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大米要泡多久

来源:趣味经验馆 7.54K

包粽子大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大米要泡多久:答案是3个小时左右。

包粽子的米泡时间因口感和粽子种类而异。

一般来说,泡糯米的时间不要低于5小时也不要高于5小时,因为5小时足够将糯米完全泡胀。

另外,根据建议,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钟,浸泡时间40分钟,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

而中提到,不同口感的粽子对泡米时间有不同要求,例如紧实Q弹类的粽子泡米时间为0小时,软糯甜口类的粽子泡米时间为2小时左右,软糯咸口类的粽子泡米时间为15分钟左右,杂粮类的粽子泡米时间为24-36小时。

总之,最佳的泡米时间应该根据自己喜欢的口感和粽子种类来决定。

包粽子的糯米需要提前泡发,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方法而定。

如果是用冷水泡发,需要提前一个晚上泡;如果是用热水泡发,则需要提前40分钟左右。

在泡发之后,还需要将糯米放入清水中浸泡,时间最少要保证3小时。

总的来说,将糯米泡5小时是最合适的,这样可以让糯米完全泡胀,煮出来的粽子口感最好。

1、包粽子的米需要提前泡三到五个小时。

包粽子的米如果浸泡时间不到三个小时,包的粽子容易漏米。

糯米吸水后会变黏,但是糯米的吸水性比较差,如果不先泡一下,煮出来的糯米口感不好。

2、粽子的口感是会受糯米的浸泡时间影响的,如果想吃劲道一点的粽子可以泡3个小时,想吃软糯的粽子可以浸泡24小时以上,所以,包粽子的米泡多长时间要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尝试,选择最佳的浸泡时间。

3、包粽子的米在浸泡之前,需要先将糯米清洗一下,再将水烧开冷却到三十度浸泡两小时。

浸泡时,水的高度要没过大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有光泽,吃起来不仅口感好,还会有淡淡米香。

如果要长时间浸泡,一定要换水,每天要更换清水2到3次,浸泡时间千万不要超过2天以上。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1、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

2、主料:糯米100克、白砂糖10克、蜜枣适量。

3、辅料:生抽8克、耗油5克、盐3克、水300毫升。

4、碗中放入猪肋条,倒入食来自用油、生抽、蚝油、盐,搅拌均匀,腌制20分钟。

5、将糯米浸泡24小时后,放入白砂糖,搅拌均匀。

6、粽叶卷成漏斗状,填入米饭、蜜枣,卷成粽子,用绳子缠好。

7、糯米放生抽、盐,搅拌均匀。

8、粽叶卷成漏斗状,加入糯米、鸭蛋黄、志走器石乐转腌制好的猪肉条,卷成粽子。

9、放入水中煮,素粽煮20分钟,肉粽煮1小时。

10、即可来自食用。

其他比较有用的内容推荐1: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来自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例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动补下足够特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掉陈原弦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扩展资料: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食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日本、来自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领干宽河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2012年粽子入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包粽子的米需要泡多长时间

1、包粽子的米需要放入水中浸泡三四个小时,若是可以的话提前一天就开始浸泡糯米会更好,因为糯米浸泡越久、吸收水分越多口感就越好。

2、我们平时在泡糯米的时候,可以选择用温水来浸泡它并且要将水的分量控制在糯米的两倍左右,同时提前一天浸泡糯米的时候还要每五六个小时就给糯米换一次水。

3、不过不同糯米吸收水分的速度可能都会有略微区别,若是我们掌握不好具体的泡糯米时间的话,就可以在糯米能被手指碾碎的时候将它们从水中捞出来使用。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长时间

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

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

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其次则是准备粽子里面的馅料,将馅料置于粽叶中,粽子则完成了。正常的粽叶应该是黄绿色略显陈旧。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因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较差,包粽子前对糯米的浸泡会让米在煮的时候更容易吸水,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并提高粽子的口感。

包粽子的糯米需要泡多长时间呢

包粽子的糯米需要提前浸泡5小时即可,注意:1斤糯米对应的是2斤水。糯米浸泡的时间不要低于5小时也不要高于5小时,因为5小时足够将糯米完全泡软,如果糯米泡的时间太短,则糯米吸收的水较少,可能就会导致粽子夹生,而且煮的时间也要长一点,而糯米泡的时间太长,糯米则会泡的太软,煮熟的粽子吃着就不软糯了,所以将糯米泡5小时是最合适。

糯米浸泡方法:

1、将糯米清洗干净,然后沥干水分,放一边沥干大约30分钟。

2、然后把沥干的糯米放入水中浸泡时间5小时左右,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

3、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方法二:

1、首先我们要选择圆粒糯米,因为圆粒糯米比长形糯米更有粘性也更糯,口感也更好。

2、要包多少粽子,按照比例就泡多少糯米,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

3、选好糯米我们就用温水浸泡,糯米要泡到放在手指能轻松碾碎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

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其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粽子的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包粽子的米泡多长时间

包粽子的米要泡三个小时左右。包粽子的米是糯米,糯米在包粽子之前要浸泡,是因为在经过浸泡后糯米会因吸收水分而发胀,增加糯米之间的摩擦力,这样可以在包粽子时将糯米压得更紧实,防止漏米的现象。

包粽子的米泡多长时间

煮粽子时,需要一次性加足水,中间不可二次加水。

煮粽子时要将粽子完全浸泡在水中,防止粽子漂浮建议可以用一个重物压住。

包粽子的糯米淘洗时注意不要用热水,也不要反复使劲揉搓,以免糯米表层的营养物质流失。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米需要提前泡三到五个小时。包粽子的米如果浸泡时间不到三个小时,包的粽子容易漏米。糯米吸水后会变黏,但是糯米的吸水性比较差,如果不先泡一下,煮出来的糯米口感不好。粽子的口感是会受糯米的浸泡时间影响的,如果想吃劲道一点的

包粽子米一般要泡多久

  包粽子时糯米一般需要泡三个小时以上。粽子是我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是端午节的重要食物,它的主要食材就是糯米和馅料,并用箬叶包裹而成。包粽子时糯米一定要浸泡,制作出来的粽子才会更软糯,浸泡时间要保证在三个小时以上。

  包粽子糯米一般泡多久

   包粽子糯米泡三个小时以上

  包粽子时,最主要的食材就是糯米,我们需要先将糯米清洗干净,然后将其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后的糯米在煮熟之后口感会更加软糯,所以这个步骤非常的重要。一般来说,包粽子糯米要浸泡3-5个小时左右,也可以提前一晚将糯米泡一夜。

   包粽子粽叶的处理方法

  包粽子时粽叶的处理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您使用的是干粽叶,那么一定要在使用前将其放入水中浸泡3小时左右,增加其韧性。如果您使用的是鲜粽叶,可以将其放入锅中加入食盐煮制8分钟,捞出后放入凉水过凉即可。

   煮粽子的方法

  在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将粽子冷水下锅,并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制一小时以上,等粽子成熟后不要急着出锅,要让其放在锅中焖煮半小时以上,这样粽子的口感会更加的清香软糯。

包粽子米要泡多长时间最好吃

包粽子的糯米要泡4小时以上最好吃。

糯米分为长粒糯米和圆形糯米,包粽子最适合用圆形糯米,这种糯米黏性比较强,而且软糯性比较好;包粽子的糯米最低要泡4小时才能把糯米泡软,吸收水分以后的糯米,黏性成分才能释放出来,包粽子才能黏软糯好吃,同理,煮粽子也可以节省时间。

粽子包糯米的最佳浸泡时间为:排水时间30分钟,浸泡时间4小时,米水比为1:2,浸泡水温30度左右,用这种方法浸泡的糯米可以做成粽子。完成浸泡后的糯米的颜色是白色的,有光泽,而且它有粽子特有的香味;口感粘度适中,细腻但不腐烂。

包粽子的注意事项

1、买回来的糯米,大米洗2次就可以了,第一次洗糯米时要反复的将糯米搓洗3遍即可,第二次洗糯米时,用流水将搓好的糯米冲洗2遍即可。因为反复的搓洗,会将糯米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流失,从而使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减少。

2、煮粽子时,是不能只加水的,需要加少许的食盐和食用碱,因为食盐能引出糯米的清香甜味,而食用碱避免糯米中的维生素流失,只要加了这2味,就能使粽子吃着更软糯香甜。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米一般都是糯米,需要用30℃的水浸泡40分钟左右,用浸泡好的糯米制作的粽子,不仅鲜香四溢,而且口感也香浓黏糯。浸泡糯米的时候水需要多换几次,注意水位要没过糯米。最好使用圆糯米制作粽子,口感会比较香甜。

包粽子的米一般泡40分钟

包粽子的米大部分都是糯米,一般需要用30℃的水浸泡40分钟左右,这样浸泡出来的糯米制作粽子会更香。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之后,加入酱油、食用油以及食盐搅拌均匀,用这种糯米做出来的粽子鲜香四溢,还能包裹肉馅的香味。

糯米一般来说越泡越黏,这是由于浸泡糯米之后,糯米内部的细胞会吸水并把细胞壁胀破,这样黏性成分就会释放出来,做粽子的时候糯米也会香浓黏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泡糯米的时候要记得勤换水,否则糯米粒容易粉化。

糯米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圆糯米又叫粳糯米,个头比较圆,口感吃起来带有一丝甜味,做甜粽子就很适合用这种糯米;还有一种糯米是长糯米,可以用来制作汤圆和糯米饭,但是由于黏性很强,用来制作粽子也是可以的。

包粽子的米泡多长时间最佳?

粽子,这是端午节的标配美食。也可以说是主食,至于口味包法嘛各地都不一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口味,有咸味的,甜味的,素馅的,肉馅的,干果的原味的等等,最受欢迎的最常见的应该是:红枣的和肉馅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都有,唯一相同之处就是都用“糯米”。

做粽子糯米泡发

1.在泡米的过程在空气中,千万不要让你暴露在外面。如果糯米暴露在空气中会粉化,泡好米会大大缩短蒸的时间。

2.糯米最好不要泡过夜,一般情况下,包粽子的米泡三至四个小时足够,包粽子浸泡最佳时间为沥水时间为30分钟,浸泡时间为40分钟,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这样泡出的糯米做出的粽子,有光泽,具有粽子的香味。口感软糯香甜。

下面分享鲜肉粽子的做法,

材料

糯米1000克,白糖25克,肉400克,鸡精三克,黄酒十克,精盐20克,酱油50克,粽叶1000克。

1,选用新鲜粽叶放在锅中,加清水没过,煮开约五分钟后,捞起漂洗干净,剪去根,蒂,寝在冷水内。用三成肥,七成瘦猪肉,切成2寸长,八分宽,五分厚的小块,每块均为有肥有瘦,放在碗内,加入精盐50克,酱油15克,黄酒,鸡精,白糖个50克拌匀,腌渍入味。

2,糯米淘净,沥干水分,放入盆内,加入余下的酱油,精盐,白糖拌匀,用粽叶两张折叠交叉成漏斗状,灌入一半糯米,放一,

二片猪肉,复盖满糯米,将粽叶折转,包成四角形,用麻绳扎紧即成生抷。如此一一做好。

3,将包好的粽子生柸放入锅内,倒入清水淹没粽子一1至二寸,先用大火煮一,二个小时,再改用小火煮透(中间加开水几次,保持粽子沁没水中)即成。鲜肉粽子就做成功了,此粽子外形美观,糯而有劲,味鲜清香。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长时间

包粽子的米至少要泡4小时左右,糯米才能吸收水分,其黏性成分才能释放出来,包的粽子才能黏软糯好吃。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注意不要让糯米暴露在空气中,每天换3—4次水,连续泡几天,再进行后续活动。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粽,即粽_,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_叶、_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粽子种类繁多,从馅料看,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热门标签