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长什么样

来源:趣味经验馆 2.21W

紫菜长什么样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紫菜是什么颜色的??

良质紫菜,具有紫黑色光泽,有的呈紫红色或紫褐色,片薄、口感柔软,有芳香和鲜美的滋味,清洁无杂质。用火烤熟后呈青绿色。

次质紫菜,表面光泽差,片张厚薄不均匀,呈红色并夹杂绿色。口感及芳香味差。杂藻多,并有夹杂物。

洗后水的颜色不应变色,只是有些杂质。

扩展资料

紫菜,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红藻纲,红毛菜科。藻体呈膜状,称为叶状体。紫色或褐绿色。形状随种类而异。紫菜属海产红藻。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紫菜固着器盘状,假根丝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

种类多,主要有条斑紫菜、坛紫菜、甘紫菜等。中国沿海地区已进行人工栽培。21世纪初中国紫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供食用和药用。

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紫菜因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常被人误认为是植物;

但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它不是真正的植物,因为它没有真正的管道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与水草不同。另外,有几种氰细菌与海苔有关。大型海苔多生长在寒冷地带。人工栽培种类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

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紫菜

紫菜长什么样子

紫菜,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红藻纲,红毛菜科,藻体呈膜状,称为叶状体,紫色或褐绿色。形状随种类而异。

紫菜的常见形状:

紫菜属中叶状藻体可食的种群。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超过海带,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每100g干紫菜含蛋白质24~28g、脂肪0.9克、碳水化合物31~50g、钙330毫克、磷440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1.23毫克、核黄素2.07毫克、尼克酸5.1毫克、丙氨酸3.4g、谷氨酸3.2g、甘氨酸2.4g、白氨酸2.6g、异白氨酸1.4g,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故紫菜又有“营养宝库”的美称。

怎样形容紫菜

紫菜的叶状体呈长叶片状,基部宽大,梢部渐失,叶薄似膜,边缘有少些皱格。加工后的紫菜均呈深紫色,富有光泽。

紫菜没干之前是什么样子,长在哪里?

紫菜(Porphyra),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红藻纲,红毛菜科。藻体呈膜状,称为叶状体。紫色或褐绿色。形状随种类而异。紫菜属海产红藻。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紫菜固着器盘状,假根丝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种类多,主要有条斑紫菜、坛紫菜、甘紫菜等。

紫菜外形简单,由盘状固着器、柄和叶片3部分组成。叶片是由1层细胞(少数种类由2层或3层)构成的单一或具分叉的膜状体,其体长因种类不同而异,自数厘米至数米不等。含有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叶黄素、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等色素,因其含量比例的差异,致使不同种类的紫菜呈现紫红、蓝绿、棕红、棕绿等 颜色,但以紫色居多,紫菜因此而得名。

紫菜是什么颜色

紫菜颜色分为红紫、绿紫、黑紫数种,人工养殖的主要是坛紫菜,亦有少量条斑紫菜。紫菜为条状,一般长12-18厘米,最长可达到30厘米、宽3-5厘米。人工养殖紫菜,自采苗下海后,经一个月左右,藻体长到20厘米左右,就可收割。时间自第一年的11月份至次年藻体自然衰老,共有约半年的收获时间,共有10次左右可以收割。鲜紫菜剪集之后,用淡水漂洗干净,切碎,不使沙石、贝壳夹杂其中,然后薄滩于竹簟上,做成菜饼、晒干,使其薄而不破,无泥腥气。紫菜自开始收割至立春前所收获的紫菜,大都藻体薄而嫩,紫色发亮,味香而鲜,质量上乘,称为“冬菜”,立春以后收割的紫菜,藻体粗厚,颜危青黄,质量稍差,称为“春菜”。

好的紫菜是绿的还是紫色的?

其实是一样的。但是紫菜口味又有不同,分为南方纤维比较大的团藻(一般烧汤的便宜的,口感糙),另外就是华东地区的条斑紫菜(口感细腻,一般都加工成紫菜片。)

紫菜(Porphyra),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红藻纲,红毛菜科。藻体呈膜状,称为叶状体。紫色或褐绿色。形状随种类而异。紫菜属海产红藻。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紫菜固着器盘状,假根丝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种类多,主要有条斑紫菜、坛紫菜、甘紫菜等。中国沿海地区已进行人工栽培。21世纪初中国紫菜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供食用和药用[20]。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紫菜因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常被人误认为是植物;但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它不是真正的植物,因为它没有真正的管道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与水草(seagrass)不同。另外,有几种氰细菌与海苔有关。大型海苔多生长在寒冷地带。人工栽培种类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

紫菜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紫菜的别名 4 紫菜的营养成分 5 紫菜的营养价值分析 6 紫菜的选购 7 适合吃紫菜的人群 8 紫菜的食疗作用 9 紫菜的食用建议 10 《*辞典》:紫菜 10.1 出处 10.2 拼音名 10.3 紫菜的别名 10.4 来源 10.5 原形态 10.6 生境分布 10.7 化学成份 10.8 性味 10.9 归经 10.10 功能主治 10.11 紫菜的用法用量 10.12 注意 10.13 备注 10.14 摘录 1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紫菜的方剂 2 古籍中的紫菜

1 拼音

zǐ cài

2 概述

紫菜为藻类植物的藻体,藻体紫色,一般高12~30厘米,养殖的紫菜最长达4米以上。分布辽宁半岛、山东半岛及浙江、福建沿海。朝鲜、日本也产。紫菜属红藻类植物,生长在浅海巖礁上,颜色分红紫、绿紫和黑紫3种,干燥后均呈紫色,因可入菜而得名紫菜。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

自汉代以前我国就有食用紫菜的记载,它一直被视为珍贵海味之一,味道极为鲜美,深受人们喜爱。紫菜虽产于沿海,但经干制后可长途贮运,不论各地,不论何时,人们均可以购买到。质量以片薄,表面光滑,有光泽,洁将无杂质,含水量在9%以下者为佳品。

3 紫菜的别名

紫菜又称索菜、子菜、甘紫菜、海苔

4 紫菜的营养成分

紫菜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11.2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191克、钙145毫克、磷1910毫克、铁509.5毫克、胡萝卜素0.95毫克、硫胺素0.35毫克、核黄素5.7毫克、尼克酸23毫克、维生素C 10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U、胆堿、磷脂、糖醛、锌、锰、碘等。[1]

5 紫菜的营养价值分析

1.营养丰富,含碘量很高,可用于治疗因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紫菜有软坚散结功能,对其他郁结积块也有用途;

2. 富含胆堿和钙、铁、能增强记忆、治疗妇幼贫血、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保健;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可作为治疗水肿的辅助食品;

3. 紫菜所含的多糖具有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可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显著降低进血清胆固醇的总含量;

4. 紫菜的有效成分对艾氏癌的抑制率53.2%,有助于脑肿瘤、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等肿瘤的防治。

6 紫菜的选购

1. 若凉水浸泡后的紫菜呈蓝紫色,说明该菜的干燥、包装前已被有毒物所污染,这种紫菜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

2. 紫菜是海产食品,容易返潮变质,应将其装入黑色食品袋置于低温干燥处,或放入冰箱中,可保持其味道和营养。

7 适合吃紫菜的人群

一般人均宜食用紫菜

1. 紫菜尤其适合甲状腺肿大、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瘿瘤、淋病、脚气、高血压、肺病初期、心血管病和各类肿块、增生的患者更宜食用;

2. 消化功能不好、素体脾虚者少食紫菜,可致腹泻;腹痛便溏者禁食;乳腺小叶增生以及各类肿瘤患者食用;脾胃虚寒者忌食。

8 紫菜的食疗作用

紫菜性寒、味甘咸,入肺经,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尿、补肾养心、降低血压、促进人体代谢等功效。可辅助治疗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夜盲症、贫血、水肿等病症。紫菜还有一定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动脉硬化,延年益寿有益。盛夏适量多食一点紫菜可消暑。紫菜性寒,脾胃虚寒而有温滞者不宜食用。因紫菜容易发霉,产生毒素,危害健康,故要注意保管,如发现蓝紫色应即弃之,千万不可食用。[1]

紫菜性味甘咸、寒,入肺经;

紫菜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

紫菜用于甲状腺肿、水肿、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瘿瘤、淋病、脚气、高血压等。

1. 应用于肺热痰多:紫菜30克,萝卜1个,煮汤服。用紫菜治疗各种脓痰和咳嗽的方法是:将紫菜研成粉末,炼蜜为丸,每次在饭后服6克,日服2次,或干嚼紫菜也可。

2. 用紫菜治疗缺碘性甲状腺肿大的方法是:每日用紫菜30克,陈皮3克,白萝卜1个,做汤服用。或将紫菜与鹅掌菜、夏枯草、黄芩各适量,水煎服。

3. 治疗高血压及两眼昏花:可用紫菜与决明子一同加清水煎服。

4. 治疗慢性气管炎:可用紫菜、牡蛎、远志各适量,水煎服。

9 紫菜的食用建议

一般内地宾馆和家庭多用水发泡洗后的紫菜沏汤,其实紫菜的吃法还有很多,如凉拌,炒食,制馅,炸丸子,脆爆,作为配菜或主菜与鸡蛋、肉类、冬菇,豌豆尖和胡萝卜等搭配做菜等等。

食用前用清水泡发,并换1~2次水以清除污染、毒素。

10 《*辞典》:紫菜

10.1 出处

《本草经集注》

10.2 拼音名

Zǐ Cài

10.3 紫菜的别名

索菜(《漳浦县志》),紫英(《本草从新》),子菜(《漳州府志》)。

10.4 来源

主要为红毛菜科植物甘紫菜的叶状体。

10.5 原形态

藻体为扁平叶状体,基部有盘状固著器。具短柄,由柄上生出的叶状体呈广披针形或椭圆形,一般长可达15~20厘米,宽10~16厘米,个别的长可达50厘米,宽可达30厘米。膜质,边缘波状;幼时浅粉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深紫色,衰老时转为浅紫。生长期(叶状体)11月至次年5月。

生于海湾内较平静的中潮带巖石上。

10.6 生境分布

分布江苏连云港以北的黄海和渤海海岸。亦有栽培者。

10.7 化学成份

干紫菜含水分10%,蛋白质24.5%,脂肪0.9%,碳水化物31%,粗纤维3.4%,灰分30.3%,钙330毫克%,磷440毫克%,铁32毫克%,胡萝卜素1.23毫克%,硫胺素0.44毫克%,核黄素2.07毫克%,尼克酸5.1毫克%,抗坏血酸1毫克%。每公斤干紫菜含碘18毫克。

甘紫菜中含核黄素,尼克酸,生物素,硫辛酸,维生素B12,胆堿比较丰富;多量自由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β胡萝卜素及少量α胡萝卜素,叶黄素,玉蜀黍黄素;藻红蛋白,藻青蛋白,叶绿素。甘紫菜中含总脂约1.7%(以干重计算),其中磷脂占35%,甘油三酯25%,甘碳四烯酸占40.8%。尚含α蒎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牻牛儿醇,葛缕酮,糠醛,缬草酸,甲酸,乙酸,丙酸等。

10.8 性味

甘咸,寒。

①《本草拾遗》:"味甘,寒。"

②《本草从新》:"甘咸,寒。"

③《随息居饮食谱》:"甘,凉。"

10.9 归经

《本草撮要》:"入手太阴经。"

10.10 功能主治

化痰软坚,清热利尿。治瘿瘤,脚气,水肿,淋病。

①《本草经集注》:"治瘿瘤结气。"

②《食疗本草》:"下热气,若热气塞咽者,汁饮之。"

③《本草纲目》:"病瘿瘤脚气者宜食之。"

④《随息居饮食谱》:"和血养心,清烦涤热,治不寐,利咽喉,除脚气瘿瘤,主时行泻痢,析酲开胃。"

⑤《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淋疾,湿性脚气,甲状腺肿,慢性气管炎,咳嗽。"

⑥《国药的药理学》:"干嚼之,治肺坏疽的起始性吐臭痰者。"

10.11 紫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10.12 注意

①《食疗本草》:"多食胀人。"

②《本草拾遗》:"多食令人腹胀、发气,吐白沫,饮少热醋消之。"

10.13 备注

此外常见的尚有圆紫菜(青岛以南沿海)、长紫菜(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等数种。

10.14 摘录

紫菜是怎么长出来的

  紫菜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由较大的叶状体和微小的丝状体两个阶段组成,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

  紫菜属海产红藻。叶状体由包埋于薄层胶质中的一层细胞组成,深褐、红色或紫色。紫菜固着器盘状,假根丝状。生长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种类多,主要有条斑紫菜、坛紫菜、甘紫菜等。现在中国沿海地区也已进行人工栽培。

  紫菜是怎么长出来的

  紫菜的一生由较大的叶状体和微小的丝状体两个形态截然不同的阶段组成。叶状体形有性生殖,由营养细胞分别转化成雌、雄性细胞,雌性细胞受精后经多次形成果孢子,成熟后脱离藻体释放于海水中,随海水的流动而附着于具有石灰质的贝壳等基质上,萌发并钻入壳内生长。成长为丝状体。丝状体生长到一定程度产生壳孢子囊枝,进而形成壳孢子。壳孢子放出后即附着于岩石或人工设置的木桩、网帘上直接萌发成叶状体。此外,某些种类的叶状体还可进行无性繁殖,由营养细胞转化为单孢子,放散附着后直接长成叶状体。

请问紫菜、海带、海苔,有什么区别?

一、生长状况区别:

1、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海带生长主要受温度和光照影响,海水中氮素营养含量多少,也影响海带生长及产量。此外,潮流、风浪等对海带生长也有较大影响。

2、紫菜一般生长在浅海岩礁上。

3、紫菜叶状体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潮流通畅、营养盐丰富的海区。耐干性强;适宜光照强度为5000~6000勒克斯,具有光饱和点高、光补偿点低的特点,属高产作物。

二、科属不同

1、海带是一种属于褐藻门布科的水生植物。

2、紫菜,又称“紫英”、“子菜”、“索菜”,属红毛菜科植物。

3、海苔是条斑紫菜(P.yezoensis)的商品名。其英文名称是Seaweed ,日本英语是Nori。日本、韩国是海苔消费大国,日本料理的寿司,是常见的消费方式之一。

三、外形不同

1、海带比海藻阔而粗,柔韧平扁如带,长约一二尺至三四丈,色褐,味腥,是昆布属的藻类,可以作为扎缚物件的带子,故名海带,又名细昆布。

2、紫菜也分叶、叶柄和固着器三部分,不同种类的叶片形状、大小不同,坛紫菜的叶状体呈长叶片状,基部宽大,梢部渐尖,叶薄似膜,边缘有少些皱褶,自然生长的长30~40厘米,宽3~5厘米;养殖得好的叶长可达1~2米。

3、海苔为干燥后的紫菜,一般加工成薄片,非常轻薄。

四、颜色不同

1、海带属于褐藻,新鲜呈绿色,晒干接近为黑色。

2、紫菜属于红藻,颜色有紫红、绿紫及黑紫,但干燥后变成紫色。

3、海苔颜色一般为黑紫色。

扩展资料

海苔的好处不仅在营养方面,它的保健效果更令人称道。英国研究人员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现海苔可杀死癌细胞,增强免疫力。海苔中所含藻胆蛋白具有降血糖、抗肿瘤的应用前景,其中的多糖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海苔中所含的藻朊酸,还有助于清除人体内带毒性的金属,如锶和镉等。

医疗人员还从海苔中开发出具有独特活性的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能有效预防神经老化,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此外,海苔能预防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延缓衰老,帮助女士保持皮肤的润滑健康。民间还有常让产后的妇女吃些紫菜的偏方,据说有明显的催乳效果。还有减肥的作用 。

海苔非常轻薄,每天只能吃几克到十几克的重量,所以它在提供蛋白质和脂肪方面意义并不很大。相比之下,它提供微量元素的意义更受人们重视。

海苔虽有种种好处,但中医认为紫菜味甘咸,性寒,能清热、化痰、利尿,夏天多吃紫菜有消暑热,补身体的作用,高血压患者、结核病人、脚气病人、肺热多痰的人适合多吃海苔,但脾胃虚寒、容易腹胀的人就不宜多吃。由于海苔在加工中经过调味,含有较多的盐分,因而需要控盐的人也要适当克制调味海苔的食用量,可以适当吃些没有调味的紫菜片。

紫菜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和氨基酸 紫菜的生命活性物质,对于植物生命活动非常重要。食用紫菜一般蛋白质含量24%-28%,远远高于一般的蔬菜,且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多。紫菜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如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中性、酸性氨基酸较多,这是所有陆生蔬菜植物所没有的特征。

(2)脂肪 与陆生植物相比,紫菜的脂肪含量低,多在1%以下,紫菜的脂肪中,饱和脂肪酸的软脂酸占绝大多数,约为20%;肉豆葱酸,硬脂酸含量较少,分别占2%;对人体有很好保健作用的不饱和脂肪—亚油酸、亚麻酸或十八碳四烯酸含量较多,为10%——30%,且C20以上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也有一定的含量。更优的是紫菜中被人们比喻为“脑黄金”的二十碳五烯酸含量高达30%。

(3)维生素 紫菜含有多种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含量与蔬菜相比毫不逊色。紫菜中B族维生素特别是在陆生植物中几乎不存在的维生素B12的含量很高,以干物计,维生素B12的含量与鱼肉相近,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 维生素B12有活跃脑神经,预防衰老和记忆力衰退,改善忧郁症之功效。

(4)无机质 由于海水蕴含极为丰富的无机成份,而紫菜又具有吸收和积蓄海水中无机质的功能,因些紫菜中的无机质含量极为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带

请问紫菜、海带、海苔,有什么区别?

1、含义不同

紫菜(Porphyra),是在海中互生藻类的统称。

海带,是一种在低温海水中生长的大型海生褐藻,是一种可食用海藻。

海苔都是紫菜,但是紫菜不全是海苔。

2、归属的纲科不同

紫菜属于红藻纲,红毛菜科

海带属于褐藻纲,海带科

海苔属于红藻门,红毛藻科

3、分布的区域不同

紫菜我国沿海均都有分布

海带一般在东北亚地区

海苔在中国沿海都有分布,主要以江苏沿海为主。

4、营养价值有所不同

紫菜富含蛋白质和碘、磷、钙等。供食用和药用。同时紫菜还可以入药,制成中药,具有化痰软坚、清热利水、补肾养心的功效。

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含有丰富的碘等矿物质元素。海带含热量低、蛋白质含量中等、矿物质丰富,研究发现,海带具有降血脂、降血糖、调节免疫、抗凝血、抗肿瘤、排铅解毒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功能。

海苔的好处不仅在营养方面,它的保健效果更令人称道。英国研究人员在上世纪90年代就发现海苔可杀死癌细胞,增强免疫力。海苔中所含藻胆蛋白具有降血糖、抗肿瘤的应用前景,其中的多糖具有抗衰老、降血脂、抗肿瘤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海苔中所含的藻朊酸,还有助于清除人体内带毒性的金属,如锶和镉等。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