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春节传统习俗

来源:趣味经验馆 1.2W

广州春节传统习俗

广州过年的风俗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腊月二十四扫尘日、腊月二十八杀鸡猪、腊月二十九拜神祭祖、腊月三十除夕夜、正月初一拜年送大桔和利是、花市逛花、烧香拜佛等。

灶神是掌管厨房的神灵,也是监督人间善恶的神灵。

广州人会用糖、饼、水果等食物给灶神祭拜,还会贴上“灶王爷万岁”的对联,希望灶神能够保佑家庭平安幸福;扫尘日,广州人会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干净,除去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好运。

本文介绍了广东春节的风俗习俗,包括贴春联、舞狮、拜年、烧香拜神、走亲访友、吃团圆饭、包饺子、赌博活动、放鞭炮、观灯会、送祝福红包和欣赏花市等。

这些风俗习俗体现了家庭团圆、亲情、友情和吉祥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们迎接新年、祈求吉祥和幸福的愿望。

通过了解和参与这些传统风俗,人们能够体验到广东春节的喜庆氛围,增强家庭和社交关系,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1、迎春花市。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

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3、庆人日。

人日为大年初七,广州人多在这天设丰盛的家庭筵席,以示庆贺。

4、拜年,送大桔拜年。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

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5、年廿九,责年。

责年是指买耐放的食物准备在过年期间享用,通常选择好听吉利的食品,如葱、芹、蒜、鲮鱼。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广州春节有什么习俗

广州不但拥有发达的经济,也有浓厚的文化,而春节作为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广州在这一天也有独特的风俗。那么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广州的春节风俗吧,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


1、开油锅

按照广东人的习俗,腊月二十过了就要张罗开油锅啦。在家炸油角、煎堆、蛋散、糖环、笑口枣……广州人叫“开油锅”,寓意家里人丁兴旺、衣食无忧。这是广府人家最传统的年味。

烹饪时一面炸一面要说吉祥的话,炸油角时说“油角郁郁、子孙富足”“油角弯弯,家财百万”;炸茨菇花时说“开花结子,千孙百子”,诸如此类。而广州人最喜欢的炸煎堆,则有“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说法,寓意兴旺团圆。如今,一些传统的广州人还会亲手制作煎堆油角,作为“过年必备之物”。

2、 洗邋遢、贴挥春

临近过年,广东地区民间有“年廿八洗邋遢”的传统,即在农历十二月廿八前后进行大扫除把住处打扫干净迎接新一年到来。打扫干净后,勤劳的广州人就会忙里忙外,在家里张贴新年挥春,代表去旧迎新,迎来新的一年。挥春的款式有很多,除了寓意“福至临门”的“福”字挥春,还有各式各样祈求新年好运降临的大字挥春。

比较常见的有楼梯的墙上贴一张“上下平安”的挥春;大门上贴一个“福”字或者是一张财神的画像;家里装饰招财进宝、花开富贵等的立体图形挥春;大门的门楣和两侧都贴上一幅寄托着新年愿望的对联。

3、年夜饭

除夕夜,广州人都会一家人整整齐齐吃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但广州的团年饭不一定在三十晚上吃的,择好日子,年廿三祭灶后直到年三十都可以举行。饭桌上必定有几个寓意好兆头的团年饭食材:鸡(广州人常说“无鸡不成宴”)、鱼(年年有余)、猪手(横财就手)、生菜(生财)、烧肉(身壮力健)……

4、逛花街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千朵万朵睇唔哂……”这首家喻户晓的广州民谣,描述的正是老老少少一家人行花街的情景。在花街,金灿灿的年桔、艳丽的兰花、含苞待放的桃花……一盆盆年花摆放整齐等待市民挑选,市场随处可见的红色、金色新春装饰,以及看花买花的街坊,把人们提前带入了新年氛围。对广州人来说,春节前在花市逛上一圈才算,寓意新年“行大运”。

5、摆年桔

粤语中,“桔”“橘”与“吉”谐音,因而新春期间,家家户户摆上盆年桔,寄寓新年大吉大利、吉祥如意。有民俗专家认为,摆设年桔为春节助庆的做法,是广府首创。岭南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合柑橘生长。早在东晋时期,裴渊《广州记》就有“罗浮山有橘,夏熟,实大如李”的记载。人们在家摆放年桔时,通常会在上面挂上几个“利是”。在广东,红包叫“利是”,又称“利事”,也有人写作“利市”。“利市”一词在《易经》中就有记载,带有本少利多的意思。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关于广州过春节的习俗了,小伙伴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呢?在评论区里留言吧。

广州春节习俗有哪些

广州地处广东,作为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州不但拥有发达的经济,也有浓厚的文化,而春节作为我国最隆重的节日,广州在这一天也有独特的风俗。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广州春节风俗吧。


一、洗邋遢

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意思是在农历十二月廿八日这天,家人留在家里打扫卫生,迎接新年,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净,精心布置,迎接新年的来临。有些家庭在当天傍晚用柚子叶烧水冲凉,寓意洗去一年的晦气与不顺。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据说它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朔到商周时期的“驱除疫鬼、祈求安康”的一种宗教仪式。古籍《吕览法》里面记载了:“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秘奥造宅经》里面也有记载“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

二、贴挥春

挥春,也联。如北方所说的门对、对子、桃符等,在楼梯的墙上贴“上下平安”的挥春,在大门上贴“福”字或是财神画像。广州的挥春还用于花盆和花瓶上,用“大吉”、“花开富贵”等字样的包裹花盆、桔子盆在桃花、和桔子挂上装硬币的红包,还有不少家庭的门前都有一张有“出入平安”字样的红地毡。

三、拜年送大桔

早饭后,向亲朋好友拜年。拜年的礼物,大桔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无所谓,但必须是双数,不能是奇数。客人临走时,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赠给客人,意在互赠吉祥。

四、逗利市

利是,即红包,“逗”有讨的意思,“讨利是”广州各地春节期间普遍流行的习俗,也这是大多数人过年最期待的环节了。广州人把红包、压岁钱叫做"利市",也有的写作"利是"或"利事"。名字和形式都不重要,内容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广州过年收发利市有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已婚的男女,不论长幼,一律要派利市(主动发红包);二是未婚的男女,不论长幼,一律要逗利市(主动讨红包)。广州的利市不论内容如何,原则上必须是双数(偶数)。广州地面上,只有办"丑事"才封单数的。但你说给两封5块的利市,那就没问题,总数是双数就行了。而且利市最好给"双封",就是两封,内包纸币多少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作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

五、行花街

广州人口中的"行花街",就是特指从廿八到三十深夜(农历哪年要是没有三十就从廿七开始),这年前3天时间里去逛市内的大型迎春花市。尽管之前可能会有十天半个月的搭棚布景时间,但花市铁定是廿七、八才开市,到了三十深夜也就是初一凌晨,花市就会结束,所有的棚架会在几个小时内拆得干干净净。大年初一的早上,摆花市的马路会恢复交通。


好了,就说到这里吧,广东各地区习俗你get了吗? 过年一家人团团圆圆才是最重要的! 有家人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春节! 祝大家过一个团圆的幸福年 ! 

广州春节习俗是什么。

1、迎春花市。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2、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3、庆人日。人日为大年初七,广州人多在这天设丰盛的家庭筵席,以示庆贺。

4、拜年,送大桔拜年。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5、年廿九,责年。责年是指买耐放的食物准备在过年期间享用,通常选择好听吉利的食品,如葱、芹、蒜、鲮鱼。

春节禁忌:

1、言语方面

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也忌婴儿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故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2、行为方面

端杯、盘、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来弥补。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时。

3、其他方面

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

潮汕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忌洒扫、倾倒垃圾,唯恐把“财气”扫走、倒掉。与此同时,潮汕人在除夕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

广州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广州过年的风俗:贴窗花、挂年画。

1、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2、挂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广州的春节食俗

年初一早上,人们都会自己做或买年糕回来,三种口味:芋头糕,萝卜糕,椰汁红枣糕;通常是一早起床就开着炉火蒸糕,取起蒸蒸日上,步步高升知意,而且第一块吃的糕都是甜的,还要有红枣的,取其早日高升,一家人生活甜甜蜜蜜。

年初二叫“开年”,中午饭就会把压年用的鱼、蒜、肉等东西从米缸里拿出来,炒着做菜,还有用发菜、金钱菇、猪手、淡菜做的猪手煲,取其年年有余、勤劳、慈祥互爱、聪明、精算、身体强健,遍地金钱,发财就手之意。

广州过年有什么习俗?

广州过年的习俗: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广州过年的其他习俗:

1.广州盆桔,意头好  

广州的挥春还用于花盆和花瓶上,用"大吉"、"花开富贵"等字样的挥春包裹花盆、桔子盆,在桃花、和桔子上挂一些吉利话的立体图片挂饰或是装着硬币的红包;米缸的上面还贴上一个"常满",在阳台的墙上贴"天官赐福",不少家庭的门前都有一张有"出入平安"字样的红地毡。  

2、"年二八洗邋遢"  

俗语说"年廿八,洗邋遢"这是广东方言,就是说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那天是扫尘和搞卫生的时候。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蛛网。

3、新年讲"意头"  

在广州,过年是最讲究"意头"的,就像广州人对花的情有独钟一样,并不是因为广州人都是懂得赏花的雅士,而是因为花能代表无数的好意头,无论是高雅之士还是庸俗市,过年都一定要买一盆金桔,一盆水仙,一棵桃花(因为广州人买桃花不是买一枝,而是把整棵树砍下来带回家)。广州人过年买桃花,就像西方人圣诞买圣诞树一样。而鲜花象征着花开富贵、金桔代表如意吉祥,这正是完美地配合了广州人们的这种心态和需要。  

4.过节前要蒸一"底"

从食物上要讲意头、从行事上要讲意头、从嘴巴上也要讲意头,比如:过节前要蒸一"底"(广东方言:盆)年糕,年糕包括有:糯米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马蹄糕、九层糕、松糕等,年糕谐音"年高",寓意快高(糕)长大、步步高(糕)升;年糕是用糯米来做的,柔软粘口,金的糕面插上红枣、柏枝,寓意吉祥如意、鸿运长驻。    

5、新年八宝果盒  

在新春佳节,广州家家户户都备有八宝果盒,来招待拜访的亲戚和朋友,果盒里面有红瓜子、黑瓜子"摩登"瓜子(葵瓜子);有各种糖果和巧克力、开心果;有广式的贺年蜜饯,如:糖金橘、糖莲子、糖马蹄(荸荠)、糖椰角、糖椰片、糖冬瓜、糖莲藕??;还有油角、煎堆、蛋散等。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人们一起各家各户地去拜年,大家总会互相赠送油角和蛋散,比试看看谁的手势(夫功)好,然后离开的时候,大家总会抓一把红瓜子放在兜里,边走边嗑。  

6、拜神  

广州人在节日里俗称的"拜神"不但是指到寺庙里拜神,还特指在家参拜神灵和祖先。广州人对神明和祖宗都最为尊敬,很多家庭都设有神柜,最上奉的是观音或关公等自家供奉的神灵,中间供奉的是祖先的神位,底下供奉的是土地,在家门口的墙上也供奉天地和土地。每到大节和纪念日,都要_鸡杀鸭,拜祭天地、祖宗、接财神等,反正从廿三的谢灶君开始,拜何方神灵用什么食物和烧供品等,作为家庭主妇们都会忙得不得了。

广东春节习俗有哪些?

行花街,派利是(发红包),食年糕,做酥角,做煎堆,包粽仔。舞醒狮等。

春节逛花市的风俗,据说在中国唯广州独有,花市,老广州叫“花街”,粤语说“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

发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煎堆是家家必备的。煎堆馅为爆谷拌糖胶所制,爆谷是把糯谷炒至爆开,去掉谷壳便成。煎堆皮是用糯米粉制成,很薄,外面粘着芝麻。整个煎堆放在沸油中炸至金即可。

广东醒狮舞起源佛山春节期间的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

正月是一年之始,广州人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言语方面,凡是不吉利的字都禁止说出来;

农历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怕洗走财气;

年初二是开年,自除夕年夜饭后,到今天才能动荤;

年初三是赤口;

过年时不能买鞋,因粤语发音“鞋”同“唉”;买书更不行,书发音同“输”,怕这一年都“输、输”声,更是大忌。

广州春节风俗有哪些

1、大年初一派利市、送年桔。年初一开始,人们起床换上新衣后,第一件事是向家人朋友拜年。拜年的时候,年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主人家与客人往往会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恭喜发财,利市到来”,派利市是人们最期待的环节。广州人把红包、压岁钱叫做“利市”,也有的写作“利是”或“利事”。最早的利市是跟钱无关的,始于汉代,是一种类似于钱币一样的东西,被当作吉祥物,用红线串起来,在年三十晚,压在小孩的枕头下,叫做“压岁”,后来逐渐演变为红包,表示利市。务实朴素的广州人过年派利是主要讲“好意头”,5元、10元、20元即可出手。年年岁岁,利利是是,平平安安,这就是对亲朋好友最好的祝愿。

2、年初二开年、回娘家。大年初二这天要吃“开年饭”。广东人的开年饭,除包括年夜饭种种好兆头的菜肴外,有些家庭会斩些烧肉,取红皮赤壮、健健康康之意。在广东大部分地方,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亲人会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和大家一块吃饭,让许久未见的家人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不但如此,有些家庭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庆祝团圆。

3、年初五迎财神。“财神到,财神到!”广东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正月初五这天是财神的生日,很多人家里都要举行仪式,特别是做生意的店铺会特地邀请舞龙舞狮表演,迎接财神到来,期盼来年得到财神的眷顾。

4、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是“元宵节”名称的由来。在广州,元宵节又称灯节。节前数天,街巷摊档,竞售各式花灯,争奇斗丽,称为“灯市”,节日气氛浓郁。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彩灯琳琅满目。主要灯品有走马灯、夹纱灯、丝料灯、宫灯、各式形象纸扎灯等,现在各式各样的霓虹灯也加入了节日行列,全城都张灯结彩。在这天,广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吃汤圆,祈求全家团团圆圆。传统汤圆一般是麻蓉馅,用的是黑芝麻,炒香后加入猪油、糖粉拌好。咬开后,内馅随着白色的糯米皮子缓缓流出,很是诱人。

广东过年的习俗是什么?

广东过年主要的习俗:

1、找书法家讨一副对联:年初二十八,泮塘四约龙船会大门打开,围陇很多过往游客,原来这里有一位写书法的师傅挥毫写春联。

2、年三十逛花街,是广东人传统节目,年三十晚上带着家人去花市买花,买各种盆花和一束束鲜花之后,回到家了摆放,图个吉利也美化了环境。

3、广州年三十一般都会到当地的酒楼摆上一桌酒菜,邀请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个团圆年夜饭,从年三十的年夜饭开始,就算是开始过大年了。

其他广东过年的习俗:

一年之计在于春,广州人一向讲究意头以及彩头。农历的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这首流传于广州民间的农历新年习俗歌,年初一 ,拜神、吃斋、派利是。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

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广东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年三十晚行花街,行过花街先过年”,对于老广州人来说,行过花街才是年。

行过花街,广东人习惯在腊月二十八搞清洁迎新年,即“年廿八洗邋遢”洗去一年的纤尘和污垢,祈盼新年。美好的节日,当然少不了美食,广东人会在二十九这天蒸年糕、炸煎堆,寓意“步步高升”。到了年三十,全家一起贴春联、吃团年饭,晚上十二点整,要放鞭炮接财神。大年初一就到了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长辈们这天会派利是,也就是发压岁钱。

广东地区春节的习俗?

广东过年的特色风俗有:逛花市,派利是,醒狮,舞龙,行通济,广府庙会。风俗以及寓意:逛花市:逛花市这个是广东的传统风俗,据说在中国唯广州独有,后来这个风俗逐步推及辐射到其他县市,成为广东人过年的风俗。派利是:这是广东春节的习惯,代表的是利利事事,寓吉祥之意。醒狮:广东的狮子与外省不同,称为醒狮,在制作上和舞法上都具有广东的特色,春节期间很多商场都会请来醒狮队,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逐户去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广东过年的其他风俗:行通济:是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的传统民俗活动。作为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广府庙会:是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活动之一,是广东省地方传统民俗文化,广州市越秀区在传统元宵节期间,即农历正月十五至廿一举办的传统庙会。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广府庙会开幕式设在元宵节当天,为期七天,是一项广府文化嘉年华活动。潮州大锣鼓:是广东潮汕地区传统音乐中的一种,是一种由锣鼓乐与管弦乐组合而成的演奏形式,由历代相沿的鼓吹乐类演变而成,是潮汕地区最具群众性的乐种之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