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诗歌创作风格

来源:趣味经验馆 5.88K

韩愈的诗歌创作风格

韩愈的诗歌创作风格是以文为诗,为避免诗歌因散文化而流于平易油滑一途,韩愈在艺术上蓄意追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界,甚至走到以丑为美的地步,即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一说怀州修武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是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以什么著称?

韩愈之所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原因主要在于他文赋的创作上,大力推行了“古文运动”。当然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极大的特点与风格,在中唐开创了“韩孟诗派”,其所具有的风格可以概括为:第一是强调“不平则鸣”;第二是重视突破与创新。一、强调“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的主要意思就在于要有强烈的情感释放,韩愈所写的诗歌不注重于义理的阐发,而是推崇于它的抒情作用。在这样的思想的引领下,韩愈的诗歌产生强烈的个人情感特色。

在描写社会情景时,会突出对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同情与哀痛;在表达个人境遇之时,无论是仕途的不顺、壮志的未酬抑或是生死的分离,其中的情感都极为浓郁和深刻;在描写风景之时,也可以看到诗人从中流露出的欣喜、惊叹、喜悦、感怀等等独特的情绪。

二、重视突破与创新

韩愈的诗歌创作不因循守旧,不简单模仿杜甫或是李白的诗歌创作,而是尝试去开辟自己新的写作方式。在这样的诗歌创作过程中,韩愈找到了一种奇险怪峻的诗风,他的诗歌中充满了许多奇异诡谲的想象,对于细节以及意象的取用,往往寻找前人所没有运用过的来力求新奇,比如“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以及“喷云泄物藏半腹”,可以说是极具震撼力和怪诞感。

此外,韩愈还开拓了以文入诗的新境界,这也是他作为唐宋八大家在诗歌中的独特表现。在有了文法的恰当运用之后,诗歌的议论性得到了更充分的增强,从而让诗歌的抒情性与议论性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能够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韵味,强化了诗歌各个方面的表现效果。

唐朝诗人韩愈的诗的特点

韩愈,唐代杰出文学家、诗人。那么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其作品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因而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朝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极重气势,富有独创能力,以文为诗也成为了韩诗又一亮点,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能力,扩大了诗的情感领域,纠正了大历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韩愈的众多诗作中,以长篇古诗为主,其表达的主要内容大都为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这类文章行文平实顺畅,以写实为主。还有一部分的诗作文风大为不同,以清新、富于神韵的特点为主,近似盛唐时期的诗风,如《晚雨》、《盆池五首》,最为著名的就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虽然韩愈在揭露现实矛盾与追求神韵的诗作风格上极有建树,但真正能代表其诗文成就的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的诗作,这可能与韩愈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关,韩愈天生就有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物、景物、情感的追求,并且他一再提倡的“养气”之说,更使他在提高自我的修养的同时增添了一股敢作敢为、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便是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晚春韩愈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描写晚春之景无半点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伤感之情,却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生机画面。

  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 幽默 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韩愈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文人晚春迟暮之感,募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向世人展现了满目春光,令人耳目一新。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有情有趣,草树知春将不久而归,百花争艳,各呈芳菲,运用拟人手法,揉花与人于一体,将人的惜春之情附加于草木之上。“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韩愈师说全文鉴赏

  唐贞元十八年,韩愈出任四门博士,为他的学生李蟠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师说》。这是韩愈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议 论文 ,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当时的韩愈官从七品,官阶不高,但其在文坛上的名气早已建立,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当时的社会,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在其创作背景下,著写《师说》,其内容旨在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的原则。同时抨击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良师而学的社会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些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在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 辩论 ,申明了为师的性质和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并且批判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韩愈借教导李蟠为由,却意不在此,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有着明显的针砭时弊的作用。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1. 韩愈诗歌书法作品

2. 韩愈的故事有哪些

3. 韩愈的经典诗词《葡萄》

4. 杜牧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

5. 人苏轼是什么家之一

韩愈的诗的风格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 首

韩愈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韩愈在艺术上有独创之处。他的风格多样,但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正如《调张籍》中所说:“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具体地说表现以下点:

一、题材选择上的不平凡。韩愈的诗,善于捕捉和表现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喜欢描写自然界的奇景奇物、人世间的奇事奇态,如《调张籍》、《月蚀诗效玉川子作》、《陆浑山火》、《记梦》等。即使在一般常见的题材中,韩愈喜欢别出心裁,出人意料地挖掘一些别人笔下所未有的东西。他还喜欢掇拾琐屑情事而大肆铺陈,如《雉带箭》全从动态中把握雉、箭和将军的形象,大笔淋漓,一气呵成。这种题材选择上的特点,固然是独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追求过甚,不免陷于极端。清人刘熙载云:“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艺概》),就是指这些方面。《南山》连用五十多个新颖的比喻,把南山写得光怪陆离,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二、这种风格表现为构思和想象的奇特新颖。善于捕捉和表现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如《孟东野失子》一诗,本为劝慰孟郊丧子而作,却以寓言形式入诗,说明“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的道理。《陆浑山火》的构思更为奇特。本是一场山林大火,韩愈却描绘成火神宴客,场面极为壮观。韩诗的想象更是丰富,立喻取譬,务为奇特。他的《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和《听颖师弹琴》,一写击马毯,一叙弹琴,俱描摹真,形象生动。在《听颖师弹琴》中,作者首先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以描绘音乐的形象:“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接着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自己听琴时的感受,使听觉、触觉和视觉相贯通,予难于捕捉的声音变化为可视可感的形象,渲染出琴声的感染力量。韩诗在这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极尽想象之能事。在《南山》一诗中,作者连用了五十一个“或”字来描摹山势形状,取譬设喻的范围极其广阔。举凡天上地下,人兽鬼神,乃至琴棋书画,碗盆锄耨,都成了比喻的对象。这一切也正是韩诗“力大思雄”的一个特征。与此相联系的是韩诗奇特的夸张。在《苦寒》诗中,作者描摹寒风之烈,是“凶飚搅宇宙,铓刀甚割砭”。《嘲酣睡》诗形容澹师鼾声之大,是“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这种夸诞的描写简直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三、这种风格还表现为遣词造句的奇特和“以文为诗”。韩愈为文主张“务去陈言”,作诗讲求推敲文本。他不仅爱用古词奥语,也喜欢用俗口语,力求出新。他曾自言:“壮非少者哦七字,六字常污一字难”(《记梦》)。这种推敲的例子在其诗中俯拾即是。如“露泣秋树高,虫吊寒夜永”(《秋怀》);“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如飞”(《郴口又赠二首》)。韩诗又极喜欢设色敷彩,形成浓艳的色调。如《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云:“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大实骈,金乌下啄赦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亦气冲融无间断。”韩愈这种奇崛险怪的诗风,也影响了其他一些诗人的作品,蔚为一时风气。

与韩诗这种风格相联系的另一大特色,便是韩愈“以文为诗”,形成诗歌的散文化。这首先表现为韩愈的不少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和散文大致相同。在这些诗中,韩愈不仅大发议论,而且在形式上也脱离了诗歌的轨道。如《南山》一诗,用汉赋的铺张排比手法,极力描写终南山的四时景色变化和各种形状的山势,就是这种表现之一。而这在《嗟哉董生行》中,表现得就更为淋漓尽致,几乎和作者的散文名作《送董召南序》出自一辙,“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这种句法一扫浮艳之习,但往往破坏了诗的韵律,正如沈括所说:“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山石》这首诗在文本上较为平易,不代表其险怪的文本风格。诗中所写是游山寺,是一篇纪游之作。一般说来,游览诗大都是截取一些景物片断,即景抒怀,这首诗却写了游览的全过程。从黄昏到寺,到坐阶观景,到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都按时间的先后、游程的次第写入诗中,路数颇像一篇游记文。但它以诗的形式表现,也保有诗的艺术特色,是揉合诗、文而为一,自成一格。这首诗虽然在结构和笔墨蹊径上采取文的路数,但艺术表现上,不只是诗魄形式,也是诗的艺术手法。诗人对游山寺的整个行程,做了匠心的剪裁,对已选择入诗的关节,用笔的详略也有不同。对展开描写的部分,也都能捕捉事物突出的特点,使之最大程度的形象化和力传事物情景之神。因此我们接触到的是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的转移,虽写过程而不觉其平淡与拖沓,是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的。

以散文句法入诗,便于诗人驰骋笔力,提高诗歌的表现能力。但片面强调,就会模糊诗文的界限,损害诗歌特有的审美特征。韩愈在这方面有过失败,也有不少成功之作。

四、韩诗的散文化还表现为章法、句法的不平常。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求生、因难见巧。如“虎熊麋猪逮猿猨,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陆浑山火》)“母从子走者为谁”(《汴州乱》),他故意打破这种节奏,变成上五下二的节奏。)“乃一龙一猪”(《符读书城南》)。(五言诗是上二下三的节奏,他改为上一下四的节奏。)又如七言诗,常作上四下三,而韩诗却有作上三下四的,(“子去矣——时若发机”,“虽欲悔——舌不可扪”等。韩愈务去陈言,力求创新是好的,但有的诗刻意求工,斧凿痕迹很重,甚至佶屈聱牙,妨害了诗的音乐性和形象性,不能不说是落入了另一种形式主义。

无可否认,做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的。散文自是没得说,诗稍差些,勉强还能过得去。古文运动是他发起的,至少影响了唐宋几代。只是此人说话有点儿不着调,亦真亦幻。说他真,是因为这首诗,也是因为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是因为说实话被贬的,不失忠正。但是韩愈又好像有些爱拍马屁的毛病,如裴度,他就给拍过。不过此公一生混迹官场,难免会有些应酬话,这也就难怪他了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

韩愈

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此外,两家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①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②关于学习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同前),不仅重视经史,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英,丰富自己的写作(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③自创新意新词,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④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也。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⑤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敢出以轻心、怠心、昏气、矜气(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⑥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的状况表示愤慨,指出当代好作家不少,

柳宗元

“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韩、柳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一番斗争的。韩愈曾说:“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则人必大怪之也。”(《与冯宿论文书》)然而,面对时人的非难和嘲笑,韩愈毫不动摇。他“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断壮大了古文运动的队伍。韩愈的学生有李翱、皇甫湜、李汉等人,他们又转相传授,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柳诸人注意汲取口语中的新鲜词汇,提炼为一种接近口语的新的书面语言,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扩大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功能,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传统。唐末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写的一些讽刺现实的小品文,也都用古文体,可说是承袭了古文运动的余风。

韩愈的诗歌是如何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的?

韩愈的诗具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那种雄奇境界,也存在于不少写景诗如《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抒情诗如《孟东野失子》等作品中。

韩愈的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韩愈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性格木讷刚直,昂然不肯少屈,这一方面使他在步入官场后的一次次旋涡中屡受打击,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审美情趣不可能淡泊平和,而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

韩愈的诗风格奇异,为什么求奇求怪?

因为韩愈本人性格就怪异,所以他做的诗也是具有非常奇怪的风格,这样才能更有特点,更吸引人。

唐代诗人韩愈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名作,其中有大部分都是怪异风格的诗,诗句都是奇奇怪怪的,充满了许多生僻的字眼,让人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些让人无法顺利通读全诗,韩愈要写这种风格的怪诗,分析得出有其中以下几种原因。

其实这种怪异的创作风格是韩愈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而才写的。中国的唐朝是诗歌的顶峰时代,虽然后来的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有很多著名的文学诗人,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无法超越唐诗的风采,唐诗就是中国诗歌的最高峰,后朝的诗人无论怎么努力求变也很难翻越过去。就在韩愈苦于创新求变之时,杜甫的“奇峻处”被他发现了其中的优点,这些优点便被韩愈加于借鉴,于是他独辟蹊径,专门在求奇求怪这方面入手进行创作。

所以韩愈就选择了求奇求怪这种创作的风格,进行了独特奇异的境界追求,描绘了许多世间的怪意奇象,凸显诗韵的雄大气势,韩愈选择写这种怪诗,实在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在当时有不小的影响力。

韩愈的诗歌,用词独树一帜,一直在刻画那些让人难以揣摩的奇幻景致,现代人读起来虽有些困难,但细细品味之后,的确能够体会出诗句中那种奇特的美。

韩愈诗风的特点是什么啊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大历、贞元以来,诗人局限于抒写个人狭小的伤感与惆怅,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多染上了这种情感色彩;他们观察细致、体验入微,但想象力不足,气势单薄。而韩愈的诗则以宏大的气魄、丰富的想象,改变了诗坛上的这种纤巧卑弱现象。他的诗大都气势磅礴,如《南山诗》扫描终南山的全貌,春夏秋冬、外势内景,连用五十一个“或”字,把终南山写得奇伟雄壮,气象万千。《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中有四句写瀑布: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把一处瀑布想象得如横空出世,颇有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意味,而力度则有以过之。又如《忽忽》写对于人生幻变的感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竟然也把这种平常流于哀愁的情绪写得雄壮悲怆。《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描绘一场山火: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驰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写得奇奇怪怪,气势人。韩愈在写诗时,有意采用了汉赋的铺陈手法,博喻的排比句式和游仙诗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在诗中烘托出一种浓烈的气氛和强大的力度。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如《永贞行》中“狐鸣枭噪”、“晹睒跳踉”、“火齐磊落”、“盅虫群飞”、“雄虺毒螫”《送无本师归范阳》中“众鬼囚大幽”、“鲸鹏相摩窣”、“奸穷怪变得”这一类描写,以及“夬夬”、“訚訚”、“兀兀”、“喁喁”等叠字,都有些匪夷所思,光怪陆离;过去人们认为可怖的(如“鬼”、“妖”、“阴风”、“毒螫”)、丑陋的(如腹疼肚泄、打呼噜、牙齿脱落)、惨淡的(如荒蛮、死亡、黑暗)事物和景象,在韩愈手里都成了诗的素材,甚至主要以这一类素材构造诗的意境,这无疑引起了诗歌的变革。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三,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他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像《忽忽》采用十一、六、十一、七、三、七、七的句式,开头就是一句“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完全是散文的句法,却又给人以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似的震撼。又如《南山诗》连用五十多个“或”和“若”,如“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在五言古诗中开创了赋体式的长篇排比句法,构成满目琳琅、多姿多彩的风景图。再如《寄卢仝》、《谁氏子》等,则大量在诗句中羼用散文的虚词,如“破屋数间而已矣”、“忽此来告良有以”、“放纵是谁之过欤”、“不从而诛未晚耳”等等,使诗的平稳和谐节奏与意脉发生了曲折变化,令人感到惊讶、陌生,也令人感到新奇而注目。

对韩诗历来也有不同评价,贬斥者说它“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冷斋夜话》引沈括语),赞扬者说它“曲尽其妙”(欧阳修《六一诗话》),都有各自的道理。公正地说,韩愈无疑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他以宏大的气势、丰富的想象、新颖的语言所写的诗歌,表现了一种过去从未曾有过的风格,虽然他着意求变,翻新出奇,但绝不是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而是既有新的意象、新的形式,又有独特的个性与深入的体验熔铸在其中,所以他的诗常常很有韵味,也很传神,像《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写寺院壁画: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

虽然写来奇奇怪怪,但也确实传达了壁画惊天地动鬼神的气势,呈露了诗人在壁画前心灵所受到的强烈震撼。又如著名的《山石》一诗,采用一般山水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从行至山寺、山寺所见、夜看壁画、铺床吃饭、夜卧所闻、夜卧所见、清晨离寺一直写到下山所见,娓娓道来,让人如历其境。在这一夜到晨的所见所闻中,又选用了色彩浓淡明暗变化的若干图景,错落交叠,如“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写出暮色苍茫中的“暗”;下两句写芭蕉与栀子花,又是暗色中的一“亮”;下写以火把观壁画,是明中有暗;而夜卧无声时“清月出岭光入扉”,又是暗中来明;“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霖”,则是天色蒙蒙亮时的山岚弥漫;

而下接“山红涧碧纷烂漫”,则又豁然一明。这样,就在读者脑际留下了视感极强的连续图景。全诗流畅中见奇崛,有精心的雕琢但又显得很自然。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韩愈诗歌也给后世开启了弊端。一是他逞奇矜博,喜用生僻字和冷涩词,虽有其出奇制胜的效果,但过分使用则会破坏诗歌阅读的连贯性,造成整体意境的割裂支离。像《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的“呀豁疚掊掘”《征蜀联句》的“爇堞熇歊熺,抉门呀拗阎”之类,不仅“徒聱牙馎舌,而实无意义”(赵翼《瓯北诗话》),而且也影响了后世诗人把诗当炫耀奥博的工具而忽视表达情感的功能,形成以学问为诗的陋习。二是由于他太过分地刻意求新,用一些丑恶怪诞的意象,这毕竟与人们长期养成的审美习惯相去太远,有时会引起人的厌恶感。像写拉肚子、写牙齿豁落等,又如写寒冷以“气寒鼻莫齅,血冻指不拈”(《苦寒》),写月亮以“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枝女闭户”(《昼月》),想象是很奇特,但并不美,这对宋代一些诗人(如梅尧臣)也曾带来不好的影响。三是由于他有意变化句式,好发议论,以文为诗,有时便忽略了诗歌本身的韵味、格律。死守格律固然是作茧自缚,但完全不顾语言的节奏却会使诗失去音乐性的美;诗里不是不能融入哲理议论,但哲理太多,缺乏形象,则会使诗没有诗味。宋代有的诗人“以文为诗”,写得干瘪枯燥,这不能说没有韩愈的影响。

当然,韩愈的诗中也有自然流畅、平易明白的,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特色,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就是气势宏大,尚险好奇,瑰丽奇崛,在这一方面,他使唐诗乃至宋以后的诗歌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叶燮《原诗》所说: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为之发其端。

参考资料:http://onlinecourse.vcampus.fudan.e.cn/China_Ancientry_Literature/wenben/stwd3_3.htm

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的诗分别是什么风格?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风格

李白的风格是雄奇飘逸、真率自然

杜甫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悲壮现实

王维的风格是宁静致远,诗禅合一

韩愈的风格是浩然之气,气势磅礴

区别

李白的诗超凡脱俗更多的是仗剑去国的豪情,以及报国雄心的释放。

王维崇尚佛教,专研禅理又精通音律,更多给人以艺术上的关怀。

杜甫的诗反应人间疾苦,犹如圣人般怜悯人民,正如他在诗中所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那种悲天悯人的关怀也只有杜诗才最能体现。

韩愈,韩昌黎作为一代文宗,其诗歌也一样继承了其文气,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词全集、诗集(979首全)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韩愈的诗也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以什么著称?

韩愈之所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原因主要在于他文赋的创作上,大力推行了“古文运动”。当然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极大的特点与风格,在中唐开创了“韩孟诗派”,其所具有的风格可以概括为:第一是强调“不平则鸣”;第二是重视突破与创新。一、强调“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的主要意思就在于要有强烈的情感释放,韩愈所写的诗歌不注重于义理的阐发,而是推崇于它的抒情作用。在这样的思想的引领下,韩愈的诗歌产生强烈的个人情感特色。

在描写社会情景时,会突出对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同情与哀痛;在表达个人境遇之时,无论是仕途的不顺、壮志的未酬抑或是生死的分离,其中的情感都极为浓郁和深刻;在描写风景之时,也可以看到诗人从中流露出的欣喜、惊叹、喜悦、感怀等等独特的情绪。

二、重视突破与创新

韩愈的诗歌创作不因循守旧,不简单模仿杜甫或是李白的诗歌创作,而是尝试去开辟自己新的写作方式。在这样的诗歌创作过程中,韩愈找到了一种奇险怪峻的诗风,他的诗歌中充满了许多奇异诡谲的想象,对于细节以及意象的取用,往往寻找前人所没有运用过的来力求新奇,比如“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以及“喷云泄物藏半腹”,可以说是极具震撼力和怪诞感。

此外,韩愈还开拓了以文入诗的新境界,这也是他作为唐宋八大家在诗歌中的独特表现。在有了文法的恰当运用之后,诗歌的议论性得到了更充分的增强,从而让诗歌的抒情性与议论性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能够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韵味,强化了诗歌各个方面的表现效果。

唐朝诗人韩愈的诗的特点

韩愈,唐代杰出文学家、诗人。那么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其作品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因而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朝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极重气势,富有独创能力,以文为诗也成为了韩诗又一亮点,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能力,扩大了诗的情感领域,纠正了大历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韩愈的众多诗作中,以长篇古诗为主,其表达的主要内容大都为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这类文章行文平实顺畅,以写实为主。还有一部分的诗作文风大为不同,以清新、富于神韵的特点为主,近似盛唐时期的诗风,如《晚雨》、《盆池五首》,最为著名的就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虽然韩愈在揭露现实矛盾与追求神韵的诗作风格上极有建树,但真正能代表其诗文成就的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的诗作,这可能与韩愈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关,韩愈天生就有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物、景物、情感的追求,并且他一再提倡的“养气”之说,更使他在提高自我的修养的同时增添了一股敢作敢为、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便是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晚春韩愈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描写晚春之景无半点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伤感之情,却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生机画面。

  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 幽默 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韩愈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文人晚春迟暮之感,募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向世人展现了满目春光,令人耳目一新。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有情有趣,草树知春将不久而归,百花争艳,各呈芳菲,运用拟人手法,揉花与人于一体,将人的惜春之情附加于草木之上。“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韩愈师说全文鉴赏

  唐贞元十八年,韩愈出任四门博士,为他的学生李蟠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师说》。这是韩愈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议 论文 ,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当时的韩愈官从七品,官阶不高,但其在文坛上的名气早已建立,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当时的社会,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在其创作背景下,著写《师说》,其内容旨在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的原则。同时抨击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良师而学的社会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些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在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 辩论 ,申明了为师的性质和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并且批判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韩愈借教导李蟠为由,却意不在此,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有着明显的针砭时弊的作用。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1. 韩愈诗歌书法作品

2. 韩愈的故事有哪些

3. 韩愈的经典诗词《葡萄》

4. 杜牧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

5. 人苏轼是什么家之一

韩愈的诗的风格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 首

韩愈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韩愈在艺术上有独创之处。他的风格多样,但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正如《调张籍》中所说:“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具体地说表现以下点:

一、题材选择上的不平凡。韩愈的诗,善于捕捉和表现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喜欢描写自然界的奇景奇物、人世间的奇事奇态,如《调张籍》、《月蚀诗效玉川子作》、《陆浑山火》、《记梦》等。即使在一般常见的题材中,韩愈喜欢别出心裁,出人意料地挖掘一些别人笔下所未有的东西。他还喜欢掇拾琐屑情事而大肆铺陈,如《雉带箭》全从动态中把握雉、箭和将军的形象,大笔淋漓,一气呵成。这种题材选择上的特点,固然是独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追求过甚,不免陷于极端。清人刘熙载云:“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艺概》),就是指这些方面。《南山》连用五十多个新颖的比喻,把南山写得光怪陆离,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二、这种风格表现为构思和想象的奇特新颖。善于捕捉和表现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如《孟东野失子》一诗,本为劝慰孟郊丧子而作,却以寓言形式入诗,说明“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的道理。《陆浑山火》的构思更为奇特。本是一场山林大火,韩愈却描绘成火神宴客,场面极为壮观。韩诗的想象更是丰富,立喻取譬,务为奇特。他的《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和《听颖师弹琴》,一写击马毯,一叙弹琴,俱描摹真,形象生动。在《听颖师弹琴》中,作者首先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以描绘音乐的形象:“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接着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自己听琴时的感受,使听觉、触觉和视觉相贯通,予难于捕捉的声音变化为可视可感的形象,渲染出琴声的感染力量。韩诗在这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极尽想象之能事。在《南山》一诗中,作者连用了五十一个“或”字来描摹山势形状,取譬设喻的范围极其广阔。举凡天上地下,人兽鬼神,乃至琴棋书画,碗盆锄耨,都成了比喻的对象。这一切也正是韩诗“力大思雄”的一个特征。与此相联系的是韩诗奇特的夸张。在《苦寒》诗中,作者描摹寒风之烈,是“凶飚搅宇宙,铓刀甚割砭”。《嘲酣睡》诗形容澹师鼾声之大,是“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这种夸诞的描写简直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三、这种风格还表现为遣词造句的奇特和“以文为诗”。韩愈为文主张“务去陈言”,作诗讲求推敲文本。他不仅爱用古词奥语,也喜欢用俗口语,力求出新。他曾自言:“壮非少者哦七字,六字常污一字难”(《记梦》)。这种推敲的例子在其诗中俯拾即是。如“露泣秋树高,虫吊寒夜永”(《秋怀》);“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如飞”(《郴口又赠二首》)。韩诗又极喜欢设色敷彩,形成浓艳的色调。如《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云:“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大实骈,金乌下啄赦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亦气冲融无间断。”韩愈这种奇崛险怪的诗风,也影响了其他一些诗人的作品,蔚为一时风气。

与韩诗这种风格相联系的另一大特色,便是韩愈“以文为诗”,形成诗歌的散文化。这首先表现为韩愈的不少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和散文大致相同。在这些诗中,韩愈不仅大发议论,而且在形式上也脱离了诗歌的轨道。如《南山》一诗,用汉赋的铺张排比手法,极力描写终南山的四时景色变化和各种形状的山势,就是这种表现之一。而这在《嗟哉董生行》中,表现得就更为淋漓尽致,几乎和作者的散文名作《送董召南序》出自一辙,“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这种句法一扫浮艳之习,但往往破坏了诗的韵律,正如沈括所说:“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山石》这首诗在文本上较为平易,不代表其险怪的文本风格。诗中所写是游山寺,是一篇纪游之作。一般说来,游览诗大都是截取一些景物片断,即景抒怀,这首诗却写了游览的全过程。从黄昏到寺,到坐阶观景,到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都按时间的先后、游程的次第写入诗中,路数颇像一篇游记文。但它以诗的形式表现,也保有诗的艺术特色,是揉合诗、文而为一,自成一格。这首诗虽然在结构和笔墨蹊径上采取文的路数,但艺术表现上,不只是诗魄形式,也是诗的艺术手法。诗人对游山寺的整个行程,做了匠心的剪裁,对已选择入诗的关节,用笔的详略也有不同。对展开描写的部分,也都能捕捉事物突出的特点,使之最大程度的形象化和力传事物情景之神。因此我们接触到的是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的转移,虽写过程而不觉其平淡与拖沓,是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的。

以散文句法入诗,便于诗人驰骋笔力,提高诗歌的表现能力。但片面强调,就会模糊诗文的界限,损害诗歌特有的审美特征。韩愈在这方面有过失败,也有不少成功之作。

四、韩诗的散文化还表现为章法、句法的不平常。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求生、因难见巧。如“虎熊麋猪逮猿猨,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陆浑山火》)“母从子走者为谁”(《汴州乱》),他故意打破这种节奏,变成上五下二的节奏。)“乃一龙一猪”(《符读书城南》)。(五言诗是上二下三的节奏,他改为上一下四的节奏。)又如七言诗,常作上四下三,而韩诗却有作上三下四的,(“子去矣——时若发机”,“虽欲悔——舌不可扪”等。韩愈务去陈言,力求创新是好的,但有的诗刻意求工,斧凿痕迹很重,甚至佶屈聱牙,妨害了诗的音乐性和形象性,不能不说是落入了另一种形式主义。

无可否认,做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的。散文自是没得说,诗稍差些,勉强还能过得去。古文运动是他发起的,至少影响了唐宋几代。只是此人说话有点儿不着调,亦真亦幻。说他真,是因为这首诗,也是因为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是因为说实话被贬的,不失忠正。但是韩愈又好像有些爱拍马屁的毛病,如裴度,他就给拍过。不过此公一生混迹官场,难免会有些应酬话,这也就难怪他了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

韩愈

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此外,两家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①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②关于学习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同前),不仅重视经史,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英,丰富自己的写作(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③自创新意新词,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④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也。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⑤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敢出以轻心、怠心、昏气、矜气(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⑥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的状况表示愤慨,指出当代好作家不少,

柳宗元

“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韩、柳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一番斗争的。韩愈曾说:“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则人必大怪之也。”(《与冯宿论文书》)然而,面对时人的非难和嘲笑,韩愈毫不动摇。他“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断壮大了古文运动的队伍。韩愈的学生有李翱、皇甫湜、李汉等人,他们又转相传授,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柳诸人注意汲取口语中的新鲜词汇,提炼为一种接近口语的新的书面语言,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扩大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功能,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传统。唐末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写的一些讽刺现实的小品文,也都用古文体,可说是承袭了古文运动的余风。

韩愈的诗歌是如何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的?

韩愈的诗具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那种雄奇境界,也存在于不少写景诗如《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抒情诗如《孟东野失子》等作品中。

韩愈的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韩愈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性格木讷刚直,昂然不肯少屈,这一方面使他在步入官场后的一次次旋涡中屡受打击,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审美情趣不可能淡泊平和,而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

韩愈的诗风格奇异,为什么求奇求怪?

因为韩愈本人性格就怪异,所以他做的诗也是具有非常奇怪的风格,这样才能更有特点,更吸引人。

唐代诗人韩愈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名作,其中有大部分都是怪异风格的诗,诗句都是奇奇怪怪的,充满了许多生僻的字眼,让人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些让人无法顺利通读全诗,韩愈要写这种风格的怪诗,分析得出有其中以下几种原因。

其实这种怪异的创作风格是韩愈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而才写的。中国的唐朝是诗歌的顶峰时代,虽然后来的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有很多著名的文学诗人,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无法超越唐诗的风采,唐诗就是中国诗歌的最高峰,后朝的诗人无论怎么努力求变也很难翻越过去。就在韩愈苦于创新求变之时,杜甫的“奇峻处”被他发现了其中的优点,这些优点便被韩愈加于借鉴,于是他独辟蹊径,专门在求奇求怪这方面入手进行创作。

所以韩愈就选择了求奇求怪这种创作的风格,进行了独特奇异的境界追求,描绘了许多世间的怪意奇象,凸显诗韵的雄大气势,韩愈选择写这种怪诗,实在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在当时有不小的影响力。

韩愈的诗歌,用词独树一帜,一直在刻画那些让人难以揣摩的奇幻景致,现代人读起来虽有些困难,但细细品味之后,的确能够体会出诗句中那种奇特的美。

韩愈诗风的特点是什么啊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大历、贞元以来,诗人局限于抒写个人狭小的伤感与惆怅,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多染上了这种情感色彩;他们观察细致、体验入微,但想象力不足,气势单薄。而韩愈的诗则以宏大的气魄、丰富的想象,改变了诗坛上的这种纤巧卑弱现象。他的诗大都气势磅礴,如《南山诗》扫描终南山的全貌,春夏秋冬、外势内景,连用五十一个“或”字,把终南山写得奇伟雄壮,气象万千。《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中有四句写瀑布: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把一处瀑布想象得如横空出世,颇有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意味,而力度则有以过之。又如《忽忽》写对于人生幻变的感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竟然也把这种平常流于哀愁的情绪写得雄壮悲怆。《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描绘一场山火: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驰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写得奇奇怪怪,气势人。韩愈在写诗时,有意采用了汉赋的铺陈手法,博喻的排比句式和游仙诗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在诗中烘托出一种浓烈的气氛和强大的力度。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如《永贞行》中“狐鸣枭噪”、“晹睒跳踉”、“火齐磊落”、“盅虫群飞”、“雄虺毒螫”《送无本师归范阳》中“众鬼囚大幽”、“鲸鹏相摩窣”、“奸穷怪变得”这一类描写,以及“夬夬”、“訚訚”、“兀兀”、“喁喁”等叠字,都有些匪夷所思,光怪陆离;过去人们认为可怖的(如“鬼”、“妖”、“阴风”、“毒螫”)、丑陋的(如腹疼肚泄、打呼噜、牙齿脱落)、惨淡的(如荒蛮、死亡、黑暗)事物和景象,在韩愈手里都成了诗的素材,甚至主要以这一类素材构造诗的意境,这无疑引起了诗歌的变革。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三,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他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像《忽忽》采用十一、六、十一、七、三、七、七的句式,开头就是一句“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完全是散文的句法,却又给人以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似的震撼。又如《南山诗》连用五十多个“或”和“若”,如“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在五言古诗中开创了赋体式的长篇排比句法,构成满目琳琅、多姿多彩的风景图。再如《寄卢仝》、《谁氏子》等,则大量在诗句中羼用散文的虚词,如“破屋数间而已矣”、“忽此来告良有以”、“放纵是谁之过欤”、“不从而诛未晚耳”等等,使诗的平稳和谐节奏与意脉发生了曲折变化,令人感到惊讶、陌生,也令人感到新奇而注目。

对韩诗历来也有不同评价,贬斥者说它“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冷斋夜话》引沈括语),赞扬者说它“曲尽其妙”(欧阳修《六一诗话》),都有各自的道理。公正地说,韩愈无疑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他以宏大的气势、丰富的想象、新颖的语言所写的诗歌,表现了一种过去从未曾有过的风格,虽然他着意求变,翻新出奇,但绝不是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而是既有新的意象、新的形式,又有独特的个性与深入的体验熔铸在其中,所以他的诗常常很有韵味,也很传神,像《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写寺院壁画: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

虽然写来奇奇怪怪,但也确实传达了壁画惊天地动鬼神的气势,呈露了诗人在壁画前心灵所受到的强烈震撼。又如著名的《山石》一诗,采用一般山水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从行至山寺、山寺所见、夜看壁画、铺床吃饭、夜卧所闻、夜卧所见、清晨离寺一直写到下山所见,娓娓道来,让人如历其境。在这一夜到晨的所见所闻中,又选用了色彩浓淡明暗变化的若干图景,错落交叠,如“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写出暮色苍茫中的“暗”;下两句写芭蕉与栀子花,又是暗色中的一“亮”;下写以火把观壁画,是明中有暗;而夜卧无声时“清月出岭光入扉”,又是暗中来明;“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霖”,则是天色蒙蒙亮时的山岚弥漫;

而下接“山红涧碧纷烂漫”,则又豁然一明。这样,就在读者脑际留下了视感极强的连续图景。全诗流畅中见奇崛,有精心的雕琢但又显得很自然。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韩愈诗歌也给后世开启了弊端。一是他逞奇矜博,喜用生僻字和冷涩词,虽有其出奇制胜的效果,但过分使用则会破坏诗歌阅读的连贯性,造成整体意境的割裂支离。像《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的“呀豁疚掊掘”《征蜀联句》的“爇堞熇歊熺,抉门呀拗阎”之类,不仅“徒聱牙馎舌,而实无意义”(赵翼《瓯北诗话》),而且也影响了后世诗人把诗当炫耀奥博的工具而忽视表达情感的功能,形成以学问为诗的陋习。二是由于他太过分地刻意求新,用一些丑恶怪诞的意象,这毕竟与人们长期养成的审美习惯相去太远,有时会引起人的厌恶感。像写拉肚子、写牙齿豁落等,又如写寒冷以“气寒鼻莫齅,血冻指不拈”(《苦寒》),写月亮以“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枝女闭户”(《昼月》),想象是很奇特,但并不美,这对宋代一些诗人(如梅尧臣)也曾带来不好的影响。三是由于他有意变化句式,好发议论,以文为诗,有时便忽略了诗歌本身的韵味、格律。死守格律固然是作茧自缚,但完全不顾语言的节奏却会使诗失去音乐性的美;诗里不是不能融入哲理议论,但哲理太多,缺乏形象,则会使诗没有诗味。宋代有的诗人“以文为诗”,写得干瘪枯燥,这不能说没有韩愈的影响。

当然,韩愈的诗中也有自然流畅、平易明白的,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特色,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就是气势宏大,尚险好奇,瑰丽奇崛,在这一方面,他使唐诗乃至宋以后的诗歌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叶燮《原诗》所说: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为之发其端。

参考资料:http://onlinecourse.vcampus.fudan.e.cn/China_Ancientry_Literature/wenben/stwd3_3.htm

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的诗分别是什么风格?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风格

李白的风格是雄奇飘逸、真率自然

杜甫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悲壮现实

王维的风格是宁静致远,诗禅合一

韩愈的风格是浩然之气,气势磅礴

区别

李白的诗超凡脱俗更多的是仗剑去国的豪情,以及报国雄心的释放。

王维崇尚佛教,专研禅理又精通音律,更多给人以艺术上的关怀。

杜甫的诗反应人间疾苦,犹如圣人般怜悯人民,正如他在诗中所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那种悲天悯人的关怀也只有杜诗才最能体现。

韩愈,韩昌黎作为一代文宗,其诗歌也一样继承了其文气,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词全集、诗集(979首全)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韩愈的诗也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风格以什么著称?

韩愈之所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原因主要在于他文赋的创作上,大力推行了“古文运动”。当然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极大的特点与风格,在中唐开创了“韩孟诗派”,其所具有的风格可以概括为:第一是强调“不平则鸣”;第二是重视突破与创新。
一、强调“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的主要意思就在于要有强烈的情感释放,韩愈所写的诗歌不注重于义理的阐发,而是推崇于它的抒情作用。在这样的思想的引领下,韩愈的诗歌产生强烈的个人情感特色。

在描写社会情景时,会突出对人民水深火热生活的同情与哀痛;在表达个人境遇之时,无论是仕途的不顺、壮志的未酬抑或是生死的分离,其中的情感都极为浓郁和深刻;在描写风景之时,也可以看到诗人从中流露出的欣喜、惊叹、喜悦、感怀等等独特的情绪。

二、重视突破与创新

韩愈的诗歌创作不因循守旧,不简单模仿杜甫或是李白的诗歌创作,而是尝试去开辟自己新的写作方式。在这样的诗歌创作过程中,韩愈找到了一种奇险怪峻的诗风,他的诗歌中充满了许多奇异诡谲的想象,对于细节以及意象的取用,往往寻找前人所没有运用过的来力求新奇,比如“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以及“喷云泄物藏半腹”,可以说是极具震撼力和怪诞感。

此外,韩愈还开拓了以文入诗的新境界,这也是他作为唐宋八大家在诗歌中的独特表现。在有了文法的恰当运用之后,诗歌的议论性得到了更充分的增强,从而让诗歌的抒情性与议论性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能够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韵味,强化了诗歌各个方面的表现效果。

唐朝诗人韩愈的诗的特点

韩愈,唐代杰出文学家、诗人。那么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韩愈的诗有什么特点

  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的韩愈,其作品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因而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朝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的诗力求新奇,极重气势,富有独创能力,以文为诗也成为了韩诗又一亮点,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能力,扩大了诗的情感领域,纠正了大历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在韩愈的众多诗作中,以长篇古诗为主,其表达的主要内容大都为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龊龊》、《县斋有怀》等,这类文章行文平实顺畅,以写实为主。还有一部分的诗作文风大为不同,以清新、富于神韵的特点为主,近似盛唐时期的诗风,如《晚雨》、《盆池五首》,最为著名的就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虽然韩愈在揭露现实矛盾与追求神韵的诗作风格上极有建树,但真正能代表其诗文成就的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的诗作,这可能与韩愈本人的性格特征有关,韩愈天生就有一种雄强豪放的资质,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物、景物、情感的追求,并且他一再提倡的“养气”之说,更使他在提高自我的修养的同时增添了一股敢作敢为、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便是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晚春韩愈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描写晚春之景无半点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伤感之情,却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生机画面。

  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 幽默 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韩愈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文人晚春迟暮之感,募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向世人展现了满目春光,令人耳目一新。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有情有趣,草树知春将不久而归,百花争艳,各呈芳菲,运用拟人手法,揉花与人于一体,将人的惜春之情附加于草木之上。“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韩愈师说全文鉴赏

  唐贞元十八年,韩愈出任四门博士,为他的学生李蟠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师说》。这是韩愈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议 论文 ,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当时的韩愈官从七品,官阶不高,但其在文坛上的名气早已建立,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在当时的社会,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在其创作背景下,著写《师说》,其内容旨在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的原则。同时抨击了当时士大夫阶层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良师而学的社会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些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在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 辩论 ,申明了为师的性质和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并且批判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韩愈借教导李蟠为由,却意不在此,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有着明显的针砭时弊的作用。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1. 韩愈诗歌书法作品

2. 韩愈的故事有哪些

3. 韩愈的经典诗词《葡萄》

4. 杜牧诗歌作品风格是什么

5. 人苏轼是什么家之一

韩愈的诗的风格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 首

韩愈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韩愈在艺术上有独创之处。他的风格多样,但主要特点是深险怪僻,好追求奇特的形象。正如《调张籍》中所说:“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具体地说表现以下点:

一、题材选择上的不平凡。韩愈的诗,善于捕捉和表现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喜欢描写自然界的奇景奇物、人世间的奇事奇态,如《调张籍》、《月蚀诗效玉川子作》、《陆浑山火》、《记梦》等。即使在一般常见的题材中,韩愈喜欢别出心裁,出人意料地挖掘一些别人笔下所未有的东西。他还喜欢掇拾琐屑情事而大肆铺陈,如《雉带箭》全从动态中把握雉、箭和将军的形象,大笔淋漓,一气呵成。这种题材选择上的特点,固然是独创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追求过甚,不免陷于极端。清人刘熙载云:“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艺概》),就是指这些方面。《南山》连用五十多个新颖的比喻,把南山写得光怪陆离,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

二、这种风格表现为构思和想象的奇特新颖。善于捕捉和表现百出的形象,气势雄伟,想象丰富。如《孟东野失子》一诗,本为劝慰孟郊丧子而作,却以寓言形式入诗,说明“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的道理。《陆浑山火》的构思更为奇特。本是一场山林大火,韩愈却描绘成火神宴客,场面极为壮观。韩诗的想象更是丰富,立喻取譬,务为奇特。他的《汴泗交流赠张仆射》和《听颖师弹琴》,一写击马毯,一叙弹琴,俱描摹真,形象生动。在《听颖师弹琴》中,作者首先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以描绘音乐的形象:“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战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接着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自己听琴时的感受,使听觉、触觉和视觉相贯通,予难于捕捉的声音变化为可视可感的形象,渲染出琴声的感染力量。韩诗在这方面的一个特点,就是极尽想象之能事。在《南山》一诗中,作者连用了五十一个“或”字来描摹山势形状,取譬设喻的范围极其广阔。举凡天上地下,人兽鬼神,乃至琴棋书画,碗盆锄耨,都成了比喻的对象。这一切也正是韩诗“力大思雄”的一个特征。与此相联系的是韩诗奇特的夸张。在《苦寒》诗中,作者描摹寒风之烈,是“凶飚搅宇宙,铓刀甚割砭”。《嘲酣睡》诗形容澹师鼾声之大,是“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这种夸诞的描写简直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三、这种风格还表现为遣词造句的奇特和“以文为诗”。韩愈为文主张“务去陈言”,作诗讲求推敲文本。他不仅爱用古词奥语,也喜欢用俗口语,力求出新。他曾自言:“壮非少者哦七字,六字常污一字难”(《记梦》)。这种推敲的例子在其诗中俯拾即是。如“露泣秋树高,虫吊寒夜永”(《秋怀》);“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如飞”(《郴口又赠二首》)。韩诗又极喜欢设色敷彩,形成浓艳的色调。如《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云:“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大实骈,金乌下啄赦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亦气冲融无间断。”韩愈这种奇崛险怪的诗风,也影响了其他一些诗人的作品,蔚为一时风气。

与韩诗这种风格相联系的另一大特色,便是韩愈“以文为诗”,形成诗歌的散文化。这首先表现为韩愈的不少诗从内容到形式,都和散文大致相同。在这些诗中,韩愈不仅大发议论,而且在形式上也脱离了诗歌的轨道。如《南山》一诗,用汉赋的铺张排比手法,极力描写终南山的四时景色变化和各种形状的山势,就是这种表现之一。而这在《嗟哉董生行》中,表现得就更为淋漓尽致,几乎和作者的散文名作《送董召南序》出自一辙,“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这种句法一扫浮艳之习,但往往破坏了诗的韵律,正如沈括所说:“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山石》这首诗在文本上较为平易,不代表其险怪的文本风格。诗中所写是游山寺,是一篇纪游之作。一般说来,游览诗大都是截取一些景物片断,即景抒怀,这首诗却写了游览的全过程。从黄昏到寺,到坐阶观景,到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都按时间的先后、游程的次第写入诗中,路数颇像一篇游记文。但它以诗的形式表现,也保有诗的艺术特色,是揉合诗、文而为一,自成一格。这首诗虽然在结构和笔墨蹊径上采取文的路数,但艺术表现上,不只是诗魄形式,也是诗的艺术手法。诗人对游山寺的整个行程,做了匠心的剪裁,对已选择入诗的关节,用笔的详略也有不同。对展开描写的部分,也都能捕捉事物突出的特点,使之最大程度的形象化和力传事物情景之神。因此我们接触到的是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的转移,虽写过程而不觉其平淡与拖沓,是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的。

以散文句法入诗,便于诗人驰骋笔力,提高诗歌的表现能力。但片面强调,就会模糊诗文的界限,损害诗歌特有的审美特征。韩愈在这方面有过失败,也有不少成功之作。

四、韩诗的散文化还表现为章法、句法的不平常。用奇字、造拗句、押险韵,避熟求生、因难见巧。如“虎熊麋猪逮猿猨,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陆浑山火》)“母从子走者为谁”(《汴州乱》),他故意打破这种节奏,变成上五下二的节奏。)“乃一龙一猪”(《符读书城南》)。(五言诗是上二下三的节奏,他改为上一下四的节奏。)又如七言诗,常作上四下三,而韩诗却有作上三下四的,(“子去矣——时若发机”,“虽欲悔——舌不可扪”等。韩愈务去陈言,力求创新是好的,但有的诗刻意求工,斧凿痕迹很重,甚至佶屈聱牙,妨害了诗的音乐性和形象性,不能不说是落入了另一种形式主义。

无可否认,做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是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的。散文自是没得说,诗稍差些,勉强还能过得去。古文运动是他发起的,至少影响了唐宋几代。只是此人说话有点儿不着调,亦真亦幻。说他真,是因为这首诗,也是因为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是因为说实话被贬的,不失忠正。但是韩愈又好像有些爱拍马屁的毛病,如裴度,他就给拍过。不过此公一生混迹官场,难免会有些应酬话,这也就难怪他了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为了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

韩愈

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柳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此外,两家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①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②关于学习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同前),不仅重视经史,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英,丰富自己的写作(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③自创新意新词,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④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也。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⑤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敢出以轻心、怠心、昏气、矜气(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⑥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的状况表示愤慨,指出当代好作家不少,

柳宗元

“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显而易见,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韩、柳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一番斗争的。韩愈曾说:“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则人必大怪之也。”(《与冯宿论文书》)然而,面对时人的非难和嘲笑,韩愈毫不动摇。他“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断壮大了古文运动的队伍。韩愈的学生有李翱、皇甫湜、李汉等人,他们又转相传授,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开展。韩、柳诸人注意汲取口语中的新鲜词汇,提炼为一种接近口语的新的书面语言,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扩大了书面语言的表达功能,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传统。唐末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写的一些讽刺现实的小品文,也都用古文体,可说是承袭了古文运动的余风。

韩愈的诗歌是如何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的?

韩愈的诗具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那种雄奇境界,也存在于不少写景诗如《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抒情诗如《孟东野失子》等作品中。

韩愈的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韩愈一生用世心甚切,是非观念极强,性格木讷刚直,昂然不肯少屈,这一方面使他在步入官场后的一次次旋涡中屡受打击,另一方面也导致其审美情趣不可能淡泊平和,而呈现出一种怨愤郁躁、情激调变的怪奇特征。

韩愈的诗风格奇异,为什么求奇求怪?

因为韩愈本人性格就怪异,所以他做的诗也是具有非常奇怪的风格,这样才能更有特点,更吸引人。

唐代诗人韩愈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名作,其中有大部分都是怪异风格的诗,诗句都是奇奇怪怪的,充满了许多生僻的字眼,让人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些让人无法顺利通读全诗,韩愈要写这种风格的怪诗,分析得出有其中以下几种原因。

其实这种怪异的创作风格是韩愈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而才写的。中国的唐朝是诗歌的顶峰时代,虽然后来的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有很多著名的文学诗人,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无法超越唐诗的风采,唐诗就是中国诗歌的最高峰,后朝的诗人无论怎么努力求变也很难翻越过去。就在韩愈苦于创新求变之时,杜甫的“奇峻处”被他发现了其中的优点,这些优点便被韩愈加于借鉴,于是他独辟蹊径,专门在求奇求怪这方面入手进行创作。

所以韩愈就选择了求奇求怪这种创作的风格,进行了独特奇异的境界追求,描绘了许多世间的怪意奇象,凸显诗韵的雄大气势,韩愈选择写这种怪诗,实在是一种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在当时有不小的影响力。

韩愈的诗歌,用词独树一帜,一直在刻画那些让人难以揣摩的奇幻景致,现代人读起来虽有些困难,但细细品味之后,的确能够体会出诗句中那种奇特的美。

韩愈诗风的特点是什么啊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大历、贞元以来,诗人局限于抒写个人狭小的伤感与惆怅,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多染上了这种情感色彩;他们观察细致、体验入微,但想象力不足,气势单薄。而韩愈的诗则以宏大的气魄、丰富的想象,改变了诗坛上的这种纤巧卑弱现象。他的诗大都气势磅礴,如《南山诗》扫描终南山的全貌,春夏秋冬、外势内景,连用五十一个“或”字,把终南山写得奇伟雄壮,气象万千。《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中有四句写瀑布:

是时新晴天井溢,谁把长剑倚太行。冲风吹破落天外,飞雨白日洒洛阳。

把一处瀑布想象得如横空出世,颇有李白《望庐山瀑布》的意味,而力度则有以过之。又如《忽忽》写对于人生幻变的感受,“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竟然也把这种平常流于哀愁的情绪写得雄壮悲怆。《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描绘一场山火:

……天跳地踔颠乾坤,赫赫上照穷崖垠,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三光驰隳不复暾,虎熊麋猪逮猴猿,水龙鼍龟鱼与鼋,鸦鸱雕鹰雉鹄鹍,燖炰煨爊孰飞奔,祝融告休酌卑尊。……

写得奇奇怪怪,气势人。韩愈在写诗时,有意采用了汉赋的铺陈手法,博喻的排比句式和游仙诗的超越现实的想象,在诗中烘托出一种浓烈的气氛和强大的力度。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如《永贞行》中“狐鸣枭噪”、“晹睒跳踉”、“火齐磊落”、“盅虫群飞”、“雄虺毒螫”《送无本师归范阳》中“众鬼囚大幽”、“鲸鹏相摩窣”、“奸穷怪变得”这一类描写,以及“夬夬”、“訚訚”、“兀兀”、“喁喁”等叠字,都有些匪夷所思,光怪陆离;过去人们认为可怖的(如“鬼”、“妖”、“阴风”、“毒螫”)、丑陋的(如腹疼肚泄、打呼噜、牙齿脱落)、惨淡的(如荒蛮、死亡、黑暗)事物和景象,在韩愈手里都成了诗的素材,甚至主要以这一类素材构造诗的意境,这无疑引起了诗歌的变革。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三,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他常常把散文、骈赋的句法引进诗歌,使诗句可长可短、跌宕跳跃、变化多端。像《忽忽》采用十一、六、十一、七、三、七、七的句式,开头就是一句“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完全是散文的句法,却又给人以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似的震撼。又如《南山诗》连用五十多个“或”和“若”,如“或连若相从,或蹙若相斗,或妥若弭伏,或竦若惊雊”,在五言古诗中开创了赋体式的长篇排比句法,构成满目琳琅、多姿多彩的风景图。再如《寄卢仝》、《谁氏子》等,则大量在诗句中羼用散文的虚词,如“破屋数间而已矣”、“忽此来告良有以”、“放纵是谁之过欤”、“不从而诛未晚耳”等等,使诗的平稳和谐节奏与意脉发生了曲折变化,令人感到惊讶、陌生,也令人感到新奇而注目。

对韩诗历来也有不同评价,贬斥者说它“虽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冷斋夜话》引沈括语),赞扬者说它“曲尽其妙”(欧阳修《六一诗话》),都有各自的道理。公正地说,韩愈无疑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一个有独特风格的大诗人。他以宏大的气势、丰富的想象、新颖的语言所写的诗歌,表现了一种过去从未曾有过的风格,虽然他着意求变,翻新出奇,但绝不是一味地在语言形式上下功夫,而是既有新的意象、新的形式,又有独特的个性与深入的体验熔铸在其中,所以他的诗常常很有韵味,也很传神,像《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写寺院壁画: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

虽然写来奇奇怪怪,但也确实传达了壁画惊天地动鬼神的气势,呈露了诗人在壁画前心灵所受到的强烈震撼。又如著名的《山石》一诗,采用一般山水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从行至山寺、山寺所见、夜看壁画、铺床吃饭、夜卧所闻、夜卧所见、清晨离寺一直写到下山所见,娓娓道来,让人如历其境。在这一夜到晨的所见所闻中,又选用了色彩浓淡明暗变化的若干图景,错落交叠,如“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写出暮色苍茫中的“暗”;下两句写芭蕉与栀子花,又是暗色中的一“亮”;下写以火把观壁画,是明中有暗;而夜卧无声时“清月出岭光入扉”,又是暗中来明;“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霖”,则是天色蒙蒙亮时的山岚弥漫;

而下接“山红涧碧纷烂漫”,则又豁然一明。这样,就在读者脑际留下了视感极强的连续图景。全诗流畅中见奇崛,有精心的雕琢但又显得很自然。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韩愈诗歌也给后世开启了弊端。一是他逞奇矜博,喜用生僻字和冷涩词,虽有其出奇制胜的效果,但过分使用则会破坏诗歌阅读的连贯性,造成整体意境的割裂支离。像《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的“呀豁疚掊掘”《征蜀联句》的“爇堞熇歊熺,抉门呀拗阎”之类,不仅“徒聱牙馎舌,而实无意义”(赵翼《瓯北诗话》),而且也影响了后世诗人把诗当炫耀奥博的工具而忽视表达情感的功能,形成以学问为诗的陋习。二是由于他太过分地刻意求新,用一些丑恶怪诞的意象,这毕竟与人们长期养成的审美习惯相去太远,有时会引起人的厌恶感。像写拉肚子、写牙齿豁落等,又如写寒冷以“气寒鼻莫齅,血冻指不拈”(《苦寒》),写月亮以“兔入臼藏蛙缩肚,桂树枯枝女闭户”(《昼月》),想象是很奇特,但并不美,这对宋代一些诗人(如梅尧臣)也曾带来不好的影响。三是由于他有意变化句式,好发议论,以文为诗,有时便忽略了诗歌本身的韵味、格律。死守格律固然是作茧自缚,但完全不顾语言的节奏却会使诗失去音乐性的美;诗里不是不能融入哲理议论,但哲理太多,缺乏形象,则会使诗没有诗味。宋代有的诗人“以文为诗”,写得干瘪枯燥,这不能说没有韩愈的影响。

当然,韩愈的诗中也有自然流畅、平易明白的,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但这不是韩诗的主要特色,韩愈诗歌的主要特色就是气势宏大,尚险好奇,瑰丽奇崛,在这一方面,他使唐诗乃至宋以后的诗歌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叶燮《原诗》所说:

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黄(庭坚),皆愈为之发其端。

参考资料:http://onlinecourse.vcampus.fudan.e.cn/China_Ancientry_Literature/wenben/stwd3_3.htm

李白,杜甫,王维,韩愈的诗分别是什么风格?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风格

李白的风格是雄奇飘逸、真率自然

杜甫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悲壮现实

王维的风格是宁静致远,诗禅合一

韩愈的风格是浩然之气,气势磅礴

区别

李白的诗超凡脱俗更多的是仗剑去国的豪情,以及报国雄心的释放。

王维崇尚佛教,专研禅理又精通音律,更多给人以艺术上的关怀。

杜甫的诗反应人间疾苦,犹如圣人般怜悯人民,正如他在诗中所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那种悲天悯人的关怀也只有杜诗才最能体现。

韩愈,韩昌黎作为一代文宗,其诗歌也一样继承了其文气,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词全集、诗集(979首全)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诗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韩愈的诗也有独特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一类诗,不仅是“怪怪奇奇”的几幅“曼荼罗画”(沈曾植评《陆浑山火》诗语),而且具有深刻的时代现实内容。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