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压积又叫什么名字

来源:趣味经验馆 2.68W
白细胞压积又叫什么名字:答案是白细胞比容或白细胞比值。

白细胞压积又叫什么名字

白细胞压积又叫什么名字:答案是白细胞比容或白细胞比值。

白细胞压积又叫白细胞比容或白细胞比值。白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免疫细胞,白细胞压积表示白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在一份完整的血细胞计数报告中,白细胞压积通常会列出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压积比例,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常见的正常值范围为4%-11%。通过检查白细胞压积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白细胞含量的增减,从而辅助诊断与治疗相关的疾病。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白细胞压积又叫白细胞比容或白细胞比值。白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免疫细胞,白细胞压积表示白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在一份完整的血细胞计数报告中,白细胞压积通常会列出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压积比例,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常见的正常值范围为4%-11%。通过检查白细胞压积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白细胞含量的增减,从而辅助诊断与治疗相关的疾病。

谁知道血常规检查中那些英文简称都是什么

1、红细胞记数(RBC):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2、血红蛋白(HGB) :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3、红细胞比积(HCT):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判断贫血的类型;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8、白细胞记数(WBC):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9、白细胞分类(DC):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10、血小板记数(PLT) :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1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2、血小板压积(PCT) :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13、血小板分布宽度(PDW):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14、网织红细胞记数(RC):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扩展资料:

血常规检查目的:

1、检查是否出现感染:血常规可以检测是否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通过血液化验观察白细胞是否增加做出初步判断。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属于病毒感染;而白细胞增多是细菌感染,但这不能作为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依据,只能做出初步判断。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症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减少主要是由于药物,辐射和一些血液疾病引起的流感,麻疹和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严重脓毒症的常见病例。

2、检查是否贫血:血常规检查贫血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含量来判断的。临床上,血红蛋白<120g / L,女性血红蛋白<110g / L,血红蛋白<100g / L的孕妇都意味着受检者有贫血的症状。

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切原因并确认贫血的种类,然后对症处理治疗。常见的贫血症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3、检查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患者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乙型肝炎、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早期症状非常隐蔽,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应通过血液检查进一步确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常规

血常规中的 'Mode: WB' 是什么意思?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小板(MPV)、白细胞总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白细胞分叶指数(LI)、粒细胞过氧化酶指数(MPXI)、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加上涂片检查。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 4.0—10.0 10e+009/L

淋巴细胞百分比 20—40 %

粒细胞百分比 50—70 %

淋巴细胞浓度数 0.8—4.0 10e+009/L

粒细胞浓度数 2.0—7.0 10e+009/L

红细胞 4.0—5.5 3.5—5.0 10e+012/L

血红蛋白浓度 120—160 110—150 G/L

红细胞压积 0.42—0.49 0.37—0.43 %

平均红细胞体积 82—92 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27—31 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20—360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 11.6—14.6 %CV

血小板 100—300 10e+009/L

血小板压积 0.178—0.346 %

平均血小板体积 6.0—11.5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 15.5—18.1 %

白细胞

生理性增多: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

病理性增多:急染、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肿瘤

病理性减少:某些感染、某些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

相对性增多:连续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晚期消化道肿瘤

绝对性增多:慢性肺心病、某些肿瘤、紫绀型先心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 少:某些血液病如再障、巨幼贫、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

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

血小板破坏过多——ITP、脾功亢进、SLE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感染、脾切除术后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缺铁性贫血病人RDW增高,β-轻型海洋性贫血者RDW正常,因此可用于两者鉴别

·根据MCV和RDW二个参数实验结果,可对贫血进行六类分类

小细胞均一型 (MCV ↓,RDW 正常)

小细胞不均一型 (MCV ↓,RDW ↑)

正细胞均一型 (MCV 正常,RDW 正常)

正细胞不均一型 (MCV 正常,RDW ↑)

大细胞不均一型 (MCV ↑,RDW ↑)

大细胞均一型 (MCV ↑,RDW 正常)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周围血小板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减少者,MPV增高

骨髓病变使血小板减少者,MPV减低

国外验血报告(西班牙语)

hematocrito:血细胞压积,也叫红细胞比容

hemoglobina:血红蛋白

clanomethemoglobina:这个我不知道,从单位上看,可能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plaquetas:血小板计数

globulos blancos(不是biancos):白细胞(就是俗称的白血球)

eosinofilos:嗜酸性粒细胞(怎么会是6那么高?是百分比吧?)

segmentados:这个我猜不出来了,字面意思是“片段”

linfocitos:淋巴

你这个太专业了,加点分吧?

回答补充:

你是要问你的血液指标??那太专业了,我不是学医的,仅仅对这些有些了解,试着给你解释吧:

红细胞压积应在33%-50%之间,你的正常。

血红蛋白没写。

如果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的话应在26-33之间,你的偏低(当然那也可能不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血小板计数:应当在100-350之间,你的是170(可能计数单位不一样,因为不可能差出三个数量级),正常。

白细胞:正常值是3.5-10,你的是7.5,正常。

嗜酸性粒细胞(应当是百分比):正常值是0-7.8,你的是6,正常。

segmentados实在不知道。

淋巴:正常值是17-43,你的是21,正常。

再次提醒你我不是专业人员,仅仅是根据我知道的给你解释。你最好还是找专业医师询问。另外据我所知有些指标欧洲人和中国人的正常范围是不一样的,咨询的时候请注意这点(比如我以前在南美,古巴人妊娠期是九个月,而不是中国的十个月)。

Brian为什么会一认识就喜欢上Lily

他们是在拍摄 as long as you love me MTV的时候认识的

血常规化验单都主要看什么指标及各个指标的意义

1.红细胞(RBC):男性为

4.0X10^12~5.5X10^12/升,女性为3.5X10^12~5.OX10^12/升;

2.血红蛋白(HGB或

Hb):男

120~160克/升,女

110~150克/升;

3.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PCV):男0.42-0.49升/升(42%~49%),女0.37~0,43升/升(37%~43%);

4.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80-100飞升;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3皮克;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320~360克/升;

7.红细胞平均直径(MCD):6-9微米(平均7.2微米);

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1.5%~14.5%。

注:上述单位有时用英文符号表示,如L(升〕、fL(飞升)、g(克)、pg(皮克)、um(微米)

有了这些参考值,就可以对照各自的检验结果是否正常。如结果与参考值有差异,这有何意义呢?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

RBC和

Hb可出现分离。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的RBC

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RBC产生,从而使RBC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3~4个月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多种原因可使RBC的生成与衰亡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RBC与Hb的数量减少或增多.或质量发生变化。

例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从而使RBC及Hb增多。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可致使RBC、Hb含量相对增多。

虽然RBC及Hb增多的临床意义不如减少常见,病情也没有那么严重,但也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严重的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肺疾患或血管畸形,如法乐氏四联征、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亦可使RBC及

Hb的绝对数量明显增多,原病理性增多。

上面介绍了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增多的意义,而临床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更常见,且病情严重、复杂。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RBC与Hb的含量是一致的,而Hb的测定方法比较直接、精确,因此常以Hb作为优先的参考指标。成年男性

Hb小于

120克/升(女性小于

110克/升)为贫血。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克/升;中度,Hb小于90克/升但大于60克/升;重度,Hb小于60克/升但大于30克/升;极度,Hb小于30克/升。

贫血又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3个月以后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供应相对不足,RBC与Hb较正常低

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可出现轻度贫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

RBC

Hb

含量下降,这些属于生理性贫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改善。

血检报告里WBC,RBC等都代表什么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4.0-10.0×10^9/L

临床意义:

增高:发热、各种炎症、白血病、出血、溶血、肿瘤等,如>30×1011/L有白血病的可能;减少:流感、非典、伤寒、粒减、粒缺、脾亢、再障、长期X线照射等

结果评价: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1)增高:生理性增高如新生儿、经期、妊娠末期、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冷浴后、分娩、下午较上午高、应用如肾上腺素等。(2)减少:致白细胞生成减少如应用烷化剂(氮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消瘤荠、噻替哌、白消安、乌拉坦、甲基苄肼、多潘等)、有丝抑制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秋水仙碱)、抗抑郁药(丙米嗪、去甲苯米嗪)、利尿剂(乙酰唑胺、氯噻嗪衍生物、利尿酸、汞剂)、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甲氧苄青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链霉素、瑞斯托霉素、放线菌素K、两性霉素)、抗颠痫药(苯巴比妥、三甲双酮、乙琥胺)、其它(扑尔敏、二硝基苯酚、苯、砷等);致白细胞破坏增多如应用解热镇定剂(阿斯匹林、醋氨酚、氨基比林、消炎痛、保泰松)、抗甲状腺药物(甲疏咪唑、丙硫氧嘧啶)、抗生素(苯唑青霉素、双氧青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氯霉素)、抗疟药(奎宁、扑疟奎、辛可芬)、抗心律失常药及强心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安定、地高辛)、其它(氯丙嗪、呋喃妥因、苯妥英钠、别嘌醇、潘生丁等)。

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值:男:4.0-5.5×1012/L女:3.5-5.0×1012/L;(应与过去结果比较)

临床意义:

增高:大量失水、慢性肺心病、肺气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减少:妊娠、营养不良、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破坏增加或丢失过多、炎症、内分泌疾病等。

结果评价:

应与过去结果比较。增高:生理性如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冷浴后、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减少:应用安眠通、眠尔通、苯妥英钠、甲基多巴、乙琥胺、马利兰、消炎痛、双氢氯噻嗪、氯噻酮、他巴唑、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抗癫痫药、洋地黄等、采血时凝固或溶血可使结果偏低。

9、血红蛋白(HGB)

参考值:男:120-170g/L;女:110-160g/L;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类型需结合其它指标判断);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结果评价:

增高: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使血红蛋白测定偏高;严重的脂血可使结果偏高;减少:应用伯氨奎啉、安替比林、苯妥英钠、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口服避孕药、强力霉素、新霉素、磺胺药等、取血凝固或溶血时可使结果偏低。

红细胞压积(HCT)

参考值:男:0.40-0.51;女:0.37-0.47;

临床意义:

增高:各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真红、>0.70应立即放血治疗;减少:血液稀释、贫血、<0.14应立即给予输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参考值:75-103fL

临床意义:

增高: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降低: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25-35pg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320-360g/L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参考值:15.1-18.8

临床意义:

指外周红细胞体积大小差异程度,增高见于大小不等。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100-340×109/L

临床意义:

增高:慢粒早期、脾切除、急性失血、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00×109/L属于病理状态应考虑有无高凝状态、慢粒等;>1000×109/L常有出现血栓的可能;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DIC、中毒、过敏、再障等;<40×109/L有自发出血的危险。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参考值:7.0-11.1fL

临床意义:

与巨核细胞增生程度有关。增高:血小板过多破坏或过度生成的疾病如原紫、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脾切除等;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的血小板减少如再障、脾亢、化疗后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与血小板同时持续降低,恢复时其先升高。结合血小板计数分析

血小板压积(PCT)

参考值:男:0.10-0.27%;女:0.11-0.29%

临床意义:

增高: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降低:再障、血小板减少症、化疗等。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参考值:15.1-18.8

临床意义:

反映血小板大小不等异质性的指标。增高:血小板大小不等如化疗后、巨幼红细胞贫血、脾切除、慢粒、血栓性疾病等。

这些都是理论的内容,具体的血常规还是需要医生来看,才可以诊断疾病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125968.html?fr=qrl3

下面是手指验血的化验单,请问这些指标都是代表什么意思?正常值的范围是多少?

WBC 白细胞计数 (4-10 10^9/L);

RBC 红细胞计数 (3.68-5.13 10^12/L)

HGB 血红蛋白 (110-160 g/L);

HCT 红细胞压积 (0.37-0.5)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82.-92.0 fL)

MCH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27-33 pg)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20-360 g/L)

PLT 血小板计数 (100-300 10^9/L )

LYM% 淋巴细胞比率 (20-40 %);

MXD% 中值细胞比率 (3-10 %)

NEUT% 中性粒细胞比率 (45-70%)

LYM# 淋巴细胞数 (0.8-4 10^9/L)

MXD# 中值细胞数 (0.12-0.8 10^9/L);

NEUT# 中性粒细胞数 (2-7.7 10^9/L);

RDW_SD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37-50 fL)

RDW_CV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11.6-14.0 %)

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 (9-17 fL)

MPV 血小板平均体积 (6-14 fL)

P_LCR 大血小板比率 (13-43 %)

血液化验中的plt压积是什么意思

WBC-白细胞

RBC-红细胞

HGB-血红蛋白

HCT-红细胞压积

MCV-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微量红细胞比容

PLT-血小板

1、红细胞(红血球)计数(RBC)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正常值成年男性:4.0~5.5×1012/L(或400万~550万/mm3),成年女性:3.5~5.0×1012/L(或350万~500万/mm3)细胞减少常见于:①各种原因造成的贫血;②造血障碍、溶血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①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心脏并煤气中毒等;②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时及高山缺氧。

2、血红蛋白(HGB),即“血色素”,正常值男性:120~160g(或12~16g/dl),女性:110~150g/L(或11—15g/dl)。其增多或减少所提示的疾病与红细胞相同.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诊断贫血的标准:如果耳血或指血的血红蛋白(HGB)低于下列标准,新生儿:小于145g/L;6岁以下:小于110g/L;6岁以上:小于120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二、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白血球)计数(WBC)的正常值4~10×109/L(或4000~10000/mm3)。血液中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WBC是指白细胞总数,DC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通常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白细胞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如果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菌感染,酒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白细胞减少常见于:①骨髓造血细胞遭破坏,如长期接触放射物、应用抗癌药物化疗。②脾功能亢进等疾玻白细胞增高常见于:①各种感染及组织损伤。②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

三、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如果血小板减少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了.

关于对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生化法最准确,但由于成本高技术含量高一般各大医院不采用,

通常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可是卫生部的标准要求在采样时还是要采静脉血,这样做有如下优点:①尽可能防止皮肤表面污染和组织液渗入②测试结果异常可及时复查③符合卫生部的标准,避免医疗纠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检测头发,虽然头发微量元素测定具有标本收集、输送方便,适用与任何年龄的儿童等的优点。但是头发是人体末端,代谢活动低,只能反映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而不能反映近期变化。现代社会各种污染随处存在,头发裸露在外,受到人体所到过的各种环境污染,在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标本预处理的方法能区别头发中的微量元素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此外,不同部位的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不一样,头发微量元素水平还与性别、皮肤颜色深浅、洗发的经常性、头发的处理(染、烫,等)等许多不易控制的因素有关。测试结果离散性大。因此,目前不认为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对反应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有任何实用价值。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淋巴细胞总数W-SCC

中间细胞总数W-MCC

粒细胞总数W-LCC

淋巴细胞百分数W-SCR

中间细胞百分数W-MCR

粒细胞百分数W-LCR

最下面的都是血细胞分布图,分布宽度体积等,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般来说医院加进这些项主要是为了收费增加!!!

如果说贫血的话,就只看最上面的数值就可以了~给你个标准参数吧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血常规正常值

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红细胞(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白细胞(WBC): (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 (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01(0%~1%)

淋巴细胞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0.03~0.08(3%~8%)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 (0~0.1)×10*9/L

淋巴细胞(0.8~4.0)×10*9/L

单核细胞 (0.12~0.8)×10*9/L

血细胞比容(Hct):

微量法 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

温氏法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手工法 82~92fl

血细胞分析仪法 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手工法 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法 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3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

血液的成分是什么

成年人体内血液约占其体重的5-8%,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 4000毫升,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贮 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贮存在“人体血 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 血液成分较复杂, 主要由血细胞、凝血因子、水、无机盐、白蛋白、球蛋白等组成,其中大 部分为水。

血细胞的种类:

��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又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

为保证人体有恒定的血细胞数量,身体要不断地生成新的血细胞以代 替衰老退变的血细胞不断地被破坏与消耗。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 血小板的寿命约9-11天;白细胞的寿命悬殊较大,短者如粒细胞仅有数小时,长者如有些淋巴细胞可达数十年。因此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输注粒细胞 往往只是为了应急。

� 根据造血细胞动力学估算每个健康每天生成血细胞的总量约200 克,即每个健康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人体的重量。人的血细胞在胚胎时期由卵黄囊造血,以后由肝脾造血、骨髓造血。人出生以后主要为骨髓造血。骨髓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巨核细胞血小板,而全身的淋巴结、脾、胸腺及扁桃腺等生成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因此由骨髓造血不良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则表现为红细胞、粒单核细胞、血小板的减少并造成贫血、出血、易感染、发热的临床症状。

��所有血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通过不断的细胞分化、增殖、成熟与释放的。血细胞的增殖、发育、成熟需要一个好的造血微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造血因子的刺激,已知的细胞因子有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和血小板生成素等,这些造血因子近年来大部分已能够人工合成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已取得可喜疗效,但由于价格昂贵目前还不能普遍使用。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处于相对平衡,其破坏的场所主要发生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特别是脾脏,因此有一些血液疾病切除脾脏。

��

血液的颜色

��

血液的颜色是有差别的,血液的红色的来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氧量多时呈鲜红色(动脉血),含氧量少的呈暗红色(静脉血)。通常献血抽的是静脉血,所以外观看上去呈暗红色。若血含较多的是高铁血红蛋白或其他血红蛋白衍生物,则呈紫黑色。血浆(或血清)因含少量胆红素,看上去呈透明淡;若含乳糜微粒,则呈乳白浑浊;若发生溶血,则呈红色血浆。

血细胞分析报告单里的字母都代表些什么?

WBC白细胞数目

Mid#

Mid#中间细胞数目

HGB血红蛋白

HCT红细胞压积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PLT血小板数目

PCT压积

PDW

分布宽度析结果如下:一般的

你可以对照

白细胞6.9

红细胞5.52(偏高)

血红蛋白156

红细胞压积0.48

红细胞平均体积87.2

红细胞平均重量28.3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325

红细胞提及分布宽度11.1(偏低)

血小板181

血小板平均体积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9.3

淋巴细胞百分比29.1

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嗜酸细胞百分比2.4

中性粒细胞数4.1

淋巴细胞数2

单核细胞数0.6

嗜酸细胞数0.2

嗜碱细胞数0.5(偏高)

你对照就可以了具体的你去大学的图书站查下

白细胞压积又叫白细胞比容或白细胞比值。白细胞是人体内的一种免疫细胞,白细胞压积表示白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在一份完整的血细胞计数报告中,白细胞压积通常会列出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压积比例,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常见的正常值范围为4%-11%。通过检查白细胞压积可以帮助医生分析白细胞含量的增减,从而辅助诊断与治疗相关的疾病。

谁知道血常规检查中那些英文简称都是什么

1、红细胞记数(RBC):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2、血红蛋白(HGB) :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3、红细胞比积(HCT):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判断贫血的类型;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8、白细胞记数(WBC):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9、白细胞分类(DC):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10、血小板记数(PLT) :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1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2、血小板压积(PCT) :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13、血小板分布宽度(PDW):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14、网织红细胞记数(RC):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扩展资料:

血常规检查目的:

1、检查是否出现感染:血常规可以检测是否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通过血液化验观察白细胞是否增加做出初步判断。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属于病毒感染;而白细胞增多是细菌感染,但这不能作为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依据,只能做出初步判断。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症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减少主要是由于药物,辐射和一些血液疾病引起的流感,麻疹和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严重脓毒症的常见病例。

2、检查是否贫血:血常规检查贫血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含量来判断的。临床上,血红蛋白<120g / L,女性血红蛋白<110g / L,血红蛋白<100g / L的孕妇都意味着受检者有贫血的症状。

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切原因并确认贫血的种类,然后对症处理治疗。常见的贫血症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3、检查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患者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乙型肝炎、白血病等。血液病的早期症状非常隐蔽,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应通过血液检查进一步确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常规

血常规中的 'Mode: WB' 是什么意思?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含量分布宽度(HDW)、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小板(MPV)、白细胞总数(WBC)、白细胞分类计数(DC)、白细胞分叶指数(LI)、粒细胞过氧化酶指数(MPXI)、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加上涂片检查。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 4.0—10.0 10e+009/L

淋巴细胞百分比 20—40 %

粒细胞百分比 50—70 %

淋巴细胞浓度数 0.8—4.0 10e+009/L

粒细胞浓度数 2.0—7.0 10e+009/L

红细胞 4.0—5.5 3.5—5.0 10e+012/L

血红蛋白浓度 120—160 110—150 G/L

红细胞压积 0.42—0.49 0.37—0.43 %

平均红细胞体积 82—92 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27—31 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20—360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 11.6—14.6 %CV

血小板 100—300 10e+009/L

血小板压积 0.178—0.346 %

平均血小板体积 6.0—11.5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 15.5—18.1 %

白细胞

生理性增多: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

病理性增多:急染、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肿瘤

病理性减少:某些感染、某些白血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红细胞

相对性增多:连续呕吐、严重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晚期消化道肿瘤

绝对性增多:慢性肺心病、某些肿瘤、紫绀型先心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 少:某些血液病如再障、巨幼贫、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

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

血小板破坏过多——ITP、脾功亢进、SLE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感染、脾切除术后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缺铁性贫血病人RDW增高,β-轻型海洋性贫血者RDW正常,因此可用于两者鉴别

·根据MCV和RDW二个参数实验结果,可对贫血进行六类分类

小细胞均一型 (MCV ↓,RDW 正常)

小细胞不均一型 (MCV ↓,RDW ↑)

正细胞均一型 (MCV 正常,RDW 正常)

正细胞不均一型 (MCV 正常,RDW ↑)

大细胞不均一型 (MCV ↑,RDW ↑)

大细胞均一型 (MCV ↑,RDW 正常)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周围血小板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减少者,MPV增高

骨髓病变使血小板减少者,MPV减低

国外验血报告(西班牙语)

hematocrito:血细胞压积,也叫红细胞比容

hemoglobina:血红蛋白

clanomethemoglobina:这个我不知道,从单位上看,可能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plaquetas:血小板计数

globulos blancos(不是biancos):白细胞(就是俗称的白血球)

eosinofilos:嗜酸性粒细胞(怎么会是6那么高?是百分比吧?)

segmentados:这个我猜不出来了,字面意思是“片段”

linfocitos:淋巴

你这个太专业了,加点分吧?

回答补充:

你是要问你的血液指标??那太专业了,我不是学医的,仅仅对这些有些了解,试着给你解释吧:

红细胞压积应在33%-50%之间,你的正常。

血红蛋白没写。

如果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的话应在26-33之间,你的偏低(当然那也可能不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血小板计数:应当在100-350之间,你的是170(可能计数单位不一样,因为不可能差出三个数量级),正常。

白细胞:正常值是3.5-10,你的是7.5,正常。

嗜酸性粒细胞(应当是百分比):正常值是0-7.8,你的是6,正常。

segmentados实在不知道。

淋巴:正常值是17-43,你的是21,正常。

再次提醒你我不是专业人员,仅仅是根据我知道的给你解释。你最好还是找专业医师询问。另外据我所知有些指标欧洲人和中国人的正常范围是不一样的,咨询的时候请注意这点(比如我以前在南美,古巴人妊娠期是九个月,而不是中国的十个月)。

Brian为什么会一认识就喜欢上Lily

他们是在拍摄 as long as you love me MTV的时候认识的

血常规化验单都主要看什么指标及各个指标的意义

1.红细胞(RBC):男性为

4.0X10^12~5.5X10^12/升,女性为3.5X10^12~5.OX10^12/升;

2.血红蛋白(HGB或

Hb):男

120~160克/升,女

110~150克/升;

3.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PCV):男0.42-0.49升/升(42%~49%),女0.37~0,43升/升(37%~43%);

4.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80-100飞升;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33皮克;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320~360克/升;

7.红细胞平均直径(MCD):6-9微米(平均7.2微米);

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11.5%~14.5%。

注:上述单位有时用英文符号表示,如L(升〕、fL(飞升)、g(克)、pg(皮克)、um(微米)

有了这些参考值,就可以对照各自的检验结果是否正常。如结果与参考值有差异,这有何意义呢?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

RBC和

Hb可出现分离。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120的RBC

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RBC产生,从而使RBC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所以健康成年人每3~4个月献血200~300毫升对健康不会产生影响。多种原因可使RBC的生成与衰亡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RBC与Hb的数量减少或增多.或质量发生变化。

例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从而使RBC及Hb增多。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可致使RBC、Hb含量相对增多。

虽然RBC及Hb增多的临床意义不如减少常见,病情也没有那么严重,但也是很有临床意义的。

严重的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肺疾患或血管畸形,如法乐氏四联征、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亦可使RBC及

Hb的绝对数量明显增多,原病理性增多。

上面介绍了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增多的意义,而临床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更常见,且病情严重、复杂。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RBC与Hb的含量是一致的,而Hb的测定方法比较直接、精确,因此常以Hb作为优先的参考指标。成年男性

Hb小于

120克/升(女性小于

110克/升)为贫血。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克/升;中度,Hb小于90克/升但大于60克/升;重度,Hb小于60克/升但大于30克/升;极度,Hb小于30克/升。

贫血又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3个月以后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供应相对不足,RBC与Hb较正常低

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可出现轻度贫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

RBC

Hb

含量下降,这些属于生理性贫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对症治疗可获得改善。

血检报告里WBC,RBC等都代表什么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4.0-10.0×10^9/L

临床意义:

增高:发热、各种炎症、白血病、出血、溶血、肿瘤等,如>30×1011/L有白血病的可能;减少:流感、非典、伤寒、粒减、粒缺、脾亢、再障、长期X线照射等

结果评价: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1)增高:生理性增高如新生儿、经期、妊娠末期、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冷浴后、分娩、下午较上午高、应用如肾上腺素等。(2)减少:致白细胞生成减少如应用烷化剂(氮荠、环磷酰胺、苯丙氨酸、消瘤荠、噻替哌、白消安、乌拉坦、甲基苄肼、多潘等)、有丝抑制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秋水仙碱)、抗抑郁药(丙米嗪、去甲苯米嗪)、利尿剂(乙酰唑胺、氯噻嗪衍生物、利尿酸、汞剂)、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甲氧苄青霉素、氯霉素、头孢霉素、庆大霉素、林可霉素、链霉素、瑞斯托霉素、放线菌素K、两性霉素)、抗颠痫药(苯巴比妥、三甲双酮、乙琥胺)、其它(扑尔敏、二硝基苯酚、苯、砷等);致白细胞破坏增多如应用解热镇定剂(阿斯匹林、醋氨酚、氨基比林、消炎痛、保泰松)、抗甲状腺药物(甲疏咪唑、丙硫氧嘧啶)、抗生素(苯唑青霉素、双氧青霉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氯霉素)、抗疟药(奎宁、扑疟奎、辛可芬)、抗心律失常药及强心药(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安定、地高辛)、其它(氯丙嗪、呋喃妥因、苯妥英钠、别嘌醇、潘生丁等)。

红细胞计数(RBC)

参考值:男:4.0-5.5×1012/L女:3.5-5.0×1012/L;(应与过去结果比较)

临床意义:

增高:大量失水、慢性肺心病、肺气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减少:妊娠、营养不良、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红细胞破坏增加或丢失过多、炎症、内分泌疾病等。

结果评价:

应与过去结果比较。增高:生理性如饭后、剧烈运动后、酒后、冷浴后、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雄激素等;减少:应用安眠通、眠尔通、苯妥英钠、甲基多巴、乙琥胺、马利兰、消炎痛、双氢氯噻嗪、氯噻酮、他巴唑、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抗癫痫药、洋地黄等、采血时凝固或溶血可使结果偏低。

9、血红蛋白(HGB)

参考值:男:120-170g/L;女:110-160g/L;新生儿:170-200g/L

临床意义:

减少: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类型需结合其它指标判断);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结果评价:

增高: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使血红蛋白测定偏高;严重的脂血可使结果偏高;减少:应用伯氨奎啉、安替比林、苯妥英钠、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口服避孕药、强力霉素、新霉素、磺胺药等、取血凝固或溶血时可使结果偏低。

红细胞压积(HCT)

参考值:男:0.40-0.51;女:0.37-0.47;

临床意义:

增高:各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真红、>0.70应立即放血治疗;减少:血液稀释、贫血、<0.14应立即给予输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参考值:75-103fL

临床意义:

增高: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等;降低: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参考值:25-35pg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320-360g/L

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参考值:15.1-18.8

临床意义:

指外周红细胞体积大小差异程度,增高见于大小不等。用于贫血的鉴别分类,

血小板计数(PLT)

参考值:100-340×109/L

临床意义:

增高:慢粒早期、脾切除、急性失血、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00×109/L属于病理状态应考虑有无高凝状态、慢粒等;>1000×109/L常有出现血栓的可能;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DIC、中毒、过敏、再障等;<40×109/L有自发出血的危险。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参考值:7.0-11.1fL

临床意义:

与巨核细胞增生程度有关。增高:血小板过多破坏或过度生成的疾病如原紫、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脾切除等;减少: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的血小板减少如再障、脾亢、化疗后等;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时与血小板同时持续降低,恢复时其先升高。结合血小板计数分析

血小板压积(PCT)

参考值:男:0.10-0.27%;女:0.11-0.29%

临床意义:

增高:骨髓纤维化、慢粒、脾切除;降低:再障、血小板减少症、化疗等。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参考值:15.1-18.8

临床意义:

反映血小板大小不等异质性的指标。增高:血小板大小不等如化疗后、巨幼红细胞贫血、脾切除、慢粒、血栓性疾病等。

这些都是理论的内容,具体的血常规还是需要医生来看,才可以诊断疾病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125968.html?fr=qrl3

下面是手指验血的化验单,请问这些指标都是代表什么意思?正常值的范围是多少?

WBC 白细胞计数 (4-10 10^9/L);

RBC 红细胞计数 (3.68-5.13 10^12/L)

HGB 血红蛋白 (110-160 g/L);

HCT 红细胞压积 (0.37-0.5)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82.-92.0 fL)

MCH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27-33 pg)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320-360 g/L)

PLT 血小板计数 (100-300 10^9/L )

LYM% 淋巴细胞比率 (20-40 %);

MXD% 中值细胞比率 (3-10 %)

NEUT% 中性粒细胞比率 (45-70%)

LYM# 淋巴细胞数 (0.8-4 10^9/L)

MXD# 中值细胞数 (0.12-0.8 10^9/L);

NEUT# 中性粒细胞数 (2-7.7 10^9/L);

RDW_SD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37-50 fL)

RDW_CV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11.6-14.0 %)

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 (9-17 fL)

MPV 血小板平均体积 (6-14 fL)

P_LCR 大血小板比率 (13-43 %)

血液化验中的plt压积是什么意思

WBC-白细胞

RBC-红细胞

HGB-血红蛋白

HCT-红细胞压积

MCV-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微量红细胞比容

PLT-血小板

1、红细胞(红血球)计数(RBC)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我们知道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正常值成年男性:4.0~5.5×1012/L(或400万~550万/mm3),成年女性:3.5~5.0×1012/L(或350万~500万/mm3)细胞减少常见于:①各种原因造成的贫血;②造血障碍、溶血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①某些疾病,如先天性心脏并煤气中毒等;②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时及高山缺氧。

2、血红蛋白(HGB),即“血色素”,正常值男性:120~160g(或12~16g/dl),女性:110~150g/L(或11—15g/dl)。其增多或减少所提示的疾病与红细胞相同.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诊断贫血的标准:如果耳血或指血的血红蛋白(HGB)低于下列标准,新生儿:小于145g/L;6岁以下:小于110g/L;6岁以上:小于120g/L,就可以诊断为贫血。

二、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白血球)计数(WBC)的正常值4~10×109/L(或4000~10000/mm3)。血液中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WBC是指白细胞总数,DC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通常我们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白细胞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如果是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是细菌感染,酒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白细胞减少常见于:①骨髓造血细胞遭破坏,如长期接触放射物、应用抗癌药物化疗。②脾功能亢进等疾玻白细胞增高常见于:①各种感染及组织损伤。②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

三、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如果血小板减少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了.

关于对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生化法最准确,但由于成本高技术含量高一般各大医院不采用,

通常采用指尖采血的方法。可是卫生部的标准要求在采样时还是要采静脉血,这样做有如下优点:①尽可能防止皮肤表面污染和组织液渗入②测试结果异常可及时复查③符合卫生部的标准,避免医疗纠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检测头发,虽然头发微量元素测定具有标本收集、输送方便,适用与任何年龄的儿童等的优点。但是头发是人体末端,代谢活动低,只能反映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情况,而不能反映近期变化。现代社会各种污染随处存在,头发裸露在外,受到人体所到过的各种环境污染,在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标本预处理的方法能区别头发中的微量元素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此外,不同部位的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不一样,头发微量元素水平还与性别、皮肤颜色深浅、洗发的经常性、头发的处理(染、烫,等)等许多不易控制的因素有关。测试结果离散性大。因此,目前不认为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对反应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有任何实用价值。

各年龄段宝宝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淋巴细胞总数W-SCC

中间细胞总数W-MCC

粒细胞总数W-LCC

淋巴细胞百分数W-SCR

中间细胞百分数W-MCR

粒细胞百分数W-LCR

最下面的都是血细胞分布图,分布宽度体积等,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一般来说医院加进这些项主要是为了收费增加!!!

如果说贫血的话,就只看最上面的数值就可以了~给你个标准参数吧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g/L\)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白细胞\(×109/L\) WBC 20 15 12 - 12 11 8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血小板\(×109/L\)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血常规正常值

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红细胞(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白细胞(WBC): (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 (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01(0%~1%)

淋巴细胞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0.03~0.08(3%~8%)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 (0~0.1)×10*9/L

淋巴细胞(0.8~4.0)×10*9/L

单核细胞 (0.12~0.8)×10*9/L

血细胞比容(Hct):

微量法 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

温氏法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手工法 82~92fl

血细胞分析仪法 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手工法 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法 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3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

血液的成分是什么

成年人体内血液约占其体重的5-8%,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 4000毫升,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量只占全身血液的70%~80%,其余的则贮 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时,贮存在“人体血 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 血液成分较复杂, 主要由血细胞、凝血因子、水、无机盐、白蛋白、球蛋白等组成,其中大 部分为水。

血细胞的种类:

��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又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

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

为保证人体有恒定的血细胞数量,身体要不断地生成新的血细胞以代 替衰老退变的血细胞不断地被破坏与消耗。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 血小板的寿命约9-11天;白细胞的寿命悬殊较大,短者如粒细胞仅有数小时,长者如有些淋巴细胞可达数十年。因此在临床治疗疾病时输注粒细胞 往往只是为了应急。

� 根据造血细胞动力学估算每个健康每天生成血细胞的总量约200 克,即每个健康每年新生的血细胞相当人体的重量。人的血细胞在胚胎时期由卵黄囊造血,以后由肝脾造血、骨髓造血。人出生以后主要为骨髓造血。骨髓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巨核细胞血小板,而全身的淋巴结、脾、胸腺及扁桃腺等生成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因此由骨髓造血不良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则表现为红细胞、粒单核细胞、血小板的减少并造成贫血、出血、易感染、发热的临床症状。

��所有血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通过不断的细胞分化、增殖、成熟与释放的。血细胞的增殖、发育、成熟需要一个好的造血微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造血因子的刺激,已知的细胞因子有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和血小板生成素等,这些造血因子近年来大部分已能够人工合成并应用于临床治疗疾病已取得可喜疗效,但由于价格昂贵目前还不能普遍使用。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处于相对平衡,其破坏的场所主要发生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特别是脾脏,因此有一些血液疾病切除脾脏。

��

血液的颜色

��

血液的颜色是有差别的,血液的红色的来自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氧量多时呈鲜红色(动脉血),含氧量少的呈暗红色(静脉血)。通常献血抽的是静脉血,所以外观看上去呈暗红色。若血含较多的是高铁血红蛋白或其他血红蛋白衍生物,则呈紫黑色。血浆(或血清)因含少量胆红素,看上去呈透明淡;若含乳糜微粒,则呈乳白浑浊;若发生溶血,则呈红色血浆。

血细胞分析报告单里的字母都代表些什么?

WBC白细胞数目

Mid#

Mid#中间细胞数目

HGB血红蛋白

HCT红细胞压积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PLT血小板数目

PCT压积

PDW

分布宽度析结果如下:一般的

你可以对照

白细胞6.9

红细胞5.52(偏高)

血红蛋白156

红细胞压积0.48

红细胞平均体积87.2

红细胞平均重量28.3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325

红细胞提及分布宽度11.1(偏低)

血小板181

血小板平均体积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59.3

淋巴细胞百分比29.1

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嗜酸细胞百分比2.4

中性粒细胞数4.1

淋巴细胞数2

单核细胞数0.6

嗜酸细胞数0.2

嗜碱细胞数0.5(偏高)

你对照就可以了具体的你去大学的图书站查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