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景区介绍

来源:趣味经验馆 2.57W

昆明湖景区介绍

昆明湖风景介绍的有绣漪桥,素有昆明湖第一桥之称;昆仑石碑,石碑的顶部为圆弧形;廓如亭,一座重檐八角亭;十七孔桥,仿造的卢沟桥而建;铜牛,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珍品;文昌阁,传统祭祀建筑;知春亭,颐和园赏春的好地方;界湖桥,西堤最北面的桥梁;豳风桥,重檐四坡顶;玉带桥,全部用玉石琢成。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昆明湖的简介

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 明朝一些诗人常把西湖周围地区的自然风光描绘成"宛如江南风景","一郡之盛观"。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三个部分, 即大湖、西湖和后湖 .其中西湖又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后湖也可分为后湖和谐趣园湖两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比北京市内的五个北海还要大。水域广阔,景色秀丽,每年夏秋季节,大量游人纷纷而至。人们在昆明湖泛舟消暑,微风拂面,微波涟漪。西望玉峰宝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阁,处于翠柏之间。远山近水,诗情画意,使人暑意顿消。当人们在风和日丽的夏秋之际,立于岸边,放眼观看,湖面上汽艇、画舫,载着中外宾客环湖游览,条条小船,乘着游客划桨而航,笑声水声 ,相互交织,桥、岛、殿、阁,倒映水中,湖面上生气勃勃。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188034.htm

颐和园的昆明湖?

 

昆明湖,古称“七里泊”、“瓮山泊”、“大泊湖”、“西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湖泊,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古代源于玉泉山诸水,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后,水源多来自此渠。出水为南长河(京密引水渠下段)。

昆明湖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元代始为通州漕运的水源地,金代以后逐步建设皇家园林,至清代形成规模宏大的颐和园。以后,成为公园。

昆明湖是元代京城漕运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浏览的水道。清代京城用水的水源地。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渠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966年建成的京密引水渠也把昆明湖作为主要的调蓄水库,堪称为北京城的生命线。[1][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

中文名

昆明湖

别称

七里泊、瓮山泊、大泊湖、西湖

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

所属水系

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

面积

3000亩

预订门票45.00元起

携程旅游提供

去订票

景点美图

共39张

名称由来

昆明湖,历史上有过多种称谓。有“七里泺”、“瓮山泊”、“大泊湖”、“西湖”、“西海”、“金海”等。“瓮山泊”的名字由来于昆明湖位于瓮山(即万寿山)脚下。据《清高宗实录》载,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十三日,乾隆赐命昆明湖,瓫山、西湖(金海)改名,内容为“谕,瓮山著称万寿山,金海著称昆明湖,应通行晓谕中外。”根据万寿山前佛香阁东侧的高宗弘历亲自撰写的碑刻《万寿山昆明湖记》,弘历将西湖更名昆明湖,其主旨是修成一座利中利民的水利设施,又因景仰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军的事迹,才更名昆明湖。目的是利用其进行习武。后来也确实成立了昆明湖水操学堂模仿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的建学模式开展了一阵训练,只不过仅为慈禧观赏之用。[3]

位置境域

昆明湖在北京市的位置

昆明湖在海淀区的位置

昆明湖的范围及周边园林建筑

昆明湖,位于颐和园内,北依万寿山,南向平野。昆明湖以西堤及支堤相隔分为东湖、西北湖和西南湖,建国初期,总水面面积为204.9万平方米,其中东湖最大为125.8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水面积最小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水面积为43.7万平方米。东湖湖底最深处标高为47.5米,大部分湖底标高为48.5米,其它两湖湖底标高则在49~49.5米之间。

21世纪初时,总面积为212万平方米。其中,东湖为132.9万平方米,西北湖(团城湖)为35.4万平方米,西南湖为43.7万平方米。[4] [1]

昆明湖概览

昆明湖

昆明湖

水系构成

昆明湖水,最早为原有昌平区白浮村之神山泉起源的白浮瓮山河注入补充。后来以玉泉山东由玉泉水汇流而成由北长河自东北角进入。然后自东部流出。一部分是供应京西水田及圆明园、清华园等园林用水,这部分水量约占出水量的三分之一,最后都流入清河;其余的三分之二水量经南长河流入京城,最后归于通惠河。这些河流上源干枯后,1960年代建成京密引水渠,成为其新的水源。[5]

昌平区白浮村之神山泉(白浮泉)

为补充水源,乾降十六年(1751)分别从香山的双清、碧云寺的水泉院、樱桃沟的水源头诸泉,铺设总长7公里的引水石槽,将泉水引入昆明湖。[4]

白浮瓮山河(京密引水渠),元初,为解决大都至通州漕运,由郭守敬兴建通惠河。通惠河上起白浮泉,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今北运河)处,全长160里140步。白浮翁山河即其上源河。该河自昌平区白浮村之神山泉,西折南转,下汇王家山泉、西虎眼泉、孟村一亩泉、西来马眼泉、侯家庄石河泉、灌石村南泉、榆河温汤龙泉、冷泉、玉泉诸水,沿今京密引水渠走向,毕合于翁山泊(今昆明湖),长32公里。元末明初,白浮翁山河废而未治,通惠河丧失漕运功能。明永乐五年(1407)曾重修白浮山河,因不彻底而未成。

北长河,位于玉泉山东,由玉泉水汇流而成,是向昆明湖输水和向清河排洪的河道。输水属通惠河水系,排洪属清河水系。起自玉泉山北闸,终于青龙闸,长2公里。青龙闸起节制水流的作用,闭闸则抬高水位,使玉泉水得以进入昆明湖;提闸则分流汇洪,免受泛滥之灾。该河也是古代帝王往游于西湖和玉泉山之间的龙舟水道。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后,青龙闸废。1977年昆明湖河湖分流工程借用北长河一部分河道,北长河终点改至三院闸的颐和园分水闸,河长缩短为1.2公里。流域面积3.4平方公里。1995年治理北长河时,与永丰渠相通,治理长度4公里。

南长河,又名玉河,起点为昆明湖出水口的绣漪闸。南流至麦庄桥,折向东南。河上建有广源闸、白石桥、高粱桥等闸桥。终点为北护城河的三岔口。全长10.8公里。它不是一条天然河道,中间有海淀台地相隔。金代建都北京后,经人工把台地挖通,形成以西山泉流为主要水源的河道。后经元代扩大和完善成为通惠河上游上游水源。以后它一直是北京城供水的主要水道,堪称为北京城的生命线,也是元明清帝王乘龙舟自京城去西湖(昆明湖)浏览的御用水道。1965年京密引水渠借用其绣漪桥至长春桥3.1公里河道。南长河起点改在京密引水渠长河闸。[2]

京密引水渠,水源来自密云水库,干渠全长110公里,1966年建成通水。此渠从苏家索乡后沙涧村西北入海淀区境,至罗道庄北与永定河引水渠交汇,入玉渊潭和八一湖,流经海淀区34公里,自西北至东南纵贯全区。[6]

昆明湖及附近水系形势图

水文特征

流域内降水具有时空分布不均,丰枯交替发生等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614毫米。降水年际变化显著,丰水年多达1406毫米,枯水年仅381毫米。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至3年。受季风气候影响,年内各月、季节极不均匀,七、八两月占全年降水问题的64%,春冬两季仅占11.2%。[7]

湖区岛屿

昆明湖中有三个岛屿,分别是:位于东湖的南湖岛(岛上建有望蟾阁(后改建为涵虚堂));位于西北湖中的治镜阁岛(岛上原有治镜阁,1860年,英法联军轰毁,后慈禧重修颐和园,将阁上的部分构件拆去营建园内其他建筑,治镜阁由此废弃);位于西南湖中的藻鉴堂岛(岛上建有藻鉴堂、烟云舒卷殿和春风啜茗台)。

每一个湖中各筑一个。三岛成鼎足之势,象征海中的仙岛。这种“一池三山”的构筑形式,是沿袭中国皇家园林的传统作法。早在秦始皇时期,因迷信神仙术,派人到东海本仙山寻求长生不老药,被方士欺骗后仍不死心,便在宫苑内挖湖筑岛,模拟仙境,以满足精神止的渴求,到了汉武帝修建上林苑时,又在太液池中修筑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岛。于是“一池三山”的模式便延续下来,成为帝王园林的规范。[8]

南湖岛

南湖岛,是复建最好的一岛,可供游人观赏。原为西湖东堤处,原有龙王庙。乾隆扩湖后,湖界东移,此处留下未挖,成为孤岛。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巨大砌岸。北部有假山,山上是主体建筑涵虚堂。原是清代一座仿武昌黄鹤楼的三层楼阁望蟾阁,是观看昆明湖水操的地方,后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复建成一层大殿。建有码头。岛上还有龙王庙、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和云香阁等建筑。[9]

治镜阁岛

治镜阁旧照

治镜阁岛,在西北湖,岛中心建有圆城,城上为治镜阁,故把该岛称团城岛或治镜阁岛。该阁于光绪十三年拆除,仅留下一座残破的城基。[10]

藻鉴堂岛

藻鉴堂岛,位于西南湖中。岛上建有藻鉴堂、烟云舒卷殿和春风啜茗台。

凤凰墩

凤凰墩,在最南端,位于昆明湖南岸不远的水面中,是一个仿无锡运河中黄埠墩而建的湖中小岛。岛上建有新中国成立后所建的亭子。[9]

形成变迁

昆明湖古称为“七里泺”。是由古代永定河河道演化而来的。商代以前,永定河是走八宝山、昆明湖、圆明园、清河路线的,由于水流大,在玉泉山与海淀台地之间,形成了数公里宽的河谷。以后在八宝山断裂带的地质作用下,永定河向南改道。然而,原河谷中的低洼地则变成湖泊。昆明湖即是这样由河道变成湖泊的。又由于昆明湖临近玉泉山,丰沛的玉泉可为其供给充足的水源,使其经久不衰。同时,经考察,古人曾在万寿山前修筑过一条长长的堤坝,它挡住西来之水,使之集成湖。该堤坝古称西堤(此西堤非现代昆明湖中的西)。

古西堤北端位于万寿山西侧,向南修筑,在今玉带桥东北约100米处转向东南同,延伸至今南湖岛(龙王庙)西北角,再沿十七孔桥方向东南延伸至比明湖东岸,然后便沿湖东岸南转至绣漪桥,出颐和园后,堤坝是沿南长河的河道向东南延伸的,直至麦庄桥附近,号称“十里长堤“,因该堤位于京城之西,故被称为“西堤”,亦称‘“官堤”。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工程设施,也是京西通往昆明湖风景区的重要游览线路。

古堤坝的修筑当不晚于金代,堤坝阻挡西来之水,堤东北当时是没有水的。古代昆明湖水域是有所不同的。古代湖水是位于堤坝以西的,只有到了清代对昆明湖扩展后才成现状。[11]

昆明湖形成以后,逐渐为历代封建帝王所看中,几百年间不断加以建设、修饰。金代金章宗曾在此修建金水院。公元1292年,元代郭守敬引白浮及西山诸泉,汇于这一水域,并扩大疏浚,成为当时一座蓄水库,称“瓮山泊”或“大泊湖”。为通惠河漕运补充水源。当时的风景中心在西北部,靠近玉泉山。明代后期,风景区逐渐东移,1494年建园静寺,1506年扩大为“好山园”,当时瓮山泊又称“西湖”。后来,由于白浮瓮山引水工程废弃,泉水断流,沿湖居民开始种植水稻,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周围仅十里。1749年,清代将西湖东西边扩展,原龙王庙在西湖东岸,西湖向东扩展后,龙王庙未迁移,留做湖中小岛;同时加筑了东堤,形成一道拦水大坝。经过这次扩展湖周长达15公里多,和明末相比,扩大了两倍。1750年乾隆皇帝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

为了补充昆明湖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导引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引水工程,水源有二,《日下旧闻考》记载,其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其二出于碧云寺内石泉,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这两条水道汇于四王府广润庙,再东行经普通、香露、妙喜等寺,然后入静明园,引水石槽总长为7公里。经过治理以后的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形成了当时北京西部最大的一座蓄水库。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 [4]

治理开发

湖区治理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景区,其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1956年疏浚西南湖。1960年至1961年疏浚西北湖。1966年京密引水渠进颐和园,穿过昆明溯,因淤积严重,1977年河湖分流,改由二院闸进入西北湖。京石油化工总厂和东水西调引水工程取水口均建于西北湖。原昆明湖进、出水口各六,现进、出水口各二。1990年冬至1991年春对昆明湖进行大规模疏浚,清挖面积120万平方米,挖出淤泥65.26万立方米。[4]

西北角的京密引水渠进水闸

昆明湖东堤上的二龙闸

昆明湖东堤上的二龙闸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当湖水位为49米左右时,西北、西南两湖多处滩地外露,芦苇丛生,荒芜零落、游人稀少。

1956年下半年,市政上下水道工程局与交通部航务局商定,调天津疏浚公司的“北京号”吸扬式挖泥船来京疏挖昆明湖。先完成了西南湖的疏浚工程,排泥于南墙外540亩旱田内,经沉淀后将清水排入金河。该湖平均挖深2米左右,使湖底高程降至47米。共挖出淤泥89万立方米。1960~1961年春疏浚西北湖,挖出淤泥71万立方米。后因“北京”号调走,东湖未能疏浚。

西北、西南两湖疏浚后,不仅水面面积有所扩大;同时也改变了过去水浅滩荒的状况,增加了颐和园景观。

1966年京密引水工程建成,给昆明湖开辟了新水源。同时也改变了玉泉山、北长河一带水系的流向。京密引水工程的修建,废掉了古老的青龙闸。使用密云水库来水自北向南入昆明湖。为此兴建了昆明湖进水闸(颐和闸)一座,出口兴建绣漪闸和橡胶坝一座。新建的京密引水渠需穿行昆明湖,而湖底高程高于京密引水渠底,为沟通引水渠,自进水闸至绣漪闸间开挖一条输水道。这项疏挖工程于1967年至1968年由市政工程局河道管理所用挖泥船施工。出泥约10万立方米。占用了昆明湖南部的部分水面。

京密引水工程竣工后,在运行期间,因引水渠穿流昆明湖,使水位因引水渠来水多少而时涨时落,影响游船及荷花生长。1974年为解决燕山石油化工厂的用水问题,北京市决定由官厅、密云两水库为石化厂供水,以昆明湖为取水池,铺设铁管道向石化厂送水,这更加影响了昆明湖水位的稳定。为使昆明湖保持一定水位,又兴建了河湖分流工程,使密云来水通行另一渠道。

这一工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京密引水渠昆明湖入口处向西南,并借北长河故道,经1950年新建的颐和园分水闸东侧入昆明湖的西北湖(团城湖,设计时用此名)。这段渠长838米,设计输水能力为35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为50立方米每秒;并于入口处建2孔(孔宽各8米)平板节制闸一座。此渠道与北长河玉泉山水呈立体交叉,即玉泉山水经京密引水渠渠底下,沿旧道经玉带桥入昆明湖。第二部分是团城湖部分,包括石油化工厂取水口及西南湖的连通闸。石化取水建筑物位于团城湖西岸,取水量近期为4.4立方米每秒,远期为6.6立方米每秒。湖岸四周全部加以衬砌。为有一定的机动水流和增加水流调节的灵活性,在团城湖与西南湖之间建木结构闸桥一座,计四孔,每孔宽4.2米,全部为木制叠梁闸板(1982年改为钢筋混凝土桥和启闭式钢丝网平板混凝土闸门)。第三部分是河湖分流渠南段渠道,起自团城湖出口,终止绣漪桥闸,与京密引水渠昆玉段相接,长1775米,设计流量为3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为45立方米每秒。为控制团城湖水位和泄入昆玉段的流量,在绣漪闸西300米处建南闸一座,其大小与团城湖入口处节制闸相同。此工程由市政设计院设计,市政四公司施工,1977年1月开工,1981年5月竣工。

昆明湖及河湖分流工程示意图

由于东湖未能疏浚,加之京密引水工程建成后直接穿行东湖,带入的泥沙、杂物沉淀于湖底,致使湖底抬高,即使最高水位时机游船也难于游动,严重影响着颐和园的景观。为此,市决定于1990年冬至1991年春发动全市工农商学兵、党政干部参加义务劳动,并结合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治理,共挖出淤泥65.26万立方米,清挖面积120万平方米,平均挖深0.57米。[12] [4]

园林建设

昆明湖原名“翁山泊”,金代即有开辟,元时称“西湖”,时有“西湖景”之称,明代有“好山园”,清代曾作草料厂。乾隆十四年(1749)整治水系,开拓湖面,次年乾隆以为母祝寿的名义,在翁山圆静寺废墟建大报恩延寿寺,同年改翁山为万寿山,西湖易名昆明湖,乾隆十六年(1751)定名清漪园。历时15年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基本完工,嘉道以来略有增建。咸丰二十六年(1860)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光绪十四年(1888)易名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又遭八国联军洗劫。光绪二十九年(1903)再修,辛亥后,数易归属,1942年后辟为公园。1949年后又经多次修缮和重建。1961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园有各种古建筑3000多间,景点繁多,著名的号称“六十景”。昆明湖北岸,为万寿山,山前的湖岸有“云辉玉宇”的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至智慧海,层层升高,构成巨大的建筑群。山下沿湖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湖东岸分布着耶律楚才祠、乾隆年间造的铜牛、知春亭、文昌阁、廓如亭等,廓如亭畔,150米长的十七孔桥连接湖岸和南湖岛,桥栏雕石狮500余只。岛上有龙王庙、月波楼、云香阁、涵虚堂等建筑。湖西部的西堤系乾隆年间仿杭州西湖的苏堤而建,堤上建6桥,由北向南依次为:界湖桥、豳凤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湖的西北36米长的清晏舫(俗称石舫),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后山后湖区,1980年代恢复为苏州街长约300米,依山傍水,两岸排列仿古店铺。后湖东端的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被誉为“园中之园”。[13]

湖边建筑

万寿山

湖边建筑

后湖

航道航运

昆明湖,元代为北京(时为大都)城区运河的水源地。元初,为解决大都至通州漕运,由郭守敬兴建通惠河。通惠河引北部诸泉,沿今京密引水渠走向,毕合于昆明湖(时称翁山泊),即白浮翁山河;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今北运河)处,打通了大运河至京城的航道。元末明初,白浮翁山河废而未治,通惠河丧失漕运功能。明永乐五年(1407)曾重修白浮山河,因不彻底而未成。但昆明湖仍然是明清帝王乘龙舟自京城至玉泉山之间的龙舟水道。[2]

引水工程

为了补充昆明湖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导引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引水工程,水源有二,《日下旧闻考》记载,其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其二出于碧云寺内石泉,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这两条水道汇于四王府广润庙,再东行经普通、香露、妙喜等寺,然后入静明园,引水石槽总长为7公里。经过治理以后的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形成了当时北京西部最大的一座蓄水库。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

1966年京密引水渠进颐和园,穿过昆明溯,京石油化工总厂和东水西调引水工程取水口均建于西北湖。[4]

涵洞闸口

昆明湖除青龙桥下的三孔闸门为溢洪闸外,还6个出水口:其一是谐趣园眺远斋附近,出宫墙,流过垂虹桥,至圆明圆;其二是谐趣园东北惠山园闸,出宫墙东流与与前水汇合至圆明园;其三是谐趣园西闸口,出宫墙南流,过东宫门(南北有二白玉石桥)与二龙闸出流之水合;其四是新建堤坝上的二龙闸,该闸为二孔闸,单孔宽2.5米,不常提闸板,水东北流,经营市街一带后,过马厂桥入圆明园;其五是二龙闸以南的四涵洞,流出之水灌溉六郎庄一带水田,然后经蔚秀园西北侧流,过红桥(今101中学门前),绕清华园入清河。涵洞初建时有木板为闸,木板因年久朽坏后,成了常流水;其六是昆明湖最南绣漪桥闸,此处为南长河的起点,是昆明湖最大的出水口中,京城用水,航运用水就是从这里流出供给的。[5]

堤坝桥梁

东堤,是南北向的一条长堤,东侧是颐和园园墙。原名西堤,是为保护东边的畅春园而建的。后来扩挖西湖成为昆明湖后,这里成了昆明湖的东岸,所以又改名叫东堤了。

西堤,北起西如意门内、宿云檐以西的西堤第一桥界湖桥,南止于西堤南首柳桥以南的昆明湖南岸。是西湖区的的东界。[9]

西堤上建有六桥,乾隆年间,自北向南依次为:柳桥、桑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界湖桥。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宽8米,由高低、宽度不同的17个发券孔组成,中间一孔最高、高宽,因其位于两边分数为阳极之数“九"处,含有“级”之意。两边各孔对称的逐步缩小,使桥身有如长虹呈现弧线形拱桥。防芦沟桥而建,又有苏州宝带桥特点,桥栏有望柱62对,望柱头共饰有不同神态的石狮544个。

昆明湖出口绣漪桥

绣漪桥,高拱石桥,单孔,是清代帝王从水路来清漪园(颐和园),由长河水道进园的必经路。[9]

界湖桥

界湖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内外湖与后溪河的分界处,是西堤最北面的桥梁。该桥始建于1750年,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焚毁,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在清漪园时代,这座桥叫柳桥,而西堤南端的柳桥则称为界湖桥,重建颐和园时这两座桥的名称互易了。界湖桥,为3孔石桥,长31.43米,桥身最宽处6.52米,最窄处4.28米,桥高约5.84米南北两侧各有20层台阶,桥身两侧各有27个栏杆。[10]

柳桥

柳桥,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建,是西堤六桥之一。桥身南北方向,清漪园早期时,桥南端叫“界湖桥”,北端的桥叫“柳桥”。名字取自杜甫“柳桥睛有絮”的诗句。桥下中间为方形流水孔,两侧为发券形流水孔,桥上建有歇山重檐箍头脊的桥亭。

豳风桥

桑苎桥,后改为豳凤桥,是屋桥,桥亭为长方形,歇山重檐灰瓦顶。

玉带桥

玉带桥,是一座高拱石桥。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石砌成,既是昆明湖入水口,又是当年帝后乘船去玉泉山的出口,建筑艺术美观造型,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受到国际上的赞誉。1917年在美国建成的狱门桥,就是以玉带桥为蓝本设计的。

镜桥

镜桥,桥名源于李白在《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的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句。镜桥上部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尘亭,是解放后恢复重建的。

练桥,桥名原自南朝诗人谢朓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州,杂英满芳甸”。桥上建有重檐四角攒尘顶的桥亭。

昆明湖在什么位置

昆明湖位于北京,具体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为了避免出现因为不熟悉而迷路,可以提前使用导航软件进行搜索并将结果截图以便随时查看或询问当地人。

开放时间:包含于颐和园景区,景区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30-18:00,20:00静园;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7:00-17:00,19:00静园,景点开放时间详见景区现场公示。

参考游玩时间:0.5小时 - 1小时。

简介:

昆明湖占据了颐和园四分之三的面积,景色秀丽,是整座园林的灵魂所在。每年夏秋季节,大量游人纷纷而至,泛舟湖上,欣赏湖畔的亭台楼阁,纵览全园美景。除了湖光水色,湖中的十七孔桥、西堤等景点也值得细细品味。

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大湖、西湖和后湖三个部分。环湖步行一周约需2小时,夏秋季节可以乘船游湖,既轻松惬意,又不误观光赏景。园内有8个游船码头,5种不同类型的游船。游船价格路线各异,具体可以咨询景区。

昆明湖东面是知春亭,据说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冻都是从这里开始。在此不仅可以拍到全园美景,苍茫的水色还会给你很艺术的剪影效果。

著名的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和东岸之间,桥长150米,像一条长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它系仿著名的卢沟桥之作,桥上每个石拦柱顶部都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显得精致、雄伟和美观。

十七孔桥东头湖岸上矗立着一座全国最大的八角亭,附近蹲卧着一座如真牛一样大小的铸造精美的铜牛,昂首竖耳,若有所闻而回首惊顾的神态,非常优美生动,原取神牛镇水之意,现为珍贵文物。

十七孔桥往南,有仿照西湖苏堤建造的西堤,6座桥亭建造的十分精致,值得一看。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