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九年俗

來源:趣味經驗館 1.2W

大年初九年俗

這一天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

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大年初九年俗”主要包括:道觀齋天、祭玉皇、拜天公、道觀齋天、祭玉皇、拜天公,並且大部分用戶都認爲道觀齋天更好。

初九爲“天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傳統上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 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拜天公 除閩南地區之外,我國其他地區也有“拜天公”的習俗。

拜天公,其中“天公”指的是玉皇大帝。

在中國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是天界權利地位最高的玉皇大帝的誕辰,人們在這天祭拜“天公”以示賀壽。

傳統習俗中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從正月初九的凌晨就開始燃放鞭炮以示慶賀,並將“八仙桌”設立在庭院中作爲祭壇,還要擺

“大年初九年俗”主要包括:道觀齋天、祭玉皇、拜天公、道觀齋天、祭玉皇、拜天公,並且大部分用戶都認爲道觀齋天更好。

初九爲“天日”,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傳統上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 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拜天公 除閩南地區之外,我國其他地區也有“拜天公”的習俗。

拜天公,其中“天公”指的是玉皇大帝。

在中國民俗信俗中,正月初九是天界權利地位最高的玉皇大帝的誕辰,人們在這天祭拜“天公”以示賀壽。

傳統習俗中祭拜天公的儀式相當隆重,從正月初九的凌晨就開始燃放鞭炮以示慶賀,並將“八仙桌”設立在庭院中作爲祭壇,還要擺

這一天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秋附權山剛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

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是須剛木神住統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就會殺豬倒羊來敬天公。

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爲盛行,祭祀的風俗和規矩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

除來自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祭拜時最傳統的大禮是:開啟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現代一般信衆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

當祭拜完成後,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之後再撤去供桌。

拜天公時還會焚燒一種叫“補運單”的紅紙,上書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保佑一家平安。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這一天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

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敬天公是閩南地區最盛行的閩南民俗之一,再窮的人家每年正月也要祭祀一次,除了正月來自初九天公生日外,每逢喜慶節日就會殺豬倒羊來敬天公。

敬天公的民俗除了閩南地區,在臺灣和東南亞一帶的閩南華僑也廣爲盛行,祭祀的風俗和規矩與閩南地區大致一樣較調廣束應。

除了祈福保佑的含義外,“敬天公”更是華僑們思鄉的一種表達方式。

祭拜時最歷胞傳統的大禮是:開啟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現代一般信衆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

當祭拜完成後,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最花充繼權執脫燒化,之後再撤去供桌。

拜天公時還會焚燒一種叫“補運單”的紅紙,上書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保佑一家平安。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2:

這一天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來自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耐定教吧只普房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減正長統農曆節日之一。

是天界最高神僅程飛侵全亮簡第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正月初九的習俗有啥

正月初九的4大習俗:拜天公、蔬菜的生日、沐浴、午時出門曬太陽。

一、拜天公

初九這天作爲玉皇大帝的壽辰,自然是要擺上供品來祭拜一番的,以求得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出門辦事能夠事事順意。

拜天公在很多地方是比較隆重的,需要擺上寓意吉祥的5種水果,以及豬牛羊等三牲和五穀,以求的新一年能夠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二、蔬菜的生日

傳說中女媧創世的時候在初七這天創造人類,初八創造出了穀物,而在初九這天創造出了蔬菜,因此民間有“七人八谷九菜”的說法。

初九這天大家會預備上上好的酒菜,全家老小在一起歡聚一下,因爲到了初九也到了開啓新一年工作的時候,年就算過得差不多了。這天吃點好的,喝點酒慶祝一下,有好日子可以長長久久的美好寓意。

三、沐浴

正月以來有很多的講究和禁忌,到了大年初五的時候基本都已經破除,不過過年期間澡堂子一般都會在初七以後才營業,因此這到了初九這天也該好好沐浴一番,換上乾淨的內衣褲了。

初九沐浴也有尊敬“天公”的寓意,因爲這天要祭拜天公,所以自然要乾乾淨淨的不能滿身污穢惹人厭煩了。

四、午時出門曬太陽

大年初九按照傳統說法,這天的中午是陽氣最盛的時候,而初九也是在立春之後,屬於陽氣漸升的時節,這個時候在中午的11點——13點之間出門曬曬太陽,有助於吸收陽氣使身體更加健康。

正月初九的禁忌

一、忌夫妻之間爭吵

正月初九是傳說中玉皇大帝會見各路神仙的日子,也是陽氣最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夫妻之間爭吵明顯是家庭不睦,這樣會給自己的家庭在新一年裏帶來不和諧因素。

二、忌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

正月初九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這樣會使這些污穢之物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這天既然是“天公日”,把污穢之物被“天公”看到,顯然是不詳的,所以一定要注意。

大年初九習俗都有哪些

1、拜天公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

2、上九辦事

上九辦事一大堆,是說上九日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辦事不僅能辦成,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時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這天辦事效果好,實際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俗信,人們在辦事的交際中,認爲有皇天在上,不敢虛僞刁難,互相通情達理,事情容易辦成。

正月初九有什麼傳統習俗

正月初九的傳統習俗有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敬天公。

1、七不出:在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以前出門的人往往是當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須安排好家裏的生活才能出門。

2、八不歸:在出門後,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的八條做人基本道德準則,違犯了任何一條,都是對不起祖宗,都無臉面對家人。

3、上九辦事一大堆:在大年初九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時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

4、敬天公:閩南“敬天公”從大年初九凌晨開始。此時,家家戶戶都要開始放鞭炮,廳堂上點燃紅燭燈,稱爲“老天爺燈”;然後,長輩們領着一家大小跪在桌前,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祈求在新的一年裏福運高照,家人平安,事業昌隆,儀式一般會進行到初九清晨五點左右。

閩南天公生的由來

閩南民間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用壽桃祭拜爲其慶祝生日,而玉皇大帝在閩南被百姓尊稱爲“天公”,所以纔有初九拜天公的說法。

民間俗稱的“天公”即玉皇大帝,也是道教傳統上所尊稱的“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帝”。玉皇上帝在天庭統領與民衆生活息息相關的衆神,由於他的地位至爲尊貴,所以民間習俗在祭拜天公生時,也是非常慎重,民間俗諺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貴。

大年初九有什麼風俗?

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這一天人們要準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進行敬拜玉帝。在這一天不允許家中洗衣、倒垃圾等,避免衝撞了神靈。正月初九也是“安太歲”的日子,生肖犯太歲的人可以在這天去廟裏上香,添香油祈求平安。因爲“九”與“酒”同音,所以這天可以在家裏擺酒席,大喝一場。

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衆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在道教傳說裏,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天公生”,亦稱“天日”。這一天裏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有好收成,同時拜過“九皇誕”保佑家人健康長壽之意。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

大年初九有什麼講究 大年初九的講究簡單介紹

大年初九是個好日子,民間稱爲“天日”,閩臺地區稱正月初九爲天公生。

正月初九是各路神仙給玉皇大帝祝壽的日子,所以這天是個比較吉利的好日子,因此民間有“七不出,八不歸,初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也就是說初九這天辦事會得到老天的眷顧。

大年初九一般指正月初九。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_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

大年初九的風俗和禁忌

禁忌:不要倒垃圾。講究:拜天公。

正月初九這天,露天場所不能打掃。室內清掃的垃圾,先存放於垃圾桶中,過完初九再拿到室外丟棄,不然,會被視爲對天公不敬。初九這天作爲玉皇大帝的壽辰,自然是要擺上供品來祭拜一番的,以求得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出門辦事能夠事事順意。

拜天公在很多地方是比較隆重的,需要擺上寓意吉祥的5種水果,以及豬牛羊等三牲和五穀,以求的新一年能夠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正月初九有哪些習俗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衆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並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在道教傳說裏,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謂的“玉皇誕”、“天公生”,亦稱“天日”。這一天裏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舉行最隆重的祭儀。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希望來年風調雨順有好收成,同時拜過“九皇誕”保佑家人健康長壽之意。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不可冒犯天神。

農曆大年初十:傳說這是石頭的生日,“石不動”: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有的地方家家向石頭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饃餅,認爲吃餅一年之內便會財運亨通。還有擡石頭神之舉。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日早晨,以繩系罐鼻,由十個小夥子輪流擡着瓦罐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另還有一風俗,賀老鼠嫁女,也稱“老鼠娶親”。 初十日將麪餅置牆根,名曰“賀老鼠嫁女”許多地方要在屋隅、牆角及水甕裏點燈、焚香、敬紙,對老鼠娶親志賀。晚上卻忌點燈,忌說話,以免驚擾了娶親事宜,惹下鼠神,一年爲患。還有一些地方初十這一天忌針,說是在這一天如果動了針線活要心疼,因爲十指連心。

農曆大年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孃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爲“十一請子婿”。開春旺地好收成。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這一天農家人會到田地裏耕種,希望來年收穫糧滿倉。

正月十二: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這一天,祖宗堂前點新燈。在舊時農業社會很注重生男孩繼承家中香火,每當同姓村落裏如果沒有宗堂,那麼是本姓初生的男孩都可在這天到來點新燈加添族簿,這天村中初生男孩所點的燈在祖宗堂前張燈結綵,以示香火旺。

正月十三、十四:正月十三、十四旺禽舍,這兩天是增添家中三牲家禽的時間。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正月十五鬧花燈、扭秧歌、舞獅子、看煙火、趕廟會是民間普遍的習俗。這一天也被稱作“元宵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爲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爲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爲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衆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爲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着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着別人的燈籠着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燬。

正月初九各地有哪些習俗

一、玉皇誕辰,祭拜天公日

正月初九又叫天日,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既然是天日,自然少不了各種祭拜。當然,各地傳統風俗也不一樣。傳說,天上地下各路神仙都要前往祝賀。在民間,也有許多祭拜的傳統習俗。俗語說:“天上天公,地下母舅公”,可以看出,玉帝神格的高貴,主宰世間萬物。

在這一天,人們多是準備一些供品、清香和紙錢等等,在家中院子之中,進行焚香祭拜,叩拜上天,祈求天公賜福,福滿人間。

二、正月初九,順利辦事日

在民間,常常聽說:七不出門,八不還家。也就是說初七不要出門,一定要把家裏的生活準備到位,才能出門。初八不回家,要求不能違反道德要求,否則不要回家。

到了初九,是“上九辦事一大堆”。古代人民認爲:初九是天日,玉皇大帝誕辰。這天辦事,會受到玉皇大帝的庇佑和幫助,辦事會非常順利,一帆風順。

三、桂花樹下,祈福納祥日

大家比較熟悉的是七夕節,牛郎織女相會的傳奇故事,感人肺腑,成爲中國人們傳統的情人節。而在過去,正月初九這天,到了晚上,男女相聚桂花樹下唱歌,當然,也可以在其他樹下。選擇吉祥美好,七仙女喜歡聽的優美歌曲,進行載歌載舞,邀請七仙女來到凡間。

這樣,以祈求獲得七仙女的高興和愛戴,收穫幸福吉祥和完美愛情。尤其是期望在這一天,得到玉皇大帝的恩賜和保佑,讓人間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正月初九祭拜天公的注意事項

在祭拜天公之前,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初九當天,更禁止家人曬衣服,尤其是女褲、內衣或倒垃圾桶,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一定要用公雞、不能用母雞。若是要還願時,必須用全豬或全羊。

有些虔誠的家庭以爲在家裏祭拜還嫌不足,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廟禮敬,像臺南終義路的天壇、高雄的天公壇、木柵指南宮等,每年的農曆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熱鬧非凡。

正月初九各地有哪些習俗

一、雲南白族習俗

大年初九爲男人節,男人休息。

農曆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天公生日。農曆大年初九是民間習俗天公生日,新竹市不少信衆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曆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也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二、四川達州的元九登高節

到了這一天,數萬人登高爬山,祭天祈福。這一習俗已沿襲了千年,是達州人民重要的傳統節日。據說元九登高是爲了紀念曾在達州“以清廉勤政爲官”著稱的唐代大詩人元稹。

三、忠信燈街鬧花燈

“正月初九鬧花燈”,這是河源市連平縣忠信、大湖、油溪、三角、繡緞、高莞等6個鄉鎮約定俗成的村民共同鬧花燈的大喜日子。連平縣忠信墟鎮人山人海,車水馬龍,街道兩旁均懸掛着一盞盞絢麗多彩、爭奇鬥豔的花燈,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初九吃的食物:

最常見的就是雞鴨魚肉、豬肉、臘肉等,因爲都是需要準備的食材,需要用豐富的食品來祭祀玉皇大帝。但是在有的地區並沒有這麼多的講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製作一些事物也可以。

我國福建、臺灣地區比較流行糕粿食物,還有紅片糕等祭祀品,代表福運和吉祥之意。

大年初九爲什麼叫上九 有什麼講究風俗與禁忌

   大年初九被叫做上九的原因

來源於上九辦事一大堆的說法,據說這天做事情會得到玉皇大帝的庇護,辦事既簡單又高效,因此很容易完成。另外從傳統文化中來說,因爲九是數字之極,正月初九是新的一年第一個九。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爲親厚,過了上九日則爲拜晚年了。易經中一爲始,九爲終,是具有尊貴地位的數字,上九更有吉祥的意義,傳說這天生日的神仙也是主導着人間運勢,所以人們都會舉辦慶典來祈福。

有什麼風俗講究

因爲古代民俗中認爲,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且最大,因此爲上。又稱這天是天日,既然是玉帝的誕辰,必須隆重慶祝。另外九與酒諧音,九不能離酒,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盡興喝個痛快,給玉皇大帝祝壽。民間婦女則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代表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討一個好兆頭。

正月初九的禁忌有哪些

這一天忌曬衣物,尤其是女褲,內衣,據說曬在外頭是對天公的不敬。禁止在露天場合倒污水,把有辱神仙的臉面。還有禁止挑糞下田地,據說會對天公造成污染,將受到懲罰,人們對此都很避諱的。除此之外還忌請醫生,有些地方的人家還會暫停吃藥,據說看醫生意味着一整年身體健康都有損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