小抽屉中去.天长日久读书多了,卡片也积累多了,无论是钻研学问还是撰写论文,需索取的知识随手可得,十分方便.著名教授王力谈到,要养成读书做卡片的习惯.在读书中发现有重要的资料、观点及有意义的问题,应该及时摘抄或复印下来,作成卡片分类保存,这样既可以避免遗忘,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极有益的.有的同志没这个习惯,昨天读的,今天忘了,今天读的,明天又忘了.这样读来读去,读一辈子也是空肚皮.著名学者萧兵在谈自学生涯时说,抄写、积累卡片,是我的学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和细胞.我的图书和我的卡片一起构成了我生存的一种证明,一种依据,一种动力,一种希望.我的微观分析、宏现概括等等,都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

笔记阅读法

笔记阅读法是指在读书中边读边做笔记的一种阅读方法.许多大学问家在读书时都重视写读书笔记,把它作为品评前人思想成果,磨炼自己聪明才智,抒发自己心得创见的一种重要方法.无产阶级导师列宁读书时十分重视写读书笔记,他的夫人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凡是看过的书,伊里奇都要写详细的读书笔记.他用自己的话,把作者的一些基本观点记在本子上,或者把书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地方摘记下来.”家拉法格说到马克思有一个习惯,就是经过一个长期的间歇之后,重读自己的笔记本和书中加有标记的地方,以便增强他那十分敏捷而又精确的记忆力.读书做笔记,虽然做起来是笨功夫,但对加强记忆十分有效,对锻炼思维组织能力和文本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精读书做笔记,特别是缩编式的笔记,即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复述一遍书籍的内容,还能发现原书作者研究问题、叙述问题的方法,学习到原书作者的治学方法.总之,读书辅之于动笔,能促使人思考,努力去融汇贯通,促使把读到的知识尽可能发挥出来.读书笔记种类颇多,有概要笔记、读书随笔、专题札记等等,比较起来,哪种形式为好,则要根据读书本身的理论水平及写笔记的具体目的而论,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有几条共同需注意克服的问题,一些名人的体会给了很好的回答,如著名经济学家蒋学模认为:笔记宜简不宜繁,记下基本观点和逻辑即可,笔记太繁琐,花时间多且难以复习;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最好根据自己的记忆来记笔记,然后把它跟原文对照,再根据记忆把确切的原文记下来.这样便可提高确切转达别人见解的技巧;英国学者罗伯特•巴拉斯提出:在做阅读笔记时,先要确定你需要什么信息,然后找出书籍和文章中有关内容,把从中读到的信息和观点与你所见所闻联系起来,但不必从书籍上大段地抄,因为书籍毕竟还可以查阅到的.

对照比较法

对照比较法是指在阅读中注意运用联想对比,以加深学习理解的一种方法.读书要读活,就要培养善于对照比较的习惯.比较可以知不同,比较可以见优劣.你如研究某一问题,应找来与此有关的同一种类型的书,对比地阅读.因为作者的阅历水平不一样,对同一个问题的论述过程中,所用的论据、论或也往往不一样,有的书文笔好,有的书资料多,有的书理论性强,有的书图文并茂.通过比较,发现同点和异点,从异点中再进一步探讨何者有理,何者无据,然后提出自己的论断.著名作家碧野的读书方法是“比较筛选、读写兼合”,他坚持从“比较”中来提高读书效果,“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东西.他把名著与一般作品进行比较,看名著“名”在何处;把名著与名著进行比较,找出其各自的特点;把大文学家的前后期作品进行比较,总结其艺术成熟的规律.在读书中纵横对照、广泛比较之中,可以集思广益,启发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认识片面,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加深对问题的深度理解.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两次描写孔乙己买酒时付钱的动作,先是“排”后是“摸”,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旧知识分子的自命清高和悲惨境界,使人进一步加强理解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群体互利法

群体互利法是指在阅读中集体学习,相互交流的一种读书方法.人们通常认为,读书就是一个人埋头苦读,这是最基本的方法,但并非是唯一的方法.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形势下,一个人所接触的知识面是有限的,而采取行之有效的群体活动方式,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事实证明是有效的读书方法.在学习的热潮中,有不少人采取了“群体互利法”,成立诸如“读书小组”、“业余兴趣小组”、“外语自学小组”、“专题研究组”等等,这些小组由若干人组成,这些人年龄相近,知识结构有差异,但都有共同的求知成才的愿望,大家定期碰头,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探讨问题或协作攻关,互相补充,互相勉励,在双向交流中获得效益.这种发挥群体优势的读书方法,对于丰富知识面,扩大信息量,广泛涉猎各门类的书本知识是很有好处的.

变速读书法

在读书时,以不同的速度阅读一本书的不同部分的方法,叫做变速读书法.任何一木书都有观点和材料之分,有主要部分和非主要部分之别.对于一个读者来说,任何一本书都有“信息的”和“非信息的”之分,有“关键信息”和“一般信息”之别.因此,就必须以不同速度阅读不同的部分.对于观点、主要部分、“信息的”、“关键的信息”以及难点部分和精彩部分,就要以慢速度精读,来回阅读,反复体会,那就要多停留一些时间.爱默生说:“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的思想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对于材料、非主要部分、“非信息的”、“一般信息”等处,就可以粗读,一目十行,甚至可以略过去.如果在这些平庸无奇的部分也精读,那无异于是在浪费时间.变速法是一种科学的读书方法.它的优点是把粗读和精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能扩大阅读视野,又能掌握书中的精华;既有量,又有质.许多学者、思想家都采用这种变速法读书.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阅读黑格尔哲学著作时,对于黑格尔书中的精华部分即辨证法的合理内核部分反复阅读,精心钻研,而对于书中的糟粕部分即唯心主义部分,则以很快的速度浏览过去.

“时间效应”读书法

“时间效应”读书法又叫做“隔时”阅读法,是指每隔一个时期就新阅读一本书的方法.一本书读完后,暂搁一个时期,或几月或几年,然后再重新阅读这本书,就会发现又有新的理解和心得.这是因为在暂搁时期,经验丰富了,知识增长了,理解能力提高了,思维的潜流经过孕育,奔放出来了;或者是因为从不同的需要和角度去阅读,扩大了思维的立体面.使用这种读书法,每次都要做读书笔记.“时间效应”读书法是科学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从那些思想博大精深、情趣深厚、艺术高妙的书中不断地挖掘真理的宝藏.因此,我国古代许多学者都很重视这种方法.苏轼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在一生中曾多次反复阅读《周易》.马克思每隔几年就重新阅读他曾读过的书,也是运用了“时间效应”读书法.这种读书法只适用于世界名著,阅读一般的书不宜采用这种方法.

追踪阅读法

追踪阅读法是指在阅读中不断追踪问题的一种读书方法.问题,往往是打开书籍大门的金钥匙,是追求真理的台阶,是探索进取的路标.阅读不追踪问题,思维就捕捉不到既定目标,学习就难以收效.正如学谚所说,“不会读书的读皮,会读书的抓题”.追踪阅读法的基本步骤为:一是循“题”而读.即用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作引导,推动阅读的步步深入,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精髓.二是挈“题”索知.即针对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特别是带着各个领域中的新问题,及时向对口书刊咨询索解,直到获得满意的答案,以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三是觅“题”参照.即主要是从一本书中索取问题,然后参照同类的和相关的书阅读,这有利于兼收并蓄各书之长,舍弃书中的偏见和谬误,逐步形成自己知识积累的优势.四是“抱”题深究.这是一种最高层次追踪问题的读书方法,即抓住问题,进行深入地探索和追究,使你尽早闯入创造的大门.

设问阅读法

设问阅读法是指读书中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一种读书方法.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学而不问,不成学问,学与问自古以来便是联在一起的,如何问,问什么,这本身也是读书的艺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写过一首《八个顾问》的诗.诗中曰:“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这就为我们如何设识破题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凡书可八问,也可只有其中几问,关键是看读的什么书以及你为何读这本书,问得全,了解得广;问得集中,了解得深,这八好似八个顾问,就是提倡不盲从,不自欺,不装懂,不苟且,对所学的重要知识不要留下不懂之处,形成知识掌握的夹生饭,要多提几个问题,直到弄懂弄通,融汇贯通为止,从而培养出一种“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求知美德来.

三遍阅读法

三遍阅读法是指在阅读中有层次有重点,至少读三遍书的一种读书方法.对于三遍,可以理解为三步.现代的许多专家学者都提倡三遍读书法.现代文学巨匠茅盾认为:第一遍是“俯瞰”式,即从整体上迅速通读一遍,使头脑中印下文章的轮廓;第二遍是“精读”式,即逐字逐句细心体味,有些关键处还得反复揣摩;第三遍是“消化”式,即吃透整个作品的精神,从情感上的感染向理智上感动上转移.现代作家王汶石对读三遍是做了另一番分工的,第一遍是进入文章,尽情感受;第二遍是“大卸八块”,即研究每个部件的性能,也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遍是再浏览,以求得立体的、透彻的完整印象.著名学者苏步青教授也认为,第一遍为读大概,第二遍为加深体会,第三遍真正消化.读三遍其实是有步骤地读多遍的意思,中国古话说:“温故而知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讲的就是书要多读才能懂,多读收获才大.

三问阅读法

三问阅读法是指带着问题、层层深入研读的一种读书方法.问是做学问者的基本功,俗话说,打破砂锅纹(问)到底.通过问可以鞭策动脑,认真钻研、融汇贯通、多多收获.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问号为什么写成一个钩?这钩主要是钩答案,问号越多,钩的答案越多.所谓三问,即一要问写什么;二要问怎么写;三是问为什么写.如读鲁迅的《狂人日记》,一问首先要弄清该书写的是“五四”前夕觉醒的国民,揭露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悲惨事实,来鞭挞封建社会的腐朽的传统和因袭的罪恶;二问要弄清该书主要借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白来表现主题,他剥开了“仁义道德”的伪装,控诉了“易子而食”、“食肉寝皮”、“割股疗亲”等残酷罪行,尖锐指出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是人吃人的历史;三问得知鲁迅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运用的是尖锐的笔触、细致的描写和惊心动魄的事例,主要是揭示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以警醒和疗救麻木的国民.显然,三问的过程,是读书者从内容到主题,从形式到手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是符合阅读的认知规律,是阅读文章或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悬测阅读法

悬测阅读法是在阅读中遇悬念而猜测的一种读书方法.写章回小说的作者,往往在某一节骨眼上卖一个“关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忽然打住,给人以悬念.善读书者,读到此处便不急于抢读下文,而是掩卷而思:情节将如何发展?假如我写将怎样处理..经过这样一番悬思猜测,不管你所思所测对或不对,然后再展卷续读,都是有好处的.当作者与己思路相仿,则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慨叹;当作者与己思路相悖时,便自然会权衡得失,找到差距;当作者出己所料,另辟蹊径,别开天地之时,你会为之拍案叫绝.因此,读书时如能有意自设“关子”,在紧要关节处停下来,前前后后想一想,然后再读再停再想,这不也同样是一种可取的阅读方法吗,以义正名为悬测阅读法.

质疑阅读法

质疑阅读法是指在阅读中不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一种读书方法.质疑,就是在掌握书中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不理解的问题,通过思考、查资料、请教教师等方法,找出正确的答案,从而使视野开阔而深入.宋代哲学家朱熹认为,大凡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他认为应当“开篇有疑”.疑问,通常是书中的难点或重点,也是引人更上一层楼的门槛.读书善疑者,往往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这样就能多思多问,深入其内,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是这个道理.读书能否有疑,也是检验阅读者是否真正开卷有益了,那种浮光掠影,纯属消遣性的读书,自然也无疑可质了.读书的过程,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提倡读书质疑,就是要做到有疑而入,无疑而出,所以质疑的过程不仅是提问题的过程,也是解问题的过程.清除读书疑惑,有的是经过反复思考,洞察书中奥秘,“明己之未达”的;也有经过反复校勘,多方查对,剔除瑕疵,纠正错误的.借鉴“学则需疑”的治学方法,旨在挣脱别人的思想羁绊,勇于除旧布新,开拓前进.谁善于质疑,谁就能够掌握读书的主动权.

抄录读书法

抄录读书法是指边读书边抄书,以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的一种方法.我国古代的学习格言就有“目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之说.抄录阅读法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大文学家苏东坡读《汉书》时,将此鸿篇巨著抄了三遍;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读《资治通鉴》,要求自己不仅读完,而且一字不漏地抄写了一遍;清末学问家张溥酷爱读书,所读之书必须亲自抄录,每读一本书抄录六七次,所以他的书房题名为“七录书斋”.著名学者梁启超讲到:“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录陈,什么办法呢?是抄书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心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抄书显然已是一种治学方法了,其他学者还讲过抄读的具体经验,可作梁启超论述的又一阐释:“自一经手抄,当时意既专注,可使过目不忘,较之泛泛浏览者迥乎不同.”当然,时代不同了,今日出书量惊人,每每抄录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一般的书浏览泛读即可,但对经典著作,重要论文,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叹为观止的今古名篇,则仍值得抄读.抄读也不一定是全部抄录,否则一生能抄多少本书呢!可以采取摘抄的办法,在全文中加以选择,在选择中加深理解,对于那些哲人睿语、国粹警句,摘抄整理出来,平时诵读翻翻,研究学问是大有裨益的.要使摘抄得法,抄有所得,就要对所学的知识做到懂、透、化,方可得其精髓、融会贯通,提高读书效益.

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意义

问题一:当代大学生阅读传统经典的重要意义? 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道德修养,还有助于提高母语运用能力,丰富想象力,激发创新思维

等等吧 你可以联系实际再写点东西

问题二:当代大学生读书的意义作文 高尔基曾经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从小到大,书就像我形影不离的伙伴,伴我成长。

书总是从我们年幼时,便开始使我们小小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小学时,我阅读了各色的名着,比如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书中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谋略非凡的诸葛亮,乱世奸雄曹操,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英勇孝顺的武松等。读书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现在我已经上了七年级。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读书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我的书有很多很多,在家里,我的书有满满一书柜,桌子上,床上,沙发上,到处都放着我的书。我对书爱不释手,只要一有空,我都会读书。我还经常到书店里看书,买书,有时在书店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以前,我读书总是一扫而过。囫囵吞枣。只是看看画面的内容,而现在,我读完以后,还会注意故事中的人物都有什么特点,什么性格?我还会在心里默默的评价他们的好与坏等等。

我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书,书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书可以让我大开眼界,不做目光短浅的井低蛙,书可以让我每天快快乐乐的。做一只快乐的百灵鸟,书可以让我勇往直前,做一只勇敢的千里马。。。

我每天都去找书看,让书打开它那美丽的世界,带我去畅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书就象一艘小船载着我从起点慢悠悠的划向终点,书就象一架飞机,载着我从狭窄的地方飞到浩瀚无际的天空,书就象我的影子,不管我走到哪,书就跟到哪。

我刚开始写作文时,写的一点儿也不好,语言不通顺,词语不恰当,只要听到 作文 两个字的时候我就象老鼠见了猫样的害怕。可就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是你,书,出现在我的面前,书,你就象一位老师有耐心的一句句教会了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丰富多彩,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写作文了。

读书是积累,知识的大小要靠日积月累才形成。年华如水,一去不复返,怎样才能不让它白白流逝呢?靠的只是自己抓,抓住了知识,抓住了今天,你就抓获了未来。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读书是我快乐,读书让我进步,读书伴我成长!

问题三:对当代大学生最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是哪部,为什么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首先培养的是我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经典为什么称之为经典?当然是因为它们都有存在的价值,那些带着作者感情的精灵~比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阿q那都是病态社会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或许在小说中,有些人物只是在无中生有的~但是作者创造它们的意义在于那些人物、那些特定时期特定的心理都是反映社会的、都是社会的缩影。我觉得经典作品应该是有现实意义的,它们或许不真实,比如阿巴贡、葛朗台……但是以这样极强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为后人的研究也提供了很多线索^^^

问题四: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读书就是提高个人的修养,可以使一个人从无知到文明的转变,而且可以使人对周围和世界都有一定的认识,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因此问的问题也会逐渐减少。

满意请采纳

问题五:在当今社会,是"经典阅读"还是"流行文学"更能提升大学生的内涵素质 要提升内涵自然是多阅读经典名著了,要提升境界得博闻强识,什么文学体裁和类型都得吸纳。

问题六:当代大学生读书的意义作文.不少于1200字 在这春华秋实的季节里,在绿城育华小学第五届“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读书文化节的氛围中,我拿起多年未从拿起的笔,重拾读书乐趣,回味读书带来快乐。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观看壮阔的景色,就只能登得更高,就要拥有更多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好读书,读好书”,但说实话在儿子没诞生前,心中虽然明白以上道理,但从无付诸行动,而真正去体会,去理解,去实施,去得到升华还是儿子的诞生后。 儿子诞生的10年是我重拾书本的十年,是学习的十年,是快乐的十年,同时也是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十年。记得在孩子刚刚诞生的时候我和孩子的妈妈就买来很多的画册,在不知道他能听不能听懂,能不能看懂的情况下每天指着画册讲解给他听,给他看,慢慢的感觉到多讲讲他也似乎可以听懂,而且还会很专注的倾听,似乎明白了什么……后来慢慢他自己能主动地去翻阅,会指着图画依依呀呀了,然后我和孩子的妈妈会很认真的和他一起看图讲故事,这时总是能看到孩子的专注,能听到孩子天真、爽朗的笑声……后来慢慢地他会说了,他要讲故事给我们听了,而爸爸、妈妈、外婆是他的倾听对象了,我们像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排排坐着,听他讲故事,同时回赠他的是幸福和满足的笑容和赞美声,而这时候,他不知道有多得意,多自信,多自豪了!慢慢孩子在睡觉前的必修课是我们给他讲故事,故事里情节他比我们更清楚,甚至我念错一个字,他也会睡眼朦胧的含含糊糊给我说:“爸爸你念错了,应该是……”而且每天的故事是一个接一个地讲,有时看到他好像睡着了,我轻轻走开的时候突然会:“爸爸,再讲一个,我还要听嘛!”只要是在家的日子,晚上都是陪着他一起看书、下棋、讲故事,分享书中的人物、情节、内容,直到他带着幸福的笑容,带着读书的快乐,带着书中的故事进入梦乡…… 孩子在慢慢的长大,由于书本的接触、阅读,很小时候就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知识,小时候我们带他出去,他总能很好的和陌生人沟通,非常自信,用朋友的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下知鸡毛蒜皮”!今年暑假他妈妈带他出去旅游的时候,他因为知识面广,了解很多的历史人文,还被导游尊称为“师傅”!和同团的比他高年级的姐姐成语接龙的时候,对方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那些陌生的团友都“啧啧”称叹!他的妈妈不知道有多骄傲……当然这一切离不开书本,离不开平时阅读的积累,也是真正意义的“悦读”。 孩子随着知识面的增加,阅读从画册,到少子画册到多字画册到全文本的书本,在不断地进步,在不断的发展,我们也是尽可能的跟住他的脚步,尽可能的他关注什么,他学习什么,他读哪本书我们都跟住他步伐。有段时间我没跟着他一起看书,我们的沟通马上出现障碍了,以前简单的知识我们基本可以应付,随着他阅读知识面的扩展,很多问题,很多知识我们不明白,不了解,这样我们做父母的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一份和孩子交流、沟通、学习的好机会,慢慢就会疏远,就会缺少沟通,缺少交流……所以在我们床头柜上都是放着他读的书,他白天看什么书,我晚上读,第二天我们可以聊书中的事情,人物,还可以共同点评,真有其乐无穷,增进感情(由于工作的关系,我陪他的时间不多,以前他和我的关系有“紧张”过,但是现在由于我们可以在一起聊历史、聊军事、聊,现在出去散步,他不再是黏妈妈的小男生,而是我 *** 后面的“跟屁虫”了,这些都是我能和他阅读同样的书本,有共同话题)!在跟着他阅读的时候,慢慢我自我感觉也学到很多知识,甚至在工作中也能运用到书本的很多知识,而且在公司里面还要求全......>>

问题七: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 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宝库,是广大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也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读书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是大家都了解的。教师们对如何提高读书效率的讨论也很多。多读、精读、带着问题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的读等等,都是想用外在的形式促使学生在读书时能有所收获。课堂教学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渠道,而课外阅读则可以充实和扩大课堂学习的内容。搞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对于学生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视野,提高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

(一)、 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二)、 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三)、 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问题八:如何看待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在这里,教师的态度主要指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包括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相关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性。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当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一脸阳光地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关爱、尊重,态度既是内隐的,又是外显的,其表现方式主要有:

(1)语言方式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壳。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态度情感,教师应该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情感。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用鼓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学生回答正确时,应该用肯定性、赞扬性的语言;学生回答不对时,应该用谅解性、引导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就比较容易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2.动作方式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同样的道理,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达到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赞美的手势等都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善意,使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这里要特别强调微笑的价值。微笑是最能表情达意的面部表情动作。微笑能表达友好态度,微笑能使学生的心里感到轻松。借助微笑可以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发自内心的微笑意味着:“我喜欢你们”,“对你们的回答我很感兴趣”,“和你们在一起我很愉快”,以及“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微笑,那么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个教师对他们并无好感,或者认为这个教师冷漠无情,不好接近。如此,师生心灵交流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3.眼神方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俗语说:“眼睛会说话”,就是指不用有声语言时,眼神也能传递情感和态度。课堂教学中的眼神交流要求教师要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对流,使连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请同学起来回答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亲切地注视着他(她)。有些教师讲课时,眼睛往往只看着他的几个最得意的学生而忽视其他学生,使这些学生感到受到了冷落;还有一些教师往往只习惯看着前排的学生,不注意看后排或角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产生了自己不受重视的感觉。

在国内一次调查中,学生对不喜欢的教师进行了一番描述,其中有“不耐心”,“情绪不稳定”,“过于严厉”,“粗暴不讲理、讲话刻薄、讥讽挖苦人”,“表情严肃、不和蔼,整天脸无笑容”等内容。而美国一位教育家在对九万多名学生进行调查后,归纳出好教师的12种素质:

(1) 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犹如一个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

(2) 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

(3) 耐性――“她绝对不会放弃要求,直至你能做到为止。”

(4) 兴趣广泛......>>

问题九:读书的意义何在啊,首先现在大学生太多了没有什么优势,其次花钱太多了,还有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或者学 其实身为学生的我们会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也会觉得想有些名人成功并不依靠学历,但你仔细琢磨,既然如此,中国人那么多为什么挤破脑袋想上大学?因为它仍然是你成功的最佳路径,一个不学无术的手艺人首先在思想道德上就和文化人不处于同一水平,他没有一个丰富的经验去教导后人,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后人,那他的生活多可悲呀,再说读书花钱那就更可笑了,记着,人永远是最好的投资,我们应当在合适的时间干合适的事

小议“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经典名著的关系”作文,,,是议论文哦!!!

经典名著要读,流行作品也要读。但是无论是哪种作品都要读出自己的独特的感悟。这需要我们好好考虑经典与流行的问题。经典名著可以熏陶你的情趣,培养你的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帮助你形成正确的评价标准。流行作品可以让你视野开阔,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但是因为流行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所以你不能持一种完全欣赏的眼光,相反你更多需要的是批评的眼光,要做到这些没有大量的名著阅读积累是做不到的。所以要想阅读大量的流行作品还是先好好读读经典作品。

读图和读文各有什么长处和局限性?中学生应该怎样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我觉得读图有利于培养写作的画面感和细节,并且读图的话应该每个人看出的东西都不太一样,所以应该更有启发性,而且也比较利于思维的培养。但是读图的时候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得到的启发观点比较紊乱来着。

读文就要读那种观点啊写作技巧比较新鲜而不是老生常谈的那种,读文能让人安静下来调整思绪,并且能让学生有效的吸收好文中条理分明的观点,但是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所以也不是完美。

我觉得最好是图文并茂吧。而且读起来也比较有趣味性。

中学生如果要培养思维就读图,要吸纳经典就读文。

下面是方法、思路

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是因为现时太平,而很难有很深刻的内涵,但是也为它向写作技巧或者是现时社会问题的发展和讨论做出了铺垫。 经典名著很好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刻画写作技巧都是当时的巅峰之作,并且很多名著都反映了当时社会之后的一些变化趋势,也是现代的人们应该掌握并且学习的经典呢。

初三议论文练习: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品经典名著,鉴流行作品

应该多读流行作品还是多读经典名著?我的观点是:多读经典名著。

理由一:时间有限,精力有限,选择作品的时间更有限。知识浩如烟海,书籍汗牛充栋,仅中国每年出版的书籍,光书名就有几十万字。再如莎士比亚一人就为我们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再如半部《红楼梦》,几百年来多少中国人仍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红学著作层出不穷。试以一人之力,如何从书海中披沙砾金?若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只怕一个人从生至死,一百年不眠不休,也难以阅书海之一粟。而经典名著则是历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的精华。读之,有以一当十的价值,它们是军事上的制高点,节省了我们从书海中淘金的大量时间。

理由二:精读与略读的要求。

首先是时间和精力有限,其次是书籍本身的价值有高有低。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培根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像那些对身体有害的东西我们当然要舍弃。而流行作品良莠不齐,未经时间检验,怎能保证其质量?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些值得精读,哪些只需翻阅?哪些是文本垃圾?不如读名著保险。何况,即使都是名著,我们也难以通读,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精读与略读呢。

理由三:现今中国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成风,流行作品成为名著的比例更少。

从历史的观点看,好书应当先是流行作品,经久不衰则成为名著。然而现今中国文坛同样躁动不安虚夸成风。作品未出而炒作已热,风头过后烟消云散。尤其是网络作品,低级庸俗哗众取宠者越演越烈。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仍无一人。我为中国文坛悲哀。

理由四:经典名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有人说名著艰深难懂,我们可以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我建议大家采用倒逆法。先读比较浅显易懂的明清小说,再读元剧本——宋话本——唐传奇——魏晋诗——汉赋——楚辞——诗经,由易到难。你会发现其中的珍贝,“辗转反侧”“君子好逑”“逃之夭夭”等词语至今仍鲜活地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根啊!

理由五:我推崇经典名著,并非完全摒弃流行作品。

厚古薄今并不可取。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像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不论其思想性如何,至少其语言很有特色,有不少精彩之笔值得我们欣赏。我们应从中挑选精华者,为我所用。

总之,以经典名著为本,以流行作品为辅,书香阵阵,其乐融融!

 参考资料      一 书的比喻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是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二 书山有径  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勾其玄。      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与老友重逢。  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孟轲的“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史学家顾炎武的“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      三 关于“网上阅读”     互联网采用“超文本链接”,就是用复杂的网状交叉索引方式将不同来源的信息链接在一起,所链接的内容不仅包括文本符号,还包括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等多媒体信息。互联网交全球的网上图书馆、网上报刊杂志、网上书店、网上藏书屋、网上数据库、信息资料中心、实验中心、计算中心以及远程教学机构、专家系统等链接成巨大的多媒体信息库,构成一本没有页码的按照多线索多层次交叉编辑的巨大的“天书”,供读者按个人最感兴趣的路径或线索来组织浏览阅读。    “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第一,浏览。按照“上网阅读→寻找资料→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阅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信息。第二,检索。按照“提出搜索任务→确定检索标志→选定检索工具→输入检索途径→查找原始文献资料”的程序搜寻查阅信息。第三,下载。把所需信息从网上下载,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之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此外,还有网上讨论、交际等。

文言文路径怎么说

1. 学好文言文有哪些途径

1.你要对现代文句子的结构熟识,状语定语补语要精通,这个学不好,去翻译文言文,都是枉然。因为文言文一般是独字成词。

比如“虽然”,这是典型的古今异议,古文里“虽”和“然”是两个词,前者表示虽然,后者表示这样,整个合起来作一个介宾短语,如果你按现代文理解,“虽然其亦欣然”,就只能翻译成:虽然他也高兴。很显然这个句子是不完整的,正确的翻译是:虽然这样他仍然高兴。这就是靠句子结构分析出的不妥。

2.熟记常见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常见的“反”其实是“返”,“只”其实是“止”……整个中学有近百个通假字,需要记的也就近二十个。翻译通假字的机会不多,但遇见了能知道总是好。

古今异议比较重要,上面所举的“虽然”就属此例,再如“假”古为“借”的意思,还有“可以”、“非常”,其实一般多字的古今异议词,都是因为古文一般独字成词,这个原则一定要牢记。所以“可以”在古是“可”(可以)“以”(用),“非常”在古是“非”(不是)“常”(平常的)。

3.熟悉词类活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这就是正规的文言文语法了。

这些也是可以用句型结构来分析的。比如名词动用,我给你举个都知道的例子,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至少知道,一个完整的句子,主语谓语是必须的(感叹句当然排除在外),“君君”看起来是两个名词,很显然缺少谓语,也就是缺少一个动词或形容词,否则只能翻译成“君主君主”,所以第二个君很显然必须是谓语,“君君”的意思是“君主要像个君主”。

这类文言文语法相对较难,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和记忆,但这些,要是做到我说的一点,掌握起来会容易许多。

再举个例子给你,比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说某个医生“活死人”,从字面意思看,难道是说“某个医生是活死人”?且不说这个意思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我们先分析句子结构。“医生”显然是主语,谓语是什么呢?如果按表面意思翻译,显然缺少谓语,即使是“是”这个词,古文也需要动词“乃”或者叹词“也”之类的表达出来。所以这个句子必须拆开,根据独字成词原理,“死人”是死了的人,活字肯定有单独的意思。如果你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那么你就知道“活死人”该翻译成“使死人活”。即使你不知道意动用法,那也是能分析出有问题的。

大概是这么些经验,文言文的背诵我并不觉得很有必要,当然为了追求写作文引用自如的效果,如《滕王阁序》之类的经典,我觉得有必要背,别的不用背,只要学习的时候,将我上面说的三点相关的东西学好,注重积累,再加一点语言天赋.

2. "怎么"用古文怎么说

“怎么”在现代汉语中有不同意义、不同用法,对应文言文的表述也就不同。

我们可以将各种不同意义归纳为代词性质和副词性质两种类型。

1、当“怎么”表示“为什么”、“如何”时,询问目的、原因,途径、方法,属于疑问代词性质。

如“怎么不说话?”“怎么不回家?”文言文可表述为:“曷不语?”“胡不归?”

如“怎么回答?”文言文可表述为:“何以对?”

2、当“怎么”表质疑、反问等意思时,属于疑问副词性质。

如:“你怎么能轻视我?”“怎么能这么说?”文言文可表述为:“尔安敢轻吾?”“岂出此言?”

总之,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词语并非绝然一对一的关系,熟练掌握了文言虚词之后,完全可以根据语境来确定表达方法。

3. 文言文中路的翻译是什么

1 本义:道路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2 路程;行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陶潜《桃花源记》

3 引申为思想或行动的途径

忠谏之路。——诸葛亮《出师表》

顾未有路。——《史记·魏公子列传》

4 地区;方面;路线

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三国演义》

都督诸路军马。——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 比喻权位

夫子当路于齐。——《孟子·公孙丑》

6 经过

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楚辞·离》

7 通“辂”。车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乘大路趋越席以养安。——《荀子·正论》

8 通“露”。暴露

彼可诈者,怠慢者也,路亶者也。——《荀子·议兵》

9 通“露”。败坏

国家乃路。——《管子·四时》

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滕文公上》

4. 不知不觉就到了这熟悉地方用文言文怎么说

初小的语文是在家中学的。

因为那时我家住在县城南郊的一个山沟里,进城上学得翻一道山,走一个多小时,对几岁的孩子来说不相宜。正好我祖母的哥哥,一个没赶上科举又没进学堂的失意文人,长年住在我家,便请他给我启蒙,不过并非从三字经或四书开始,而是学的叶绍钧和沈百英编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

这时我差两个月满五岁。由于在这以前,我已从认带有图像的方字块,结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类背诵,识得了几百个字。

(当时对背诵的这些词句不解其意,只觉得念起来很顺口,有时把词改一改,如改为赵钱孙李,狗吃生米;周吴郑王,狗吃黄糖;冯陈朱卫,狗扯棉絮(四川话发音为SUI)就更觉得有趣好记)小学课本学得很快,一年学了三本。从春到秋上课九个月后,开始作文,第一篇作文的题目是“菊花”。

我家说是要保持陶家爱菊的传统,花园里培植了许多菊花,这篇作文是看了这些菊花后写的,只写了作文本不到一页,但大人们都很高兴。作文寄给我在外面上学的父亲和叔父,他们寄回新书作为奖励。

从此,每有新的作文就给他们寄去,不断得到新书,巴不得多作几次文了。我家虽是源出封建士大夫家族,但并不守旧,赞成新文化,舅公教不了新学,因此在家学了一年后,请了县城的小学语文老师,也是我祖父的朋友程子颜先生,每周来家三次,教我继续读小学的语文课本。

很快这商务印书馆的初小语文课本学完了,买了些别家的课本来看,程先生觉得这不是个办法,最后找到儿童书局出版的儿童活页文选,每次教一篇。这儿童活页文选我觉得选得很好,都是新文学名家的作品,也有古典的白话文名著;不是全篇而是选出其中精彩的段落,加上一个标题,每篇最多只有几百字。

象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选出几段,题名为“荷塘夜游”;从“儒林外史”选出记述王冕学画的文本,成为一篇“何不画他几枝”。很快我就喜欢起朱自清、徐志摩、冰心、郭沫若、孙福熙、朱光潜和吴敬梓这些人的文章。

鲁迅、胡适、李大钊、陈独秀、陶行知的文章,也选得有,但是到大一点后才渐渐理解其深意。读了一些片段感到不过瘾,于是去找原著,上海万象书局出版的名家选集,正合我的要求,使我接触到更多的新文学著作。

《回春之曲》《桂公塘》都看得使我掉泪,不过对郁达夫则不喜欢。应该说明的是,这些都是上初中以后的事。

不记得程老师讲过什么段落大意或主题思想,但对他要求我把字认清,把词的意思弄明白,而且都要求牢牢记住,印象特别深刻。大人还教会了我查词典。

背诵和默写是每堂必做的功课,讲课时老师大声朗读,抑扬顿挫,情感投入,我也跟着念,课后自己还念,虽然念这白话文总觉得不如念唐诗来劲,但念着郭沫若“夕阳烧红了海上的天壁”,朱自清的;“沿着荷塘是一条小小的煤屑路,白天很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仍感到有意思。

在那时,都讲究朗读,家中经常有孩子朗朗的读书声,被认为是家庭兴旺祥和的标志。上课开始,先默写前一次教的课文,错一字扣一分,落一字也扣一分。

经常是得到八十几分,没得过一百分。我觉得那白话文不好背,要是文言,也许有得百分的时候。

就这样经过了三年多的训练,我进入了高小、初中、高中,老师再没有这样要求了,但背诵和查词典已成为习惯,学了古文,自己背。初中语文课本是老师油印的选本,白话文多,但讲的少,让你自己去看,实际上逐渐变成文言文为主。

老师并不讲很多,但要求多读,说是读多了自然能明白,对字和词的意思,要上下文连贯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学习效果的检查集中在作文上,不记得考过什么问答题,一般作文的分数就是语文课的分数,平时作文的分数也累计进去。

因此当时的学生多数喜欢平时多作几次文,平时作文好,考试就一点也不紧张。但老师大概不这样想,修改作文的工作量是不小的,判分数,写评语,改错别字都马虎不得,譬如有错字没看出来,告上去了,不仅丢脸,连饭碗也可能成问题。

对作文,老师说文无定法,街上卖的《作文百日通》之类千万不要信,要会作文得自己下功夫,没有捷径。没有标准答案,学生作了翻案文章,只要言之成理,老师还给加分。

在初中,从明清小品文开始,到唐宋八大家;进入高中,短小的散文减少了,变成以庄子、荀子、韩非子、史记为主。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要讲一点,长篇大赋四六骈体都不沾,这与四川当时的文风讲求朴实,主张文以载道,学语文也为经世致用有关。

(奇怪的是对论语孟子选一点但很少,大概是老师对孔孟之道不大以为然,而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显然四书不如庄子)这对我,不仅是写文章,在其他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我这一辈子总是自己使自己轻松不起来,就有这语文课对性格的影响。

高考的指挥棒在那时也有作用,不过没有今天这样大,因为各校各有各的考题。四川大学一向以作文题的古板艰深闻名。

我毕业前一年川大的考题是“「大学之法,禁与未发之未预,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说”。考题是不断句的,不少考生连句也断不了,更不用说作文。

这考题。

著名文学书籍带给人的正确思想是什么?

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的哲学思想含量,确实高于三言两拍这类市井小说,那些就是讲一个故事,但四大名著中确实有极大的哲学探讨

《风雪山神庙》

《红楼梦》高明的地方就是它的哲学思想含量

任何一个好的作者,他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家,比如像《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红楼梦》着重阐述和处理了几个哲学问题,一个问题就是大和小的问题。从唐宋传奇以来,当然更早从《史记》,包括从《资治通鉴》以来,凡是讲人讲故事的基本上讲的是有名有姓的人,比如讲英雄人物,而《红楼梦》开始讲日常生活,普通人生活。

当然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因为《金瓶梅》也是讲普通人的生活,包括林黛玉手里看《西厢记》,讲的也是普通人的生活。我觉得在说普通人生活的时候,《红楼梦》比那几个作品高明的地方就是它的哲学思想的含量。因为说的是日常生活,但是他的起笔并不是从日常生活写起的,说的是人的生活,并不是从人写起的,我觉得曹雪芹这个思想格局要大于他同时代,包括他之前的一些作家。《红楼梦》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但是他一开始入笔的时候写的是一块石头和一株草,这株草干枯了,这块石头从这儿过给浇了一点水,这株草又活了。当然谁把你救活了,对救命之恩,一般人的说法就是说某某对我特别好,那我下辈子就是做牛做马报答你,这是一般人的说法和一般作家的写法。

但是,曹雪芹他写的林黛玉这株草说,下辈子我用眼泪来报答你,就是这一点一下见了哲学的高低,也是对于生活认识的高低,就是对于水的认识的高低,因为河里边的是水,但是眼泪也是水,就是对于水的认识的这种差别性,就反映了曹雪芹他对生活的认识跟一般的作者是不一样的。

还有就是对于清洁和肮脏的认识,这是《红楼梦》里从头至尾贯穿的一个主线。因为曹雪芹的理想人物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是一块石头,林黛玉是一株草,这个草就是因为浇水活了,接着用眼泪来报答你,所以他认为世界上最清洁的东西是石头和水。所以他写荣宁二府都是肮脏的,但是门口的这个狮子是干净的,狮子是石头。

这块石头就是生活在怡红院里边,每天都在洗澡,这个洗澡到底这个晴雯、麝月参与到什么样的程度,也是红学界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问题。怡红院是很干净的,但有一次刘姥姥曾经在这块特别干净的石头的床上,睡过一觉。刘姥姥喝多之后就躺在贾宝玉的床上睡了一觉,但是被袭人和麝月发现之后就把刘姥姥给轰走了,同时告诉她永远不要说你到过这个地方。刘姥姥屁滚尿流地逃出了怡红院。

但是就这样一个特别干净的石头,最后它的去处是去到哪里去了?去到世界上最肮脏的地方去了,因为它被世界上最肮脏的人给架走了,一个是秃头的和尚,一个是跛脚的道士,他们最爱干的一件事儿是在破庙前面扪这个虱子——身上寄生的动物。对于清洁和肮脏关系的认识我觉得是《红楼梦》里边一个探讨得特别别致的一个思想体系。

《西游记》指出中华民族这个族群中最珍贵的是目光长远的人

三十五岁之前我觉得《西游记》写得特别差,因为它的重复性,那就是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是相同的,师徒四人走到山冈上或者山林里边,遇到一批妖怪,反正最后孙悟空总能战胜。但三十五岁之后我重读《西游记》,我就觉得它里边好就好在重复,里边的思想含量,包括吴承恩先生,首先我觉得他探讨了一个特别重大的问题。就是师徒四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其他作品里面没有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谁的本事最大?孙悟空,七十二变,接着是猪八戒三十六变,沙僧就是他有时候舞着扁担和禅杖也行,最没有本事的是唐僧。他不但没有本事,而且他是麻烦的制造者,任何一次妖怪劫路,都不是因为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因为唐僧。都是想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

一个制造麻烦的、最没有本事的人,为什么三个人给他叫?我觉得这个哲学问题探讨的不比黑格尔和维特根斯坦要简单。作者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给过一个浅显的答案,我觉得肯定不止于此,那就是在日常的这种往西行进的道路上,能看出来本事的高低,就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接着是唐僧。但是在遇到困难,遇到历史重大关头的时候,境界的高低是另外一回事,当他们往西天取经的事业受到重大挫折的时候,第一个跳出来的是谁?是孙悟空,本事最大,他说不行,我回花果山了,不干了。接着跟着起哄的是谁?是猪八戒,他说你要不干我就回高老庄了,他还有一个媳妇在等着呢。最后动摇的是沙僧,我还回流沙河呗。

小说写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在写小说了,他是在探讨人和人之间这种深刻的哲学关系,但当最困难的时候就剩唐僧一个人的时候,他仍然说我要去西天,既然都走了他一个人还要去西天,而且所有的妖怪都冲着他来,他没有战胜任何一个妖怪的本事,他还要迎着妖怪走。我觉得这是他能成为那三个人的最重要的原因,能成为他们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本事比他们高多少,而是他的目光到底能看多长和多远,这里就出现一个特别重大的哲学问题,我特别同意吴承恩先生提出来的,这个民族缺乏什么,他在写《西游记》的时候就说中华民族这个族群最缺乏的是目光长远的人,有本事的人比比皆是,有眼睛的人、有眼无珠的人也比比皆是,目光长远的人太稀少了。

还有一个就是他们路上的困难是从哪里来的?这也是《西游记》里边探讨的另外一个特别重大的哲学问题。原来我以为白骨精这些人都是从山林里出来的,但你仔细考察,绝不是从山林里出来的,每次悟空拿着棒要把这个妖怪打死的时候,总是天上传来了一个声音:“悟空,住手。”这人从哪儿来的呢?这妖魔鬼怪,是从菩萨那儿来的,从玉皇大帝那儿来的,包括从原始天尊那儿来的,包括他从释迦牟尼那儿来的。这个问题是你让我到你那儿去取经,妖怪又是从你那儿来的,为什么我要取这个经?取这个经又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也很深刻,你难道自己民族就没有一个经吗?非到外面去取一个经吗?这时候吴承恩先生都预料到的,这个经全世界都不信的,为什么你还在信?所以最后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了西天了,释迦牟尼说不容易,取经去吧。几个人来到经库前边,把守经库的、看经库的两个的使者,给唐僧递了一手势,大家回去看一看《西游记》,唐僧是个纯洁的人,他说这什么意思?猪八戒聪明,在高老庄混的时间长,,钱。他说我是要饭的,和尚是化缘的,怎么见到给一个要饭的比这个手势,可见这两个至尊看着这个经的人,从里边取了多少的好处。

为什么要信这个经?是因为这个经给好多人带来了至高无上的既得利益。唐僧就给使者讲这个道理,说我一要饭的,这两个至尊就看唐僧身上的碗,那个碗是金碗,唐朝的皇帝给他的。他说我把吃饭的家伙都给了你,那我接着怎么吃饭?守经的人很厉害,把你吃饭的家伙收走。悟空说给他吧,不给他,不白跑了嘛。他说行,把这个碗给了至尊,至尊又比了个手势,俩人,就是至尊是两个人,左一个,右一个,你给一个怎么办?唐僧说真没了,就这一个碗。最后取的那个经是不全的,这是吴承恩先生先知先觉,说取的这个经是不全的,抱着一个残缺的经。

我觉得这种,就是说四大名著,这种哲学和思想含量的探讨,确实高于像三言两拍的这种市井小说,那就是讲一个故事,这里边确实有极大的哲学的探讨。

《水浒传》里写得最好的人物是林冲

接着我想说一说潘金莲时代的一个人,就是林冲。我觉得《水浒传》是对宋朝社会,这种哲学的社会的人性的分析,细致入微,施耐庵是个非常有思想含量的作者,《水浒传》里边写得最好的人物不是潘金莲,也不是武松,也不是西门庆,那是一个三角的故事而已,写得最好的是出场的第一个人,林冲。

大家知道有林冲被上梁山的故事,其实后面还有一个下梁山的故事。当林冲知道这个正统社会容不得他存身的时候,他开始由这个社会跨入了另一个社会,就是江湖社会,江湖社会他曾经跟鲁智深在一起谈过话,谈过江湖社会的语言体系、思想体系、世界观、方是什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份分金银,所以林冲满怀希望,他个人解放了,反正杀过人了,我跟这个正统的社会是决裂了,所以他奔上了梁山。

没想到梁山的话语系统跟正统的话语系统,特别是人性和为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原来没有任何区别。因为梁山的领导是个心胸特别狭隘的人,谁要遇到一个领导是特别心胸狭隘的人,这算是麻烦了,王伦说林教头,这地方容你不得。林冲特别不理解,你不是要招江湖好汉吗?我就是江湖好汉,你不是就要摒弃正统社会的思想道德语言,我都摒弃了,我就是来投奔你的。对方说这个我都能理解,没问题,但是我们这个地方必须有行动证明。他说怎么证明?王伦说因为我们的山上聚集的都是杀人犯,杀过人。林冲说我杀过人,山神庙前我杀了十几个人。没看见。香港拍过一个电影叫《投名状》,真是不知道,他不知道什么叫投名状,就是一伙杀人犯的聚集,进来的标志必须你杀过人,林冲说我杀过人,但我没看见。这是维特根斯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杀过人,我来投奔杀人的,杀人的说你没杀过人,我说我杀过人,我没看见,我没看见就等于是没杀人。那林冲说怎么才能证明我杀过人呢?去山下再杀一个,那林冲说我杀人原来杀的是跟我有冤仇的人,我再下山杀的话跟我没关系。行,那你就是没杀过人。我不知道里边这个哲学的盘根错节的证明,林冲说那怎么办?那因为你不是杀人犯,所以你得离开这个地方。林冲说我没地去,那你证明你杀过人。林冲最后无奈到什么程度?那好吧,那我去杀个人吧。从一开始到现在,林冲的这种思想,是整个人格的和转变,一开始就是说我全部承认你正统思想的这些荒谬的道理,包括对女人作为公共资源的认识,对于能力的认识,还要把林冲给杀了,所以林冲把他们给杀了。恰恰是另外一个本来能够承认这种价值系统的江湖社会,又把他给否定了。这个荒谬性,这个卡夫卡和加缪也不过如此,还没有施耐庵写得好。

那林冲说我去杀人吧,这个杀人和前边杀人是不一样的。第一天,后边跟了一个小喽啰,不是国庆节,到梁山泊旅游的人少,路上没怎么有人,突然来了一帮人,成群结队,第一天没杀着。王伦的话事先从哲学来讲是有期限的,三天,给你的期限是三天,三天杀人,杀了人入伙,你三天之后就再杀人又不算了,你能明白这个哲学道理吗?所以三天之内必须完成杀一个陌生跟自己无缘无故的人,所以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错了,这就叫无缘无故。

第二天,还是没人,第二天王伦在山崖上站着,一看林冲垂头丧气的,就笑眯眯地问他,今儿怎么样?《水浒传》里说林冲兀自低头没有言语。冷暴力,这个冷暴力的来源不比高俅和高衙内使人更轻松。

第三天下来的时候太阳快要落山了,要不是没人,要不是成群结队。林冲就对那小喽啰待了三天也有感情了,今儿我好晦气,我就别上山了,我没脸上去,我走吧。你看这个写的我没脸上去。什么没脸?杀一个跟他无缘无故的人就有面子,不杀就没面子,这又是另外一个层面的哲学道理。小喽啰说再等一会儿,突然出现了一个人,担着一个担子往前走,林冲一下子跳起来了说了一句话是什么?哎呀,天助我也。杀一个陌生人就是天助我也,让我能杀一个陌生人。上去杀的时候又跳出一人,杨志,俩人就打起来了,他俩武艺都好,这个时候王伦在山上看到,说了一句话,不要打了,你们俩都留下。

这又是说出来另外一个道理就是平衡,一个有本事的不行,如果俩有本事的,俩有本事的正在打仗,领导说这行。但杨志说不行,因为他说我是杨令公的后代,我到东京还办事呢。办什么事儿?是拿了一担金银要到汴梁去,要到东京去上下打使,恢复自己的官职。在宋朝如果想当一个官要打使,我不知道我说明白没有。如果杨志是走亲戚跟林冲打是一个概念,担了一担金银到东京上下打使,他还想进入那个正统的社会,又跟林冲两个人给打起来。

第二天杨志离开的时候,就是林冲这个脚到底是上这个船还是不上这个船,非常的纠结和犹豫。《水浒传》写的是一群杀人犯,把一群杀人犯的世界观和方和哲学思想的这种转变写得是如丝如缕,如泣如诉。这里边写的这些杀人犯里边,就是写得最像杀人犯,最超越两个正统社会和江湖社会这个标准的人是谁?是阮氏三兄弟,就是他打鱼的时候唱的渔歌就是老子生来爱杀人。他跟林冲对比的话,非常非常是第三个世界所以他自由了,我就是生来爱杀人,我也不说跟我有仇没仇,我也不说是不是陌生,他存在的自由感和快乐程度是当时那个社会里面是一个强烈的反差。

另外一个快乐的人也是一个杀人犯,就是孙二娘,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没文化,没上过一天学,自由,所以孙二娘,包子基本上都是人肉馅的,反正路过的人你到这儿吃饭的话你就别走了,大体是这么一个概念。我看美剧杀人的地方一般都是弄得特别阴森,但我看施耐庵在描写孙二娘杀人房的时候,好像充满了温馨,有时候也容易杀错,杀着杀着杀到朋友了,没事儿,已经给他喝下去麻药了,再给他喝个解药。这个温馨的程度,一缕阳光打在了杀人房了,一个社会黑暗到什么程度才能从杀人房里边出来这种阳光呢?这是《水浒传》。

我举了这几个例子,只是想说明认识,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哲学认识,对于一个作者是多么的重要,他跟文学素养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又会出现多么伟大的作品呢?

你认为还应该如何去读名著

我们怎样读名著

很多朋友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要读鲁迅,读《红楼梦》,读唐诗。我们既然生活在现代,却要读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人写文章,有什么用呢?钱理群先生这篇序言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读名著,怎样读,这篇文章里都明白的交代了,希望它对青少年朋友有所帮助。

——中语

钱理群

在进入“名作”的阅读之前,请年轻的朋友们先读读这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文学大师巴金和一个孩子的故事》——这一株“大树”与一棵“苗苗”的故事,同时也是“人(人类)”的“文学”与“人(人类)”的“后代”的故事,是“人的精神”薪火相传的故事。

还要请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这位世纪老人写给你们的小妹妹(或许还有你们自己)的这段话:

“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说得多么好啊!

我们要说的话——名作(经典)的意义,读文学名作(经典)的目的,以及怎样去读……都在里面了。

但要真正懂得它,却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固有的文学观念、读书的目的、阅读方式,以至我们的思维方式……

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

其实教育、出版的核心、出发点、归宿,也是“人”;正是“立人”,把文学、艺术、教育、出版……都统一起来了——这几乎是常识,却是人们最容易忽略、忘却的。

读文学作品惟一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你将出入于“(他)人”、“我’’之间,“物”、“我’’之间,达到心灵的冥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老人说的那样,“变得更好”了。

要读名作(经典),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其中。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不只是文学,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作(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这里讲的是识字教育以上的中、高等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作(经典)”。

人在受教育时期,例如中学时期,读什么书,不是小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其结果不只是倒胃口而已:吃“烂肉”、喝“酸酒”长大,是可能成为畸人的。鲁迅因此大声呼吁,“我们要批评家”,给青年的阅读以正确的指引。关心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倡“读名作,读经典”即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巴老所期待的“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广西教育出版社此一举,无论从“教育”方面,还是从“出版”方面,都是抓住了要害,做了一件大事: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以及人类)的后代的精神质量与生命质量,可以说是一个基本教育工程。我们抓教育固然要关心改善教学物质条件,但如果忽略了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人”,那我们就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而贻害子孙万代。

读文学作品,特别是读名著,还要有正确的方法。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是永远也进入不了文学世界的。要用“心”去读,即主体投入地感性地阅读:以你之心与作者之心、作品人物之心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他们的境遇、真实的欢乐与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作品提供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思考作品的意义。也许你读完作品,只有一些朦胧的感觉、若隐若现的人物身影,只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的涌动、思绪的感悟,或者某种想象、创造的冲动,尽管你不能(其实也不必要)作出作品主题呀、结构呀、写作技巧呀……的明确分析,其实你已经“进入”了文学的世界,这样的“第一(原初)感觉、感悟、涌动、冲动”是最可贵与最重要的,它是文学阅读(欣赏)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以后的文学分析的基础。

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阅读的另一个重点,应是对作品语言的感悟。真正的文学大师笔下的语言,是具有生命的灵性的,它有声,有色,有味,有情感,有厚度、力度与质感,是应该细心地去体味、沉吟、把玩,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的。“语言(说与写)”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言说的背后是人的心灵世界。因此,对语言的敏感和驾御能力,也应是衡量人的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尺,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变得更美好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文学名作(经典)的阅读,就是一种发现与开掘:既是对作品所描述的已知、未知世界的发现与开掘,也是对自我潜在精神力量的发现与开掘。说到底,这乃是对“人”(他人与自我)的发现与开掘。它的魅力就在这里。因此,他人的示范性分析(如本书点评者——他们大都是大学里的文学硕士与博士,算是你们的大哥哥、大姐姐——所作的导读),无论怎样精彩,都只能启发,而不能代替你自己的阅读。名作(经典)的真正魅力要你去发现,通过你的感受、体验、想象而内化为你的精神。一切决定于你自己。

《文学的品味》:英国著名作家本涅特的文学品位养成指南

文/云海

《文学的品味》是一本文学品位养成指南。作者阿诺德·本涅特(Arnold Bennett,1867— 1931)是20 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以描写英国工业小城镇的市民生活而闻名。本涅特一生著作颇丰,共创作了30余部小说、13个剧本。该书可以说是 本涅特的文学欣赏与创作经验谈。

阅读和创作有着无法切割的内在联系,要提升文学鉴赏水平,就需要从阅读和创作两条路径来培养文学品味。因此,该书由本涅特的两部作品组成。第一部是Literary Taste:How to Form it,书中译为《读书这件好事》(其实译为“如何养成文学品味”更为直接),谈的是如何进行文学鉴赏。第二部是《写作这门手艺》(The Author's Craft),介绍了作者的文学创作经验。

在“如何养成文学品味”一卷中,作者以设问的方式,解释了文学理论、作者心理和读者心理,并提供了培养文学品味的建议。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阅读?经典如何成为经典?如何阅读经典?怎样系统地阅读?等等。

作者指出,文学研究是为了活着,为了强化自己感受快乐的能力,为了更富有同情心,为了理解他人。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那些视野最为宽广,感情最为强烈的人。因此,文学是一个巨大的水库,里面充满了真实的想法和崇高的情感,而人生正是由想法和感情构成。阅读文学,塑造自己文学品味的作用,就在于激发人们的强烈感情,提高人们的道德智慧,理解并鉴赏文学就等于理解并鉴赏这个世界。

在如何选择书籍这个问题上,作者首先肯定了文学经典的作用。经典是作家内心的流露,是他们生命的表达,它们经受住了几代人的不断检验,而成其为经典。我们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文学品味其实也是在接受着文学的检验,如果你不认同经典,那不是书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但作者 同时 也指出,经典作品和现代作品的阅读都不可偏废,我们尤其要警惕“现代作品无法与经典相提并论”这一类观点 。作者认为,如果要养成广泛的文学品味,就必须阅读现代作品。

作者指出,对于培养文学品味来说,最主要的核心要素就是强烈的兴趣 。拥有了强烈的阅读兴趣,就会驱使我们获取阅读经验,进而学会获得乐趣的方法。

在如何进行系统阅读一章中,作者将所有的文学作品划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增长见闻和情感共鸣。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里都可以发现这两种品质,只是通常有其中一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在选择阅读书籍的时候,要尽量平衡智力和情感这两种类型,并且要花费与读书一样多的时间来进行主动而明确的思考。因为若想吸取作者的思想精华,就必须付出沉思的努力,如果没有努力从智力和情感两个角度弄明白作者与我们交流的观点,并且在精神上共鸣,那么即使我们读再多的书,也只是快乐的消遣。

在自省一章中,作者还指出,书籍之间必须能够相互帮助,它们必须能够彼此弥补缺陷。否则,散漫地阅读了一些书籍以后,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最终脑子里一团浆糊,这不是一种好的读书选择。作者建议,在精神世界里,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协调。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一堆事实和观点,这些只是细枝末节(是什么),读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了解事物的本质(为什么)。

在“写作这门手艺”一卷中,作者介绍了文学创作的理念,并就如何进行小说和戏剧创作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

作者指出,主动观察生活是维持文学创作的活力源泉。要培养杰出的观察能力,一是要有好奇心,二是要认识到所有物理现象都相互联系。需要注意的是,看见不等同于观察。比如,迎面走过来一个女人,我们很多人都会看见她有一张漂亮的脸蛋,或者拥有美妙的身材。但是,善于观察的人还会从举止、姿态等,比如通过系鞋带等不经意间表现出来的举止,来窥探这个人的心灵。

在谈到小说创作经验时,作者指出,有两种品质是小说家理所当然应该具备的,第一种是美感,第二种是满怀的强烈愿景。前者是让作家富有创造力,后者让作家有表达的冲动。还有一种重要的品质,一个出类拔萃的作家还需要有敏锐的头脑,即富有同情心且反应敏捷,拥有勇敢、诚实、幽默、温柔、公正、仁慈的特质,非如此,他就无法设想出完美的世界,同时又兼顾现实世界。

此外,构思(结构)是小说创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技巧。尽管小说里构思的规则很少,但仍然很重要,作者提供了几条规则,一是兴趣必须集中(如必须有一至三个主角,其他人必须都是配角,而且主角都必须以让人更加同情的方式出现),二是必须维持趣味(设置悬念),三是情节保持在同样的规则下(遵循生活的习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云海书评”,欢迎订阅)

文学艺术作品证史的三条基本路径

三条基本路径是证据指向材料或事实,把证据视作内心反思的产物,证据的“话语产物说”与历史虚构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