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二首和憫農二首的區別

來源:趣味經驗館 2.27W

古風二首和憫農二首的區別

古風二首和憫農二首沒有區別。《憫農》又名《憫農二首》《古風二首》,被收錄到《全唐詩》,是創作於中唐時期的五言古詩。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語近意深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李紳《古風二首╱憫農二首》原文及翻譯賞析

古風二首/憫農二首原文: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風二首/憫農二首翻譯及註釋

翻譯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天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粒粒飽含著農民的血汗?

註釋 1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2粟:泛指穀類。3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糧食顆粒。4四海:指全國。閒田:沒有耕種的田。5猶:仍然。6禾:穀類植物的統稱。7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古風二首/憫農二首賞析

  第一首詩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後,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蹟),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第二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閒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 *** ;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 唐代 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並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絡在一起。詩人敏銳地觀察到了,並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像地敘說和議論,而是採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採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裡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並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後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後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並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最後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最後,詩的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也是這兩首小詩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原因。

古風二首/憫農二首創作背景

  根據 唐代 範攄《云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於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詩詞作品: 古風二首╱憫農二首 詩詞作者:【唐代】 李紳 詩詞歸類: 【憂國憂民】、【農民】、【組詩】

古風二首主題與特點

古風二首一般指憫農二首。

《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

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組詩選取了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集中地刻畫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全詩風格簡樸厚重,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並運用了虛實結合與對比手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這兩首詩不僅在民間廣泛流傳,在文學史上亦有一定影響,近代以來更作為思想教材選入了國小教科書。

全詩如下:

其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第一首詩一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讚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後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製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

第二首詩,一開頭就描繪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依然在田裡勞作,那一滴滴的汗珠,灑在灼熱的土地上。這就補敘出由“一粒粟”到“萬顆子”,到“四海無閒田”,乃是千千萬萬個農民用血汗澆灌起來的;這也為下面“粒粒皆辛苦”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義的形象,可謂一以當十。它概括地表現了農民不避嚴寒酷暑、雨雪風霜,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說教,不是無病的;它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但又不僅以它的說服力取勝,而且還由於在這一深沉的慨嘆之中,凝聚了詩人無限的憤懣和真摯的同情。

憫農的區別是什麼?

《憫農》和《鋤禾》沒有區別,都是指《憫農二首》。《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的組詩作品。這組詩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時代農民的生存狀態。第一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

第二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裡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後以語近意深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

《憫農二首》賞析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於像詩人那樣去聯絡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閒田”的大豐收景象裡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是那首詩裡面的?《鋤禾》還是《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唐詩讀來朗朗上口,是婦孺皆知的佳句。然而,此詩究竟出是出自《鋤禾》還是《憫農》?

一說此詩的作者,是唐朝詩人李紳。李紳(772~846),字公垂,無錫(今屬江蘇)人,元和進士,是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之一,與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稱李紳說:“予友李公垂,貺予樂府新題二十首,雅有所謂,不虛為文,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顯見,李紳的詩風,與“鋤禾日當午”詩的格調相一致。《全唐詩》收錄李紳的詩,題《古風二首》,又稱作《憫農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鋤禾日當午”,另一首詩為:“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兩首詩的意義相同。

一說“鋤禾日當午”詩的真正作者,應該是唐朝另一位詩人聶夷中。此說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詩》於聶夷中和李紳名下分別收錄這兩首五言絕句,李紳《古風二首》詩後無篇章互見的說明,而在聶夷中《田家二首》詩後,加了一個腳註,稱“鋤禾日當午”等四句一作李紳詩。後來,人們選注聶夷中詩,乾脆不取“鋤禾”四句,這才引起誤傳。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備祖》列“鋤禾”詩於聶夷中名下,所輯《田家二首》詩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山;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願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而此書在李紳名下僅收錄“春種一粒粟”等四句,可見古人把這首詩判歸了聶夷中。三,聶夷中(837~?),字坦之,河東(治今山西永濟西)人,鹹通進士。《唐詩紀事》說:“(聶夷中)奮身草澤,備嘗辛楚,尤為清苦。”聶夷中出身貧寒,入仕後僅做過縣尉小吏,對農民的疾苦比較瞭解,才有如此貼近生活的詩句。《全唐文》共收聶夷中詩一卷,諸如《田家》這類題材的詩歌佔四分之一,看來“鋤禾日當午”詩的作者,非聶夷中莫屬。

憫農的作者是誰什麼朝代 憫農的作者是誰什麼朝代的

《憫農》的作者是李紳,是唐代詩人。李紳(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譙縣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古城鎮)人。唐朝宰相、詩人,中書令李敬玄曾孫。生平捲入牛李黨爭,為李(德裕)黨重要人物。李紳與元稹、白居易交遊甚密,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參與者。有《樂府新題》二十首,已佚。青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憫農二首》,流傳甚廣,千古傳誦,被譽為憫農詩人。

原文:

  憫農二首

  (唐)李紳

  其一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其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翻譯: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穫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田地,卻仍有勞苦農民被餓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農民還在勞作,汗珠滴入泥士。有誰想到,我們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勞動得來的呀?

註釋:

  憫:憐憫。這裡有同情的意思。詩一作《古風二首》。這兩首詩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粟:泛指穀類。

  秋收:一作“秋成”。

  子:指糧食顆粒。

  四海:指全國。

閒田:沒有耕種的田。

  猶:仍然。

  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憫農二首·李紳》原文與賞析

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原作新題樂府二十首,今已不傳。但與其立意、主旨相同的《憫農二首》(亦稱《古風二首》)足以彌補這一缺憾。

第一首詩的前兩句,以對偶句的形式為讀者描繪了一幅農家的勞動生活圖畫。用“春” “秋”二字代指農民一年的勞動時間,用“種”和“收”籠括了農民一年的耕耘勞作,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的變化描繪豐收景象。詩人這樣著筆,雖然不無誇張成分,卻去粗取精,切中事物的肯綮——五穀的豐登來源於農民的勞動。第三句進一步,從空間的橫向展開。“無”字將“四海”與“閒田”二者聯在一起,說普天之下,沒有一塊荒蕪的田地;千萬顆種籽播種下去,億兆斤糧食收穫歸倉,這是何等巨集偉壯觀的場面!這句承、轉交錯,是全詩樞紐。它上承一、二句而來,由點及面,從微觀之分析進到巨集觀之考察,使全詩具有小中見大的典型意義。詩讀至此,彷彿以為詩人將描繪開元、天寶年間那“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繁榮局面。可是詩的結尾勾勒出的,並不是歡收的場景,而是一幅悲慘的畫面:創造如此巨大財富的農民,卻要活活地餓死。由於第三句已將春種秋收之成果寫足寫透,似乎美好的生活圖景在望,第四句一下子墜入萬丈深谷之底,就更顯得凝重和沉痛。第四句這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使第三句的意義有了另一種解釋。強烈的對比,極大的落差,自然會使讀者產生一個疑惑不解發人深思的問題:農夫作出巨大貢獻卻要餓死,究竟為何?作者沒有正面回答,而將其留給讀者自己去思索。在這裡,一切是那樣的奇峰突變,一切又是那樣的情隨事遷,一切是那樣的含蓄,而一切又是那樣的明瞭。

第二首詩是對前一首詩的補充和闡釋。一、二兩句展示了一幅富有立體感的真畫面;赤日炎炎的正午,農民在田間鋤草鬆土,一顆顆豆大的汗珠,滴落在灼熱的土地上。而正是由於千千萬萬農民汗水的澆灌,才把“一粒粟”培養成“萬顆子”,才使“四海無閒田”。而這些得來不易的勞動果實,卻進入富貴人家,成為他們的盤中之餐。這是一個強烈的對比,是一個巨大的反差:農民勞碌一生,最終餓死街頭;相反,富貴人家坐享其成,還不珍惜糧食,不知其來之艱。

這兩首詩的內容既有相對的性,又緊密聯絡。其最大的特點,便是觸及當時社會的弊端,鞭辟入裡,尖銳深刻。詩人從巨集觀的角度,抒寫唐代乃至整個封建社會的農民的生活、命運,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社會現實,深入淺出地提出了人人關心的帶有普遍社會意義的問題。它不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單純的說教,而是凝合著作者感情與心血在內的高度概括的藝術結晶。兩詩語言通俗,言簡意深,既象歌謠,又象諺語,也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

初,李公赴薦,嘗以《古風》求呂化光溫,謂齊員外煦及弟恭曰: “吾觀李十二秀才之文,斯人必為卿相。”果如其言。(王讜《唐語林》卷四)

“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理原不足以礙詩之妙,如元次山《春陵行》、孟東野《遊子吟》、韓退之《拘幽操》、李公垂《憫農詩》,真是六經鼓吹。樂天《與微之書》曰: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然其平生所負,如《哭孔戡》諸詩,終不諧於眾口。此又所謂“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故必理與辭相輔而行,乃為善耳,非理可盡廢也。(《賀裳《載酒園詩話》卷一)

公垂作此詩,宜乎克昌其後。此題“憫”字,自必點出; “苦”說得透徹,則“憫”字在其中矣。(徐增《說唐詩》卷九)

詩苦於無意,有意矣又苦於無辭。如聶夷中(當為李紳)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詩之所以難得也。(吳喬《圍爐詩話》卷一)

此種詩純以意勝,不在言語之工。《豳》之變風也。(李鍈《詩法易簡錄》)

古風憫農二首的作者是誰?

憫農二首分別是以春種一粒粟的和鋤禾日當午開頭的,作者是李紳。

唐代詩人李紳作《古風二首》(又名 《憫農二首》)。其一為:“春種一粒 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

(2)①中國傳統社會的農業人口中, 地主和農民是兩個基本階級,地主佔 有土地剝削農民;農民沒有土地,是 被剝削階級,所受壓迫非常嚴重。殘 酷的土地兼併會使大量的小農破產。 ②由於農民是勞動者,進行了生產方 式和生產工具的改進和革新,並且創 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推動社會生產 力不斷向前發展,所以是中國古代物 質文明的創造者。對於中國社會的發 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

憫農二首是指《鋤禾》和什麼兩首古詩

《憫農》(一)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憫農》(二)

【唐】李紳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憫農》(三)

【唐】李紳 

壟上扶犁兒,手種腹長飢。   

窗下織梭女,手織身無衣。   

我願燕趙姝,化為嫫女姿。  

一笑不值錢,自然家國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