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爱岗敬业精神需要社会共同参与

来源:趣味经验馆 1.09W

如何理解爱岗敬业精神?需要社会共同参与!

如何理解爱岗敬业精神需要社会共同参与

敬业,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词。所有职位都有期待和要求。无论从企业的角度、个人的角度还是社会的角度,都必须提高敬业精神。

公司需要有敬业精神的员工,需要大量的罗文,这样公司才有竞争力,提高股东的利益才有保障,提高社会生产力才有可能。

员工的敬业表面上看起来对公司和CEO有利,但最终的受益者是自己。专业人士认为敬业是习惯的时候,他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幸福。这不是马斯洛需求水平理论中自我实现需求的最佳表现吗?

针对国内社会发展的现状,敬业精神的培养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形成的素质。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问题没有解决的基础上,敬业精神无从谈起。对于已经跨越生理、安全和社会需求水平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尊重和实现自己。自然,他们在工作中会有敬业精神。

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员工都处于安全需求或生理需求阶段,所以企业不需要对这样的员工有敬业精神。在市场经济中,几百元的工资差距可以减轻生活压力,这也是很多中低职位跳槽的唯一原因。企业对于处于安全需求或生理需求阶段的员工来说,要做的就是设定工作目标,指导员工实现目标,实现承诺的回报。而不是盲目要求员工敬业,给员工一个不可兑现的承诺。同时,更不能把员工当成赚钱的机器,更不用说敬业了!

作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企业应该给予更多的空间和权利,满足专业人士的尊重和自我实现。因为需求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

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看,企业应该树立敬业的榜样,赞美员工的奉献精神,形成敬业的企业氛围。

一般来说,敬业精神与社会的综合生产力和国民素质密切相关。只有当全民的需求自然提高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水平时,敬业精神才会在社会中得到广泛体现。敬业精神在工作中的体现也将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提高。

敬业,中国公司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近几年来,看到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上都有敬业这个名词,敬业这个概念已经得到了企业管理层的普遍认可,的确,敬业,首先体现了一个责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个责任。现代化的企业认为,整个企业都是一个团队,在共同愿景的目标下,所有的员工都应该为企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敬业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些企业的口号问题。记得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大陆首富刘永好曾经在韩国考察过一家面粉厂,但300名员工创造了国内工厂3000人能达到的产量。刘永好感慨地说,为什么同样的系统技术和设备,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产量,但创造效益的人数不同?

君不见:国有企事业单位多年的做法已经让国人习以为常,效率低下,办事拖沓,政府机关的一杯清茶一根烟,一张小报看半天的工作照片日复一年。见到前日报载:人大会议期间有不少人大代表呼吁:让每年除夕假期法定化,因为,每年的30天里,政府机关基本上都不办公,但是今天的考勤照打。更有甚者说元宵节后再上班,因为,中国人的年俗是到了15岁才算年过。

近年来,我们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市场异军突起,大大小小的民营成功法宝莫过于认真二字,因为,民营CEO知道,只有认真做事,才有可能获利。

那么,我们的员工不认真吗?对工作不敬业?举例来说:业内外人士都知道,海尔的张瑞敏一锤打冰箱的故事,结果砸出了今天的海尔集团,一个令数亿中国人骄傲的名字。

根据韬睿咨询公司(TowerPerrin)的一项全球性调查,中国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国家非常敬业,敬业不够。

世界平均水平为14%62%24%

美国21%62%16%

比利时18%67%15%

加拿大17%66%17%

德国15%70%15%

爱尔兰15%70%15%

韩国9%71%20%

中国8%67%25%

……

倡导敬业精神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自进入海关以来,与狼共存已经是一个事实。起初,中国企业也可以凭借自身市场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在市场缝隙中奋勇战斗。然而,随着市场秩序的完善和竞争机制的公开化,强大的外国企业管理体系和良好的员工素质日益突出。中国企业的利益成本更加岌岌可危。

奉献,从领导抓起。

实际上,最不敬业的应该是企业领导,提倡敬业精神首先要从领导开始,在现有公司制度的条件下,制定制度破坏制度最严重的是领导,企业中最敬业的是中层员工,他们是公司的中坚力量,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最不敬业的是高层领导,他们有很多理由制定战略,领导不遵守规则,工作效率自然不高,员工纷纷模仿。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自己曾经说过,他每天工作到深夜。正是因为他对工作的热情,他才创造了今天巨大的微软帝国。

敬业,从我做起。

公司是一个团体。面对共同的战略目标,团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一致的,每个人都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德国人的严谨敬业态度在世界上是有名的,德国产品在世界上也是优秀的。中国企业管理总是强调人性化管理,但往往忽略了管理体系的刚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员工的努力,员工素质的提高,能增强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在具体工作中,一般员工所承受的压力要大于目标制定者,员工对工作要我做好到要我做好的心理转变,才是企业良性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查钢经营者武汉市蜂业协会理事湖北某医药公司副经理策划人8年来一直从事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食品等行业的销售。在招商运营、产品线开发、市场战略、人员效率、渠道开发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